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神啊你
-
2 # 小川讀歷史
劉襄其人,是漢高祖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嫡長子,曾經試圖與漢文帝劉恆爭奪繼承權未果,這就是題主所問的他為何沒有獲得皇位一事。
下面,讓我從功勞、勢力、資格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下為什麼劉襄敗給了劉恆。
功勞方面當時正值呂后去世的權力真空期,呂后的兩個侄子呂產和呂祿準備趁機叛亂,提前被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知道,於是劉章趕緊傳訊給劉襄,讓他儘快來長安準備奪位。等到劉襄組織完軍隊準備過來時,卻發現呂產等人已經派了灌嬰在滎陽防守他的西進。被灌嬰這一拖延,長安內部局勢已經大變,在周勃和劉章的配合下,諸呂很快被消滅,之後在陳平、周勃等大臣的邀請下,代王劉恆率先進入長安即位,史稱漢文帝。這些劉襄鬱悶了,眼睜睜的看重皇位從自己手裡溜走,沒辦法,只好灰溜溜的回到封地繼續做自己的齊王,沒兩年,因鬱成疾,撒手人寰。
從當時剷除諸呂迎立代王的整個過程來看,功勞最大的是劉襄的弟弟劉章,他第一時間知道叛亂的訊息,並迅速的找到周勃陳平等人商量對策,並且主動出擊,消滅諸呂。而劉襄呢,在接到弟弟的傳訊後,倒是很機靈的準備西進,可是被灌嬰拖延住,從始至終其實都沒插上手。所以劉襄功勞最大的說法,從何而來?
勢力方面劉襄即位成為齊王的時候,正處在呂后稱制時期。由於劉襄的父親劉肥並不是呂后所生,所以一直不受呂后待見。連帶著劉襄也不被呂后及諸呂所在意,在呂后的授意下,曾經劃出齊國的濟南、城陽、琅琊給諸呂作為封地,而劉襄也不敢有什麼異議。導致他的勢力大受損失。
算起來,當時勢力最強的應該是吳王劉濞,只不過因為劉濞是高祖劉邦的侄子,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所以在呂后去世的那段時間,劉濞並沒有參與到長安的動亂中來。所以劉襄勢力最強的說法,不能成立。
資格方面劉襄本身是高祖劉邦庶長子劉肥的嫡長子,屬於第三代裡面較為年長的。但是漢文帝是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在當時屬於第二代裡面最為年長的。從輩分和資歷來說,漢文帝都比劉襄要更適合繼承皇位。自然,劉襄最有資格的說法,完全不合理。
除了這三點之外,當時群臣還考慮到劉襄的舅父駟鈞,是個暴戾之人,如果扶正劉襄,保不齊又會出現諸呂作亂那樣的事情,綜合種種考慮,才決定迎立代王劉恆回來繼承皇位。
總結:在當時的環境下,劉襄並沒有做出什麼功勞,勢力能算前列但是遠遠達不到第一,資格上劣勢最大,自然在皇位的競爭中敗給了他的叔叔漢文帝劉恆。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襄有獲得皇位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劉襄劇照)
其一,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當時的情況,皇位已經傳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劉盈的兒子一個被呂后殺了,一個不被大家認可。重新選擇,只能在第三代中尋找最恰當的。而劉襄作為第三代中的長孫,顯然是最恰當。
其二,劉襄是反呂的首倡者。我們都說諸呂是被大臣們誅殺的,但那是後來的事情。如果劉襄不首先舉起反對諸呂的大旗,肯定沒有任何一個大臣站出來這樣做。因為大臣若這樣做,就是造反。劉氏宗室中,也沒人可能站出來,因為沒有人像劉襄一樣,勢力強大,同時朝中還有劉章、劉興居做內因。也就是說,別的劉氏宗室想幹這一票,但是沒人有膽量和能力。
其三,劉襄的勢力最強大。劉襄繼承的是劉肥的爵位和土地,當時劉肥擁有73城,勢力極為強大。雖然呂后當權的時候,劉肥被迫劃了一個城陽郡給魯元公主。後來,呂后又把劉肥的齊地劃了一個琅琊郡給她的妹夫劉澤。除此外,還有一個濟南郡也割了出去。但不管怎樣,劉肥的勢力依然是最為強大的。劉襄繼承了劉肥,也就是說劉襄的勢力是最強大的,論資排輩,他也最應該當皇帝。
其四,劉襄誅殺諸呂功勞最大。一方面,劉襄因為造反,諸呂才把南軍交給灌嬰,同時周勃控制了北軍,這樣才使得諸呂沒有軍隊與劉氏宗室及大臣抗衡。另一方面,殺掉呂產、呂祿,是劉襄的弟弟劉章的功勞。雖然大臣們控制了軍隊,但是他們沒膽量直接殺諸呂,最終劉章做了這件事。
(劉章劇照)
劉襄有這個優勢和功勞,他就是閉著眼睛,躺在椅子上,都能夠贏。但是最後他卻輸得非常慘,什麼也沒得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說,正是因為大臣們害怕劉襄的勢力太大,不好控制,才不讓他當皇帝,而是選擇了沒什麼勢力又好控制的劉恆當皇帝。
這個說法不對。因為這個說法,暗含了一個前提,主動權在大臣們手裡。但實際上,最早起兵的是劉襄,主動權其實是在劉襄手裡。那麼,好端端的主動權,怎麼會到了大臣們的手裡呢?劉襄哪裡沒做對呢?
我們把劉襄起兵的過程理一下,看看劉襄究竟在哪裡出了問題。
他起兵後,諸呂因為不會打仗,就把南北二軍的南軍交給灌嬰,讓灌嬰帶去抵擋劉襄。當灌嬰帶著部隊出發後,他立刻聯絡劉襄,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諸呂。
要知道,其實這時候,大臣們究竟對讓誰當皇帝,思路還是不很清晰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更傾向於讓劉襄當皇帝。畢竟前面我們也說了,劉襄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想控制今後的皇帝,這一點,與霍光的處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劉恆劇照)
他們唯一擔心的,其實就是今後的皇帝,會怎麼對待自己。之前有劉邦殺功臣的先例,他們擔心,自己也會被當成功臣殺掉。還有一點可以證明他們的這種擔心,就是後來他們擁戴漢文帝當皇帝,當漢文帝進京的時候,周勃在接到漢文帝后,對漢文帝說,請他到一個暗室裡,和他說幾句話。周勃為什麼要這樣做,顯然是因為他不清楚漢文帝會怎麼對待他。
所以,當灌嬰表示將和劉襄聯合起來,對付諸呂的時候,劉襄最正確的做法,就是籠絡灌嬰及各朝中大臣,讓他們支援自己,擁戴自己。只要劉襄這樣做,相信那些大臣肯定是會擁戴劉襄的。
但是,劉襄並沒有這樣做。那麼他做了什麼呢?他立馬就回過頭去對付劉澤。他為什麼要對付劉澤,因為呂后當政的時候,把他的琅琊郡劃給劉澤去了,他想趁那個機會,把琅琊郡奪回來。
大家看看,劉襄有多麼的小氣。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奪天下。如果奪得了天下,還稀罕什麼琅琊郡!但是他竟然正經事不做,就先去奪琅琊郡。而他奪琅琊郡的事情,也讓劉澤極為不滿,進京去,在群臣面前,詆譭劉襄。
實際上,不用劉澤詆譭,劉襄做的這件事,大臣們就已經看出了劉襄的氣量、胸懷和眼光。如果把這樣一個人扶上帝位,將來大臣們還有好日子過嗎?所以,他們斷然否定了劉襄,選擇扶立劉恆。
由此可見,劉襄確實最有資格當皇帝,但是機會全都讓他自己給糟蹋光了。
(參考資料:《史記》)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襄是漢高祖劉邦與曹氏 的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嫡長子,曾經有爭奪皇位的思想與行為,但最終沒登上皇位。我認為:歷史並沒虧待他。1.劉襄在剷除諸呂氏勢力時,沒有立功。
呂后薨逝後,呂產和呂祿準備發動叛亂。這事被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知道了,劉章立即傳訊給劉襄,讓他務必帶兵來長安伺機奪位。劉襄緊鑼密鼓地佈置了一番,等組織完軍隊進發時,卻發現呂產等人已經派了灌嬰在滎陽佈防,阻止他西進。這樣被灌嬰一耽擱,長安城內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勃、陳平、劉章等人消滅了諸呂勢力,並且在陳平、周勃等大臣的擁戴下,代王劉恆率部進入長安即了皇位。這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襄只徒嘆奈何的份,悵然若失後領兵回到封地,沒兩年就撒手人寰了。
其實,呂后死後,剷除諸呂、迎立代王的行動中,劉姓諸王中立功最大是劉襄的弟弟劉章!他政治覺悟高,聞知諸呂即將叛亂,就迅速找周勃、陳平等人商量對策,並且先下手為強,滅了諸呂。而劉襄呢,沒建寸功,興師動眾了一番,又無功而返!說劉襄功勞最大,不符史實。2.劉襄原封地被削,勢力在劉姓諸王中也不是最大。
劉襄接他老子劉肥的班成為齊王的時候,也 正是呂后臨朝稱制的時候。劉襄的父親劉肥並不是皇后呂后所生,所以,劉肥一直不受呂后喜歡。有一次在宴會上,因為坐錯了位置,呂后差點要了劉肥的命 ,由此可見一斑。這樣,連帶著劉襄也不被呂后待見。在呂后的主持下,曾經劃出齊國的濟南、城陽等地給諸呂作為封地,而劉襄不敢放一個屁,他當時的損失是很大的。
諸 王中,吳王劉濞在封國內鑄錢、煮鹽,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擴張了割據勢力,又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封國勢力日益壯大,所以,勢力最大的是吳王劉濞。但,劉濞是高祖劉邦的侄兒,根本沒有繼位的權利。劉濞有自知之明,在當時沒有任何動靜。劉襄勢力最強也是假命題。
3.劉恆之外戚勢力單薄,母親安分守己,為他上位掙了不少分。
劉襄是高祖劉邦的孫子,屬皇三代。漢文帝劉恆是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屬於皇二代,從輩分來講,漢文帝繼位比劉襄更適合些。論資格,劉襄是無法與劉恆相提並論的。且,劉恆很孝順,治理代國也有一定的功勞。他的母親安分守己,讓長安功勳集團放心。
而劉襄的舅父駟鈞,性格暴戾,如果劉襄上位,外戚干政的鬧劇可能會重演。
-
5 # 達達令觀史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分為兩部分進行做答,一是為什麼在誅滅諸呂的行動中劉襄功勞最大、實力最強、最有資格?二是為什麼劉襄滅呂后沒有獲得皇位?首先我們要從劉襄在誅呂行動中的表現入手進行分析。
一、為什麼說劉襄的功勞最大、實力最強、最有資格?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漢宮內呂后的兩個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掌管北軍,呂王呂產為相國掌握南軍,這樣漢朝的朝政大權和軍事指揮權都集中在呂氏一族手中,一時間呂祿、呂產兩兄弟權勢熏天。即使這樣他們還不滿足,企圖調集兵力犯上作亂,但是礙於朝中周勃、灌嬰等開國功臣派的震懾遲遲不敢動手,致使叛亂行動一直在籌劃當中。
就在朝中局勢異常緊張之時,呂氏家族中出了一名叛徒,這個人就是趙王呂祿的女兒,同時她也是劉襄的親弟弟、朱虛侯劉章的妻子,正是因為她把諸呂企圖叛亂的事情告訴了丈夫劉章,才讓一直蠢蠢欲動的皇族派下定決心立即行動。
事不宜遲劉章把訊息傳遞給了遠在齊國的哥哥齊王劉襄,想要哥哥從齊國起兵和自己裡應外合一起剷除諸呂,最後再擁立劉襄登基為帝。“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得到弟弟的密信後,劉襄毫不猶豫準備起義。
齊王叛亂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漢宮,為了對付齊王軍隊,相國呂產命令潁陰侯灌嬰統兵征伐。殊不知灌嬰雖然平日裡不作聲,其實對呂氏專權不滿久矣,到了滎陽,灌嬰臨陣倒戈,派人聯絡齊王劉襄和各路諸侯王,相互約定一起舉兵誅滅呂氏。而此時在朝中劉章和周勃等人伺機而動,奪取了北軍的軍權,捕殺了相國呂產、呂祿等所有呂氏一族,至此呂氏一族徹底覆滅,功臣派和皇族派聯手誅滅諸呂的行動取得了實質性的勝利。
從上述事件我們不難看出,齊王劉襄在此次事件中居功至偉,如果不是因為他首舉義旗公開反呂,呂產就不可能讓灌嬰掌管兵權,灌嬰沒有兵權就不能擁兵自重與皇族派聯手,所以劉襄的功勞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在這次行動中劉襄的弟弟劉章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正是因為他捕殺呂產、呂更始解除了周勃的顧慮,才使得功臣派能放開手腳誅滅諸呂。所以說劉襄、劉章兄弟是這個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和平定者,二人的實力不容小覷。
誅滅諸呂后,由呂后立的後少帝自然不適合再當皇帝了,否則小皇帝長大後,知道自己的祖母一族是被這些朝臣聯合誅滅的很有可能反攻倒算對付這些人,為了把這個可能扼殺在搖籃裡,下一步必定是重新立皇帝。自古以來立皇帝肯定是立嫡立長,因為呂后的倒臺嫡孫們肯定是無緣皇位了,而劉襄是高皇帝的庶長子齊王劉肥的長子,作為皇長孫、又在這次滅呂行動中建立不世之奇功,按理說劉襄當皇帝那是最合適不過了,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劉襄做著皇帝夢的同時,由功臣派和皇族派聯合推出的新皇帝不是劉襄而是劉邦的第四子代王劉恆,這樣的結果真的讓劉襄始料未及。
二、為什麼劉襄沒有獲得皇位?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史記·呂太后本紀》諸呂被滅,少帝被逐,接下來就要討論誰來當皇帝了,劉襄自然是一百個想要這個皇位,但是這得經過大臣們的商議推舉,履行下程式才能透過,然而在商議皇位繼承人的過程中還是出了岔子,無論是以周勃為首的功臣派還是以劉澤為首的皇族派都不建議選劉襄,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呢?原因有二:
一、功臣派忌憚劉襄的勢力,想選一個弱勢皇子便於控制以周勃、陳平、灌嬰為首的功臣派都是政治場上的行家老手,他們非常深刻的瞭解君臣關係決定了君強臣弱的現實,如果此時再立一個強勢的皇子,那臣子的利益就會受到挑戰。在親眼目睹了劉襄起兵反呂的勇氣和魄力,看到了劉章捕殺呂祿、呂更始的機智果敢,還有一個在宮中尚未亮劍的劉興居,這三兄弟個個英勇非凡,如果此時立劉襄為帝,再加上他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的勢力,那劉氏皇族必然會為之一振,到那時朝堂上還有他們幾個說話的份兒嗎?
身為功臣派的陳平、周勃、灌嬰等人雖然在與呂氏外戚派的鬥爭中可以暫時和劉襄、劉章結盟,但是他們絕對不想看到一個如此強勢的皇族入主皇宮。三位功臣面對剛剛覆滅的呂氏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兒,有能力能夠左右政局,如果皇族派過於強大,他們就會失去在政治上的這種優勢,所以他們可以允許在平定諸呂時劉襄起兵,可以允許劉章衝鋒陷陣,但是在選拔新君的時候是不允許劉章參加的,更加不會同意由劉襄做皇帝。
二、以劉澤為代表的皇族派和劉襄有舊怨,想趁機打擊劉襄在商議帝位人選的時候,除了功臣派的人,還需要皇族派中年齡長、輩分高、資歷深的人來參加,這個重任就落在了琅琊王劉澤的身上。劉澤是高祖劉邦的遠親,他剛開始只是一個郎中,後來因為率兵參加平定陳豨的叛亂,立下大功後被劉邦封為營陵侯,呂后執政時被封為琅琊王,所以他是皇族派的元老,也是劉氏皇族中年齡、輩分最高的人,他本人沒有當皇帝的資格,由這樣一個人參與冊立新皇的決定,既能代表皇室的態度,又不會讓功臣派感到威脅。那他為什麼和劉襄有舊怨呢?還要從他被封為琅琊王說起。原來劉澤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呂須的女兒,因為這麼一層關係,呂后才封劉澤為琅琊王,而劉澤的這個封地琅琊郡是從劉襄的封地齊國分出去的一個郡,無緣無故被人拿走自己的地,換做誰心裡也不舒服,可是在呂后在世時劉襄不好發作,敢怒而不敢言。呂后死後,劉襄報仇的機會來了,在他起兵之前,先派人到鄰國琅琊國中拜見劉澤,說是劉澤跟隨高帝南征北戰頗具軍事經驗,眼下諸呂作亂,希望老大王能親臨齊國都城,帶領齊國軍隊平定諸呂。劉澤一聽覺得這是個機會也沒多加考慮就跟著到了齊國,沒想到剛到齊國就被劉襄軟禁起來了,劉襄還派自己的親信又回到琅琊國調來軍隊由自己人統領。這樣搞的劉澤是國也回不去,兵也沒了,被劉襄狠狠陰了一把的劉澤對劉襄是恨得咬牙切齒,這個樑子就此結下了。
琅邪王劉澤既見欺,不得反國,乃說齊王曰:“齊悼惠王高皇帝長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皇帝適長孫也,當立。今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澤於劉氏最為長年,大臣固待澤決計。今大王留臣無為也,不如使我入關計事。”齊王以為然,乃益具車送琅邪王。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劉澤因為自己的貪慾吃了大虧,但是他也不是一個吃素的人,不甘心坐以待斃的他馬上想到了一個脫身之計。劉澤很清楚,劉襄起兵無非是想當皇帝,抓住了這個核心,劉澤就跟劉襄攤牌了,說:“您的父親是高帝的長子,您又是高帝的長孫,除掉諸呂之後,您當然應該被立為皇帝,如今功臣們有所疑慮,而我是劉氏宗親中最年長的,大臣們都在等我入京議事。現在大王您留我在這也沒什麼用,不如讓我進京參與商定大事”。這次換成劉襄頭腦發矇了,追求帝位心切的他就沒想著之前他把劉澤騙到齊國,讓他失地失兵,劉澤能不懷恨在心嗎?可是利益總是讓人矇蔽雙眼,為了儘快獲得帝位,劉襄立馬派了專車送劉澤進京議事。
大臣議欲立齊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於是大臣乃謀迎立代王,而遣朱虛侯以誅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到了京城在討論皇位繼承人的時候,琅琊王和功臣派代表集體站出來反對劉襄即位,原因是劉襄的舅父駟鈞是惡人,一旦立了劉襄,就等於出了第二個呂氏家族。而代王母家薄氏家族都是君子長者,劉恆又是高帝健在的長子,由這麼一位寬厚仁君即位是我們大臣的福分,就這樣齊王劉襄被功臣派和皇族派聯手踢出局,最大的受益者變成了沒什麼貢獻的代王劉恆。
三、達達令說然而劉襄失去帝位還不是最慘的,在劉恆登基後大封功臣,功臣派的周勃增封食邑一萬戶,陳平、灌嬰都增封三千戶,而對劉襄的獎賞,僅僅是把齊國在呂后時期被分割走的城陽郡、琅琊郡、濟南郡三地重新劃歸齊國境內,等於是物歸原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賞賜,更別提受到重用。
劉襄這叫一個氣啊,明明是自己首起義軍,和弟弟劉章誅滅呂氏,居功至偉,沒想到勝利果實竟然被一個沒有任何貢獻的代王所竊取,而給自己的賞賜僅僅是把之前的封地送還回來,等於自己白忙活一場,為他人做了嫁衣。而自己曾經的盟友,功臣派的周勃、陳平等人,以及曾經那麼相信的琅琊王劉澤,居然是給自己背後捅刀的人,天不佑人!自此以後劉襄鬱鬱寡歡,沒多久就去世了。他死後,被人定諡號為哀王,真是名副其實的悲哀啊!
-
6 # 清水空流
確實。在誅呂的行動中齊王劉襄功勞至偉,(但最大的應該是朱虛侯劉章)應該說他的實力也是最大的。在當時的宗室中,除了代王劉恆之外,宗室裡最大的就是齊王劉襄了,漢高祖劉邦長孫,齊悼惠王劉肥長子。因此上說,在各個方面他是最有資格也是最有能力 的了,而齊王劉襄之所以未能登基,關鍵在於兩點,一是母系實力強大,二是自己太強。三是宗室反對實力太大,四是功勳集團分歧太大,在綜合的多種因素作用之下,齊王劉襄與皇帝失之交臂。在漢文帝劉恆登基第二年。齊王劉襄鬱鬱而終。
在漢惠帝登基第六年,劉邦庶長子齊王劉肥去世,劉襄繼承齊王位。漢惠帝七年惠帝劉盈駕崩,呂后臨朝稱制,呂后稱制以後,大肆誅殺劉氏宗室和打壓功勳集團。在呂后稱制第二年。呂后加封本家的侄子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違背劉邦“白馬之盟”。同時,為了拉攏有實力的宗室,將呂祿的女兒嫁給朱虛侯劉章(齊王劉襄弟弟)。呂后的行為不能說錯,而且很正確,後世文景二帝也是按呂后的套路來的,但關鍵是呂后這麼做就與“章法”不和,再就是行為過激快。在面對空前的危機面前,功勳集團和宗室集團迅速整合在一起,在等在時機,也只有等。等到呂后去世。
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劉襄其弟劉章入宿衛長安。也就是說,皇宮實際 兵權在劉章的手裡,呂產、呂祿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暈頭之下準備舉行政變,呂家的意思保住權力而非篡位,由於劉章的媳婦是趙王呂祿的女兒,結果小姑娘向著老公,把孃家的密謀洩露了出去。劉章也是虎狼之輩,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立即與哥哥齊王劉襄聯絡,東牟侯劉興聯絡,居為內應,翦滅呂氏,恢復劉氏天下,而且決定推舉劉襄為帝。劉襄遂自與灌嬰等人聯絡,劉襄更大作用是聯絡劉氏宗室和功勳集團溝通。所以說誅呂行動,不過是功勳集團和劉氏宗室分贓大會。待諸呂被剷除以後,何人為帝的事情就提上議事日程上來。惠帝一系都不能選擇。
應該說,在當時最有資格登基為帝有三個人。一個是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和代王劉恆,提及朱虛侯最有名的就是那句。“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駱賓王),但朱虛侯劉章最大的短板有兩處,一是他是媳婦是呂家嫡女,二是他上有哥哥劉襄。再有就是朱虛侯劉章在功勳集團中名聲不顯。劉章有意推薦劉襄。既然劉襄無意。齊王劉襄就成為最大候選人。但劉襄的短板也在於媳婦孃家太強大,其舅舅駟鈞為人粗鄙,令人觀感不佳。劉襄其母為人強悍,功勳集團不想再來第二個呂后。而宗室裡琅邪王劉澤由於自己的兵權被劉襄所騙,使得自己與誅呂無關。所以極力反對劉襄為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母系單一的代王劉恆成為最佳候選人。漢文帝這個皇帝真是撿來的。
齊王劉襄如果事前給功勳集團許以重利,畢竟齊王劉襄和功勳集團關係不錯,然後與部分宗室加強聯絡。劉襄還是很有機會的。只能說齊王劉襄“統戰”工作沒有做好。最有機會登基的劉襄喪失了登基的機會,劉襄也就此鬱鬱而終。劉襄的年紀大概也過30歲左右。
回覆列表
劉襄,諡號齊哀王。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孫,齊悼惠王劉肥的長子。前189年,劉肥薨,劉襄即齊王位。前188年,漢惠帝劉盈駕崩,年僅24歲,呂后臨朝稱制。次年,呂臺封王,割齊濟南郡為呂王奉邑。前186年,其弟劉章入宿衛長安,封朱虛侯,前使人與齊連和。劉襄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劉盈駕崩,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劉盈的孩子都尚且年幼,不能夠獨立處理國事,劉盈的母親呂雉作為皇太后隨即出來主持朝政,大肆封賞呂氏一族,使得呂氏一門權傾朝野。 在呂雉死後,呂氏一門意欲推翻劉氏統治,奈何訊息洩露,劉襄第一個發兵討伐呂氏,在處理掉了呂氏在外的部署後,在濟南郡等待著劉章的訊息。
劉章是劉襄的弟弟,是劉肥的第二個兒子,在呂雉死後,呂氏一門欲爭奪劉氏江山,劉章在平定呂氏一門的叛亂中立下了功勞,因為他是劉肥次子,於法於理都不是皇位的有利繼承人,所以他想擁立同樣有滅呂大功勞的哥哥劉襄繼承皇位。 劉章
但是為什麼劉章為什麼沒有繼承皇位?他的弟弟劉章、劉興居,舅舅駟鈞,手下的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等都支援他。因劉襄未能按原計劃進軍關中親臨長安,身為劉家長輩的琅琊王劉澤(可能是漢高祖的族弟,其實和高祖是否同族是存疑的)提出前往長安為劉襄爭帝位,實則報復(劉襄使詐扣留了琅琊王劉澤,奪取了後者的軍隊)。劉恆
在一群有功之臣討論誰當皇帝的時候,劉襄聲望最高。可是劉澤就說:齊王劉襄的舅舅駟鈞蠻橫霸道,如果立劉襄為帝,那豈不是外戚叛亂又要重演。再加上劉襄舅舅的駟鈞蠻橫霸道大臣們也早有耳聞。並且呂氏外戚風波剛過,一朝被蛇咬,所以就選母親家族沒什麼勢力並且以仁孝文明天下的代王劉恆做了皇帝。 親嘗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