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小堯茗居
-
2 # 咚喃嘻唄
僅從電視劇劇情來看,張廷璐能當上主考官,完全出於允禩舉薦,會試主考官新科貢士的正經老師,貢士們見了要行弟子禮。是拉攏人的絕好機會,允禩這個人情賣的相當到位!允禩並沒有想到張廷璐會陷入科場舞弊,當他知道偷題的是弘時後,堅決的棄掉張廷璐,攥緊了弘時的罪證,並放風給雍正,可能要牽扯到他的兒子,讓雍正投鼠忌器,不敢徹底清查!
-
3 # 一村文藝
謝謝邀請.張廷璐科場舞弊案與肖國新安排“張五哥替死”一案很相似,肖國新後面是太子胤礽,張廷璐後面是貝勒宏時。當時老八因急於掀翻太子,採取了假傳聖諭的低劣手段,騙得了肖國新的證詞,想一招致胤礽於死地,好取而代之。而張廷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弘時沒有對立面急於推翻他,更沒有人為了推倒宏時而給張廷璐洗罪,所以一切責任都由張廷璐一人來承擔。如果張廷璐把弘時說出來,那他更必須死,而且雍正會更恨她,因為雍正為會為怎麼處理弘時而犯難,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兒子做出這麼大科場舞弊案,他自己的臉朝哪裡放,老八他們也會以此為藉口大肆討伐,所以張廷璐說不如不說,說了自己也得死,不說自己也得死,那當然就不說好啦,這樣弘時知道張廷璐保護了他,會心裡對他感恩,有良心的話,最起碼也可以關照一下他的後代和家人。但是從劇情看,弘時是一個不知道感恩,心狠手辣的角色,這一點從他處理老八的態度和謀殺親弟弟弘曆就可以看出來,所以雍正親手把他這個兒子處理了。
-
4 # 我主沉浮582
張廷璐作為主考官,在雍正上任非常重視科舉意在發掘和可用人才的情況下,還斗膽作弊重實是不識時務。儘管他自以為後面有弘時這個王爺作靠山!
其實八爺自己親自動手掰不了雍正,一直沒死心。看到雍正的兒子弘時也在喑自行動也想套皇位,自然是喜出望外!
東窗事發,不用說這對雍正是個大考驗。有幾方勢力在作壁上觀。作犯事者張廷璐在事情不明朗的情況下,他當然不敢說誰是他後面的主子!
弘時也不笨,看到情況那樣了他還敢保嗎?早就避而遠之了!
八爺也早打好了算盤,藉機殺了弘時的人,還賣了個天大的人情給弘時,一舉二得!
雍正也知道這裡面有貓膩,區區一個張廷璐是不敢這樣搞事的。既然他認罪,那就儘快殺,以免夜長夢多。至於真正的後臺是誰以後慢慢來查。
弘時後來也還了人情給他八叔!
-
5 # 板鴨小桔子
《雍正王朝》第23集,一個細節已經預示了張廷璐正在作死,暗示了幾集以後他要死得涼涼,並且不能開口說話的原因。
凌晨,雍正叫大起,張廷玉來上朝,他已經算是最早到的一個了。太監來給張中堂開宮門,而他進門的時候,發現張廷璐比他來得還早,正和弘時兩人鬼鬼祟祟,正好從宮裡面出來。
董事長秘書早上第一個去上班,剛剛嗶完卡,經過安檢,發現自己的弟弟,財務主管和董事長的兒子一起從財務辦公室裡面出來。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很有可能是財務部主管叔叔帶董事長兒子在董事長的辦公室裡玩耍了。
黑燈瞎火的,要玩耍可以去夜總會,桑拿房,辦公室裡有什麼好玩耍的呢?他們的解釋是練字。
這不是扯麼。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混到一起呢?
因為首先,張廷璐是八爺的人。
《雍正王朝》22集,大考前選主考。張廷玉沒有舉薦自己的弟弟張廷璐,他是八爺舉薦的,而八爺舉薦的時候,張廷玉是這個表情——
張廷玉的表情是彷彿被人把住了命脈一樣吃驚。
內心臺詞是,你八爺無事不登三寶殿,舉薦我這個不爭氣的小弟,到底打什麼鬼算盤?
這個吃驚的表情也說明了,他立刻明白,自己的弟弟已經淪陷為八爺那邊的人了,這就很危險了。因為淪陷到八爺那邊去,就代表的是保守的,頑固的,與改革作對的舊貴族,就是和雍正對著幹的。
張廷玉馬上舉薦了清流李紱,算是上個保險。
事後查考場,確實發現了張廷璐夾帶考生。
事情就簡單了,張廷璐承認自己夾帶考生,夾帶考生,一般來說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收銀子,這個是為利,一個是拉關係,透過門第關係建立自己的圈子,這個是比收銀子還可怕的。
古代考官的權力是很大的,未來的官僚,先要拜這個碼頭,才可能有以後翰林仕途上的進步。而聯絡前文,張廷璐是八爺推薦的,所以,不排除,他是八爺黨的人,也是在為八爺拉攏人才。
雍正開這個恩科,是為了為國選拔人才,張廷璐、八爺是要藉助這個恩科,發展自己的勢力。
弘時不是未來的繼承人,他的思路和八爺一樣幼稚——支援我的人多,我就該當皇帝,所以他們依舊是舊辦法——拉攏關係,收買人心。所以,弘時也想巴結張廷璐。
對於八爺來說,推薦張廷璐,一個恩科下來,就腐化拉攏了雍正鐵桿張廷玉的家人,支援或者縱容張廷璐乾的壞事越多,以後可以要挾張廷玉的把柄就越多;組建了自己的官員隊伍;而你雍正選拔人才的良好心願被徹底搞砸,可謂是一箭三雕。
令八爺沒想到的是,張廷璐是個順杆爬的人,還巴結皇子,幾頭吃。
對於八爺來說,不小心釣到個弘時,算是撞了大運。因為八爺有個心願,那就是在自己這輩子沒辦法戰勝雍正,那麼在孩子們那一輩要贏回來。而且八爺和弘時的感情一直就很好,是從小培養的。
《雍正王朝》第3集,雍正去江南募款賑災,弘時生病,太子不管不問,康熙派太醫凌國康去,是八爺帶著十四爺在陪小弘時。
八爺知道洩露考題的元兇是宏時的時候,是震驚,說明他事先並不知道張廷璐除了是自己的人,還和弘時混到一起了。
八爺應該是驚喜的,摟草打兔子,一不小心釣到了皇子。
這個時候,把真相捅出來的後果,
對於八爺來說——
弘時不承認,雍正不相信八爺,覺得他是惡意挑撥自己的父子關係,那麼八爺撲街,相關人等全部撲街。弘時認了,雍正相信八爺,把弘時幹掉,這對八爺並沒有任何好處。只要八爺不把真相捅出來,就可以把弘時牢牢控制在手中,而弘時是雍正三個皇子裡最沒有腦子,最不愛學習,最好控制的一個,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八爺怎麼可能隨便錯過呢?
在保諾敏和張廷璐這件事上,八爺自己是這麼講的——
什麼叫皇上?皇上是說一句話就是聖旨,天下人都得照著去辦,如果說的話別人都不聽,或者不能兌現,即便就是皇上,不過是個空名而已,那麼反過來,咋們所想的,天下人都能照著去做,即便不當皇上,又能何妨?
老四登基以後,乾的兩件大事全都砸了,朝野上下都在看著他,看他如何收場,他封諾敏是天下第一巡撫,這是他的第一個大笑話,可我們要竭力保住諾敏,讓他把這個笑話永遠擺在那裡,這樣一來,他想整頓各省藩庫的虧空,也就令不能行,到時候我們再來給他收拾殘局,要讓天下人看看,究竟是誰說了算。
保這些罪臣,就是為了打雍正的臉,你親自扶起來一個騙子當天下第一巡撫,那麼我們就捧殺到底,那你不得不把天下所有的騙子都封為第一巡撫,讓他們去清理藩庫,那你還清理個鬼。你弄個恩科,選上來的全是我的關係戶,到時候你要用人,就得聽我的。
保張庭璐,還可以制約弘時。
只要把科場舞弊案這件事混過去,保住了張庭璐,就隱藏和縱容了弘時,以後可以把他往太子的位子上推,這樣雖然八爺做不了皇帝了,但是他的意志可以透過傀儡皇帝貫徹,是為無冕之王。
八爺都算得這麼清楚,那麼對於張廷璐來說,如果他把真相說出來——
1. 首先八爺就不會支援他,他要是一口咬著弘時,這就損害了八爺的既得利益,八爺先就要滅了他。
2. 其次雍正不可能信他,就算雍正知道弘時是主謀,雍正是個非常愛面子的人,當著滿朝文武,你立規矩,最後你自己的兒子破壞規矩,難道能讓他當著滿朝文武把弘時腰斬了嗎?不可能。倒有可能給張廷璐一個毀謗皇族的罪名,這個罪名就比夾帶考生大得多了。除了張廷璐自己死無葬身之地,可能還要牽連九族。
3. 弘時非常殘忍,後來弄隆科多,刺殺弘曆,弘時都幹得出來,很可能張廷璐在牢裡就被監視了,一旦說出來,還沒等八爺,雍正怎麼地,就被弘時先安排滅口。
不說,八爺可能把自己保下來,哥哥張廷玉有可能把自己保下來,就算都不行,最後死自己一個,不牽連家人。一旦說出來,自己可能立刻死,而且牽連九族。
我想,換成任何人都不可能那麼傻。不是他不想說,是不敢說,不能說。
最後要強調一下,電視劇把張廷璐其實黑慘了,因為在真實歷史上,人家張廷璐不但不是貪官,而且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後進楷模”;乾隆九年,還在擔任學政,主持鄉士,官拜尚書。人家是成功地告老還鄉的。只是因為戲劇效果,在《雍正王朝》裡暫時客串了一下背鍋俠。
簡單地說,就是管他有理沒理,想不想說,導演說劇情需要你閉嘴然後死一下,他也就只有老老實實配合,奉獻觀眾了。
-
6 #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之初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舉舞弊案。這個案子發生的蹊蹺,結案也非常蹊蹺,甚至都沒來得及讓被告說幾句話,就把他咔嚓了!
在這個案件中,主考官就是張廷璐,他為什麼臨死前才想起來喊冤枉?而他的哥哥張廷玉又為什麼一言不發呢?
一、
先介紹一下劇情: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此時由於朝中無人,他仍然任用康熙帝一朝的舊臣,可是隨著新政的推行,這些老臣給予的阻力越來越大。此時的雍正帝迫切的需要培養一些自己的人,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科舉上,希望透過這次科舉選拔人才!
可是即使他這麼看重,即使他這麼小心,即使他安排周詳,可是百密一疏,試題還是漏掉了!
身為副主考官的李桴還是非常聰明的,他也微服私訪,從茶樓處買得一份考題。本來他以為這就是騙錢的,可不曾想,真正開考之日,竟然是真的!
後來經過總總挫折,他找到了李衛這個愣頭青,李衛一拍腦袋,不顧禮儀,帶兵包圍了考場,查出了這樁大案……
這次犯案的是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他是誰的人呢?
他表面上是老八胤禩的人,因為這個人是老八胤禩舉薦當主考官的,其實他並不完全是老八胤禩的人。
也就是說除了老八胤禩以外,他還是首輔大臣張廷玉的弟弟,所以這個案子處理起來就異常麻煩了!
為什麼是這個案子處理起來這麼麻煩?
因為還涉及到另外一股勢力!
二、
這股勢力就是雍正帝的兒子弘時!
他才是這起案件的幕後真兇,那麼誰最先知道他是真兇的呢?
其實是張廷玉!
其實在這個案件發生之前,電視劇中就已經做好了鋪墊了:
在這之前,某一天雍正帝叫大起,然後作為首輔大臣的張廷玉早早的就到了宮門口。這時候當值的太監來給開宮門,本來他應該是第一位到的,其實還有比他早的,那就是他的弟弟張廷璐。
張廷璐正在做什麼呢?
他正跟著雍正帝的皇子弘時從宮裡面出來,張廷玉給弘時請安以後,直接就問自己的弟弟:
“廷璐啊,天這麼早你怎麼也進來了?還和三爺一道並肩走?”
這一問就把張廷璐問的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還是弘時聰明,馬上接過話頭,說是自己請他來的:
“這不,一大早請廷璐進來,給我校校筆鋒。”
作為老謀深算的首輔大臣張廷玉會相信嗎?
其實他並不信,雖然沒有想通他們為什麼會出現,但是臨走時還是提醒了張廷璐一句:
“等你進了貢院龍門,我再送送你!”
三、
這段碰面張廷玉的話不多,但是有三個要點其實是在提醒張廷璐:
一個是說天這麼早怎麼就來了?而且來了後怎麼跟三爺一道並肩?其次提到了貢院龍門再送送他!這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他提出了疑問,你現在官職還不夠高,為什麼一大早也進來了?
一個“也”字說明他不該出現在這裡,也就是說他不夠資格出現在這裡!
其次提到了怎麼跟弘時並肩走?一個“並肩”說明他們倆的關係不一般,按照張廷璐現在的職位,還到不了跟弘時並肩走的程度。
三是提到了貢院龍門,其實就是提醒他,別忘了你的身份,別忘了你的職責,少跟這些人參乎,等我有空了好好教教你!
可惜,這個愚笨的張廷璐並沒有理解他哥哥張廷玉這三句話的意思,最終走上了歪路。
其實從張廷玉的心裡來講,他並不希望張廷璐做官,或許他清楚他弟弟的為人,關於這點其實在老八胤禩推舉張廷璐時,張廷玉的表情就已經表明了一切!
這也意味著張廷璐正式成為了老八胤禩的人,張廷玉也清楚的很,老八胤禩是跟雍正帝對著幹的,尤其是涉及到新政的推行!
所以他推舉李桴,其實也是在張廷璐身邊放一個護衛,防止張廷璐做出出格的事情!
事情爆發以後,張廷璐面對老八胤禩的追問,不肯說出主謀,老八胤禩聰明的很,馬上就把張廷玉搬出來了:
“我是來救你的……令兄張廷玉大人……他一生清明,都葬送在你的手裡!”
於是張廷璐供出了弘時!
本來以為能活命,結果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大家都不敢保他,此時再喊冤枉已經來不及了!
四、
那麼老八胤禩為什麼舉薦張廷璐呢?又為什麼得知科舉舞弊案的幕後是弘時時而不舉報呢?
首先他想賣張廷玉個人情,雖然張廷玉並不買賬,但是如果張廷璐把科舉的事辦成了,那麼也算老八胤禩的一個功勞。如果張廷璐把這事辦砸了,那麼老八胤禩就給雍正帝出了一個難題,要看看雍正帝怎麼處置張廷璐,這樣等於無形中把張廷玉拉到自己身邊。
只是老八胤禩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張廷璐還腳踩兩隻船,還是條大船,這讓老八胤禩喜出望外!
遇到這種情況,老八胤禩當然不能舉報弘時了,也堅決不讓張廷璐舉報弘時,為什麼?
弘時跟老八胤禩的關係比較好,在當年老四胤禛去南方賑災的時候,就是老八胤禩守了生病的弘時一夜時間,還說等他病好了去放鷹,如果以後弘時當了皇帝,對老八胤禩沒有壞處。
其次,如果弘時不承認,雍正帝也會打老八胤禩一個挑撥離間的罪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有,即使雍正帝殺了弘時,可是對老八胤禩一點好處都沒有啊,還落下一個舉報侄子的罵名,沒有必要!
最關鍵的是,只要弘時的這個把柄在自己手裡攥著,早晚有一天會用得著,後來的八王議政不是就用上了嗎?
而張廷玉何等聰明,這個案子一爆發,他就明白了一切,要知道能在皇帝身邊拿到考題的,當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他只需要細細推敲一番,自然就明白那一天弘時為什麼跟自己的弟弟張廷璐鬼鬼祟祟的大清早進宮了!
也正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所以他遲遲不肯上彈劾張廷璐的摺子,不是捨不得自己的弟弟死,而是因為他不想昧著良心上摺子,畢竟他已經猜到了誰才是幕後兇手!
一直到後面的刑場上,他也一直是木木的,其實他的內心一直在激烈的鬥爭,可惜他不敢說出真相,因為說出真相的後果比現在的情況更嚴重!
這或許是張廷玉整部電視劇中最糾結的一刻了……
-
7 # 雍親王府
儘管能確定的只有張廷璐夾帶部分關係戶家的生源進入考場,縱容其作弊,但是比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張廷璐與洩露考題有關,但是這已經極大的觸怒了雍正皇帝。
實際上,雍正對於這一次的開科取仕是非常重視的,更是透過這次考試遴選出的人才所寄予厚望的。
一方面,雍正要培養一批忠於自己的新人。
雍正剛剛登基,由於在自己在此之前一直是以“孤臣”自居,除了十三爺胤祥、年羹堯、田文鏡、李衛自己鮮有非常信任的官員,而其他的支持者諸如張廷玉、馬齊、隆科多等,也都是康熙皇帝為雍正選拔並且安排留下來的,並不是雍正自己培養的,所以雍正希望透過這次科舉選拔一批忠於自己的官員,來擴充自己的實力。
另一方面,雍正之所以要選拔任用這些新人,目的就在於要使用他們來推行新政。
雍正自己非常清楚,康熙晚年的時候上至朝廷,下至全國各地已經滿是積弊,但是雍正想要革除弊政,推行新政,必然又將觸及官員們的利益,從而產生巨大的阻力,所以雍正也希望又這些官僚體系中的新鮮血液來推行自己的新政。
正是因為如此,雍正才如此看重從這批考生以中遴選出來的人才,為此,雍正皇帝不惜為了破格錄取劉墨林而得罪李紱、陸生楠等朝中諸多大臣,足可見雍正求賢若渴的態度與決心。
而張廷璐的所作所為,不管怎麼說,都是與雍正的想法背道而馳的。
即便張廷璐沒有參與洩露考題的事情,單憑夾帶考生,對於考場作弊視而不見,甚至阻撓李紱停止考試,徹查考場,這些行為所導致的最終後果就是雍正無法透過這次科舉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新政的推行也將受到限制,這必然是雍正最不能接受的,所以觸及到這一點的張廷璐,也就是必死無疑的了。
此時的八阿哥胤禩等人正在積極發動自己的黨羽去保張廷璐以及諾敏,這也使得雍正必須要處死張廷璐為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決心。科場舞弊案以及山西的藩庫造假案可以說是同時爆發的,對於雍正的影響是非常之大。
雍正任用諾敏前往山西擔任山西巡撫,清理山西的藩庫虧空,以及啟用張廷璐和李紱擔任正副主考,組織雍正登基以來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可以說是雍正繼位之後所辦的兩件大事。雍正原本滿心歡喜的期待著能有一個好的結果,但是事實直接打臉雍正,剛被雍正封為“天下第一巡撫”的諾敏就被田文鏡徹查出了山西藩庫的弊案,給予厚望的科舉考試也出現了考場弊案。
更讓雍正感到震驚的是,此時朝中官員竟然不約而同的上奏摺去保諾敏和張廷璐。
雍正非常清楚,官員這這樣做一來是受到了八阿哥胤禩等人的鼓動,二來,這些人藉此來表達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即將推行的新政的不滿。而這無形之中給了雍正巨大的壓力。
更為重要的是諾敏是隆科多舉薦的,張廷璐又是張廷玉的弟弟,雍正在處理這二人的時候也需要考量的是兩位重臣的感受,這使得雍正對於二人處置,將會牽絆非常錯綜複雜的朝中關係。
但是張廷玉在孫嘉誠的勸諫之下,選擇了大義滅親,主動參劾張廷璐,無疑是給了雍正莫大的支援,也算是讓雍正放下心來處理張廷璐和諾敏,而雍正也是透過處置這二人,起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震懾了朝堂,更是有助於自己的未來的施政。
而張廷璐被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弘時。身為主考的張廷璐與弘時相伴行走於皇宮之中,按照弘時的說法,他是再向張廷璐請教學問,但是在此之後就爆發了科場舞弊案。
此時的雍正沒有把懷疑的目光放在弘時身上,也不願意相信弘時參與其中,所以本著護犢子的態度,雍正也需要張廷璐來扛下一切責任,並且透過張廷璐的過失將所有矛盾的焦點轉移到張廷璐的身上,進而避免讓弘時參與其中。
所以出於這樣的原因,張廷璐也必須要被處死。
-
8 # 逝去即歷史
《雍正王朝》中的最著名的科舉舞弊案,張廷璐無論說與不說,都是死路一條!1、這場科舉考試不是平常的考試,這次是雍正登基後的恩科。
雍正登基後為了培養自己的班底,選撥忠於自己的人才,來對抗朝廷中的老臣。恩科一般是在國家有大的喜慶活動的時候增加的科舉考試。
對考生來說是增加了機會,對皇帝來說是自己的信譽、臉面和尊嚴。
雍正登基後,朝局不穩,國家沒錢,找不到能夠替自己辦事的人。
雍正皇帝非常著急,壓上了自己的臉面開了恩科,原本指望能夠選撥人才,為自己所用,結果是出了舞弊。
如果沒有李紱及時發現,豈不是選不上真正的人才,關鍵是成為天大的笑話,讓雍正的臉往哪裡擱?
所以,不殺不足以洩雍正之憤怒、不殺不足以立威,不殺不足以平息讀書人的怒火,不殺不足以將丟掉的面子撿起來。
2、考題是怎麼洩露出去的,以張廷璐的身份是拿不到考題的。其實沒有張廷璐的口供,別人也能猜出來,即使張廷璐招了,也不會有人替他求情,反而死的更快。①八爺胤禩透過推舉張廷璐出任主考官,其實是在向張廷玉賣好,或者是調撥張廷玉和雍正皇帝的關係。張廷璐把差事辦砸了,可能比辦好了的效果更好,如果雍正把張廷璐殺了,肯定會和張廷玉產生隔閡。
胤禩得知弘時是考場洩題的黑手後,感覺是用來要挾弘時的把柄,也不會上報。
②張廷玉一開始在胤禩舉薦張廷璐時,其實是拒絕的,他不想自己的弟弟捲入到這裡面來,但是皇帝同意了,他也沒有辦法。
張廷玉發現自己的弟弟很早就進了宮,而且還和弘時並肩走在一起,就有預感要出事,
當時,也做了提醒。
出事後,預感變成現實,因為涉及到皇子弘時,所以張廷玉想說又不敢說,非常之糾結,直到張廷璐被斬首。
殺張廷璐是為了給這些人警告!
綜上所述,每個人都知道張廷璐必死無疑,此時求情會引火燒身,自尋煩惱。最後估計張廷璐也想明白了。 -
9 # 青梅煮水話滄桑
這個再簡單不過了,場子上混的,都知道出賣上司沒什麼好下場,何況這上司是皇子。更關鍵張廷璐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大家族,還有一個權傾朝野的哥哥張廷玉,你想是一個人玩完還是全族玩完
-
10 # 魔王的魔法
這就是涉及了官場的潛規則!
要知道當時主審案子的人是老八,老八可是被稱為八賢王的人,要知道這個稱號可不是白叫的,不懂人情世故,怎麼可能在險象環生的官場之中獲得如此稱號?
老八是夜會張廷璐的,畢竟按照老八的聰慧,一個小小的張廷璐自然不會有如此大的膽子幹這樣的事,必然背後有主事之人,並示意只要說出背後主謀,自然保張廷璐的家人,要知道這個條件在封建社會之中可是極大的誘惑的,畢竟張廷璐所犯下的科場舞弊之案,按照歷律來說應當是欺君之罪的,應當誅九族的!
從最佳利益來說,說出背後主謀對於張廷璐來說才是最佳選擇,既然八賢王已經說出此話,自然有解決的方法,而和八賢王合作,對他來說才是最明智的,畢竟知道他的身份對於自己的兄長張廷玉都是威脅,為了保留張氏族人的利益,他只有選擇犧牲自己,因此他選擇告訴八賢王,已達到犧牲自己,保證全族人的目的!
這世界上唯有死人才能夠將此秘密保留,八賢王的出現,張廷璐自然知道自己的牽扯之人,即便暴露了背後之人,皇上也不一定奈何住他!畢竟是雍正皇帝自己的親兒子,弒子之名可不是任何一個皇帝都願意承擔的!因此他只能選擇吧這個秘密保留在黃泉,同時把這個秘密告訴八賢王,讓八賢王利用牽制之術,來制衡弘時,以免加害張氏族人!
因此,他選擇了不說,而是直接赴死!
-
11 # 青燈問史
康熙駕崩,雍正繼位。但是奪嫡之戰並沒有實質性結束,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與雍正接著幹,雙方表面上一團和氣,暗地裡則互有攻伐,暗流湧動,這場奪嫡之戰還遠遠沒有結束。
雍正上臺後第一件事便是招錄人才,開科取士,培育自己的新生力量,這件事對於雍正來說,其政治意義遠大於事情本身,因為朝野都在看著新皇帝的表現,而八爺黨則在看著雍正如何成為一個笑話。
你搭臺,我就拆臺,這是八爺黨的基本手段。張廷璐的出現,就始自於八爺胤禩這盤拆臺的棋。張廷璐本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他有一位了不起的哥哥叫張廷玉,上書房首席大臣,內閣首輔,深得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信任。
推薦張廷璐作為主考官,正是八爺胤禩利用他的這個身份,要實現拆臺的目的。
讓我們來捋捋老八胤禩的思路:現在朝廷有兩艘船,一艘是雍正皇帝,一艘是八爺黨。張廷玉在雍正這艘船上,我舉薦張廷璐,讓他踏上我這條船,造成“無間道”的格局,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我讓你們左右為難,從而擾亂雍正皇帝的計劃安排。
其實這後面還有一個人才是關鍵,那就是弘時。雖然我們在後面才看見胤禩拿出張廷璐當日的供詞在弘時的面前撕毀以助推弘時上位,但是這個局,在雍正登基後就開始了。弘時急於培植自己的黨羽,找幾個錢花,同樣希望透過張廷璐在開科取士的時候行個方便。我想,八爺胤禩早就知道了弘時的計劃。
而弘時能夠勾搭上張廷璐,估計老八胤禩也有過牽引,要不大清早叫張廷璐去教教筆鋒是幹什麼來著?
我們知道,老八胤禩最終的計劃是透過扶持弘時上位取得最終奪嫡的成功,那麼要扶持弘時,同時又要控制弘時,就必須平時撈取弘時的把柄。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弘時有需求,老八就給他創造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張廷璐,張廷璐怎麼經得起弘時皇子的“磋磨”,在權勢面前自然低頭了。
可惜的是,哥哥張廷玉大清早那一番提醒暗示被張廷璐拋之腦後。我們可以想象弘時都幹了些什麼:天天跟著雍正轉,知道了雍正要出的科考題,於是,將這些科考題賣給出得起錢的人,而對於那些出得起錢,但是記性不行的人,就透過夾帶的方式帶入考場,讓他們在考場上直接抄。當然,前提是買通了主考官張廷璐。弘時得到了銀子,還培植了一些黨羽。
但這只是想象,沒有確鑿的證據,確鑿的證據被李紱帶著李衛找到了。這個證據,只是題目洩露了的證據,但是隻要張廷璐咬緊牙關,弘時就沒事。
要控制弘時,就必須拿到弘時買通張廷璐的證據,這才是八爺胤禩想要的證據。
事情終歸紙包不住火,可以說,是按照八爺胤禩的佈局一步一個腳印實現的。想來老八胤禩睡覺都在笑,這下有好戲看了。
要是張廷璐不是張廷玉的弟弟,說不定胤禩要拿到弘時的把柄還兩說。在老八胤禩的誘導下,以張廷玉的清白換取張廷璐的供詞,這,才是胤禩狡猾之處。像誘騙肖國興一樣,老八胤禩又騙了張廷璐一回。
張廷璐為什麼會上當?他如果選擇死咬不說,那因為他是張廷玉的弟弟,自然讓人產生諸多聯想,認為這件事與張廷玉有關,從而兄弟倆身敗名裂。如果他供出幕後主使,那麼就可以撇清張廷玉的嫌疑,至少保全了一人。
陷入“囚徒困境”的張廷璐就這樣被老八胤禩忽悠了。
整件事只有張廷玉看清了,可是已經晚了,如果那個清晨,張廷璐聽了哥哥的話,也許事情就不會變得這麼糟糕。張廷玉並不是害怕八爺胤禩,他害怕的是弘時。弘時是雍正皇帝的兒子,所謂虎毒不食子,當父母的總有護犢子的心情,況且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這個結是無法解開的。
很顯然,胤禩也摸準了雍正皇帝的心思,登基之初,自己的兒子就玩弄了自己一回,別說是自己矇在鼓裡,就算是當時就知道了弘時乾的,他除了腦瓜子蹦蹦的疼,又還能怎樣呢?這樣的皇室醜聞只能讓自己的本就不大穩定的統治雪上加霜,唯有讓張廷璐一人承擔了罪責,先一刀砍了,立下自己的威信再說。同樣,作為雍正股肱之臣的張廷玉也知道這個道理,要是弘時在這個時候出事,可想而知,這樁皇室醜聞將遭受天下人的唾罵,雍正統治岌岌可危。他也只有吃了啞巴虧算了,很多時候,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明知道原因,卻無法說出口。
這也就是為什麼雍正沒有深究張廷璐的供詞,直接推出去和諾敏一起砍了的原因。也正是這樣,老八胤禩堂而皇之拿走了張廷璐科場舞弊案真相的供詞,也就是拿走了控制弘時的把柄。
現在你一定明白了胤禩為什麼膽敢將張廷璐的證詞收歸己有,不上報雍正的原因了吧。而且可以肯定的說,雍正也不想看見這份供詞,因為在當時,他要的是樹威,立威而不是真相。真相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影響自己本不穩固的統治。 -
12 # 達摩說
想讓張廷璐說什麼呢?說他背後的主謀是皇三子弘時嗎?
這是雍正繼位後的第一次恩科考試,它既是雍正朝的新朝新氣象,又承載著雍正選拔才俊之士為己所用的使命。而張廷璐卻搞出了洩題的大亂子,李衛帶兵抓出一大堆買了考題進去照抄的考生,雍正作為新君的臉面算是丟盡了。
你讓雍正丟臉面,雍正就得讓你掉腦袋。更何況這裡還有一件隱情,洩題的真正主流並非他張廷璐,而是雍正的皇三子弘時。
怎麼辦?喊冤,然後告訴雍正真相?這樣做的結局無非有二:
第一,雍正知道了,私下教訓自己兒子,但面上還是偏袒,然後說張廷璐誣陷皇子,被推上斷頭臺,滅口,咔嚓;
第二,雍正知道了,決定處理自己的兒子,而張廷璐不僅不勸阻,還私下勾結皇子,洩露考題,欺君罔上,實屬十惡不赦,不僅自己被推上斷頭臺,咔嚓,還連累了一眾家人。
更何況,這裡還牽涉了八爺胤禩。胤禩告訴張廷璐,他會想辦法保他一條命,但實際上張廷璐是捲進了雍正與八爺黨之間的暗戰中了。胤禩越是發動大臣保張廷璐,雍正越是要給胤禩一個顏色瞧瞧。於是,張廷璐便成了雍正借恩科考試一事殺雞儆猴的犧牲品了。
你說,他還能活嗎?必死無疑。他還能說什麼呢?多說話只能引來別人對他更大的厭惡,進而加重對他和他家人的刑罰。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吃了這個啞巴虧。
回覆列表
第169期總268期
關於科場舞弊無需再查歷史,歷來都有以身試法者。《雍正王朝》中的開科取士是在雍正皇帝登基以來最重視的一場科考,因為雍正皇帝為了推行新政急需人才。【雍正帝親自密封考題】
對於張廷璐有這樣的記載:雍正元年,張廷璐遷翰林院侍讀學士。雍正五年,以侍講出任會試同考官,累遷為侍講學士,授任講侍升遷國子監祭酒令將軍及提。雍正十年,升禮部侍郎,任江蘇學政。雍正十年,任浙江鄉試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仍任江蘇學政。雍正皇帝是在所謂的“九王奪嫡”中掙扎出來的皇帝,其主要對手就是號稱為“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自以為可以登頂的八阿哥胤禩對於沒有繼承皇位耿耿於懷,老八胤禩無法嚥下已經既定事實的這口氣。所以他要抓住雍正皇帝的每一處失誤,無論大小都看準時機丟擲來,從而破壞國家的穩定。【八阿哥胤禩舉薦張廷璐】
這次的開科取士的主考官張廷璐是他老八胤禩推薦的,因為雍正帝在登基後為了朝局穩定晉封老八胤禩為“廉親王” ,他舉薦張廷璐是考慮到張廷璐是張廷玉的弟弟,差事辦好了,張廷玉不能不領情,辦砸了有張廷玉在,看他雍正皇帝如何處理,有笑話看了。
老八胤禩想的是考砸了最好,局面亂了說不準他還有機會登上皇位。果不出所料;科場出事了!夾帶考生,出賣考題,張廷璐這個主考官被下了大獄,雍正帝想直接殺了張廷璐,以儆效尤。
無孔不入的“老八胤禩”來到了大獄,他要單獨審問張廷璐是如何弄到考題的,果然是雍正帝的兒子“弘時”是幕後推手,老八胤禩興奮了!【張廷璐供出是弘時乾的】
老八胤禩想到的是這次抓住弘時的把柄,引誘弘時參與奪嫡,讓奪嫡的歷史在雍正朝重演,自己坐一邊看笑話,何樂而不為呢!
老八胤禩不能舉報弘時洩露考題的真實目的!老八胤禩本以為張廷璐有他哥哥張廷玉這顆大樹定會給雍正皇帝難堪,沒想到雍正皇帝毫不留情,下手如此之狠。
可憐這張廷璐這位官宦世家出身的清流名臣就這樣給雍正皇帝的兒子弘時當了“替死鬼”,張廷璐本以為向八阿哥胤禩說出真情,這位號稱八賢王的老八胤禩能救他,沒想到八阿哥胤禩恨不得殺人滅口才好,這樣他可以牢牢抓住弘時。【陰險狡詐的八阿哥胤禩】
雍正皇帝讓八阿哥胤禩審理科場舞弊案的張廷璐,這正中胤禩下懷,八阿哥胤禩不能讓張廷璐開口,八阿哥胤禩想掌握“弘時”必然要殺人滅口,矇在鼓裡的雍正皇帝一氣之下殺了張廷璐,這給雍正皇帝的兒子弘時進一步倒向了八爺黨創造了條件,張廷璐的死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