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特別是關於老紹興、老成都、老北京的?
6
回覆列表
  • 1 # 天師道三鶴

    19本關於城市社群的社會學人類學經典著作

    1、《街角社會:一個義大利人貧民區的社會結構》

    城市社群研究的經典,縮小版現實版的《教父》。

    1936至1940年,懷特深入調研波士頓的義大利人貧民區科納維爾,從“街角幫”群體分析美國底層社會的結構與邏輯。

    在人類學意義上,《街角社會》第一次將研究物件拓展到城市內的“部落”(Tribe);在社會學意義上,它第一次將亞文化(Subculture)和少數群體作為獨特的物件進行考察;在城市研究意義上,它第一次運用“參與式觀察”的田野調查(Field work)方法。

    2、《江村經濟》

    公認的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及其制度的調查研究代表作,從《江村經濟》到《雲南三村》及背後的“鄉土中國”幾乎成為費孝通的代名詞。

    1936年,27歲的費孝通偶然到江村(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今屬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寫成《江村經濟》後,他26次回這個村莊,特別是1957年重訪和1981年三訪,對應著農村經濟和費孝通個人命運的轉折點。

    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為該書英文版寫序言,“中國社會學界已獨立自發地組織起一場對文化變遷和應用人類學真正問題的學術上的攻關,這一攻關表達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未來的人類學發展將以中國研究為起點,轉向複雜社會、本土社會的研究。

    費孝通90年代提出,文章要寫出三個層次的秩序:生態秩序,由人與資源、人與土地的關係構成;社會秩序,由人與財富、人與分配的關係構成;心態秩序,由人與人的關係構成...

    3、《獨自打保齡:美國社群的衰落與復興》

    關於美國公民社會興衰的經典著作。

    當初托克維爾描述的美國社群生活已經消失,那些喜歡扎堆、關注公共話題的美華人不見了。曾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的羅伯特·帕特南用"Bowling Alone"一詞來概括美國社會資本的流逝、公民參與的衰落的變化。

    帕特南還著有《讓民主運轉起來》、《我們的孩子》等。

    4、《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建築界、城市規劃領域最著名的書之一。簡·雅各布斯深刻影響了全世界城市規劃的走向,也啟發了人們對城市及其生活的重新認識。

    紐約的城市面貌和活力,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圍繞新城建設各方激烈鬥爭的結果。城市到底是誰的?規劃應該把行人和市民放在首位,還是汽車和建築?貧民窟、窮人怎麼辦?紀錄片《公民簡氏:城市保衛戰》講述了這個故事。

    以簡·雅各布斯為首的知識分子、社群保護主義者及時挺身而出,抗議市政當局的大規模拆遷計劃。廣大普通市民不希望紐約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鋼筋水泥森林,婦女群體為孩子爭取能自由快樂嬉戲的環境。

    1958年,簡·雅各布斯在《財富》雜誌發表文章宣揚“熙熙攘攘的城市”的價值,後來改寫為《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她還著有《城市經濟學》、《分離主義的問題》、《城市與國家的財富》、《生存系統》等。

    城市的本質不是建築,而是人,是公共空間,是街道,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社群和社群之間,需要互相連線,需要大家都能輕而易舉地進入的公共空間。

    那些規劃者、建築師、政府官員、開發商等絲毫沒有看到非貧民區化的苗頭而採取了居高臨下的毀滅性的的措施……人口集中不是一種災難,而是一種財富——它帶來活力與多樣性,刺激市場細分。那些街區需要的是積極的鼓勵,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它們一股腦兒端掉。

    在制止或消除單調現象的所有努力歸於失敗後,最後的決定終於來到:整個街區統統消滅,新的一輪重新開始。

    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註定要走向滅亡的令人遺憾的過程要重複發生。

    5、《城市的勝利》

    關於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發明的讚歌,穿越世界各地樣板城市的巡禮之旅。

    哈佛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自小生長在曼哈頓,帶領團隊全球城市調研,展現城市的諸多價值及其為人類提供的福祉,剖析城市存在的問題、衰落的原因,闡述貧民窟的優勢、摩天大樓的好處、消費城市的崛起、鄰避主義的詛咒等議題。

    他特寫了“帝國之城”東京、“秩序之城”新加坡與哈博羅內、“智慧之城”波士頓與米蘭、“消費之城”溫哥華、“崛起之城”亞特蘭大與班加羅爾,“最大的戰役”印度和中國的綠色化。

    貧民窟通常是城市勝利的一種標誌:城市裡充滿了貧困人口,但城市並非貧困的根源,它只是利用美好的生活前景吸引來了貧困人口。

    評價一座城市成功與否的依據不是它存在的貧困現象,而是它在幫助比較貧困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方面所作出的成績。

    如果一座城市正在吸引著比較貧窮的人口持續地流入、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目送他們離開,然後再吸引新的貧困移民,恰恰證明這座城市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經濟機遇、公共服務和生活樂趣。

    6、《裸城:原真性城市場所的死與生》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後續,紐約六個典型街區的變遷案例。

    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社會學教授莎倫·佐金著有《閣樓生活》、《權力景觀》、《城市文化》、《購買點》等,她考察簡·雅各布斯的“城市生態”思想遺產,追溯此前努力保護的地方文化如何轉變為新興城市政治經濟商品化的一部分。

    《裸城》把“原真性”視為一種文化權力,講述布魯克林、哈萊姆、東村等紐約六個原生街區涉身城市規劃改造與社群鄰里文化的甦醒與抗爭的故事:布魯克林的後工業砂粒感,哈萊姆的黑色,東紐約和紅鉤的新移民拼湊,聯合廣場的工人階級抗議,東村的波希米亞,每個街區都經歷了自身不平坦的動盪與復興。

    舊城中村的經濟基礎正在逐漸消亡。受到稅制和高速公路的吸引,以及從東部遷移至中西部的新興消費者市場的誘惑,大多數重工業製造商遷移到了美國西海岸。

    小型製造商則遷至城市郊區或農村地區,那裡的土地售價較為合理,技術工人的工資與城市相比也相對較低,而且員工也更加傾向於服從管理。工廠老闆和投資者也厭倦了應對市政府的官僚機構和政治機器、老舊的街道和建築,以及交通擁堵等問題。

    新興產業從未考慮將工廠設在城市中,他們需要大規模的開放空間;他們形成了自己新的產業叢集,有時位於機場或公路交匯處的交通運輸樞紐附近,或是位於高校周邊。

    隨著工作機會的消失與枯竭,貧民窟的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國工人也喪失了謀生之道。

    7、《布林喬亞的惡夢:1870-1930年的美國城市郊區》

    關於美國的城市史和城市事務,也是一部“門禁社群”發展史。

    美國城市郊區具有田園詩般的吸引力,舒適的住房,整齊的草坪,平靜的街道,寄託了居民的夢想和恐懼。他們害怕鄰居,害怕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群體,也害怕自己,害怕市場,更害怕改變。

    城市史學家、MIT教授羅伯特·M·福格爾森透過對長期為人所忽視的城郊住宅小區限制性契約的研究,揭示了這些恐懼的根源。“我們開始是探索者、帝國建造者、朝聖者和難民,我們一直在遷徙,從那時到現在都在遷徙……”

    福格爾森還著有《下城》,研究城市商務區的多年變化,快速交通系統、限高爭論、分割槽規劃、停車禁令、經濟蕭條、城市更新運動等一系列因素如何影響downtown。

    8、《沒有郊區的城市》

    關於城市與郊區之間的關係,這本書其實應該叫“離不開郊區的城市”。

    城市問題專家戴維·魯斯克曾經做過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市的市長,現為獨立的城市政策問題顧問,出版過多部有關城市與郊區問題的著作。他利用大量的資料分析了美國320個大都市地區522箇中心城市從1950年到1990年的社會狀況,論述了美國城市的經濟發展、種族矛盾、公共管理政策等問題,值得中國借鑑。

    他提出了一個理想化的概念“彈性城市”,即沒有郊區的城市,在那裡,社會平等、經濟活躍、種族隔離指數低、公共管理機制統一……但美國關注的是城市化過程中的內城問題,中國則是城市化程序中的郊區問題,西方的城市治理邏輯並不適用於中國。

    9、《佈滿貧民窟的星球》

    蔚藍星球的陰暗地帶,現代社會的畸形角落。

    如果貧民窟不再是例外,而就是未來都市的圖景呢?《佈滿貧民窟的星球》呈現了全球不斷增加的城市人口正面臨的絕望困境:城市重建把數百萬貧民驅逐到邊緣灰色地帶,從開普敦到金薩沙,從卡薩布蘭卡到北京,貧窮社群與我們相隔千里,或近在眼前。

    知名社會評論家、城市理論家邁克·戴維斯著有《水晶之城:窺探洛杉磯的未來》、《恐懼的生態學》、《等在門口的妖怪》、《維多利亞晚期大屠殺》、《無生命城市》等。他將標誌著現代社會噩夢的各地貧民窟進行了量化,提醒我們21世紀的大多數城市被汙染和腐爛包圍,貧民窟成幾何級數增長絕非偶然,不是一個“拆”字就能劃清界限,消除隱患。

    冷靜調研,強烈控訴,《佈滿貧民窟的星球》像20世紀初林肯·史蒂芬斯的作品,是這個時代的“城市的恥辱”。

    10、《城中城:社會學家的街頭髮現》

    臥底式社會學調查,與黑幫老大混在一起的日子。

    印度裔哥大教授文卡特斯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期間,對芝加哥的黑人及貧困社群做調查,偶遇幫派老大J.T.,“你不應該四處問人們這些愚蠢的問題,沒人會回答的。你應該和我們混在一起,你應該去理解年輕人是怎麼在街上討生活的。”

    他變身“流氓社會學家”,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街頭生活”,與J.T.團隊吃住在一起,周旋在黑幫、毒販、軍火販子、牧師、警察、社工、居民等交織的地下社會網路,觀察並體驗黑人貧困社群的生存狀態與運轉機制——他甚至當了一天的黑幫老大,取得第一手資料,完成博士論文。

    之後,文卡特斯懷著對貧民窟人們的內疚與感激離開了街頭。他後來主要研究城市犯罪組織、毒品交易、賣淫等地下經濟現象,還著有《暗箱操作:城市貧民的地下經濟》、《漂浮之城:流氓社會學家的紐約地下經濟觀察記》等。

    11、《傾聽底層:我們如何講述苦難》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歷史,每個人的苦難都有歷史的力量,每個人的歷史都彌足珍貴,每個人的歷史都不應遺忘。”

    本書主要採用人類學田野作業和口述歷史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描述和探討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作為社會下層的普通人——農民(包括農村女性和老人)、農民工、城市失業下崗工人等群體的生活經歷和實踐活動。

    郭於華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相對於“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他們努力致力於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構建歷史(making history from everyday life of common people),即記錄和重現“苦難”的歷史,使“苦難”經歷的講述成為一種歷史證明,為千百萬底層人民的生存作見證。

    目錄

    苦難的力量(代序)

    歷史是如何書寫的

    作為歷史見證的“受苦人”的講述

    訴苦:一種農民國家觀念形成的中介機制

    民間社會與儀式國家:一種權力實踐的解釋:陝北驥村的儀式與社會變遷研究

    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合作化的女性記憶

    改換生存方式的衝動:中國農民非農活動的文化意義

    關係資本•網路型流動•鄉土性勞動力市場:廣東省外來農民工調研報告

    生命週期與社會保障:下崗失業工人生命歷程的社會學探索

    不適應的老人:兩種意義系統的衝突

    代際關係中的公平邏輯及其變遷:對河北農村養老事件的分析

    社會學的心智品質與洞察能力

    關於“吃”的文化人類學思考

    社會變遷中的兒童食品與文化傳承

    “道義經濟”還是“理性小農”:重讀農民學經典論

    “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字”:研究農民反抗的底層視角

    12、《再造城民:舊城改造與都市運動中的國家與個人》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6月

    “舊城的再造”與“公民的生產”兩部分前後呼應,既記錄了城市化初期的兩段重要歷史,又展現出社會變遷中國家與個人之間的相互形塑。

    《再造城民》從社會心理學入手,梳理了中國式造城運動中的市民維-權行動,個體如何一步步從大一統、包容性的社會結構進入邊界清晰、追求主體平等的歷程。

    目錄

    導論社會轉型中的國家與個人

    一為何研究都市運動:社會轉型的運動視角及獨特程序

    二如何研究都市運動:公民的“中國式”生產

    三案例及方法

    四國家與個人的相互形塑

    第一章權利的抗爭

    一一個私有小院的前世今生

    二從個人維-權到區內動員

    三從區內動員到跨區整合

    第二章城市的政治

    一建構住房公有制:國家整合個人

    二經營城市:國家釋放市場

    三城市奇蹟與拆遷悖論:分化的兩極

    第三章土地的奧秘

    一中國式“造城”:以公有制為起點的土地商品化

    二 “開發帶危改”: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土地經營

    三危改開發商:雙重邏輯的載體

    第四章國家的拆分

    一國家-個人關係的另一種可能

    二兩套國家-個人關係寫照:拆遷的兩種界定

    三國家-個人關係雙軌分化:將地方政府推出國家框架

    第五章公民的鍛造

    一自我邊界的“選擇性固化”與國家-個人關係重塑

    二公民的鍛造:以權利理念固化自我邊界

    第六章社會的生產

    一公民性的雙重維度:公共性與契約性

    二社會的生產:橫向聯結與縱向呼應

    三抗爭空間:營造和被形塑

    結論再造城與民

    一面對轉型的“過程”:一個分析框架

    二在順應中推動轉型:一個“巢狀”式結構

    三從底層推動轉型:“法”的全面運用

    四本書侷限及今後研究

    13、《城市裡的陌生人:中國流動人口的空間、權力與社會網路的重構》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當代中國轉型民族誌,北京豐臺“浙江村”(已消失)樣本。

    一個典型的外地人口社群的發展、繁榮、拆除、重建、遷徙,溫州人在北京城郊爭奪生存空間、合法化身份、私有經濟的“流動的現代化”戰爭,《城市裡的陌生人》展現了後mao時代中國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以及私人社會空間對傳統管理制度的挑戰。

    美籍華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教授張鸝挑戰了“市場勝利、國家撤退”的簡化論,強調要從更復雜的日常實踐和持續的變遷去理解中國的“國家-社會”關係。

    今天,全球化的“溫州人”早已不再是城市裡的陌生人,但人口流動所引發的空間、社會關係重構,街區生態、庇護政治等問題仍然在不幸魔幻重複上演。

    人類學家當然不是絕對“客觀”知識的生產者,囿於其自身學科訓練、生活經歷、文化旨趣的差異,一千個民族誌作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島嶼、村莊、廠礦、街區。但明確這一前提,並不是為了徹底廢棄民族誌研究方法,而是促使寫作者本人對自身寫作的限度以及“作者”這一身份保持清醒的認識。

    好的民族誌,並不因其所描述的現象的“過時”而失去意義。對歷史斷面的飽滿敘述,本身就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實現跨文化的相互理解。

    14、《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群運動的民族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

    本書以上海里弄為例,從人類學民族誌的視角描述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鄰里中市民團體、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的演變過程。

    朱健剛現任教於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他認為這些市民團體和鄰里運動推動了公共空間的產生,構成了基層參與網路、居民相互信任的關係以及普遍互惠的規範。這些組織和行動一方面表達著國家權-力的滲透,另一方面也包含著對國家權力的抵制和扭曲。這種依賴和自治的雙重特徵使得這些地方性組織和“社會運動的日常形式”並不具備西方意義上的公民社會要素,但是這些抗爭在被國家權-力吸納的同時,也促進了地方權-力話語和實踐的改變。

    目錄

    導論

    一理論綜述

    二方法論筆記

    三內容架構

    第一章平民社群:鄰里空間的割裂與整合

    一居民區的場景

    二三個世界:空間、權力和日常生活的互動

    三一天迴圈中的公共空間的生產

    四公共空間生產的動力

    第二章吳街的歷史演變

    一下只角與“蘇北人”

    二平民村的由來

    三解放:社會主義國家的認同建構

    四群眾運動

    五改革年代:鄰里的衰落與復興

    第三章家庭、家的呈現與家園的想象

    一家庭的構成

    二戶籍:控制的鬆弛與庇護

    三 “有房子,才有家”

    四兩種家庭主義與家園的想象

    第四章國家及其代理人

    一街居制的歷史實踐

    二 d的網路

    三警cha與執法

    四福利與救濟

    五發展商與物業管理:新的權力進入

    第五章自治的張力:居委會與業主委員會

    一居委會:等級與網路

    二居委會幹部

    三行動的分類:行政、裁決與庇護

    四人情、禮物與關係

    五求情、象徵和女性

    六狗咬了shu記:關於權利關係的個案

    七業主委員會的由來

    八業主委員會的產生與運作

    九衝突與談判:業主委員會與居委會

    第六章新興的市民志願團隊

    一背景與淵源

    二居民服務團隊

    三拳操隊和巡邏隊

    四外來者:熱愛家園的平民村工作站

    五小結:自助、互助與他助

    第七章建設社群

    一社群建設的興起:鄰里之外的運動

    二社會戲劇的假戲真做:鄰里之間的社群建設

    三小結

    第八章 “還我Sunny,還我綠地”

    一城市問題與分析框架

    二忍與鬧:日常抗爭的文化

    三社群問題與集體行動的產生

    四還我Sunny:爭取Sunny權運動

    五 “誰的綠地,誰的國家”

    六小結

    結論

    一鄰里中的公民性:社會資本與話語變遷

    二轉型中國的地方權-力與抗爭

    三鄰里:國與家之間的流動的公共空間

    15、《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

    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

    “中國新工人”三部曲,社會學博士的公益實踐。

    呂途在北京皮村(已消失)的工友之家,給免費工人大學的學員授課、參加同心農園的集體勞動,訪談了一百多個從農村來到城市的打工者,從“新工人”群體(不叫“農民工”或“外來務工者”)微觀的故事來反映他/她們在城市待不下、卻也回不去農村的迷失狀態。

    作者認為,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國新工人的主體意識正在覺醒,他們的未來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一路走過來,回顧這三本書,我看到了自己的思路:《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的預期是直面現實、認識現實、從一個個個體看到群體和社會結構的現實,這是認識和思考的基礎;

    《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的預期是思考方向與出路、思考價值觀、從一個個個體的命運和選擇思考社會的命運和選擇,這決定個體和社會的未來;

    《中國新工人:女工傳記》的預期是煥發生命的力量,譜寫個體命運和社會歷史的交響曲和變奏曲。面對現實、繼承歷史、有了方向,個體才能發揮出生命的力量,社會才有希望。

    16、《大工地:建築業農民工的生存圖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中國奇蹟”背後的勞工大軍,21世紀的《包身工》。

    三位社會學者兩年深入工地、訪談工人並隨工人返鄉,訪問了近百戶建築工人家庭,用銳利的眼光和詳實的資料揭露了建築工人——這個在農民工中規模最大、往往受到傷害也最多的群體經歷著怎樣的生存圖景。

    截至2008年,中國的建築工人將近四千萬,他們幾乎都處在分包勞動體制內(奴隸制被廢除之後最邪惡的勞動體制),處於“開發商-建築公司-勞務公司-包工頭-帶工-建築工人”食物鏈的最低端,過著沒有安全保障、沒有尊嚴、吃住糟糕、苛刻的罰款條件、不靠譜的勞動保險、經常被欠薪的生活。

    潘毅還與團隊合作,對富士康的工人生存及蘋果產業鏈做了四年的調研。

    “大工地”上的人們用血汗建造了高樓大廈,自己卻在繁華城市消失了——消費不起,也不被社會關注。他們還有很多辛酸,尤其是留守兒童問題。

    中國的產業勞動者大多來自跨地區之間流動的農民工,國家透過戶籍制度以及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安排使得農民工在制度層面上就被設定了在城市安家的障礙。

    農民工身份的模糊性,使得國家和全球資本在其勞動身份上獲益的同時,可以名正言順地逃避任何有利於其勞動力再生產的福利支出和成本……城市只需要他們的勞動力,卻不想承擔他們在城市生活的各種公共福利,甚至不給他們永久居住的權利。

    備受推崇的非虛構大師蓋·特立斯的成名作《被仰望與被遺忘的》,第二部分《大橋》記錄了韋拉扎諾大橋的流動修橋工的生活,這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冒著生命危險,“把一個個的地方用大橋連線起來了,可他們自己的生活卻支離破碎。”

    中國充斥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太缺乏“被仰望與被記憶的”。

    17、《中國女工:新興打工者主體的形成》

    九州出版社2011年4月

    關於打工者主體的權力、慾望與抗爭的民族誌,也是關於打工妹的政治經濟學。

    潘毅是國際知名學者、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勞工、性別及文化政治、全球化及跨境研究,早年以研究珠三角的女工聞名,2005年憑著作《中國製造:全球化工廠下的女工》獲美國C.Wright Mills獎。

    她持續關注、訪談女工,揭示了打工妹在國家、資本主義和家庭父權制三重壓迫的夾縫中艱難求生,由於性別差異、城鄉差異、地區分化而遭到勞動剝削和社會歧視:戶籍制度束縛她們的流動,生產機器榨取她們的勞動力,她們必須結婚成家最後又回到父權制文化的壓制中。

    18、《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國家級課題《潛在危機:中國“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與社會穩定問題研究》專案,曾經震撼全國的“蟻族”群體棲居的唐家嶺(已消失)早就改頭換面了。

    《蟻族》有一個細節:在一個租住房裡,調查人員發現了兩本書,一本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另一本是餘華的《活著》。

    “蟻族”是對80後“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形象概括,是繼三大弱勢群體(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後的第四大弱勢群體,特徵是“群體高知”、“失業”、“群居”,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比普通人有著更令人堪憂的現狀、無法釋懷的青春夢想。

    網上搬運的,侵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陌生人交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