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哥說文史
-
2 # 魯生無尤
古人的清高分為以下幾種:
1、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當一個有風骨的知識分子面對一個腐化、官僚、僵化的社會時,自己又無能為力改變這一切,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隱居,過著山高皇帝遠,教教書、種種田的清高生活。代表人物是晉朝的陶淵明。
2、名為隱居實為夢想當官的清高。這個比較突出的就是終南山的隱居者,為了博取名聲選擇隱居過著清高的生活,實際為引起執政者的注意,從而獲得當官的資本,這種清高是一種虛偽的功利主義的清高,代表人物是唐朝的盧藏用。
3、春秋戰國時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風骨和清高。中國社會有兩個極為璀璨的時代,一個是春秋戰國,另一個是盛唐。知識分子的風骨和清高得到了極為尊崇和發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等,不勝列舉,但是自從崖山一戰後,知識分子的脊樑,也可以說是華人的脊樑被徹底打斷,全部成了古代皇權社會的奴才,所以有“崖山戰後無中國”一說。
4、當代的知識分子部分也被銅臭汙染嚴重,一切向錢看、一切為了錢,目前社會的認知:只要有錢就是成功,而學者、教授地位低下,甚至部分教授已經變相的變成了唯利是圖、唯錢是圖,不能堅持正確的真理和真知,而是為利益集團搖旗吶喊,充當一個可悲的走卒。
總之,只有一個社會上真正做到尊崇知識、尊崇老師,而學者、老師的清高延續到每個學生,讓其做到知識研究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才能真正發揚所謂的清高而不自傲的風骨。
-
3 # 穆劍觀天下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代文人之所以清高,大多數是政治上不得志的人。由於自身對政治缺少敏感性,言語輕狂,目中無人,以為有點才華就高高在上了,這豈不是犯了官場之大忌,在君王眼裡那點才華,不過是一枚書呆子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才華既不能治國,也不能安邦,也不能成為生存的基本要素。古代文人的命運一般曲折,甚至是悲催。如果你喜歡研究古代詩人,你就知道,大多詩人都是熱血青年,但是不得志,被朝野排擠,被流放到荒蕪野蠻之地。就說李白,不僅不被朝廷重用,還被貶流放,到了暮年,窮困潦倒,病痛交加,客死他鄉。再說柳宗元,一生留下的詩文六百多篇,一心為國家江山社稷的他,最後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後來再也沒有被啟用。還有北宋大文豪蘇軾,當了一輩子官,從來就沒有順過,王安石當權時他反對王安石,司馬光當權時他又反對司馬光,數次被貶,還喜歡暗諷發牢騷表達不滿,對朝廷的不滿,對皇帝的不滿,結果整出個烏臺詩案,差點把自己腦袋都整沒了。所以你若想清高就得有清高的資本,得有那個實力和魅力,否則,清高的結局只能是自己和自己開了一場不該開的玩笑,淪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
4 # 可可真君
因為古代一般寫詩的詩人都是受到過儒家的教育的,也贊同儒家的思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樣有能力就入世,沒有能力就要守護好自己的底線不要去同流合汙這樣的精神。所以古代詩人都很清高,除了一些貪官汙吏被一些名利所遮擋住了眼睛忘記了自己初始時的心境。
還有就是一般只有一些古代擁有高尚的品質的詩人的詩才會被人們所廣泛傳頌,而國家在發行一些書籍的時候也是會找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像寧死不屈,為國為民,無私奉獻這樣的高尚情操的詩句。一般廣泛發行出現在平常的生活中學校的課本中都是這樣的詩句所以我們認為古代詩人都是這樣清高的。其實也有不清高的他們寫的詩不具有這樣鼓舞人們養成好品質的作用就不被國家所傳頌。
還有就是一般古代的人都是很質樸的,不想現在這樣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聰明瞭人心也就越來越複雜了,古代只是有一部分人變得失去了他們的本心而大多數能夠寫詩的人都會嚴格要求自己。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在自己活著的時候不為國為民而選擇貪汙腐敗是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的會被後人所唾棄的。所以大部分詩人都是害怕自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好的一筆所以都堅持自己的本心保持清高的狀態。而有些人就是被自己的貪心矇蔽的雙眼已經沒有想到這麼多隻想自己把自己活著的時候過得舒服快樂不過這樣的人還是少數多數的詩人因為讀過一些書見識不會這樣的短淺。
-
5 # 日月水壽養心灣
1、骨子裡面的優越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存在。
2、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世人都給予了文人比較高的地位,古人孔子,作家老舍,他們都是比較受尊重的文人。
3、文人所懂的知識確實比我們平常人比較多。古時候有機會讀書的人好少。
這可能是為什麼文人總是自視清高的一些原因吧。
-
6 # 國學演義
什麼叫清高,認為道德是人的重要品質,甚至最重要的,失去就活的不像人了的。夫子說這李我不能吃,是偷的,這飯我不能吃,是討的。所以快餓死了。那些凡夫俗子們呢,哎呀呀,命重要啊,真是迂腐,道德能值幾個錢。後來慢慢發展,哎呀,你撞我啦!
因為是不讀書的人他實在太濁了啊,你看看那些為了往上爬拼命踩人的人,那些整天為了雞毛大的事情斤斤計較的人,他們清高嗎?他們不清高。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清高的讀書人可不會這麼想。這就叫放不下身段。我遇到的,湖北省內有個別市的人更甚。
為什麼那麼多人恨清高的文人。不是我們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你們,實在是不想與之為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夫子教過的。我們可是聖人門下。
-
7 # 青客墨香之大剛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在古代有學問,有文化者都是統治階級的基石!小到文書,中到官吏,大到帝王聖賢都是有文化的人!甚至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都是熟讀聖賢書的!
所以古人十年寒窗苦讀,就為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有詩曰: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文化都是緊密聯絡在人的身邊!
文化知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進步,更多的創造力,生產力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文化知識!
-
8 # 歷史裡的經驗
古代文人墨客很多,他們其中很多人都清高自詡,不太愛搭理其他人,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現象呢?
1,文人在古代是很推崇的,文乃學問之本,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需要請師傅學習文學,所以文人在古代地位是很高的。而且文人還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如果名列前茅還可以做官,這可是普通人家改變命運的機會,所以很多普通百姓也都對文人很尊敬。
2,文人肚子有貨,所以大多比較清高自傲,古代又崇尚養士之風,很多官員都禮賢下士,希望得到文人賢才的追隨,所以他們可以自高自詡,那些官員還要多次登門,三顧茅廬,他們才肯相見,指點一二。
3,古代文人大多是貧困人家,所以他們可以清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無慾無求,又不奢求功名利祿,又不貪圖錢財,又不用別人幫忙,也不怕得罪人,所以他們可以清高,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合不來就不要相處,沒必要違背本心阿諛奉承。
而相反,那些想做官的,或者已經做官的,貪圖高利的,就不能清高了,你清高了,手下的人都不追隨你,你怎麼辦事,辦不了事,官位不是丟了。而且當你做官了,你就不能像文人一樣隨便說話了,你必須按照規矩,沒資格清高了,你敢對上級清高嗎?
文人為什麼清高,跟古代的思想有關,也跟文人自己的節氣有關,他們有資格可以清高。
-
9 # 老段說文唱史
古時候,一個人出人頭地的機會其實不多,不像現在這樣,露臉的機會特別多。如今這個時代,說真的,可能有些扭曲,人們的審美,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或許是生活壓力大了,人們為了生活的好一點,想盡各種辦法掙錢,提高生活品質,豐富自己的組織生活,對精神世界就不那麼重視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之前很難看到的東西,甚至有些事情在之前就不允許去做,但現在就很平常,根本沒什麼。
讀書一直被認為是最正道的事,到現在新型行業的興起,讓讀書到底有沒有價值這樣的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以前不讀書,因為讀書的還不如打工的,後來,讀書的不如做生意的,現在讀書的不如做直播的。或許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進步,讀書的作用越來越模糊了。所以,人們就開始懷疑讀書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就覺得讀書還不如去做其他的事,因為從金錢的角度來說,讀書的確不如其他途徑來的快。
古人就業的途徑太少,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好的選擇,讀書多了,知道的也多了,所以讀書人受人尊重,社會地位也高,人們也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讀書。如果把古人放在這個時代,他們也不願意讀書。
所以,其實不是古人清高,而是社會給予了他們尊重。
讀書讓他們得到了尊重,從心理上說,他們覺得高人一等,所以就在言行上表現出和常人不太一樣的舉止,被世人理解為清高。
二是,讀書多了,對人情世故的理解不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對人情世故的理解不同,對待的態度自然也就不同了。普通人可能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和想法,所以覺得他們清高。
三是,讀書人的涵養比普通人高,他們說話做事或許不按常理出牌,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所以才覺得他們清高,不合群。
-
10 # 道成肉身
古代文人由於滿腹才華,而且道理正確,與官場文化格格不入,經常遭受打擊,但仍然清高自許,不屈不撓。從屈原,曹植,李白,杜甫,到蘇軾,范仲淹,鄭板橋,紀曉嵐,不勝列舉。
古代文人讀聖賢經典書籍,一身正氣,學識超群,但是拘泥書本,與現實相悖,往往無用武之地。不論在繁華盛世,還是王朝末代,徒生一腔牢騷,至死不渝。屈原才識過人,忠心為楚,卻遭排擠,預見國破家亡的局面,冒死進諫,被流放驅逐,投死汨羅江。李白是天縱奇才,天子呼來不上船,敢於藐視皇權,若不是名震天下,早就殺頭多次了。但是其心志不改,與天地為伍,留下驚天動地的經典絕作。蘇軾乃不世奇才,詩詞書畫,冠絕古今,一生坎坷流離,無不顯示文人傲骨。
才華見識超前了,就是罪過,不融於世俗更遭摧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們用自己坎坷的命運書寫了經典傳世的傑作,而不計個人榮辱。在現代社會也有這樣的人,只要是很有原則的人,因不適應社會主流趨勢,鬱郁不得志的很多。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會碾壓真理與才智,世界並不都是講道理的,而是講利益的,講實力的。但各有天命,不改本心方得始終。
回覆列表
古代的人大多都鍾情於清高!其原因都大同小異!無外乎兩者,一是寒窗苦讀數十年而為能考取功名,故以清高自居(如:李白)再者就是對當時的“朝廷”政治不滿,不願為官!故他人便稱之清高! 介子推 介子推,重耳(獻公子)微臣。
周晉(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 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
又據通志,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蹟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 “驪姬之亂”後,晉公子重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准此,則介子推早年也曾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據《韓詩外傳》,謂重耳亡時,頭須(一作裡鳧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被圍,介於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重耳返國,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
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 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
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 《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
”此說顯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對其母說:“身欲隱,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如是,豈有自作詩而懸書宮門之事,當是介子推從者所為。介子推隱居綿山後,文公曾派人多方尋找,並以綿上之田封給介子推,故綿山亦稱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晉文公燒死,尚待進一步考證。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忠義之士;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宦,登臨題詠,寓興抒懷,抒發對介子的懷戀思慕之情。 清傅山有詩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詞堂幽。
晉國園陵迷草木,綿田香火動春秋。名更賣扇傳東海,身隱承顏肖故邱。還慮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頭。”對介子的憐惜敬仰,對君主的怨懟忿詈,具蘊之於胸次,發之於筆墨。在介山,有“思煙臺”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
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臺,紀念這些義禽。據縣誌引《山堂肆考》,文公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國,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相傳火禁不嚴,就會有風電之變,這便是中國數千年來寒食節的由來。
在三晉歷代,人們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以妥介子在天之靈。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 宋王當《春秋臣傳》為介子推立傳;民國《介休縣誌》、雍正《山西通志》也為介子推立傳;胡春霖《山西名賢輯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類》。
君主詔封晉爵,人民祀之誠矣,這種矛盾現象涉及對介子推如何評價的問題。固然,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處處滲透著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捨身赴義”的潔芳善行,成為中國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的割股食君的犧牲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淳厚尚儉、信實禮讓的傳統美德的體現;從更深層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
晉獻公嬖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許,正是這種對祖國的摯愛,才是人民永遠懷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嚴子陵 嚴子陵是慈溪現境最早載入史冊的人物。他原姓莊,後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名遵,字子陵。 今橫河鎮陳山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後來遊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
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後索性隱名換姓,避居僻鄉,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
公元25年,劉秀終於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後,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幾年後,得知嚴子陵披著羊皮隱居在齊國某個地方釣魚,便立即派人帶了聘禮,備了車子去請,一連請了三次,並親自致書雲:“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
惟此鴻業若涉春冰,闢之瘡瘡須杖而行。若綺裡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穎水之風,非朕所敢望。”嚴子陵實在推諉不過去了,才終於來到了洛陽。 這時,侯霸已經當上了劉秀的丞相。
原來他在王莽失勢時,便及時轉舵,向起義軍靠攏,以後憑著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來。他深知劉秀十分器重嚴子陵,所以一聽到嚴子陵來了,不敢怠慢,馬上派人攜書問候。 嚴子陵卻對侯霸那種追名逐利、一味投機的行為十分鄙視,看了侯霸的信後,也不願回信,只讓來人帶了兩句話去,說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
侯霸認為這是挖他的瘡疤,心中十分不滿,從此便想方設法要把嚴子陵攆出洛陽去。嚴子陵則因為看到侯霸這樣的人居然當了丞相,也就不願再在洛陽呆下去,每天只在賓館裡睡大覺,等待回家。 甚至當光武帝劉秀親自來看望他,他也閉著眼睛,不理不睬。
劉秀知道這位老友性情高潔、孤介,便撫著他說:“子陵呀子陵,你到底為啥不肯出來輔助我治理國家呢?”嚴子陵突然睜開眼來,盯著劉秀說:“唐、堯得天下,是因為德行遠聞,才使隱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劉秀見一時說服不了他,只得嘆息著登車回宮去了。
過幾天,劉秀又將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臥。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
劉秀聽了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 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終於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隱居於富春山下。
那裡有個“嚴陵瀨”,據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徵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並索性回到故里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裡,享年80。 嚴子陵的人品確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並不多。
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並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讚揚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於天下。
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後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還儲存在峙山公園裡。 嚴子陵 嚴子陵是慈溪現境最早載入史冊的人物。他原姓莊,後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
名遵,字子陵。今橫河鎮陳山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後來遊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 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 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
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後索性隱名換姓,避居僻鄉,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 公元25年,劉秀終於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帝。
他登基後,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 幾年後,得知嚴子陵披著羊皮隱居在齊國某個地方釣魚,便立即派人帶了聘禮,備了車子去請,一連請了三次,並親自致書雲:“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
惟此鴻業若涉春冰,闢之瘡瘡須杖而行。若綺裡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穎水之風,非朕所敢望。”嚴子陵實在推諉不過去了,才終於來到了洛陽。 這時,侯霸已經當上了劉秀的丞相。
原來他在王莽失勢時,便及時轉舵,向起義軍靠攏,以後憑著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來。他深知劉秀十分器重嚴子陵,所以一聽到嚴子陵來了,不敢怠慢,馬上派人攜書問候。嚴子陵卻對侯霸那種追名逐利、一味投機的行為十分鄙視,看了侯霸的信後,也不願回信,只讓來人帶了兩句話去,說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
侯霸認為這是挖他的瘡疤,心中十分不滿,從此便想方設法要把嚴子陵攆出洛陽去。嚴子陵則因為看到侯霸這樣的人居然當了丞相,也就不願再在洛陽呆下去,每天只在賓館裡睡大覺,等待回家。
甚至當光武帝劉秀親自來看望他,他也閉著眼睛,不理不睬。劉秀知道這位老友性情高潔、孤介,便撫著他說:“子陵呀子陵,你到底為啥不肯出來輔助我治理國家呢?”嚴子陵突然睜開眼來,盯著劉秀說:“唐、堯得天下,是因為德行遠聞,才使隱者洗耳。
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劉秀見一時說服不了他,只得嘆息著登車回宮去了。 過幾天,劉秀又將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臥。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
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 劉秀聽了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
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終於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隱居於富春山下。那裡有個“嚴陵瀨”,據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徵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並索性回到故里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裡,享年80。
嚴子陵的人品確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並不多。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並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讚揚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於天下。
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後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還儲存在峙山公園裡。 何氏三高 「何氏三高」是指南朝時期廬江何氏家族中的三兄弟∶何求、何點與何胤。
宰相何尚之是他們的租父。何家世代信佛,及至何求三兄弟已經無意進取官場,遂一味傾心道場。 他們先後皆隱居於山林寺廟中,高蹈遠行,時人稱為「三高」,「大夫多慕從之」。(見《南史》卷三十) 何求,字子有,三兄弟中的兄長,曾出任太子洗馬(太子出門時,負責前導之職),清心寡慾,崇信佛法。
後辭職隱居吳地波巖寺,常以唸誦為業,足不出門,人莫能見其面。 何點,字子皙,何求之弟。 少年博通群書,善談論。朝廷多次徵召出仕,皆不從。讀書之餘,喜歡和僧人們相往來,和他們一起終日談論詠賦、優遊自得。
「戒酒」是佛教信徒應該遵守的「五戒」之一,但一般沒有禁肉來的嚴格。佛祖就曾允許有病的僧人可以吃酒;《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唐僧也曾對女兒國國王說過∶「貧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
何胤熹與學僧交遊,與汝南周 居士、開善寺法藏和尚交遊很深。《南史》卷三十記載說法藏法師臨死前派人把自己的經書和香爐賠送給了他,可見交誼深篤。 何胤精信佛法,一生持戒不懈,但講究食味。 早年用餐時特別鋪張,「食必方丈」,後雖稍有收斂,但仍難禁肉食,於是平時吃些白魚、魚脯、糖蟹等,都是醃臘風乾之物,雖是肉食,因不見生物,也就搪塞而過。
有次欲食新鮮的蚶蠣,恐心有內疚,便提出來讓學生們評議。學生鍾 進曰∶「車螯蚶蠣,眉目內厥,漸混沌之奇..曾草木之不若,與瓦礫其何算?故宜長充庖廚,永為口實(即啖食)。 」意思是說,蚶蠣之類,眉目內藏,混混沌沌,不要說低等生物,連草木也不如,直如瓦礫之類,大可放心地取食。
這顯然是為吃肉找藉口、自我辯護。崇信佛教的竟陵王子良聽到這種議論後,非常氣憤,責其歪曲佛道。為此,周 居士曾與胤書,勸其改食吃素。到了晚年,何胤終於「遂絕血味」。 (以上見《南史》卷三十) 何胤兼通儒佛,著有《百論》、《十二門論》的註解,還註解了《周易》、《禮記》等。
死時遺書說∶「田疇館宇悉奉眾僧。」大中通三年(五三一年)去世,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