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行合一的人生
-
2 # 壹身証氣
史記作者司馬遷,當時秦朝時是法家,依法治國,戰爭時期比較管用,耕戰制度,和平時期對統一後的六國貴族乃至全天下的世族心裡是不平衡,牴觸的,漢朝前期老子無為而治為主,到漢武帝也就是司馬遷時期,罷除百家獨尊儒術,法家和儒家思想不一致,矛盾非常多,所以導致了儒家對秦朝政策為暴政!儒家崇尚以仁治天下,後來法家道家墨家等等百家,都不如儒家強大,個人感覺如果說暴的話,漢武帝罷除百家比秦始皇的做法更加的殘暴,抑制了人民的思想!
以上個人觀點,不帶有任何色彩,不喜勿噴
-
3 # 王者天下86726696
國家統一,思想必須先統一,一個國家一個宗教,如果內部思想不統一,必將導致紛爭不斷,最後分崩離析,不要懷疑一個有作為君王的所作所為,他看的比常人遠,比我們格局要大
-
4 # 惜緣小歷史
凡事有因必有果,今天來講講儒生與秦始皇的愛恨情仇!
分封郡縣之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蕩平了齊、楚、燕、魏、韓、趙,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如何對龐大的國土進行有效的統治,對秦國君臣來說是個大命題。
氣氛激烈的朝堂,居高臨下的秦始皇看著雙方各抒己見。只見儒家學派的丞相王綰道:“夏、商、周都是採取的分封制,將皇子派到各處去鎮守,這樣一旦朝中有奸臣能勤王,邊疆有外敵能抵禦,正因如此,周朝的國祚綿延長達800年。”話音未落法家學派的李斯就爭辯:“的確剛開始的時候,各諸侯能拱衛王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彼此間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以至於相互攻伐,連周天子都不能禁止。”聽完他們的話後,秦始皇沉思了良久,覺得還是李斯的想法甚合朕心。但始料不及的是剛宣佈把郡縣制作為大秦國策,結果一個叫淳于越的人用血濺朝堂來維護分封制,此時我想秦始皇對儒生應該是心生不滿了!
泰山前的窘迫五嶽之中的泰山,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在古人看來,它是距離老天最近的地方,因此封禪泰山成了秦始皇彰顯權威的舉措之一!
由於秦始皇功蓋三皇五帝,所以封禪泰山的禮儀也想與眾不同。而諸子百家中,唯獨儒家對禮儀有過系統的研究。然眾儒生議論紛紛:“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只得率領文武百官,沿崎嶇的山路去山頂封禪泰山。結果下山的時候,風雲突變暴雨驟至,經過暴雨淋溼的秦始皇從此對儒生恨之入骨了!經過這兩件事情的發酵,焚書坑儒也就水到渠成了!
END
-
5 # 香茗史館
“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事件,被稱為“焚詩書、坑術士”更為恰當一些。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固,一直在致力於文字、貨幣、制度的統一和融合,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文化融合。最初階段,秦始皇的確對六國文人非常尊重,且嘗試接納六國文化,但在一切均遭遇失敗之後,秦始皇開始採取更為激烈的手段,企圖毀滅六國文化傳承,強行達到融合。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也曾善待六國文人,嘗試促進文化融合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使得這個新生的國家得以萬世傳承,秦始皇一直在致力於促進各方面的統一和融合。而其中最為艱難的,便是文化融合,由於天下長期分裂,各國早已誕生了各不相同的文化,例如楚文化、齊魯文化等,而且文化壁壘已經極為堅固。
△秦始皇也曾嘗試懷柔政策
為了促進文化融合,秦始皇主要採取了兩種措施:
1、接納六國文化。面對矛盾重重、嚴重排外的六國文化,秦始皇最初採納了容納的態度,例如黃老道家、陰陽家經過綜合儒、法、道諸家的學說,提出了所謂的“五德始終說”,秦始皇便進行了接納;而秦始皇的“大咸陽”規劃中,也體現出了“法天象地”這種道家學說;“泰山封禪”則代表了對齊魯文化的認可。
2、設立“博士”制度。因為文化方面的排斥,使得秦國新政也很難得以推行,於是秦始皇又設立“博士”制度,以六國士子充任,雖不具有實權,但卻允許他們參與國事討論、政策制定。秦始皇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從天下大勢的角度,換取六國士子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影響和引導天下百姓。
秦始皇的一切努力,均已失敗告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秦始皇的這種嘗試,均已失敗而告終,而這也是促使“焚書”事件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始皇泰山封禪卻遭到譏笑
1、接納六國文化遭遇失敗。秦始皇對六國文化的接納,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只是成功爭取到了徐福、侯生、盧生這樣的少數投機者,並未獲得廣大士子的認同。例如秦始皇的“泰山封禪”,這本是秦始皇接納齊魯文化的一個標誌,然而在70餘位等候在此的儒生博士將封禪程式告訴秦始皇后,“始皇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秦始皇並未採納齊魯當地的封禪之禮,而是以秦國祭祀天地的禮儀而進行。結果,就因為中途遭遇風雨,而山東儒生博士“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竟然遭到了譏笑。(《史記·封禪》)
△六國“博士”對秦始皇的努力也並不領情
2、設立“博士”制度遭到冷遇。對於秦始皇設立的“博士”制度,六國士子雖然多有充任,但這些“博士”不僅對於秦始皇的努力不領情,在參與國事之時極為怠慢,甚至在秦始皇設宴款待他們之時,也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而且,對於秦始皇出臺的新政,在參與討論之時他們通常一言不發,而一旦離開朝堂,他們又往往私下進行非議,反而對新政的推行造成了負面影響。(《史記·秦始皇本紀》“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
△秦始皇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眼看自己的努力將付之東流,在採取緩和矛盾的方式促進融合失敗之際,秦始皇採取暴力手段強行推行文化融合,幾乎已成定局,而引發“焚書”事件的導火索,很快就來了。
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廷辯成為了最終導火索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擺酒設宴,七十餘位官吏、“博士”出席了此次宴會。宴席開始之後,僕射周青臣首先上前,對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進行了一番歌頌,雖然“博士”們的態度依舊冷淡,但宴席的整體氛圍倒還尚屬融洽。然而隨著齊人淳于越的出列,宴席氣氛開始急轉直下。
△秦始皇在咸陽宮設宴
擔任“博士”的齊人淳于越上前,對秦始皇說道,“臣聽說殷、商統治天下一千多年,皆因分封子弟功臣來輔佐自己。而陛下您坐擁天下,您的子弟卻僅是平民百姓,如此一旦出現齊國田常、晉國六卿那樣弒君奪權的大臣,在沒有人輔佐的情況下,您靠什麼來相救呢?不遵照古人分封天下而能夠長久統治的,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如今周青臣又當面阿諛奉承陛下,這是在加重陛下的過失,這不是忠臣應該做的。”
△李斯對淳于越進行了全面駁斥
在對淳于越的言論進行全面駁斥之後,李斯終於丟擲了自己的終極建議,“臣請求命令史官把非議秦國書籍的全部焚燬。除了博士官署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的,令各地官員負責收集燒掉。對於議論《詩》、《書》者處以死刑,議古論今者滿門抄斬。如果有官吏知道卻不上報的,以同罪論處。命令下達後三十天內沒有燒掉的,處以黥刑(臉上刺字)之後罰去築城四年(城旦之刑)。而醫藥、占卜、種植之類的書記不在去除之列。如果有人想學習法令,就以官吏為師。”
關於李斯對淳于越的駁斥,《秦始皇本紀》中有詳細記載,在此就不贅述了。“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秦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後,下令道,“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焚詩書”行動便開始了。
△淳于越觸碰到了秦始皇的最後底線
綜上所述,“焚書”事件可以說是秦始皇在嘗試以懷柔政策融合秦文化和列國文化失敗之後,採取的激烈手段,是秦始皇為了各項政策順利推行、維護統治穩定所採取的必要之舉。
-
6 # 闖關東的企鵝
首先搞清楚秦始皇的行事風格。秦始皇最怕的是有叛軍最怕的是大權旁落,要知道一統天下之前可是人人都在割據的,秦始皇也是靠文人兵械等等這些東西發家一統的,所以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經驗弱民(不允許平民配有除耕具以外的利器)愚民(不允許平民接受危及到統治的高階教育)疲民(高標準稅收)郡縣制(中央集權)三公九卿(三權分立)堅固都城(厚牆闊河重兵陳要塞)。
這樣底層想造反卻沒有兵器,想造反卻沒有為人辦事的科學理論,想造反卻沒有時間和條件籌劃。地方想造反卻沒有兵權,中央大臣想造反卻權力不全且有所顧忌。
秦始皇也知道就算這樣選皇儲也不能大意,所以就詔令遠赴邊境鍛鍊的扶蘇繼承,但可惜後來卻被趙高給壞事了
-
7 # 孤舟釣江雪
秦始皇最初對六國文人確實非常尊重,但從他統一天下的第九年開始,卻突然來了一個大轉折,採用了“焚書坑儒”這樣粗暴的方法來處理思想文化問題。箇中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當時這些秦朝的文學方術之士,都是生長在戰國時期的人,他們推崇孔子或諸子百家之言,因而秦始皇認為不中用的古典文獻,在他們看來,正是應該宣揚的。
同時,他們看不慣秦朝的新政,在他們看來,“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因此他們利用古典文獻,引經據典,反對秦朝新政。不僅口頭誹謗,還著書立說,在《漢書·藝文志》中,縱橫家的《秦零陵令信》責難秦丞相李斯,便是一例。
雖然如此,秦始皇還是沒有下令焚書,直到齊人淳于越“博士”公開提出反對封建專制主義,主張恢復周朝時期的封建領主制建議的時候,秦始皇才下令焚書。
至於坑儒,則是因為盧生等人對秦始皇大肆誹謗,而“諸生在咸陽者”又經常造謠生事,動搖民心國本,這已遠遠超出了文化思想領域的範疇,變成了政治煽動。
可見,秦始皇雖然結束了幾百年的封建割據戰亂,但舊封建貴族的意識形態並沒有隨之消失,其影響尚在且較大,因此秦王朝與舊貴族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而焚書坑儒正是這場階級鬥爭的最激烈表現。
這就是為什麼秦始皇要在最初善待文人(抱有幻想),而後又突然“焚書坑儒”的根本原因。
-
8 # 爻書書
說到焚書坑儒這件事兒,應該需要分開講,焚書是一回事兒,坑儒又是另一回事兒。
so,我們先來講一下焚書。
一 焚書
這件事兒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當中主要人物有個叫淳于越的人,這個人是齊國的博士。當時他反對郡縣制,要求跟古制一樣分封子弟,就是封建制。後來,李斯覺得這件事兒不行,反對了。這之間的話可以查詢到,但我不認為是真實的。畢竟史記嘛,真真假假的。好了,再說回來,李斯反對後,秦始皇也覺得李斯有理。而後下令燒了秦記以外諸國的史記,以及詩,書也要限期交出來點火。而且誰要膽敢私自提起詩,書的東西,直接砍頭。
秦始皇雖然注重文人,但我覺得他還怕一件事兒,就是這些文人有可能威脅到他的皇位,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個疑心很重的人,並且還怕死。文人多了,起義的就多了,事兒就不好管了。順著李斯的意見,讓各國沒有文人,相當於是絕戶計劃。這雖然是我的猜測,但帝王心,豈是那麼簡單的。
而且焚書這一點還有一個故事,那是在秦始皇死了後,劉邦和項羽打到了阿房宮。項羽一直想給叔叔報仇,乾死秦始皇。奈何,秦始皇死了,秦二代也掛了。在這時兒,子嬰被迫繼位,拿著傳國玉璽走出阿房宮(那個時候的穿過玉璽就是和氏璧)子嬰出來後,就說,我可以投降,但你不能殺我秦國百姓。劉邦和項羽同意了,子嬰死了。項羽覺得這事兒太憋屈,就一把火燒了阿房宮。阿房宮裡面藏進天下所有珍貴書籍,甚至是上古的記載。但項羽這把火燒的斷了時代。上古的東西並沒有流傳下來多少。
二 坑儒。
坑儒並不是針對儒家,是一些方士。何為方士,裝神弄鬼,屈膝帝王,搞一些天降祥瑞的東西。秦始皇統一了後,就怕死,要長生不老,讓這些方士煉藥兒。這個時期也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徐福的五百童男童女赴日本的訊息。這兒多說一嘴,徐福不是第一個登陸日本島的,話有點遠,在說回坑儒。
長生不老藥沒搞出來,煉藥的方士侯生和盧生就跑了。這兩人跑就跑了,還說秦始皇的壞話,秦始皇就生氣了,讓下面的人去查,後來發現四百六十多人都犯忌了,秦始皇就把這些人殺了。這就是坑儒。
雖然坑儒的經過很簡單,但對於當時的社會而言,是把這一類的文化徹底打壓到塵埃。方士的作用就變成了坑蒙拐騙。這種文化也就日漸敗落。
三 焚書坑儒
兩個故事挨的很近,但足以說明當年的殘酷。焚書坑儒在整個大秦歷史佔據了地位,但遠遠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仔細的去檢視,就會知道秦始皇當年的作用對今後的王朝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焚書坑儒,燒的是人心,坑的是文化。
不敢說這是歷史的全部。當中穿插了什麼事兒,我覺得沒有人會知道。姑且瞭解大概吧。而且歷史這東西不能依照一個故事,而是需要研究當代社會環境,結合多方面因素然後論證,考證,驗證。就算這樣也不能確保這就是真相。
大秦時代雖然沒有多少年,但發生了很多事兒。出現了很多的人,也死了很多的人。那年的烽火狼煙,人民如血腥無比中火慄。燙手並且致命。
在這兒,也多提個人,鬼谷子。他教了一手的好學生,你可以看一看,查一查,整個七國打架,其實就是同學之間拿天下玩的一場遊戲。罷了。
回覆列表
歷史上,很少有皇帝像嬴政同學一樣,明明幹了好幾件牛逼的不得了的事情,但死了之後照樣被世代的文人們戳屍戮骨,形象一塌糊塗,比之於我們現在的網路暴力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一生有說不完的豐功偉績,滅六國說起來就三個字,做起來可是阿政同學十年的心血,整個秦國六個世代的積累。
明明可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嬴政,卻頻頻遭黑,歸結來說,就是因為一件事:焚書坑儒。當然,準確地來講,這其實是兩件事。眾所周知,秦之後的中國,儒學佔據了主導地位。從結果來看,嬴政“焚書坑儒”這件事並不成功,甚至說非常失敗,這無異於殺雞不成倒蝕把米。秦朝的統治結束後,文人們紛紛義憤填膺地表示:秦朝是中國文學最為黑暗的時期,對文化發展產生了致命性、災難性的打擊。
當話說到這兒的時候,我們除了對嬴政同學感到憤怒之外,同時也會止不住地好奇:秦始皇到底焚了哪些書,坑了哪些儒,以至於會產生災難性、致命性的打擊。
(一) 焚書
公元前213年,六國的戰爭已近尾聲,天下的大圖指日可待。但關於戰後的國家要如何組建,此時的嬴政面臨著他人生的一大抉擇,這個抉擇也將影響中國此後的兩千多年。實際上,嬴政並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相反他很樂意聽取各方意見。在這一年,嬴政在位的第三十個年頭,他在咸陽宮舉辦了一場大型宴會。
令他很吃驚的是,這個盛大的宴會,成了一群人的狂歡,以及嬴政一個人的寂寞。來自六國的大學士們紛紛表示:要復古!這個古,指的自然是周朝。
一個叫淳于越的齊華人表現地尤為突出,比腰間盤還突出。淳先生說:阿政啊,你知道周朝為什麼能夠統治八百年嗎?因為周王把土地分封給了他的子弟和功臣,這些人就像樹枝一樣共同維護著周朝的統治,正因為這樣周王室這朵美麗的小花才能盛開八百年之久啊。如果阿政你不搞分封,到時候你的子弟都是一群匹夫,你出了事誰來幫你呢?
淳于越
嬴政聽完,不動聲色。
如果淳博士這樣的人穿越到了今天,人們大概會親切地稱呼其為磚家。淳博士說,分封制的好處是讓子弟功臣可以各個都變得實力雄厚,然後更好地呵護王權。這句話有兩大假設:一是分封的王侯們個個都心地善良,對權力沒有歹念,死心塌地維護王權;二是王權很脆弱,需要被眾多強大的諸侯們保護。當淳先生說出這句話時,他大概是患上了選擇性失明,他看不見諸侯紛爭、戰火連天的春秋戰國三百年,正是他眼前的嬴政同學結束了這一場噩夢。
可想而知,嬴政同學聽完淳博士的這段話,內心是大概是難以置信的。他難以置信讀書人可以迂腐到這種地步,只為一味復古,卻對當下的局勢視而不見。他失去了對這群書生的耐心,讓他的發言人李斯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結束了這場辯論。
咸陽宮那場宴會的結束,以李斯口述的三條法令作為尾聲:
1.除《秦紀》、醫藥、卜筮、農家經典、諸子和其他歷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銷燬;
2.談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官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3.有願習法令者, 以吏為師。
此後,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一場在當時並不算轟轟烈烈的焚書運動。而這場運動到底焚了幾本書,也許沒人可以告訴你具體的數目,但主要其實就兩本書:一是《尚書》,二是《詩經》,其中尤其以《尚書》為主。
可能大家對這兩本書沒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尚書》講述的是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嬴政要搞的新王朝是一種全新的政治模式,這本書是眼下最大的絆腳石;而《詩經》中有巨大的篇幅都是在歌頌歷代的君主,這對於秦王朝這種全新的模式而言也是一道思想上的障礙。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勢必要有莫大的勇氣和驚人的膽識,而嬴政吃的那隻螃蟹尤為的巨大。我們今天站在一個理性的視角來看,嬴政所推的舉措其實是有必要的,且是非做不可的。
在燒了這些民間存書的同時,嬴政又默默地做了另一件事情,他把所有這些書的孤本藏於國家圖書館。這位孤獨的皇帝,何嘗不珍惜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十幾年後,一個叫項羽的楚人帶著他的人馬踏破咸陽,放了一把大火,那火在咸陽城裡整整燒了一個月。自此,藏於咸陽宮裡的古書付之一炬,那批始皇帝小心存留下來的財富才算是真正地灰飛煙滅。而真正諷刺的是,這個沒什麼腦子的楚人,楞是在其後的幾千年里美名遠揚,也算是對得起造化弄人這四個字了。
(二) 坑儒
坑儒其實是一件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這件事情,連寫《史記》的司馬遷都不知道。
一般而言,我們判斷一種史料的可信度,主要分為這麼幾個維度:一是史料提供者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係。譬如當朝的史官寫當朝,為了迎合當權者,有些事情肯定是見不得光的。又譬如後朝的史官寫前朝,處於政治合理性的角度來考量,可能去往往要把前朝黑一遍。從這個角度講,一些私人寫的日記或信件反而會成為最真實的歷史憑證,畢竟寫日記總沒有騙人的必要。二是史料的提供者與事件發生時間的跨度有多長。一般而言,作者離歷史事件越久,其準確度會越低,真相會隨著流傳次數的增多而漸漸失真。所以,歷史學家要去論證一段歷史的真實性,其實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從以上兩個維度來講,司馬遷的《史記》其實是研究秦朝公認的最為權威的材料。首先,司馬遷和前朝沒有什麼厲害關係。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態度的史官後人,因為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漢武帝讓他從此做不成男人,因此他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照顧劉家的面子而去抹黑秦朝。其次,司馬遷十幾歲的時候就遊歷全國,這個過程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民間素材,在他寫《史記》的時候,離秦朝終結的年代一百年都不到。一件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事情,毫無疑問司馬遷比其他人擁有更為權威的話語權。
但,司馬遷的《史記》,說過秦始皇焚書,卻從未提及“坑儒”這樣的字眼。
那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坑儒”呢?有,但坑的不是儒生,而是460個術士。我們都知道,嬴政做皇帝做了幾年後,覺得做皇帝的感覺實在太好了,希望尋求不死之方,於是召集天下的方士為他求仙、煉丹。這件事情雖然荒謬,但古代想“不死”的皇帝實在太多了,畢竟沒有嘗過權力的滋味的我們大概不知道做皇帝到底有多爽。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的時候,有兩個叫盧生、候生的人在求仙煉丹失敗之後,就開始在背地裡說皇帝的壞話,不僅說壞話,還攜著始皇給他們求仙用的鉅款逃跑。作為集團的老闆,怎麼能容忍這種員工行為呢?這些術士的居心確實非常不好,皇帝花錢養你們,你們還說人家壞話,還攜款潛逃。秦始皇出離地憤怒,於是殺了460個人,其中牽涉了幾個和術士們交好的儒生。
這,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坑儒”事件的始末。
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不是很敏感,我們不妨做一個對比:
朱元璋,洪武四大案,前前後後殺了至少有10萬人,其他的小案子數不勝數。
康乾盛世,搞了160次文字獄,每次殺500~1000人不等。
……
其他的,你們自己腦補。
心疼我阿政,殺了460個術士,背了2000年“坑儒”的惡名。
(三)為什麼是他
其實在史學界,關於“焚書坑儒”的考證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甚至都稱不上秘密。我們今天聊這件事情,也無意給秦始皇嬴政伸冤。約瑟芬·鐵伊說過,時間除了生產真相,還生了其他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今天,嬴政留給後人一副冷血暴君的形象,卻也是歷史林林總總的演化結果。讀書人,要學會和這個世界平和相處,同時也要保持一顆理性、清醒的腦子。
歷史上,中華文化曾遭遇過數次重大的災難,但始皇帝的作為恐怕遠遠夠不上災難這個詞。中華文明最後且最大的一次災難發生在晚清,一個自稱為“十全老人”的皇帝讓人按照他的標準編了一部叫《四庫全書》的書,同時收書3503種,禁、毀圖書3100多種。至於這個老人因文字獄殺害的儒生,怕是用科學計數法都不好寫出來。但後世仍稱這段時期為盛世,稱此人為明君。於是,我們也忍不住去想,秦始皇嬴政,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是他,來揹負這麼一個巨大的罵名。
十全老人
關於秦始皇到底做錯了什麼,魯迅先生說過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
成王敗寇是歷史的鐵律,秦王朝短短十幾年的壽命註定無法令始皇帝有什麼好的名聲。人們當然不好理解,一個合格的皇帝,怎麼會在短短的十幾年便大廈將傾。但成王敗寇之後,還有一個特殊的歷史情境是秦始皇無法擺脫的命運。
秦王朝之前的三百年,是中國文人最舒服的三百年。這段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戰國的時期,文人的地位前所未有的崇高,諸侯們禮賢下士,家裡面隨隨便便就養幾千個食客門徒。而成為食客的門檻又是極低的,戰國春秋三百年真正厲害的謀士都寫在史書裡屈指可數,大部分的讀書人都過著不勞而獲的天堂生活。而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現,但凡歷史中的一些戰亂年代,也是文人們存在感最高的時候,這種時候最是容易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在中國大地上,上一次出現這種百家爭鳴的盛況,便是一百多年前的民國了。
可想而知,從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突然就墮入了秦王朝統一思想的牢籠,那個文化人能夠接受得了這種事情呢。文人要罵秦始皇,絕非出於任何高尚的目的。思想自由,有時候還真是個偽命題。
所以某位偉人才會說:要馬克思與秦始皇結合起來,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