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爛番薯
-
2 # 宇哥帶你讀原著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讀馬伯庸原著《長安十二時辰》第二十回。
看原著,更深入。
崔六郎死後,崔器的表現?崔六郎是崔器的哥哥。崔器對於崔六郎的死,那是十分悲痛的。
他非常後悔自己晚進去了三個彈指,不然自己的哥哥也不會死。
但是崔器並不是一個悲傷到忘記自己任務的人,長期的沙場經歷,讓他知道什麼時候,最應該做什麼事情。
他敏銳地發現了曹破延的逃脫去處,然後追了上去,在這個時刻,還沒有忘記要留一個活口,否則整個任務就會徹底失敗。
當他聽到曹破延撞開冰面,落入水中的聲音時,他在情急之下,居然不顧自己身上披掛著沉重的明光鎧,也縱身跳入水中。
結果當然是沒有,但是他也是盡力了。
崔器的美好生活在這一天毀了崔器是靖安司旅賁軍旅帥,掌握著手下三百旅賁軍。
崔器原來是隴山的一個軍漢,是靠著自己的戰功和他哥哥崔六郎的努力,最終才得以來到長安。
來到長安,就是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過上好日子。
但是好日子沒有過上,哥哥卻已經死了,而自己也被捲入了這場驚天陰謀的漩渦之中,不能自拔。
對於李泌安排他聽從死囚張小敬的指揮,他是心裡不服氣,但是行動上卻沒有差池,畢竟他知道:軍人是以服從為天職的。
崔器也是夠倒黴的,他信了張小敬所說的話,認為狼衛綁架了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的女兒王韞秀。
他的今天真的是糟透了,無比的絕望在心底逐漸蔓延開來。
崔器為了自救,選擇轉投李林甫崔器對於朝廷的行事風格太瞭解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會有一個人背鍋。
李泌是不可能的,有太子做靠山;張小敬也不可能,他就是一個死囚;而他就是一個絕佳的背鍋俠。
現在的他已經把自己的期望降到了非常低的點,他已經不期望榮華富貴,加官進爵了,他也想不到為哥哥報仇了,現在他就想保住自己的命。
於是他先期望張小敬能夠救回王韞秀,為此他拼盡全力的配合張小敬。
可是在他看不到希望之後,他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自救。
他自救的辦法,在他看來,也是唯一的辦法。
他知道李泌不會放過他,那他只有轉投李林甫,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也是作為底層官員的悲哀。
站隊的重要性,比你努力更重要得多。
崔器最後終於活明白:人應該有自己的歸宿崔器是天生的戰士,他在靖安司還沒有被蚍蜉進攻之前,就已經嗅到了危險。
但是憑他叛徒的身份,靖安司沒有誰會相信他。
崔器最後的一場戰鬥非常地慘烈,他在最後終於找到了自我。
他突然活明白了,他後悔自己來了長安。
長安城讓他變成了一個懦夫,一個自己曾經最鄙夷的一種人。
他在最後的彌留時刻,最想的就是回到隴山,做回自己。
他是:隴山崔器!隴山崔器!一個響噹噹的漢子!
姚汝能和聞染的眼裡都透出了濃濃的悲哀,腦子裡不禁回想起張小敬的那句話:
在長安城,如果你不變成和它一樣的怪物,就會被它吞噬。 -
3 # 姒莞萱
自從宣佈加更訊息後,經歷了三天的煎熬總算等來了週一的最新劇情。看點比較足的應該是21集了,劇情刺激、節奏緊張,不過都是為23集崔器的那場守衛靖安司的高潮戲做鋪墊的。
可以說昨晚的張小敬的表現相對來說有點失色了(看來是忙著戀愛去了),先是被”跑窟王子”搶了戲,後有被“長安崔器”搶了高潮,尤其是崔器的下線,贏得了觀眾的一片敬服與不捨,引爆了一眾人的淚點。
旅賁在,長安在!“長安崔器”壯烈下線崔器這個角色,存在了23集,在23集之前,對他都是沒有太多的好感的,他說話不清不楚,好大喜功,是靖安司名副其實的“豬隊友”。
企圖隱瞞狼衛曹破延逃跑的是他吧?
不聽勸告衝進狼窩,導致被伏火雷炸,旅賁軍損失慘重的是他吧?
私自接調令,叛變把張小敬抓去右驍衛的也是他吧?
彈幕中,大家親切地稱他為“崔憨憨”,來表示他在抓狼中全程拖後腿的表現。但是經過昨晚的洗白,崔器又成功逆襲了,觀眾表示原諒他之前的所有不好。
當時張小敬和檀棋被派外勤任務,旅賁軍叛變都被帶去了右驍衛,而本來守在靖安司的右驍衛被右相故意調走了。在靖安司最弱小的時候,此時龍波一夥人穿上盔甲,抄上傢伙,血洗靖安司,去救魚腸。
這時候一個兵都沒有的靖安司,眾人淪為階下囚,板上魚肉,本來叛變的崔器一個人留了下來,換回旅賁軍的盔甲一人站了出來,以一敵百,獨抗蚍蜉團戰,誓死守護眾人。
直到最後一刻,滿口鮮血的吃了最後一口揣在懷裡的胡餅,在木牌上寫那兩個未完成的血字“長安”。
要說這裡導演也是很用心去凸顯崔器的大義勇敢的,因為這裡同時設定了另外兩個人來和崔器進行了強烈的對比,一個就是牢房中透過小孔看到一切的元載,立馬偽裝不知情來保命。而另一個姚汝能了,先是阻攔後又一直躲在背後,經受著內心的煎熬始終沒敢出去。
戲外演員盧芳生忙解釋姚汝能強烈的求生欲:“雖然我也很想衝,但那個情況只能買一送一,大家口下留情,姚某是姚家的獨苗啊!”好吧!看在你是獨苗的份上原諒你了,以後看你表現了,否則就新帳舊帳一起算了。
崔六郎生前動用了各種關係就是希望幫住弟弟崔器擺脫隴右籍,成為長安兵。崔器下線前他終於做到了,從此他有了一個大寫名字“長安崔器”。
只是感傷在同一天裡,崔家兩兄弟都犧牲了,李必的身邊可用之人又少了一個,接下來的路恐怕更難走了。還有就是對龍波團伙的憎惡,生命在他們的手上就是那樣的一文不值,控訴他們說話不算話,控訴他們濫殺無辜!
戲裡崔器堅守長安夢,戲外蔡鷺堅守演員夢少了嘴角的那一道疤痕,說話也不再刻意咬著後槽牙,演員蔡鷺本身是一個Sunny開朗的人,這和劇中自卑的崔器差別還是很大的。
蔡鷺6歲就隨父母移民美國了,所以他是美國籍,算是劇中隱藏的一個外華人了。雖然去了美國,不過文化語言的不同,讓他自覺得有一種排斥感,不被認可的感覺,就像劇中隴右籍出身的崔器難以融入國際大都市長安一樣。他還是選擇了回到祖國。
學習表演是他從初中就開始了,最初學習表演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分,因為他發現自己修表演課既輕鬆又可以拿高分,自己還喜歡,所以就堅持了下來。不過大學他為了給父母一個體面的學歷證明,選擇讀紐約大學經濟,同時還修學了政治,所以他拿得是紐約大學經濟與政治雙學位。
可是為了堅持自己表演的夢想,大學期間他同時還選修了表演系。大學畢業後的他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班,後來就獨自一人留在國內打拼了,名副其實的高學歷學霸。
他之前飾演過《解救吾先生》中和吾先生一同被綁架的人質小竇。《海上牧雲記》中飾演了瀚洲赫蘭部首領赫蘭鐵轅。這次飾演的崔器是他第二次與導演曹盾合作了。
當初他留在國內是在心裡暗暗決定的,他想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演員夢想,倘若混不出個名堂就乖乖回美國上班,沒想到一直堅持到現在,或許這就是理想的力量吧!
為打造好“崔器”,蔡鷺付出了努力,也提出了創造性點子為塑造好崔器這個角色,蔡鷺大力減重從84公斤到77公斤都是小兒科了。常年在美國的蔡鷺對漢字的熟悉程度不夠,透過他的劇本,我們可很清晰到上面好多的拼音標註,他表示:“雖然認識會讀,可是連在一起就很是拗口,所以做了標註”。他還大讚現場拍攝時,雷佳音吃的苦,他看得很服氣。
並且崔器這個人物還有兩個很重要的細節表現,一個就是兔唇的設計,一個就是喜歡手搓名牌了,據蔡鷺自己稱都是特別設計的。
塑造人物的時候,為了契合這個人物角色,為立下這個人物設下“包袱”,他和導演商量,提議給崔器這個角色加上一個兔唇,為了就是表現出他的自卑,他從小被人瞧不起的狀態,因而他才拼命想擺脫隴右籍,費盡心力加入長安籍。
他認為如果只是在身上加上幾道傷疤,並不足夠表現崔器身上的這個特點。相反,作為軍人,身上的傷疤其實是他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榮耀見證。只有用天生缺陷的兔唇才能體現崔器這個人物發自心底的自卑。
所以我們看到劇中的崔器是一個嘴角有疤,說話不清不楚的樣子。不過貼上去的兔唇似乎不夠明顯,所以他為了加強這個角色人設,又給自己加上了嚼薄荷葉的細節。這樣加上鏡頭的作用,觀眾就會不自覺得把目光落在人物的嘴上,也就最明顯得感受得到這個角色的特點了。為了這個兔唇妝,他每天的妝要花費近兩個小時。
而大拇指搓胸前的那個名牌也是特意加上的。那牌子上寫的是“隴右籍”,這個小地方出來的兵在長安的兵面前都是低一檔的,他不斷地搓牌子就是不想讓別人看到他來自隴右而瞧不上他,也是在提醒自己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堂堂正正的長安兵,這也是崔六郎生前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其實也是側面反應出他自卑的一面。
正是這個小細節的鋪墊才覺得崔器死前用鮮血在名牌上寫上的帶血“長安”兩字最打動心絃,似有千金重。
“你是兵,就得聽令!”“有過,算我的。有功,算你的!”“旅賁在,長安在!”經過他口說的這幾句話,一直環繞在我的耳畔。崔器雖然下線了,他卻讓我們永永遠遠地記住了一個名字——“長安崔器”。一人撐起旅賁軍,獨自對抗蚍蜉,拼死守護靖安司的“長安崔器”,稱得上全長安最好的兵了。
-
4 # 逗逗的娛樂很開心
其實說道崔憨憨,給人第一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桀驁不遜的神色,語無倫次的思路,還有讓人哭笑不得的兔唇。而且一系列的套路,真的讓人很討厭.
在圍捕狼衛行動中,可以看的出來拿地魯莽和好大喜功,沒有任何計劃沒有任何部署就妄想將狼衛一網打盡,這算什麼?而且在狼衛有逃出的時候,又企圖隱瞞,有這樣的隊伍或者領隊真的幫了狼衛大忙,有沒有?各種這樣的情況加起來簡直就是妥妥的“豬隊友”有沒有?
然而就是這樣的豬隊友卻活生生的被主創給洗白了,你說氣人不氣人?正值張小敬和檀棋外出任務時候,在靖安司守備都調走的情況下,可以說此刻的靜安司處於歷史最危險的時候,龍波一行人妄圖血洗聖地並救人的時候。
在沒有幫手的搶礦下,本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時候,崔器站了出來,以一個普通士兵的模樣站了出來,可以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力退敵軍,保護眾人,這是什麼勇氣,這是視死如歸的勇氣。他用自己當兵的承諾成就自己是個好士兵,雖然最後他犧牲了,但是其價值無可估量。其實這裡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雖然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不是每個士兵都可能成為一個好將軍,催器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作為士兵他曾經斬敵酋頭顱無數,但是讓他統領士兵就顯得毫無章法,而且敗績連連,這就像我們的軍士長制度一樣,一個超級優秀計程車兵不一樣要做將軍才能成為一流的人才,軍士長也能為國家貢獻自己超越的力量。
-
5 # 活力調零
崔器,?--天寶十四年,初為脫田逃籍者,按律難從戎,兄為其私購田籍投軍,器隨雲麾將軍郭知運駐紮隴右,後邊境作亂,器每戰必身先士卒,隨多次升遷。天寶十三年,其兄運作,器入長安任旅賁軍主帥,人稱:旅賁帥,由靖安司調遣。天寶十四年上元節,賊人入長安作亂,器兄孤入賊巢亡,器大悲,誓滅賊人。靖安司丞李必啟死囚張小敬捉賊,令器輔之,器怒曰:吾不與罪人共事。敬只得孤身捉賊,後見敬安排有序,捉賊有方,器棄嫌願聽敬調遣。賊人被滅,聖人大喜,而小人讒言致靖安司無功,器憤投右驍衛。然流賊報復靖安司,靖安司危急,器孤身來救,戰不力,失血而亡。靖安司丞評曰:器與兄感情甚好,為成其兄遺志,急求戰功,然武有餘,智不足,捉賊無果。後靖安司危急,器捨命救之,雖未成,此大義令聽聞者涕零,可謂忠之,勇之,特寫崔器列傳告念。
-
6 # 小編虎哥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這個人物塑造得很好,前期導演花了不少的劇情去解釋他的出身和經歷,讓他的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飽滿。而兔唇、歪嘴、吐字不清這些外部特徵,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雖然後期有黑化的徵兆,給張小敬的破案過程增添了不少阻礙,但據網上傳言,最後崔器還是會洗白的,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長安城,相信屆時又能賺取一波觀眾的眼淚。
《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全民掀起了一股學歷史的熱潮,劇中的張小敬、李必、何監、郭將軍等人,都被人在史書中找到了原型。便連焦遂、元載這種配角,王宗嗣這種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角色,在史書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唯獨崔器這個戲份不少的角色,好像被人遺忘在了角落,並未有人對他進行考證。
那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否有崔器這個人呢?
本著娛樂的心態,試著翻閱了一遍唐代的幾本史書,還真在裡面找到了崔器這個名字。相比李必、何監這些連名字都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角色,崔器的運氣就好多了,或許是因為名不見經傳,所以才能完整保留原本的姓名。
歷史中的崔器,並非如電視劇中那般出自貧苦人家,他的曾祖父叫崔恭禮,貞觀時期館陶公主的駙馬。崔恭禮是清河崔氏的後裔,在當時那是絕對的名門望族。但可能由於這個崔氏只是清河崔氏的旁支,沒過幾代就開始沒落了,到了崔器的父親崔肅然,只是在平陰縣當個縣丞。
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禮,狀貌豐碩,飲酒過鬥。貞觀中,拜駙馬都尉,尚神堯館陶公主。父肅然,平陰丞。
崔器跟著父親在基層,耳濡目染之下,倒也學了不少為政的能力,因此被人推舉為官,為官時清廉謹慎。但崔器這人當官或許不錯,個人性格卻有些問題。據史書記載,崔器“性介而少通”,翻譯過來就是性格獨特,很少與人交往,這倒與電視劇中的崔器那副誰都欠了他五百兩銀子的表情相符。
天寶六載(公元747年),崔器任萬年縣縣尉,這或許是歷史上真實的崔器唯一與張小敬有關聯的地方,畢竟他的某位前任就是被張都尉給宰了的。沒過了幾個月,又被任命為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是八品官,與崔器之父崔肅然的縣丞同品,而且還是京官。以崔器的性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坐上這個位置,也從側面說明了他的工作能力。
可惜的是,崔器在監察御史這個位置上連屁股都沒捂熱,他的上司御史中丞宋渾因為貪汙流放嶺南,崔器遭受牽連,也隨之被貶,這一貶就是七年。直到天寶十三載,玄宗大赦天下,崔器才回到了長安,先是任京兆府司錄,後來又被封為都官員外郎,出任奉先縣縣令。七年才升了一品,崔器覺得自己已經夠倒黴了,但很快他就遇到了更加倒黴的事情——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很快就被叛軍佔領,崔器從大唐的縣令變成了叛軍的縣令。
沒過多久,被安祿山脅迫造反的同羅人再次叛亂,叛軍的長安守將安守忠、張通儒一道棄城逃亡。而另一面,渭水上游平反的義軍興起,一時間聚集了數萬人馬。“被迫從賊”的崔器怕了,連忙將叛軍授予他的文牒符敕令燒燬,又出告示徵兆民兵,響應為水上游的義軍。
器懼,所受賊文牒符敕,一時焚之,榜召義師,欲應渭上軍。
但這些所謂的義軍,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就算數量再多,也打不過安祿山精銳的邊軍,很快就被打散了。叛軍還派士兵抓捕崔器,於是崔器趕緊逃跑,一逃就逃近千公里,到了今天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
當然,崔器跑歸跑,腦袋還是很清醒的,他之所以跑到靈武,並不是因為這個地方地域偏遠,叛軍不會追蹤到這裡,而是因為這裡有真正的大腿——唐玄宗西逃入蜀,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號令天下,遙控大唐軍隊平定叛亂。
在龍興之地辦事,升遷的機會肯定要比淪陷地起義要多得多,在好友呂諲的推薦下,崔器被封為御史中丞,兼任戶部侍郎。御史中丞是正四品官,而且又是兼任戶部侍郎這種實權職位,崔器這次連升三級,可謂春風得意。若是在平常時期,這種速度的升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崔器也是沾了戰亂的光,唐肅宗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才會破格提拔這麼多官員。
後來,崔器隨唐肅宗駕臨鳳翔(今陝西寶雞),加授禮儀使。這禮儀使雖然只是個臨時的職務,且無多少實權,但崔器能擔任這個職務,說明此時的他已經入了唐肅宗的法眼。當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崔器再次升官,加封為三司使。三司使是絕對的實權官職,總攬一國的財政支收,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力,所以到了宋代,三司使又被稱為“計相”,此時的崔器堪稱半個宰相。
但身居高位之後,崔器性格中的陰暗面也漸漸顯現出來。西京長安剛收復的時候,崔器負責唐肅宗進京的儀式,他命令那些曾陷於叛軍手中的官員站在含元殿前,露頭赤足,捶胸頓足請罪,周圍用刀杖將他們圍起來,同時又讓護從眾官宰臣來觀看這個場景。
器草儀注,駕入城,令陷賊官立於含元殿前,露頭跣足,撫膺頓首請罪,以刀杖環衛,令扈從群官宰臣已下視之。
士可殺不可辱,對於那些官員來說,這種赤裸裸的羞辱,真比殺了他們還要痛苦。不知崔器為自己的“創意”沾沾自喜的時候,是不是還記得曾經的自己也在叛軍手下當過官?
等到東京洛陽收復,崔器故技重施,令以前左相陳希烈為首的眾降臣如同長安進行請罪儀式,同時還上奏唐肅宗,要求將那些陷城官員全部處死。唐肅宗本來準備同意,後來梁國公李峴上奏,堅決反對這個建議。於是最後將降臣分為六個等級,除了陳希烈、達奚珣為首的幾位高官被斬首,其它大部分官員的性命得到了保全。
這些降臣大都只是迫於無奈才投降的,一如當年的崔器,這些人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況且大唐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戰亂,急需這些人才參與國家的建設,所以趕盡殺絕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崔器為了 自己的政績,視國情於不顧,視人命如草芥,這種行為不止讓他被唐肅宗難看,也讓他與其它再次為官的朝臣有了諸多嫌隙。
及聞崔器議刑太重,眾心復搖。”肅宗曰:“朕幾為崔器所誤。”
後來崔器又當過一段時間的吏部侍郎和御史大夫,直到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崔器腳腫病病發,回家休養。一個月後病情加重,彌留之際突然大喊:“大尹啊!真的不關我的事!”左右的人問他怎麼回事,崔器過了很久才說道:“當年大尹達奚珣曾向我訴冤,我沒有答應他。”崔器被達奚珣的“鬼魂”折磨了足足三天,最後才死去。
從這段故事可以看出,當年崔器在處理那些降臣時,應該藉此汙衊過不少人,所以死前才會良心不安。只可惜他的良心發現得太晚,以至於史書中雖然有關於他的傳記,但最後卻只留下一個“酷吏”的評語。
自古酷吏濫刑,倖免者多矣,苟無強魂為祟,沮議者惑焉。器深文樂禍,居官令終,非達奚訴冤,無以顯其陰責矣。
-
7 # 這個夏天不友好
談到崔器,必然要談到他的哥哥崔六郎,本來兄弟倆沒有落戶長安的資格,是他哥哥一次次冒險走私,才讓兄弟倆能落戶長安。崔器的人物背景很重要,所以他滿懷復仇的心情跟著張小敬查案,同時又延續哥哥的願望,逮到機會加入了右驍衛。
崔器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口齒不清,說話像含著大棗。剛出場不討喜,處處為難張小敬,瞧不起一個死囚,在查案的時候遇到狼衛又特別情緒化,第一次的爆炸就是因為他的衝動。共患難,見真情,崔器慢慢開始敬佩這個只為長安百姓著想的張小敬。
目前電視劇過半,相信崔器會在後續的劇情中有關鍵的安排。通常能活到過半的配角,一定會有在劇情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8 # 走過黑夜的眼
一個人怎麼做事總是總是有自己的理想,沒有幾個人能正直的事事堅持正確,只是在大是非前才能看出本質,我覺得他挺可愛啊!有小算盤,但是有底線,和三女一樣。都值得佩服!
-
9 # 雪寶寶愛電影
崔器這樣的人物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不可或缺:
他不像李必,生於鐘鳴鼎食之家; 也不像姚汝能,還有個賢相的先祖可以說道說道。
與張小敬比,他的戰鬥力和謀略都不行,也不夠性情和英雄主義。
與吉溫和元載比,他是一介武夫,不擅鑽營(在這一點上,他甚至還不如其兄崔六郎);偶爾乾點鑽營的事情,也不夠心安理得。
與他手下的兵和街上的百姓比起來,他好像算是個官;可是與真正的實權派比起來,他依然是螻蟻,處於食物鏈的末端——比遠離權力中心的百姓反而更容易被犧牲掉。
——可是,這不就是你我嗎?
沒有背景,沒有天賦;
官場的規則似懂非懂,經不起別人兩句勸就給帶溝裡了;
虧心的事情,咬咬牙也做得出來,可是道義的小火苗卻始終不曾完全泯滅,一刻不停地灼燒著自己。
誰在這樣的角色裡找不到自己呢?
從頭到尾,崔器招人喜歡的時候不多——他處處與張小敬為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可是最後那場英雄主義的悲壯大戲,依然不突兀。因為在那之前,編劇為崔器預先鋪墊了兩段超長的動人臺詞,都是在張小敬面前說的。一段提到了為己付出的「阿兄」;一段提到了長安城裡那些普通的人們: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是這兩段,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一介武夫」的另一面——更私密、更柔軟的那一面。
我個人是特別喜歡蔡鷺的表演,有很多精巧的設計:
鎖眉,皺鼻,歪嘴(後來才知道是刻意做的兔唇);
表情似哭似笑,又有一些猙獰;
咬字含混,有點「地包天」。
希望他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演出。
回覆列表
《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在小說中崔器是靜安司的人,是李泌的下屬,崔器的性格很單一,他敢作敢當,有勇有謀,而且還有仇必報。小說中對他的描述是這樣的:崔器在隴山之時,刀口舔血,快意豪勇,面對生死從無顧慮,在長安的優渥生活,沒有洗去他的戰力,卻腐蝕了他的膽量。
在小說中一開始的時候,崔器是被派去追捕潛入長安城的突厥人的,但是他失敗了,而且還失去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雖然崔器失敗了,但是追捕突厥狼衛的任務不能停,所以才有了李泌去找張小敬來代替崔器來執行任務的事情。
其實崔器是有很大的機會完成這一次的任務的,但就是因為他的疏忽,讓曹破延鑽了空子,本來是一次十拿九穩的追捕,沒想到卻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崔器的突襲安排的很完美,可是最後連狼衛的一個活口都沒留下,所以這場戰鬥沒有任何的意義。
而狼衛的領頭人曹破延幾乎是在崔器的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不僅害他任務失敗,還讓他失去了親人,這個仇崔器怎麼能忍。
◆再說說崔器的“背叛”!
崔器哥哥崔六郎死於“闕勒霍多”的計劃裡,哥哥的死去對他的打擊很大。他也曾責怪自己,如果當初沒有來到長安,哥哥也就不會死。這成了他心裡的痛,但是身在長安這樣人心複雜的地方,你如果自己不足夠的強大,早已死於鬥爭之中。
崔器最終為了很好的活下去,走上了一天卑鄙之路,成了人們眼中的卑鄙之人,就是背叛了靖安司。
為了生存,也許這樣做的他並沒有過錯,可是畢竟背叛主子並不是光彩的事。也許身處長安這樣勾心鬥角的地方並不合適他,他只適合生活在自己的小家鄉隴山。至少不會為了權益做紛爭,也不會因此丟了性命。
正如左狼王說的那句話,長安的繁華會讓你從狼變得特別溫馴,而崔器就是這樣的例子。
再者就是在兄長崔六郎死後,長安上元佳節夜,可以一鳴驚人、也可以默默無聞,而他有著向上升職的心,奈何本事有限,這也是他最後會“黑化”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是領導安排,拜託!崔器在右驍衛調虎賁軍時,他自己也提過“越級調令,不妥,需要知會靖安司”,而姚汝能的解釋是:不想耽擱他的前程。
不過我覺得這不是他背叛靖安司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應該是這樣一句話:領導李必不相信自己,升職無望,抱負無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