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44295222555

    轉換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銀座公寓工程結構設計裝置層為轉換層,標高為±0.00m~6.6m,層高6.6m; 轉換層以上為剪力牆結構體系。

    二、轉換層結構配置主要特點:

    1、節點處鋼筋較密,其中柱、框支梁及其它梁鋼筋同時穿插,大截面鋼筋匯於一處.

    2、轉換梁受力主筋均為二級鋼。

    三、施工方案的選擇:

    根據以往高層建築轉換層施工經驗,本工程考慮以荷載傳遞法施工方案:即採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結構為主承力構件,完成轉換層施工。其主要原理為:

    1、在一層框架樑上沿梁長方向間距500mm、沿梁寬間距300~375mm設可調撐杆(視梁寬而定),頂緊轉換梁底模板支撐橫杆,將轉換梁主要施工載荷直接傳至已施工結構樑上,以一層框架樑做為主承載構件。

    2、牆、柱、梁、板砼澆注一次完成。

    四、內架支撐方案:

    本工程轉換梁模板採用木模板體系,鋼管及頂撐支承;木方小楞橫向佈置,間距為150mm;鋼管沿梁縱向佈置@500,橫向視轉換梁梁寬和梁高而定,這樣節省鋼管,避免短鋼管浪費;梁側模採用對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設3~5道對拉螺栓(梁高大於1.6米時,五道;1.2~1.6米,四道),從梁底150mm起佈置1道,底下3道間距為300mm,上面2道間距為400mm,縱向間距為500mm。

    轉換梁底頂撐的間距為:當梁寬600mm時,三排頂撐;梁寬900時,四排頂撐,沿梁長方向為500mm 。大橫杆的步距不大於1000mm。板立杆間距為1000mm。在靠近杆頂和杆腳處,各用水平連桿雙向拉固。縱向剪刀撐設定在梁兩側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設定,不得跳躍設定。橫向設定剪刀撐@2500mm,立杆下采用木方墊板。梁下排架與樓層滿堂腳手架連為一體,以增加排架的空間剛度。整個支撐架按滿堂紅腳手架的要求搭設,梁下承力小橫杆應採用雙扣件與立杆扣牢。

    轉換梁在施工過程中,所有荷載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樑承載,並當框支梁下無相對應的框架樑時可將立杆直接架設在樓板上.

    五、轉換層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工藝流程:

    綁紮柱、核心筒牆鋼筋→搭設轉換層轉換梁負筋支架→轉換梁負筋綁紮定位,錨入柱牆中→支設柱、牆模板及預埋鐵件→支設轉換梁底模及轉換層頂板模→綁紮轉換梁梁鋼筋→綁紮頂板鋼筋→綁紮上部結構剪力牆及暗柱插筋→支設轉換梁側模及轉換柱、核心筒牆部分模板→澆築砼。

    2、轉換梁鋼筋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鋼筋綁紮順序

    a、牆柱鋼筋:

    外露鋼筋調整→鋼筋上附著物清除→牆、柱根部清掃→箍筋佈置→就位綁紮→綁紮砼墊塊→驗收。

    b、梁板鋼筋:

    模板清掃、刷隔離劑→梁、柱交叉處柱箍筋就位→主樑鋼筋綁紮→次梁筋綁紮→板下層筋→馬凳、水電管預埋→板上層筋→驗收。

    2)、鋼筋位置準確保證:

    按梁、板、柱等預製相應厚度的砼墊塊。牆、柱插筋按軸線定位。用輔加鋼筋加固,保證其穩定、不易傾斜、不移位。牆、柱墊塊要用22#鋼絲交叉綁紮牢固,間距正確,墊塊的強度要保證。澆築混凝土時,必須要有專職人員看守成品鋼筋,測量工配合隨時驗收軸線位置,隨時修復正位。梁的二排鋼筋一定要綁紮到位,可以加短鋼筋作墊塊,並且要多綁紮點,保證綁紮牢固。

    3)、鋼筋連線及錨固:

    a、本工程鋼筋連線方式如下:

    根據設計要求,受力主筋要優先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線。焊接採用電渣壓力焊(豎向受力鋼筋),機械連線採用鋼筋冷擠壓連線。鋼筋的接頭的數量、位置必須符合設計圖紙及有關規範要求。

    b、對鋼筋綁紮接頭作如下規定:

    ①接頭不能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梁、板底筋接頭應留在距支座處1/3跨內,麵筋留在跨中1/3範圍內。

    ②搭接長度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④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綁絲扎牢。每個搭接接頭至少有三道綁絲。

    ⑤各受力鋼筋綁紮接頭應相互錯開,任一綁紮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1.3倍區段範圍內,有綁紮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佔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在受拉區不得超過25%,在受壓區不得超過50%。

    c、對鋼筋焊接接頭作下列規定:

      ①設定在同一構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

      ②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④採用普通焊接連線時,Ⅰ級鋼筋採用E43系列焊條,Ⅱ級鋼筋採用E50系列焊條。

    d、對鋼筋機械接頭作下列規定:

      ①受力鋼筋採用A極接頭,同一截面的接頭百分率不大於50%。

      ②鋼筋彎折點與接頭端頭距離不宜小於200mm。

    e、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嚴格按設計圖紙和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04─92)執行,接頭套筒處保護層不得小於15mm。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牆為15mm;梁、柱為25mm;樓板、樓梯板為15mm;以上部位的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均不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f、搭接接頭範圍內(LlE)在綁紮時至少要有三道雙股綁絲。

    j、牆柱樑板鋼筋的錨固及節點構造均應滿足設計及有關規範要求;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E、La(mm)如下表:

    鋼筋型別 C20 C25 C30

    La LaE La LaE La LaE

    Ⅰ級鋼筋 30d 35d 25d 30d 20d 25d

    Ⅱ級

    鋼筋 D≤25 40d 45d 35d 40d 30d 35d

    D>25 45d 50d 40d 45d 35d 40d

    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LIE、LI

    鋼筋型別 C20 C25 >=C30

    LI LIE LI LIE LI LIE

    Ⅰ級鋼筋 36d 41d 30d 35d 24d 29d

    Ⅱ級

    鋼筋 d≤25 48d 53d 42d 47d 36d 41d

    d>25 54d -- 48d -- 42d --

    注:當不同直徑的鋼筋搭接時,其LIE和LI值按較小的直徑計算。

    4)、鋼筋綁紮:

    a、同層構件先綁紮牆柱筋,後綁紮梁板鋼筋,一般梁主筋錨入牆柱內時,牆柱主筋在梁主筋外側,所以遇到梁寬與牆暗柱厚相同的聯絡梁錨入暗柱時,需要把暗柱箍筋寬度適當加大5mm,以保證連梁的截面寬度。當牆柱主筋與梁板筋發生衝突時,一定要保證柱主筋位置。雙向板的底筋,短向筋放在下層,長向筋放在短向筋上。

    b、梁、柱牆板筋的接頭位置、錨固長度、接駁長度要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鋼筋綁紮時要仔細,綁絲選用22#鋼絲,每個交叉點均應綁紮,不得有落扣現象;搭接接頭範圍內在綁紮時至少要有三道雙股綁絲。鋼筋綁紮做為一個關鍵工序要由質量檢查人員實施施工全過程的監督監控。

    c、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定,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定。

    d、主次梁在交叉處鋼筋的綁紮:主樑的縱向受力鋼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墊梁圈樑時,必須支撐在墊梁或圈樑受力鋼筋之上,主筋兩端的擱置長度應保持均勻一致;次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支撐在主樑的縱向受力筋之上;主樑與次梁的上部縱向鋼筋相遇時,次梁鋼筋應放在主樑鋼筋之上。

    e、板和牆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全部扎牢。

    f、牆柱鋼筋位置以及間距必須準確,如果位置出現偏移,偏移較小可以按1:6調整;偏移較大,需要加筋處理。

    g、板底筋採取在模板上劃線的辦法來控制間距,板面採用馬凳來控制板厚,馬凳設定間距為@1000×1000mm。

    Φ14 網片間距

    h、梁鋼筋、樓板底筋、牆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採用與混凝土同配比(但去掉粗骨料)的砂漿墊塊來保證,牆柱保護層墊塊上帶綁絲,綁到主筋上。鋼筋綁紮完畢後注意成品保護,不得汙染,並避免被重物砸彎。

    i、為保證豎向構件受力主筋的位置以及牆柱模板的支設方便,在牆柱鋼筋施工完後,要進行鋼筋的二次調整。

    j、主樑鋼筋如採取在模外綁紮時,一般先在樓板模板上綁紮,然後用人力(或吊車)抬(吊)入模內,其方法次序是:將主樑須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擱兩根橫杆→將次梁的長鋼筋鋪在橫杆上,按箍筋間距劃線→套箍筋並按線擺開→抽換橫杆,將下部縱向鋼筋落入箍筋內→再按架立鋼筋、彎起鋼筋、受拉鋼筋的順序與箍筋綁紮→將骨架稍抬起抽出橫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內

    3、轉換梁模板工程主要技術措施:

    本工程中轉換層結構的自重及施工荷載較大,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模板支撐方案,以保證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

    1)、工藝流程:

    放線 滿堂架 柱模 梁模 頂板

    a、 柱模

    彈柱位置線 焊下口定位筋 安裝柱模板 安拉桿及加固 辦理預檢

    b、 梁模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並符核 搭設梁模支架 安裝梁底楞 安裝梁底模 綁紮鋼筋 安裝梁側模

    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和對拉螺栓 複核梁模尺寸位置 加固後驗收

    c、 板模

    搭設支架 鋪木楞及鋼管楞 調整標高及起拱

    鋪設模板 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辦理預檢

    2)、測量放線

    a.根據圖紙在砼底板彈出各軸線,並根據軸線位置推算出牆柱位置。

    b.根據牆厚、柱截面尺寸彈出牆、柱外側邊的位置給支設模板提供依據。

    c. 測出結構標高50線,便於支設梁、板模板。

    3)、搭設腳手架

    本工程轉換層的梁,板為超厚,超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所以在支設轉換層模板時,要對模板的支撐體系進行設計,演算。轉換層的支撐如下:

    根據以往高層建築轉換層施工經驗,本工程考慮以荷載傳遞法施工方案:即採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結構為主承力構件,完成轉換層施工。

    4)、內架支撐技術方案:

    本工程轉換梁模板採用木模板體系,鋼管及頂撐支承;木方小楞橫向佈置,間距為150mm;鋼管沿梁縱向佈置@500,橫向視轉換梁梁寬和梁高而定,這樣節省鋼管,避免短鋼管浪費;梁側模採用對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設3~5道對拉螺栓(梁高大於1.6米時,五道;1.2~1.6米,四道),從梁底150mm起佈置1道,底下3道間距為300mm,上面2道間距為400mm,縱向間距為500mm。

    轉換梁底頂撐的間距為:當梁寬600mm時,三排頂撐;梁寬800mm或900mm時,四排頂撐,沿梁長方向為500mm 。大橫杆的步距不大於1000mm。板立杆間距為1000mm。在靠近杆頂和杆腳處,各用水平連桿雙向拉固。縱向剪刀撐設定在梁兩側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設定,不得跳躍設定。橫向設定剪刀撐@2500mm,立杆下采用木方墊板。梁下排架與樓層滿堂腳手架連為一體,以增加排架的空間剛度。整個支撐架按滿堂紅腳手架的要求搭設,梁下承力小橫杆應採用雙扣件與立杆扣牢。

    轉換梁在施工過程中,所有荷載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樑承載,並當框支梁下無相對應的框架樑時可將立杆直接架設在樓板上.

    5)、 轉換層模板的安裝

    a.根據柱、梁、柱的尺寸配備好模板,用電鑽對模板進行打眼,兩孔之間的間距為根據梁高而定,對備好的模板塗刷好脫模劑(不允許在模板就位後刷脫模劑,防止汙染鋼筋及砼接觸面)

    b.牆、柱鋼筋隱蔽驗收後首先對牆柱進行支模,支設牆模按照先橫牆後縱牆的原則進行支設,把各塊模板用木方連線,先立單面模板,把對拉螺栓穿入模板後再立另一面牆模,然後根據已彈好的牆的邊線調正兩側模板的距離並用鋼管和對拉螺栓進行加固。

    c.柱模支設時,根據彈好的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固定小木方,調整標高、立柱頭板、四角加木方,用鋼管套扣件連線柱模(方柱)四邊也採用對拉螺栓固定。

    d.牆、柱模支設完畢後,檢查每道牆,每根柱是否平直,用吊錘對牆柱進行檢查及時校正,保證垂直度控制在允許範圍內。

    e.內滿架搭設完畢後開始支設梁板模,支設梁模時,當梁跨度≥4m時,梁底起拱為2/1000,梁側模包梁底模,對拉螺栓外側應套上ф20的塑膠管,在梁底和梁側都應加木方,在木方外側加鋼管和對拉螺栓連線固定。

    f.支設板模時,當板的長向跨度≥4m時也應沿長向在板跨中起拱2/1000。首先應調整好板下方水平鋼管的標高,準確無誤後開始鋪設板模,並應遵循梁側模包板底模的原則。

    g.牆上預留方洞時應確定好洞口的水平和堅向位置並在支設時確保洞口尺寸比設計尺寸大3cm,支模時遇到水電、空調預埋的套管應加以保護,不能因支設困難而破壞,板上留洞也應確定其尺寸及位置後才釘木盒子。

    h.由於板面的標高有不同,故在澆砼之前應把吊模固定好,並調整好高差。

    i.堅向模板下用砂漿封堵板底縫隙。

    j.所有牆柱應在其根部開設100*200mm的檢查洞口以便在澆築前檢查模內是否有雜物,確認無積水、雜物後方可封閉。

    6)、 轉換層模板的拆除

    a.拆除模板順序與安裝順序應相反,先拆縱牆模板後拆橫牆模板,先拆除外牆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

    b.拆除牆柱模板原則上是不會使砼表面受損即可拆除,拆除梁板模板時,當跨度大於8m的強度須達到100%時方可拆除,跨度小於8m時強度達到75%即可拆除。

    c.拆除下來的模板必須按指定場地位置編號分割槽堆放,以便重複使用。

    4、轉換層砼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工藝流程

    鋼筋的隱檢驗收--模板及支架的加固及檢查--泵管的安裝及檢查--砼的澆築--砼的養護--模板的拆除

    2)、泵管的安裝和檢查

    砼輸送管線宜直,轉彎時採用較舒緩的彎管,泵管的接頭應嚴密,防止在接頭處漏漿和混入空氣,導致堵管。泵管安裝完畢後應先用壓力水沖洗泵管並同時檢查泵管的接頭,泵管支架應有足夠的穩定性,泵管不得直接放在板鋼筋上,避免鋼筋偏位。

    3)、混凝土澆注操作工藝

    a、根據現場平面佈置示意圖,分兩臺泵和兩組施工隊由

    東向西方向進行澆注。

    b、澆築時每泵2名木工,一砼名鋼筋工負責看護模板、支架、 鋼筋、預埋件和預留洞的情況,發現位移時,應立即停止澆築,及時修整,然後再繼續澆築。

    c、轉換層柱、剪力牆、梁混凝土一次性進行澆注,所以牆柱混凝土澆注完畢後停歇1~1.5個小時,待牆柱混凝土充分沉降後再進行梁混凝土澆注。

    d、本工程剪力牆在澆築前應先在其新老砼結合處鋪一層50mm厚水泥砂漿,其配合比與砼內的砼漿成分相同。

    e、混凝土的澆注要分層進行,每層的澆注高度一般為震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5倍,最大不能超過500mm。移動間距為300 ~400 mm。

    f、砼振搗器以插入式高頻振搗器為主,水平結構部分輔以平板振搗動器找平振實,框架樑、柱間的節點等鋼筋密集處應在澆築前打入Ф48的圓鋼管,深入梁內或牆柱內,打的鋼管的間距應以能保證砼振實為準,然後用Ф35的小振搗棒振搗,插入式振搗器插入後,應遵循快插慢撥的原則,並深入下層砼50mm,以助長上下層砼結合,振點呈梅花型佈置,間距為300,振搗人員應記住振動位置,哪點振過哪點未振,保證在砼振搗過程中避免漏振、過振等現象的發生,振搗時間宜控制在10-15S,外表面砼振搗時應見表面開始泛漿氣泡上反時為宜。

    g、澆注要連續進行,在澆築砼過程中應儘量保證泵管中砼的連續流動,避免砼堵管,但為了保證砼在堵管後或某些部位因砼澆築困難導致速度較慢時不至出現冷縫,故讓塔吊隨時待命,若出現上述情況時就應該用塔吊吊砼配合施工比保證砼不致出現冷縫。混凝土的間歇時間不應超過兩個小時。

    h、柱子混凝土的澆注:一排柱子澆注順序要從兩端向中間推進,以防止橫向推力使柱子發生傾斜。柱的混凝土澆注要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半石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要分層澆注,每層厚度不能大於500mm,振搗時震動棒 不能碰動鋼筋。

    i、梁板混凝土的澆注:本工程轉換層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澆注,先將梁的混凝土分層澆注,用“趕漿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階梯形向前推進,當起點的混凝土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注,隨著階梯的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不斷推進直至完成。

    梁板混凝土澆注要于振搗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實後在下第二次料。

    澆注板時,虛鋪厚度應略大與板厚,用平板式震動器配合插入式振動器來回震動,並用鐵插釺檢查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壓實抹平。

    j、樓梯混凝土澆注:樓梯澆注時先從樓梯端下部向上進行,先振實底板混凝土,至達踏步位置時,再於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注,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壓實抹平。

    k、插筋的位置要準確,要澆築砼之前插筋檢察過之後要用鋼筋斜撐固定綁紮,防止澆築時移位,並有專門鋼筋工隨時調整,在砼收面後再把斜撐拆除。

    4)、混凝土的養護

    a.砼在澆築完畢後及時澆水養護。對豎向結構先鬆開螺栓,灑水養護四天後再拆除模板,並再進行灑水養護。

    b、梁、板、柱子的養護時間不少於7d,並在正常氣溫下每天澆水不少於兩次。

    c、每次澆澆砼,必須按規定取樣,每次取樣留置工組標準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工組,並標明澆築具體部位,將其編號,便資料管理。

    5、轉換層施工其他注意事項及保證措施:

    1)、所有支模用的材料,嚴重鏽蝕、彎曲或裂縫的鋼管不得使用,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變形、滑絲的扣件應嚴禁使用。特別是雙扣件部位,必須頂緊緊固,防止失穩。

    2)、轉換層施工期間,配備足夠的施工機具滿足施工要求。砼澆築時配備一臺發電機保證在停電時也能滿足施工正常進行。

    3)、設定臨時沉降觀測點:在支撐大梁的鋼管上,轉角處設定沉降觀測點,在轉換層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後觀測是否有較大沉降變形,若超過允許沉降應立即停止施工,待消除安全隱患後再繼續施工。

    六、安全措施:

    1、搬運鋼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無碰撞,避免碰撞周圍和上下方向電線,人工抬運鋼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和安裝鋼筋時應和附近高壓線路和電源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3、在鋼筋林立場所,有雷雨時不準操作和站人。

    4、工地現場應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5、若有高空作業應選好位置站穩,繫好安全帶。

    6、鋼筋加工機械的操作人員,應經過一定的機械操作技術培訓,掌握機械效能及操作規程後才能上崗。

    7、鋼筋加工機械的電器裝置應有良好的絕緣並接地,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並設漏電保護開關。

    8、鋼筋加工機械使用前,應先空運轉,試車正常後方可開始使用。

    9、安裝模板時,上下傳遞模板應用運輸工具或繩子繫牢後升降,不得亂拋。

    10、拆模時不許人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模時不得隨意亂扔模板或鋼管以防傷人。

    11、澆築砼時工人不得站在泵管前方,以免砼噴濺傷人。

    附一:模板支設大樣圖

    附二:首層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頂板梁承載力計算

    附一

    柱模支設大樣圖

    梁模支設大樣圖

    板模支設大樣圖

    內牆模板支設大樣圖

    外牆模板支設大樣圖

    電梯筒模支設大樣圖

    附二:首層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頂板梁承載力計算

    根據模板平面圖取3-F×3-12~3-13軸間KZLS03進行復核驗算。

    一、已知資料:KZLS03截面尺寸為800mm×1800mm,支座間跨度為L=7.2-0.5-0.75=5.95mm;此梁體積為0.8×1.8×5.95=8.568m3;轉換層板厚200mm。

    二、取KZLS03兩側板各一半面積範圍受力作為傳向地下室頂板的載荷。(保守計算)

    (1)兩側板一半面積為:

    A1=[(2700-400-150)/2+(2600-400-400)/2]×5950

    =11.45375m2

    所計算部分板體積為0.2×11.45375≈2.3m3

    梁板砼自重為(8.568+2.3)×24≈260.832KN

    鋼筋自重為:8.568×1.5+2.3×1.1≈15.382KN

    排架自重為:0.5×(8.568+2.3)=5.434KN

    施工荷載按2.5KN/m2計則 (11.45375+5.95*0.8) *2.5=40.7KN

    振搗砼時產生荷載(11.45375+4.76)×2.0=32.44KN

    (2)原有地下室頂板結構自身受力分析:

    梁KZLS03對應地下室梁為KLC110,截面尺寸為500×650mm

    其砼自重為:0.5×0.65×5.95×24=46.41KN

    梁鋼筋自重為:0.5×0.65×5.95×1.5=2.9KN

    兩側半板自重為:2.3×24+11.45375×1.1=67.8KN

    (3)假設首層梁板荷載透過模板支架作用於地下室頂板及相應樑上,頂板上荷載又全部傳力作用於KLC110,視KLC110所受荷載按線性均布計算。

    設計荷載值為:(260.9+15.4+5.5+46.4+2.9+67.8)×1.2+(40.7+32.44)×1.4=581.16KN

    則在跨度5.95長度,梁線均布荷載q為:

    q=581.16/5.95=97.67KN/m

    將此梁視作兩端固定梁,如下圖受力模式

    q

    求得剪力V=ql/2=581.16/2=290.58KN

    彎矩M=ql2/24=97.67×5.952/24=144.07KNm

    =144.07×108Nmm

    由設計圖可知:fy=fyp=310N/mm2

    C40砼時查表fcm=21.5N/mm2

    h0=h-35=650-35=615mm

    aS=M/fcmbh0=1.44×108/21.5×500×6152=0.0354

    由aS=0.0354查表得γs=0.982

    受拉區鋼筋AS=M/fyγsh0

    =1.44×108/310×0.982×615

    =769.2mm2

    設計圖中KLC110受拉區配筋為5Ф25,其AS查表AS=2454

  • 2 # 使用者4044295222555

    轉換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銀座公寓工程結構設計裝置層為轉換層,標高為±0.00m~6.6m,層高6.6m; 轉換層以上為剪力牆結構體系。

    二、轉換層結構配置主要特點:

    1、節點處鋼筋較密,其中柱、框支梁及其它梁鋼筋同時穿插,大截面鋼筋匯於一處.

    2、轉換梁受力主筋均為二級鋼。

    三、施工方案的選擇:

    根據以往高層建築轉換層施工經驗,本工程考慮以荷載傳遞法施工方案:即採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結構為主承力構件,完成轉換層施工。其主要原理為:

    1、在一層框架樑上沿梁長方向間距500mm、沿梁寬間距300~375mm設可調撐杆(視梁寬而定),頂緊轉換梁底模板支撐橫杆,將轉換梁主要施工載荷直接傳至已施工結構樑上,以一層框架樑做為主承載構件。

    2、牆、柱、梁、板砼澆注一次完成。

    四、內架支撐方案:

    本工程轉換梁模板採用木模板體系,鋼管及頂撐支承;木方小楞橫向佈置,間距為150mm;鋼管沿梁縱向佈置@500,橫向視轉換梁梁寬和梁高而定,這樣節省鋼管,避免短鋼管浪費;梁側模採用對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設3~5道對拉螺栓(梁高大於1.6米時,五道;1.2~1.6米,四道),從梁底150mm起佈置1道,底下3道間距為300mm,上面2道間距為400mm,縱向間距為500mm。

    轉換梁底頂撐的間距為:當梁寬600mm時,三排頂撐;梁寬900時,四排頂撐,沿梁長方向為500mm 。大橫杆的步距不大於1000mm。板立杆間距為1000mm。在靠近杆頂和杆腳處,各用水平連桿雙向拉固。縱向剪刀撐設定在梁兩側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設定,不得跳躍設定。橫向設定剪刀撐@2500mm,立杆下采用木方墊板。梁下排架與樓層滿堂腳手架連為一體,以增加排架的空間剛度。整個支撐架按滿堂紅腳手架的要求搭設,梁下承力小橫杆應採用雙扣件與立杆扣牢。

    轉換梁在施工過程中,所有荷載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樑承載,並當框支梁下無相對應的框架樑時可將立杆直接架設在樓板上.

    五、轉換層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工藝流程:

    綁紮柱、核心筒牆鋼筋→搭設轉換層轉換梁負筋支架→轉換梁負筋綁紮定位,錨入柱牆中→支設柱、牆模板及預埋鐵件→支設轉換梁底模及轉換層頂板模→綁紮轉換梁梁鋼筋→綁紮頂板鋼筋→綁紮上部結構剪力牆及暗柱插筋→支設轉換梁側模及轉換柱、核心筒牆部分模板→澆築砼。

    2、轉換梁鋼筋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鋼筋綁紮順序

    a、牆柱鋼筋:

    外露鋼筋調整→鋼筋上附著物清除→牆、柱根部清掃→箍筋佈置→就位綁紮→綁紮砼墊塊→驗收。

    b、梁板鋼筋:

    模板清掃、刷隔離劑→梁、柱交叉處柱箍筋就位→主樑鋼筋綁紮→次梁筋綁紮→板下層筋→馬凳、水電管預埋→板上層筋→驗收。

    2)、鋼筋位置準確保證:

    按梁、板、柱等預製相應厚度的砼墊塊。牆、柱插筋按軸線定位。用輔加鋼筋加固,保證其穩定、不易傾斜、不移位。牆、柱墊塊要用22#鋼絲交叉綁紮牢固,間距正確,墊塊的強度要保證。澆築混凝土時,必須要有專職人員看守成品鋼筋,測量工配合隨時驗收軸線位置,隨時修復正位。梁的二排鋼筋一定要綁紮到位,可以加短鋼筋作墊塊,並且要多綁紮點,保證綁紮牢固。

    3)、鋼筋連線及錨固:

    a、本工程鋼筋連線方式如下:

    根據設計要求,受力主筋要優先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線。焊接採用電渣壓力焊(豎向受力鋼筋),機械連線採用鋼筋冷擠壓連線。鋼筋的接頭的數量、位置必須符合設計圖紙及有關規範要求。

    b、對鋼筋綁紮接頭作如下規定:

    ①接頭不能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梁、板底筋接頭應留在距支座處1/3跨內,麵筋留在跨中1/3範圍內。

    ②搭接長度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④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綁絲扎牢。每個搭接接頭至少有三道綁絲。

    ⑤各受力鋼筋綁紮接頭應相互錯開,任一綁紮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1.3倍區段範圍內,有綁紮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佔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在受拉區不得超過25%,在受壓區不得超過50%。

    c、對鋼筋焊接接頭作下列規定:

      ①設定在同一構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

      ②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④採用普通焊接連線時,Ⅰ級鋼筋採用E43系列焊條,Ⅱ級鋼筋採用E50系列焊條。

    d、對鋼筋機械接頭作下列規定:

      ①受力鋼筋採用A極接頭,同一截面的接頭百分率不大於50%。

      ②鋼筋彎折點與接頭端頭距離不宜小於200mm。

    e、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嚴格按設計圖紙和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04─92)執行,接頭套筒處保護層不得小於15mm。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牆為15mm;梁、柱為25mm;樓板、樓梯板為15mm;以上部位的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均不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f、搭接接頭範圍內(LlE)在綁紮時至少要有三道雙股綁絲。

    j、牆柱樑板鋼筋的錨固及節點構造均應滿足設計及有關規範要求;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E、La(mm)如下表:

    鋼筋型別 C20 C25 C30

    La LaE La LaE La LaE

    Ⅰ級鋼筋 30d 35d 25d 30d 20d 25d

    Ⅱ級

    鋼筋 D≤25 40d 45d 35d 40d 30d 35d

    D>25 45d 50d 40d 45d 35d 40d

    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LIE、LI

    鋼筋型別 C20 C25 >=C30

    LI LIE LI LIE LI LIE

    Ⅰ級鋼筋 36d 41d 30d 35d 24d 29d

    Ⅱ級

    鋼筋 d≤25 48d 53d 42d 47d 36d 41d

    d>25 54d -- 48d -- 42d --

    注:當不同直徑的鋼筋搭接時,其LIE和LI值按較小的直徑計算。

    4)、鋼筋綁紮:

    a、同層構件先綁紮牆柱筋,後綁紮梁板鋼筋,一般梁主筋錨入牆柱內時,牆柱主筋在梁主筋外側,所以遇到梁寬與牆暗柱厚相同的聯絡梁錨入暗柱時,需要把暗柱箍筋寬度適當加大5mm,以保證連梁的截面寬度。當牆柱主筋與梁板筋發生衝突時,一定要保證柱主筋位置。雙向板的底筋,短向筋放在下層,長向筋放在短向筋上。

    b、梁、柱牆板筋的接頭位置、錨固長度、接駁長度要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鋼筋綁紮時要仔細,綁絲選用22#鋼絲,每個交叉點均應綁紮,不得有落扣現象;搭接接頭範圍內在綁紮時至少要有三道雙股綁絲。鋼筋綁紮做為一個關鍵工序要由質量檢查人員實施施工全過程的監督監控。

    c、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定,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定。

    d、主次梁在交叉處鋼筋的綁紮:主樑的縱向受力鋼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墊梁圈樑時,必須支撐在墊梁或圈樑受力鋼筋之上,主筋兩端的擱置長度應保持均勻一致;次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支撐在主樑的縱向受力筋之上;主樑與次梁的上部縱向鋼筋相遇時,次梁鋼筋應放在主樑鋼筋之上。

    e、板和牆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全部扎牢。

    f、牆柱鋼筋位置以及間距必須準確,如果位置出現偏移,偏移較小可以按1:6調整;偏移較大,需要加筋處理。

    g、板底筋採取在模板上劃線的辦法來控制間距,板面採用馬凳來控制板厚,馬凳設定間距為@1000×1000mm。

    Φ14 網片間距

    h、梁鋼筋、樓板底筋、牆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採用與混凝土同配比(但去掉粗骨料)的砂漿墊塊來保證,牆柱保護層墊塊上帶綁絲,綁到主筋上。鋼筋綁紮完畢後注意成品保護,不得汙染,並避免被重物砸彎。

    i、為保證豎向構件受力主筋的位置以及牆柱模板的支設方便,在牆柱鋼筋施工完後,要進行鋼筋的二次調整。

    j、主樑鋼筋如採取在模外綁紮時,一般先在樓板模板上綁紮,然後用人力(或吊車)抬(吊)入模內,其方法次序是:將主樑須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擱兩根橫杆→將次梁的長鋼筋鋪在橫杆上,按箍筋間距劃線→套箍筋並按線擺開→抽換橫杆,將下部縱向鋼筋落入箍筋內→再按架立鋼筋、彎起鋼筋、受拉鋼筋的順序與箍筋綁紮→將骨架稍抬起抽出橫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內

    3、轉換梁模板工程主要技術措施:

    本工程中轉換層結構的自重及施工荷載較大,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模板支撐方案,以保證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

    1)、工藝流程:

    放線 滿堂架 柱模 梁模 頂板

    a、 柱模

    彈柱位置線 焊下口定位筋 安裝柱模板 安拉桿及加固 辦理預檢

    b、 梁模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並符核 搭設梁模支架 安裝梁底楞 安裝梁底模 綁紮鋼筋 安裝梁側模

    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和對拉螺栓 複核梁模尺寸位置 加固後驗收

    c、 板模

    搭設支架 鋪木楞及鋼管楞 調整標高及起拱

    鋪設模板 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辦理預檢

    2)、測量放線

    a.根據圖紙在砼底板彈出各軸線,並根據軸線位置推算出牆柱位置。

    b.根據牆厚、柱截面尺寸彈出牆、柱外側邊的位置給支設模板提供依據。

    c. 測出結構標高50線,便於支設梁、板模板。

    3)、搭設腳手架

    本工程轉換層的梁,板為超厚,超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所以在支設轉換層模板時,要對模板的支撐體系進行設計,演算。轉換層的支撐如下:

    根據以往高層建築轉換層施工經驗,本工程考慮以荷載傳遞法施工方案:即採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結構為主承力構件,完成轉換層施工。

    4)、內架支撐技術方案:

    本工程轉換梁模板採用木模板體系,鋼管及頂撐支承;木方小楞橫向佈置,間距為150mm;鋼管沿梁縱向佈置@500,橫向視轉換梁梁寬和梁高而定,這樣節省鋼管,避免短鋼管浪費;梁側模採用對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設3~5道對拉螺栓(梁高大於1.6米時,五道;1.2~1.6米,四道),從梁底150mm起佈置1道,底下3道間距為300mm,上面2道間距為400mm,縱向間距為500mm。

    轉換梁底頂撐的間距為:當梁寬600mm時,三排頂撐;梁寬800mm或900mm時,四排頂撐,沿梁長方向為500mm 。大橫杆的步距不大於1000mm。板立杆間距為1000mm。在靠近杆頂和杆腳處,各用水平連桿雙向拉固。縱向剪刀撐設定在梁兩側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設定,不得跳躍設定。橫向設定剪刀撐@2500mm,立杆下采用木方墊板。梁下排架與樓層滿堂腳手架連為一體,以增加排架的空間剛度。整個支撐架按滿堂紅腳手架的要求搭設,梁下承力小橫杆應採用雙扣件與立杆扣牢。

    轉換梁在施工過程中,所有荷載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樑承載,並當框支梁下無相對應的框架樑時可將立杆直接架設在樓板上.

    5)、 轉換層模板的安裝

    a.根據柱、梁、柱的尺寸配備好模板,用電鑽對模板進行打眼,兩孔之間的間距為根據梁高而定,對備好的模板塗刷好脫模劑(不允許在模板就位後刷脫模劑,防止汙染鋼筋及砼接觸面)

    b.牆、柱鋼筋隱蔽驗收後首先對牆柱進行支模,支設牆模按照先橫牆後縱牆的原則進行支設,把各塊模板用木方連線,先立單面模板,把對拉螺栓穿入模板後再立另一面牆模,然後根據已彈好的牆的邊線調正兩側模板的距離並用鋼管和對拉螺栓進行加固。

    c.柱模支設時,根據彈好的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固定小木方,調整標高、立柱頭板、四角加木方,用鋼管套扣件連線柱模(方柱)四邊也採用對拉螺栓固定。

    d.牆、柱模支設完畢後,檢查每道牆,每根柱是否平直,用吊錘對牆柱進行檢查及時校正,保證垂直度控制在允許範圍內。

    e.內滿架搭設完畢後開始支設梁板模,支設梁模時,當梁跨度≥4m時,梁底起拱為2/1000,梁側模包梁底模,對拉螺栓外側應套上ф20的塑膠管,在梁底和梁側都應加木方,在木方外側加鋼管和對拉螺栓連線固定。

    f.支設板模時,當板的長向跨度≥4m時也應沿長向在板跨中起拱2/1000。首先應調整好板下方水平鋼管的標高,準確無誤後開始鋪設板模,並應遵循梁側模包板底模的原則。

    g.牆上預留方洞時應確定好洞口的水平和堅向位置並在支設時確保洞口尺寸比設計尺寸大3cm,支模時遇到水電、空調預埋的套管應加以保護,不能因支設困難而破壞,板上留洞也應確定其尺寸及位置後才釘木盒子。

    h.由於板面的標高有不同,故在澆砼之前應把吊模固定好,並調整好高差。

    i.堅向模板下用砂漿封堵板底縫隙。

    j.所有牆柱應在其根部開設100*200mm的檢查洞口以便在澆築前檢查模內是否有雜物,確認無積水、雜物後方可封閉。

    6)、 轉換層模板的拆除

    a.拆除模板順序與安裝順序應相反,先拆縱牆模板後拆橫牆模板,先拆除外牆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

    b.拆除牆柱模板原則上是不會使砼表面受損即可拆除,拆除梁板模板時,當跨度大於8m的強度須達到100%時方可拆除,跨度小於8m時強度達到75%即可拆除。

    c.拆除下來的模板必須按指定場地位置編號分割槽堆放,以便重複使用。

    4、轉換層砼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工藝流程

    鋼筋的隱檢驗收--模板及支架的加固及檢查--泵管的安裝及檢查--砼的澆築--砼的養護--模板的拆除

    2)、泵管的安裝和檢查

    砼輸送管線宜直,轉彎時採用較舒緩的彎管,泵管的接頭應嚴密,防止在接頭處漏漿和混入空氣,導致堵管。泵管安裝完畢後應先用壓力水沖洗泵管並同時檢查泵管的接頭,泵管支架應有足夠的穩定性,泵管不得直接放在板鋼筋上,避免鋼筋偏位。

    3)、混凝土澆注操作工藝

    a、根據現場平面佈置示意圖,分兩臺泵和兩組施工隊由

    東向西方向進行澆注。

    b、澆築時每泵2名木工,一砼名鋼筋工負責看護模板、支架、 鋼筋、預埋件和預留洞的情況,發現位移時,應立即停止澆築,及時修整,然後再繼續澆築。

    c、轉換層柱、剪力牆、梁混凝土一次性進行澆注,所以牆柱混凝土澆注完畢後停歇1~1.5個小時,待牆柱混凝土充分沉降後再進行梁混凝土澆注。

    d、本工程剪力牆在澆築前應先在其新老砼結合處鋪一層50mm厚水泥砂漿,其配合比與砼內的砼漿成分相同。

    e、混凝土的澆注要分層進行,每層的澆注高度一般為震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5倍,最大不能超過500mm。移動間距為300 ~400 mm。

    f、砼振搗器以插入式高頻振搗器為主,水平結構部分輔以平板振搗動器找平振實,框架樑、柱間的節點等鋼筋密集處應在澆築前打入Ф48的圓鋼管,深入梁內或牆柱內,打的鋼管的間距應以能保證砼振實為準,然後用Ф35的小振搗棒振搗,插入式振搗器插入後,應遵循快插慢撥的原則,並深入下層砼50mm,以助長上下層砼結合,振點呈梅花型佈置,間距為300,振搗人員應記住振動位置,哪點振過哪點未振,保證在砼振搗過程中避免漏振、過振等現象的發生,振搗時間宜控制在10-15S,外表面砼振搗時應見表面開始泛漿氣泡上反時為宜。

    g、澆注要連續進行,在澆築砼過程中應儘量保證泵管中砼的連續流動,避免砼堵管,但為了保證砼在堵管後或某些部位因砼澆築困難導致速度較慢時不至出現冷縫,故讓塔吊隨時待命,若出現上述情況時就應該用塔吊吊砼配合施工比保證砼不致出現冷縫。混凝土的間歇時間不應超過兩個小時。

    h、柱子混凝土的澆注:一排柱子澆注順序要從兩端向中間推進,以防止橫向推力使柱子發生傾斜。柱的混凝土澆注要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半石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要分層澆注,每層厚度不能大於500mm,振搗時震動棒 不能碰動鋼筋。

    i、梁板混凝土的澆注:本工程轉換層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澆注,先將梁的混凝土分層澆注,用“趕漿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階梯形向前推進,當起點的混凝土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注,隨著階梯的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不斷推進直至完成。

    梁板混凝土澆注要于振搗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實後在下第二次料。

    澆注板時,虛鋪厚度應略大與板厚,用平板式震動器配合插入式振動器來回震動,並用鐵插釺檢查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壓實抹平。

    j、樓梯混凝土澆注:樓梯澆注時先從樓梯端下部向上進行,先振實底板混凝土,至達踏步位置時,再於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注,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壓實抹平。

    k、插筋的位置要準確,要澆築砼之前插筋檢察過之後要用鋼筋斜撐固定綁紮,防止澆築時移位,並有專門鋼筋工隨時調整,在砼收面後再把斜撐拆除。

    4)、混凝土的養護

    a.砼在澆築完畢後及時澆水養護。對豎向結構先鬆開螺栓,灑水養護四天後再拆除模板,並再進行灑水養護。

    b、梁、板、柱子的養護時間不少於7d,並在正常氣溫下每天澆水不少於兩次。

    c、每次澆澆砼,必須按規定取樣,每次取樣留置工組標準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工組,並標明澆築具體部位,將其編號,便資料管理。

    5、轉換層施工其他注意事項及保證措施:

    1)、所有支模用的材料,嚴重鏽蝕、彎曲或裂縫的鋼管不得使用,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變形、滑絲的扣件應嚴禁使用。特別是雙扣件部位,必須頂緊緊固,防止失穩。

    2)、轉換層施工期間,配備足夠的施工機具滿足施工要求。砼澆築時配備一臺發電機保證在停電時也能滿足施工正常進行。

    3)、設定臨時沉降觀測點:在支撐大梁的鋼管上,轉角處設定沉降觀測點,在轉換層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後觀測是否有較大沉降變形,若超過允許沉降應立即停止施工,待消除安全隱患後再繼續施工。

    六、安全措施:

    1、搬運鋼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無碰撞,避免碰撞周圍和上下方向電線,人工抬運鋼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和安裝鋼筋時應和附近高壓線路和電源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3、在鋼筋林立場所,有雷雨時不準操作和站人。

    4、工地現場應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5、若有高空作業應選好位置站穩,繫好安全帶。

    6、鋼筋加工機械的操作人員,應經過一定的機械操作技術培訓,掌握機械效能及操作規程後才能上崗。

    7、鋼筋加工機械的電器裝置應有良好的絕緣並接地,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並設漏電保護開關。

    8、鋼筋加工機械使用前,應先空運轉,試車正常後方可開始使用。

    9、安裝模板時,上下傳遞模板應用運輸工具或繩子繫牢後升降,不得亂拋。

    10、拆模時不許人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模時不得隨意亂扔模板或鋼管以防傷人。

    11、澆築砼時工人不得站在泵管前方,以免砼噴濺傷人。

    附一:模板支設大樣圖

    附二:首層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頂板梁承載力計算

    附一

    柱模支設大樣圖

    梁模支設大樣圖

    板模支設大樣圖

    內牆模板支設大樣圖

    外牆模板支設大樣圖

    電梯筒模支設大樣圖

    附二:首層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頂板梁承載力計算

    根據模板平面圖取3-F×3-12~3-13軸間KZLS03進行復核驗算。

    一、已知資料:KZLS03截面尺寸為800mm×1800mm,支座間跨度為L=7.2-0.5-0.75=5.95mm;此梁體積為0.8×1.8×5.95=8.568m3;轉換層板厚200mm。

    二、取KZLS03兩側板各一半面積範圍受力作為傳向地下室頂板的載荷。(保守計算)

    (1)兩側板一半面積為:

    A1=[(2700-400-150)/2+(2600-400-400)/2]×5950

    =11.45375m2

    所計算部分板體積為0.2×11.45375≈2.3m3

    梁板砼自重為(8.568+2.3)×24≈260.832KN

    鋼筋自重為:8.568×1.5+2.3×1.1≈15.382KN

    排架自重為:0.5×(8.568+2.3)=5.434KN

    施工荷載按2.5KN/m2計則 (11.45375+5.95*0.8) *2.5=40.7KN

    振搗砼時產生荷載(11.45375+4.76)×2.0=32.44KN

    (2)原有地下室頂板結構自身受力分析:

    梁KZLS03對應地下室梁為KLC110,截面尺寸為500×650mm

    其砼自重為:0.5×0.65×5.95×24=46.41KN

    梁鋼筋自重為:0.5×0.65×5.95×1.5=2.9KN

    兩側半板自重為:2.3×24+11.45375×1.1=67.8KN

    (3)假設首層梁板荷載透過模板支架作用於地下室頂板及相應樑上,頂板上荷載又全部傳力作用於KLC110,視KLC110所受荷載按線性均布計算。

    設計荷載值為:(260.9+15.4+5.5+46.4+2.9+67.8)×1.2+(40.7+32.44)×1.4=581.16KN

    則在跨度5.95長度,梁線均布荷載q為:

    q=581.16/5.95=97.67KN/m

    將此梁視作兩端固定梁,如下圖受力模式

    q

    求得剪力V=ql/2=581.16/2=290.58KN

    彎矩M=ql2/24=97.67×5.952/24=144.07KNm

    =144.07×108Nmm

    由設計圖可知:fy=fyp=310N/mm2

    C40砼時查表fcm=21.5N/mm2

    h0=h-35=650-35=615mm

    aS=M/fcmbh0=1.44×108/21.5×500×6152=0.0354

    由aS=0.0354查表得γs=0.982

    受拉區鋼筋AS=M/fyγsh0

    =1.44×108/310×0.982×615

    =769.2mm2

    設計圖中KLC110受拉區配筋為5Ф25,其AS查表AS=2454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雀有刺的好還是沒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