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郝正熙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一次少則上萬人,同行三百多艘大船,下西洋一次花費大約400萬兩白銀,鄭和一共下七次西洋,他拿大明的蘇杭二州的絲綢,雲南茶葉,景德鎮磁器,從非洲換回了大象,象牙,獅子,駱駝,硫磺,香料…以及少量的奇珍異寶,他下西洋使大明國庫不堪重負,最後被朝廷罷官,也沒有為子孫後代帶回來多少金銀財寶,為國家開疆拓土。所以只能是賠錢賺吆喝…

  • 2 # 真嗨0

    鄭和下西洋,是借尋找建文帝之名,實是在彰顯大明王朝之威,促進了亞非之間的經濟文化宗教等等方面的交流,用現在的話來說,開闊了國際視野。

    只可惜那開放的心態沒有得以延續,到了清朝又閉關鎖國,開歷史倒車,以至我天朝遠遠被邊緣,被落在世界的後邊。

  • 3 # 睿讀西遊

    首先來說說永樂朝的財政問題。明代朱棣朝人多以“永樂盛世”譽之。即使極力黑明的清修明史都不去否認,其中就使我對明朝的財政狀況很不解。

    首先雖然洪武朝積累了一些財富。但是即使是洪武朝,也從沒停止過對外的大規模征戰。之後便有了持續數年的“靖難之役”,雖說沒有殃及到中國的經濟中心江南,但對當時中國的破壞力還是十分驚人的。而且4年的戰爭對當時中國的財政損耗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可以推測朱棣接手的時候明朝的國情是不容樂觀的。

    然後,就有令我費解的事了:為什麼朱棣能在這種情況下五徵蒙古,六下西洋呢?而且有北修故宮、南修武當,修撰大典(永樂大典)、疏通運河。除下西洋外,其他的大事很明顯不可能在短期內產生經濟效益。要知道歷史上幹過這麼多大事的君主不是亡國(隋煬帝,不過隋煬帝好像沒朱棣乾的多),就是拖得國家疲憊不堪(比如漢武帝),可朱棣卻把明王朝經營的風生水起,緊接著還有了一個仁宣之治。那麼朱棣哪來的這麼多錢?會不會是下西洋賺了很多錢呢?或者是朱棣還有什麼其他的生財之道?

    鄭和下西洋的實際作用,我個人的看法是基本沒什麼用,既然如此,為什麼還前前後後七次下西洋,我用一個非常不雅又十分恰當的詞說就是——為了裝逼。

    我們來看看下西洋的真實目的。雖然教科書說什麼為了加強和東南亞的經濟文化交流,更為了傳達大明和平的心聲這類扯的蛋都疼的屁話,但起初的目的很簡單——為了找建文帝。

    畢竟朱棣這個藩王搶了正牌皇帝的寶座,怎麼掩飾也心虛,偏偏那個建文帝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麻煩了,萬一哪天這個正統的天子振臂一呼,要奪回屬於他的寶座,那跟著建文帝混的人一定會人山人海,自己這個冒牌天子恐怕分分鐘得玩完。

    於是朱棣想方設法要找到建文帝,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要麼弄死他,要麼軟禁他,這樣自己才能睡著覺。於是朱棣派出了胡瀅和鄭和二人分頭出去找,鄭和也願意出海,因為航海是作為阿拉伯人後裔的鄭和的長項,他也正好借這個機會去朝拜他們回教的聖地——麥加。

    等到後來,尋找建文帝的下西洋就變成了朱棣建立東亞新秩序——朝貢體制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收拾東南亞不聽話的小嘍囉,例如爪哇、暹羅等,一方面忙著給其他聽話的小弟發大禮包。透過大棒和胡蘿蔔的手段建立整個東亞世界的新秩序。

    雖然也有貿易,但大家都懂得,這種貿易更多的是送,這也是傳統了。東南亞眾小弟為了能得到胡蘿蔔又不被棒子揍,自然願意當大明的小弟,紛紛獻上當地的土特產,例如香蕉、菠蘿、草裙子、鹹魚幹、猴子之類的好玩意,偏遠的地方甚至獻上了長頸鹿這樣的稀罕貨,號稱麒麟,哄的朱棣飄飄然,當然不停地撒幣了。朱棣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文治武功,用來抵消自己這個來路不正的皇位自卑。

    這麼瘋狂的送,國家當然開支極其巨大,老百姓當然負擔非常重了,所以到了朱棣的兒子,就是那個走路不利索但腦子非常利索的仁宗朱高熾那裡,果斷的廢棄了這種賠錢賺吆喝的狗屁買賣。

    到了朱棣的孫子,朱高熾的兒子宣宗朱瞻基手裡,因為之前朱棣打回來的交趾(越南)又脫離了大明,導致明朝失去了控制南海的地理優勢,很多海外藩國多不來朝,為了挽回不能繼續裝逼(罪過罪過)的損失,派年老色衰,啊不是,是年老體衰的鄭和進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這一次,鄭和完成了朝拜聖城的心願,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一代偉人就此隕落,死後葬在南京弘覺寺地宮,南京牛首山那個墓是衣冠冢。

    到了憲宗成化皇帝,就是那個喜歡老女人萬貴妃的主,也要玩下西洋裝逼的遊戲,當時的兵部侍郎一看急了,心想這個頑主要玩的話國家這點錢能被他燒光,一著急把鄭和七次下西洋所有的航海資料,包括造船、氣象、航路等等全部付之一炬,這個行為直接導致後世中國的航海能力斷崖式下降,再加上封閉政策的影響,中國在海上再無作為。

  • 4 # 靜逸堂堂主

    鄭和下西洋,應該結合明朝的海禁政策來談。或者說鄭和下西洋本就是明朝海禁政策的一部分。

      在大家通常的觀點裡,朱棣執政的明代永樂朝,以及與之一脈相承的洪熙、宣德兩朝,有鄭和七下西洋,應該是一個對外非常開放的時代。然而,翻開歷史的塵扉,我們會發現,永樂朝的海禁實際上格外嚴格。

      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平頭船無法遠洋航行,這次朱明王朝再用釜底抽薪之法來達到海禁的目的,迫使海商失去交通工具,可見成祖的防範之心何等堅決。甚至對於洪武及建文時逃亡海外的商民,成祖也絕不放過。同年十月,他遣人赴海外,命令“逃若在彼者,鹹赦前過,稗複本業,永為良民。若仍恃險遠,執迷不俊,則命將發兵,悉行剿戮,悔將無及”。成祖言出必行,永樂五年,鄭和自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峽附近的舊港,就剿滅了拒不歸就的陳祖義海商勢力。”

      永樂五年(1405)七月,在武力平定安南後所設立的交趾布政司中,明王朝在新徵服區內也堅持推行海禁政策。在平定安南的詔書中,成祖申明“不許軍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販豁番貨,違者依律治罪。”

      在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下,永樂末年私人下海貿易的情況開始多起來。就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於宣德八年七月剛回到京師,宣宗即下令申嚴海禁:

      “命行在都察院嚴私通番國之禁。……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歲官員軍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幹辦為名,搜自下番,擾害外夷,或誘引為寇。置重罪。爾宜申明前禁,榜諭緣海軍民,比者已有擒獲,各有犯者許諸人首得實者給犯人家資之半。知而不告,及軍衛有司之弗禁一體治罪。”

      如此嚴格的海禁,絕非防控海盜和危險分子所能解釋的。為什麼一代雄主朱棣一方面大規模下西洋,另一方面卻如此嚴格地實行海禁呢?莫非下西洋真的只是賠本賺吆喝麼?

      讓我們來看幾條記錄。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又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

      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太監上奏:“永樂,宣德年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餘年。府藏虛竭。”宣德時工部尚書黃福亦曾說:“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討交趾,北征沙漠,資用未嘗乏。比國無大費,而歲用僅給。即不幸有水旱,徵調將何以濟?”

      從以上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即便下西洋本身,有一定的賞賜諸國,以求朝貢的目的。但是當諸國前來朝貢時,順帶進行的貿易無疑是互惠互利的。

      進行海禁,壓制限止私人海貿,是為了將海貿官營化,收取其利,與漢代的鹽鐵官營一個性質。

      宋元兩朝海貿極為發達,但由於私人海商往往漏稅、逃稅,貿易量巨大的同時,國家獲利甚少。因此宋、元兩朝都曾嘗試過海禁,卻因為政府控制力不強而作罷,直到明朝,才具備實施海禁的能力。

      另外,元代的過度重商,也導致大片良田種植經濟作物,限制了糧食最高產量。元末人口不到9000萬,就因為人口飽和而爆發大型農民起義,以至於滅亡。

  • 5 # 溫一壺月光品史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開始,共計七次。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暹羅等,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但有人說花費巨資七下西洋是賠本賺吆喝,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寶船——古代的巨型航母

    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鄭和乘坐的是44丈長、18丈寬的大號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摺合現代計量,就是長146.67米、寬50.94米,不止明初,就是放到清代,都是海上巨無霸的存在,堪稱是古代的航空母艦。

    但是有種說話認為史料所載有誤,可能馬歡著作在傳抄修訂刻印時錯錄有關船隻大小的資料,其他書籍都採信馬歡著述故而踵謬。但是如此大的尺寸並非捕風捉影,可見下西洋耗費巨資。

    擴大版圖,廣佈國威

    “三寶太監”鄭和率領的龐大艦隊,縱橫西海,威名遠播,所經之處,望風景從,土邦番王,無不臣服,為中華帝國開拓了前所未有的數萬裡海疆。

    鄭和艦隊多次出海,將今天的整個東南亞地區,都變成了大明海軍任意遊蕩的後花園,將今天的整個印度洋地區,都變成了大明海軍縱橫馳騁的競技場。在靠近赤道的蘇門答臘島,鄭和艦隊擊滅海盜陳祖義勢力,招服當地武裝華僑,建立了大明直轄領土“舊港宣慰司”。

    偶爾有不服者,如蘇門答臘和斯里蘭卡的國王,都被鄭和艦隊的“海軍陸戰隊”輕鬆登陸活捉,滅其國而執其君長。這段大明海軍掃蕩東南亞,稱霸印度洋的歷史,也是中國海軍史上的無上榮光。

    尋找失蹤的侄子

    因為永樂帝朱棣是在靖難之役中奪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而在進攻皇宮時大火將乾清宮焚燒一空,建文帝卻不知所蹤。傳聞建文帝逃到東南亞,而朱棣為了斬草除根,派遣鄭和以下西洋的名義尋找建文帝。但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了。

    無論如何,在五千年來,多少個煊赫一時的民族,都只將名字存留於史書之中。我們不但活下來了,還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族群,佔據了東亞大陸最豐饒的土地,延續了幾千年延綿不斷的文明,怎能不發自內心的驕傲和自豪?

  • 6 # 真誠地看著你

    從國家財政上看,好像是這樣。

    不過,結合政治影響和民間貿易就不會這樣認為裡。最簡單的一個事例:那時候,沒有菲律賓,它叫呂宋島。

  • 7 # 茹叔敬

    明成祖朱棣用武力從他侄兒手裡奪得皇位後,於是,京城內開始流傳一些傳說:有的說建文帝並沒有自殺,趁宮來起火混亂的時候,帶著幾個侍從太監從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後來好像還當了和尚,還有的說法更加離奇,說建文帝已經遠涉重洋,到了海外。流言紛紛,朱棣也不免有些疑心。於是,他決定派一支般隊出使海外,查訪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帶領這支船隊的,是一個跟隨他多年的太監,名字叫鄭和。鄭和本來就是姓馬,小名三保,是回族人,出生在雲南。他從小就進燕王宮裡當了太監,因為聰明能幹,得到朱棣的信任。在燕王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小功勞,所以被燕王賜他姓鄭。很可笑民間一般把他叫做(三保太臨),有時也寫成(三寶太監)。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朱棣正式派鄭和為使者,帶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鄭和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著又到爪哇,舊港(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岸),蘇門答臘,滿刺加,古裡,錫蘭等同家一他每到一個國家,都向當地酋長頒佈明成祖紹書,並且把帶去的金銀賞賜給他們,如果有人反抗則毫不猶豫地武力鎮壓。在蘇門答臘半島的舊港地方有個酋長名叫(陳祖義),經常搶劫過往客商的財物。這傢伙聽說鄭和船隊帶著大批寶物經過,就準備表面迎接,趁鄭和不防動手搶劫!這個計謀被當地人施進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隊告訴了鄭和。鄭和將計就計,一舉殲滅敵軍。連陳袓義也當了俘虜。當地許多國家聽聞此事,紛紛派了使者隨船朝見明成祖,還送上了不少貢品,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賞賜了鄭和不小財物。從公元1405年到1431年的將近30年裡,鄭和出海7次,前前後後一共到過印度洋沿海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的木骨都束國(在今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一帶)。朱棣死後,朝廷覺得鄭和出使7次,花費太大,到國外航行的事業就停了下來。鄭和下西洋帶領的船隊,猜猜多小人?一共有27800多人哦,除了士兵和水手外,還有技術人員,翻譯,醫生等。他們乘坐62艘大船,這種船長100多米,寬幾十米,這種規模在當時是少見的。

  • 8 # 被打扮的歷史

    鄭和原本姓馬,是雲南昆陽人,是明成祖朱棣做王爺時的小太監。1399-1402年,朱棣為了爭奪皇位,發動了武裝政變,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難之役,在這一軍事政變過程中鄭和立下功勞,朱棣登上皇位後按功行賞,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1404年,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賜姓“鄭”,從此更名鄭和。1505年,明成祖朱棣派鄭和率船隊首下,之後陸陸續續又有6次下西洋的經歷。對於鄭和下西洋,從明成祖朱棣的角度無疑不是賠本賺吆喝;而從今日的今日經濟產出比來看,鄭和下西洋沒有帶來經濟利益,但又非常巨大的花費,特別與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相比無疑是賠本賺吆喝了。

    鄭和下西洋的花費

    1405年到1433年,28年間鄭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 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Nautilus之 一。其船隊最大規模達到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船隊遠 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曾到達過爪哇、暹羅等三十多個國 家,最遠曾到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 諸國、西亞、南亞等的聯絡。

    與之相比,哥倫布自1492年至1505年曾先後進行4次 美洲之行, “第一次遠航時,只有87名水手,3艘輕帆船, 其中最大的旗艦‘聖瑪麗亞’不過250噸,僅為鄭和寶船的 1/10。 ”規模最大的是1493年的第二次美洲行, “船員為 2500名,船隻17艘,僅為鄭和船隊人員和船隻的1/11” 。 其他幾支最著名的西方遠洋船隊更小,如1497年繞過好望 角到達印度的葡萄牙達·伽馬船隊,只有160人,4艘小帆船, 其主力旗艦僅120噸,全長25米。1519年進行環球航行的西 班牙麥哲倫船隊,也只有265人,5艘小帆船,其中兩艘130 噸,兩艘90噸,1艘只有60噸, “加起來的總噸位也不過是 鄭和一艘寶船的1/5”。

    因此,鄭和下西洋相比於接近百年後的歐洲人遠航無論在人數上還是船的噸位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花費也非常巨大,據統計鄭和一次下西洋的費用大約在400萬兩白銀,而明朝政府的每年的收入約為2000-3000萬兩,也就是說鄭和每年平均要花掉100萬兩,約戰政府財政收入的3.3-5%,這是一筆巨大的數字,也正是鄭和下西洋的巨大花費,後來就停止了下西洋活動。

    明成祖朱棣是不會認為下西洋是賠錢賺吆喝的

    對於中國古代的封建大一統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皇帝就是一切。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失蹤,這就是朱棣的心頭之患,派遣鄭和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無疑是值得的。況且,鄭和所到之處也可以宣傳王化,也能滿足朱棣的虛榮心。

    對於國家而言,鄭和下西洋所獲寥寥,花費巨大無疑是不划算的

    對於今日的社會,一些都是經濟導向。鄭和下西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收回的:

    不過是部分番邦的覲見,且一般倆講明朝饋贈的禮品都是遠遠高於外番小國的進貢。朱棣所獲得的也不過是幾句四海臣服、皇帝澤被天下的話語罷了,仔細想來得了面子失了裡子,也我們解放後大面積的饑荒還要向外援助是一個道理,不過是滿足個別統治者的虛榮戲罷了,畢竟在任何情況喜愛自己都不會餓著,歌照唱,舞照跳,卻給本就生活困窘的國民更多的負擔,甚至是人類歷史可以大大書寫的巨大災難。

    在海外一些沒有見過的稀奇古怪物品。據記載,有一次鄭和下西洋帶回了麒麟,從現如今開來就是一個長頸鹿,當然諸如此類的不勝列舉,也遠遠不值得耗費如此巨大的資金。

    對於鄭和下西洋,在我個人看來絕對是不值當的,不過在明成祖朱棣的眼裡當然不是這樣。但無論對於任何一個民族,散財童子的領導人還是不要出現的好。

  • 9 # 歷史哨聲

    鄭和下西洋的本質就是——XX到此一遊,順便帶點土特產回國

    在經濟上,鄭和沒有興趣和東南亞和南亞、非洲各國做生意;在政治上,明朝對東南亞、南亞、非洲各國並無事實上的影響力,只是在史書留下一筆記錄:

    大明某年某月某日到此一遊,謹記!

    就連地理上最近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鄭和留下了什麼呢?至於鄭和推翻斯里蘭卡和蘇門答臘二國國王,扶立新國王,也不過是鄭和出於航線和補給考慮的軍事行為,和明朝沒有多大關係。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還不如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的較為有影響:

    安史之亂時,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就共同從東南亞海路圍攻掠奪唐朝廣州城:

    “癸巳,廣州奏:大食、波斯圍州城,刺史韋利見逾城走,二國兵掠倉庫,焚廬舍,浮海而去。”

    明朝官民對於鄭和下西洋的基本態度,和成化年間匿藏鄭和下西洋檔案的劉大夏一樣:

    “三寶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

    要知道,明朝一邊實行海禁,禁止商人和漁民出海,一邊派遣鄭和下西洋。這就決定了鄭和下西洋根本就帶不動民進的商貿。和哥倫布發現美洲,帶動大量西班牙人、英華人殖民美洲,形成世界大溝通的格局完全不同,鄭和下西洋什麼也沒有帶動——連明朝在東南亞的勢力也沒有隨之增長。

    復原的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至今未能確認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般來說有如下的說法:

    1、尋找建文帝下落。這是傳統最廣泛的說法。但尋找建文帝需要去到南亞、非洲?

    2、掃蕩成為海盜的張士誠舊部。張士誠舊部能跑到東南亞、南亞、非洲去?明朝的海盜一般就是在中國東海和南海區域,且鄭和下西洋並非都是士兵,卻沒有近海巡邏的行為。

    3、和海外藩國結盟,圍攻帖木兒帝國。和別國結盟,你會率領2、3萬士兵嗎?這純粹是後人的不負責任猜想!帶領幾萬人,聲勢浩大,更多是進攻態勢,而非與人結盟;要是和人結盟,更應該是秘密進行,而非公開行動。

    4、解決靖難之變時南糧北運的海軍士兵就業問題,防止士兵譁變。靖難之變時,因為饑荒,朱棣曾用海運進行南糧北運,解決饑荒。事情解決後,海軍的水師自然就需要解散了,但為了不讓這些人反叛,於是讓鄭和帶著他們到處逛,讓他們不至於失業,有個正經的飯碗。

    5、顯示明朝的強大。這也是一種得到很多人接受的說法。

    6、前往麥加朝聖。鄭和雖然是穆斯林家庭出身,但鄭和是佛教徒,而非伊斯蘭信徒。且花費如此鉅款,就為了讓鄭和去朝聖?朱棣豬油蒙了眼睛?有錢沒處花?

    總之,鄭和下西洋,和明朝並無互動,並不反應明朝官民的基本思想,因此鄭和即便下西洋成果再大,但因為沒有影響,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這和漢武帝派遣張謇出使西域的主動國家行為完全不同,鄭和下西洋,更多是一種私人行為,沒有明朝官方的意志。

  • 10 # 金牌鏟史官

    鄭和下西洋這麼大的一件工程,勞民傷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在權衡利弊時可能更多的關注了弊而忽略了這件事情所創造的價值。

    殊不知,鄭和七下西洋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建立外交關係

    至於鄭和下西洋的目標,明史記載:耀兵異域,中國之富強。和通四夷。不難看出此次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展示國力昭告天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外交”,外交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來說,我不必多言,想必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古有禮部今有外交部。

    宣誓海域權益

    明朝時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作亂,鄭和下西洋帶領的兵卒數以萬計,對於沿途的倭寇海盜有了極其大的震懾作用。

    在鄭和下西洋的途中,船隊也經歷了海盜等勢力的阻礙和困擾,但是與鄭和這樣建制比較完整且具兼備指揮、作戰等多種體系於一體的

    隊伍來說仍是無法匹敵的,路途上的流莽草寇無不被策反肅清,看到大明的旗幟都望風而逃。

    促進文化交流

    雖說在那個世紀明朝在很多的方面都是領先於世界的,但是並不是說世界上其它地方就沒有值得明朝學習的地方。

    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帶了很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物品,比如絲綢、瓷器等等,一路上鄭和遇到了明朝沒有的且具有價值的東西都會去相互交換,抑或是物品抑或是技術和文化。其中不免有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誠然,鄭和下西洋是一場浩大的工程,但是如果說究其根本就是一場“賠本賺吆喝”的秀,我覺得還是言過其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有人說人的終極目標是不勞而獲,你們認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