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文悟宇

    首先,蜀國這個平臺沒法和魏、吳相比,論經濟實力,蜀國是最弱的。所以,無論是否北伐,蜀國是遲早要被吞併的。歷史上好像還沒有一個王朝是從蜀國起家而走向天下的,頂多是偏居一隅,時間長短而已。

    其次,正因為上述原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攻出去,或許還能夠震懾魏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反而可能延長蜀國漢祚。

    另外,諸葛亮和姜維把匡扶漢室作為他們一生的使命。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選擇姜維的原因。有生之年,如果北伐成功,這也是完成了他們平生的夙願。這是姜維的畢生追求,否則他也不會在最後關頭還與鍾會一起,再圖復興的。

    最後,在蜀國內部,派系林立,既有本地派,又有外來派,外來派中即有北伐派,也有休養生息保守派。北伐或許是鞏固姜維權力的唯一選擇。這也是為什麼姜維不顧一切派死士郭循刺殺主張休養生息的費禕的原因。

  • 2 # 涼州七里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曾經的翩翩美少年

    《三國志.蜀書.姜維傳》裡面簡略地記載了姜維的生平以及北伐經歷(該書一貫如此),說他“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所謂鄭氏乃是鄭玄,是一位精通古今經文,結束了三百多年的古今經文之爭的儒學大家。姜維在學習鄭學同時,也是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衣缽傳人,乃是一位文武兼修的英雄。

    姜維二十七歲因為受到魏國方面的懷疑而投靠蜀漢,後隨諸葛亮五次北伐,因諸葛病故而暫時偃旗息鼓,後成為蜀漢後期唯一的頂樑柱。

    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之後,夏侯霸投靠蜀漢,得到魏國詳細情報的姜維於是開啟了“九伐中原”(史書記載前後共11次,夏侯霸來了之後9次)的舉措。

    戰陣上的烈烈英風

    說是九次北伐,其實可以稱之為九次邊境衝突更加合適。鑑於蜀漢在劉禪和黃皓等人的折騰下國力江河日下以及自身權利所限,姜維每次調動的兵力少不過數千,多不過數萬,雖然給予了魏國極大的打擊和震撼,卻絲毫不能對魏國潼關以西地區造成實質性威脅,反而無端消耗了蜀國僅有的國力,為後來的亡國埋下了隱患。

    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衝右突,魏兵大亂,自相踐踏,死者大半,逼入洮水者無數,斬首萬餘,壘屍數里。王經引敗兵百騎,奮力殺出,徑往狄道城而走;奔入城中,閉門保守。--《三國演義》

    在公元255年的北伐中姜維先在洮西大敗王經,殺死魏軍數萬,然後馬上被鄧艾郭淮包了餃子,五千精銳的虎步中軍被用來墊後而全軍覆沒。

    按理說,姜維應該知道他主持的北伐比他的師父要更加艱難,那為何會執著地一次次向強大的魏國發起衝擊呢?

    初,姜維詣亮,與母相失,復得母書,令求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西晉《孫盛雜記》

    諸葛亮的衣缽傳人

    第一,知遇之恩。如同劉備對待諸葛亮一般,姜維深受諸葛亮的恩惠,孔明絲毫不介意姜維的降將身份,帶著他南征北戰並給予了極大地信任,姜維也完全繼承了諸葛亮“興復漢室”的遺志,將師父的遺願作為了自己的目標。不光是“九伐中原”,甚至於劉禪高舉降旗準備動身當“安樂公”的時候他也未曾放棄復國的夢想,詐降之後策反了鍾會,可惜最後功虧一簣。

    第二,僥倖心理。雖然是諸葛亮的嫡傳弟子,但與師父生平謹慎的風格截然不同的是,姜維用兵極為大膽,看他打仗都是心驚肉跳的。這樣的戰術對於隊友的配合度和對手恰到好處的智商都是要求極高的,因此勝負參半不足為奇。

    既然喜歡弄險,姜維也有全取關中的幻想,不過蜀國的國力不允許罷了。

    樂不思蜀的劉禪

    第三,內部因素。諸葛亮死後,蜀漢人才凋零,廟堂在蔣琬費禕死後逐漸被小人把持,尤以宦官黃皓最為突出。姜維曾想殺掉黃皓,但為劉禪所阻。而黃皓也因此忌恨姜維,屢屢想奪去姜維的兵權,然後加以謀害。姜維深知其中厲害,所以不敢放棄兵權。而保住兵權的唯一方法就是領兵出戰。

    高平陵事變之後的司馬懿劇照--《軍師聯盟》

    第四,外部因素。同時高平陵事變之後夏侯霸的投靠也讓姜維產生了魏國“天下有變”的幻覺,計劃乘魏國內亂之際而渾水摸魚。但沒想到出生世家大族的司馬氏控制力和向心力如此強大,魏國絲毫沒有分裂的跡象。

    第五,國家戰略。打籃球有一句話“守是守不住的”,雖然地形險要,但蜀地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往往容易滋生奢靡腐化,軍隊戰鬥力在和平年代的退步令人吃驚。後世平定蜀地往往一戰而定,東晉桓溫甚至憑七千士卒就打成了目標。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成都的安全,這個戰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而姜維則是忠實的踐行者。

    總而言之,姜維的北伐既有兩代實現“興復漢室”的夢想和執著,也有飛蛾撲火一般去主動犧牲的決然和擔當。

    然而,魏國方面於國力而言,甚至可以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與蜀國周旋,於將帥而言,鄧艾鍾會都是僅僅略遜於姜維的存在,何況魏華人才鼎盛,能夠獨當一面的如郭淮、陳泰等人何其之多。

    蜀漢後期的優秀將領已然寥寥,唯有王平,張翼,以及降將夏侯霸等,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窘境。跟諸葛亮一樣,姜維一人要肩負起統帥,大將,參謀的全部職責,有時還要面對失約的胡濟這樣的豬隊友和扯後腿的黃皓,這仗其實是沒法打的。

    綜合統計這11次北伐,姜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平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損失方面也是優於魏國。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應該說比起諸葛亮的寸土未得要略微強上一點。魏軍也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地小民窮的蜀漢自諸葛亮時代起一直軍事壓制佔據九州之地的曹魏,甚至被迫採取戰略防守長達三十多年,這在中國軍事史上的唯一。

    至於北伐中兩次敗在魏將鄧艾手裡也是情有可原。以逸待勞,從兵力和補給上全面佔優的鄧艾能夠打敗姜維並不值得稱道,況且總戰績一點便宜都未能佔到。

    倘若攻守易形,鄧艾能有幾分勝算呢?姜維的軍事能力絕對是指的肯定的,而絕非鄧艾自誇的“姜維,自一時雄兒也。然與某相值,故窮耳。”

    諸葛亮鑲星續命失敗

    問題出在雙方的綜合國力對比上,中原鼎盛的生產力令曹魏在諸葛亮過世的十年休養生息裡蒸蒸日上,進一步拉大了雙方的差距。如同一個相撲選手和一個體操運動員在比賽割肉,少個幾萬大軍魏國完全不會傷筋動骨,而蜀國則一敗足以偏癱。

    歷史上對於姜維和北伐行為也有許多評價。

    郤正著論論維曰:“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在《三國志》中陳壽雖然透過郤正之後肯定了姜維的人品,但對於其“玩眾黷旅,明斷不周”卻是充滿不屑,甚至貶低他僅僅“粗有文武”,後來《資治通鑑》的評註者胡三省也斥責姜維“屢敗而不止, 為亡蜀張本”。

    其實他們也沒說錯,眾多史家對於北伐的行為歷來褒少貶多,這甚至可以算上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同於諸葛亮的是,歷史上對於姜維的評價是譭譽參半的,就如同他的戰績,甚至說壞話的還要多一點。

    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姜維欲速立其功,勇而無決也。--西晉時期文學家、思想家傅玄異哉郤氏之論也!夫士雖百行,操業萬殊,至於忠孝義節,百行之冠冕也。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徇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害加舊邦,不可謂義;敗不死難,不可謂節;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禦侮之任而致敵喪守,於夫智勇,莫可雲也:凡斯六者,維無一焉。--東晉中期史學家孫勝

    對於這些評價,讀來有斷章取義的感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姜維身無餘財,亦沒有弄權挾主的舉動,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忠臣良將的楷模。且自古英雄並非皆以成敗論之,姜維之悲壯難道啻於項羽乎?

    天水誇英俊,涼州產異才。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羅貫中《三國演義》姜維為蜀相,國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鍾會之亂,惜哉!非死之難,處死之難也。是以古之烈士,見危授命,投節如歸,非不愛死也,固知命之不長而懼不得其所也。--西晉幹寶

    從許多偏正面的評價來看,透露的則更多是一種壯志未籌的惋惜,其實姜維的人生軌跡與其師諸葛亮何其相似呢?比起鍾會這種空有才華卻毫無政治信仰的人,姜維的忠臣屬性可謂堅持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然而他終究不是韓信李靖這樣重生未嘗一敗的軍神,復興漢室也許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外吧。

    姜維志在復蜀,不成被殺,其赤心則千載如生。之於蜀,猶張世傑、陸秀夫之於宋耳。但譏其玩眾黷旅,以致隕斃,壽豈不知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清代史學家王鳴盛

    王氏的評價是相對中肯的,與國家而言姜維就如慷慨赴死的宋末三傑一般義無反顧,並非其“不伐賊王業亦亡”和北伐的艱難,而是個人的品質和操守驅使著他一次次毅然決然的選擇北進。

    “中流擊楫”的祖狄和“聞雞起舞”的劉琨偉大嗎?打的北方蠻族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劉裕厲害嗎?不管如何他們也如姜維一般未能完成克復中原的偉業呢。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意味著死板或愚蠢,更多的是一種悲壯。

    在筆者眼中,無論哪個角度而言,姜維都無愧於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沒有人能夠用所謂的道德去綁架他人坐以待斃,也不能以絕對的成敗去給一個歷史人物蓋棺定論。

    能力方面,姜維號稱“幼麟”,這在三國中是與臥龍鳳雛和冢虎齊名的綽號,雖然貌似力有不逮,但也算是極為難得的水準了。

    自二十七歲降漢成為漢臣,五十九歲死於亂軍之中,姜維三十二年戎馬倥傯,竟不得善終,可謂是也勢也,天下興亡終非一己之力所能改變的,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和他師徒二人的宿命吧,最後就用下面這首詞緬懷他英風烈烈的過往吧。

  • 3 # 郭公子講歷史

    首先姜維是諸葛亮派系的,是主戰北伐派。在一定意義上劉備,關羽,張飛等早期將領都是主戰派的,在他們的觀念裡,只有中原才是漢室正統,只有打回中原才能名正言順。再有,在劉諸葛等眼中,魏是篡漢,是賊,而蜀是正統,復漢伐賊是蜀的任務,是順應天道。

    再有姜維作為孔明的徒弟,一生受孔明的大恩,受孔明器重,而伐魏復漢是諸葛亮一生的追求,姜維受諸葛亮影響,也將伐魏復漢作為人生目標,伐魏復漢也是報恩,報孔明的恩,報蜀的恩。

    再次,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獨攬大權,朝中自有大臣看不慣,對諸葛亮心生妒忌,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得意門生,自然不受待見,姜維有沒有諸葛亮那麼大的權力,雖說劉禪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沒說什麼,表面賦予姜維大權,但其實姜維在蜀地是沒權的,只有北伐,姜維才能真正掌握實權。

    最後,蜀地也是派系林立,爭鬥不休,既有原來的本地派系,又有當時劉焉入蜀時帶的劉焉派系,後來又多了劉備入蜀時帶的劉備派系,幾大派系也是明爭暗鬥,其中的林林總總也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 4 # 暮雨夜行歸何處

    “麒麟之才”天水姜維姜伯約文武雙全,作為諸葛亮死後的軍事繼承人,他一直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對曹魏發動了多次進攻。

    有很多人,都知道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強如諸葛亮都不能成功,那姜維為什麼還要不顧性命的北伐呢?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轉移內部矛盾

    我們都知道,其實蜀漢一直沒有表面上那麼和諧,內部有多股勢力明爭暗鬥,第一股是劉備帶來的荊州派;第二股是李嚴為首的劉璋手下的益州派;第三股是益州本地計程車族豪強,到了姜維時期因為沒有了諸葛亮這個有威信、有能力,軍政一手抓的領導,因此上出現了第四股勢力——主張休養生息的主和派。

    由於蜀漢國力的凋敝,因此上姜維時期,以蔣琬和費幃為首的主和派的勢力一度壓過以姜維為首的主戰派,為了轉移內部矛盾,體現自己的存在,因此上姜維沒辦法只能進行北伐以護住自己的軍權。

    而且蜀國國力不強,為了自保,必須保留足夠的軍隊,如果不打仗的話,這些部隊只能消耗國家錢糧,空受百姓的責怪,因此上只有發動戰爭才能轉移民怨。

    二 小國需圖強

    蜀漢是三國之中勢力最弱的一個,就算蜀漢不發動戰爭,和曹魏孫吳和平發展,實力的增長速度和其他兩個國家根本沒法比,之後被它倆慢慢拉下,最後到了實力差到一個不可小視的度之後,便會被曹魏消滅。

    這也是諸葛亮和姜維誓死北伐的原因:以戰養戰,以攻為守,不斷的鞏固自己。

    三 曹魏內亂不斷

    姜維北伐的時候正好碰上了曹魏政權不穩定的時候,內部司馬懿父子正在和曹氏宗親不斷爭權,叛亂不斷;外部時不時有孫吳侵擾。

    面對這個局面,姜維肯定會不斷的進攻以趁機佔的好處,至於成不成功,也難說什麼,但是縱觀姜維一生,作為一個曹魏降將,確實為蜀漢做了很多。

    具體還有很多原因,但是由於歷史過於久遠,也不好過多揣測,只提出這幾點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 5 # 棍哥觀史

    不管是後期姜維還是前期諸葛亮,蜀國的北伐都是“不一定不可為,但必須為之”的國家方針政策,其原因主要在於蜀國內部情況,三國鼎立走勢和個人因素。

    蜀國內因“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早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就已經提出了“益州疲弊”的現實狀況,何為疲弊,一為自然資源匱乏,二為人才基礎薄弱,三為經濟發展受阻。自劉備夷陵之敗以後,荊州之地全部丟失,之後孟達叛魏,劉封被處死,上庸三郡之地也已丟失,蜀漢政權實際的控制範圍僅剩益州,漢中大部分地區。

    中南地區雖有諸葛亮南征後得以穩定,但歷屆庲降都督府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地方叛亂,鄧芳、李恢、張翼、馬忠、張表、閻宇幾乎個個都是狠角色,目的就是鎮壓南中地區的叛亂,所謂諸葛亮南征後的“不留兵、不運糧”並不可信,南中地區的麻煩是蜀漢向北發展的必要推力。

    諸葛亮治蜀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鹽業、茶業、冶鐵業都成為蜀漢重要的經濟支柱,但作為農耕社會,基礎依舊是農業,南方地區的不穩定,成都平原與漢中盆地的侷限性,不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戰略儲備和全方位供給,關中之地的肥沃土地就也順理成章的成為蜀國的戰略目標。

    有戲言道“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雖然廖化身為一代名將有些冤枉,但這也是蜀漢人才匱乏的真實寫照,諸葛亮為了迎回被吳國俘虜的張裔,委曲求全的承認吳國稱帝的合理性,這幾乎是在打先主劉備的臉,但蜀中人才的匱乏使得諸葛亮不得不犧牲國家榮譽來恭賀東吳大帝。

    三國鼎立走勢“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諸葛亮死後,姜維接掌軍隊大權,其用兵思想實際上是與諸葛亮一致,根據三國鼎立的態勢伺機而動。三國鼎立的局面一直是魏最強、吳次之、蜀最弱,因此蜀吳兩國在大後期的戰略方向也是一致的,東西兩線的對魏戰爭也都“配合”的相當默契,根據戰爭發生的時間大致能看出,姜維的每一次北伐,都伴隨著東線吳國與魏國的戰爭,最有機會的一次便是公元257年魏國將領諸葛誕發動淮南兵變時,姜維趁勢兵出秦川,領萬人出駱谷,可惜諸葛誕很快失敗,被鄧艾擋在芒水的姜維無功而返。

    蜀國北伐事業中,雖然諸葛亮和姜維都打著“北伐中原”的口號,但實質上每次用兵都在五萬以內,作為軍事家,不會不知道五萬人入主中原實際上是送死的節奏,因此蜀漢北伐的真實目的只是力圖控制關中地區和隴右地區。因為魏國對於關中地區的統治並非牢固,隴右地區的羌族勢力也多受魏國打壓,積怨頗深,地方叛亂頻繁不斷,且魏國的作戰重點一直偏向於吳國,因此蜀國根據天下態勢,做出頻繁北伐的舉動是符合當時局勢的。

    個人因素“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諸葛亮書蔣琬《三國志》

    其實在諸葛亮死後,掌管軍政大權的是費禕,姜維直到費禕死後才真正獨攬軍權,諸葛亮對於姜維的知遇之恩不用贅述,但諸葛亮北伐無功,病死五丈原,且不論先主劉備遺志復漢,但說諸葛亮這位伯樂未了之心願對於姜維的影響還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在國家利益和個人意志上,姜維本人的北伐決心是不可忽視的。

    然而蜀漢政權另外一個人對於姜維的“影響”也至關重要,那就是宦官黃皓,至董永去世以後,黃皓便開始成為劉禪的近臣,很快從黃門令做到奉車都尉,從公元258年開始操弄威權霍亂朝政,並非常排擠大將軍姜維,雖然姜維此時已經北伐五次,但黃皓隨後對於姜維的排擠對其盲目出兵是有促進作用的,以至於262年要求後主劉禪處死黃皓未果後,害怕引火上身的姜維直接領兵前往沓中屯田。惹不起躲得起也是其最後盲目出兵力圖立功避禍的一個因素。

    因此,姜維的北伐與諸葛亮幾乎同源,為蜀漢打破困局,力求進取勝過坐以待斃,況且魏吳戰亂頻繁,關中之地是蜀漢有機會爭取也必須爭取的戰略要地。

  • 6 # 大羅言酒

    首先不要用現代戰爭的綜合國力論去套古代戰爭。因為現代政府的動員力非常強大,也就是說相對於政府而言,民眾都比較原子化,國家的宣傳機器和動員政令可以到最基層,故而一旦戰爭機器開動之後,國家可以最大限度的壓榨自己的戰爭潛力,最終成為了國力的較量。

    而在古代,國家的動員能力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和挑戰,你能動員1%,我能動員3%,三倍的國力就被抹平了。薩爾滸之戰,後金三丁抽一,大破明軍四路圍剿,分進合擊又怎麼解釋?後金和大明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吧。

    古代的國力從來都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一場決戰往往就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畢竟如果國力決定一切,袁紹早就把曹操滅了,王莽早就把劉秀滅了。至於黃巢、李自成什麼的根本就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

    說什麼曹魏佔據天下十分之八,蜀漢只有十分之一所以怎麼都不能成功,這是純粹站著說話不腰疼。

    曹魏有曹魏的難處。西邊有諸葛亮大軍壓境,東邊有陸遜伺機而動,北方鮮卑雄主柯比能虎視眈眈。曹魏雖然家大業大,但是兵分三處還是緊張,就靠著一支大約五萬人左右的中央軍救急,諸葛亮一出祁山的時候,居然情況已經緊急到了魏帝需要親征:

    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旣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

    如果在街亭,馬謖擋住了張郃,讓諸葛亮全據隴西,割據涼州,勾連羌人和鮮卑,那麼曹睿必然只能坐鎮長安,曹魏再也沒有任何的機動兵力能夠調遣。東吳再來一次石亭之戰,陸遜大破曹休,那麼曹魏還能不能做穩中原就很難講了。

    可惜的是馬謖兵敗,連帶著石亭之戰的意義都小了很多。並且石亭之戰的總指揮陸遜並沒有周瑜那種於天下爭雄的心思,沒有用朱桓的計謀去試圖吃掉曹休的十萬大軍,徹底打穿曹魏的江東防線,最終只是逆轉了魏和吳的攻防,並沒有讓曹魏的東線崩潰。

    說到陸遜,這個人的能力上並不比周瑜差多少,無論是設計除關羽、敗劉備,破曹休等等都體現了陸遜的智謀。陸遜北伐中原數次,雖然戰果一般,但是未嘗一敗。此人有點滑頭,自保心太重,稍有挫折,就縮回江東。如果是周瑜,而非陸遜和諸葛亮東西合力,效果就可能會好很多。

    曹睿、張郃、司馬懿、郭淮和陳泰,雖然個人能力單個拿出來基本上都不如諸葛亮,但是好在名臣輩出,加上兵力優勢在一起倒是也能攔的住諸葛亮。而這種名臣加明君的組合本身並不是必然的,如果曹睿昏庸一點,或者司馬懿、郭淮失誤了、中冷箭了,這些都是潛在的能夠改變歷史的事件,也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再說歷史上的年輕皇帝失國的事情並不少。

    即便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可以看看地圖,五丈原在什麼地方?司馬懿千里請戰,雄圖頓屈,如果諸葛亮堅持個五六年,活到六十歲,怎麼就看出北伐不能成功了?

    這個答案下很多人說,姜維和諸葛亮最大的區別是姜維窮兵黷武,機會主義,其實這有點因果倒置——在諸葛時期,是因為諸葛亮無以倫比的個人能力加上劉備四方糾合的蜀漢殘存的精銳對曹魏群英形成了壓制,所以才能夠在不窮兵黷武的情況下取得一定的戰果。

    而姜維最大的問題是:智不出於敵而力少於敵。無論是鄧艾還是陳泰,都是和姜維智勇相當,甚至於可能還稍有過之的對手,而姜維時代統領的軍隊已經逐漸的益州本土化,當年隨著先帝征伐四方的精銳已經日漸凋零。

    姜維和魏國一幫水平相當又群策群力的對手在隴西攻防,一個挑釁一個屯田,姜維不靠機會主義撞大運,難道還要靠強大的實力平推鄧艾麼? 如果大家一門心思的屯田發展,曹魏完爆蜀國,這應該是從古至今,大家在這個問題上的共識,也就是說閉門搞發展是十輸無贏的。只有打起來,不論是九輸一贏,還是八輸二贏,但是好歹有了一點贏的可能,就算自己能力比對方低,但是戰陣之上什麼都可能發生,萬一勝了,就是轉機。

    其實,這些道理都明明白白的寫在《後出師表》上: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不論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親自寫的,但是諸葛亮、包括姜維都是按照這個道理來做的。

    而且姜維時代,北伐也並非全然沒有機會。洮西大捷,其戰果是諸葛亮都沒有取得過的殲滅戰。此戰中姜維也是動員了蜀軍全力,趁著司馬師新亡,曹魏政權不穩的契機,在洮西大破王經,連鄧艾都已經打了退堂鼓。 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 幸虧陳泰一力堅持援救王經,同時姜維也犯了頓兵堅城下的問題,終於糧盡退兵。就像陳泰說的,如果趁著這一戰之威,引誘羌胡,隔絕雍涼,那麼姜維的這次北伐很可能部分達成諸葛亮未竟的事業——也就是蠶食雍涼。不過和智力相當的對手打仗,容易大勝大敗,不久之後段谷會戰,姜維賠掉了很多蜀軍精銳,之後的北伐就再也沒有取得相應的戰果了。

    大多數情況下,歷史的偶然性遠遠大於個人的努力。如果諸葛亮晚隕落幾年,如果姜維能等到淮南第三叛開始,司馬昭分身不暇的時候再打出洮西大捷,都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三國。就連同時代的張儼在評價諸葛亮的時候都有說道: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古代王朝的興衰,只有長期的、大勢上的必然,具體誰能夠一統天下,充滿著各種偶然,所以根據某一個偶然的、機率的結果去論斷某某做的是無用功,不過是:“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次給蘭花澆水都有幾片葉子從底部發黃,四月份施過好康多,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