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商文君

    朱棣奪取皇位跟當時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民眾與某些將領朝臣始終認為這是朱家自己的家事。部分都在觀望不願捲曲其中!反正朱允炆跟朱棣誰當皇帝都一祥是你們朱家做跟我何干!參與其中的朝臣不多!下面我詳細講下供你您參考!

    朱棣起兵後,揮軍南下,朝廷派宋忠擁兵佔據懷來,想要搶先佔據居庸關。朱棣打算趁宋忠大兵來攻之前出擊。燕軍將領們都說:“他們兵多將廣,我們勢單力薄,很難與之爭鋒。主動出擊未必能得便宜,應當堅固防守,等敵人來進攻時,再伺機打敗他們。”朱棣對此不以為然,他說:“用兵打仗,要靠智謀取勝,難以力攻。宋忠的兵眾剛剛集攏,軍心不一。宋忠輕浮暴躁,很少謀略,易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我們趁他沒有穩定下來的時候,進軍攻擊,一定能打敗他。”於是就率領精銳的騎、步兵八千人,輕裝前進,日夜兼程。

    宋忠計程車兵多半是北平人,本來不願和北平來的燕軍作戰。軍隊出發前,宋忠欺騙他們說:“你們各位的家屬,都被燕王計程車兵斬盡殺絕了,屍體堆滿了道路。”他想用這個辦法來激怒士兵。朱棣得知以後,讓宋忠士兵的家屬全部出動,打著旗幟作為先鋒。宋忠的土兵見燕軍來攻,本來準備奮勇衝殺,為自己的親人報仇,等到遠遠可以望見自己家人的旗幟,看到自己的親人活得好好的,意外地驚喜,紛紛呼叫著他們父兄子弟的名字,跑上前去互相問候,都說別來無恙。大家既高興又氣憤,大罵宋忠欺騙他們。於是在陣前譁變,倒戈攻打宋忠。

    宋忠部隊剩下的人倉皇列陣,陣還沒有擺成,朱棣揮軍渡河,鼓聲大作,兵士奮勇向前。宋忠的都指揮使孫泰雖然勇猛衝殺,終究不能挽救敗局。宋忠的軍隊被打得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孫泰也在亂軍中戰死。朱棣繼續南下,進兵河間,被景隆前鋒都督平安打敗。晚上收兵回營,朱棣帶了三個騎兵墊後,迷失了道路,下馬趴在地上看河流的走向,才辨別出東西,回到對岸營中。

    第二天,將要渡過白溝河和南軍決一死戰。朱棣讓部將房寬率兵先渡,對方瞿能、平安率眾攔擊,房寬的軍隊被打得大敗,死傷數百人。張玉等人見了,面有懼色。朱棣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響午,我保證為諸位打敗他們。”景隆的部隊橫陣數十里,朱棣派人猛攻其中堅,沒有成功。他親自指揮精銳部隊數千人,突然衝入瞿能、平安軍陣的左側,用輕騎兵馳擊敵軍。景隆的一支部隊繞到朱棣身後,展開了一場惡戰。

    南軍飛矢如雨,朱棣的坐騎連連被射中,換了三次馬,邊戰邊退。他的箭射光了,劍砍折了,馬在河提上退步不前,差點被瞿能追上。朱棣下馬快步登上河堤,假裝揮動馬鞭,好像在招呼後面上來的人。景隆懷疑有伏兵,不敢上提。這時正好部將高熙趕來相救,這才脫了險。南軍兵馬越來越多,燕軍將士驚慌失色。朱棣奮然說道“我們不進攻,敵人是不會退的,唯有拼死一戰了!”說完,就帶領精兵繞到敵軍背後,發動前後夾擊。這時候,正趕上大風驟起,吹斷了景隆的軍旗。朱棣乘著風勢,放了一把大火,接著一頓猛攻,殺死瞿能父子於陣前。景隆潰不成軍,扔下的器械、輜重堆積如山,南軍被斬殺、淹死的有十多萬人。史書上說,朱棣“智勇有大略”。故事中,朱棣打敗宋忠、景隆,都是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採用謀攻的手段克敵制勝的。他用計使宋忠計程車兵在陣前倒戈,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典範。揮鞭誤敵,不費一兵一卒,就嚇住了敵軍。後面景隆的軍旗被大風吹斷更是天助。朱棣恰到好處地利用了這一優勢。這兩次戰爭也打垮了建文帝的軍事力量,為以後鋪墊了良好的基礎。

  • 2 # 江蘇臨淵閣徐淵

    其實,明成祖的五次北伐,並不是沒能征服蒙古,反而是給予了蒙古沉重的打擊。

    有個事實可以非常簡單明瞭地證明這一點。從五代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就強勢崛起,在有宋一代,先後形成了遼夏金蒙等好幾個強大的政權,為什麼?就是因為五代和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制不夠,所以他們才能崛起來。而明朝三百年期間,中國北方並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就證明以明成祖為代表的明朝皇帝,在壓制蒙古的時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對蒙古的壓制,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朱元璋滅亡元朝,把蒙古人追到嶺北以後,再加上後來朱元璋又多次北伐,這樣,北元便分裂成了韃靼、瓦剌和兀良哈等多個部分。雖然朱元璋並沒有消滅北元,但讓北元四分五裂,這為後來明成祖朱棣繼續解決蒙古的威脅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明成祖要做的,也就是對蒙古各部各個擊破。

    明成祖的第一次北伐,是攻打韃靼,這一次攻擊,擊敗了蒙古五萬鐵騎,並且讓蒙古韃靼本部稱臣納貢。

    明成祖第二次北伐,擊敗瓦剌,瓦剌首領馬哈木往北逃遁。

    明成祖第三次北伐,目標是蒙古阿魯臺及兀良哈,也打敗了他們。

    明成祖第四次北伐,接受瓦剌統帥也先的投降,明成祖封也先為忠勇王。

    明成祖第五次北伐,又打敗韃靼,讓韃靼奉明朝為宗主國。

    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成祖北伐,成效是相當顯著的,具體體現在:一是蒙古內部再次分裂,再也組織不起一個統一的力量來對抗明朝,再沒有出現過宋朝北邊那種遼夏金蒙,一個比一個更強勢的鄰國存在。

    二是韃靼和瓦剌都有過奉明朝為宗主國的情況。北方的少數民族,奉中原國家為宗主國,其實是中國古代最好的一種地緣政治關係,而明朝正好擁有了這種關係,可以說,算得上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不過,不管是韃靼還是瓦剌,雖然他們都先後被明朝擊敗,都奉明朝為宗主國,但是他們在明朝的邊境上,從來沒有消停過,時不時就會南下抄掠,侵擾,搞得明朝北邊不得安寧。而瓦剌的也先,後來還俘獲了明英宗,一直打到北京城,讓明朝相當難堪。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就要說到蒙古人生活的漠北的一些情況。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存在南下抄掠的情況。不管是最早的匈奴,還是後來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抄掠擾邊。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固然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民族性有關。但這也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北方遊牧民族所生活的漠北這些地方,確實物產不豐富,不出莊稼,不能滿足他們的基本生存需要,所以他們總會南下抄掠打秋風。當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後,他們就很少再有抄掠的習性,也由此可以證明上面的觀點。

    而明朝所面對的瓦剌韃靼等蒙古人,一邊奉明朝為宗主國,一邊又不斷南下襲擾,除了物資不夠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明朝滅亡了他們的國家元朝,這對他們來說,是不能坦然接受的。所以總想著要南下找摩擦。

    好在明朝奉行了一種比較好的邊關政策,在強勢打擊的同時,再和蒙古各部建立藩屬關係,因為,終明朝一世,蒙古對明朝的威脅其實並不大。

  • 3 # 南嶺說史

    一共有五次對蒙古大規模的戰爭。

    第一次,對手韃靼部。

    公元1410年,明成祖帶領五十萬大軍與韃靼可汗本雅失裡之戰。

    本雅失裡敗逃瓦剌部,丞相阿魯臺東逃,明軍追擊,打敗兩支部隊,殺敵無數。

    結果:韃靼部臣服於明朝,進貢馬匹,阿魯臺受封和寧王。

    第二次,主要對手是瓦剌部,韃靼部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

    公元1414年,明軍在忽蘭忽失溫與瓦剌相遇,瓦剌依靠地勢與明軍交戰。朱棣親自指揮並率鐵騎衝殺瓦剌軍,殺敵數千,瓦剌敗逃。

    結果:瓦剌多年不敢進犯。

    第三次,對手又變回韃靼部,瓦剌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

    公元1422年,因韃靼部作死,侮辱使節,殺死邊將。朱棣怒而再次上戰場。

    這一次韃靼部阿魯臺很機智,明軍一到就連夜逃了,避而不戰伺機消耗明軍。

    朱棣掃興而歸,回師途中順便擊敗了兀良哈部。

    結果:成效不大,沒有達到目的打擊韃靼部。

    第四次,韃靼的對手增加一個瓦剌。

    公元1423年,韃靼阿魯臺侵擾明邊境,朱棣再次出征,到了之後,阿魯臺部下阿失帖木兒投降,阿魯臺被瓦剌背後一刀被打散。明軍繼續北上想看看狗咬狗,順便擊敗韃靼西部軍隊,韃靼王子也先土幹投降,被封為忠勇王。

    結果:大敗韃靼部。

    第五次,對手韃靼部。

    公元1424年,阿魯臺侵犯再次來襲,朱棣調集兵力出征,以帶路黨也先土幹為前鋒進軍。被打怕的阿魯臺只能逃,明軍全速追擊三百里不見敵軍蹤影,於是班師回朝。

    回北京路上,朱棣病死。

    結果:蒙古勢力削弱,二三十年不敢再進犯。

    五次戰爭,收穫有大有小,總的來說明軍基本都是以勝收場。

  • 4 # 一杯紅酒370

    明成祖北伐又稱明成祖北征、永樂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間,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蒙古。

    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嶺北行省,史稱北元。明太祖北伐之後,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對中原地區構成了威脅。即位的明成祖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決定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1]

    1410年(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成祖封韃靼大汗阿魯臺為和寧王。[2]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

    1414年(永樂十二年),明成祖舉行第二次北伐親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明成祖詔告天下。[3]

    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臺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臺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臺,擊敗之。[4]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臺。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5]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6]

    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明朝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從此,明朝不再承認蒙元政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達率軍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繼續元帝國的統治,歷稱“北元”。永樂初年,北元貴族勢力內部互相殘殺,遂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9] 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在唐努烏梁海一帶;[9] 三個部落經常互相殘殺,時常滋擾明朝邊境,成祖決心征討一勞永逸。[9] [9]

    明朝和蒙古勢力對峙示意圖

    成祖北伐的戰略目的,是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嶺北之戰後,馬匹損失不計其數,為大規模培養騎兵所用戰馬,洪武四年,設定群牧監,六年更置群牧監於滁州設太僕寺,並始制定了養馬之法:“命應天、廬州、鎮江、鳳陽等府滁和等州民養 馬,江北以便水草一戶養馬一匹,江南民十一戶養馬一匹”,從此 民間開始養馬。經洪武永樂兩朝牧養孳息,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 年)的時候,馬匹已經達到了一百七十餘萬匹,馬匹的年增長率達 到10%—15%。[10]

    經過洪武時期的多次打擊,蒙古人已經基本退出了漠南,對明朝邊境並不構成直接威脅。成祖在靖難時期就與號稱“韃靼可汗”的鬼力赤有交往。同時派遣使節去招撫韃靼、瓦剌各部,並在韃靼遊牧地區建立了一些羈縻衛所,試圖用朝貢貿易的手段綏服蒙古,似乎和靖難之後國力未恢復有關。

    但1408年(永樂六年)元順帝的曾孫本雅失裡(此據《蒙古源流》)在韃靼稱汗,對明採取強硬態度,1409年更斬殺明使,又擊敗當年丘福的北征軍(丘福敗死那天是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也是這天),成祖才不得不於1410年親自北伐。出師之際,韃靼已經內訌分裂,成祖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追擊、擊潰了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臺兩部,戰後。本雅失裡投奔瓦剌後被殺,阿魯臺遣使朝貢。

    此後瓦剌馬哈木崛起,此時成祖對軍力頗具自信,決定發動“預防式打擊”,於1414年再次北征。這次可是跟瓦剌軍正面決戰了一場,明軍在烏蘭巴托附近擊退了據險而守的瓦剌軍,但並未追擊。戰前阿魯臺曾表示願意來助戰,戰後卻拒絕朝見皇帝,成祖也只得加以安撫。

    此後明朝邊境無事,瓦剌、韃靼繼續爭鬥,阿魯臺佔了上風,並控制了兀良哈三衛(所謂成祖贈大寧給三衛純屬子虛烏有),逐漸從1421年起不滿足於與明朝貢貿易,開始襲擾明朝邊疆。導致已經年老體衰的成祖(1416年發過一場大病,從此開始服用“仙藥”)不得不再次開始北伐。但這時明朝的國力已消耗在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招撫諸番、鄭和七下西洋、亦失哈九上北海、征伐安南等大工程上,竟發生了戶、禮、兵、工等四部尚書合議反對北征的事件,結果戶部夏原吉、工部吳中下獄,兵部方賓自殺。1422年成祖北征呼倫貝爾,阿魯臺遠遁,成祖走到呼倫湖以北,虜獲了他丟棄的牲畜、輜重後,回師痛擊兀良哈。

    1423年七月聽說阿魯臺又來犯邊,成祖緊急出發到宣府邊外(明軍北伐都在春天出師,七月出師是臨時起意的結果),結果收到阿魯臺已經被瓦剌打敗的訊息,只好把寧陽侯陳懋在陰山擒獲的一個蒙古酋長也先土幹說成是韃靼王子,封“忠勇王”,作為韃靼來降的證據。

    1424年成祖再次出師呼倫貝爾,又沒有捕捉到阿魯臺,而且啥都沒找著,遂再次向東征伐兀良哈 ,回師時病死。成祖末年連續三次北征,可見其對殲滅阿魯臺的執著與急切。

    在發動北伐的同時,對於明朝的邊防,成祖一直是下令在現有的邊防據點加強防禦,沒有試圖恢復大寧、東勝等據點。宣德、正統兩朝延續了這一作法,同時不再發動大軍北征,只是出兵打擊逐漸南下游牧的兀良哈。直到正統十四年後,明朝在北邊的主要敵人才變成了瓦剌。

    縱觀這五次北伐,明朝人號稱“五出三犁”,大概是說前三次都有實際戰果。不過沒有一次成功擒獲韃靼、瓦剌首領,也就沒有實現戰略目的。要說原因的話,首先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明軍都曾與蒙古首領正面交鋒,卻未能將其殺死或擒獲,使得韃靼、瓦剌兩部一直都有其自己的領導核心,兀良哈也長期被韃靼控制,這樣,明軍在漠北的行動始終得不到遊牧部族的支援,只能靠大軍進攻。

    而這也和洪武朝後期對蒙古的策略有關,1388年藍玉擊破北元汗廷後,兀良哈部南下歸降,被安置在近邊,但不久就叛歸北元。1391年傅友德、郭英和燕王曾出塞討伐兀良哈,但未能將其降伏,之後也不再努力。籠絡遊牧部落是個長期工程,唐廷從629年北伐東突厥獲勝,之後設法羈縻突厥、薛延陀、回鶻諸部,經過多次用兵均獲勝利,到649年終於消滅車鼻可汗,直接統治漠北。中間花了20年的時間。之前還有隋朝羈縻啟民可汗的經驗。而明朝之前只成功籠絡過附近可以駐軍的關西七衛的蒙古人,對羈縻漠北部落殊無經驗。

    第三、五次北伐的目的,是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捕獲阿魯臺,但阿魯臺知道自己不是明軍的對手,每次都提前遠避。這樣來看,明軍在軍事上雖然是佔優勢的,卻從來沒有完全實現戰役目的,也更沒有完成戰略目的,可以說是力有未逮。

    至於為何成祖末年一個勁兒的打擊韃靼而非瓦剌,一是當時侵擾邊境的就是韃靼和兀良哈,而非瓦剌,二是如和田清所說,韃靼畢竟是蒙古大汗的“正統”所在。當時的蒙古貴族(明朝所稱的“韃靼”)和瓦剌貴族是把彼此視為兩族的。成祖大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要先殲滅韃靼而後快。[11]

    有的學者指責永樂耗費財力,這是錯誤的。永樂一朝文治武功皆是明朝之最,經過洪武皇帝的馬政繁榮以及休養生息政策至永樂時期國家已經全面強盛,永樂帝做了和漢武帝、漢宣帝、唐太宗、唐高宗一樣的事情。只是由於沒有如漢朝、唐朝、藍玉優秀的情報嚮導未捕獲其首領,韃靼首領在前三次北伐的過程中瞭解到朱棣實力的強大之後明成祖每次北伐韃靼首領皆遠遁以及仁宣二宗沒有守住永樂清沙漠的成果導致蒙古瓦剌統一,但是不影響明成祖本身的功績。正如毛主席所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12]

    過程

    第一次親征

    1409年(永樂七年),明成祖派淇國公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韃靼,由於輕敵,孤軍深入,中了敵人的埋伏,全軍覆沒。為消除邊患,明成祖決心親征。

    1410年(永樂八年)二月,明成祖調集50萬大軍。五月八日,明軍行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成祖將之更名為“飲馬河”)流域,詢得韃靼可汗本雅失裡率軍向西逃往瓦剌部,丞相阿魯臺則向東逃。明成祖親率將士向西追擊本雅失裡,五月十三日,明軍在斡難河(今蒙俄邊境)大敗本雅失裡。[14] 明成祖打敗本雅失裡後,揮師向東攻擊阿魯臺,雙方在今蒙俄邊境之斡難河東北方向交戰,明軍殺敵無數,阿魯臺墜馬逃遁。此時天氣炎熱,缺水,且糧草不濟,明成祖下令班師。

    明成祖親征漠北示意圖

    韃靼部經過明軍的這次打擊,臣服於明朝,並嚮明成祖進貢馬匹。成祖亦給予優厚的賞賜,阿魯臺接受了成祖給他“和寧王”的封號。

    第二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斡難河之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明軍在1410年(永樂八年)出征韃靼後,瓦剌部趁機迅速發展壯大,1413年(永樂十一年),瓦剌軍進駐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窺視中原。

    明成祖決心再次親征,調集兵力,籌集糧餉。1414年(永樂十二年)二月,明軍從北京出發,六月初三,明軍在三峽口(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擊敗了瓦剌部的一股遊兵,殺敵數十騎;初七日,明軍行至勿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瓦剌軍3萬之眾,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抗,成祖派騎兵衝擊,引誘敵兵離開山勢,遂命柳升發炮轟擊,自己亦親率鐵騎殺入敵陣,瓦剌軍敗退,成祖乘勢追擊,兵分幾路夾擊瓦剌軍的所撲,殺敵數千,瓦剌軍紛紛敗逃。此役,瓦剌受到重創,此後多年不敢犯邊,同時,明軍也傷亡慘重[15] 。

    斡難河之戰示意圖

    第三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瓦剌被明軍打敗,韃靼趁此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勢力日益強盛起來,從而改變對明朝的依附政策,並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節,還時常對明朝邊境進行騷擾的劫掠。1421年(永樂十九年)冬初,韃靼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所(元中都),殺死了明軍指揮官王祥,對此,明成祖決定第三次親征漠北。

    明朝北部的韃靼和瓦剌

    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出擊韃靼。其主力部隊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韃靼首領阿魯臺得知明軍來襲,乘夜逃離興和,避而不戰。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俘獲韃靼的部屬,得知阿魯臺已逃走,成祖下令停止追擊。明軍在回師途中,擊敗兀良哈部,九月,回師北京。明成祖第三次出擊漠北,雖對韃靼部有一定的打擊,但成效不大,並沒徹底解決盤據漠北的蒙古三個部落對明朝邊境的滋擾。

    第四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韃靼首領阿魯臺再次率部滋擾明朝邊境,明成祖聞悉後決定再次親征。明軍八月初出征,九月上旬,明軍到達沙城(今河北張北以北)時,阿魯臺的部下阿失貼木兒率部投降明軍,並得知阿魯臺被瓦剌打敗,其部已潰散,明軍暫時駐紮不前;十月,明軍繼續北上,在黃河以北擊敗韃靼西部的軍隊,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部眾來降明,明成祖隨即封也先土幹為忠勇王,十一月,明軍班師回京。[17]

    第五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至七月,明軍對蒙古韃靼部的作戰。是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臺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等地。明成祖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5都司之兵於京師(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四月三日,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為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盂瑛為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忠為右哨;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為左掖,成山侯王通、興安伯徐亨為右掖;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又名也先土幹為前鋒,出兵北征。二十五日,進至隰寧(今河北沽源南),獲悉阿魯臺逃往答蘭納木兒河(今蒙古境內之哈剌哈河下游),明成祖令全軍急速追擊。六月十七日,進至答蘭納木兒河,周圍300餘里不見阿魯臺部蹤影,遂下令班師。七月十八日,明成祖在回京途中病死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至此蒙古勢力暫時削弱,明朝也已精疲力竭,無力再作大規模遠征。

    忽蘭忽失溫之戰示意圖

    結果

    明成祖五次親征對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的戰爭。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同時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明成祖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病死。[17]

    雖然明成祖北伐之後明朝無論在國力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據有絕對的優勢,但問題卻出在了撤大寧都司、開平、三降城、東勝、威虜衛、威遠衛、白城子千戶所等漠南諸衛的事情上。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寧諸衛所的重要性,他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但他還是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朱棣認為設定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但是由於明成祖突然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定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宣德時,北方遊牧民族透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18]

    明朝對蒙古封建主雖然也封以王位等,同時給印、授敕、賜衣,允許世襲,但並沒有改變蒙古貴族的封建遊牧制度。因此,蒙古各部的分裂狀態依然如故,這是蒙古各部不斷與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而後金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確保對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堅定地在蒙古實行了劃分牧地、編旗設佐(佐領)、更定爵秩、軍令政令統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從關係。

  • 5 # 破乞

    明成祖當皇帝后有個“五出漠北,三犁虜庭”的壯舉,就是御駕親征,天子守國門,把那個北元殘餘給繼續打掉,立下一個不世的功勳,為我的子孫奠定萬世的基業。但是明成祖這一生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豐功偉績都不能把內褲扒下來看,一看哎呦,簡直就沒法看。比如說就說“五出漠北”吧,第一次是永樂八年,從京城出發,路上走了三個多月。5月8號那一天,算是逮著了一個蒙古人,是一個探子,抓來一審,這算是第一個俘虜,不得了的成績了。然後接著往前走,一直走到了這一年的6月9號,才算是看見了一支蒙古軍隊,一共多少人呢?幾百個人,不得了啊,二三十萬大軍看到幾百個人高興壞了,因為幾個月沒見人了,追啊追啊,追了十幾里路,也沒殺到什麼人。這就是第一次明成祖御駕親征,叫一出漠北。這就消停了吧?到了永樂十二年,接著出漠北,這次帶的人多,五十萬人,確實有成績,這次殺了幾百個人,奏凱而還。那緊接著就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基本上都是深入漠北,連蒙古人的毛沒有摸著一根,然後就回來了。但是回去寫新聞簡報不能這麼寫,皇帝老人家御駕親征,戰果是大大的,然後還搞出這八個字,叫“五出漠北,三犁虜庭”。那意思,我們已經把人家連根拔起了,是搞到他老巢去了。可能地方他確實是到了,但是趕盡殺絕蒙古人這個戰略目標他可沒有達成,要不怎麼給後來的子孫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留下了那麼大的禍根呢?連皇帝都讓蒙古人給抓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中的土豪玩家和平民玩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