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木小記
-
2 # 地史館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中,出現了近500個皇帝,由於時間跨度大,朝代和皇帝數量太多,我們一般會使用朝代+諡(shì)號或廟號+姓名的方式來做區分,例如漢武帝劉徹,“漢”為朝代,“武”為諡號;又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為朝代,“太宗”為廟號;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在位時期通常只用一個年號,也會用年號來代指某個皇帝,例如崇禎帝朱由檢,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漢武帝劉徹
由此可見,諡號,廟號,年號是目前用來稱呼帝王的最常見的方式。其中:
諡號,即用一兩個字來概括皇帝一生的功過,通常有著蓋棺定論的作用,更能反映一個帝王的在位期間的是非功過。在這麼多皇帝中,有明君,有昏君,有庸君,有暴君,因此他們的諡號也有好有壞。例如隋煬帝楊廣,“煬”字,意為:“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是一個實打實的暴君諡號。而褒義的諡號,以“文”、“武”最佳,《周公制諡》中,“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剛彊直理曰武、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廟號,即皇帝死後,供奉於太廟中使用的名號。使用的廟號較為固定,如太祖、高祖、世祖、太宗、世宗、高宗等,因用於祭祀供奉,因此不是所有廟號都具備實際含義。
△宋太祖趙匡胤
年號,即古代帝王用於紀年的一種名號,因此選用什麼年號由帝王自己決定。為了表現自己的德行,也為了表達對國泰民安的願景,年號多是溢美之詞。例如宋仁宗的使用過的“慶曆”年號,即有“美好的年代”;宋神宗的“熙寧”年號,寓意“繁榮安寧”。
那麼,為什麼唐朝之前的皇帝用諡號,而唐朝之後的皇帝多用廟號呢?
唐朝之前的皇帝,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廟號廟號起源於殷商,但是周代商後,便不再沿用廟號,而改用諡號稱呼死後帝王君主,例如周武王、周幽王、周厲王,還有諸侯國的君主,如齊桓公、魯莊公、秦孝公等。
西漢建立後,以孝治天下,恢復了廟號制度,但非常嚴格,只有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有資格擁有廟號。兩漢四百年二十四位皇帝中,有廟號的只有七位: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恆、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明皇帝劉莊、肅宗章皇帝劉炟。
△漢高祖劉邦
魏晉之後,廟號開始普及,但這一時期又是有名大亂世,能建立長久政權或是壽終正寢的帝王少之又少,很多時候,還沒來得及建廟祭祀,國家就覆滅了,因此仍然以諡號稱呼為主。
唐朝開始,諡號開始繁冗,不適合稱呼諡號從周朝開始,便形成了嚴格的制諡制度和《諡解法》,但在李唐代隋之後,諡號開始越來越長。
唐朝初建的時候,諡號同前代並沒有多少差別,例如唐高祖李淵,諡號太武皇帝;又如唐太宗最初的諡號是文皇帝。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唐朝皇帝的諡號開始不斷加字,還以唐太宗為例,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諡為文武聖皇帝,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太宗的諡號從最開始的三個字,變成了九個字。
△唐太宗李世民
武則天專權後,為了凸顯自己的德行,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
到了宋朝,諡號變得更長,例如宋太祖的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共16個字!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達到誇張的20個字。
由於字數實在太多,唐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採用廟號稱呼。
-
3 # asdfgasdfg2
中華文化的根,即老祖宗幾千年的東西,早已深入民心,當朝的稱謂、史學家的稱謂、帝號、廟號、諡號、年號。現在居然有人連民國32年都不知道哪年,咋行?
-
4 # 胡瑞嵐298
在封建社會,無論叫帝(如漢武帝:)宗(如唐太宗:)都是指皇上!隋朝以前叫帝、唐期之後稱宗!實際是一個意思!
-
5 # 香茗史館
在對古代皇帝的稱呼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稱呼諡號,例如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等;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則大多稱呼廟號,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梁太祖朱溫、宋太祖趙匡胤;明清時期的皇帝則大多稱呼年號,例如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而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受到了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發展變化的影響。
諡號:唐朝以後諡號失去原本作用,相似度極高、字數極多的諡號稱呼困難所謂諡號,主要是指君王去世之後,後人根據其生前功過而給予評價的稱號,具有對君王蓋棺定論的作用。諡號制度最初起源於西周,大約到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諡的做法便已經較為普及,周王室和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沿襲諡法制度。
△秦始皇曾短暫廢除諡號
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宣佈廢除諡法,不許後代臣子評價自己,而這也造成了秦始皇獨一無二的稱呼——始皇帝。因此,諡號在秦朝時期得以廢棄,直到西漢之後才再度恢復。
早期的諡號制度其實只有“美諡”和“平諡”兩種,直到周厲王時期,由於在位期間頻施暴政,因此諡號被定為“厲”,此後則開始出現“惡諡”這種諡法。而在諡法之中,“美諡”、“平諡”和“惡諡”通常都有固定的字型檔,例如美諡主要有莊、武、文、宣、惠、明、睿、康、景、懿等字,平諡有懷、悼、哀、閔、思、殤、愍等字,惡諡則有厲、靈、煬、荒、幽等字。
△唐高宗以後諡號失去蓋棺定論的作用
然而到了唐高宗時期,諡號的性質開始發生了改變,原本對君王有蓋棺定論作用的諡號,開始逐漸淪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導致諡法規則發生了極大改變。
先秦時期的諡號通常以單字為主,例如秦穆公、晉文公、魏文侯,漢朝時期的諡號則主要以兩字為主,例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而到唐朝以後,開始打破單字、二字、三字諡號規則,唐高宗以後開始出現四字諡號和六字諡號,例如李隆基的諡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元朝除忽必烈的“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六字 諡號外,其餘均為四字諡號。而到明清時期,諡號更是多達兩位數,例如明朝朱元璋的諡號長達21個字,其餘皇帝則均為17字,而清朝皇帝的諡號則大多為21字,甚至還有23字和25字(努爾哈赤)。
△唐朝以前皇帝多用諡號稱呼,如漢高祖劉邦
與此同時,由於諡號失去了評價皇帝功過是非的作用,使得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大多采用“美諡”,這導致皇帝諡號極為相似,再加上長度不斷加長,給大家稱呼皇帝帶來了困難。因此,唐朝以後的皇帝再用諡號稱呼,顯然已經不太合適。
廟號:三國以前並非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廟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當時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便會被特別追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太廟
最初的廟號其實只有“太、高、世、中”四種,並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其中創基立業者曰“太”,例如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例如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者曰“世”,例如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另說祖乙)。
然而周朝和秦朝時期,廟號制度卻被廢止,直到漢朝時期才逐漸恢復廟號制度,並就此沿用兩年前之久。不過,西漢以後雖然承襲了廟號制度,但初時對於追加廟號仍然遵循了商朝的制度,非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廟號,因此整個西漢也僅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分別是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和中宗劉詢;而東漢也僅有三位皇帝有廟號,分別是世祖劉秀、顯宗劉莊和肅宗劉炟(穆宗劉肇、敬宗劉保在漢獻帝時被取消)。
△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
廟號自三國時期開始氾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被推翻的皇帝外,絕大部分皇帝都開始擁有廟號,其中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如唐高祖、宋太祖,此外一般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清時期屬於例外)。不過,三國魏晉南北朝,尤其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祖”字在廟號中呈現氾濫趨勢。
此外,雖然廟號的選字不參照諡法,但同樣有褒貶之分,且有一定規律可循,大致如下:
開國皇帝:太祖、高祖,此外還有烈祖(基業有限、割據一方)
強國之君:太宗、聖祖
守成之主:世宗(也指繼承世系傳承發生偏移)、哲宗、興宗、成宗
明君賢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
中興之主:世祖
世系偏移:代宗、世宗(部分)
功業不足、有功有過:憲宗、宣宗
明褒實貶:神宗
懦弱之主:寧宗
遭遇動亂、被迫逃亡:德宗、英宗
由盛轉衰:高宗
文弱無能:文宗
偏好武力:武宗
過渡君主:度宗、定宗
在位短暫:穆宗、光宗
昏庸腐朽:熹宗
亡國之君:哀宗、思宗
無法定義:玄宗、真宗、理宗、道宗
△稱呼唐朝以後皇帝多用廟號,如唐太宗李世民
如上所述,由於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較為混亂,要麼有的帝王沒有,要麼廟號不合規則,因此以廟號來稱呼帝王並不準確,而唐朝以後廟號規則已經相對較為完善,且一定程度取代了諡號的褒貶之意,因此唐朝以後的皇帝普遍以廟號稱呼。
年號:明清以後具備唯一性,稱呼皇帝可用廟號,也可使用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來紀年的一種特殊方式,可以用來表示年份,例如洪武元年、正統十四年、康熙八年之類。同時,年號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這被稱為“奉正朔”。
△漢武帝首創年號
相較於諡號和廟號,年號出現的較晚,先秦至漢初時均無年號之說,直到漢武帝即位後才開始首創,並逐漸形成制度,並一直延續至近代民國時期。年號一般為兩字,但也有個別皇帝採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年號,例如武則天的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等。
明清以前,帝王一旦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擾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改年號。因此,明清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間,通常會使用多個年號,有的甚至達到十幾個,例如唐高宗李治使用的年號便多達14個,有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使用年號多達14個
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後,開始採用一世一元制,也就是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只使用一個年號(復辟政變者除外,如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前年號為正統,奪門之變重新復位後使用年號天順)。這種年號的變化,使得年號和皇帝也對應了起來,擁有了唯一性。
因此,後世稱呼明清兩代皇帝也可以使用年號,這就使得我們稱呼明清兩代皇帝採用了廟號和年號混用的方式。例如我們可以稱朱元璋為明太祖,也可以稱洪武帝;稱朱棣可以用明成祖、也可以用永樂帝,稱愛新覺羅·玄燁可以用清聖祖、也可以用康熙帝。
-
6 # 豫章節度使
隋朝以前,皇帝習慣稱某某帝,唐朝開水,皇帝習慣稱某祖某宗,也就是說,隋朝以前,皇帝習慣稱諡號,唐朝開始,皇帝習慣稱廟號。這是為什麼呢?聽魚尾君細細說來。
首先,因為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因此稱呼廟號有點困難。如果一個朝代,某些皇帝稱呼諡號,某些皇帝稱呼廟號,形制不統一,研究起來不方便,看著也彆扭。例如,兩漢加起來有廟號的皇帝總計才七位,即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和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如果漢朝這幾位稱廟號,其他用諡號稱呼,不整齊不好看,也不方便研究。作為起源於商朝的廟號,是用來在太廟中祭祀先代皇帝而上的號。那廟號為什麼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呢?因為隋朝以前,定廟號很嚴格。廟號是對皇帝一生功績的評價,但按規定只有取得大功績的皇帝才有。像上述兩漢那七位皇帝,都有大功績。漢高祖建國,漢文帝撥亂反正、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開創盛世、開疆拓土、推恩令、通西域,漢宣帝徹底打服並分裂匈奴、正式建立西域都護府,漢光武帝再造大漢,漢明帝漢章帝開始明章之治、延續大漢強盛勢頭。
而作為起源於西周的諡號,也是評定君主一生功績的方法。有好的諡號,如文帝、武帝,也有壞的諡號,如靈帝,還有偏中性的諡號,如哀帝。且規定,諡號每個君主都有。取諡號要遵循諡法。
第二,隨著歷史發展,諡號變得越來越不符合實際,不值錢。臣子們為了為尊者諱,往往給皇帝都上好的諡號。許多不咋樣的皇帝都被上了好的諡號。於是,諡號慢慢變得不能很好地如實反映皇帝一生功過。
第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唐朝以前,皇帝諡號多是一兩字或兩三字,簡單明瞭。但從唐朝唐玄宗開始,諡號開始變得老長。某日,唐玄宗突發奇想,想讓自己顯得牛逼。為了顯得自己牛逼,於是就要讓自己祖宗顯得更牛逼。怎麼讓祖宗顯得更牛逼呢?唐玄宗想到加長諡號的方法。例如,唐玄宗給李淵上了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給李世民上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慢慢,諡號就變得越來越長,讀起來很累,不方便研究。於是,從唐朝開始,皇帝不稱諡號了,而稱廟號。
以上三點,就是隋朝以前,皇帝多稱諡號,唐朝以後,皇帝多稱廟號的原因。
-
7 # 水一白聊歷史
這個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個是正史中的約定俗成的叫法;
另一個是諡號和廟號的發展。
諡號和廟號的發展一般來說,某某帝指的是諡號,而某某祖、宗則指的是諡號,二者之間的發展既有聯絡,也有很大的區別。
諡號和廟號更先出現的是廟號,早在商朝時就已經有了,主要是為了立廟祭祀的作用。而且此時的 廟號只有四種,即創立基業的稱“太”、功高者稱“高”、世代祭禮者稱“世”、中興者稱“中”。
不過,後來,到了西周以後,就廢除了廟號,改為諡號,並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諡號,一般來說都是繼任者對前任者的一種評價。秦始皇比較霸氣,連同廟號、諡號一起廢止了,他是不容許任何人評價自己的,連後代子孫也不可以。
到了漢朝時,又重新恢復了諡號和廟號。
不過,在漢朝時,廟號還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整個兩漢四百年,一共也僅有七位皇帝最後留下了廟號。即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漢世祖劉秀、漢顯宗劉莊、漢隸宗劉炟[dá]。
看到這裡,大概就有朋友會提出兩個問題了:
1、跟我們平時稱呼的不一樣了。
2、跟前面商朝時的廟號有變化了。
這就涉及了正史中約定俗成的叫法我們平時所說的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等等指的都是諡號,由於這時候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但是每個皇帝的諡號倒是都有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史書中也是用諡號來記述。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們的太史公司馬遷就把劉邦寫入了《高祖本紀》,而事實上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根本沒有高祖的說法,但是由於《史記》的流通特別廣,所以,自然而然地漢高祖劉邦也成為了我們如今最為流通的叫法。
雖然說到三國以後,廟號開始越來越“不值錢”了,但是直到隋朝以前,也不是每個皇帝都配擁有廟號的,還有不少皇帝的廟號被後來的皇帝給廢止了。所以在《隋書》以前,一般史書中還是用諡號的。不過,《隋書》有個意外,即我們現在習慣稱為隋文帝楊堅的在《隋書》裡已經叫高祖了,只是後來李延壽編《南史》《北史》的時候,又改為了文帝,後者流通度更廣,所以文帝的叫法也更深入人心了。
還有赫赫有名的隋煬帝楊廣,最初,他的孫子隋恭帝楊侑追諡的本是明皇帝,這個煬字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追諡的,竇建德還曾經追諡過閔皇帝,顯而易見,只有勝利者才有絕對的話語權。
為什麼唐以後史書裡開始寫廟號了呢?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此後的皇帝每個人都有廟號了;另一個是唐朝皇帝的諡號開始越來越長了。
比如唐高祖李淵的諡號就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諡號則是“天皇大帝、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這個稱呼就顯得有些太長了,所以,史書的作者自然而然地開始改用廟號了。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女皇武則天,在史書中則只是“ 則天皇后武曌”,雖然中宗李顯即位以後,曾給武則天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不過,武則天自己卻已經不再有那個心了,於是遵其遺命,她被改稱“則天大聖皇后”。
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地方,就是從明史開始,雖然《明史》裡面依然寫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等,但是也開始習慣於稱洪武、永樂,這一現象到明朝中後期更加明顯,比如正德、嘉靖等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些皇帝廟號和姓名了。這其中很大原因自然是由於此時的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相對比較固定了,所以也經常會有什麼什麼事,發生在某某年間的說法,久而久之,皇帝的年號比皇帝本人更為人所接受了。
-
8 # 大秦鐵鷹劍士
唐朝以前,帝王採用諡號制,諡號是對一個人的功過評價總結。唐朝至元朝,採用廟號制,廟號就是皇族的輩份。明清兩朝採用年號制,年號就是皇帝生前採用的紀年年號。漢朝以前,諡號與廟號並行,以諡號為主;漢隋之間,諡號、廟號、年號並行,以諡號為主;唐至元朝,諡號、廟號、年號並行,以廟號為主;明清兩朝同樣是諡號、廟號、年號並行,以年號為主。
古人惜筆如金,對帝王的稱呼怎麼簡便,就怎樣記。隋朝之前,以諡號為主,一個帝王的諡號最多四個字,一般三個字,格式是:國號+諡號+爵位。帝王的爵位並非一致,先秦時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秦始皇稱帝后,帝王的爵位就是帝。諡號有美諡、平諡、惡諡三種,且帝王死後由後人來評定,這不利於帝王專權,至少自己的功過是非由不得自己來認定。
唐朝開始,諡號失去了它的作用,不能用來真正評價帝王的功過,且諡號越來越長,不方便記憶,於是採用廟號來稱皇帝。李世民的諡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康熙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這樣的諡號確實不好記,也不方便書寫。廟號起源於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設立,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廟號的格式通常為:國號+廟號+祖(宗)。
唐朝開始,每一位皇帝都有廟號,或祖或宗,人人都有,十分不好區別。明清兩朝則採用年號來表示皇帝,且明清兩朝的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這跟之前的皇帝有多個年號不同,於是年號成了皇帝的代表。比如朱元璋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為明太祖,年號為洪武,通常稱朱元璋為洪武大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年號,用年號來指代皇帝。
從xx帝到xx祖、xx宗,反應了皇權的進一步加強,反應了文化為皇權服務的特點。
-
9 # 滿月尋桂子
誰說的,不是一概而論,追溯到商王朝:太祖湯,太宗太甲,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中宗且乙。
提問者就是想問廟號與諡號的問題!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創基立業者曰″太”,比如太祖,太宗。功高者“高”,比如高祖,高宗。中興者曰“中”,比如中宗。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這些都是最早的廟號。隋以前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都會建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家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如果每個家廟都留下,數代之後家廟眾多,祭祀困難。但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追加廟號,永遠享受祭祀。
而諡號是每個君王都有的,而且子孫給父祖上美諡字越來越多。
諡號無法對一個君王真實評價,而廟號是蓋棺定論。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而是繼承發展了商朝的諡號制度。所以周朝君王有諡號沒廟號。
秦始皇建立華夏第一個集權皇朝後,將廟號與諡號制度一併廢除。禁止出現“子議父,臣議君”,故周朝至秦,廟號被廢除近千年。
到了西漢承襲廟號制度,且對追加廟號一事極為重視,不少皇帝沒有廟號。漢以孝治天下,劉邦之後的帝王諡號都有“孝”字,比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但有廟號者少,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
西漢有廟號者四人: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東漢有廟號者三人: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廟號常用祖或宗,在稱呼時廟號放在諡號前,同諡號一起構成已故帝王的合稱。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唐朝以後,因諡號越來越長,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
回覆列表
這實際上是皇帝廟號、諡號和年號的問題。像宋太祖、唐中宗、明成祖等屬於廟號;漢武帝、隋煬帝等屬於諡號;康熙、乾隆、正德等屬於年號。那為什麼不同歷史時期稱謂不用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廟號、諡號、年號廟號:廟號的主要作用是用於家族祭祀,起源於商朝,但周朝、秦朝被廢止,一直到漢朝才逐漸被恢復。漢朝時廟號的授予非常嚴格,整個漢朝僅有七位皇帝擁有廟號(西漢四位、東漢三位),一直到三國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擁有廟號。而廟號的選字也有褒貶之意。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諡號:諡號形成於西周早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字數不定,少則一兩字,多則二十餘字。在古代,一般每個皇帝都有諡號。諡號的種類分為上諡、平諡、下諡和私諡,這是根據歷代帝王生前的整體行為而擬定的。年號:年號起源於西漢漢武帝時期,其作用是新君即位後,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所以修改年號來計算在位年數。為什麼不同時期稱謂不同?唐以前稱諡號
這是因為唐以前幾乎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且諡號的字數短,通常只有一兩個字,便於稱呼。而廟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年號不唯一(有些皇帝在位用了多個年號)。
唐朝至明清稱廟號
這段時期廟號逐步發展完善,只要幹過皇帝這份職業的,都是人手一個。而諡號也在不斷髮展,字數逐漸增多,這就不便於人們對帝王的稱呼、書寫和記憶。年號沒有多大變化,有些皇帝還是頻繁更改年號。所以鑑於這種情況,對皇帝的稱呼就由稱諡號變成了稱廟號。
明清既稱廟號又稱年號
這時期,年號的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明清兩朝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廟號和諡號還是人手一個,但諡號字數較多(如清朝康熙皇帝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所以一般對於明清兩朝的皇帝可稱廟號也可稱年號。(文/若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