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使者

    圖片由提問者提供

    清朝開國君主們都銳意進取,不懼困難;而明朝皇室貴族都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崇禎,儘管勤政,但獨木難支。

    努爾哈赤父子,對於漢地的讀書人是真心請教,走的是務實策略;崇禎誅殺了閹黨,上臺的東林黨們卻是嘴炮一群,空談誤國。例如,在李自成進軍北京之時,崇禎曾想讓太子和自己的其他兒子遠走南京,私下徵求大臣意見,卻被大臣視為怕死。輿論害死人啊!

    努爾哈赤家族,在初期是各個能征善戰,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而明朝,對那些善於打硬仗的武將們,文臣們卻是內心妒忌,瞎指揮。薩爾滸之戰,就是文人瞎指揮造成幾萬精銳盡失。此後,又是瞎指揮,害死盧象升、孫傳庭等人。對內,明明快要將李自成、張獻忠等叛匪徹底剿滅,卻突然想招安,給了他們以喘息休養生息的時間。

    在經濟、人口、文化上,清與明差距很大,但是清的統治集團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務實的手段,將一手爛牌打成好牌。而崇禎,接到的就是爛攤子,沒有有謀略的文人輔佐,又害死得力的武將,最後因李自成打入北京而上吊自殺。

    此後,明還是有實力與清抗衡。但是,明朝殘餘勢力仇視李自成、張獻忠餘部。明軍內部又各個心懷鬼胎,沒有同心,最後被清一一擊破。

  • 2 # 張子曰

    很遺憾,這個世界所謂的先進和落後,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先進的永遠戰勝落後。

    首先,先進的一定能戰勝落後嗎?羅馬吞併希臘城邦,歐洲聯軍絞殺拿破崙,沒有任何歷史史實可以支援,先進的一定就能戰勝落後這個觀點。更不客氣的說,我們常常自感得意的中原文明,相對於從草原文明來說,如果比較的是哪種更接近於現代文明的話,說不定草原文明更為接近,草原民族的政治體制,民主程式是超過中原文明的,其內部成員的地位,婦女的地位,顯然比中原文化圈的要高。顯然,沒有人認為草原文明比中原文明先進。所謂先進的一定戰勝落後,本來就是一個純粹扯談的命題。

    進一步說,什麼是先進?什麼是落後?住在海邊的人,經常看到海浪洶湧而來,轉眼倒卷而去。我們能說洶湧而來是先進,倒卷而去是落後麼?所謂的誰的體制比誰的體制更先進,本質上就是一個偽命題。美國的體制和先進沒有什麼關係,伊斯蘭的體制和落後也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是不同的人穿不同的鞋子罷了,各自覺得合腳便可。美國建國的時候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如果英國強大便代表著先進,那美國又何苦自己弄個《獨立宣言》脫離聯合王國呢?奧斯曼帝國橫掃西亞東歐殺得歐洲諸國膽戰心驚的時候,大概也沒有多少歐洲國家覺得奧斯曼帝國的體制有多先進,急吼吼的喊著要學習奧斯曼帝國。華人總覺得中原文明是先進而強大的,相對於草原民族擁有著極大的優勢,但是不客氣的說,無論是北方遊牧民族,還是西域的綠洲小國,又或者是青藏高原的蕃人,誰也沒有學習先進的中原文化,最終都走向了其他文明型別。無數的歷史史實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所謂的先進的體制,更多的是處在當世的強國的自我意淫和盲從者的盲目吹捧。今天很多人宣揚美國的體制的先進,不客氣的說,又有哪些國家追隨美國的體制?又有哪些國家追隨美國的體制而強大起來了?英國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體制,和美國是不同的,堅持的是自己的體制;日本至今仍然是千年一系的的天皇體制。總是宣揚美國體制的優越性,那我們應該學習美國的體制的哪些內容?

    體制沒有先進和落後的的區別,並不代表我們就要永遠堅持自己的特色而絕不更改,抱殘守缺。人嘛,隨著年紀的改變,腳的大小就有區別,經濟上的改變也能擁有更多的選擇,那麼按照自己的的購買力和自己的舒適程度自由選擇即可,一切以可承受範圍內的舒適便捷為佳即可。體制也是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環境自然而然有所改變,順應這種改變,不斷的對體制進行調整,以達到合腳且舒適的程度即可。

    至於什麼誰誰誰是先進的,那就一定要拿過來穿管他合腳不合腳,最終不但崴腳,只怕還要摔一跤跌個跟頭呢。

    中國的太極圖案,極有深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獨立又互相進入,進步和落後,其實也如同陰陽兩級一樣,我們以為他們是一條直線上的高下之分,其實他們只是一個圓的兩極而已,換個角度看,其實先進便是落後,落後便是先進。

    所以清朝戰勝明朝,談不上什麼先進戰勝落後,也不是落後戰勝先進。不過是穿著更合適作戰的鞋子的清朝戰勝了崴著腳了的明朝罷了。和什麼先進,落後又有什麼關係呢?

    少談些什麼先進性,多談些合不合腳,舒服不舒服。

  • 3 # 北洋海軍炮手

    題目問的就有問題,如果清朝真是制度落後於明朝,那麼清朝是如何吞掉明朝並削平全國各個反抗勢力的?這不科學。而實際上,清朝在動員機制、行政效率上比明朝更高效,才使得清朝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清朝在入關前的主要軍事制度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壯丁輪流披甲,平時耕種,戰時三丁抽一上戰場作戰。平時還有圍獵這種等同於軍事演習的活動,這就使得八旗雖然壯丁稀少,但是戰鬥力並不弱。而明朝的軍事制度呢?衛所制度把士兵捆綁在土地上,使其世世代代成為國家農奴,導致明朝軍事力量過早衰落。而喝兵血、吃空餉這些優良傳統使得士兵愈發赤貧,形同乞丐,軍餉被剋扣、拖欠是常有的事,經常有士兵在冬天被凍死的例子。而且明軍士兵的軍器朽爛不堪,薩爾滸出征前殺牛祭天都鬧出了笑話,盔甲用戚繼光的話來說是“一葉爛數個眼”,同裝備精良的八旗兵來比自然毫無戰鬥力。甚至遇到八旗兵就爭相奪路而逃,甚至還自相踐踏踩死了不少。而明軍一旦換了老闆給清軍打工,戰鬥力自然直線上升,新老闆不克扣、拖欠軍餉,立了戰功還不吝賞賜,自然更值得賣命。畢竟忠誠以及戰鬥力都是和報酬劃等號的,誰給的錢多就給誰賣命。而且,清朝統治者對火器的興趣。努爾哈齊就規定:每牛錄遣甲兵百人,以十人為白巴牙喇,攜炮二門、槍三枝;剩餘的九十名甲兵中四十名為紅巴牙喇,攜炮十門、槍二十枝,其中十人攜盾車二輛、水壺二個;黑營五十人,攜炮十門、槍二十枝,其中二十人攜盾車二輛。可見此時後金就注意到了火器在戰鬥中巨大的作用。而且八旗玩火器比明朝玩的還好,可以參考徐光啟的這段評論:我雖舊有,用之甚拙;賊雖創有,用之甚工。如近攻遼陽東門,賊來止七百人,車載大銃,我川兵千人逆之。賊發虛銃二次,我兵不損一人,因而直前搏戰。迨至二三十步,真銃齊發,我兵存者七人而巳。夫假銃誘敵近而後發,則勢險節短,此用器要術,臣嘗密與諸將吏言之,不謂賊巳暗合,患皆在於怯也。若我兵則初見敵塵便巳發銃,無一中者,敵近則委而去之,兩者巧拙何如也。真是高下立判。

    再說說行政效率。後金/清的行政效率之所以比明朝高效,除了船小好調頭之外,再就是後金此時的一切機制,都是為戰爭服務。得益於全球性的小冰河,後金也和明朝一樣都遇到了饑荒,而且後金在天命後期、天聰初期都達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滿文老檔》),像明朝《饑民圖說》描繪的場面,後金應該也一樣不缺。不過正是由於後金全面為戰爭服務的機制,因此後金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辦法——除了國內解放漢人、增加勞動力以外,還拿明朝、北韓當小受,皇太極五次破關擄走了大量的人口、財物、糧食,還透過兩度對北韓用兵掠奪、勒索了大量的財物和糧食。所以,此時後金就相當於一個孔武有力而又異常飢渴的彪形大漢,而明朝和北韓就成了在這個飢渴的大漢面前一絲不掛、美麗妖嬈的脫衣舞女郎,只要這個大漢一有需要,就隨時可以在這兩個裸女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明朝在後金面前,應該是這種狀態

    用後金漢官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地窄人稀,貢賦極少,全賴兵馬出去搶些財物”。雖說簡單粗暴,但是卻是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而且皇太極的軍事行動,既解除了後顧之憂,有削弱了明朝的戰爭實力,可謂是一舉兩得。另外清朝行政效率高於明朝的表現還可以看紅衣大炮這一項。清朝自皇太極時期成功仿製紅衣大炮後,就一直對紅衣大炮充滿了渴望。比如孔有德、尚可喜二將來降,帶來了大量的紅衣大炮和成熟的炮手、工匠,皇太極異常興奮,不僅封他們為王,還親自出城迎接,以顯示重視。松錦大戰時候,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清軍一次性拉出60門紅衣大炮和明朝對轟,而明軍的紅衣大炮數量,根據戰後清軍對戰利品的清點,一共是16門,還包括在戰鬥中被擊毀的。而明朝人力、物力、財力都遠高於後金,而參戰紅衣大炮數量如此稀少,所以,只能用明朝的行政效率遠低於後金來解釋。而且,松錦大戰結束後,清朝入關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雖然清朝1644年入關是偶然,但是從歷史發展來看卻是必然。不過,清朝入關後迅速調整了政策,拋棄了入關前的制度,並對明朝的制度加以改進使其能夠更好的為清朝的統治而服務,最終在武力遠強於對手這一保障下,清朝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進而將疆域開拓至1300多萬平方公里。當然,這是後話了。所以,制度不存在先進與否的問題,只有是否試用的問題,只有適合自身的制度才是勝利的最終保障。

  • 4 # 小周談史話

    很簡單,天時地利人和,後金佔全了,焉能不壯大?壯大了焉能不擴張?擴張則必然會與大明爭鋒。

    恰好此時的明朝正處於內憂外患的歷史節點上,偌大的帝國只剩一個架子,內有小冰河時期各種糧食大量減產,各級官吏猶以東林為首,只顧爭權奪利,相互攻訐,外有強敵環飼,一年年的軍費開支導致稅負急劇上漲,內外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以農業賦稅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封建帝國很容易崩潰。

    題主說的是,滿清並不在制度和各方面條件上優於明朝。

    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此時的滿清,各方面條件都優於明朝,實際上要比明朝好得多!

    首先,從國家收入來看,以明金對峙期為例,後金此時實際上是一個大部落,由部落酋長和其它幾個領主共同決定部落事務。且不說後金是個大部落,由百萬包衣供養上層的貴族,為了部落的生存,酋長必須“改革開放”,從外界交易商品來滿足自身需要。在當時就是從蒙古交易肉品,從中原交易糧食棉花等等。

    看官看到這裡會問,明金此時是死敵,為什麼還會從中原,在小冰河時期那樣艱難的時候,向後金這個大敵提供糧食這樣重要的戰略物資?

    答案是,就是有人敢這樣做!根據明史和流傳到日本的史料記載,當時有許多山西的商人出薊縣到遼東,不遠千里就是為了和後金做生意!賣的還都是糧食衣物這樣的戰略物資。

    而後金給的則是一次次從中原掠奪的金錢,是沾滿了漢人百姓的鮮血的銀子!

    更駭人聽聞的是,很多明軍將領出於養寇自重或者掩敗為勝的原因,也將自己軍中的糧草賣與後金。其中就包括了所謂的著名抗金將領,很多人心中的英雄。

    而反觀大明,因為長期閉關鎖國,小冰河時期農民的收入急劇下降,使得國家收入減少了大半,國家無力再負擔對外戰爭與國內鎮壓造反的民眾的需要。

    所以大明最後被推翻也是正常。

    其次是人和,明眼可見的是,大明後期囿於黨爭,東林黨和閹黨爭權奪利,不惜以向對方派系的將領提供不足額的軍資軍備糧草甚至故意下絆子,使得戰事失敗從而達到打擊政治對手的目的。殊不知,這樣做一次次地消耗了帝國的戰爭能力!

    而後金此時仍然陷於生死存亡中,畢竟體量相比中國太小,一旦大明恢復元氣,反手就能拍死後金。所以後金的領導人都勵精圖治,他身邊的大臣也是拼了命支援君主,不會使得部落限於黨爭。

    因此,人和也輸了一籌。

    最後是地利,後金佔地小,但這也使得國家動員力強,最不濟也可以帶著軍隊當流寇,到處搶劫殺人。而大明則幅員遼闊,在全國各地造反越來越洶湧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應接不暇,最後只能全國局勢一片糜爛。

    蛇吞象並不是一朝而就,而是由於象內部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日久成疾,封建帝國體制本身存在而且不可避免的頑疾導致了明朝的覆滅。

    事實上,蛇成了象以後也表現出了象的毛病,清朝建立以後,逐漸也向明朝看齊,在清末,面對外來壓力,表現了和明末一樣的頑疾。

    這大概是封建帝國不可避免的道路吧。

  • 5 # 香茗史館

    明朝滅亡更多是自身原因,正是由於其一系列的內部因素,導致了明末時期的民不聊生,農民起義大規模爆發,最終推翻了大明王朝。而清朝之所以最終能佔據天下,有一定的偶然性。再說體制方面,當時兩相對比,無疑明朝的體制更加完善,盤踞於東北的滿清當時的政權體制並不完善,但體制的先進在戰爭中卻不僅沒能表現出優勢,反而成了拖累,掣肘太多、效率緩慢。

    明朝滅亡自身原因更多

    一件事情的發生,總會有內因、外因兩方面的因素,就明朝滅亡這件事而言,我認為內因的影響更大,正是由於其內部原因,導致大明最終走向了滅亡。

    1、晚明朝政腐敗。這是導致整個帝國運轉出現問題的主要因素,不論是官員中飽私囊,還是朝廷黨爭嚴重,各級官員的塌方式腐敗,直接導致晚明時期的朝廷基本陷入了癱瘓狀態。再加上崇禎皇帝疑心極重,朝政幾乎已經完全荒廢。

    2、土地兼併嚴重。皇室宗親、朝廷官員、大地主階級與民爭利,爭相兼併土地,導致小地主和普通農民大面積破產,失去土地的小地主和農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從而導致農民起義頻發,最終釀成全國性的大規模起義。

    3、百姓負擔加重。以農業稅為主的大明王朝,由於掌握大部分土地計程車族、大地主、官員、皇室享有特權,他們可以透過各種方式逃避納稅,從而導致朝廷的負擔全部壓在了普通百姓身上,致使本就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只能走上造反這一條路。

    4、天災人禍不斷。從十七世紀開始,明朝就已經處在了小冰河時期,旱災、瘟疫、蝗災等災害此起彼伏,然而由於朝廷官員的腐敗,受災的百姓不僅得不到朝廷的救助,反而因為各級官員的盤剝而更加悲苦。

    5、衛所制的崩潰。作為大明的兵力主要來源,到了明朝中晚期,衛所制可以說已經完全崩潰。由於各級官員的壓榨,衛所官兵戰鬥力極為底下,原本駐守各地的衛所官兵根本起不到彈壓當地起義的作用,為了對付各地的起義,朝廷不得不從各地,乃至邊鎮抽調兵力。

    6、改革措施不當。明朝末期朝廷府庫空虛,於是朝廷開始“開源節流”,“開源”方面收效甚微,在“節流”方面卻乾的轟轟烈烈。例如由於各地驛站支出過大,於是選擇了透過裁撤驛站來減少這方面的支出。這些措施不僅沒能緩解朝廷財政壓力,反而致使基層小吏大多因此失業,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

    諸如以上等等,可以說到了明朝末期,大明的整個統治都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各種各樣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已經是無力迴天了。

    體制優勢並未體現

    按理來說,已經建國兩百多年的大明在體制方面無疑更加完善,而盤踞於東北的滿清體制構造相對要簡單許多,但這種體制的優勢不僅沒有完全體現,反而成為了大明的拖累。

    1、體制完善卻導致效率低下。正是由於大明體制過於完善,導致一件事情從提出到落實,中間環節過多,而其中又往往牽扯到各方利益,相互博弈、妥協之後才能達成一致,這無疑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對來說,滿清正是由於體制相對簡單,反而效率更高,事情可以得到迅速落實。

    2、體制完善卻導致掣肘過多。同樣由於大明的體制過於完善,一件事情的辦理或落實往往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但由於朝廷官員的派系、利益訴求等原因,這種協調配合不但不夠緊密,反而出處下絆子使壞,不僅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從而導致處處掣肘。而滿清方面由於體制相對簡單,則不存在這一問題,特事特辦的他們反而不容易遭遇掣肘。

    體制優勢沒能體現,主要還是源於吏治的整體崩壞。體制完備的優勢原本體現在各級、各部門官員各負其責,擁有完善的事務處理流程。如果吏治清明,各部門充分協調配合,那麼優勢自然極為明顯,反之,一旦吏治崩壞,那麼這種優勢反而成為了拖累。

    滿清奪取天下有一定的偶然性

    說完了大明的自身問題,再來說說滿清奪取天下的過程,從李自成攻入北京導致明朝滅亡,再到滿清入關,推翻李自成政權,進而進佔天下,這期間有著太多的偶然性。

    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京城後胡作非為,從而導致吳三桂徹底倒向滿清,放滿清入關,以當時清朝的國力來說,想要爭奪天下勢必極為困難。正如李自成從西安起兵到攻入京城滅亡明朝那般迅速,李自成在入京還未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就又迅速遭遇戰敗退了出去。這個新生的政權還沒來得及鞏固,就又變成了流寇一般。

    如果李自成入京之後能夠保持克制,率先建立政權,再招降吳三桂,從而贏得時間穩固統治,哪怕與南明劃江而治,從當時的情況看,即使滿清已經佔據漠南,但想要入關、進而戰勝李自成都極為困難。

    但恰恰是李自成自毀長城,不僅沒能招降吳三桂,反而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促進了滿清入關,最終招致失敗,這才給了滿清入關一統天下的機會。

  • 6 # 南柯多萌

    明朝末年,百弊叢生,這一時期,明朝遭遇了千年未變之局,政治上,宦官禍亂朝政,黨派之爭越演越烈;經濟上,遭遇小冰河時期,百姓顆粒無收,導致農民起義不斷;軍事上,崇禎帝生性多疑,有能力的軍事將官慘遭迫害。

    清朝趁這個時機入關,奪取了明朝的江山,清朝的鐵騎一路過關斬將,但是清朝入關時的兵力只有二十餘萬,連同家眷奴僕最多不過百萬,歷史往往就是這樣神奇,區區二十萬,就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大明王朝的軍隊在幹什麼呢?

    首先,起義軍不斷,尤其李自成、張獻忠的勢力最大,崇禎帝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平叛,無暇顧及滿清,崇禎帝由於過於心急,一時半會兒沒將滿清勢力放在眼中;

    其次,明朝這一時期的官僚體系是徹底腐朽了,魏忠賢一死,東林黨人沒了壓力,對崇禎皇帝來說這就是左右不平衡了,東林黨這一文官集團集體腐敗,除個別殉國的不說,崇禎帝國庫拿不出餉銀平叛,崇禎帝率先捐款平叛,但是沒一個人肯捐,崇禎的岳丈在女兒的再三請求下,才捐了十萬兩,其他人更不用說了,哀哉!

    總之,滿清奪取明朝的江山只是一個偶然,但這就是機會,把握住了,江山是你的,把握不住,繼續苟延殘踹于山海關之外,放羊牧馬才是根。

  • 7 # 霹靂龍捲風

    與其說地清朝太先進,倒不如說明朝爛的太徹底,朝廷上皇帝胡作非為,大臣黨同伐異,從皇帝到王公將相都在啃食大明帝國的根基,皇帝是拼命地往自己的小金庫撈銀子,如此上行下效,尤其是東林官員一邊從國庫掏銀子往自己腰包裡塞,一邊鼓吹自己廉潔奉公,道德高尚。如此顧私忘公,帝國百姓沒有活路,紛紛扯旗造反。大明後期從皇帝到朝臣,沒幾個真正管過帝國的死活,帝國已經從裡邊爛透了,滅亡是早晚而已。沒有清朝,他一樣會滅!

  • 8 # 老虎他爹

    首先需要澄清兩個問題:

    其一,體制先進是什麼概念?體制本身不是用先進和落後來評估的,而是根據實際來評估的,如果實際不需要,體制再先進也沒有意義。

    其二,所謂明朝體制體制先進,是後人書寫的產物,未必是歷史事實。

    圖片說明:雖然明清之間戰爭不斷,明軍節節後退,但在李自成佔領北京之前,清軍尚不具備奪取中原的實力。清軍能鷹揚天下,很重要的是明朝發生了內亂,管理失序所致。

    清朝為什麼能蛇吞象

    其中原因很多。

    需要說明的是,明亡於農民起義,並非亡於清(當然,南明的情況另說),清軍進入中原更多是在於民軍作戰,專業打業餘,自然成績更好,更何況清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明軍叛逃的部隊。

    選擇幾個大家關注較少的因素來說吧.

    清朝在關外時比較富裕:因為皇家壟斷了人參生產與銷售,年交易額可達300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考慮到當時八旗人口並不多,這筆額外收入可以全部投入到軍隊建設中去,自然實力非凡。

    圖片說明:後金初期是將山頭包給八旗王爺,不同王爺組織人力在不同山頭挖參,隨著資源越來越少,最高統治者意識到這種舉措可能造成資源破壞,到皇太極時,皇家壟斷了所有的挖參權,並由皇家專賣,得到的收入完全集中在皇家,為戰爭提供了巨大支援,雖然生產效率也因此而下降。

    清朝皇室在傳承體系上有優勢:採取立賢制,雖容易引發政爭等,但賢君上位,行政的效率就比較高,而明代皇室採取立長制,哪怕水平低下,也自然可以掌權,這樣幾代積累下來,差距就比較明顯了。

    圖片說明:明朝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有說法稱他天生殘疾,一腿長一腿短,擔心被臣子所輕視,也有學者懷疑,萬曆皇帝可能是吸毒者,無法早起床。總之,萬曆皇帝是否昏庸另議,如果按立賢制,他可能無法上位。

    社會控制上清朝優勢明顯:明朝的國家哲學以儒學為主,主張與民休息,少干預民間具體事務(雖然徵稅並不少,沒有完全做到皇權不下縣),這樣國家不斷後退,對基層資源呼叫的能力持續下降,而清朝以八旗為組織核心,用管理家庭方式來實現社會管理,效率就會比較高。終清之世,八旗中未出現內戰,八旗子弟雖然腐化,卻不會政變,這是明代做不到的。

    圖片說明:八旗雖是皇家親兵,但日常訓練比較嚴格,圖為每年冬季八旗在進行冰嬉,這也是練兵的一種,皇帝會親自視察。

    總之,明代到後期管理高度渙散,甚至發生了朝食時官員為了搶食物而鬥毆,崇禎看到了也只好裝沒看見,一個組織發展到這種罔顧斯文的地步,那麼就很難維繫下去了。

    明朝體制真的先進嗎

    從整體上說,中國古代王朝都採取了專制主義,歷代只有微殊,雖然從歷史的大跨度看,變化明顯,但明清之間區別是明顯的,基本是明規清隨,只是清朝有八旗制度,此外懲於明代滅亡教訓,特別重視皇子教育、特別防止太監專權,這些都不是系統的遷移,只是制度上的補漏而已,這麼評估下來,清朝制度應該更有優勢。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認為明朝體制更先進呢?

    這是歐洲啟蒙學者的誤會,因為當時法國王權過強,完全壓倒其他力量,官員皆從貴族出,相比之下,法國又是當時Continental最強國,其他國家甚至都還不成型(如德國、義大利),轉亂不休,所以,西班牙則更為專制,所以Continental學者不得不求法於海外,而奧斯曼帝國的專制與腐敗顯然難成為榜樣,所以他們更傾向於中國。

    圖片說明:孟德斯鳩說:“專制主義,在禍患無窮的壓力之下,雖然曾經願意給自己戴上鎖鏈,但都徒勞無益;它用自己的鎖鏈武裝了自己,而變得更為兇暴。”孟德斯鳩是第一個將明朝列入專制主義國家的西方學者,他雖然沒到過東方,但他和一位曾到過明朝的海員進行了嚴肅的對話,從而得出他的認知。

    明代末期中國比較開放,西洋傳教士大量來到中國,因明朝皇權管理不周密,所以看上去人民生活比較自由,此外官員皆從科舉出,也相對公平。明代中後期昏君不斷,甚至長期不理朝政,國家完全由士大夫來維持日常運轉,很像“虛君共和”,所以在啟蒙學者中形成了兩種態度,其一是伏爾泰,認為中國是先進政治的代表,其二是孟德斯鳩,他根據奧斯曼帝國的情況來判斷,認為明朝是專制主義的國家,腐朽而墮落。

    其實,不論是伏爾泰,還是孟德斯鳩,都沒到過中國,他們的想象都是為現實需要而服務的,沒必要太當真。

    弔詭的是,啟蒙哲學後來又回傳到中國,格式化了幾代人的認知,即制度決定論,只要是制度有優勢,則一定會強大,特別是甲午之敗後,人們放棄了漸進的、向別人學習的發展道路,幻想著走捷徑,在制度超車。於是,人們便將當時還只停留在書面上的社會主義概念引入了進來,到上世紀30年代,媒體調查了30多位著名學者,除了胡適不同意外,其他人都傾向於走社會主義道路。這種心態投射到歷史研究中,就產生了唐代強大是制度好、宋代衰落是制度差之類有趣的說法。

    圖片說明:重讀清末70年,就會發現,真正的進步其實集中在洋務運動這30多年中,此前麻木,此後亂改,都未能在根本上提高國家實力。

    好的制度當然作用很大,但要注意,好和壞需要實證,不能停留在紙面上,不能只憑想象和邏輯分析來下判斷。在很多情況下,“把事情辦對”和“把事情辦好”是不一樣的,況且人類社會有沒有共同的制度演化路徑,也還是一件特別值得爭議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生兒33天吃奶十分鐘就不吃了,是吃飽了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