-
1 # 使用者何生華
-
2 # 小後生讀書問道
所謂天人合一,並非玄之又玄不可說,想要達到那樣的境界,需要在事上磨,修煉心性。
道法自然,用陽明先生的話講就是“吾心自足不假外求”。在平凡的小事上,比如,每天記一個單詞,做一件有意義的小事,積水成淵,平凡之路也可通向偉大。
最重要的不是最後的那個結果,而是在你積累的過程中,在你拼搏奮進的路上,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努力中,你已經天人合一了。
當然我這裡說的“天人合一”不是玄幻小說裡的那種,如果是追求的那種天人合一,那最好還是洗洗睡吧。我說的是一種能讓人把心定下來,讓人寧靜的力量。
-
3 # 靈魂覺醒的時代
什麼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人本來是合一的,所以說域中四大人佔其一,這個人是聖人,大人,大夫,君子。
但是凡夫俗子是真正人類的退化,人體就成了小宇宙了,大宇宙為天,小宇宙為人,當人心無我之時,小宇宙即消失,人即迴歸於大宇宙,這才是天人合一,就是人到了無我的境界,人體的能量頻率迅速加快到光體與大宇宙的大光明合一,這即是合一成聖的過程。
唯心唯物都唯心
唯物論和唯心論都沒有錯,都是每一個人“我”的認知,所處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聖人唯心,常人唯物。
世界的本質是唯心的,也就是說是一個靈性世界。
唯心和唯物都是人的眼睛決定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但是物質是運動的,沒有任何靜止的物質,運動快慢是由頻率決定的,運動頻率低於肉眼可視度的為有形的物質世界,叫形而下,運動頻率高於肉眼可視度為無形的多維世界,叫形而上,所以整個世界的組成是有形+無形才是100%的世界。
現在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學”打碎了物質世界所有的物質分解到最後是看不見的量子,量子是一種意識能量體的狀態,所以所有的物質其實本質也是低頻的意識能量的狀態,所以物質世界不存在,這是一個靈性的世界。
-
4 # 餘慶堂名家書法
華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
5 # 梵念師兄
中國儒家歷來倡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 [1]《漢書·司馬遷傳》說:“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反映出中國傳統哲學的獨到之處。“天人合一”思想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倫理意蘊。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面臨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生態哲學家林恩·瓦特認為,具有深厚歷史遠淵源的中國文化中關於“人——自然”互相協調的觀念,值得全西方人借鑑。[2]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法國著名哲學家施韋茲在對西方人對待人與自然關係的觀念進行反思時,對中國古代思想家追求天人關係和諧一致表示由衷敬佩和讚賞,認為這種哲學以“奇蹟般深刻的直覺思維”體現了人類的最高的生態智慧,稱讚它“倫理地肯定了世界和人生”,是“最豐富和無所不包的哲學”。[3]包括“天人合一”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是一種可供開發利用的寶貴資源,藉助於它,歷史才能得以延續,社會的文明成就才能得以儲存和發展”[4],挖掘梳理“天人合一”思想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注重整體思維,從事物發展的全面性出發來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天人合一”就是認為天地萬物一體,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呂氏春秋·情慾》曰“人與天地同”。《周易》將天、地與人並稱三才,認為自然界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天和人在生理、心理諸多方面存在著內在聯絡,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這就是“天人一理”。(《史記·樂書》)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天人合一”思想,但將人和自然界看作一個整體的生態倫理觀念非常鮮明。孔子對天有著很深的敬意,但它並不認為天就是神,而是有生命意義和倫理價值的自然界。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興焉,百物興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這裡所說的天就是自然界。他所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篇》)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比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因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人與自然在生態關係上是一致的。孟子最早明確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他從人與禽獸區別出發,認為人性與天相通。“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在孟子看來,天與人的本質具有內在的共同性、統一性。荀子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禮論篇》)也就是說,人和物其生命皆源自於自然界,人根本離不開自然界。董仲舒則把天地人看成是一個有機整體。他說:“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他又說:“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以類言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陰陽義》)他還表明了天地人之間的密切聯絡:“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人,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銻,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成一體.不可一無也。”(《春秋繁露·立元神》)董仲舒認為,天地人三者合為一體,缺一不可,情同手足,構成了萬物生化之根本。張載進一步提出:“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貌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西銘》)乾(天)如父親,坤(母)如母親,天地之體就是我們之體,天地之性就是我們之性。“民吾同胞,吾物與也。”(《西銘》)人與萬物都源於自然和宇宙,人與宇宙中其他事物都可以看作是同一個軀體的不同部分,一切人彼此之間都是兄弟,宇宙萬物都是我的親密朋友,人與天地萬物有統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絡。程顥繼承張載思想的精華,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點。所謂“天地萬物為一體”是說透過人心固有的仁愛之性的擴充套件,而把人與天地萬物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種無私的 大我”的天地境界。王陽明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提出了“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陽明集要·大學問》)的主張。他在《陰陽全書》中論述道: “夫聖人之心認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萬物一體之念。”很顯然,王陽明不僅強調人與自然為一體,而且強調人與人統一於天,應誠愛無私,和諧相處。這樣人與萬物、自然都處於和諧、均衡、統一之中。由此可見,中國“天人合一”思想明確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其一部分,人的生命和與萬物的生命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正如巴巴拉·沃德所說的那樣:“在人類的任何一個歷程中,我們都屬於一個單一的體系,這個體系靠單一的能量提供生命的活動。這個體系在各種變化的形式中表現出根本的統一性,人類的生存有賴於整個體系的平衡和健全。” [5]
二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不只是肯定人和自然不可分割,一切生命密切聯絡在一起,並且強調“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確信“天地之大德曰生”(《易傳》),尊重“只為公則物我兼照”,(《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的超我的仁愛觀念,把尊重所有生命,愛護所有天地萬物看作人類的崇高道德職責。孔子講“仁”,“仁”作為道德情感就是關愛和同情,由於“仁”的根本來源是天地“生生之德”或“生生之理”,而這對人和萬物並無兩樣,所以,“仁”者不僅要“愛人”,而且還要愛萬物。孔子講“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把人所具有的仁、智等德性與自然界的山、水相聯絡,透露出對天和自然界的尊敬與熱愛。孟子在繼承孔子仁學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主張,把“愛物”充實為仁的基本內涵,把愛護自然萬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職責的地位。他說:“君子之於物也,受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而孟子提出來的“恩及禽獸”的思想觀念則是對愛物思想的一個最好的註釋。他說:“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孟子·梁惠王上》)“恩”,也就是“愛物”的另一種闡釋,而“禽獸”則是相對於“物”來說的,是“物”的一個屬概念而已。因而“愛物”以及“恩及禽獸”的思想構成了孟子生態倫理觀的基本核心。董仲舒作為被朱熹稱道的“醇儒”,也繼承和發揚了仁民愛物思想。董仲舒說:“質子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為仁?”即是說,僅僅愛人還不足以稱之為仁,只有將愛民擴大到愛鳥獸昆蟲等生物,才算做到了仁。可見這裡的仁,不僅包含了人際道德,而且包含了生態道德。他在《春秋繁露·離合根》中又強調了這一愛物思想。他說:“泛愛群生,不以喜怒賞罰,所以為仁也。”即廣泛地愛護一切生物,才能表現出仁愛來。儒家特別是宋明儒家都有一種普遍的生命關懷和宇宙關懷,他們對於自然界的萬物充滿了愛,因為萬物與自家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張載在《正蒙·證明篇》中說:“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人不僅愛人類,而且還要愛鳥獸、草木、瓦石,凡有生命之物,都要盡力加以愛護,勿使之遭到破壞。程顥也強調人既要愛有生之物,又要愛無生之物。他明確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還說:“學者須先識仁。忍者渾然與物同體。”(《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把仁的物件和邊界擴大到了天地萬物和整個自然界,在倫理上實現了人道和天道的徹底貫通,把人際道德和人對自然的道德完整地統一起來。這種以平等態度仁愛萬物的思想正是人類生態倫理思想的重要先聲。“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命題,是儒家“愛物”思想的最好概括。
三
儒家把“天人合一”作為人生追求的一種境界,大力倡導“中和”。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主張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對自然資源要取之有節、用之有度,不僅不能破壞自然,而且在管理自然物時,應使它們按自己固有的方式自由發展,反對將自己與自然對立起來。《周易·泰卦·象傳》說:“天地交泰,後以財(裁)成天地之道,輔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地萬物只有互相交融,和諧協調,才能有安泰繁榮。儒家把自然保護作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落腳點。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又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寧固。”(《論語·述而》)在奢侈與簡陋之間,孔子寧肯選擇簡陋。這裡揭示了孔子的生態資源節用觀。此種“取物以節”的態度,體現在人和動物的關係上,就是反對亂捕亂殺。《論語·述而》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捕魚用釣竿而不用網,用帶生絲的箭射鳥卻不射殺宿巢的鳥,這樣就不會破壞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孟子進一步發揮孔子的這種思想,主張對自然資源“時禁”。孟子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尊重自然萬物生長的規律,取之有時,用之有節,不過分掠奪與破壞,才能促進萬物的生長和與人類的共同發展。孟子把這種有計劃地利用資源視為“王道之始”。孟子對自然資源同樣強調“養”。孟子說:“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養護萬物,使之“各得其所”,這是人類的責任。孟子反對“闢草萊,任土地”(《孟子·離婁上》),強調“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盡心上》),告戒人們儘量減少向自然界的索取,保持自然界原有的面貌,從而養護好自然資源,使自然界的萬物繁育旺盛、和諧有序,維持可持續的良好生態迴圈系統。旬子雖然提出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並不排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提出“聖人之制”的生態資源愛護觀,體現了“制用”和“愛護”相結合的生態倫理辯證法思想。荀子說:“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蝠鱔孕別之時,網罟毒藥不入澤,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先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汗池測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奈材也。”(《荀子·王制》) 這段文字荀子是把它作為《王制》篇中的核心——“聖人之制”(亦即篇名“王制”之義)提出來的,由此可見愛護自然資源在荀子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這也無可辯駁地說明了荀子對天地萬物不僅僅是“制而用之”的,他也是高度重視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和自覺地維護生態平衡的。董仲舒直接繼承了孔孟的生態倫理思想,主張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始終保持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為之利人,獨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華之間。”(《春秋繁露·天地之行》)他把自然資源分為“可食”資源和“不可食”資源,主張對“可食”資源要保持天天都可食即“益食之”,以不辜負“天為之利人”的目的;而對“不可食”資源也要“益蓄之”,加以蓄養保護,因為這是上天對天下九州和華夏的體恤賜福(“天愍”)。 人類應該發揚“最為天下貴”的精神,積極主動地、有意識地愛護好大自然,做到“下長萬物,上參天地”,(《天地陰陽》)始終保持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相處。程顥、程頤發展了儒家的生態哲學,主張要以同情、關愛的情感對待自然界的生命,並與之和諧相處,以體現人生價值。程顥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遺書卷二上》)的生態觀,並說:“惟其與萬物同流,便能與天地同流。”(《遺書卷六》)“與天地同流”就是“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要實現這一境界,必須與萬物“同流”。所謂“同流”,就是與萬物生命相通相貫,而不要自外於萬物,更不要高居於萬物之上,對萬物實行宰制,來滿足人的私慾。要做到與萬物“同流”,要有“滿腔惻隱之心”,不能有過多的“計度之心”,這樣做起事來就會更多地保護生命;要使動植物“不失其性”,儘可能地完成他們的生命,以使人類有一個豐富多樣而又美好的自然環境,與萬物共生共榮,和諧相處。現代生態倫理學創始人萊奧波德在《大地倫理》中指出:“任何事物當它趨向於保護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定和美麗時,它就是正確的,當它趨向於相反結果時,就是錯誤的。”[6]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就是這樣一種保護地球上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定和美麗,以生態平衡為中心的倫理思想。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歷代統治者都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利用和培植生態資源的法令和措施,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生態文化風貌。
四
中國先哲深刻地洞悉到萬物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本質聯絡,有其自身秩序和自身規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直接把自然界看作是與人相似的生命體,是活生生的有機體。自然有生命的特徵,萬物處於永恆的生死變化之中,“天行健”,“生生不息”,週而復始。人類應當尊重自然萬物。不僅如此,人類還應當師法自然,做到“人道”和“天道”相符合。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論語·陽貨篇》)明確提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按其固有規律來執行。但人在自然介面前並非無所作為。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這就是說,天是可則的、要達到天、地、人的和諧共處,除了人們必須主動地積極地認識自然規律以外,還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辦事。與孔子一脈相承的孟子同樣認識到自然界有規律可循。“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離婁下》)“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來,天雖高不可攀,變化莫測,但有一定的規律,是能夠被認識的。那麼如何認識呢?孟子認為:“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孟子所謂的“行”即孔子所言之“四時行焉”,孟子所謂的“事”即孔子所言“百物生焉”之事。只要人們觀察自然現象,就會認識自然界,就會認識天,瞭解天。孟子有一句警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上》)就是告誡人們,認識了自然規律還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行事,違反者必然遭受災難。孟子還把遵循自然規律視作“智”、“聖” 的必然要求。“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囊。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孟子·離婁下》)自然界有自身發展的規律,依自然規律則 智”,就像禹之治水一樣。荀子則進一步認為,“天”是具有獨立執行規律的自然存在, 自然萬物與人類一樣,也具有存在的客觀實在性,而且不會由於人們主觀情緒的波動改變自己的執行節律。“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 “繁啟番長於春夏,蓄積收藏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論》)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雨四時,均源於“天地之變,陰陽之化”,“天有常道,地有常數”。 (《荀子·天論》)萬物的變化都是依自然規律而運動,不因 人之憎惡、位之顯卑而有不同,因此,它們的存在和個性也是應該得到尊重的。荀子還指出:“天有行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荀子·天論》)在這裡,他不僅肯定了自然萬物執行規律的客觀性,而且強調人們只有認識規律,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避 兇”趨 吉”,由“亂”致 治”。這種“制天命”以“應天時”的主張,表明荀子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達到了相當的深度。董仲舒透過分析人的命運和天地相連關係,提出了 “行有倫理副天地”的生態倫理觀。他說:“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於身。身猶天也,數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膚著身,與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春秋繁露·人副天數》)這裡的“天地”指自然界。“行有倫理副天地”即人的行為倫理與天地相符,人要順應天地,按自然界固有的規律行事。這樣就會出現“自然之賞”,否則,人就會受到“自然之罰”。劉禹錫提出“天與人交相勝”的觀點,認為天與人各有所能所不能,“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天論上》)強調天不干預人事,否定天干預人事的神學說教,同時強調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人勝天並不是改變自然規律,而是遵循自然規律造福自然萬物,這是在更高階段上向荀子的“明於天人之分”觀點的復歸。張載針對佛教“以人生為幻妄”的觀點,把“性與天道”和“誠明”觀念綜合起來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使傳統儒學的“天人合一”觀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張載說:“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正蒙·乾稱》)所謂“誠”指天道,即認為天是自然萬物又具有客觀規律。所謂“明”即是對於自然萬物及其客觀規律性的認識。誠明就是“天道”和“人性”的同一,是人順應自然規律而能和自然和諧相處。“性與天道存乎誠”。 (《正蒙·乾稱》)是說人的道德與天道的根本法則是一致的。張載認為,人是天地所生,因而人能認識天地萬物。人的道德的合理性,在於人認識“天道”,在於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行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把人的行為規範建立在與自然規律協調一致的基礎之上。這一深刻而重要的生態倫理觀念,值得我們在審視當今人與自然關係遇到的問題時認真思考。
在今天生態慘遭破壞的嚴峻事實面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不啻是一劑難得的濟世良藥!儒家“天人合一”命題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把尊重一切生命,愛護自然萬物視為人類的崇高道德職責;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自然資源要取之有節、用之有度,反對將自己與自然對立起來;強調人應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對於今天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大有可鑑之必要。要有效保護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就應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堅決摒棄“人類中心主義”,改變人類對自然的錯誤價值導向,辯證地認識和確立“天人合一”的價值取向,應用“泛愛萬物”、“天人一體”的觀點對待自然,加強生態道德建設。我們必須看到,自然界是一個按照自身客觀規律發展的有機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只能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否則必將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保持“天人合一”的崇高道德境界,才能真正解決我們在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時所面臨的困難抉擇
-
6 # 一隅一曦
天人合一的境界怎麼達到?我用自己的理解來總結一下天人合一:
宇宙浩瀚,太陽月亮——可堪稱為宇宙的左右眼;風——是宇宙呼吸的空氣亦是宇宙的生命;雲——是宇宙的情緒韻染;雷電——是宇宙的暴怒與發洩;雨——是宇宙需要滋潤的源泉;冰——是宇宙的熱度到了一個溫熱的臨界點;雪——是宇宙再冷亦有開花快樂事情降臨,等等。
這些天然的氣象充分說明宇宙是大宇宙,在宇宙的胸腔裡還有數不清的小宇宙,小宇宙包括一輛車,包括數不清的動植物,其中就包括人類。
人類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就要充分尊重自然,亦順其自然,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人類的教材,我們可以學習大自然的每一個細胞的特質,比如雲、雨、雪、雷、電、山、海、樹、水等等,他們都有其自己的正面特質可以學習,亦都有一面背面可以參考借鑑,是我們人類少走彎路。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可以見得我們人類早就發現了人與自然的相融生存,取其特質服務與人。
天人合一樂在天然,人本在天地,天地本育人。
-
7 # 緣聚緣散是空幻雲夢
要想達到天人合一,你必須要看破,放下,隨緣,和氣。真誠,清靜,平等,慈悲。融入自己,看清自己,與自然和諧相應
-
8 # 9小朵朵
是指我們按照大自然的提示然後去發現裡面的玄機,這就叫天人合一。怎麼達到的?意念力和意志力堅強吧,還有一顆慈悲心。
-
9 # 神瑙
上帝創作的精美天然畫面藝術寶石《容顏太極》充分表現了陰陽和諧的太極易理!美女和俊男的精準側像構圖讓人通曉無極化太極,太極生兩儀的原始易理變得通俗易懂!罕見的天然畫面藝術寶石表現力令人拍案叫絕。歡迎有文化底縕的易理及藝術品藏家分享奇珍異寶並發表批評意見❤❤❤
-
10 # 司馬強龍
宇宙中有太陽、太陰,人對應有大恨大愛。小愛和小恨是人的本能,大愛大恨合成人性的光輝。哪吒鬧海使用的乾坤圈之所以有威力是因為吸收日月之精華,吸收愛恨之精華也一樣能煉成無形的日月乾坤圈。優曇婆羅花花三千年一開,有金輪聖王出現,是不用武力用正義轉動大愛與大恨合成的乾坤圈而支配世界的理想王。
回覆列表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一切符合人和物的本能,並且,可以天遂人願,既符合天意,又懂得自然界的法則,這樣的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現在人和物質要本能的在一起,離開一個方面就要受到物界的懲罰,所謂,天怒人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天人合一就是既要懂得人的活躍因素,又要求天能夠緊密配合,也不要天擅自動怒,也不要人為的依賴太多,天就會自然的同情人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當中創造的一些好方法、好結果。所以,天和人註定是要發生天然的聯絡,人和物怎樣才能夠實現天人合一,就要看人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