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瑛涵萱
-
2 # 哏媽號
家長可以從兩方面努力:一是多些耐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二是要學習些科學的育兒知識,瞭解孩子這個成長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具體來說:
一.以孩子的視角來觀察世界、觀察別人、觀察周遭發生的事情。雖然很難做到,但是再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可以多嘗試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比如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與他交流,看周遭的東西。
-在孩子的一些行為不符合家長預期的時候,先不要惱怒,或是喊:“不要這樣做!不行!”而是先看看他下一步想要做什麼,他想達到什麼目的,也許與家長意料的搗亂完全不同。
-當孩子吵鬧、哭鬧的時候,家長先按捺下心裡焦躁的心,告訴自己平靜一下,想想孩子這麼做的深層次原因,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貼上“任性、脾氣倔、不聽話”等簡單的標籤。
-當孩子有心事、向家長傾訴的時候,不要覺得這麼點兒事,不值得往心裡去。而是需要認真嚴肅的傾聽,並且根據情況給出一些小建議。
二、只有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雖然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但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真的已經難以體會一個孩子面對一件事情是怎樣的反應和心情。
1.所以,想要更好理解孩子,需要先學點兒孩子發育各個階段的生理知識。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發育特點,面對孩子的種種表現,才不會像別人一樣簡單地就認為是孩子不對、不聽話、人性等。而是知道孩子各種表現的身體基礎是什麼。
比如對於嬰兒,我們可以看《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等。
對於大孩子,每個階段也都有相應的書籍可以閱讀,比如我的N歲孩子系列,或是針對男孩、女孩不同特點的書、專門講解青春期孩子特點的書等……
2.再多學一些簡單心理學知識會更好。
各種育兒書籍中除了包含孩子各個階段發育特點之外,已經對孩子的一些大致表現和心理特點進行了簡單地闡述。
除此之外,希望更瞭解孩子的家長,不妨看一些通俗易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
其實這些並不是很難懂,並且對孩子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表現非常有幫助!
-
3 # 佳期有遇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其心理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嬰幼兒時期的哭鬧,他有著特定的意義,大多數的哭鬧時由於他的生理需求發出來的,可能是飢餓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尿溼了,當然哭泣厲害的話,可能是身體不舒服了、發熱生病了等;所以,孩子哭鬧了,你要分析原因,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他一頓,把他制服了事。而對於中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可能會影響他的情緒,他會無緣無故地生氣發脾氣。當孩子有這種負面傾向的時候,我們要設身處地地想他們所想,並且換位思考,假如這件事發生在我的身上,我應該怎麼辦?用哪個方式表達比較合理化,然後,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生氣發脾氣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真正的好辦法應該是這樣的,你仔細分析給孩子聽,只要你講得有道理,我想孩子是會聽進去的。也只有經常溝通,及時釋放負面情緒,孩子才會保持身心愉悅,快樂成長。
-
4 # 寧老師說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換位思考”,一個是“心理需求”。前者要求的是“成年人”,後者的物件是“孩子”。
一、換位思考
通俗地說,就是站到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
換位思考是明白孩子心理需求的前提。
成年人(這裡一般指的是孩子的父母或撫養人)為什麼要換位思考呢?
為什麼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呢?
因為人生活在世界上,做的所有事情,都離不開人們的相互依存,你不瞭解別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就很難與他人建立共識,很難愉快地相處,很難完成要做的事情。
克魯泡特金在《互助論》中證明:只有互助性強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對人類而言,換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面對孩子,更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
一本我記不得名字的繪本有這樣一個畫面。孩子和媽媽去市場買東西,媽媽在前面走,個子矮小的孩子跟在後面向前走,孩子眼裡看到的,全是粗粗細細的大人的腿。讓人感到很不舒服。書的名字我忘記了,但這個畫面卻印在了我心裡。
感謝這位作者,他肯定是蹲下來了,和孩子的視角一樣了,換位了,否則他不可能畫出孩子眼裡的市場。
家長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剛剛送幼兒園,由於來到陌生的地方,沒有安全感,大哭大鬧是經常上演的事情。孩子們哭,媽媽們也難受。全職媽媽在家坐立不安,職場媽媽如坐針氈。
其實,孩子們和媽媽分開後,一般一會兒就沒事了。不會持久地哭鬧。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幼兒園的老師站在媽媽們的角度,理解媽媽們的不放心,會拍下孩子吃飯、遊戲的照片或影片傳給媽媽們。這個舉動就是典型的換位思考。媽媽們看到孩子不哭鬧了,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後面會和老師更好地配合。
換位思考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名言,莫過於孟子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
我特別喜歡這幾句話,人們若都能做到這樣子,那就真是到了理想的世界裡了。
為人父母,要教育好孩子,自然要經常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了。
沒有換位思考,就不會有成功的教育。
二、再談幼兒的心理需求。
孩子在嬰兒階段,他們的需求主要是生理上的,吃,喝、拉、撒、睡。餓了、渴了、拉了、困了都會哭,這些需求往往以哭鬧的形式表現出來。
隨著他們的生長,他們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了。
比如:被尊重的需求、被關注的需求。被信任的需求等等等等。而這些,是不少父母和老人忽略的。
被尊重的需求:渴望被人尊重,這點孩子和成年人是一樣
早上,小可樂玩積木,用心用意地搭起了一個小房子,然後就去幼兒園了。媽媽收拾屋子的時候,不在意地拆了它。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看到小房子沒有了,大哭大喊:我要小房子!我要小房子。壞媽媽。
媽媽卻說,拆就拆了唄,你再搭一個不就得了。孩子還是不停地哭鬧。媽媽煩了,衝著寶寶吼了起來:不就拆了一個破房子嗎?你有完沒完?再這麼鬧把你那些積木都扔了!在媽媽的強勢怒吼下,寶寶不哭了。一場小房子的風波結束。
可是,媽媽,你知道嗎?你有多重的地傷了孩子的心。你無視了他的心血,無視了他的喜愛。你沒有尊重他。
如果這位媽媽換位思考一下,你精心製作的一箇中國結,被人弄壞了,你不傷心嗎?你和孩子的區別,只是你不會大哭大鬧而已。傷心的程度是一樣的。別人沒有尊重你的喜愛,破壞了你珍惜的東西。你同樣沒有尊重孩子的喜愛,破壞了他珍惜的東西。
補救方法。媽媽應該向孩子道歉,跟他說,媽媽錯了。媽媽和你一起再搭一個更漂亮的小房子好嗎。
一場搭房子的遊戲可以真正地解決這場風波。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請尊重你的孩子。
大明星黃磊在教育上有一套,那是盡人皆知的。他出色的女兒多多讓無數家長羨慕不已。
黃磊很早就說過,在孩子們的教育上,我不把她當小孩,我跟她是平等的。
黃磊的這個認識我贊同。孩子雖小,但也是個體,你雖然是他的父母,但也不要居高臨下。在教育上,你和孩子是平等的。你要尊重他。
站在孩子的角度,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你一定會獲得良好的親子關係,你的教育一定會成功。
-
5 # 讓幸福沒有遺憾
許多家長在聊起教育孩子的問題時,都是滿腔義憤情,一把辛酸淚。面對一個個倔犟,不聽話,不愛學習,只知道玩遊戲的孩子,家長是欲哭無淚,徒然嘆息。
很多家長平時在與孩子談話時,都能做到小事指點,大事開導,言傳身教,苦口婆心的勸告:"這都是為你好","某某好習慣養成了你會終身受益"等等不一而足。在教育孩子這事上,多數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聽著也很有道理,但事到臨頭,卻百無一用。
何以至此?在此我只想問一句,你和孩子平等溝通了嗎?你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們不妨和孩子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瞭解清楚孩子心理需求是什麼。這樣,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如何透過換位思考更好的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1、沒有換位思考,剝奪了孩子的尊嚴和宣洩出口
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個體,用同理心對待。孩子雖小,也有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同樣喜歡錶揚,厭惡批評,不順心會發脾氣,達不成目標會沮喪,超過預期會欣喜。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家長用同理心對待,將心比心就會明白,家長的尊重和理解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2、沒有換位思考,會埋沒孩子的自由和夢想
孩子需要有自由的空間和自己的夢想。而每個家長都在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所以,家長從小到大對孩子都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比如,嚴格要求孩子養成每天讀書半小時,寫一篇日記,練字半小時,讀英語20分鐘的好習慣。的確,有這些好習慣的孩子一定很優秀。可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讓咱們大人一次養成這麼多的好習慣難不難!累不累!何況自制力有限的孩子呢?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長的空間和夢想,而不是你的夢想。
3、沒有換位思考,會缺失肯定和包容
孩子一般都是在不斷犯錯,不斷改過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但家長卻對孩子的一錯再錯而心急火燎,怒火中燒。不少家長在孩子學習、生活方面挑毛病,找錯誤,指責、抱怨加懲罰。將心比心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學習怎麼樣,是不是每次都考前幾名。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你坐旁邊指手畫腳,你一邊要求獨立完成,一邊又評頭論足,肯定會雞飛狗跳、一地雞毛。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出問題,然後再改正缺點,這一過程的存在。會換位思考的家長做法是:多肯定,少指責,會包容。
4、沒有換位思考,很難理解磨難和堅毅的品行。
一些孩子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失去自由,歷經磨難才會心智成熟,浪子回頭。一些孩子經歷苦難深重的生活摔打,最終磨練出自己堅毅的人格品行,最後走向成功的例子也不勝列舉,可見,很多成就大事業的孩子一般是在不斷失敗中走向成功的。放眼世界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是否有積極的心理準備?
清楚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長要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家庭觀念,和孩子平等溝通,互相尊重,共同成長。換位思考,不是無限制的放縱,它是在平等基礎上的有效溝通。養育孩子是家長與孩子的一種修行,也是做父母的再次成長的一次機會。
換位思考是為了建立平等有序,互尊互愛的家庭關係,給孩子一個溫馨安靜的環境,讓家長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1、要樹立為國家培養人才的責任感。
2、家長以身作則,建立民主和諧的家庭作風。
3、注重方法,針對兒童特點因材施教。
4、家庭和學校要步調一致。
結語
換位思考讓家長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和孩子平等溝通,互相尊重,一同成長目的。換位思考,能讓我們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建立民主的家庭理念,因材施教,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
6 # 微因生物科技
都說(年齡)隔五年,就有 “代溝”。
家長和孩子 或者老師和孩子,相差何止五歲!那會有多少 “代溝”……
所以,一定要懂得 「換位思考」、懂得溝通,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和孩子有一定的共鳴!
如何「換位思考」?每個成年人都是從兒童時期過來,但是時間久了,我們漸漸忘了「在孩子時期我們是怎麼想的、怎麼思考的,最需要的是什麼……」
這時候就需要換位思考了:
「換位思考」的本質就是 “透過體驗對方的角色,來不斷矯正和完善自己的作為和角色。”
1、孩子的心理脆弱而敏感
“批評教育” 是我們對待孩子最常用的教育手段了。
但是,在 “批評”孩子之前,我們一定要 弄清楚事情的前應後果,看看到底 是不是孩子 錯在先、做錯了什麼?
如果一味的批評,不分青紅皂白的責怪,只會增加孩子心中的積怨和委屈,還會讓孩子 “變本加厲”,做出一副 “我就是壞孩子的樣子” 。
如果問孩子,最討厭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很多孩子的回答就是 “被冤枉”。
孩子的心理脆弱而敏感,一旦 “冤枉” 了孩子、受到了批評,孩子心裡就和你拉開了距離。
2、鼓勵是 “良藥”
一定不要懷疑,每個孩子都需要 愛與鼓勵。
“你這麼快就吃完了,很厲害呀!那有沒有細嚼慢嚥呢?” 和 “你吃這麼快乾嘛!狼吞虎嚥的,有沒有好好嚼一嚼?”
這兩句話聽起來,你更喜歡哪一種?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的 “小事”,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先積極的給出鼓勵,再建議式的提出不足,鼓勵讓孩子做的更好。
3、孩子心理需要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肯定是膽子小的。
家庭氛圍的和諧、家長情緒的穩定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如果父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也不會弱。
其他方面,比如 尊重隱私、傾聽溝通、自由選擇……等心理需求,在隨著孩子不斷的成長都會被需要。
-
7 # 止已
所有的成人都曾經是孩子,但所有的孩子都還未成年。如何換位思考?只需要回溯自己的孩提時代,自己所經歷的事件,是否曾經有給過自己帶來創傷,而自己的應對又給現在的自己帶來過怎樣的影響即可。
我們無法兩次邁進同一條河流,但曾經的經歷會告訴我們這些孩子當時的所思所感,所以,最好的換位應該是忘記此刻的你是成人,不講道理,不做價值判斷,傾聽他,鼓勵他的表達,創造自由交流空間,只有在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孩子的需求才敢於真正呈現。
-
8 # 土味育兒經
01 為什麼父母無法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解讀父母走不進孩子內心的根源所在:溺愛
表面上看,溺愛是父母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很愛你、很寵你”,實際上,這種愛是出於父母的自戀。溺愛的父母,無視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將孩子當做自己的另一個“我”,給予過度的滿足。
說白了,溺愛是不負責任的愛。
溺愛型的父母主要有這兩類:包辦型和縱容型。
包辦型父母:以“一切為了孩子好”為口號,把孩子的一切事務都安排好,孩子不用努力就能得到一切,他們不喜歡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縱容型父母: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不管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與否,他們都會盡全力去滿足。
父母高度的溺愛一般都伴隨著一個對孩子的高要求:好成績來回報。
於是溺愛下成長的孩子缺乏了自我,他們只是為父母而活,而努力。
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渴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能夠自己做主的時候,父母會感到很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渴望永遠掌握孩子的想法,掌控住孩子的一切。
孩子常常被動的滿足家長的這種焦慮性需求,心裡會產生深深的被裹挾的感覺。
為了對抗這種被裹挾感,他們的心裡會自動形成一種防護機制,換句話說,他們所有在家長面前表現出的“配合”行為,都是一層“防護網”而已,並不是真實的內驅力所產生的所思所為。
長此以往,父母做的是“我為你好”,孩子迴應的是“我敷衍你一下”,父母再也得不到孩子的真心話了。
02 父母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何謂真愛?真愛是尊重孩子自主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滿足他們不同的成長需要,順應孩子的天性去愛他們。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讓他成為他自己的過程。就像栽種一棵樹,我們只需要提供合適的土壤,施以適當的肥料,讓它自由的呼吸空氣,接受Sunny的照耀和雨水的洗禮。
我們生養孩子,首先要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讓他們透過自主探索,從而發現自我、瞭解自我、成長自我,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合適位置,併產生強烈的責任感,懂得愛自己,愛別人,並積極進取。
溺愛的父母,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按照他們的意圖來塑造孩子,不懂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以愛的名義壓抑了孩子內心的感受。這樣的孩子要麼缺乏自我,要麼自私心膨脹,內心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最終導致他們既依賴父母,又恨父母。
這樣的孩子習慣了別人順從他的意願、替他做事,一旦違逆他的想法,或者遇到需要他自己解決的問題時,心中就會產生強烈的受挫感,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疏解,他們只能移情到別的目標上。比如沉浸於玩手機遊戲。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挫折,真愛中長大的孩子首先懂得靠自己努力去排除困難,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則不會。
所以,父母真正的愛孩子,就要懂得適時的放手,樂於看到孩子自我獨立和自我成長,在我們適度的關愛下,讓孩子成長為他自己。
我一直想,父母之於孩子,就像放風箏,我們既然已經成就了風箏的骨架和羽翼,就將它放飛吧。
靜靜的欣賞它御風而行的姿態,只要適時地撥動一下手中那根細細長長的線,幫它調整一下航向,避開障礙物。雖然風箏遠離了,但是長線相連,永遠與你牽掛著聯動。
我們就這樣愛著孩子吧,若離、若即,相連、相通,剛剛好。
03, 父母應該怎麼做?以同理心去開啟孩子的心門,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要做好以下四個步驟。同理心,即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上面,我們解析了溺愛實際上是孩子成長的阻力、讓孩子對父母關閉心門的問題源頭,所以,父母尊重孩子的內心真實需求、理解他的觀點是愛他的前提。
當孩子覺得你理解他的觀點時,他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願意聽取你的想法,並配合著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點】只有你先傾聽他的,他才會更聽你的。
贏得孩子合作的四個步驟:
(1),以真誠的心去靠近孩子,要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跟孩子核實你是正確的理解了的。只有理解正確,才能讓親子的心慢慢對接。
父母需要做的是傾聽,認真的、耐心的去聽孩子的訴說,無論你以為對還是不對的,全盤接受孩子的傾吐。並表示理解他的感受,體會孩子在此情境中的“不容易”。
父母不要只顧說自己的“愛”。有的父母知道孩子“不是不善言辭只是不想表達”,卻不懂得去反思孩子為何不想表達?多年來從沒有意識到孩子不想表達的原因恰恰是在父母自己身上!
【要點】父母要儘快切換角色,變“說教者”為“傾聽者”。
(2),要有一顆同理心,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感受的理解和認同。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經歷,這樣效果會更好。指責或者說教,只會讓孩子反感。
我們尤其要注意言行背後蘊含的態度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例如,孩子遇到事情時,一個問題經常會被問到: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家長既可以用一種責備的語調,也可以用一種表示同情的語氣。既可以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感到親近的氛圍,也可以造成一種疏遠和不喜歡的氛圍。
【要點】我們說話的語氣最能表露出言語背後的態度,要盡力營造親近而有趣的氛圍。
(3),這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當下你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如果你真誠、友善地做到了前面兩步驟,孩子此時會願意聽你說了。
你忽然發現,以前說了多少遍,孩子都聽不進去的話,現在願意聽了。
孩子感受到了你的親近和信任,就願意和你溝通、解決問題了。
【要點】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時,孩子就不再覺得需要戒備了。
(4),注重於解決問題。
你可以問孩子:為了避免將來再出現類似問題,你有什麼想法?你要實事求是的與孩子分析他的想法的可行性。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要點】友善、理解和尊重是上面四個步驟的根本。
經過前面兩個步驟之後,你已經取得孩子的信任了。等你進入第3步,你會發現孩子已經能聽得進你的話了。到第4步效果就出來了,因為你已經菖造出一種真正的相互尊重的氛圍,孩子願意合作了。
~end~
回覆列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接觸事物逐漸增多,孩子的好奇心也開始不斷增強。當孩子漸漸懂事以後,他們慢慢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心理需求。
1.情感依賴的需求
孩子這種情感依賴在嬰兒期表現的尤其明顯。比如兩三歲的小孩表現的特別纏人,媽媽去哪他就要跟著,這也是情感依賴的表現。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的情感依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其實當孩子表現出纏人的特點時,父母只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滿足情感依賴的需求,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
2.歸屬感的需求
3.被關注的需求
父母因為忙於生計而在外打拼,難免就會忽略孩子的各種情感需求。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時,就會採用一些有破壞力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哪怕這種行為極其危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再忙也不能忘記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要分析其心理原因,在滿足孩子正當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儘快結束孩子這種“我吸引你注意”的遊戲。
4.被尊重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同樣也是如此,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不恰當的評價批評和指責。尤其是當面批評,使孩子大傷顏面,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父母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原本聰明伶俐,成績優秀的孩子,最後鬱鬱寡歡,成績一落千丈,最可憐的是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自己的錯。
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其次要學會向孩子請教,用心理學來研究孩子是怎麼想的,研究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麼,這樣就容易得到孩子們配合。
5.被信任和肯定的需求
儘管孩子很小,但他們也非常希望父母能夠信任他們。然而大多數父母總認為他們是孩子,不可靠不可信,再加上缺乏育兒知識,因此常常遺忘了孩子也需要被信任。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有渴望被信任的心理需求。
要給孩子們力量,就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首先,父母要知道信任和肯定孩子是多麼重要;其次父母要學會崇拜孩子,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孩子。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作為父母就應該堅信自己的孩子能成為最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