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千文12345
-
2 # 小綠音樂
朱元璋的開國大臣中只有湯和、沐英、耿炳文等極少數人沒有死於朱元璋的屠殺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說的是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剪除異姓諸侯王,大殺功臣的事,給漢高祖劉邦勾畫出一副疑神疑鬼寡恩刻薄的嘴臉。儘管劉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還是遭致後人無窮的非議。如果把他與朱元璋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劉邦不過是在異姓諸侯王反叛的咄咄逼人形勢下的一場武裝反擊,朱元璋則是在並無反叛跡象時精心策劃一場又一場大屠殺,為了顯示殺戮的正確,把被殺的人一概加上“胡黨”、“藍黨”的帽子。所謂胡藍黨案,即胡惟庸黨案與藍玉黨案,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其本質就是明朝開國皇 帝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大開殺戒,把開國元勳一網打盡。開國皇帝殺功臣,一向是敏感話題。
從保留下來的《逆臣錄》可以一眼看出,當時羅織罪狀的伎倆實在拙劣得很。陳四益《羅織的證據》一文對此嘲諷道:由於審訊者心思不夠細密,留下了許多破綻。比如,一個名叫蔣富的招承,說是藍玉出征回來,請他吃酒,在酒席間,藍玉對他說:“老蔣,你是我的舊人,我有句話和你說知,是必休要走了訊息。如今我要謀大事,已與眾頭目每都商量定了,你回去到家打聽著,若下手時,你便來討分曉,久後也抬舉你一步。”這個“老蔣”是誰呢?
只是藍玉家一個打漁網戶。另有一名叫張仁孫的供道,說是因為出征回家,前去拜見,藍玉對他們說,要成大事,要張仁孫等各置軍器,聽候接應,如日後事成時都與大官人做。這個張仁孫是誰呢?當初只是鄉里一個染匠。藍玉如果真想謀逆,自然應當十分謹慎,這樣殺頭滅族的事情,哪裡有見人就說的道理?何況還是些無足輕重的打魚網戶和染匠。僅此一點,這些口供的可靠性就大可懷疑。《逆臣錄》是如此這般炮製出來的,目前已經散佚的《昭示奸黨錄》可信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因為一向反對胡惟庸,所以無法牽連進“胡黨”,他死時藍玉黨案還沒有爆發,當然與“藍黨”無關,但是他也沒有幸免。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極為兇險的背疽,按中醫的說法,忌吃蒸鵝。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隻蒸鵝給他吃。徐達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繼續活下去,只好當著來人的面,流著眼淚吃下蒸鵝,沒有幾天就一命嗚呼了。曾經向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升,預感到主公疑忌功臣,眾醉而獨醒,洪武三年就申請告老還鄉,還是顧慮 與兒子朱同難保平安無事,特地向皇帝請求賞賜“免死券”。
第二年,朱升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二歲。他的兒子朱同卻並未得到“免死券”的庇護,最後還是死在朱元璋的手下——賜自縊。令人唏噓不已!
開國功臣慘遭大屠殺後,朱元璋才說:“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其實已經殺得差不多了,不過是一句顯示皇恩浩蕩的廢話而已。
一個出身卑賤的遊方僧,當了皇帝以後,權勢欲如此強烈,絲毫容不得對皇權的潛在威威脅,大張旗鼓地羅織罪狀,殺戮功臣,必欲“除惡務盡”方才罷休。縱觀歷史,這樣的大屠殺恐怕算得上絕無僅有之事。箇中緣由值得每個讀史者細細玩味。
當然他也有他的難處,生怕引起新朝當權者的猜忌。但是歷史是無法迴避的,讀明史首先就會遇到這個問題。對於一個歷史學家,不存在甚麼該講甚麼該回避的歷史現象,秉筆直書歷來是史家的基本史德。
直白的說,胡惟庸黨案與藍玉黨案是朝廷高層權力較量的必然結局。由於與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開國元勳的特殊貢獻與特殊地位,勢必形成相權與將權分割皇權的現象,這對於朱元璋這個權勢欲極強,又有政治手腕的皇帝而言,是無法容忍的。此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大權旁落,而那些文臣武將們以為開國有功,趾高氣揚,飛揚跋扈,如果不加以制服,那麼他的子孫繼位之後,局面將會不可收拾。這樣,矛盾激化了。朱元璋抓住兩個有把柄的實權人物——左丞相胡惟庸和大將軍藍玉——開刀,然後蔓延株連,把那些威脅、削弱皇權的開國元勳,以及那些並不威脅、削弱皇權的開國元勳,不分青紅皂白地統統處死,形成明朝初年政治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一頁。
-
3 # 故宮觀音
大明叫殺功臣。大清叫文字獄。文化人吃飽了。就愛鬧事煽動殺人。你也搞不清是誰喊的要殺你。最後順手都抓了。就剩一個湯和。朱戰爭這麼多年。渾身傷痕。晚年哪都疼。就記得湯藥和和平了。
-
4 # 二曲人
跟朱元璋打天下,活出洪武朝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武定侯郭英,此人在封侯後,曾私養家奴、擅自殺人,被朱元璋處罰過,此後自新,較為守法,積極響應朝廷號召,交佃戶、納稅賦,活出洪武朝。
第二個,長興侯耿炳文,此人臨陣繼父職,守城攻戰有功,不參與朝臣是非,活出洪武朝。
第三個,曹國公李景隆,此人是襲被毒死的父親李文忠之職,但本人也立有戰功。在朝廷號召下,主動交還莊田、田地、山塘、池蕩等多處,獲得朱元璋信任。
另有一說,信國公湯和活到最後,也是對的。但湯和在洪武二十八年就去世了,沒有活出洪武朝,應是得以善終。
總結一下以上四位得以生存的經驗:一是聽皇上的話,即使有時不聽,但批評後,或發現形勢有變後,立即改正,適應形勢。二是為人謹慎,能屈能伸,不傲不剛。此兩點在他們生存中起了保障作用,但在戰場上遇到既能屈能伸又桀驁不馴、剛強勇健的朱棣時,便被擊的粉碎。這是朱元璋所始料不及的。
-
5 # 風逍逍兮易水寒
大家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意思就是狡猾的兔子死了後,獵狗就會被烹煮,天上的飛鳥沒有了,再好的弓箭都會收藏起來不會再用。這句話隱喻的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會遭到拋棄。而這種事情在古代帝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開國功臣來說,被拋棄都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大多數都是被君主或明或暗的殺掉。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從一介布衣起兵,起兵反元前朱元璋的身份是乞丐、和尚。這麼一個社會地位底下的下等人,最終卻能戰勝張士誠、陳友諒等其他起義軍首領奪得天下,這與朱元璋招攬了一大批才能超群的手下是分不開的。文臣有劉伯溫、李善長、李文忠等人為他出謀劃策,武將有徐達、常遇春、馮國勝、湯和等猛將。正是這樣一群人將朱元璋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可是這些開國功臣的下場並不好,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肆清洗開國功臣,幾乎所有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都難逃一死,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眾所周知,朱元璋登基稱帝后,對百姓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實行極低的賦稅,減輕老百姓的壓力。但是朱元璋是一個好皇帝,卻不是一個好兄弟,跟隨他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得到善終的少之又少,連李善長、常遇春、胡惟庸等歷史名人都難逃一死,甚至劉伯溫、徐達的死也可能跟朱元璋有關係。這也是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繼位者鎮不住這些功勳卓著的開國功臣,所以來了一次大清洗。而躲過這場清洗的只有湯和、耿炳文、沐英、郭英、楊璟等寥寥數人。
湯和湯和是朱元璋的發小,在元朝的統治下,百姓生活不如狗,人民怨聲載道。元朝末年,各地紛紛揭竿起義。湯和參與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湯和因為作戰勇猛被郭子興提拔,隨後湯和邀請發小朱元璋參與義師。朱元璋在紅巾軍中因為作戰勇猛,為人又聰明靈活,打仗會用腦子,很快就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將養女馬秀英許配給她,也就是後來的大腳馬皇后。紅巾軍中很多人都不服朱元璋這個新人成為郭子興的女婿,只有湯和覺得他們是良配。因為這件事,朱元璋對湯和是有感激之情的。
隨著起義軍的節節勝利,元朝統治者很快就倒臺,朱元璋的對手變成了同為起義軍的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經過數年的苦戰,朱元璋最終登基稱帝。可是朱元璋登基後,只給湯和這個發小兼引路人封以侯爵。湯和也並沒有不滿,還是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效力。
隨著朱元璋的衰老,他也要開始培養接班人了。朱元璋擔心自己的繼承者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統率這群功勳,會對朱家的江山造成影響。為了確保明王朝能夠傳承下去,朱元璋晚年開始了對功臣的清洗。於是朱元璋製造了胡惟庸案,此案影響甚大,不僅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也成為了朱元璋大清洗行動的開端。
胡惟庸案後,明朝的官員們人人自危,深怕哪天一不小心,朱元璋的屠刀就落到自己頭上,湯和也不例外。但是湯和作為朱元璋的發小,很快就洞悉了朱元璋不願意功臣繼續擁有兵權的心思,隨後湯和就向朱元璋請求告老還鄉。朱元璋見湯和這麼識相,哪有不同意之理,並且賞賜了湯和一座大府邸。
湯和回鄉後,並沒有以功臣自居,在家鄉處處約束自己和家人、僕人們,朱元璋給他的奉上,他也分送給鄉親們。隨後湯和就每日遊山玩水、喝酒下棋。連躲在暗處監視他的錦衣衛都向朱元璋報告:湯和貪圖安逸,沒有威脅。朱元璋這才對湯和放心。這時,李善長的子孫不小心被捲入胡惟庸案,之後李善長要造府邸,便想從湯和這裡借三百人幫忙,湯和把這件事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隨後以這件事將李善長問罪,將他滿門抄斬。
湯和晚年病重時,朱元璋曾來看望湯和,湯和躺在床上不能言語,只是默默地看著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放過自己。朱元璋看著這位老夥伴,心中感慨,曾經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就剩湯和了,朱元璋也不忍心對他動手。湯和也因此成為了僅有的躲過朱元璋清洗的功臣之一。
耿炳文耿炳文也是朱元璋的老鄉,據史料記載,耿炳文的功績在朱元璋的臣子中也是非常高的。可是耿炳文這樣一個手握兵權的功臣卻沒有被清洗,這是為什麼呢?
耿炳文為人非常低調,脾氣也比較溫和,在朱元璋爭霸天下的時候,耿炳文的防守能力為朱元璋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特意將太子朱標的長女嫁給了耿炳文的兒子,這一樁聯姻充滿了政治意義。朱元璋想拉攏耿炳文,為太子朱標的即位鋪路,朱標早逝後,他又想讓耿炳文為自己的皇長孫朱允炆保駕護航,他想利用耿炳文的軍事才能和威望,幫助自己的繼任者穩定大局。
而且耿炳文此人深諳人臣之道,不貪功、為人處世都非常低調謹慎。在朝為官時,耿炳文將所有的功勞都推到住朱元璋身上。不貪功、不戀權,這是耿炳文得以逃過朱元璋清洗行動的倚仗。而且耿炳文的軍事才能讓朱元璋非常賞識,在朱元璋心理,耿炳文是內定的繼承者的護航大將。有這樣一層關係和意思,耿炳文能逃脫清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可是,耿炳文躲過了朱元璋的屠刀,卻沒躲過朱棣的屠刀。由於朱允炆強行削藩,引起了以燕王朱棣為首的眾藩王的不滿,隨後朱棣在北京挑起靖難之役,耿炳文作為朱允炆的護航者,自然站在了朱棣的對立面。朱棣成功上位後,清洗前朝餘孽自然順理成章。耿炳文就這樣,死在了朱棣的刀下,所謂躲過了老子躲不過兒子,不外如此。
沐英沐英是明朝的開國將領,也是朱元璋的養子。朱元璋一生之中有二十多個養子,包括李文忠、何文輝、沐英等戰功累累的將領。沐英是朱元璋所有養子中成就最大的一個,他的家庭只是一個窮苦人家。元朝末年,各地掀起反抗元朝的起義,朱元璋所在紅巾軍是其中的一支。在元軍與紅巾軍交戰時,老百姓不免受到波及,沐英的母親死在了逃亡途中,他父親早逝,沐英也因此變成了孤兒朱元璋見沐英孤苦伶仃,他和妻子又尚未誕下子嗣,於是就收了沐英做義子。
朱元璋夫婦對待沐英跟對待親生兒子一樣,不僅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領兵作戰的才能,沐英的軍事才能基本上是在朱元璋麾下養成的。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分封功臣,沐英被提拔為鎮國將軍,不久後又升任大都督府同知,掌天下兵馬。
雖然明朝已經建立,但各地的殘餘勢力還在抵抗著明朝的統治。沐英也時常跟隨徐達、鄧愈等名將出徵掃除這些殘餘勢力。但是元朝殘部梁王的勢力還盤踞在雲南,朱元璋派沐英領兵30萬,想要一舉殲滅這一殘餘勢力。沐英在雲南大展神威,盤踞雲南多年的梁王勢力很快就被掃除,沐英等人又繼續進攻大理、昆明等地,最終在沐英的率領下,雲南全境全部被掃平。朱元璋也封沐英為雲南王,讓他永世鎮守雲南。
沐英平定雲南後,一方面透過加強軍事佈防和武力來加強明王朝和沐家對雲南的統治權威,另一方面有努力恢復雲南的經濟、文化事業,使雲南開始走上正常的發展軌道。朱元璋也不由得讚歎:有汝在鎮,吾無西南之憂!正是因為沐英的這種特殊地位,所以朱元璋的清洗名單中才沒有沐英的名字,不得不說,封疆大吏有封疆大吏的好處。從此,沐王府就世代鎮守雲南,在明末崇禎亡國時,沐王府還依然存在,這也是《鹿鼎記》中沐王府的由來。
郭英郭英是朱元璋打天下時的一個傑出將領,他一生之中,戰功赫赫,經歷無數大小戰役,身上受創之處無數,而且郭英手上握有兵權,可以說郭英這種有兵權、有戰功的功臣是朱元璋忌憚的物件,可是他卻成為了朱元璋晚年清洗行動的倖存者之一,這是為什麼呢?
郭英與郭興兩兄弟投奔朱元璋後,成為了朱元璋的衛士,郭英有勇有謀,又擅長騎射,跟隨朱元璋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郭英每次出戰幾乎都能大勝而歸,而且行軍打仗很注重軍隊的紀律,非常嚴格的約束手下,這樣的將領肯定是君主最喜歡的。而且,朱元璋有一次與一生的勁敵陳友諒決戰時,朱元璋深陷險境,是郭英不顧危險殺死陳友諒,然後救了朱元璋,可以說郭英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雖然郭英戰功顯赫,但是郭英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他深諳為臣之道。不管是在朱元璋賬下做衛士時,還是成為領兵作戰的將領,郭英從來沒有仗著自己的功勞去做損害朱元璋利益的事情。他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做事也非常認真仔細不出錯。郭英從來不跟其他功臣同流合汙,一直小心翼翼的侍奉朱元璋,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正是郭英的不貪和不驕讓他躲過了朱元璋的清洗,可見郭英的官場智慧比其他功臣不知高明多少。
楊璟朱元璋一統天下後,到了晚年就開始對開國功臣進行清洗屠殺。楊璟也不小心捲入胡惟庸案,自然上了朱元璋的清洗名單,可是楊璟這人比較聰明,當時又身在燕王朱棣的老巢北京,在朱棣的掩護下,楊璟詐死躲過了這一劫。
楊璟是朱元璋的老部下了,歸順朱元璋後,被任命為總管。在南下攻打廣西時,楊璟展現了自己高超的戰爭才能。朱元璋奪取天下稱帝后,大封群臣,其中有6人被封為國公,28人被封為侯爵,楊璟就是28侯爵中的一位。
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藉機大肆清洗開國功臣。當時楊璟在北平練兵,朱元璋命燕王朱棣就近誅殺楊璟。燕王因為朱元璋沒有立自己為太子,又手握重兵,早就對朝廷很不滿。朱棣在謀士的建議下,決定保住楊璟這位名將為自己所用。在朱棣的幫助下,楊璟安排了一個與自己長相身材極為相似的人代替自己而死,終於瞞過了前來監視的錦衣衛。之後,楊璟被燕王派往遼東訓練鐵騎,最終在靖難之役中,楊璟為燕王取得最終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朱元璋得到天下後,登基之初對開國功臣還是比較好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國功臣們開始憑藉自己的功勞目中無人,行事隨意,無視法度,驕奢淫逸,貪圖享受,這簡直就是在破壞朱元璋的政策,正好朱元璋要為自己的繼承者鋪路,於是一場大清洗就開始了。朱元璋晚年的清洗不光針對考過功臣,還有其他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夥計,但是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還是秉著“殺錯十個也不放過一個”的態度造成了明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洗行動。而這五位倖免於難的人都無一例外是識時務、懂進退的官員,他們謙和、自尊、聰明,得以洞察人心。
其實對開國功臣進行清洗是每一個開國君主都無可避免的事情,這些人功高震主,若是不解決可能會對自己的統治造成威脅。恐怕,只有光武帝劉秀才是對待功臣最好的吧!
-
6 # 小劉解讀
這個問題描述太過籠統。事實上,在朱元璋稱帝大封開國功臣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還健在。但是在殺人不眨眼的朱元璋洪武時期,能得善終的功臣寥寥無幾。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
被稱作開國二十一功臣比較有名的是“六王十五公”:
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國第一元帥。背上生疽,病死。有說是朱元璋賜鵝,引起病發遂死。
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忠勇無敵,出征途中,病死。到其兒子常茂時因過失遭貶。
岐陽武靖王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文武全才。數次怒諫朱元璋,後得病。中毒而死。
寧河武順王鄧愈:“火槍大將”,出征途中,得病身亡。
東甌襄武王湯和:朱元璋的發小。謹慎穩重而有名,因此得到善終。
黔寧昭靖王沐英:朱元璋的義子,驍勇善戰。後鎮守雲南,得知太子朱標以及馬皇后的死訊,悲傷過度遂死。屬於善終一個。
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攻打杭州時被害。追封
梁國公趙德勝:洪都保衛戰中戰死。追封
巢國武壯公華高:水軍統領,病死
虢國忠烈公俞通海:攻打張士誠時,戰死
江國襄烈公吳良:齊王朱榑的岳父,在青州病死。
安國忠烈公曹良臣:北伐時戰死,後其子受“藍玉案”牽連,奪爵賜死
黔國威毅公吳復:劍傷復發而死。
燕山忠愍侯孫興祖:洪武三年,戰死
郢國公馮國用:朱元璋的宿衛。戰死
西海武壯公耿再成:打杭州時戰死。追封
濟國公丁德興:打張士誠時,戰死
蔡國忠毅公張德勝:早期水軍統領,戰死,追封
海國襄毅公吳楨:水軍統領,病死。
蘄國武義公康茂才:北伐回師途中病死。。
東海郡公茅成:打張士誠時戰死。
所以,真正能善終的只是一個湯和。
-
7 # 一點點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多沒有好下場,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對於朱元璋來說,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一國之君,已經是一個奇蹟,但是如何守住江山難度更大,朱元璋並不像那些傳統的皇族有著龐大的家族勢力,他所依仗的無非就是那一幫出生入死的兄弟。
以淮西集團為例,謀有李善長、馮國勝,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這些人都曾是朱元璋生死與共的兄弟,更是奪取天下不可或缺的力量明朝建立後這些人成了新一代的貴族,不但封侯拜相,而且手中都有實權,如何能控制他們成了朱元璋的心病。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尚能憑藉威望壓制住這些人,但朱元璋死後這些人的權勢很可能會對朱家的江山構成威脅,於是朱元璋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殺”。
以胡惟庸案為例,胡惟庸,李善長、陸仲亨等開國元勳被殺,誅殺黨羽共計三萬餘人,並且廢除了宰相制度加強了皇權。藍玉案更是幾乎將軍中的驍勇善戰之將屠戮殆盡。
我們以淮西二十四將為例,得以善終的不過半數。
徐達、湯和、吳良、吳楨、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君用、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鄭遇霖、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張赫、周德興。
我們先來細數一下橫死之人。
平涼侯費聚、延安候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滎陽侯鄭遇春、這四個人皆因胡惟庸案牽連被殺。
普定侯陳桓、永平侯謝成,因牽連藍玉案被殺。
江夏候周德興、崇山侯李新也因罪被處死,徐達的死因一直是個迷,民間很多傳說他被朱元璋賜蒸鵝害死。長興侯耿炳文沒死在朱元璋手中,卻在“靖難”之後畏罪自殺。
得以善終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朱元璋大開殺戒之前就已經病逝,比如江陰候吳良、靖海侯吳楨、臨江侯陳德興等。
在洪武四大案後還能倖存下來的只有信國公湯和,武定候郭英,鳳翔侯張龍。
元老級人物湯和能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倖存下來,絕對是一個奇蹟,這與湯和主動交出兵權不問政事有很大關係,《明史》中說他“年益為恭慎,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洩”。
-
8 # 喧囂平原
題主的這個問題太過籠統,因為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些洪武功臣有的確實是被朱元璋定罪殺掉的,比如李善長、藍玉、馮勝、傅友德等等;而有些是病逝的,比如常遇春、徐達(燒鵝事件太過離奇,不太可信)、湯和、劉基。
如果拋開這些人,確實還有兩個人並沒有在洪武年間因病或因罪死去,就是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
(明太祖朱元璋)
武定侯郭英洪武三十年,武定侯郭英搞定了陝西沔縣的匪患後回到南京,卻遭到御史裴成祖彈劾。罪名是,郭英私養了一百五十多名家奴,還動用私刑,造成五人死亡。
做為皇帝的朱元璋,卻不想追究此事。
但僉都御史張春等人不想就此罷手,依舊抓住此事不放。朱元璋沒有辦法,只好讓戚里大臣商議郭英的罪刑。
最後,罪刑出來了,朱元璋也看過了,還是放了郭英。
被御史彈劾,罪名確鑿,卻最終沒事兒。這在洪武年間,是多麼難得的一幕啊。
生有異徵,沉毅多智。身長七尺,膂力過人,尤精騎射。武定侯郭英雖然比不上徐達、常遇春等名將,但也是一員虎將,早期是朱元璋的護衛,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參加過鄱陽湖之戰,在涇江口打敗過陳友諒;打過北元,跟王保保幹過仗;跟著傅友德平定雲南;還鎮守過遼東。
據《三世家典》記載,郭英一生大小五百餘戰,總共斬殺和俘虜敵軍十七萬多,全身有七十多處傷痕。估計渾身上下,沒一塊好肉,除了傷疤就是傷疤。
(武定侯郭英)
郭英此人深諳為臣之道,雖貴為明初開國侯爺,但對朱元璋很忠誠,而且做人低調、做事謹慎。《三世家典》記載:“(郭英)事太祖高皇帝四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連朱元璋自己都說:“廷臣若某(郭英)之忠誠樸實,諸人不及也”。
很顯然,郭英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
如果攀親戚的話,朱元璋還是郭英的妹夫。郭英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寧妃。一家人啊。
永樂元年,郭英去世,活了七十六歲。
可以說,武定侯郭英之所以能安穩度過洪武年間,都是因為其功高卻為人謙卑。
長興侯耿炳文能被朱元璋加封侯爵,說明確確實實立過很多戰功。耿炳文征戰一生,敗過張士誠,打過北元,平過陝西,定過雲南。
能安安穩穩度過洪武年間,說明耿炳文同郭英一樣,功高卻為人謙卑。據說,耿炳文曾將自己比作朱元璋的鷹犬,這使得朱元璋對其非常放心。
縱觀耿炳文一生的戰役,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此人及其善守。
至正年間,只要是耿炳文防守的城池,張士誠就沒有攻破過。尤其是長興城,張士誠攻了十年,耿炳文守了十年。雖然大多都是以寡敵眾,但最終都沒被張士誠攻破。
靖難之役時,朱允炆命令耿炳文率軍三十萬進攻朱棣。兩軍對壘,耿炳文敗了。帶著殘兵敗將,耿炳文退守真定。結果,朱棣率軍連攻三天真定城,毫無進展。
(長興侯耿炳文)
要說明初第一守將,非耿炳文莫屬。
看來,朱元璋留下耿炳文是有很深的用意—讓其給孫子朱允炆守江山。而且,一個善守之人,即使真的造反,也翻不起多大的浪。
總結一下,郭英和耿炳文有個共同點,雖然都是很不錯的將領,但卻不能算得上是名將,更不是帥才。兩人一生大多是跟隨常遇春、徐達、藍玉這樣的名將東征西討,或為副將,或為偏將(耿炳文守城之戰除外),很少有獨自統帥一軍的情況。也就是說,他們的能力和威望都不足以威脅朱家子孫,再加上兩人都深諳為臣之道,做人低調、謙卑。因此,躲過了朱元璋對功臣的殺戮。
回覆列表
無情最是帝王家,崇禎對自己最寵的女兒都痛下殺手,何況功臣?
帝王統治和官宦之家最是滅絕人性的,為了權力及其繼承無所不為、沒有人類的底線可言。
太監、宮女是中華民族皇權統治的特色產物。可見封建王朝統治的極端自私和貪婪、兇殘和毒辣。在皇權極為專權的統治下社會不可能長期真正進步,民族不可能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