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洺禎
-
2 # 異國密探
一、傳統中式婚禮特點
人們喜歡傳統中式婚禮的古樸,禮數,喜慶。尤其是許多外國的新人,格外鍾情於這種形式。花轎可謂是傳統中式婚禮的重要組成部分。花轎有兩種形式,分別是四人抬,八人抬二種。且有龍轎,鳳轎之分。除去轎伕,還有笙鑼,傘,扇等。轎隊的數量龐大,尤其壯觀熱鬧。現如今已經很少看得見花轎了。因此如果要舉行這種形式的婚禮,一定要提前找人預定。婚慶公司一般會有花轎這類服務,舉行花轎儀式時一般選在公園或者人較少的場所,因為花轎的場面十分熱鬧,圍觀者眾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新人的服裝為鳳冠霞帔,或長袍馬褂。披上紅蓋頭的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新郎用紅綢帶牽著新娘登上花轎。
二、婚禮的籌備過程
婚前一個月:與策劃人商量婚禮形式和內容。確認花轎,服裝,場景裝飾等細節
提前二週:通知賓客,並傳達婚禮形式。希望他們著中式服裝出場,融合婚禮的形式
提前一週:準備好化妝,佈置場地等事宜,以及結婚所需物品等細節,在舉行婚禮的前一天,與轎伕,司儀,攝像等一起到婚宴地點進行彩排。
婚禮當天流程
婚禮當天流程:(僅供參考)
7:00新娘開始化妝,新郎更衣;
8:00新郎迎接新娘,準備好花轎等事宜;
9:00新郎到達新娘家,新娘蒙上紅蓋頭,開始接親活動,最後跟隨伴娘,由新郎手中的紅綢帶帶著走,登上花車;
10:00花車到達花轎位置,新人改乘花轎,轎伕起轎。在音樂的伴隨下,向婚禮地點前進,來賓可以向新人噴放禮花彈,沿途裝飾歡樂球或綵帶橫幅,在歡樂的氣氛中進行;
11:00新人下轎邁火盆,跨馬鞍,在眾人簇擁下進入婚禮現場;
11:20婚禮開始;
12:30婚禮儀式結束,新娘更換旗袍,向賓客敬酒。
三、中式傳統婚禮之必備習俗
抬轎起程:在鑼鼓、嗩吶、舞獅的伴隨下,花轎開始起程。新娘由兄弟背上轎子。但是現代多為獨生子女,可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勞,背也多改為抱了。花轎基本上是一種形式,因此通常為了節省時間只走一小段路程。除非新娘家離新郎家確實近,不然整個婚禮的時間都花在花轎上了。一般來說新人要給轎伕準備紅包,否則新娘就要遭罪了。
跨火盆和射箭:古代的新娘需要跨火盆,現在卻都是媒人攙扶著新娘直接跨了。在下轎之前,新郎還要朝轎門射出3支紅箭,驅除新娘在路途中可能沾染的邪氣。
拜堂和交杯酒:跨馬鞍,徵兆著新人婚後閤家平安;接下來由新郎用纏著紅布的秤桿掀開新娘頭上的蓋頭,緊接著一對新人就該正式拜堂了。拜堂後一是喝交杯酒,二是給雙方高堂敬茶,這時新娘一般眼睛紅潤,新郎表情嚴肅,場面十分感人。在喜慶的氛圍中夾雜著濃濃的親情。
同心結發和謝媒:現代的娶親儀式,一般都是將洞房裡的事展示出來。比如說結髮,本應該是新人在洞房時相互剪掉對方的一些頭髮,作為彼此的信物留作紀念,現在已經演變成當眾展示了。最後由雙方的母親一起點燃龍鳳燭,新人交換信物,媒人贈送蹄膀,禮成。
四、中式傳統婚禮之必備元素
服裝選擇鳳冠霞帔是必需的,大紅衣服穿在身上充滿喜氣,尤其是頂帶花翎,新郎倌身著蟒袍玉帶,相比黑西裝而言,透露出一種富貴氣。在古代,新娘拜堂完送入洞房後,揭開紅蓋頭,才知道自己丈夫的模樣。當時的那種緊張,好奇,忐忑心情,現代人肯定是無法體會的。各類小道具一共有火盆、馬鞍、弓箭、喜燭、金秤、喜帕、剪刀、麥鬥、尺子、果盤、茶杯、交杯酒、雙方信物等十幾樣東西。
五、中式傳統婚禮之必備九要素
1、傳統中式婚禮充滿了喜慶色彩,紅色桌布實乃點睛之筆。
2、新人一起點燃象徵愛情的紅燭把婚禮氣氛引上了高潮。
3、身著鳳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給婚禮帶來活潑的氣氛。
4、為了使宴會的佈置更有層次感可以加上一些紅色的漿果作為點綴。
5、中式婚禮的主色調是紅色,因此鮮花的首選最好是玫瑰。
6、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用鮮花裝點的迎接牌。
7、婚禮蛋糕上可撒些紅色玫瑰花瓣進行點綴,襯托主題
8、為了表示誠意,可以在重要賓客面前放置小桌花。
9、喜糖可根據包裝選擇,送給賓客一款具有濃濃中國風的喜糖,給賓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式傳統婚禮之必備禮儀
六、中式傳統婚禮之必備禮儀
新郎在新娘吃完午飯後,派轎子到新娘家接新娘。一般兩三點到夫家。
新娘梳妝完畢後,頭戴鳳冠,披上蓋頭,讓媒人領著上轎。上轎之後,新娘暫時不能開口說話。
新娘坐的花轎十分別致,外面是看不到新娘的,而新娘可以透過薄紗看到外面。花轎一般由兩人抬,花轎前頭是樂隊。清末,迎親的隊伍一路還有笙、鼓的樂隊一起前行;到了民初,就改用洋號、洋鼓了。
在花轎的後面是新娘的嫁妝,共有“八扛”、“八擔”。“八扛”是兩人扛箱,因為箱子裡都是瓷器等易碎品,必須靠兩人扛著。“八擔”是一人為一擔,挑的是木桶、木盆之類的木製品及被褥。被褥一般為八件套,至今仍保留著這一習俗。
到新郎家後,開始婚禮儀式—拜天地。
拜完天地之後,新郎新娘休息一會兒,接著開始敬酒,新人要一一向長輩敬酒。完畢後,新人回到新房。宴會結束後,由新郎父母送客,發還部分禮金並送上紅雞蛋。
晚上八九點,新人的朋友要開始鬧洞房了。儐相會在一個小時以後宣佈鬧新房結束,讓大家離開新房。
婚後第一天,新娘要早起向父母敬茶,父母則會送新人紅包。
婚後第三天,也叫望日。新郎帶著新娘回孃家。新郎要拜訪岳父岳母。新娘告知母親婚後的情況。這一天,新人早去晚回。
過了這三天,新人就開始步入正常的生活。
-
3 # DivineYoga梵瑜伽
中華文化悠久,最典型的表達傳統婚禮文化莫過於漢唐婚禮
參考一:
漢唐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在中國幾千年的偉大歷史上,第一種婚禮制度,就是漢唐婚禮。漢唐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唐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在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漢唐婚禮被視為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視為人倫關係和社會秩序的起點,被視為人與自然陰陽相和諧而化生萬物的本源。只有這樣的婚禮,才足以同新人之間堅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才能同我們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傳統相般配。
漢唐婚禮後來在盛唐,傳入日韓及歐美各國,在不同的風俗習慣下演變成了全世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舉辦的每一種婚禮儀式。例如:漢唐婚禮流程中的奠雁,最早誕生於中國歷史上殷商時期,後來傳入歐美,經過希臘人改良,形成了目前大家熟悉的西方人教堂婚禮中的第一經典程式——交換戒指。漢唐婚禮中的將敬酒,最早的記載是在司馬遷《史記》中的東周時期,後來傳入歐美各國,形成了目前西式婚禮中非常流行的經典壓軸程式——舉杯同慶!
漢唐婚禮,不僅僅是中國婚禮的驕傲,更是世界婚禮的驕傲。
二、漢唐婚禮的文化精神
禮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規範。婚禮則規範著夫婦相處之道,並反映了華夏民族對夫婦、天地、陰陽、乾坤等關係的本質理解。夫婦之道正是漢唐婚禮的核心義理。因此漢唐婚禮絕不只是聚會、宴飲、取樂,更不可輕慢與褻瀆,它是倫理哲學的一場莊重宣告。(婚禮,在古代寫作“昏禮”,因其是在黃昏時舉行,故稱“昏禮”。)
信仰
華夏民族以人法天,自然界的萬物,乃是天陽、地陰所化生。男女則是社會的陰陽兩極,是人類的淵源,是一切倫理的起點。《禮記》說,“昏禮者,禮之本也”。又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在漢民族傳統中,婚禮被理解為天地、陰陽、乾坤等世界秩序及人倫之本的實現和完成,被賦予了信仰的意義。
盟誓
《禮記》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華夏民族看待婚禮,如同看待國家間歃血為盟、看待兄弟間結拜為盟。夫婦的婚約,兩姓的聯姻,本質在於作承諾、立誓言、結盟約。是承諾就要踐行,是誓言就要兌現,是盟約就要信守。盟誓追求永恆,有如山海之不朽,所以說“山盟海誓”。
主從
婚禮中男送女以雁,是一種相沿而來的古禮。《白虎通》說:“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雁都是成行成列飛行的。送雁,既明確了家庭中夫妻角色之不同和擔當之不同,申明瞭丈夫引領妻子、妻子追隨丈夫的男女有別之意,又表明夫妻不可分離,不可拋棄,正如大雁不能單飛。
平等
漢唐婚禮在申明夫主婦從的同時,亦強調了丈夫對妻子的尊重和愛護。兩姓聯姻,男女盟誓,賦予了夫婦對等之義,雙方本就具有了對等的權利和義務。婚禮中,夫婦拜同禮、坐同席、食共牢、飲合巹,處處提示著夫妻夫婦之間既有主從,又有平等。家庭角色分工的不同,使丈夫真正成其為丈夫,妻子真正成其為妻子,且毫不妨礙夫婦的比翼連枝、琴瑟相諧、相敬如賓。
責任
在漢唐婚禮中,一是強調了夫婦對彼此的責任。要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要做到“結髮同心,生死不離”。二是強調了夫婦對宗族的責任。婚前男方要透過六禮前往女家與女方父母溝通婚事,新娘離家出嫁時,要拜別父母和宗廟,嫁入夫家後,要透過婦見廟見之禮接受男方父母和歷代祖先的認可。《禮記》說“昏禮者……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正人重之”。同父母和宗廟的儀式互動,向新人宣示了婚姻的宗法意義,宣示了綿延子嗣、傳續宗族、承上啟下、孝養雙親之責。三是強調了夫婦對社會的責任。《禮記》說:“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在漢唐婚禮中,婚禮是禮之本,夫妻是人倫之本,只有婚姻和諧,家庭才能是和諧的,我們民族的繁衍和社會的秩序才能是和諧的,由婚姻而化生的自然及人間的乾坤萬物也才能是和諧的。
三、漢唐婚禮復興歷程
第一階段
理論探討階段(2003-2004年)
漢服為先導,繼之以禮儀。作為“禮之本”的漢唐婚禮,成為漢服復興運動縱深發展的自然需要和文化衍生。2003-2004年期間,全國各地漢服復興運動的早期實踐者們發掘典章,祖述周禮,探討形成了漢唐婚禮操作方案,為漢唐婚禮走入當代日常生活準備了初步的藍本。
第二階段
同袍自助階段(2004-2006年)
理論為先導,繼之以踐行。從年齡而言,漢服運動是青年運動,青年是漢服運動的主力軍,並隨著運動的開展,逐漸步入適婚年齡。此階段,全國各地很多漢服同袍開始以自助方式實踐漢唐婚禮。而漢唐婚禮復興亦成為漢禮復興運動的旗幟,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年的關注和傾心。
第三階段
專業機構初興階段(2006-2010年)
此階段,漢唐婚禮作為最契合文化接受心理,漸為人們所認知,尤其在對傳統文化有認同感的青年階層。不斷提升的社會影響力和持續擴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漢唐婚慶專業服務機構的誕生。有的機構是從漢服社團產業化演進而來,有的是從一般性婚慶機構業務拓展而來,有的是從外部投資介入而來。
第四階段
專業機構提升階段(2010年至今)
此階段,專業漢唐婚慶機構在服裝、禮器、佈置、流程等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更加精緻、華美、大氣。如古今緣,如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創造出高階漢唐婚禮的典範,使漢唐婚禮一舉邁入高階婚禮的門檻而足以與高階西式婚禮分庭抗禮,在微博等網路平臺上實現了驚人的傳播率,極大提升了漢唐婚禮的社會認知和認同並在青年中形成風潮,成為漢唐婚禮復興程序中的標誌性事件。
參考二:
漢唐婚禮的意思就是“穿唐式華服,行漢式禮儀”。
漢唐婚禮與其它婚禮的不同:
(1)髮飾和服裝:風格華麗,造型唯美,主要以唐朝太子大婚的婚服而設計出的婚服 ;
(2)音樂: 漢唐婚禮的主創音樂是由負責製作唐明皇的音樂製作人親自操刀製作的,音樂優美、浪漫。
漢唐婚禮禮儀:
禮儀第一:迎禮就位:
父母、有司、侍者就位。新人進場,相互揖禮,站定,向賓客行禮。
禮儀第二:沃盥入席:
沃盥是西周禮儀,行禮前澆水澡手,以示潔淨、敬慎、莊重。
群童齊誦《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禮儀第三:宣讀告文:
告如在:奉天之作,承地之合,順父母之意,從新人之願,新人李紅升、陳嘉今日行婚姻大禮,結為夫妻,合為一家,告曰:李陳聯婚,閤家同心。盟誓發願,百年不分。畢生恩愛,相敬如賓。生養興祚,昌榮家門。天地其佑,祖先其知,告於四方賓朋!
禮儀第四:拜堂之禮:
人皆天生而地養,婚姻乃天作而地合。 新人拜天地:正坐,行禮。 拜,興;再拜,興;叩首,興。
父母生養之大恩,與天地同,新人大婚而圖報。 新人拜高堂:正坐,行禮。 新人結為一家,自今而始,家庭同歸屬,生命共認同。相敬對方,如同敬天地父母。夫妻互行大禮,以明心志。 夫妻對拜:正坐,行禮。
拜,興;再拜,興;叩首,興。 禮成,展身!
禮儀第五:孝親家禮:
新人對雙方父母行禮敬茶,以盡孝道。
禮儀第六:合巹而飲:
合巹是周朝的成婚禮儀。夫妻交換各自所持的一半葫蘆飲酒。葫蘆原為一體,現剖分為二,有用紅線相連,象徵夫妻由婚禮將兩人合二為一,同甘共苦,永結同心。 夫妻互拜。 夫妻互稱。
夫妻持瓢而飲,各飲其半;(侍者交換位置),再飲盡剩下的另一半酒。
禮儀第七:解纓結髮:
新娘將新郎頭上的頭髮和自己的頭髮梳結在一起;
將新人梳結在一起的頭髮剪下,用紅絲繩栓好,放置在小盒子裡面,百年以後,與夫妻身體同歸大地。
禮儀第八:執手行禮:
妻出示雙手,手心向下。夫手心向上,雙手接住握住。
執子之手,與子共箸。執子之手,與子共食。執子之手,與子同歸,執子之手,與子同眠。執子之手,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夫復何求!感謝蒼天,此生復何求哉!禮儀第九:誦詩獻樂:
群童齊誦《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婚禮大成!
-
4 # 小楓紀實本
中式婚禮注意的細節比較多如果想做好一場讓人難忘的中式婚禮,準備工作必不可少.需要投入的財力、人員、器材等工作都需要花時間去準備。我參加朋友的一場中式婚禮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中式婚禮與一般的婚禮最大的區別在於文化上的差別,每個地方的文化底蘊不一樣,既要符合華人的審美,也要尊重當地的風俗。在舉辦前一定要和婚慶公司以及長輩做交流。
1、著裝上以傳統服飾為主有條件的話搭配嬌子以及馬等出行工具。
2、音樂用歡快,節日慶典的曲子可以請一些專業的演奏隊伍
3、在各項環節中要嚴格按流程進行。比如接新娘,給長輩敬茶,用詞用語等都應該注意。
現在市面婚慶公司中式婚禮的方案比較成熟,如果你對婚禮中有其他的要求可以提出來,會有專業的策劃根據你的情況量身定製一場讓人難的婚禮。
總的來說婚禮並不是一場簡單的儀式,決不是一個必須走的流程。一場特色的婚禮不僅是留給男女雙方共同的回憶,也是向親朋好友們證明你們相守到老的決心。
-
5 # 胡妍羲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婚禮也有很多形式,比如周制婚禮、唐制婚禮、清代婚禮等。
中國民間認為“傳宗接代為頭等大事”,所以婚嫁便成了傳遞香火、延續人類文明的一種禮節。隨著人文歷史潮流的迴歸,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中式婚禮,不過選擇中式婚禮,婚俗的講究非常重要,我找了一些資料,以下簡單說說:
傳統婚禮習俗
鳳冠霞帔
指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中式婚禮穿鳳衣戴鳳冠是繡有鳳龍圖案和彩飾的衣冠,象徵吉祥富貴。
交杯喜酒
開始於周代。《禮記•昏儀》記載:夫婦共牢而食,合巹而握。合巹其實就是以一瓠瓜剖成兩個瓢叫“巹”。舉行結婚儀式時,新郎新娘各執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巹”,所以人們以合巹為結婚的代稱。演變到後來為吃“交杯酒”。
鬧洞房
是婚禮中的高潮環節,據說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鬧洞房從積極的意義上說還是能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覺,因而有的地方又稱之為“暖房”。
花燭之夜
在古代,婚禮中使用的蠟燭上多半繪有龍鳳彩飾。後世以花燭喻為結婚。何遜《看伏郎新婚》詩云:“何始花燭夜,輕扇掩紅裝。”新婚這夜,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謂之“守花燭”。
傳統婚禮流程
早在中國古代,古人婚嫁禮俗就形成了一套非常嚴格而莊重的流程,分為“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彩即是提親,指男方家庭請媒人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見面,表達與對方締結婚姻的請求。
問名,如果女方收下了男方的聘禮,就表示同意這門婚事,於是就請媒人交換男女雙方姓名、生辰、籍貫等一些與自己親近人的情況。然後,男女雙方要交換“八字”,這種“八字”是寫在一張紅紙上,紙寬約(3釐米),長約(24釐米),上面寫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以及一些宜忌等情況。
納吉即是“納取吉利”之意。在中國傳統的婚姻,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依據,問名之後,雙方各自透過各種方式,考察雙方締結婚姻的可能性,這些活動叫做“婚前合婚”,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八字婚配”,如果得到吉慶的資訊,男方就會備好厚禮到女方家中,決定婚期。
納徵稱為“納成”、“大聘”等,就是男方需要向女方家裡送彩禮,只有接收彩禮後男方才可娶女方。所以,中國傳統婚姻被稱之“買賣婚姻”。
請期就是男方選擇結婚的吉日良辰,由媒人告知女家徵求意見,相當於近代的“下日子”、“送日子”。古時請期用雁,因為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後世因為不太方便,就用硯臺來代替“雁”,也有用各種禮品替代的。現在,民間一般選雙月雙日為結婚良辰,如二月二,六月六等。
迎親是婚嫁的最後一步,在這裡指迎娶新娘的儀式。而迎親的日子,是“請期”即“婚嫁”擇日確定的,至此婚嫁前的六個步驟全部完成。
此外,中式婚禮在各個地區都還有不同的形式和習俗,有的地區還有過禮、擇吉、迎娶、鬧房、回門等不同的習慣和程式。
傳統婚禮信物
龍鳳呈祥
在中式婚禮上,還經常看到龍和鳳凰的圖案,這是因為在中國,龍和鳳凰都是吉祥的象徵,代表高貴、華麗、祥瑞,以及夫妻和諧美滿的關係。這個傳統來自古代中國神話傳說,認為這是龍鳳呈祥,“天作之合”。
鞭炮
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專案,鞭炮放的越多越響,就越能帶來好運氣。但是現在已經禁止人們放鞭炮了,所以在現代婚禮中,一些人發明了新的慶祝方式,用踩氣球來代替放鞭炮,也同樣為婚禮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紅雙喜
在華人的婚禮上,到處可見大紅的雙喜字。雙喜字由兩個“喜”字組成,代表喜事加倍,不同一般的高興和喜慶,也表示給新人帶來好運氣和幸福生活。
合髻
“合髻”也稱“結髮”,其象徵意義就是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結髮”的具體操作方式歷代不同。先秦、秦漢時的“結髮”,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孃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髮的綵帶,重新梳理頭髮後再為之繫上。隋唐以後的“結髮”,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髮,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儲存起來。
-
6 # 廣湘情緣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有著“傳宗接代”之說法,所以婚姻便成了傳遞香火,延續人類文明的一種禮節。隨著歷史的潮流變化,人們仍逐漸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中國的婚禮歷來都追求熱鬧,喜慶,歡樂的氛圍。
傳統文化主要體現在1、擇吉日:選擇良辰佳曰結婚,一般選帶吉利數字的日子(6、8、10)或者國慶、元旦。
2、婚紗:婚禮上穿上漂亮的婚紗,扮上漂亮的妝容,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最美麗的一天,也代表美好日子的開始。在古代,穿鳳衣帶鳳冠,有鳳有龍圖案和彩飾的衣冠,以紅色為主,象徵吉祥富貴,以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3、紅雙喜:在中國的婚禮上,處處可見大紅的雙喜字,窗戶、大門、糖、煙、酒……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帶有紅“囍”。紅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烘托喜慶、熱烈的氣氛。“囍”字中兩個喜字組成,代表喜氣倍增,不同一般的高興和喜慶,也代表了給新人帶來好運氣和幸福生活。
4、婚聯:大門口、房門、窗戶上都會貼上喜慶的婚聯。如:花開並蒂姻緣美,鳥飛比翼恩愛長;高朋滿座慶新婚,美酒佳饌謝客賓;燕爾新婚恭迎親人聚,良緣喜結誠歡朋友來……等等,都是關於新婚的精彩對聯。 5、鞭炮: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專案,鞭炮放得越多越響,就越能帶來好運,但是現在在城市裡,為了安全,已經禁止放鞭炮了,在農村依然可以放。城市可以用其他方法慶祝,如:踩氣球來代替放鞭炮,還有噴彩霧……等等,同樣也為婚禮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6、交杯酒: 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這個環節往往也是婚禮上氛圍最熱鬧的時候,也體現了一對新人最恩愛,最幸福的時刻。喝完交杯酒,恩愛到白頭。
7、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有些地方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娘給公公婆婆敬茶,公公婆婆喝完茶之後,會在杯子裡放上紅包,新媳婦來取杯子,得說:“我要杯子(背子)”,早生貴子的意思。
8、鬧洞房:這一環節在婚禮中屬高潮環節,主要是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覺,因此,聽老人們說舊時“洞房”也稱之為“暖房”。“洞房”是新婚的房間,親朋好友擁擠在新房裡,大家七嘴八舌,向新娘新郎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和要求,鬧的小兩口面紅耳赤,啼笑皆非,大家去鬨堂大笑。
這就是所謂的中式婚禮,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的哲學思想,他能夠從側面反映和體現了:中國婚俗的喜慶熱鬧和以生育祝願為中心的特徵。
回覆列表
傳統婚禮主要體現在禮儀上。
如果條件允許,在當地找一傳統建築作為典禮的場所。
租一臺轎子,新郎著漢服騎馬到新娘家迎親,嗩吶樂隊在前開道。
迎親講究出東進西,就是在典禮處,去迎親要先向東行,哪怕是新娘家是在西邊,繞一下也是要的;迎親回來要從西方進入典禮處。
典禮時,父母坐於坐北面南的高堂。司儀唱引儀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送入洞房,喝交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