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黃扯點歷史

    古裝劇裡經常有科舉高中前三名的人,騎著大馬戴著大紅花,誇街遊行的橋段。孟郊有詩為證: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

    那麼科舉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這些名稱都是怎麼來的呢?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狀元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的第一名,它為什麼叫“狀元”而不叫別的呢?

    一種說法是來源於漢朝的“舉孝廉制”,被地方官推薦徵召的人,需要攜帶推舉官員的舉薦書,即“舉狀”去朝廷報到。“舉狀”中不止一人,大家排名不分先後,都在上面。這些即將做官的人身份還算是百姓,而百姓又被稱為“元元”,既然是“舉狀”之中的“元元”,所以他們也叫“狀元”。不過這種說法比較牽強,我傾向於下面一種。

    按狀元之名,唐已有之。自武 後初試貢士於殿前,別其等第,門下例有奏狀,其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清·趙翼《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在唐朝時期,科舉考試結束之後,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帝恩准,這份狀子裡的頭名當時叫“狀頭”。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後來人們覺得“狀頭”太不雅,於是改稱“狀元”了。

    榜眼

    榜眼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的第二名。

    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清·趙翼《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榜眼”之名要晚於“狀元”,終唐一代,沒發現有這個稱謂。它最早開始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當時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三名都稱為“榜眼”,其意為第二、三名分別在“狀元”左右,像其兩眼,故稱“榜眼”。

    探花《秦中記》:探花宴,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得名花,則二人被罰。宋初猶然。——清·趙翼《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之所以稱為“探花”,是由於唐朝的新科進士放榜在春季,此時恰逢京城杏花盛開,新科進士會舉辦一場遊園盛會慶祝自己中第,在這場遊園會中挑選兩位年少英俊的進士作為“探花使”,負責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故稱探花。

    大家最熟悉的探花郎,應該就是古龍筆下的“小李飛刀”李尋歡了。

    實際上狀元也好,探花、榜眼也好,都是民間的叫法,官方正式只稱“某某科一甲第一、二、三名”“賜進士及第”。

  • 2 # 陳不言

    @老陳談趣史來回答這個問題:

    導讀: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過了殿試之後就有了三甲的稱呼。每一家可以錄取三人,頭甲為狀元、榜眼、探花。

    1、狀元

    狀元是指在科舉考試中透過殿試並且取得頭籌的人,科舉考試製度自隋朝建立以來,寒門學子從此可以透過讀書平步青雲。我們知道想要參加科舉的殿試,必須要透過之前的鄉試、會試。

    鄉試的第一名稱之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之為會元,而殿試的第一名就叫狀元。

    狀元最早的稱呼叫“殿元”。很好理解,就如同會試稱之為會元,殿試自然稱之為“殿元”。被改成為“狀元”是由一段小故事的。

    唐朝是科舉制度比較完善的年代。在唐朝,科舉考試考完之後,這些趕考的學子的資料以及檔案需要由主考官交往門下省(門下省:唐朝設定的機構名),門下省根據這些資料以及考生的成績寫成狀子,提交給皇帝。

    狀子裡面,第一名排列在首位,所以也把第一名稱之為“狀頭”,“狀頭”的稱呼與“殿元”的稱呼都持續過一段時間,慢慢的演變成了狀元。

    引申知識點:狀元一般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2、榜眼

    唐朝時是沒有榜眼稱呼的,真正可見有“榜眼”稱呼的時間段到了宋朝。宋朝時,科舉考試的殿試考完之後,一般會透過大字報的形式把各位考生的成績進行公佈,稱之為填榜。

    在成績榜中,狀元的名字鶴立雞群,位於榜中正中的位置。第二名位於榜中狀元名字的左邊,第三名位於榜中狀元名字的右邊。

    這樣的名次排列方式,第二名及第三名在榜中所處的位置就好像人的左右眼。所以第二名及第三名都被稱為“榜眼”

    引申知識點:榜眼一般會授予翰林院編修.

    3、探花

    探花的出處最早見於唐朝,可與科舉制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唐朝的探花郎指的是英俊瀟灑的奶油小生。

    而探花與科舉制度扯上關係是宋後期的事情了,“探花”這個詞語用作特指科舉制度的第三名,需要感謝宋徽宗。

    宣和三年,一個叫黃彥正的人考上了進士,黃彥正家裡有六兄弟去考試,這六兄弟中有三人登榜。宋徽宗對此極為讚賞,就寫了一首詩來表揚黃家。

    “黃河曾見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旗迎五馬,一門黃榜佔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玉京。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正是因為宋徽宗的這首詩,從此“探花”被用作科舉考試第三名的稱謂。

    引申知識點:探花一般會授予翰林院編修

    全文完,

  • 3 # 向陽花開7290

    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那狀元、榜眼、探花這些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狀元,咱首先得說這“狀”字,現在咱們都知道參加高考之前不得填那個表嗎?填寫自己的基本狀況,填完之後進行申請,透過之後給你發准考證。過去也是一樣,在參加科舉之前這些人得寫個“名狀”,說白了就是申請表,把自己情況填上,這個東西叫做“名狀”。那麼科舉考完之後根據名次先後把這個名狀作為檔案依次排開,誰考了第一他的名狀就在前面,把這個叫“狀頭”,也叫“狀元”。

    “榜眼”一詞則出現於北宋初年。起初,不只第二名可稱榜眼,第三名也可稱為榜眼,因為,“眼”必有二。如王禹偁的詩《送第三人朱嚴光輩從事和州》中說:“賃船東下歷陽湖,榜眼科名釋褐初。”朱嚴光只中了第三名,卻也是“榜眼科名”。

    那麼,“探花”之名又是怎麼來的呢?探花,原名為探花郎,始見於唐代。唐代風俗,廷試後,皇上要賜新科進士們“聞喜宴”。這一天,在新中的進士中挑選兩名年齡最小的人,稱為探花郎,到瓊林苑折花迎接狀元,還要賦詩作賀。

    到了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狀元餘中“乞罷宴席探花”,皇帝准奏。自此以後,探花之名逐漸變成進士第三名的專稱了。到了南宋,狀元、榜眼、探花作為進士前三名的稱呼已經深入人心,連史學家也都採用了。但還不是朝廷的定製,將進士第一人稱狀元,第二人稱榜眼,第三人稱探花,作為一項制度確定下來,始於明太祖朱元璋。

  • 4 # 大獅

    中國的科舉考試開始於隋,確立於唐,但完備於宋。到了明清時期,殿試的前三甲才確定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那麼,狀元、榜眼和探花名稱的由來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說狀元。

    唐朝的時候,科舉考試結束後,主考官要將錄取檔案叫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上做最終定奪。而在狀子之中,有一個朝廷官員之間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狀頭”,這個“狀頭”表示的就是進士一甲第一名。後來人們覺得這個詞兒不太好聽,於是就改成了“狀元”。

    接著咱們說榜眼。

    其實“榜眼”這個詞出現得要晚得多,唐朝的時候還沒有“榜眼”這個稱呼,只有“狀元”和“探花”。最早出現“榜眼”這個說法是在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當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都叫榜眼,意思就是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

    最後咱們說探花。

    探花比榜眼出現得早。唐朝的時候就出現了,只不過當時這個詞僅僅是一種戲稱。因為唐朝科舉放榜的時間在春季,正值杏花盛開的季節,當時的新科進士為了慶祝自己中第,會舉行遊園會,稱為“杏園宴”,並挑選進士之中比較英俊的兩個少年為“探花使”,負責到園子裡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所以這兩個人就被稱作了“探花郎”。至於“探花”這個詞什麼時候被確定為進士一甲第三名的也不太好說。根據史料記載,在明朝的時候,狀元、榜眼和探花已經被確為殿試前三甲的正式稱謂了。

  • 5 # 木火燊輝

    封建社會里,在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制度的薰陶下,孩子從小時候起就學巜論語》巜千字文》巜增廣賢文》等,貫述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忠君孝悌等思想,秀才是成為學生入仕的第一起步點,只有中了秀才才算有了考取功名的資格。

    秀才考中了鄉試,中舉之後就成了國家正式人員,吃皇糧拿奉祿,也就是今天說的拿了工資的人,他們參加考試後,按成績排名,就都成了進士,而考中前三名的分別就叫"狀元,榜眼,探花郎"。

    首先狀元就是進士中的笫一名,全國唯一的第一名,因他成績顯著,是難得的千萬人中的精英,國之棟樑,因此,他們高中後要當朝最高統治者即皇帝夫婦的欽點接見,並且專們為他設計了狀元服狀元帽,在皇上和皇后接見時,皇后親手把狀元帽上的花羚給插上,顯示其尊貴殊榮,然後准許他穿狀元服策馬揚鞭誇官三天,世人爭相觀看,可謂榮耀之極。

    而第二名的榜眼雖然也被皇上皇后接見了,但他卻享受不到狀元的待遇,只能眼睜睜的在傍邊看娘娘給狀元插花,估計心裡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但也沒辦法,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只好把委曲埋在心裡,偷眼觀看,這就是榜眼。

    笫三名進士官排在最後,前面有榜眼遮掩看不清娘娘插花的情節,急的他一會掂腳看,看不全,又不敢挪動腳步,一探一探的觀看,還看不清,於是又身動腳不動的扭側頭去看,心裡急癢癢的憋的慌,心裡暗罵著自己,怎麼不再努力一點,也不至於這麼難為情。

    這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的由來和故事,現代人看到這一幕,也激動的心潮澎湃,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人生三大幸事之首,傾倒了多少代人,這殊榮能有幾人可得呢?

  • 6 # 叨說歷史

    狀元、榜眼、探花是科舉制度裡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的稱呼。那他們的名稱由來是什麼呢?莫急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明、清時期。首先來看一下古代科舉制度的考試層次:

    第一級院試,參試的可以被稱為秀才,又叫生員。

    第二級鄉試,鄉試一般在秋天舉行,所以又稱作秋試。每三年一次,一般都在省城應考,上榜的稱“舉人”,頭名叫“解元”,唐伯虎就中過鄉試頭名,因此得名唐解元。

    第三級會試,參加的會試都是舉人。會試需要還要趕赴京城,透過的會試稱“進士”,頭名稱“會元”。

    第四級殿試。透過會試的準進士還要參加皇帝欽點的殿試,透過殿試就是正式的進士了,殿試前三名依次被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這個殊榮也是不容易啊。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總共有17人三元及第。

    狀元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朝的科舉考試結束後,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帝恩准,這份狀子裡的頭名當時叫“狀頭”。後來人們覺得“狀頭”太不雅,於是改稱“狀元”了。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

    同時狀元還有其他稱呼,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所以又叫“魁甲”,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又別稱“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別稱鼎元。

    榜眼

    至於“榜眼”,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榜眼”之名要晚於“狀元”,唐代並沒有榜眼之一說,但是有探花之說。

    榜眼之名始於北宋。初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後面以第三名為探花,所以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稱。

    探花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

    唐朝的新科進士在春季放榜,新科進士為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要舉行一場遊園盛會,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稱為“杏園宴”。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為“探花使”,負責到各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於是這兩人便被稱為“探花郎”。

    由此可見,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進士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與殿試取得的名次沒有關係。探花是什麼時候被作為殿試第三名的稱呼的,這是個很難確切回答的問題。

    有人認為 古代科舉考試的三甲是狀元、榜眼、探花。其實很多人有這個誤區。

    根據殿試的成績高低,進士又分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即殿試第一等為“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等的為“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的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進士。

    一甲僅限三名,二甲、三甲則各取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狀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而“三甲”,實際上是殿試的第三等,也就是末等。

    所以在古代科舉中,進士分三等,即三甲,而狀元、榜眼、探花則是頭甲的第一、二、三名。

    但是實際上,狀元、榜眼、探花都是民間的通俗用語,並非官方用語。在朝廷正式發放的金榜上,只會寫進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 7 # 愛讀書的木子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進士的第一名。它為什麼叫“狀元”而不叫別的呢?原來,唐朝的科舉考試結束後,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帝恩准,這份狀子裡的頭名當時叫“狀頭”。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後來人們覺得“狀頭”太不雅,於是改稱“狀元”了。

    榜眼之名始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初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嚴先輩從事和州》詩中雲:“貨船東下歷陽湖,榜眼科名釋褐初。”據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中考證:“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 唐朝的新科進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為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要舉行一場遊園盛會,稱為“杏園宴”。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為“探花使”,負責到各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於是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郎”。也就是說,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進士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與殿試取得的名次沒有任何聯絡。

  • 8 # 隹谷

    科舉裡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分別是殿試中上榜的第一、二、三名。要說明這三個名稱的由來還得從科舉考試說起。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延續了1300多年

    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始於隋煬帝時期,至清朝末年終止,在中國的官僚體制中延續了1300多年。

    封建科舉制度有一定弊端,但卻是平民百姓進身官場、平步青雲的唯一途徑,也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拓寬了渠道,有其進步的一面,在一定程度有些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公務員考試。

    就像我們今天的學業體制,只有取得了小學文憑才能進入初中,只有初中畢業才能升入高中,再獲得考入大學的資格。科舉體制下,凡是有條件習舉業的讀書人,一生要經歷五次重要的考試:

    第一次,叫做童子試。所有的讀書人,只要想考取功名,無論年齡大小,都要首先參加童子試,透過考試後叫做童生或儒童。雖然這個名稱叫“童”,但有些卻是可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

    第二次,叫做院試。也就是國家認可的教學機構的考試。來這裡參加考試的學生必須具有“童生”資格,考試通過後的童生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習慣上叫的“秀才”,取得秀才資格就算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成為秀才之後,會有特殊的政治待遇,比如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就像今天的人大代表一樣,犯了法警察不能直接抓捕;

    第三次,叫做鄉試。這是省一級的考試,參加鄉試的考生必須取得秀才資格,透過鄉試就稱為舉人。《范進中舉》裡的范進當年考取的就是這個進士。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第四次,叫做會試。這是中央一級的考試。只有取得舉人資格的考生才有參加會試的資格。透過會試的稱為貢士,也就是進貢給天子計程車子。貢生裡邊的第一名叫會元;

    第五次,叫做殿試。意思是在皇宮裡舉行的考試,也是最高級別的考試,當然不是每個讀書人都能夠進入這個考場的。進入殿試考場的必須是第四次考試選拔的貢生,透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裡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

    狀元、榜眼、探花名稱的由來1、狀元

    上文說過,貢生經過殿試選拔出來的進士,要在規定的時間用黃榜公佈,因此又稱為“金榜”,考取進士叫做“金榜題名”。在這個金榜上,第一名列於榜首,原來被稱為“狀頭”,可能是因為這個名稱不夠雅,故改為“狀元”,“元”也是“頭”的意思。

    2、榜眼

    在古代的黃榜中,一般將第一名、也就是狀元置於正中最上,而將第二、第三分列兩邊、居下,就像兩隻眼睛一樣,所以,在隋朝時期,第二、三名均稱為“榜眼”,後來第三名有了“探花”之名,便只用於第二名了。

    3、探花

    “探花”一詞出現在唐朝,但最初不是專用於金榜第三名。那時,金榜題名時一般在春天,人們習慣在杏園舉行慶祝活動,並挑選兩名英俊漂亮的進士作為“探花使”,簇擁其在杏園巡遊。到了明代,就將“探花”這個名詞專門用於金榜第三名了。

    有一種說法,皇帝在硃筆圈勾“探花”時,還真要事先進行面試,一定要挑選面貌英俊之人。可能那些長得醜的就無緣“探花”了。

  • 9 # 舊時樓臺月

    中華民族發展至今,我們從先輩們那裡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教訓,同樣也繼承了無數的珍寶。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不論是現在還發揮著作用的,還是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起著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些偉大創舉的其中之一——科舉制。

    說起科舉制大家都很熟悉,因為科舉制雖然現在已經被廢除,但是它的影響卻沒有消失。事實上,它對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如今我們的高考制度和科舉制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的。而科舉制度中的很多專用名詞就被我們的高考制度延續使用,就比如“狀元”一詞。每年除了“高考”二字會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外,“狀元”應該就是第二個最受關注的了吧。

    那麼,最初的“狀元”一詞是怎麼產生的呢?跟隨筆者的腳步一起來看一下吧。

    說起狀元,是離不開科舉制度的,而科舉制度最初是在隋朝創立的。大家都知道,隋文帝時期開始分科考試,就如同現在的高考制度一樣會分文科和理科。就像高考需要報名一樣,當時的人如果決定參加科舉,也是需要像如今的高考一樣報名的。

    當時的報名叫做“投狀”,所有“投”了“狀”的人就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而參加考試的人中得了第一名的就被叫做“狀頭”。“狀頭”就是狀元最初的叫法。“元”有開始,首和頭的意思,所以又被叫做“狀元”,這就是狀元一詞的來由。

    狀元是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的第一名,說到名次,大家肯定就會想到第二名和第三名。而在科舉考試中,第二名被叫做“榜眼”,第三名被叫做“探花”。那麼,它們又是怎麼來的呢?

    先說榜眼,榜眼一詞最開始出現是在北宋。《稱謂錄》有這樣的記載,意思就是說,“榜眼一詞最開始是在北宋出現的,古代的人把第二名和第三名作為上榜的人的眉目。這裡的“榜”就是人們在電視劇裡經常可以見到的“皇榜”或者“金榜”,上榜之人即為考中進士之人。考中的這些人中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第三名就是榜眼。可見,最初的榜眼不只是第二名,還包括第三名。

    再說探花,說到探花,它很早的就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了,比起榜眼要早很多。探花最初出現在唐代,只不過當時的探花卻和登第名次沒有聯絡。

    唐代的時候,曲江會為登上新進士榜的人舉辦晏遊活動,其中年紀最小的人就被大家笑稱“探花郎”。而探花一詞最終和登第名次掛鉤是在南宋後期,那時,進士第三名終於有了它專門的稱呼——探花。也是在南宋時期,狀元、榜眼和探花才正式成為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專屬稱呼。

  • 10 # 史道驛站x

    大家都知道,古代考試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那是不是所有的考試前三名都這麼稱呼呢?這個顯然不是,當時只有殿試的前三名才這麼稱呼。不像今天我們可以說,某某省高考狀元,某某縣高考狀元。狀元是全國第一的稱謂,省第一,縣第一,古代可不是叫狀元。那這些稱呼是怎麼來的呢?

    一、狀元

    狀元一詞專指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一名。自從有了科舉考試以後,一共出現過649名狀元,和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帝數量差不多,實在是人中龍鳳。這也是多少讀書人的夢想。狀元者號稱“大魁天下”,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

    科舉考試經過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選拔。透過童生考試的人,被稱為秀才。鄉試錄取者,統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舉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一般只錄取300名優秀者,他們統稱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貢士才有資格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錄取的精英統稱為進士。殿試又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的第一名才是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狀元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在唐朝殿試結束後,主考官要將考生的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門下省會把錄取名單和考生檔案寫成狀子,上報給給皇帝。這樣的上報檔案裡對第一名就叫“狀頭”,這本是當時的一種官方稱謂,後來不知是哪個皇帝,覺得‘’狀頭‘’聽起來不是很雅,於是就改成了‘’狀元‘’,這就是狀元一詞的由來。

    二、榜眼

    榜眼是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名,在唐朝有‘’榜首‘’的稱號。榜眼在宋朝之前很少有提及。只是到了北宋仁宗時期,才有“榜眼”的稱號。北宋是一個文化全盛時代,宋仁宗時期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物。所以當時用一些別緻的詞,來稱呼殿試優異者一點都不奇怪。

    宋仁宗時期,殿試第一名稱狀元,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稱榜眼。第三名探花的稱謂是後來才有的。由於科舉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方式,所以對於名次的稱謂也有不同。榜眼的稱呼也變化。女皇武則天是開殿試的第一人,從此殿試成了科舉中最高的一級考試。朱元璋確定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朝榜眼、探花正式成為官方稱謂,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三、探花

    探花是殿試一甲的第三名,與狀元、榜眼合稱“三鼎甲”。探花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並不是指殿試第三名,而是一個戲稱。在唐代學子高中進士後,都會有慶祝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就是遊園,他們會在錄取的進士裡面,選擇兩個英俊瀟灑的人作為探花使者(探花郎)。遊園時沿途採摘鮮花,吟詩作賦,並用鮮花迎接狀元。

    唐代以後,遊園活動並沒有延續,探花郎也就消失了。唐之後歷經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科舉制度也有很大的變化。只是到了明朝,才真正把殿試前三名稱呼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作為官方的稱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最多”或“人氣最高”的是哪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