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你愛生活

    中藥材—當歸生產中後期中耕管理技術

    進入7月份,當歸生長進入旺長期,地上部份葉面繼續增長,在9月中下旬達到最大,同時隨著晝夜溫差逐步加大,營養物質逐步向根部轉移,根莖生長進入膨大生長期,是產量、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做好相應的中耕管理及病、蟲、草害的防治,是確保豐產、豐收的根本措施。結合實際,當前當歸的中耕管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追肥:進入生長旺季,當歸生長對各種肥需要量迅速增加,特別是

    鉀肥,此時合理追肥,往往有事半功部的效果。 對磷、

    1、對生長旺盛,底肥、追肥充足的地塊,可不追施或用適量復混肥兌水做葉面肥追施,

    2、對施肥不足、植株發黃、脫肥的地塊,如植株未封行,方便於操作的,要結合雨情,及時追施(穴施)復混肥料30—40公斤/畝(或用腐熟的糞肥2—3噸,)以滿足當歸中後期對肥料的需要;對已封行不便於操作但脫肥的當歸地塊,可採用追施葉面肥的辦法少量多次追施(每次用磷酸二氫鉀3—5公斤兌水200—300公斤),於傍晚噴施。

    3、對長勢差、密度低的的建議在根部追施化學肥料的基礎上,應多次、少量追施腐熟的清糞水,儘快提苗;但要注意儘量不要沾染葉面。

    二、提墒、培土、挖排水溝:

    在結合追肥、除草等中耕管理的同時,做好提墒、培土工作,儘量增加當歸塊根生長活土層,以增加產量,並根據各自地塊的基本情況,如地勢低凹,要及時挖好排水溝,確保墒面在雨水多時不積水,保證當歸的正常生長。

    三、病、蟲、草害防治:

    (—)病害:現發生的主要有軟腐病、白粉病二種

    1、軟腐病:為主要病害(細菌性病害、發病、傳染迅速、在個別地塊可造成毀滅性損失),表現為植株發黃、生長停頓,根部與土壤結合位置腐爛,患部稀軟呈泥狀,有惡臭,最後根部腐空,全株死亡;在連作、前作為塊根莖作物、蔬菜地及排水不良、土壤粘性重地塊發病嚴重。中後期防治一是做好挖溝排水、摘除老葉增加田間通透性,減少發病的環境條件;二是對

    -

    具備上述條件但未發病的地塊,提前用農用鏈黴素做好預防工作(每次用60—80ML,每7—10天1次,連續預防4—5次);三是對已發病地塊,要對病株進行徹底銷燬及隔離,切斷傳染源(以發病中心為原點,拔除病株、清除病塘土源、對病塘用生石灰消毒並與周圍建立隔離帶)。

    2、白粉病:與烤煙等作物白粉病症狀相類似,為葉片發白,影響光合效率,防治可參照烤煙用粉鏽寧、甲基託布津等農藥防治。

    (二)蟲害: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蠐螬,咬食當歸根部造成植株死亡,其中地老虎等位置不深的害蟲可採用敵殺死等農藥從地表進行防治,對蠐螬(白地蠶)等深根性害蟲,要採用灌根及從發病株根部打眼施藥的方形式方能起效(農藥可採用辛硫磷顆粒性緩釋劑及其它胃毒、觸殺、薰蒸效果明顯的農藥進行防治,但注意施藥後要進行填蓋方能充分發揮效果。)

    3、草害:人工拔除。

    四、摘除黃葉:進入10月份後,如田間遮陰度過大,下部葉片發黃,影響當歸生長,對黃葉進行人工摘除可前效的增加產量(黃葉可用作飼料)。 五、適時採挖

    進入11月中旬後,當植株死亡地上部份全部枯萎後,就可結合天氣情況適時採挖。

  • 2 # 鄉村老範

    當歸育苗過程中,中後期如何管理?

    第一選地

    八力當歸育苗時間應在,每年4月上旬~4月下旬,選擇土質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黑壚土、黑土地進行育苗,要求坡度小於20~25°。

    第二整地、施肥

    在播前10天進行整地。結合深翻整地,畝施磷酸二銨30~40千克/畝左右,耙平做畦,畦面寬100~120公分,畦間距30公分、畦高15公分,畦向同坡向。

    第三種子選擇及處理

    選擇三年生正常成熟的、儲存良好、無黴變、無病蟲、發芽率70%以上的種子,播前1天每千克種子用50%多菌靈或根腐靈粉劑5克拌種。

    第四播種

    4月下旬~4月下旬播種,播量5千克/畝左右。播種時,在整好的畦面上將種子均勻撒入,稍加鎮壓,覆土0.3~0.5公分,播種後均勻覆蓋一層草,覆蓋量400-500千克/畝,厚約3公分,遮蔭保溼,防止土壤板結,以利出苗。覆蓋後間隔1.5米用土帶壓住覆蓋物,以免風吹。

    第五苗床管理

    播種後20天左右出苗。7月份歸苗長出1~2片真葉時,挑松苗床覆蓋物,第一次拔草;在苗高4公分,即8月份第4片真葉長出時,拔第二次草,選擇陰天揭去覆蓋物。要及時拔出苗床雜草,防止病蟲危害。每畝用40%辛硫磷40毫升兌水45千克噴霧進行跳甲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噴2次;結合除草進行間苗、定苗,苗間距約2公分。

  • 3 # 油頭笨腦

    一,栽培技術

    1,選地

    2,繁殖方法

    3,移載

    4,田間管理

    5,病蟲害防治

    6,根腐病

    7,褐斑病

    8,採收加工

  • 4 # 畜牧環保工程師

    當歸種植先要選擇好種植地,再整地施肥。然後將準備好的種子播種育苗,育苗完成後就可起苗移栽了。移栽後要注意查苗補苗。最後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如除草鬆土、追肥、排灌和病蟲害防治等。

    當歸的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當歸移栽後20天左右便可陸續出苗,如有缺苗,應及時補栽。

    2.除草鬆土:在苗高5公分左右時進行第一次除草,從出苗到封壠,應分期除草3-4次,結合鋤草進行鬆土,以防土壤板結。

    3.追肥:當歸一生當中需肥量較多,除施足底肥外,還應及時追肥。適宜追肥的時間在6月下旬葉生長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長期,這是兩人需肥高峰期。當歸產區土壤中和農家肥料中一般磷、鉀不足,需被充磷、鉀肥料。通常使用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和氮磷鉀複合肥作追肥。

    4.灌排水:當歸生長需要較溼潤的土壤環境,天旱時進行適量的灌溉有利於高產,雨水過多時要注意開溝排水,特別是在生長的後期,田間不能積水,否則會引起根腐病,造成爛根。

    5.培土:當歸生長到中後期(8月以後),根系開始發育,生長迅速。此時培土,可促進歸身的發育,有助於提高產量和質量,培土可結合鬆土進行。

    6.打老葉:當歸封壠後,下部老葉因光照不足而發黃,這部分老葉要及時摘除,這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又能改善群體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7.及時拔苔:早期抽苔的植株,根部逐漸木質化,成為柴根,失去藥用價值。這種植株生活力強,消耗水肥多,要及時全部拔除,以免消耗地力,影響未抽苔植株的生長。

    當歸在中國的種植由來已久有,種植技術也是比較成熟,有想法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當歸裁培技術:

    1.概述

    當歸別名秦歸、幹歸、雲歸,為傘形科2~3年生草本植物。產於甘肅、陝西、青海、四川、湖南、湖北、雲南等。根狀藥,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作用。當歸喜高寒、冷涼、溼潤氣候。不耐乾旱、高溫和烈日照射。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或生荒地種植較好。

    2.栽培技術

    當歸用種子育苗移裁繁殖。在海拔較低地區(1500~1800米)也有秋季直播第二年收,或春季直播當年收粉,但產量和質量較低。育苗地選陰涼溼潤的陰山或二陰山,保水但不積水的坑窪地、小盆地,而不選乾燥的過風梁。土質要求疏鬆肥沃、沒有石塊的大黑土或黑油沙,一般都選生荒地育苗。在平整好的地塊上作1米寬的高窪,6月中下句趁溼將種土埋嚴,腳踩一遍,再用鐵耙摟平、為了保墒,覆蓋約3釐米厚的柴草。苗出齊以後,過密的地方要間苗。寒露前後將苗挖出,貯藏在陰涼涼燥的地方。第二年春天解凍後,整地移栽。移裁在清明至穀雨期間進行。移栽時隨耕隨肥平,隨即開穴栽苗。一般穴深16.5釐米,行距23~3釐米,穴距20-23釐米,成三角形挖穴。每次栽苗3株,覆土2-3釐米。移栽後的幼苗,一般要鋤3-4遍。如發現抽基的植株,隨即技除,同時結合追施油質肥料。當歸易發生根腐病,可用:50%退菌特100倍液噴酒;發生揭斑病後,立即剪除府葉,再噴65%的代森鋅:500倍液防治。

    3.採收加工

    10月上旬當歸葉發黃時,割去地上部,使太陽曬到地,促使根部成熟。10月下旬挖當歸,從地的一端開始挖,儘量挖全。挖後結合犁地再次撿漏挖的藥。

    當歸挖完後及時抖淨溼土,挑出病爛根,掰去殘留葉柄,待水分稍蒸發後紮成扁平把子,放在乾燥通風的室內或特製的燻棚內。燻棚架高1.3-1.7米,上鋪竹條,將當歸把子平方或豎放相間鋪在上面厚30-50釐米,用豆杆,溼白楊,柳木做燃料。用水噴溼生火煙燻,是當歸上色,至當歸表皮呈赤紅色,再用煤火或柴火燻10天左右,接著先大棚,翻大棚後用大火燻2天,再用文火燻幹。

    為大家簡單介紹的關於當歸的栽培技術和它的概述,僅供大家交流學習。

  • 5 # 八七兔

    在人工種植當歸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它們的生長優勢,土地肥沃並且長勢良好,這樣才能在以後提高更多的產量,所以我們可以把育苗的地方,選擇一些溼潤而又陰涼的土地裡,並且要求在田裡面是足夠的動物糞便,可以選擇一些沙質的土壤。對它們的酸鹼度進行及時的測量,在育苗之前一定要對這塊地進行徹底的深翻。並且在地裡面加入有一些經過發酵的動物糞便,這樣才能為它們的生長,提供很好的營養保證。

    該怎樣科學地進行育苗:

    在育苗之前一定要,往地裡面進行一些均勻的撒肥,可以選擇每畝地是非3500百公斤左右,並且把育苗的地,做成一些高度和寬度非常適中的畦,把它們的高度建為25公分左右,在育苗地的四周要挖一些排水的溝,避免積水在裡面進行堆積。當歸喜歡在很深的土壤裡面進行生長,它們在育苗期間對肥的要求非常嚴格,卻害怕太多的灌溉,不要大規模的進行灌溉,只需要保證土地的潮溼即可。

    後期的正確管理:

    在當歸進行播種以後,一定要保持它們的溫度,這時候可以用一些乾燥的稻草進行保暖,並且保證土地非常的溼潤,當它們生長高度達到兩公分左右的時候,可以把表面的那些乾燥稻草掀開,在上面進行合理的搭棚,在這個期間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除草,根據它們長勢的高低,進行留苗處理。讓它們的生長距離保持在一公分左右,根據苗的生長速度進行合理的施肥。

    這時候所施的肥一定要,以一些非常速效的尿素作為主要肥料,可以同時加入一些經過發酵的動物糞便。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加它們的生長速度,避免在生長的過程中,因為營養不良而出現其他的疾病,這些當歸苗在經過整個生長季節以後,在冬天以前一定要及時的把它們進行起苗。這個時候可以把苗床上的這些幼苗,按照自己的體積對它們的根部,一定要及時的進行保護,避免對上面的根系造成損傷。

    這樣把它苗上面的葉子去除掉,只保留一公分左右的葉柄,把那些已經出現了疾病的當歸苗,一定要及時的挑出去,按照外觀的大小進行分類,可以幾百株幼苗在一起進行合理的堆放,這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些陰涼的乾燥地區,要有良好的通風。當它們表皮能夠進行風乾,當它們的根部變得柔軟之後,葉柄也出現了萎縮,這時候就要及時的進行儲藏,避免晾曬的時間過長,幼苗出現了失水的現象。

    當在種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對缺苗的情況進行補充,當它的葉子長到五公分左右,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除草,在它的整個生長期一年要除草四次左右,在此期間一定要注意它土質,保持溼潤,避免出現一些結塊的現象。它在生長過程中,除了一些非常充足的基肥之外,還要及時的補充肥料的施加。在每年的8月份左右,它的根部開始進行生長,這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補充肥料,避免營養不良情況的出現。

    到每年的6月份,由於天氣會變得炎熱,這時候下雨量非常少,所以建議大家要及時的進行灌溉,當進入雨季以後,一定要合理的進行排水,否則會讓它們的根部出現腐爛的情況,在生長的後期,也就是每年的9月份左右,它的根部開始迅速的進行生長,這時一定要及時的在外部進行培土,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它們的產量

  • 6 # 丘哥

    地塊選擇與整理。幼苗生長期間,溫度忽高忽低,降水逐 漸增多,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建育苗畦,做 成1。 5米寬、長度不限的育苗陽畦,或平畦加蓋小拱棚。

    苗土配製與播種。選用未種過茄科作物的肥沃田園土 6 份,腐植酸肥1份,牛糞3份,放人少許腐植酸磷肥。 把糞肥與土 混勻,畦面整平,澆透水,水滲後撒一層細土,再播種。種子用 55°C溫湯浸種,浸泡20~24小時,催出種芽露白後播種,也可只浸 種不催芽,直接播種。

  • 7 # 水鄉小蝌蚪

    當歸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中藥,主要可以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主治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撲損傷。下面講講當歸培育過程中,中後期要怎樣管理?

    中後期的正確管理方法:

    在當歸進行播種以後,一定要保持它們的溫度,這時候可以用一些乾燥的稻草進行保暖,並且保證土地非常的溼潤,當它們生長高度達到兩公分左右的時候,可以把表面的那些乾燥稻草掀開,在上面進行合理的搭棚,在這個期間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除草,根據它們長勢的高低,進行留苗處理。讓它們的生長距離保持在一公分左右,根據苗的生長速度進行合理的施肥。

    1.查苗補苗:當歸移栽後20天左右便可陸續出苗,如有缺苗,應及時補栽。

    2.除草鬆土:在苗高5公分左右時進行第一次除草,從出苗到封壠,應分期除草3-4次,結合鋤草進行鬆土,以防土壤板結。

    3.追肥:當歸一生當中需肥量較多,除施足底肥外,還應及時追肥。適宜追肥的時間在6月下旬葉生長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長期,這是兩人需肥高峰期。當歸產區土壤中和農家肥料中一般磷、鉀不足,需被充磷、鉀肥料。通常使用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和氮磷鉀複合肥作追肥。

    4.灌排水:當歸生長需要較溼潤的土壤環境,天旱時進行適量的灌溉有利於高產,雨水過多時要注意開溝排水,特別是在生長的後期,田間不能積水,否則會引起根腐病,造成爛根。

    5.培土:當歸生長到中後期(8月以後),根系開始發育,生長迅速。此時培土,可促進歸身的發育,有助於提高產量和質量,培土可結合鬆土進行。

    6.打老葉:當歸封壠後,下部老葉因光照不足而發黃,這部分老葉要及時摘除,這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又能改善群體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7.及時拔苔:早期抽苔的植株,根部逐漸木質化,成為柴根,失去藥用價值。這種植株生活力強,消耗水肥多,要及時全部拔除,以免消耗地力,影響未抽苔植株的生長。

  • 8 # 檸都小夥純糧酒

    當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用藥材,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比如說治療痛經、月經不調、經少經閉等,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等功效。當然它處理能治療婦科疾病以外,還是有很多其他的用處的,比如說治療失眠、健忘、黃疸等。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當歸的功效和作用,而是當歸的育苗技術,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歸是如何育苗的吧。

    1、苗床管理

    當歸的育苗地應選在背風的、向陽的、地勢平坦的、土質和水體無汙染的、土壤肥沃、腐殖質含量豐富的、排水性良好的黑色壤土。要在播種前十天左右對苗床的土壤進行改善和整理,通常都是需要進行深耕,並且要將土壤中的雜質、碎石清理乾淨,土塊整細,施入充足的雞糞、牛糞等,攪拌均勻。最後將土壤耙平進行作畦,畦寬一米左右。

    2、種子處理

    現在當歸的種子很多地方都有出售,我們最好是從正規的種子運營商進行採購。然後選擇兩年到三年生的正常成熟的、儲存良好的、沒有病蟲害的、沒有發生黴變的、品質優良的種子。選好種子後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時後撈出,裝入棉袋中放置在二十為度左右的環境中催芽,等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種子出芽之後,放入多菌靈中拌種即可播種。

    3、科學播種

    當歸播種的時間一般就是每年的四月底,這段時間種子的出苗率最高。在播種的時候,我們要將種子均勻的撒在畦面上,然後將種子輕輕的拍入土壤中。或者採用條播的方式,每隔十釐米起一條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入,覆土掩種即可。為了促進種子出苗,我們在播種之後最好是在上面覆蓋一層稻草,這樣可以起到保溫保溼的作用,提高種子的出苗速度。

    4、幼苗培育

    在當歸種子播種之後,我們就要進行細心的苗期管理。一般情況下,當歸在播種之後二十天左右就會出苗,但如果水分和溫度管理得當的話,一週到十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出苗。為了避免剛出土的幼苗被曬傷,我們最好是提前搭建好遮陰棚,將遮陰度控制在二分之一即可。等到幼苗生長出三片真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遮陰棚掀開了。為了促進當歸幼苗的生長,我們要及時的將田間的雜草拔除,然後每個一週噴一次辛硫磷進行病蟲預防,連續兩次即可。當幼苗生長到十五釐米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選苗移栽了。

  • 9 # 鄉村小黨

    在人工種植當歸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它們的生長優勢,土地肥沃並且長勢良好,這樣才能提高更多的產量,所以我們可以把育苗的地方,選擇一些溼潤而又陰涼的土地裡,並且要求在田裡面施用一些發酵的動物糞便,在育苗之前一定要進行深翻,這樣才能為它們的生長,提供更好的營養。

    該怎樣科學地進行育苗

    在育苗前一定要均勻的撒肥料。並且把育苗地做成小畦,把育苗地的四周要挖一些排水溝,避免積水,當歸在育苗期對肥料的要求非常嚴格,卻害怕太多的灌溉,不要大規模的進行灌溉,只需要保證土地的潮溼即可。

    後期的正確管理:

    在當歸進行播種以後,一定要保證它們的溫度,可以用乾燥的稻草進行保暖,並且保證土地的溼潤,當歸生長高度達到兩公分左右的時候,可以把表面的那些稻草掀開,在上面進行合理的搭棚,在這個期間一定要及時除草。根據它們的長勢,進行留苗處理。讓當歸的生長距離保持在一公分左右,根據當歸苗的生長速度進行合理的施肥。

    施肥以一些非常速效的尿素作為主要肥料,可以同時加入一些發酵的動物糞便。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加它們的生長速度,避免在生長的過程中,因為營養不良而出現其他的疾病。

    在冬天一定要及時的把它們進行起苗,按照它們的體積對它們的根部,一定要及時的進行保護,避免對上面的根系造成損傷。

    把那些以經出現了疾病的當歸苗,一定要及時的挑出去,按照外觀的大小進行分類,可以幾百株幼苗在一起合理的堆放,一定要選擇一些陰涼的乾燥地區,要有良好的通風。當它們表皮能夠進行風乾,它們的根部變軟之後,葉柄也出現了萎縮,這時候要進行儲藏,避免晾曬的時間過長,幼苗出現失水的現象。

    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對缺苗的地方進行補充,當它的葉子長到五公分左右,一定要及時除草,在它的生長期一年要除草4次左右。還要及時的增加肥料,每年8月份的左右,它的根部開始生長,這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補充肥料,避免營養不良情況的發生。

    到每年的6月份,由於天氣變得炎熱,下雨量少,大家一定要及時的灌溉。當進入雨季後,一定要合理的進行排水,否則會讓它們的根部出現腐爛的情況。到每年9月份,它們的根部開始迅速的進行生長,這時一定要及時的在外部進行培土,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它們的產量。

  • 10 # 末代農民

    當歸別名幹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涵歸尾,當歸曲,土當歸等,多年生草本,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最多,質量最好。雲南,四川,陝西,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當歸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材之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清燥潤腸的作用。同時還有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育苗育苗時間以春天為主,因為當歸育苗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而春季溫度的管控比較好掌控。

    當歸育苗中後期管理:

    1,選擇陰天,揭去蓋草(蓋草作用是保護摘情,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同時清除雜草。

    2,起苗打把,起苗後應首先晾乾水汽,且勿強光下晾曬。

    3,放在窖內或空置房中貯藏,用生黃土,一層苗,一層土,四周用黃土封嚴,切忌留有空隙,水分蒸發。大部藥農首選堆藏,堆藏與窖藏相比,優點是抗旱力強。雖然定植後發芽慢,但毫不影響這種貯藏方法的被認可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壓力性紫癜,想確認是不是壓力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