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紅的甜心

    銀河系呈旋渦狀,有4條螺旋狀的旋臂從銀河系中心均勻對稱地延伸出來。銀河系中心和4條旋臂都是恆星密集的地方。從遠處看,銀河系像一個體育鍛鍊用的大鐵餅,大鐵餅的直徑有10萬光年,相當於9460800000萬萬公里。中間最厚的部分約3000~6500光年。

    銀河系是地球和太陽所屬的星系。因其主體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帶被中國稱為銀河而得名。銀河系約有2000多億個恆星。銀河系側看像一箇中心略鼓的大圓盤,整個圓盤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太陽位於據銀河中心3.3萬光年處。鼓起處為銀心是恆心密集區,故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銀河系俯視像一個巨大的漩渦這個漩渦有四個旋臂組成。太陽系位於其中一個旋臂(獵戶座臂),逆時針旋轉(太陽繞銀心旋轉一週需要2.5億萬年)。

    銀河系呈旋渦狀,有4條螺旋狀的旋臂從銀河系中心均勻對稱地延伸出來。銀河系中心和4條旋臂都是恆星密集的地方。從遠處看,銀河系像一個體育鍛鍊用的大鐵餅,大鐵餅的直徑有10萬光年,相當於9460800000萬萬公里。中間最厚的部分約3000~6500光年。太陽位於一條叫做獵戶臂的旋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3.3萬光年。

    銀河系的發現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望遠鏡發明後,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觀測銀河,發現銀河由恆星組成。而後,T.賴特、I.康德、J.H.朗伯等認為,銀河和全部恆星可能集合成一個巨大的恆星系統。18世紀後期,F.W.赫歇爾用自制的反射望遠鏡開始恆星計數的觀測,以確定恆星系統的結構和大小,他斷言恆星系統呈扁盤狀,太陽離盤中心不遠。他去世後,其子J.F.赫歇爾繼承父業,繼續進行深入研究,把恆星計數的工作擴充套件到南天。20世紀初,天文學家把以銀河為表觀現象的恆星系統稱為銀河系。J.C.卡普坦應用統計視差的方法測定恆星的平均距離,結合恆星計數,得出了一個銀河系模型。在這個模型裡,太陽居中,銀河系呈圓盤狀,直徑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應用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測定球狀星團的距離,從球狀星團的分佈來研究銀河系的結構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銀河系是一個透鏡狀的恆星系統,太陽不在中心。沙普利得出,銀河系直徑80千秒差距,太陽離銀心20千秒差距。這些數值太大,因為沙普利在計算距離時未計入星際消光。20世紀20年代,銀河系自轉被發現以後,沙普利的銀河系模型得到公認。

    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旋渦星系,Sb型,共有4條旋臂。包含一、二千億顆恆星。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太陽處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週約2.5億年。銀河系的目視絕對星等為-20.5等,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萬億倍,大致10倍於銀河系全部恆星質量的總和。這是我們銀河系中存在範圍遠遠超出明亮恆星盤的暗物質的強有力證據。關於銀河系的年齡,目前佔主流的觀點認為,銀河系在宇宙誕生的大爆炸之後不久就誕生了,用這種方法計算出,我們銀河系的年齡大概 在145億歲左右,上下誤差各有20多億年。而科學界認為宇宙誕生的“大爆炸”大約發生200億年前。

    特徵

    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恆星系統,包括一千二百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型別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它的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在銀河系裡大多數的恆星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範圍內,扁球的形狀好像鐵餅。扁球體中間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徑約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銀核”,四周叫“銀盤”。在銀盤外面有一個更大的球形,那裡星少,密度小,稱為“銀暈”,直徑為7萬光年。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具有旋渦結構,即有一個銀心和兩個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其各部分的旋轉速度和週期,因距銀心的遠近而不同。太陽距銀心約2.3萬光年,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心運轉,運轉的週期約為2.5億年。

    銀河系物質約90%集中在恆星內 。恆星的種類繁多。按照恆星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空間分佈和運動特徵,恆星可以分為5個星族。最年輕的極端星族Ⅰ恆星主要分佈在銀盤裡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極端星族Ⅱ恆星則主要分佈在銀暈裡。恆星常聚整合團。除了大量的雙星外,銀河系裡已發現了1000多個星團。銀河系裡還有氣體和塵埃,其含量約佔銀河系總質量的10%,氣體和塵埃的分佈不均勻,有的聚集為星雲,有的則散佈在星際空間。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現了大量的星際分子,如CO、H2O等 。分子云是恆星形成的主要場所。銀河系核心部分,即銀心或銀核,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發出很強的射電、紅外,X射線和γ射線輻射。其性質尚不清楚,那裡可能有一個巨型黑洞,據估計其質量可能達到太陽質量的幾千萬倍。對於銀河系的起源和演化,知之尚少。

    1971年英國天文學家林登·貝爾和馬丁·內斯分析了銀河系中心區的紅外觀測和其他性質,指出銀河系中心的能源應是一個黑洞,並預言如果他們的假說正確,在銀河系中心應可觀測到一個尺度很小的發出射電輻射的源,並且這種輻射的性質應與人們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觀測到的輻射性質一樣。三年以後,這樣的一個源果然被發現了,這就是人馬A。

    人馬A有極小的尺度,只相當於普通恆星的大小,發出的射電輻射強度為2*10(34次方)爾格/秒,它位於銀河系動力學中心的0.2光年之內。它的周圍有速度高達300公里/秒的運動電離氣體,也有很強的紅外輻射源。已知所有的恆星級天體的活動都無法解釋人馬A的奇異特性。因此,人馬A似乎是大質量黑洞的最佳候選者。但是由於目前對大質量的黑洞還沒有結論性的證據,所以天文學家們謹慎地避免用結論性的語言提到大質量的黑洞。我們的銀河系大約包含兩千億顆星體,其中恆星大約一千多億顆,太陽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顆。銀河系是一個相當大的螺旋狀星系,它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銀盤,中央突起的銀心和暈輪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狀都很類似於我們的銀河系。銀盤外面是由稀疏的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的球狀體,稱為銀暈,直徑約10萬光年。

    依據歐洲南天天文臺(ESO)的研究報告,估計銀河系的年齡約為136億歲(109年),幾乎與宇宙一樣老。 由天文學家Luca Pasquini, Piercarlo Bonifacio, Sofia Randich, Daniele Galli, and Raffaele G. Gratton.所組成的團隊在2004年使用甚大望遠鏡(VLT)的紫外線視覺矩陣光譜儀進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狀星團NGC 6397的兩顆恆星內發現了鈹元素。這個發現讓他們將第一代恆星與第二代恆星交替的時間往前推進了2至3億年,因而估計球狀星團的年齡在134±8億歲,因此銀河系的年齡不會低於136±8億歲。

    銀河系有4條旋臂,分別是人馬臂,獵戶臂,英仙臂,3000秒差距臂。太陽位於獵戶臂內側。旋臂主要由星際物質構成。銀河系也有自轉。太陽系以每秒250千米速度圍繞銀河中心旋轉,旋轉一週約2.2億年。銀河系有兩個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與銀河系相對的稱之為河外星系。

    一般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多為雙星或聚星。而2006年新的發現認為,銀河系的主序星中2/3都是單星。

    結構

    銀河系的總體結構是:銀河系物質的主要部分組成一個薄薄的圓盤,叫做銀盤,銀盤中心隆起的近似於球形的部分叫核球。在核球區域恆星高度密集,其中心有一個很小的緻密區,稱銀核。銀盤外面是一個範圍更大、近於球狀分佈的系統,其中物質密度比銀盤中低得多,叫作銀暈。銀暈外面還有銀冕,它的物質分佈大致也呈球形。

    觀測到的銀河旋臂結構2005年,銀河系被發現以哈柏分類來區分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SBc(旋臂寬鬆的棒旋星系),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6,000億至30,000億倍。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

    從8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才懷疑銀河是一個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個普通的螺旋星系。2005年,斯必澤空間望遠鏡證實了這項懷疑,還確認了在銀河的核心的棒狀結構與預期的還大。

    銀河的盤面估計直徑為100,000光年,太陽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000光年,盤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銀河的中心有巨大的質量和緊密的結構,因此強烈懷疑它有超重質量黑洞,因為已經有許多星系被相信有超重質量黑洞在核心。

    就像許多典型的星系一樣,環繞銀河系中心的天體,在軌道上的速度並不由與中心的距離和銀河質量的分佈來決定。在離開了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圍,恆星的典型速度是每秒鐘210~240公里之間。因此這星恆星繞行銀河的週期只與軌道的長度有關,這與太陽系不同,在太陽系,距離不同就有不同的軌道速度對應著。

    銀河的棒狀結構長約27,000光年,以44±10度的角度橫亙在太陽與銀河中心之間,他主要由紅色的恆星組成,相信都是年老的恆星。

    被觀察到與推論的銀河旋臂結構每一條旋臂都給予一個數字對應(像所有旋渦星系的旋臂),大約可以分出12段。相信有四條主要的旋臂起源自銀河的核心,它們的名稱如下:

    2 and 8 - 3kpc 和 英仙臂

    3 and 7 - 距尺臂 和 天鵝臂 (與最近發現的延伸在一起 - 6)

    4 and 10 - 南十字座 和 盾牌臂

    5 and 9 - 船底座 和 人馬臂

    至少還有兩個小旋臂或分支,包括:

    11 - 獵戶臂 (包含太陽和太陽系在內 - 12)

    在主要的旋臂外側是外環或稱為麒麟座環,這是天文學家布賴恩·顏尼 (Brian Yanny)和韓第·周·紐柏格(Heidi Jo Newberg)提出,是環繞在銀河系外由恆星組成的環,其中包括在數十億年前與其他星系作用誕生的恆星和氣體。

    銀河的盤面被一個球狀的銀暈包圍著,估計直徑在250,000至400,000光年。.由於盤面上的氣體和塵埃會吸收部份波長的電磁波,所以銀暈的組成結構還不清楚。盤面(特別是旋臂)是恆星誕生的活耀區域,但是銀暈中沒有這些活動,疏散星團也主要出現在盤面上。

    銀河中大部分的質量是暗物質,形成的暗銀暈估計有6,000億至3兆個太陽質量,以銀河為中心被聚集著。

    新的發現使我們對銀河結構與維度的認識有所增加,比早先經由仙女座星系(M31)的盤面所獲得的更多。最近新發現的證據,證實外環是由天鵝臂延伸出去的,明確的支援銀河盤面向外延伸的可能性。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的發現,與在環繞著銀極的軌道上的星系碎片,說明了他因為與銀河的互動作用而被扯碎。同樣的,大犬座矮星系也因為與銀河的互動作用,使得殘骸在盤面上環繞著銀河。

    在2006年1月9日, Mario Juric和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些人宣佈,史隆數位巡天在北半球的天空中發現一片巨大的雲氣結構(橫跨約5,000個滿月大小的區域)位在銀河之內,但似乎不合於目前所有的銀河模型。他將一些恆星匯聚在垂直於旋臂所在盤面的垂線上,可能的解釋是小的矮星系與銀河合併的結果。這個結構位於室女座的方向上,距離約30,000光年,暫時被稱為室女恆星噴流。

    在2006年5月9日, Daniel Zucker 和 Vasily Belokurov宣佈史隆數位巡天在獵犬座和牧夫座又發現了兩個矮星系。

    (1)銀盤

    銀盤(Galactic disk):在旋渦星系中,由恆星、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扁平盤.

    銀河系的物質密集部分組成一個圓盤,稱為銀盤。銀盤中心隆起的球狀部分稱核球。核球中心有一個很小的緻密區,稱銀核。銀盤外面範圍更大、近於球狀分佈的系統,稱為銀暈,其中的物質密度比銀盤的低得多。銀暈外面還有物質密度更低的部分,稱銀冕,也大致呈球形。銀盤直徑約25千秒差距,厚1~2秒差距,自中心向邊緣逐漸變薄,太陽位於銀盤內,離銀心約8.5千秒差距,在銀道面以北約8秒差距處 。銀盤內有旋臂,這是氣體、塵埃和年輕恆星集中的地方。銀盤主要由星族Ⅰ天體組成,如G~K型主序星、巨星、新星 、行星狀星雲、天琴RR變星、長週期變星、半規則變星等。核球是銀河系中心恆星密集的區域 ,近似於球形 ,直徑約4千秒差距,結構複雜。核球主要由星族Ⅱ天體組成,也有少量星族Ⅰ天體 。核球的中心部分是 銀 核 。它發出很強的射電、紅外、X射線和γ射線 。其性質尚不清楚 ,可能包含一個黑洞。銀暈主要由暈星族天體,如亞矮星、貧金屬星、球狀星團等組成,沒有年輕的O、B型星,有少量氣體。銀暈中物質密度遠低於銀盤。銀暈長軸直徑約30千秒差距 ,年齡約1010年,質量還不十分清楚。在銀暈的恆星分佈區以外的銀冕是一個大致呈球形的射電輻射區,其性質瞭解得甚少。

    1785 年, F.W.赫歇爾第一個研究了銀河系結構 。他用恆星計數方法得出銀河系恆星分佈為扁盤狀、太陽位於盤面中心的結論。1918年,H.沙普利研究球狀星團的空間分佈 ,建立了銀河系透鏡形模型,太陽不在中心。到了20世紀20年代,沙普利模型得到公認。但由於未計入星際消光,沙普利模型的數值不準確 。研究銀 河系結構傳統上是用光學方法,但光學方法有一定的侷限性。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射電方法和紅外技術成為研究銀河系結構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沙普利模型的基礎上,對銀河系的結構已有了較深刻的瞭解。

    銀盤是銀河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銀河系中可探測到的物質中,有九成都在銀盤範圍以內。銀盤外形如薄透鏡,以軸對稱形式分佈於銀心周圍,其中心厚度約1萬光年,不過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銀盤本身的厚度只有2000光年,直徑近10萬光年,可見總體上說銀盤非常薄。

    除了1000秒差距範圍內的銀核繞銀心作剛體轉動外,銀盤的其他部分都繞銀心作較差轉動,即離銀心越遠轉得越慢。銀盤中的物質主要以恆星形式存在,佔銀河系總質量不到10%的星際物質,絕大部分也散佈在銀盤內。星際物質中,除含有電離氫、分子氫及多種星際分子外,還有10%的星際塵埃,這些直徑在1微米左右的固態微粒是造成星際消光的主要原因,它們大都集中在銀道面附近。

    由於太陽位於銀盤內,所以我們不容易認識銀盤的起初面貌。為了探明銀盤的結構,根據本世紀40年代巴德和梅奧爾對旋渦星系M31(仙女座大星雲)旋臂的研究得出旋臂天體的主要型別,進而在銀河系內普查這幾類天體,發現了太陽附近的三段平行臂。由於星際消光作用,光學觀測無法得出銀盤的總體面貌。有證據表明,旋臂是星際氣體集結的場所,因而對星際氣體的探測就能顯示出旋臂結構,而星際氣體的21釐米射電譜線不受星際塵埃阻擋,幾乎可達整個銀河系。光學與射電觀測結果都表明,銀盤確實具有旋渦結構。

    (2)銀心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 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銀河系的中心,即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

    銀心在人馬座方向,1950年曆元座標為:赤經174229,赤緯 -28°5918。銀心除作為一個幾何點外,它的另一含義是指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太陽距銀心約10千秒差距,位於銀道面以北約8秒差距。銀心與太陽系之間充斥著大量的星際塵埃,所以在北半球用光學望遠鏡難以在可見光波段看到銀心。射電天文和紅外觀測技術興起以後,人們才能透過星際塵埃,在2微米到73釐米波段,探測到銀心的資訊。中性氫21釐米譜線的觀測揭示,在距銀心4千秒差距處o有氫流膨脹臂,即所謂“三千秒差距臂”(最初將距離誤定為3千秒差距,後雖訂正為 4千秒差距,但仍沿用舊名)。大約有 1,000萬個太陽質量的中性氫,以每秒53公里的速度湧向太陽系方向。在銀心另一側,有大體同等質量的中性氫膨脹臂,以每秒135公里的速度離銀心而去。它們應是1,000萬至1,500萬年前,以不對稱方式從銀心拋射出來的。在距銀心 300秒差距的天區內,有一個繞銀心快速旋轉的氫氣盤,以每秒70~14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脹。盤內有平均直徑為 30秒差距的氫分子云。

    在距銀心70秒差距處,則有激烈擾動的電離氫區,也以高速向外擴張。現已得知,不僅大量氣體從銀心外湧,而且銀心處還有一強射電源,即人馬座A,它發出強烈的同步加速輻射。甚長基線干涉儀的探測表明,銀心射電源的中心區很小,甚至小於10個天文單位,即不大於木星繞太陽的軌道。12.8微米的紅外觀測資料指出,直徑為1秒差距的銀核所擁有的質量,相當於幾百萬個太陽質量,其中約有100萬個太陽質量是以恆星形式出現的。腥巳銜?o銀心區有一個大質量緻密核,或許是一個黑洞。流入緻密核心吸積盤的相對論性電子,在強磁場中加速,於是產生同步加速輻射。銀心氣體的運動狀態、銀心強射電源以及有強烈核心活動的特殊星系(如塞佛特星系)的存在,使我們認為:在星系包括銀河系的演化史上,曾有過核心激擾活動,這種活動至今尚未停息。

    (3)銀暈

    銀河暈輪彌散在銀盤周圍的一個球形區域內,銀暈直徑約為九萬八千光年,這裡恆星的密度很低,分佈著一些由老年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有人認為,在銀暈外面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球狀的射電輻射區,稱為銀冕,銀冕至少延伸到距銀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萬光年遠。

    銀河系是一個透鏡形的系統,直徑約為25千秒差距,厚約為1~2千秒差距。它的主體稱為銀盤。高光度星、銀河星團和銀河星雲組成旋渦結構迭加在銀盤上。銀河系中心為一大質量核球,長軸長4~5千秒差距,厚4千秒差距。銀河系為直徑約30千秒差距的銀暈籠罩。銀暈中最亮的成員是球狀星團。銀河系的質量為1.4×1011太陽質量,其中恆星約佔90%,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際物質約佔10%。 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太陽在銀道面以北約8秒差距處距銀心約10千秒差距,以每秒250公里速度繞銀心運轉,2.5億年轉一週。太陽附近物質(恆 星和星際物質)的總密度約為0.13太陽質量/秒差距3或 8.8×10-24克/釐米3。銀河系是一個Sb或Sc型旋渦星系, 擁有一、二千億顆恆星,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它的視絕對星等為Mv=-20.5。它以 1010年 的時間尺度演化。

    研究

    (1)古代探索史

    雖然從非常久遠的古代,人們就認識了銀河系。但是對銀河系的真正認識還是從近代開始的。

    1750年,英國天文學家賴特(Wright Thomas)認為銀河系是扁平的。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恆星和銀河之間可能會組成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隨後的德國數學家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設。到1785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繪出了銀河系的扁平形體,並認為太陽系位於銀河的中心。

    1918年,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經過4年的觀測,提出太陽系應該位於銀河系的邊緣。1926年,瑞典天文學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銀河系也在自轉。

    (2)近代研究

    十八世紀中葉人們已意識到,除行星、 月球等太陽系天體外,滿天星斗都是遠方的“太陽”。 賴特、康德和朗伯特最先認為,很可能是全部恆星集合 成了一個空間上有限的巨大系統。

    第一個透過觀測研究恆星系統本原的是F.W.赫歇耳。 他用自己磨製的反射望遠鏡,計數了若干天區內的恆星。 1785年,他根據恆星計數的統計研究,繪製了一幅扁而 平、輪廓參差、太陽居其中心的銀河系結構圖。他用50 釐米和120釐米口徑望遠鏡觀測,發現望遠鏡貫穿本領增 加時,觀察到的暗星也增多,但是仍然看不到銀河系的邊緣。F.W.赫歇耳意識到,銀河系遠比他最初估計的為大。F.W.赫歇耳死後,其子J.F.赫歇耳繼承父業,將恆星計數工作範圍擴充套件到南半天。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測定恆星的距離,並編制全天星圖。1906年,卡普坦為了重新研究恆星世界的結構,提出了“選擇星區”計劃,後 人稱為“卡普坦選區”。他於1922年得出與F.W.赫歇耳的類似的模型,也是一個扁平系統,太陽居中,中心的恆星密集,邊緣稀疏。沙普利在完全不同的基礎上,探討銀河系的大小和形狀。他利用1908~1912年勒維特發現的麥哲倫雲中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測定了當時已發現有造父變星的球狀星團的距離。在假設沒有明顯星際消光的前提下,於1918年建立了銀河系透鏡形模型,太陽不在中心。到二十年代,沙普利模型已得到天文界公認。由於未計入星際消光效應,沙普利把銀河系估計過大。到1930年,特朗普勒證實星際物質存在後,這一偏差才得到糾正。

    銀河系物質約90%集中在恆星內。1905年,赫茨普龍發現恆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1913年,赫羅圖 問世後,按照光譜型和光度兩個參量,得知除主序星外,還有超巨星、巨星、亞巨星、亞矮星和白矮星五個分支。 1944年,巴德透過仙女星系的觀測,判明恆星可劃分為 星族Ⅰ和星族Ⅱ兩種不同的星族。星族Ⅰ是年輕而富金屬的天體,分佈在旋臂上,與星際物質成協。星族Ⅱ是 年老而貧金屬的天體,沒有向銀道面集聚的趨向。1957年,根據金屬含量、年齡、空間分佈和運動特徵,進而將兩個星族細分為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極端星族Ⅰ)、 盤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暈星族(極端星族Ⅱ)。

    恆星成雙、成群和成團是普遍現象。在太陽附近25 秒差距以內,以單星形式存在的恆星不到總數之半。迄 今已觀測到球狀星團132個,銀河星團1,000多個,還有為 數不少的星協。據統計推論,應當有18,000個銀河星團 和500個球狀星團。二十世紀初,巴納德用照相觀測,發現了大量的亮星雲和暗星雲。1904年,恆星光譜中電離鈣譜線的發現,揭示出星際物質的存在。隨後的分光和偏振研究,證認出星雲中的氣體和塵埃成分。近年來通 過紅外波段的探測發現在暗星雲密集區有正在形成的恆 星。射電天文學誕生後,利用中性氫21釐 米譜線勾畫出銀河系旋渦結構。根據電離氫區的描繪, 發現太陽附近有三條旋臂:人馬臂、獵戶臂和英仙臂;太陽位於獵戶臂的內側。此外,在銀心方向還發現了一條3千秒差距臂。旋臂間的距離約1.6千秒差距。1963年,用 射電天文方法觀測到星際分子OH,這是自從1937~1941年間,在光學波段證認出星際分子CH、CN和CH+以來的重 大突破。到1979年底,發現的星際分子已超過50種。

    銀河系的起源這一重大課題目前還了解得很差。這不僅要研究一般星系的起源和演化,還必 須研究宇宙學。按大爆炸宇宙學假說,我們觀測到的全部星系都是1010年前高密態原始物質因密度發生起伏,出 現引力不穩定和不斷膨脹,逐步形成原星系,並演化為 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團的。而穩恆態宇宙模型假說則 認為,星系是在高密態的原星系核心區連續形成的。

    銀河系演化的研究近年來才有一些成就。關於太陽附近老年恆星空間運動的資料表明,在原銀河星雲的坍縮過程中,最早誕生的是暈星族,它們的年齡是100多億年,化學成分是氫約佔73%,氦約佔27%。而大部分氣體物質集聚為銀盤,並隨後形成盤星族。近年還從恆星的形成和演化、元素的丰度的變遷、銀核的活動及其在演化中的地位等角度探討銀河系的整體演化。六十年代 發展起來的密度波理論,很好地說明了銀河系旋渦結構的整體結構及其長期的維持機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很黑用什麼方法可以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