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縱觀中國歷史,國家政權不穩定時,往往是英雄出少年;在盛世,往往是老臣謀反,後來人稱之為“55”現象。也就是說,老臣覺得自己功高沒有得到相應的官職,年紀大了,實力有了,對皇帝的不滿發洩了出來。

    另一個原因就是年齡大了,沒幾天的活頭了,放鬆了“自我約束”,該貪就貪,拉幫結夥想另立山頭。意思擺明皇帝不升我的官,好吧,我自己擁立個新主,這樣我也就可以做第二把手了。

    唐朝李世民的肱骨之臣侯君集就是這樣的人,到了70歲,晚節不保,參與了太子李承乾的謀反,最後失敗被李世民處死。

    謀反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按照《周禮》繼位的規定,“立嫡以長不以賢”。作為長子的李承乾毫無疑問成了太子。李承乾八歲就做了太子。但是長大後,他逐漸失寵了,這時李世民十分喜歡第四子李泰,李泰和李承乾以及李治都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李世民有“廢長立幼”的想法。這就為兄弟之間造成了矛盾。看過三國演義中曹操之子曹丕和曹植爭太子之位吧,其場景都一樣。

    弟弟李泰威脅到了李承乾的儲位。哥哥豈能善罷甘休。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在試圖暗殺李泰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陳國公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李世民退位。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兩年之後,李承乾鬱鬱而終。

    李承乾為何要拉侯君集為幫手呢?

    有道是:“蒼蠅不盯無縫的蛋”。李承乾拉侯君集下水是有原因的。

    侯君集、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十七位。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肱骨之臣,他最初的功勞是支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政變。在政變之前,李世民猶豫不決,老侯大聲說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難道陛下要任人宰割嗎?”一句話喝醒了李,李世民之所以有以後的榮耀,老侯功不可沒。

    侯君集另兩大戰功是 隨李靖討平突厥(吐谷渾是青海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主帥雖然是李靖,侯君集只是副手。但是侯君集在這場戰役裡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回來之後唐太宗拜侯君集為陳國公,擔任吏部尚書 。

    他的最大功勞是平亂滅掉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高昌國,高昌國佔據在絲綢之路要道。當時高昌國受突厥的忽悠,不但沒有給唐朝進貢,還經常出兵攻打附近的唐朝附屬國。李世民多次派使者安撫,但高昌國國王認為山高皇帝遠你奈我何?繼續我行我素的任性而為。

    李世民見這些番邦小國如此不識抬舉,十分震怒,就令侯君集率兵攻打高昌。 侯君集不愧為久經沙場的老將,很快就把高昌國滅了,這年老侯55歲。老侯晚年又立新功。

    高昌國被滅後。侯君集此時想大撈一把,想想自己50多歲了,留給自己的歲月不多了。他想到了為自己找個退路。(腦補貪汙腐敗分子的案例)老有所養必須搞點退休金。高昌國是絲綢之路上的富裕國家,寶貝有許多,他自己貪了不少,老侯為了堵住眾人之口,還集體分了許多錢財。即所謂的“窩案”。

    侯君集的事情很快被部隊的“紀檢委”上報了李世民,李世民心想,老侯你也太不給面子了,自己貪點我就不說什麼了,作為軍中統帥帶頭腐敗,以後唐朝軍隊還能拉出去打仗嗎?“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等回來了給你丫算總賬。

    侯君集一回到長安就被抓了起來,起初老侯並不在意,誰知皇帝玩真的,這時老侯害怕了,我的娘啊!皇帝這是殺雞儆猴吧?

    於是老侯的老婆哭哭啼啼求李世民法外開恩,老侯的手下和孝子賢孫都求李世民高抬貴手,李世民想想算了吧,都是老戰友,逼急了“兔子還能蹬死老鷹呢!”得饒人處且饒人吧,於是李世民就放過了侯君集。

    按說老侯以後小心行事就是了,可是老侯不服氣,常口出怨言:“老子用命換來的天下,沒老子的功勞,你憑什麼能當上皇帝?”對李世民很不滿。

    侯君集參與謀反被殺

    恰好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計劃逼宮,物色人選,眼見侯君集對皇帝不滿,於是拉他下水,侯君集聽了李承乾的計劃,他覺得李承乾的能力不如李泰,李世民肯定要廢了李承乾,侯認為逼宮沒用,不如干脆謀反,他李世民能夠發動玄武門政變,殺了哥哥李建成,逼迫父親李淵退位,你李承乾咋就不會故技重施呢?侯君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侯君集一鼓動,李承乾信心滿滿謀反了,結果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承乾失敗了。

    李世民看到綁著的侯君集非常難過,這次李世民沒有放過他,軍事政變可不是小事,李世民知道輕重。

    老侯是軍中權威人物,不殺不足以立威。於是李世民決定將侯君集處死。臨死前侯君集請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留個根,好為自己守喪。李世民同意後將其妻子兒子遷至嶺南。跟隨李承乾謀反的趙節、杜荷皆處死。

    兩年之後,李承乾鬱鬱而終。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侯君集在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中位列第17位。其中有部分人參與了“玄武門政變”,侯君集是唯一一個被殺的人。

    侯君集的主要功勞有兩個。

    (侯君集像)

    一是助李靖討伐吐谷渾。

    侯君集早年不學無術,華而不實。經常和一些小混混攪在一起,靠著一身的蠻力,欺負鄉鄰,幹些雞鳴狗盜之事,周圍百姓都很痛恨他。但懾於他兇狠殘忍,手下又有一幫兄弟,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後來,侯君集夥同一幫難兄難弟,加入了秦王李世民的軍隊。隨李世民東征西討,憑藉勇猛和不怕死的勁頭,屢有戰功,逐漸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在李世民即位後,封侯君集為右衛大將軍。

    貞觀九年,李世民下旨,著李靖征討吐谷渾。李靖是李世民手下得力大將,文武兼備,不但善於用兵,還頗有謀略。最為可貴的是,李靖還非常謙虛,平易近人,從不恃才傲人。李世民想著力培養侯君集,下令侯君集為李靖副手。

    在此次戰役中,侯君集大破吐谷渾首領伏允,將其追至積玉山,伏允狼狽逃竄。

    李靖班師回朝,李世民重賞了有功之臣,侯君集被封為陳州刺史。第二年,擢升他為吏部尚書。

    (李世民劇照)

    上任後,侯君集方知自己知識匱乏,於是下決心讀書,並參與官員的選拔和考核。侯君集積極上進的精神一時贏得朝臣讚譽。

    二是征剿高昌。

    貞觀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從中作梗,阻斷了大唐與西域的商貿。李世民很是憤怒,派遣侯君集興師問罪。待侯君集大軍壓城時,麴文泰已經病死。

    侯君集派遣使者招降麴文泰之子麴智盛,但麴智盛拒絕投降。於是侯君集召集工匠製造拋石車,向城內投擲石塊。高昌城內石如雨下,士卒百姓被砸傷者不計其數。侯君集又下令士卒用大木撞塌城牆,攻入城內,包圍高昌皇宮,高昌王麴智盛無奈投降。

    侯君集拿下高昌後,繳獲了許多珍寶。看到堆積如山的國寶,侯君集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居然沒有將財寶登記造冊,悉數上交,而是偷偷地據為己有,並且縱容手下士卒強搶百姓財物。

    (“凌煙閣24功臣”圖)

    李世民知道後,將侯君集逮捕下獄,後念及他的功勞,以功抵過,開罪釋放。

    侯君集認為自己是國家功臣,僅僅因貪財而招致牢獄之災,心中對李世民頗有怨恨。

    恰逢其時,張亮被貶往洛陽做都督,侯君集和他大有同病相憐之感。於是,侯君集攛掇張亮造反,對張亮說:“李世民如此對待功臣,不如我們一起反了吧。”張亮不從,將侯君集的話上奏李世民,李世民又一次寬恕了侯君集,不但沒有問罪,反而一如既往地善待於他。

    但其後侯君集做的一件事,終於讓李世民忍無可忍。

    李世民即位後,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但魏王李泰也有奪嫡之心,且深得李世民喜愛。李承乾害怕太子之位旁落,便勾結同樣不得志的侯君集,謀害李泰,但沒有得逞。於是,李承乾夥同漢王李元昌及侯君集等人起兵謀反,欲逼宮李世民退位。

    (“凌煙閣24功臣”之侯君集)

    訊息很快洩露,謀反失敗。

    李世民仁慈,素不喜殺人,特別是自己辛苦培養的兒子。於是,李世民讓朝臣商議,如何處置李承乾,但大臣們均不敢開口,只有通事舍人來濟奏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實際上,李世民是想透過這個辦法保住兒子一命。

    於是,李世民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但在朝議侯君集的罪行時,滿朝文武卻一邊倒地認為侯君集該殺。李世民本想留他一命,奈何眾怒難犯,只好把他殺掉。但李世民沒有為難侯君集的子女,只是將他們流放到了嶺南。

    由此,侯君集成了參與“玄武門政變”的人中,唯一被殺的功臣。

  • 3 # 幾葦渡

    謀反有兩種,一是直接篡位,二是另立新君。侯君集是後一種。

    史書上沒有記錄侯君集的出生年份。在《三水縣誌》中載,侯君集墓在三水縣東北雞阜山巔,現已被毀,沒有墓誌銘流傳。

    1958年在陝西旬邑縣發現了侯君集母親的墓誌,“竇氏為扶風平陵人,自稱為西漢孝文帝竇皇后後裔,貞觀六年卒於麟遊九成宮,年八十,十一年歸拊侯氏祖籍旬邑,當是從侯氏祖塋而與君集父合葬。”

    侯君集在貞觀十七年被處死,推算其母親約九十一歲左右,故侯君集本人約七十歲也是有可能的。但這樣與其學習兵法的老師李靖相比,年齡相差不大,所以還應該年輕一些。

    侯君集是參與了宣武門事變的,很受李世民的重用。主要的戰功有二,一是協助李靖征伐吐谷渾,二是滅了高昌國。期間貞觀十一年,受封陳州刺史、陳國公。次年拜吏部尚書、光祿大夫。

    侯君集的失敗在於驕縱。在征討高昌時,貪汙了很多,也縱容部下。他作為當時大唐的主要軍事統帥之一,覺得優越性特別強。所以也經常發牢騷,覺得皇帝對自己還是不夠好。在這個過程中,與侯君集推心置腹的人,也跑到李世民那邊去高密。而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李承乾又找到了他,希望獲得老將軍的幫助。目的只是一個,推翻李世民。這一局侯君集賭錯了,失敗的很徹底。史書上說李世民不想殺他,但是大臣們不同意,認為罪大惡極。最終只殺了他自己,其妻兒流放嶺南安置。兩年後廢太子李承乾也憂鬱而死。

    杜志國老師演過侯君集和年羹堯,這兩位大將軍的經歷很相近。侯君集也是凌煙閣上的功臣,排位十七。貞觀十七年三月份剛掛上,很快就被殺了。但足見李世民對功臣們的寬容。

  • 4 # 文第二

    侯君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參與玄武門之變,稱為李世民的心腹將領,也一點不為過。

    七十歲參與謀反的原因:侯君集率兵滅了高昌國以後,本該受到唐太宗大肆封賞,卻因本人將高昌國國寶據為己有,手下將士也爭相效仿。班師回朝後被逮捕入獄,後因岑文字求情,才得以釋放,出獄後也一直耿耿於懷,與太子李承乾勾結,謀反計劃洩露,被處死!

    如此得到皇帝賞識,且滅了高昌立了大功,但自恃功高,為所欲為,不經奏請皇帝,便發配了無罪之人,且貪沒滅國所得寶物。上行下效,手下將士跟隨盜取珠寶,卻因其身不正,不敢治下屬的罪。鋃鐺入獄也是罪有應得,太宗念其功勞大,將其釋放出獄!與太子李承乾勾結謀反,計劃敗露李承乾,八歲便被唐太宗立為太子,聰明伶俐,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年長後行為多有不良,甚至刺殺自己老師。忌憚深受父親寵愛且有奪太子之位的同母胞弟 李泰,與之也多有交惡!擔心自己被廢的李承乾,看到對皇帝心存怨恨的侯君集,恰有侯君集女婿賀蘭楚石在東宮任職,得益於這樣的投機之緣與便利,勾結在一起,便是情理之中!薑還是老的辣,李承乾本人屬於無能之輩,侯君集想利用他,便勸說其謀反,曾助李世民擊殺其兄弟,並逼宮迫使李淵就範,殊不知,歷史很難重演,太子謀反登位的把戲已經玩兒不轉,計劃的敗露,太子被廢,與之勾結的侯君集被群臣力諫要求處死,念其功勞不忍殺之的唐太宗,難過之下勉強同意,但赦免了侯的妻子兒子。

    李世民推倒舉薦侯君集的魏徵的墓碑,不上凌煙閣,不願再見侯君集,均可以看出,一代明君內心的矛盾之情,又愛又恨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可惜,可惜啊!可以說,君不負臣,臣卻負君!

  • 5 # 仁勇校尉

    侯君集可能在想,謀反這事我最熟悉了。作為一位謀反專家,謀反技能只使用一次太可惜了,有機會再次使用太手癢難耐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侯君集是深度參與的主謀之一。後來對自己境遇不滿,侯君集就準備輔助太子李承乾對李世民搞一次玄武門事變,還沒發動就陰謀敗露了。

    侯君集的年齡歷史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七十歲的說法不準確。侯君集因為謀反被殺時,五十歲到七十歲都有可能。

    侯君集早年為人浮誇,學習當時的重要軍事技能射箭學習的不很成功,還自稱武勇,可見個人武力是比較有限的。侯君集後來加入了秦王李世民屬下,逐漸受到賞識,但唐朝建國時期,侯君集的功績和地位都不高,只是一個秦王府的一箇中級軍官。

    玄武門事變前,侯君集善於謀劃陰謀的特質被李世民發掘出來。地位不高的侯君整合為玄武門事變的核心人物之一。侯君集是玄武門之變的重要謀劃者,史書對侯君集在玄武門之變中的作用,評價是“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

    玄武門之變中,深度參與事前謀劃的,除了侯君集,只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侯君集的地位以及與李世民的個人關係遠不能和這幾人比,能成為玄武門之變的策劃人之一,可見其本人是一位天才的陰謀家,特別擅長搞政變陰謀這類事情。

    (侯君集)

    玄武門事變後,立下大功的侯君集地位飛速上升。玄武門事變後,侯君集被任命為左衛將軍,以功進封潞國公,賜邑千戶,不久後又升任右衛大將軍。貞觀四年,侯君整合為兵部尚書並參議朝政。

    按當時官制,加參議朝政頭銜的人就是宰相之一,侯君集在玄武門事變後四年時間,就由一箇中級軍官升任為最頂層的文官,出將入相,富貴異常。侯君集這段時間的升官速度,類比現在的話就是一位上校軍官在四年時間裡先是升任上將,接著退役轉為文官,不久後升任政治局常委。

    貞觀九年(635年)三月,侯君集以李靖副手的身份參與了唐朝滅吐谷渾之戰,立下了不小的軍功。

    貞觀十二年(638年),侯君集轉任吏部尚書。侯君集之前讀書不多,玄武門之變後成為高階官員才認真學習讀書。雖然讀書不多,但侯君集以宰相身份參與國家大政,以吏部尚書身份參與官員的選拔考核,以高階將領身份出征作戰,都表現的挺不錯,獲得了時人稱讚。可見侯君集個人能力非常強,學習能力也很高,有能力處理各方面事務。

    貞觀十三年(639年)到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以主帥身份領兵滅亡了西域的高昌國,達到了個人功業的頂峰。但自此以後,侯君集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侯君集滅高昌國後,自行佔有一部分財物寶貨,下屬將士上行下效,競相盜竊戰利品。

    班師回朝後,侯君集被彈劾一度下獄,後來被釋放,但實權地位也下降很多。侯君集在高昌犯下的事情說大也不算太大說小也不小,關鍵看君主的態度。李世民這時,對侯君集也有敲打的意圖。

    侯君集自此以後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對待,心懷怨望。

    如果是李靖這等人物,官場起落會視為平常事,能正確對待。但侯君集是玄武門事變後的火箭幹部,玄武門事變後從未受過挫折,風光無限,一旦仕途稍遇不順就覺得全天下包括皇帝都對不起自己。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憂懼李世民寵愛魏王李泰,擔心自己被廢。有玄武門事變的先例,李承乾產生了學習下父親李世民當年事蹟的想法,和心懷怨望的政變專家侯君集勾結到一起。

    侯君集有一次幹起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策劃政變,只是這次的政變物件由李淵變成了李世民。侯君集再次策劃政變,想必有一種天才謀反專家技能只用一次的話太可惜的想法。

    可惜這次政變還沒有發動就暴露了,太子李承乾被廢,策劃政變的侯君集被處死。李世民最清楚侯君集在陰謀政變方面的才能,想必後怕不已,自然不可能饒了侯君集。

    侯君集本人被斬首,家人被沒為奴婢,家產被抄沒。侯君集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赦免了侯君集的妻子和一個兒子,兩人只流放嶺南,不沒為奴婢,算是為侯君集留下一個後人。

  • 6 # 我是越關

    侯君集本是李世民的心腹愛將,但卻因心懷不滿最終走向了謀反。這其中固然有自己的原因,但也和他的表面兄弟,以及坑爹的女婿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開國功臣到怨天尤人

    侯君集這個人比較傲嬌,早年經常練習弓箭,但壓根兒練不成。不過雖然能耐不大,但是口氣不小,經常誇讚自己勇武兼備。當然,誇著誇著很多人也就信以為真了,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並且順帶把他引入了秦王府做幕僚。

    侯君集進入秦王府後,經常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漸漸地進入了秦王府的決策管理層。公元626年還參與了玄武門政變,幫助李世民奪取了大唐的最高權力。

    李世民登基後,對幫助自己政變的人大加封賞,侯君集也被封為了右衛大將軍、潞國公,賜食邑千戶。

    成為朝廷重臣後,咱們老侯也開始了夜以繼日的刻苦學習。不僅抱著書本學習治國理政的理論,而且還跟隨李靖學習行軍打仗的策略,一時間受到了朝廷諸多大臣的讚譽。

    不過,在跟隨李靖學習兵法期間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每次李靖教授兵法時,到了關鍵的精要處便不講了,搞得老侯非常鬱悶,因此老侯還告狀到了李世民處。李世民聽了老侯的話,便勸李靖把自己的能耐全都教給老侯。李靖聽後說:“我教給侯君集的兵法足以制約四方戎狄,如今他要學完我的能力,這是要謀反呀。”

    李世民聽後覺得有道理,於是也就不勸說李靖教授兵法了,而老侯也只學了李靖一部分的能力。

    公元639年,西域高昌王麴文泰叛唐,並且切斷了西域與中原的商業往來。這件事讓李世民大為惱火,派老侯帶兵攻滅高昌國。

    老侯得到命令後,帶著唐軍三下五除二就滅掉了高昌國,並且俘虜了高昌國男女七千餘人。

    高昌國被滅時,老侯已經年邁,可能是為了自己能夠安穩的頤養天年,所以私自盜取了大量高昌國的寶物。

    手下計程車兵看到老大的做法後;哥幾個愣著幹什麼,搶吧!一時間高昌國的境遇慘不忍睹。但老侯自己也有小辮子,所以也就沒有阻止。

    回國後,李世民對老侯的做法非常憤怒。心想我都給了你相應的榮華富貴了,你竟然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而亂了國法,而且還縱容士兵瓜分財寶,以後西域各國怎麼看待天朝,絲綢之路又怎麼長治久安,於是將老侯下獄。

    實際上,老侯下獄這件事就是做做樣子給下面人看,後來岑文字剛一求情,李世民也就順帶將老侯放了。但老侯認為這件事李世民折了自己的面子,而且自己是有功受罰,所以經常埋怨李世民。

    推心置腹的表面兄弟

    經常抱怨的老侯越想越氣,所以經常找一些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唸叨唸叨。此時恰好發生一件事,好友張亮本來是工部尚書,不知為什麼調到了洛陽當都督,這就等於是從中央調到了地方。

    當時老侯以為張亮也會埋怨李世民,所以找到張亮交流感情,問道:“你有沒犯錯,為什麼被調往了地方任職呀?”

    張亮聽後,一肚子壞水準備坑老侯,故意說到;“如果因為調到地方任職就是受到了排擠,那你有功受罰,必須還冤枉呀。”

    這個時候,估計老侯也喝了點小酒,嘴上沒個把門的,憤怒的說:“這日子沒法過了,要不咱倆一塊反了吧!”

    老侯發完牢騷後,表面兄弟張亮默不作聲的離開了,轉過臉就向李世民告密,說老侯有謀反之心。李世民當時因為證據不足,所以沒有對老侯治罪,但也牢牢得記在了心裡。

    張亮也因為告密有功,沒過一段時間就調回了中央。[當然張亮這種人物結局也好不了]

    最“坑爹”的女婿

    估計經過張亮的事件後,李世民也在明裡暗裡排擠老侯,所以老侯的晚年生活越來越不如意。但老侯依然本性不改,經常對著別人發牢騷。

    恰好這個時候李世民想著廢黜太子。太子李承乾憂慮異常,每天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當時老侯的女婿賀蘭楚石是東宮千牛,也就是太子身邊的侍衛首領。知道老侯對李世民非常怨恨,所以引薦了老侯進入了東宮。

    老侯進入東宮後,看到太子李承乾為人軟弱,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太子奪權,讓自己成為大唐朝廷的中心。於是強烈建議李承乾逼宮,迫使李世民退位。

    李世民何許人也,人家就是殺兄逼父奪來的皇位,所以不出意料,李承乾謀反失敗。

    事情敗露後,老侯被下獄,李世民親自提審老侯。最初老侯死不認罪,但女婿賀蘭楚石神補刀老丈人,拿出了老侯和太子交往的密信,並且詳細地說了老侯如何與太子密謀造反的事。此時的老侯心中估計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後悔把女兒嫁給了這麼個坑爹女婿,也後悔聽信坑爹女婿的話。

    最終老侯被定死罪,臨死前,老侯懇請李世民放過自己的妻兒老小。李世民同意了,並沒有處決他們,只是將他們發配到了嶺南。

    侯君集謀反這件事,最初只是對李世民心懷不滿,認為李世民處事不公。但可惜的是認識了張亮這樣的表面兄弟,企圖踩著兄弟的屍體往上爬,所以在張亮的不斷挑撥下,侯君集仇恨的種子開始成長。倘若這個時候如果遇到一個真心朋友,或許侯君集的人生也就發生了改變。

    無奈的是後來又碰到了坑爹的女婿,從挖坑到填埋老丈人一氣呵成,倘若不是賀蘭楚石幫助侯君集引薦太子,估計借給侯君集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謀反。

    這裡也奉勸大家交友需謹慎,千萬要注意表面兄弟,多交往一些積極向上的人。當然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畢竟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 7 # 談古論金

    侯君集生年不詳,所以問題提到他參與謀反的時候已經七十歲了並不準確,其實我們理解提問者的意思,無非就是侯君集已經到了功成名就的晚年,為什麼要參與謀反?

    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心理不平衡。侯君集的青雲直上主要是在玄武門之變以後,貞觀四年,侯君集被遷為兵部尚書,開始參與朝政,他本來文化不高,此時折節讀書,做得一板一眼,在對外征伐的過程中,侯君集又作為李靖的副手征討過吐谷渾,史稱『出為將領,入參朝政,並有時譽』,其功業的頂點是獨當一面率領大軍攻滅高昌國。可是,因為在高昌戰役後侵吞高昌國寶,再加上縱容部下一起『發財』,所以班師回朝就被下了監獄。雖然侯君集很快被放了出來,但是他覺得自己有『平一國』的蓋世奇功卻因為貪財而被唐太宗處理,心理非常不服氣,還曾經對張亮發牢騷說要造反。總之,就是居功自傲加倚老賣老心裡不平衡。

    2、路徑依賴。當然,發牢騷要造反不等於真的要造反,所以即使張亮向李世民稟報李世民也沒有揭破此事更沒有處罰侯君集,侯君集真的參與謀反,是因為太子李承乾知道侯君集『怨望』也就是上面說的他心理不平衡,所以透過時為東宮千牛的侯君集女婿賀蘭楚石作為中間人勾搭上了侯君集,史書記載侯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釁以圖之』,也就是說侯君集其實看不上李承乾,想要利用機會為自己圖謀點什麼,這個是深層的動機,其實說不清楚,當時侯君集有一句臺詞:此好手,當為用之。這句話侯君集是舉著自己的手說的,從某種意義上是說希望自己『發揮餘熱再搞一點事情』,這就是侯君集的路徑依賴,也就是說他潛意識覺得只要關鍵時候自己敢賭大的就會贏。

    總之,因為覺得自己功勞大資格老對目前的狀態與待遇不滿意導致的心裡不平衡以及玄武門之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成功先例造成的路徑依賴,共同構成了侯君集參與謀反的理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蔥種植前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