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今評歷史

    首先回顧一下董承受衣帶詔謀殺曹操的過程,東漢末年曹操挾漢獻帝遷都於許,參與護送漢獻帝東歸的安集將軍董承在政權分配問題上與曹操產生了矛盾,董承後來官拜車騎將軍,又是皇后董貴人的父親,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建安五年正月,事敗被誅三族。

    此事在《後漢書》《資治通鑑》等都有記載,但都是寫董承自稱有衣帶詔,至於衣帶詔的真實性都沒定性,基本可以斷定衣帶詔不怎麼靠譜,

    一。董承是董卓的舊部,從隸屬關係來看,與曹操是有仇的。

    二。董承是漢獻帝的岳父,自然是不希望“自己人”被曹操挾持

    現在回答董承是否忠臣,首先“忠”就分兩種,忠於皇帝和忠於天下,董承最多隻能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忠於漢獻帝這個自己人”,早在李傕郭汜之亂時,董承就因為和韓暹有利益紛爭,秘密聯絡曹操入宮剷除異己,所以董承大多數只是“忠於自己”,算不算什麼忠臣,也不是什麼忠心護漢的行為,在筆者看來僅僅是一個野心家找個藉口(衣帶詔)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已。

  • 2 # 空曠的田野752

    謝邀。就演義而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皇帝,這是大不敬,以下犯上,我想每一個大漢子民都可以聽從皇帝的聖旨去誅殺曹操,這一點來說,董承是忠臣毋庸置疑。但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曹操讓風雨飄搖的朝廷有了安身之處,這就是有功之臣,董承聽從指揮去謀誅曹操,若成功,天下必將大亂,正如曹操所說:假使天下無孤,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這對天下百姓來說是一場災難,從這來看,董承算不上忠臣,相反而言,他將成為霍亂天下之人,遺臭萬年。

  • 3 # 愛創作的小果

    自古便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你說劉備是忠臣嘛?確實,他忠於漢室,矢志挽廣廈之將傾,救社稷於危難,可是待功名初成,他便急不可耐的僭位漢中王,之後更是取漢室名器,自立為帝,不免令人揣測,他的衷心之下是否也有帝王私慾呢?

    都是曹操是奸雄,佔居廟堂之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口銜天憲,獨斷朝綱,遠交近攻,執天下牛耳,盛氣凌人。但是曹操平定北方叛亂,養民、屯墾、休戰。使得北方百姓,在黃巾之亂後,幾十年便安定下來,得以休養生息。即便違反高祖遺訓,異姓稱王,也算是規矩請旨,三辭而為之。且一身都沒有稱帝。

    也許就像曹操自己說的那樣,世人昨天看錯了我,今天又看錯了,也許明天還會去看錯,但是我依然是我。忠臣與奸臣,生在亂世,難有定論。

    董承也是一樣,居於廟堂,可是他並沒有實權,無論是想中興大漢還是在亂世中謀得一份席位,他都沒有辦法,他出身不好,數次易主,曹操不信任他,他只能依靠漢獻帝。

    如果說他是忠臣,我覺得他很像司徒王允。王允也一樣相扶漢室宗廟,可是他成功了!一套連環計,誅殺了西涼董卓,可是他自己呢,天子年幼,他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封朝廷太師,目空一切,不肯接受李傕、郭汜的投降,到最後功虧一簣,天子被劫,宗廟被毀。

    董承只是一個沒有成功的王允罷了。

  • 4 # 洱海107758846

    董承,東漢末年外戚,也是董卓女婿牛輔部曲,歷史上著名的衣帶詔事件就是他挑起的。董承之女董氏是漢獻帝劉協的妃子,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皇后,被封為貴人,很是受寵。

    漢獻帝自九歲時起就被董卓擁立為帝,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被呂布殺死以後,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擊敗了呂布,並趁機佔領了長安城,既控制了漢獻帝,也控制了東漢政權。

    後來,李、郭二人為爭奪主導權而分道揚鑣,雙方都在長安各自擁兵,時不時的就要打上一場,長安城幾乎被他們打成了一片廢墟。最後,還是漢獻帝派張濟調和,李、郭二人才肯罷兵。

    此時的漢獻帝在軍閥們的眼中那就是奇貨可居,人人都想將他抓到自己身邊,是以李、郭只是暫時停止互相攻伐,暗中卻還是在較量個不停。最後,李傕趁機將漢獻帝以及數位宮人抓了過來。

    漢獻帝向李傕提出東歸舊京都洛陽的要求,李傕答應以後,漢獻帝等人便啟程了,董承就在護送漢獻帝東歸的隊伍當中擔任安集將軍。

    半路上,郭汜想要從李傕手裡奪走漢獻帝,最後失敗逃亡而去。後來,李傕想要反悔,不肯放漢獻帝回到洛陽,便出兵劫走漢獻帝,可惜被董承等人阻攔了。

    董承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見李傕和郭汜二人鬥得火熱,便想坐收漁翁之利,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出手控制住漢獻帝。可是,李傕和郭汜見打不過董承等人,竟然瞬間聯手起來對付董承,董承連連失敗,但還是趕到了洛陽。

    最後,董承見自己打不過李、郭,就請許都的曹操出兵相助,但曹操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讓漢獻帝遷到許都,董承欣然應允。

    董承這招其實很危險,為了趕走猛虎而找來一頭餓狼,當曹操解決掉李傕和郭汜以後,董承的如意算盤卻落了個空,因為他發現自己一到許都就被架空了,雖然當了一個車騎將軍,但是並無實權。

    為了奪回主動權,董承又出了一個奇招,那就是他聲稱自己有漢獻帝寫的衣帶詔,漢獻帝讓他私下裡招攬有心反抗曹操的人,除掉曹操。

    有了這道衣帶詔,董承迅速聯合了朝中不滿曹操專權的人,打算合力除掉曹操。可惜,這件事走漏了風聲,被曹操發現了,最後董承和所有合謀之人全都被曹操處死,董承一族竟無一生還,就連皇宮裡的那位懷了孕的董貴人也能逃過這場劫難。

    衣帶詔事件背後到底還隱藏了什麼陰謀?漢獻帝真的寫過什麼衣帶詔嗎?種種疑問都無法給出一個滿意的解釋,我們只能靜待爭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 5 # 帶緩裘輕

    我用一首詩來解釋吧,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倘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人的心態都是隨著形勢變化的,假使董承滅曹成功,誰敢保證他不會是曹操第二?

    退一步講, 董承滅曹的動機,到底是出於捍衛漢室,還是出於羨慕嫉妒恨,又從何而知?

  • 6 # 大V聊情感

    董承不能算是忠臣,至多是個逐利謀私之人,屬於無能而居高位的人,其能力和曹操無法相提並論,甚至連袁超、袁術之流他也無法相比。

  • 7 # 舒雲傑897

    這種問題,很難回答。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則思其變。三國演義裡哪個不是先反對別人篡權,然後自己再篡權謀位!王莽沒篡位的時候,也挺招人待見的!後來一當皇帝,一改革,就成壞人了!所以說,政客之言,不一定是真心話,政客之行,不一定是出於內心。所以政客說的話,他做的事,造成的結果也不一定是他的初衷,因為事情的發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 8 # 理查德弗曼

    此人是漢獻帝的岳父,曾親手把曹操扶上位,最終卻與其決裂並被殺,

    董承之所以在眾多的諸侯當中看上曹操,是認為只有他才配得上“公忠體國、心向漢室”這八個字,而且能戰善戰、極有謀略,讓他來完成“興復漢室”的目標,實在是再好不過。然而令董承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前門驅狼,後門迎來的卻是一隻食人的猛虎。而這隻“猛虎”所追求的,不僅僅是高官厚爵,更是漢朝的天下。

    曹操日益飛揚跋扈,導致董承與他決裂所以等到董承看清曹操的志向和真面目後,他心中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漸漸地,曹操在他的口中的稱呼,由“曹將軍”、“曹司空”,最終變成了“曹賊”。隨著曹操對獻帝的欺壓日甚一日,以忠臣自詡的漢臣們圖謀反擊,而領頭人便是已晉升為車騎將軍的董承。

    建安四年(199年),董承在志向相投的同僚中宣稱已領受皇帝的衣帶詔,要他們聯合起來誅殺曹操,最終參與其事者,有左將軍劉備(此時劉備依附於曹操)、長水校尉種輯、昭信將軍吳子蘭、偏將軍王子服、議郎吳碩等人。然而計劃尚未實施,董承的家奴便向曹操告變,由此使得計劃被洩露。

    董承謀誅曹操不成,落得身死家破的結局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初九日,曹操在許都進行大抓捕,將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等人全部處死,並逼令董承的女兒董貴人自盡,單單跑了一個劉備。董承親手將曹操捧上臺,在發現他的真面目後又想親手毀掉他,只可惜行事不周,最終竟落得身死家破的結局,令心向漢室的忠臣義士們扼腕嘆息。

  • 9 # 搬講歷史

    當時群雄並起,漢獻帝年幼,而董承又一直陪伴在獻帝身邊,不管是為了自己的權利誅殺曹操,還是為了漢獻帝,都是有功與漢室王朝的。根據史記記載,董卓進京威脅漢室與董承有關,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董承有關,自己的死又與漢室有關,不能說是大忠臣,至少死之前沒有表露出來,應該是忠臣。

    董承初從西涼軍,為董卓女婿牛輔部曲。護衛漢獻帝劉協從長安東歸洛陽,拜為衛將軍,受封列侯。建安四年(199年),拜車騎將軍。自稱領受漢獻帝衣帶詔,聯合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等人密謀誅殺曹操。五年正月,圖謀洩露,董承諸人及董貴人全部遇害。

    公元195年董承及其眾將護送漢獻帝東歸洛陽,途中其他人叛逃只有他們幾日途中經歷好幾次大戰,才把漢獻帝護送到。公元196年二月,護送漢獻帝的諸位將領出現矛盾,董承又秘密召兗州牧曹操勤王。九月在曹操的護衛下遷都許昌,出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董承大為不滿,秘密謀劃誅殺曹操。公元200年正月初九日,董承等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洩露,被曹操全部殺害。

  • 10 # 豹眼看歷史

    外戚干政與宦官專權同為漢末政治兩大弊病。儘管經過一系列的權利鬥爭,外戚和宦官受到了沉重打擊,但其殘餘勢力以及殘餘思想,一直不能剷除乾淨,時有死灰復燃的可能。當事者也是時刻蠢蠢欲動,一有機會就想上位。董承作為外戚,就是其中一例。毫無忠臣可言,就是一場地地道道的陰謀。

    要說清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清“衣帶詔事件”。

    魏武帝曹操

    01

    董承其人

    董承,何許人也?獻帝的老丈人,董貴妃的老父親。也是董太后的侄子,論輩分,是獻帝的長輩,羅貫中老先生稱為董國舅也沒差輩。但畢竟還是老丈人親切些。

    丈母孃疼女婿,老丈人也疼哦!

    董承:“小劉啊,人咋又瘦了,眼圈也黑了呢?曹操那貨又欺負你了吧?”

    獻帝:嗚嗚嗚,是啊是啊!

    董承:放心吧,看我找幾個人咋把曹操弄死!不過,賢婿得弄個招呼啥的,方便我去找人哦。

    獻帝:曹操那貨,心眼忒多,落個把柄不太好啊。再說,我現在說話還不如放屁,殺人是看誰的刀快,當年殺老董不就是那麼幹得嘛。

    董承:是啊是啊!那就算啦,我跟那些夥計說有個“衣帶密詔”,他們也不敢問真假。

    獻帝嘴上說:是啊是啊,還是老丈人考慮周到。可心裡想啊:你個破老頭比曹操還壞,跟董卓差不多。把曹操殺死了,你說了算,沒我啥事;萬一殺不了曹操,弄一身騷,我還不好收拾。

    02 “衣帶詔”之疑

    《三國演義》把“衣帶詔”這件事,寫得有鼻子有眼,活靈活現,叫你不信都難。事實上,在信史中,就有人說有,有人說無。到底有沒有?

    我的看法:這個可以有,但是真沒有!

    首先說清楚:“衣帶詔”事件跟有沒有“衣帶詔”是兩回事。所有的史書包括《三國演義》都記載,描述了曹操因為“衣帶詔”而殺死了董承等人。之所以稱之為“衣帶詔”事件,是這個事件的始作俑者董承說漢獻帝有“衣帶密詔”殺曹操。都是董承自己說的,誰也沒問,有沒有那個東西,反正有沒有結果是一樣的。結果是木殺得了曹操,反而被曹操殺了。

    鑑於董承作為外戚這個關係,本可以有個“衣帶詔”啥的,但在那個時代,殺人是不需要這個的。看看前期殺的那些人,哪個需要皇帝信物的,不都是皇帝同不同意,都幹啦。漢家那些小皇帝,有這個權威的話,還至於如此混亂嗎?

    03 “衣帶詔”之謀

    董承找到偏將軍王子服說:“獻帝給我“衣帶詔”叫我聯絡人,殺了曹操,你幹不幹?”

    王子服連忙推辭說:“我膽小,你別嚇唬我。關鍵是兵力太少,殺了曹操,也幹不了大事啊!”

    董承回答說:“殺了曹操,他手下的幾十萬不就是咱們的了嗎?”

    王子服又問:“還有誰想幹?”

    董承說:“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都是我的心腹,再找找劉備看看。”雙方達成一致。

    董承找到了劉備說明了來意,劉備害怕,不敢答應,找了個藉口,說考慮考慮。

    於是,劉備就請曹操一起喝酒,想了解點情況。不知道曹操是喝高啦,還是有意的,反正是冒出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我靠,劉備一聽,壞醋啦。我隱藏的辣麼深,還是被你發現啦,看來再裝逼是不行啦,決定殺曹操。

    劉備找到董承說:事是可以幹,不過,你看我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好弄啊?

    董承立馬說:“這個咋辦呢”?

    劉備不慌不忙地說:“我回去查了一下族譜,我是中山靖王之後,論起來獻帝還得管我叫老叔。”

    董承一聽就明白,馬上就說:“就叫這孩子封你為劉皇叔,咱們就是親家啦。”

    劉備說:“自己孩子的事咱不管,誰還管啊?”董承:“是耶是耶。”

    達成一致後,他們就下手啦。可惜,被曹操察覺,把他們抓起來都殺啦。劉備卻跑啦,曹操沒看錯,看來就是劉備心眼多。

    04 “衣帶詔”之問

    曹操把參與這一事件的所有人,都抄了家,結果還是沒發現“衣帶詔。”

    於是,怒衝衝的找到獻帝問:“你當年被老董弄到長安去,像個沒孃的孩子;好不容易逃回了洛陽,飯都吃不上,像個流浪漢。是我老曹派人把你接到了許都,你才過上了像人的日子。咋地,你還想跟你祖宗一樣,過皇帝的日子啊?”

    獻帝這小孩,打小就聰明,腦子靈活,嘻嘻一笑,說:“木有木有,要不是丞相大人,我們還在洛陽討飯呢!”

    曹操氣消了一半,繼續問:“那衣帶詔是咋回事?”

    獻帝說:“我也是剛剛聽說,都是小董他們瞎胡鬧,根本就沒那檔子事。”回頭對董貴妃說“對吧,貴妃?”

    董貴妃慌忙說:“是耶,是耶。”

    曹操說:“這麼大一檔子事,你說不知道,我不好跟天下人說啊。這麼辦吧,讓董貴妃替你頂個鍋。”

    獻帝捨不得,就說:“貴妃現在還懷著孩子呢。”

    曹操說:“木事木事,我家閨女也會生,只要你的傢伙什好使就行。”

    於是,曹操就把董貴妃殺啦,一股腦兒把自己三個閨女都給了漢獻帝。並交代閨女們,誰生了兒子,誰就做皇后。你說哪個閨女不賣力啊。

    至此,這事就算過去啦。

    05 “衣帶詔”之起因

    董承開始在西涼軍,是董卓的女婿牛輔的部下。建安元年(196年),跟楊奉、韓暹一起攜帶獻帝回到洛陽,護駕有功,拜為衛將軍,受封列侯。後拜車騎將軍。不想,韓暹居功自傲,為所欲為。董承無奈之下,密詔兗州牧曹操勤王。曹操入朝進貢,趁機奏報韓暹罪過。韓暹害怕,就單騎投奔屯兵梁縣的楊奉去啦。不久,曹操把獻帝迎接到許都,董承隨百官一同前往。

    董承曾經跟著董卓混過,看到董卓吃香的喝辣的,羨慕得很, 也想做董卓的勾當,於是跟曹操有了矛盾。

    董承就想把曹操做掉,卻不想被曹操搶了先手。

    事就是這麼檔子事。《後漢書。獻帝紀》,《三國志。武帝紀》,《三國志。先主傳》,《資治通鑑》都確認了“衣帶詔”這個事件,但都沒有提到“衣帶詔”具體細節,也沒有說曹操搜到“衣帶詔”的證據,只是說“董承自己稱有密詔欲殺曹操”。不僅沒說“衣帶詔”,甚至連獻帝密詔董承殺曹操這個事也沒提。

    只有《後漢書。董卓列傳》說:帝忌操專逼,乃密詔董承,使結天下義士共誅之。這裡只是說密詔殺曹操,沒有啥“衣帶詔”。

    曹操在迎奉天子初期,跟漢獻帝關係還很不錯。漢獻帝經過洛陽--長安---洛陽---許都,這一路折騰,才過上幾天安心日子,估計不太會這麼急著瞎折騰。

    由此看來,董承假借“衣帶詔”聯絡一干人等,欲除掉曹操是沒有疑問的,但漢獻帝不太可能給董卓下啥子“衣帶密詔”,那時候劉備還沒有成氣候,董承做得那些事,漢獻帝門清,知道董承想幹嘛!獻帝沒有做皇帝的時候,就陪著少帝流浪,江湖經驗應該不少。這小孩機靈著呢!絕不會做“衣帶詔”這樣的事,獻帝最多也就是默許罷啦。之後,曹操一直對漢獻帝還不錯,這個就不多說啦。

    獻帝儘管年齡不大,但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應當體會深刻。他應該會認識到,即便是殺了曹操,董承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控制局面,其結果將是更加混亂。前車之鑑,王允就是一個活生生地例子。

    曹操所帶領的是子弟兵,比遠在西安城外的李傕郭汜要厲害的多啦。

    董承就是利慾薰心,不知道深淺。如果是忠臣,為漢室,為國家社稷考慮,絕不該出此下策。唯一的一個解釋,那就是為滿足私慾,不計後果的孤注一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球發貨的月季怎麼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