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燥證是由外感、內傷諸因損傷氣血津液,而致陰津虧虛,九竅、肌膚、肢體筋脈失養所引起的病證。臨床以口、眼、鼻、唇、咽、肌膚等乾燥為主要症狀。若出現肢體關節疼痛者稱之“燥痺”;累及周身關節者又稱為“周痺”;有臟腑損害者如腎、肝等受損,則稱之為“臟腑痺”。

    根據燥證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的乾燥綜合徵、乾眼症等疾病屬於“燥證”的範疇,可參照本篇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一、病因

    1.稟賦不足

    本病多有先天稟賦不足,陰陽失調。或素體陰虛,津液虧少;或素體陽虛,不能化水,津液不得上承,均可導致陰津虧虛,清竅失養,而成為本病的發病基礎。

    2.年高體弱

    女子體陰而用陽,四十歲以上女子天癸漸竭,精血虧虛,陰更不足,多因陰虛內熱而傷津耗液,導致口眼清竅失養,經脈氣血痺阻而多發本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七七,任脈虛,太沖脈少,天癸竭。”說明腎精氣不足與本病發病密切相關。“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血不足,肝失疏洩,氣機不暢是本病發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3.勞倦過度,七情內傷

    勞倦過度,調養失當,臟腑功能失調,虛火內生,陰津耗傷;內傷七情,五臟氣機紊亂,津液輸布障礙;或五志過極,鬱而化火;或思慮過度,陰血內耗,均可導致陰津不足,正氣耗損,而發為本病。

    4.久病失養,誤治失治

    大病久病,日久失養,亡血失精,精血內奪;誤治、失治,如誤用汗、吐、下法,或過服辛溫升散之劑,或濫用燥熱藥毒,均可致陰虛液涸,臟腑組織失去津液之濡潤,燥象叢生而成本病。

    6.六淫外邪侵襲

    六淫之中,尤以感受風、暑、燥、火四邪為多,導致陽熱亢盛,消灼津液。然風寒傷人能化熱,風熱傷人能化燥,溼邪亦能化熱生燥,熱則耗液,燥則傷津,故六淫外邪均可灼津爍液化燥致病。

    二、病機

    本病的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虛,燥熱痺阻。病理因素主要是燥熱瘀血。其病位初在口、眼、鼻、咽等清竅,繼而累及四肢肌膚關節筋骨,甚則內舍臟腑。

    肺、脾、腎是主要相關臟腑。人體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與肺、胃、脾、膀胱、心、肝、腎、三焦、大腸、小腸等臟腑的功能均有關聯,而其中以肺、脾、腎三髒的作用尤為重要。脾主運化,轉輸水液;肺通調水道,佈散津液;腎主水,蒸化水液,使清者上升。若各種病因致使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蒸化,則津液輸布障礙,清竅失於濡養,而發為本病。

    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虛實錯雜。陰液不足為本,尤以肺、脾、肝、腎陰虛為本,輕則肺胃(脾)陰虛,重則肝腎陰虛;燥熱、氣滯、瘀血為標。虛(陰液不足)、瘀、燥、滯四者並存,互為因果。燥邪多由口鼻而入,最易傷肺;而肺陰不足之人更易招致外邪入侵,內外合邪,灼傷津液。燥易化熱生火,易傷津耗氣。津少則血運滯澀,氣弱則血運無力,以致瘀血內停。而瘀血痺阻脈絡,津液敷布障礙,進一步加重病情。瘀血內停,氣機受阻,津液不布,又可加重氣虛、血瘀。

    陰虛絡滯是燥證的病機關鍵。本病常常陰虛、燥熱、氣滯、瘀血相互轉化,相互影響,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的乾燥症狀。腎精不足,精髓無以化血,陰血虧虛,脈道不充,血行遲緩,而成血瘀。陰虛氣弱,氣虛無力行血,瘀血乃生。瘀血一經形成,又可阻礙氣機,氣滯不暢,津液不能敷布,則燥證愈甚。陰虛、津虧、氣虛可致脈絡滯澀,氣滯、血瘀則脈絡閉滯不通。由於本病主要是機體津液不足及津液敷布障礙所致的病證,故其病機關鍵為陰虛絡滯。

    從整個病變過程來看,素體肝腎精血不足,脾胃津液匱乏,臟腑孔竅失潤,或正虛感邪,燥毒外襲,煎熬津液是發病的根本;陰虛累及於氣,氣虛不能化津,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是其病變的發展。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主要表現為口乾唇燥,咽乾鼻燥,目睛乾澀,肌膚毛髮枯燥等乾燥症狀。

    2.常有肢體關節、肌肉疼痛的症狀。

    3.多為中年女性,且以秋季多發。

    二、病證鑑別

    燥證與消渴:消渴病以多飲、多食、多尿為典型症狀,在口渴多飲的同時,常兼見小便量多,尿有甜味,消谷善飢,肌肉瘦消等,除口乾多飲外,一般無其他部位的乾燥症狀。燥證以口、眼、鼻、唇、咽、肌膚等乾燥為主要症狀,並常出現肢體關節疼痛,而無尿有甜味、消谷善飢等症狀。

    三、相關檢查

    血沉、免疫球蛋白、補體、自身抗體檢查異常,可提示乾燥綜合徵;眼部的濾紙試驗、角膜染色、淚膜破碎時間檢查,有助於乾燥綜合徵的診斷;腮腺造影、唇腺活檢可作為乾燥綜合徵的確診依據;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胸片檢查,能幫助判斷病情的輕重,是否已累及相關臟器,出現系統損害。

    【辨證】

    一、辨證思路

    本病以辨標本虛實為總則。燥證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當辨陰血虛或陽氣虛,臨床多以陰津不足為主,亦有氣陰兩虛或以陽氣不足為主者;標實宜辨燥熱、氣滯、瘀血的偏重,三者往往兼夾為患。

    二、證候

    1.燥毒亢盛證

    症狀:口乾唇燥,咽乾鼻燥,口舌破潰,吞嚥進食困難,牙齦潰痛,舌裂燥痛,眼乾少淚,目赤多眵,溲赤便結,面紅烘熱,或低熱羈留,舌質乾紅無津或有裂紋,苔少或黃燥,脈弦細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陽熱亢盛,燥熱釀毒,消灼津液,耗傷陰血。燥毒亢盛,消灼津液,不能上承,故口乾唇燥,咽乾鼻燥,眼乾少淚;燥熱偏盛,火熱上炎,則口舌破潰,牙齦潰痛,舌裂燥痛,目赤多眵,溲赤;脾之陰津受戕,故大便乾結;陰津不足,虛熱內生,則面紅烘熱,低熱羈留;舌質乾紅無津或有裂紋,苔少或黃燥,脈弦細數為燥毒亢盛、陰津耗損之象。

    2.陰虛內熱證

    症狀:口乾咽燥,夜間尤甚,唇乾燥裂,口乾欲飲或飲不解渴,兩目乾澀,少淚或無淚,視物模糊,頭暈耳鳴,聲音嘶啞,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肝腎陰虛,燥熱內生。由素體陰虛或各種原因導致陰液耗損,不能濡養清竅,出現口乾咽燥,夜間尤甚,唇乾燥裂,口乾欲飲,兩目乾澀,少淚或無淚;肝腎陰虛,虛熱內生,陰液匱乏,則視物模糊,頭暈耳鳴,聲音嘶啞,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徵。

    3.氣陰兩虛證

    症狀:口燥咽乾,身倦乏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大便不實,舌紅少苔,脈細。

    病機分析:本證為陰津虧耗,久致氣失所養,氣陰兩虛。陰津虧耗,故口燥咽乾;脾氣不足,運化失常,則身倦乏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大便不實;舌紅少苔,脈細為氣陰虧虛之象。

    4.血虛燥熱證

    症狀:口乾咽燥,鼻幹目澀,面色少華,頭暈乏力,經血稀少,每易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肌膚毛髮枯燥,舌嫩紅少津,苔少,脈細。

    病機分析:本證為陰血虧虛,血不養肝。陰血虧虛,不能濡養清竅,故口乾咽燥,鼻幹目澀;陰血虧虛,不能上榮,故面色少華,頭暈乏力;血虛肝旺,血不養心,皮毛失榮,則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肌膚毛髮枯燥;舌嫩紅少津,苔少,脈細為陰血虧虛之象。

    5.瘀血阻絡證

    症狀:口眼乾燥,肌膚甲錯,面板粗糙,色暗發斑,毛髮焦黃,關節疼痛固定,或有畸形,屈伸不利,肢端紫暗,經行量少色暗,舌質暗少津或有瘀斑瘀點,苔白,脈細澀。

    病機分析:本證為瘀血阻絡,血脈不通,津液敷布障礙。瘀血阻絡,氣滯不暢,津液不能敷布,故口眼乾燥;瘀血阻絡,陰血不能濡潤肌膚,出現肌膚甲錯,面板粗糙,色暗發斑,毛髮焦黃;瘀血痺阻經絡、骨骱,則關節疼痛固定,或有畸形,屈伸不利;瘀血內阻,絡脈不暢,故肢端紫暗,經行量少色暗;舌質暗少津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均瘀血之徵。

    【治療】

    一、治療思路

    1.治療總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參以五臟辨證施治,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尤應重視滋腎、健脾、補肝、潤肺。補腎健脾,使化源健,則津液充;而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肺宣肅,是為通暢津液輸布之道路。如此可促進治療本病的效果,優於單純的滋陰潤燥。

    2.潤肺、開肺、清肺為治療重點。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的水液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口鼻為肺氣的通道,淚液與口鼻密切相關,肺屬上焦,“上焦如霧”,依賴肺的宣佈,使津液佈散到五官七竅、肢體百骸,肺失布津可引起燥證的諸多症狀。故臨床治療除養陰生津法外,應把潤肺、開肺、清肺作為治療重點。

    二、基本治法

    1.清熱涼血,護陰潤燥法

    適應證:燥毒亢盛證。

    代表方:犀角地黃東加減。

    常用藥: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參、丹參清熱養陰,涼血活血;知母、黃連、麥冬、阿膠清熱瀉火,養陰潤燥。

    加減:口舌破潰疼痛,加甘中黃、白殘花、青黛、生石膏清熱解毒瀉火;目赤多眵,加山梔、淡竹葉清火洩熱;大便乾結,加火麻仁、瓜蔞仁潤腸通便;低熱不退,加地骨皮、銀柴胡清虛熱;舌紅乾裂無津,加烏梅、白芍、生甘草酸甘生津;關節疼痛,加虎杖、忍冬藤、桑枝清熱通絡;面板紅斑,加紫草、凌霄花涼血化斑;兼有溼火上炎,口苦口黏,苔薄黃膩,加藿香、佩蘭清化溼濁。

    2.滋陰生津,清熱除煩法

    適應證:陰虛內熱證。

    代表方:杞菊地黃東加減。

    常用藥:生地、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菊花、山萸肉、丹皮滋腎養肝;北沙參、麥冬、天花粉養陰生津。

    加減:內熱甚加地骨皮、白薇、功勞葉、鱉甲養陰清虛熱;夜寐不安,煩熱,手心灼熱,加五味子、知母、百合清熱寧心;視物模糊,加石斛、谷精草、決明子養肝明目;大便秘結,加玄參、生首烏滋陰潤腸;關節疼痛,加木瓜、石楠藤、青風藤舒筋通絡。

    3.益氣健脾,養陰生津法

    適應證:氣陰兩虛證。

    代表方:補中益氣東加減。

    常用藥:生黃芪、升麻、陳皮、太子參益氣升清健脾;天花粉、生地、麥冬、北沙參養陰生津;生甘草、烏梅酸甘化陰。

    加減:兩目乾澀,加枸杞子、川石斛養肝明目;大便不實,加懷山藥、葛根健脾升清;食慾不振,胃脘不適,加炒谷麥芽、山楂肉、綠梅花和中開胃。

    4.養血柔肝,生津潤燥法

    適應證:血虛燥熱證。

    代表方:四物湯合一貫煎加減。前方具有養血調血,補而不滯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諸證,尤其是肝血虛證;後方功能養肝柔肝,適用於陰血虧虛,肝絡失養而導致的脅肋隱痛,口燥咽乾諸症。

    常用藥: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補血;枸杞子、北沙參、麥冬、百合養血柔肝;丹參補血活血。

    加減:頭暈頭痛,加天麻、白蒺藜、苦丁茶平肝息風;焦慮煩躁,夜寐多夢,加黃連、阿膠、熟棗仁養血清心安神;肌膚毛髮枯燥,加制黃精、制首烏補益精血;面紅升火,加白薇、功勞葉清虛火;視物模糊,加女貞子、桑椹子養肝明目。

    5.活血化瘀,蠲痺通絡法

    適應證:瘀血阻絡證。

    代表方:桃紅四物東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生地、當歸、川芎、赤芍、丹參養血活血;雞血藤、穿山甲、鬼箭羽活血通絡。

    加減:指端紫暗、清冷,加仙靈脾、鹿角霜、路路通溫陽通絡;月經量少色暗,加益母草、澤蘭活血調經;關節畸形,面板粗糙,加土鱉蟲、水蛭、鱉甲、凌霄花活血化瘀;口乾咽燥明顯,加天花粉、玄參生津潤燥。

    三、復法應用

    1.滋陰生津,活血化瘀法

    適應證:陰虛血瘀證。症見口乾咽燥,夜間尤甚,口乾欲飲或飲不解渴,目睛乾澀,面板粗糙,色暗發斑,四肢關節疼痛,舌質暗少津,有瘀斑瘀點,脈細澀。

    代表方:杞菊地黃湯合桃紅四物東加減。前方功能滋腎養肝,用於肝腎陰虧者;後方具有養血活血逐瘀的功能,用於瘀血阻絡之證。

    常用藥:生地、枸杞子、山萸肉、丹皮滋腎養肝;北沙參、麥冬、天花粉養陰生津;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赤芍、丹參養血活血;雞血藤、鬼箭羽、路路通活血通絡。

    2.益氣養陰,健脾化溼法

    適應證:氣陰虧虛,溼濁中阻證。症見口燥咽乾,身倦乏力,氣短懶言,大便溏薄,食少腹脹,面色萎黃,舌質淡紅,苔膩,脈細。

    代表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常用藥:黨參、太子參、白朮、茯苓、山藥健脾益氣;薏苡仁淡滲利溼;砂仁、陳皮醒脾理氣調中;升麻、葛根升清;天花粉、石斛、麥冬養陰生津;佩蘭、厚朴花芳化溼濁。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旱蓮膏:旱蓮草3000g,用泉水煮3次,將3次煎液合併,文火煎熬成膏。每服1匙,早晚白開水調下。有益腎滋陰的作用,用於燥證屬腎陰不足,腰膝痠軟者。

    2.常用中成藥

    (1)石斛夜光丸:功能與主治: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用於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內障目暗,視物昏花。用法與用量:每次9g,每日2次,口服。

    (2)杞菊地黃丸:功能與主治:滋腎養肝。用於肝腎陰虧所致的目澀、畏光、視物昏花。用法與用量:每次8丸(相當於原生藥3g),每日3次,3個月為1個療程。

    (3)珍珠明目液: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養肝明目。用於虛火旺引起的目睛乾澀。用法與用量:每次1~2滴,每日3~5次,滴入眼瞼內。

    五、臨證勾要

    1.陰虛與溼熱兼夾,治宜虛實兼顧

    燥證在病程中雖多現陰虛之象,但尚有兼溼熱致病者,臨床除口眼乾燥外,多伴口苦、口中黏膩,苔黃膩等。施以理氣化溼、清熱除燥,使中焦氣機通利,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津液,輸布全身,清竅得潤,燥證可除。溼阻熱鬱,纏綿不解,虛實夾雜,治當兼顧,故於益氣養陰的同時,兼以清熱化溼,常用川連、黃柏、山梔、藿香、佩蘭、白殘花、厚朴花、法半夏、茯苓、澤瀉、砂仁、蔻仁、車前草、土茯苓等;肝經火毒盛者,可用龍膽草、苦參等。葉天士《三時伏氣外感篇》雲:“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汁。”故這類藥選用宜精而有度,必須根據證候的輕重程度適當選配,防止苦燥傷陰,苦寒敗胃。並儘量避免辛燥之性較強的藥物,如蒼朮、厚朴、草果之類,若體質壯實,溼熱內盛明顯者,亦非絕對禁忌,重在掌握養陰與清化的尺度,合理配伍,方可虛實兼顧,切中效機。但原則上不宜多用、久用。

    2.燥毒傷人,肝腎首當其衝

    燥盛不已,醞釀成毒,煎灼津液,則燥象更甚,故本病病程較長,不能速效,又易反覆發作,皆因燥毒所致。證之臨床,陰虛液燥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按腎惡燥而肝苦急,腎得液養而源充,肝得水涵則潛靜,故滋養肝腎,亦治本病之要旨。

    3.具有“燥必入血”的病變特點

    燥邪入客日久,灼傷津血而成瘀,瘀血阻滯氣機,津液不能隨氣升發,燥象愈熾,如此迴圈,而成燥痺。臨床有明顯的瘀血表現,如紫癜,面色晦暗,肌膚甲錯,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等絡脈瘀阻徵象。在燥證的發病機制中,除陰虛燥熱外,瘀血貫穿始終是疾病發展和纏綿的重要原因。治療時不能單純強調滋陰生津,活血化瘀亦至關重要。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燥》指出:“燥為乾澀不通之疾。”因此治宜祛瘀通絡,疏通津道,常用一些祛瘀通絡之品,如桃仁、紅花、路路通、赤芍、丹皮、澤蘭、丹參、鬼箭羽、蒲黃等,使津液之道暢達。

    4.臨床用藥注意“陽中求陰”

    臨床對於使用大量滋陰藥物後,津液久久不復者,此時應宗景嶽“陽中求陰,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意,在滋陰藥中酌加溫腎助陽藥,以使陰液漸漸恢復,臨證之際,可掌握舌質嫩紅、四肢厥冷、脈沉細的特徵,即可加入一二味溫陽藥,以提高療效。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陰虧液耗為本,當別肺胃、肝腎之主次

    本病治療總宜養陰生津,以補益虧耗之陰液,修復燥傷之機體,恢復失常之機能為目標。但需區分肺胃、肝腎主次。一般而言,病程短,口咽乾燥為主,無明顯系統損害者,病位主要在肺胃,治療以甘寒培補,養陰生津為主,代表方如沙參麥冬湯、麥門冬湯,常用藥物如南北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石斛、蘆根、天花粉等;病程久,體弱,多髒同病,真陰受損者,病及下焦肝腎,當予鹹寒滋潤,補腎填精,方如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左歸飲、增液湯、二至丸,藥如生地、熟地、山萸肉、首烏、黃精、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龜板、鱉甲、阿膠、知母等。然而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五臟之陰液皆相互聯絡、相互影響,上焦肺胃之陰賴於下焦肝腎先天之陰的培補,下焦肝腎之陰亦有賴於肺胃之陰的滋養,肺胃陰傷易下及腎陰,肝腎不足亦必然累及其他臟腑,故在臨床應用時甘寒、鹹寒每多兼顧,只是有所側重而已。

    此外,酸甘能化陰,在遣方用藥時若合以白芍、烏梅等酸斂之品,常可收到較好的療效。葛根一藥作用獨特,清熱堅陰,生津升清,結合辨證常選用之,藥量一般在15~20g。

    2.陰傷氣耗,當予補氣生津

    津血同源,同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為“氣”之執行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保證。陰虧津耗,化源不足,則氣失所養,氣亦隨之不足。觀乾燥綜合徵患者,在乾燥諸症的同時,往往伴有氣短、倦怠乏力等氣虛之象。因此,治療當在滋陰增液的同時,合以益氣,氣陰雙補。這既符合疾病之病理變化,又寓補氣生津、津氣互化之機,況且在一派陰柔滋補之劑中酌加補氣升清之品,推動藥力,陽生陰長,生生不息。臨證可用太子參、黨參、黃芪、白朮等,但用藥一般宜輕,防止壅補滯氣,尤應注意與養陰藥的配伍關係,或適當配用健脾和胃助運之品,如雞內金、谷麥芽等,補而不呆,虧損之氣血、陰液遂逐漸化生。

    3.溼阻熱鬱,每多兼夾為患

    在本病的病變過程中,陰津虧耗是其基本病理改變,但多數病例並非單純陰虛一證,而往往兼夾溼阻熱鬱之候。

    陰液虧損,臟腑組織失於濡養,則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肺虛失於通調,脾虛運化失職,腎虧水失所主,均可使人體水液的代謝發生障礙,造成異常之水溼停滯體內,而出現一方面“水液不足”,一方面“水溼過盛”的現象。反之,溼濁內停,又可進一步阻礙臟腑功能,影響氣血津液的化生,而使陰傷更甚。如此虛虛實實,互為因果,致使本病不斷髮展。亦有溼盛水停,津液不歸正化,而致陰液更加“相對不足”者。因而在臨床上常見患者表現有口乾不欲飲,或飲不解渴,口甜,口中黏膩,胃脘痞脹,便溏質稀,苔膩等溼邪內困之象。“陰虛生內熱”,及溼邪久鬱,從熱而化,是本病又一個重要的病理特點。患者常有目睛紅赤、畏光、刺痛,口舌生瘡,煩躁,多夢,手足心熱,胃中灼熱,小便黃赤,舌質紅等火熱之象。

    二、驗案舉例

    崔某,女,62歲。

    初診(1998年1月2日):乾燥綜合徵,口乾夜晚明顯,上顎舌體口唇明顯,右目乾澀,易起火瘡,食納尚佳,苔薄黃質暗,脈細。肝腎陰虛,氣陰交虧,久病絡瘀。生地15g,玄參10g,天、麥冬各12g,天花粉15g,知母10g,黃芪12g,生甘草3g,烏梅5g,川黃連3g,鬼見羽12g,枸杞子15g,丹參15g,升麻3g。

    二診(1998年1月9日):益氣養陰,酸苦清熱,化瘀通絡,口乾舌燥及口腔上顎黏膜乾燥均有減輕,右目異物感,飲水不多,大便兩三日一行,不幹,苔薄黃,質紫暗,脈細弦。原方加石斛12g,改黃芪15g,玄參12g。

    三診(1998年1月16日):口腔乾燥,多言後加重,兩目乾澀減輕,脘痞不舒,大便爛,日2~3次,食納尚可,口黏,苔薄黃質暗紅,有黏沫,脈細弦。肝腎陰虛,溼熱內蘊,氣不布津。藿香、佩蘭各10g,澤蘭10g,葛根12g,太子參10g,雷公藤5g,麥冬10g,天花粉12g,石斛12g,烏梅5g,生麥芽10g,生甘草3g,川連3g,枸杞子12g,生地12g。

    按:該患者以口乾、眼乾,易起火瘡,舌質暗,脈細為主要症狀。屬肝腎陰虛,氣陰交虧,熱蘊絡瘀。以益氣養陰、酸甘化陰、酸苦洩熱、化瘀通絡為法,迅速緩解病情。組方以增液湯為主加入黃芪、枸杞子、天冬、石斛益氣養陰,烏梅合甘草酸甘化陰,黃連、天花粉、知母養陰清熱,鬼箭羽、丹參、澤蘭化瘀通絡,妙在升麻、葛根一以升清、引藥上行,一以養陰清熱,使精氣上承,故口乾諸症很快緩解。嗣後患者以脘痞便溏、口黏有沫為主要表現,故調整組方,稍減養陰之品,加入益氣健脾、芳香化溼藥物,如太子參、佩蘭、藿香。根據病情的變化,抓主要矛盾,臨證靈活組方,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

    【預後及轉歸】

    燥證病初在經在表,體表燥熱則口眼乾燥,經絡痺阻則關節肌肉疼痛。若能及時有效地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向愈,一般預後良好。但病久失治,勢必入裡,內舍五臟,則治療棘手、難愈。

    久病傷肺,陰虧津少,氣失宣肅,可出現咳嗽、喘證;久病傷肝,肝失疏洩,氣滯血瘀,又可致脅痛、癥積;病之晚期出現臟腑氣血虧虛的表現,則歸屬於虛勞的範疇。

    【預防與調護】

    本病病情易於反覆,應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疲勞。應慎起居,調寒溫,避免風、暑、燥、火等外邪侵襲。

    病情較重者,要適當休息,保證睡眠充足。室內保持一定的溼度。飲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如蔥、芥、韭、蒜、柑橘及羊肉、狗肉、鱔魚等。常食用滋陰類的食物,如銀耳、小麥、梨、葡萄、桑椹、燕窩、蜂乳、鴨肉、鮮藕、荸薺等。不宜服用偏於溫性的保健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伊朗造出核武器,對中東局勢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