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天下農夫創始人

    牛蛙是一種大型食用蛙,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國各個地區皆有養殖。而夏季時牛蛙的重要時期,這時氣溫較高,是牛蛙生長最為快速的時期,那麼該怎麼管理呢?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1、增加投餌量

    夏季的溫度較高,而隨著溫度的升高,牛蛙的攝食量增大,投餌量也應該逐漸增加,以免出現飼養池發生弱肉強食的現象,不利牛蛙的生長髮育,嚴重時還會出現因為搶食而死亡的現象發生。這時的投餌量一般要達到牛蛙總體重的20%左右。

    2、加強水質管理

    夏季氣溫較高,對於水產養殖而言水質是最為關鍵的地區,氣溫高,水質惡化快,如果不做好水質管理,極易導致病蟲害嚴重,輕則造成牛蛙體質弱,不利於生長髮育,重則發生病蟲害死亡。為了保持水質清晰,應該重視水質的管理,經常加水、換水。

    3、遮蔭降溫

    適宜牛蛙的生長溫度為18-28度,而夏季高溫炎熱,所以夏季要做好遮蔭降溫工作,營造牛蛙適宜的生長環境。也可以在養殖池內培育一些菱藕等水生植物,養殖池邊栽種些葡萄、絲瓜等藤類作為,促進牛蛙快速生長。

    4、防逃、敵害

    夏季暴雨天氣較多,很多牛蛙在受驚後就會會爬越障壁或掘洞逃跑,因此在這種天氣要特別注意做好防逃工作。蛇、鼠、貓等都是牛蛙的天敵,而夏季也是牛蛙天敵活動頻繁時期,所以要做好敵害的清除故障,必須建立巡視制度並採取清除措施。

    5、疾病防控

    夏季也是牛蛙疾病高發的季節,要每天及時清洗飼料臺,及時清除腐敗變質的餌料,每隔10-15天要及時消毒一次。一旦發現牛蛙得病,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以免病情蔓延。

  • 2 # 香飄飄389

    1、幼蛙飼料

    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活體飼料,主要有黃粉蟲、蠅 蛆、蚯蚓、蝸牛、飛蛾、各種昆蟲、小魚蝦等;另一類 為“死飼料”,主要有蠶蛹、豬肺、豬肝、家禽內臟、碎肉、魚塊和人工配合的顆粒飼料等。

    2、餵食方法

    餵給幼蛙的飼料必須投餵在食臺上,食臺可用泡沫板或木框聚乙烯網布製作。幼蛙以每250-300只搭設1個食 臺為準。活飼料投餵可直接放在食臺上,“死飼料”投餵則需先對幼蛙進行馴食。

    馴食的原理是使飼料在水中移動,讓幼蛙誤以為是活飼料,從而完成攝食。馴食一般要求在幼蛙變態後的5-7 天進行。

    3、飼料投餵量

    牛蛙幼蛙食慾十分旺盛,一天之中攝食的時間一般都在6小時以上。因此,投飼量宜多不宜少,一般每日投餵3-4次,每次投餵的飼料以2-3小時內吃完為佳。日投飼量為蛙體總重量的10%-15%。

    擴充套件資料:

    幼蛙的管理

    1、遮 陽

    幼蛙體質比較脆弱,懼怕日曬和高溫乾燥,因此幼蛙池必須設有遮陽棚。遮陽棚一般用聲葦蓆、竹簾搭制,面積宜比食臺大1倍左右,高度高出食臺平面0.5-1米即可。也可採用黑色稀編的塑膠網片架設在幼蛙池上方1-1.5 米處遮陽。此外,還在幼蛙池邊種植葡萄、絲瓜、扁豆等長藤植物,再在離幼蛙池水面1.5-2米高處搭建竹、木架,既為幼蛙遮陽,又能收穫作物。

    2、控溫

    幼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溫度高於30℃或低於12℃牛蛙即感到不適,食慾減退,生長停止,嚴重的甚至死亡。盛夏降溫措施通常是使幼蛙池水保持緩慢流動或更換部分池水。一般每次更換半池水為宜,且新水和 原池水溫差不得超過2-3℃。還可以向幼蛙池四周空曠的陸地上每天噴灑1-2次水降溫。越冬保溫措施包括建塑膠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熱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3、防汙

    要經常清掃食臺上剩餘殘餌,洗刷食臺。及時撈出池內的病蛙、死蛙以及其他腐爛物質,保持池水清 潔。每隔10-15天用1克/立方米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潑灑消毒幼蛙池。一旦發現池水開始發臭變黑,則應立即換人新水,保持池水清潔。

    4、除害

    老鼠、蛇是牛蛙的天敵,可用鼠藥滅鼠和人工捕捉、驅趕蛇。

    5、分養

    在人工高密度飼養下,幼蛙的生長往往不一致,蛙體大小相差懸殊。因此,在幼蛙飼養期內要經常將生長快 的大蛙揀出,分池分規格飼養,力求同池飼養的幼蛙生長同步,以避免“大吃小”現象發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牛蛙

    檢視全部5個回答

    牛蛙養殖成本_養殖戶模式_提供蛙苗_...

    關注合同的人也在看

    牛蛙養殖成本 ,農業扶持,新手養殖,投資小,利潤好青蛙養殖,為創業者提..

    3g.zstv22.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在自己家裡怎麼養牛蛙啊?

    牛蛙,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動物,學名Rana catesbeiana。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為北美最大的蛙類。

    養殖方法

    池塘選擇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汙染,環境安靜,交通便利,供電充足。

    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為一個大池,每個大池平均分成四個小池。池邊用40目的篩絹圍好,篩絹高出池底1米左右,篩絹底部20~30釐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釐米,池坡比1∶3,水位30~40釐米,水體深度不低於20釐米。進、排水口設定在大池的對角,每個池子放4塊80釐米×40釐米的泡沫塑膠板作為牛蛙的休息臺,並用黑色遮陽網遮陽。

    苗種放養 放苗前,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進行消毒。清塘消毒後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養前用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0~20分鐘。放養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飼養管理 

    (1)巡池檢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證24小時不間斷,每天換水率達到300%,排水口處可用塑膠插管的升降來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釐米。發現牛蛙攝食雨活動有異常及時採取措施。

    (2)飼料以浮性配合飼料為主,投餵前半小時先將配合飼料用水泡溼,促使軟化膨脹。日投餵量為在池蛙總量的7%~15%,並根據氣候、水質及殘餌等情況適時調整,投餵量以半小時內吃完為宜。

    (3)分級飼養,每隔一段時間及時將規格較大的個體分級篩選,把規格相近的牛蛙調整到同一口池塘進行養殖。

    疾病防治 苗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殺滅敵害生物和病原體,並定時用漂白粉或強氯精全池潑灑消毒,分池後用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對蛙體進行消毒,防止機械損傷。發現病蛙、死蛙及時挑出隔離飼養,並適時用高濃度的漂白粉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4 瀏覽443 2018-06-25

    怎麼養牛蛙?

    以下是最詳細的無公害養殖規程“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無公害養殖的環境條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蛙與食用蛙的飼養、越冬、飼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術。

    本標準適用於牛蛙池塘和網箱的無公害養殖,其他養殖方式可參照執行。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透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

    NY/T 394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

    NY 5051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

    NY 5071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NY 5072 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

    SC/T 1008 池塘常規培育魚苗魚種技術規範

    3 環境條件

    3.1 場地的選擇

    3.1.1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沒有對漁業水質構成威脅的汙染源。

    3.1.2 自然環境僻靜,交通便利。

    3.2 水質

    3.2.1 水源水質應符合GB 11607的規定。

    3.2.2 養殖池水質應符合NY 5051的規定。

    3.3 養殖設施

    養殖設施見表1。

    表1 養殖設施

    設施類別 池塘或網箱水面面積/m2 陸地面積 水深/cm

    池塘a 產卵池 30~200 約為水面面積的三分之一 50~80

    孵化池 1~5 - 30~50

    蝌蚪培育池 20~200 - 50~100

    幼蛙飼養池 5~30 - 30~60

    食用蛙飼養池 2~300 約水水面面積的三分之一 50~100

    網箱b 產卵箱 1~15 - 30~50

    蝌蚪培育箱 5~20 - 50~100

    食用蛙飼養箱 8~24 - 30~50

    a 防逃圍牆一般高度為1.5 m b 網箱設定見附錄A。

    4 繁殖

    4.1.1 從原產地引進經選育的牛蛙親蛙或蝌蚪、幼蛙,經專門培育成的親蛙。

    4.1.2 國家確認的良種場生產的蝌蚪、幼蛙,經專門培育成親蛙。

    4.1.3 近親繁殖的後代不得留作親蛙。

    4.2 親蛙質量要求

    4.2.1 應符合牛蛙種質標準的規定。

    4.2.2 繁殖年齡與體重:以2齡至4齡的成蛙為宜;體重350 g以上。

    4.2.3 引進的親蛙應經檢疫,不得帶有傳染性疾病。

    4.3 親蛙放養

    4.3.1 池塘(網箱)消毒

    放養前10 d左右進行池塘(網箱)消毒。清塘按SC/T 1008的規定執行;網箱置於水中浸泡。

    4.3.2 雌雄鑑別

    雌蛙咽喉部呈白色或灰白色,鼓膜和眼睛的大小相近,前肢第一指不發達,無婚姻瘤;雄蛙咽喉部呈黃色,鼓膜明顯大於眼徑,前肢第一指特別發達,有明顯的婚姻瘤。

    4.3.3 性比

    雌、雄親蛙的放養比例一般為1∶1。

    4.3.4 親蛙消毒

    放養時應進行藥物消毒,可用3%~4%食鹽水溶液浸浴20 min~15 min,或10 mg/L~20 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浴20 min~15 min。

    4.3.5 放養密度

    2只/m2~4只/m2。

    4.3.6 飼養管理

    親蛙進入培育池,經2d~3d適應後,開始攝食。泥鰍、黃粉蟲、小魚、蠅蛆、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飼料日投餵量為親蛙體重的5%~6%,產卵期投餵量為體重的7%~8%;配合飼料的日投餵量一般為體重的2%~3%。投餌量應根據天氣和前一天的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每天分上午、下午兩次投餵。顆粒配合飼料及塊狀動物內臟,其最大長度應小於親蛙口裂寬度的二分之一,泥鰍及小魚蝦等全長應小於親蛙軀幹長的二分之一。

    親蛙池每2d~3d換二分之一左右的水;發現蛙病及時治療;防偷、防敵害和防逃。

    4.4 產卵與孵化

    4.4.1 產卵條件

    溶氧不低於4 mg/L;水溫20~30℃;水中有適量水草。

    4.4.2 產卵時間

    自然產卵排精多在早晨,雨後天晴時常為高峰期。

    4.4.3 卵的收集

    產卵後應及時收集卵塊,用光滑硬質容器將同期卵塊(連同水草)輕輕移入同一孵化池或網箱,嚴防卵塊成團。

    4.4.4 孵化密度

    孵化池中卵的密度為5 000粒/m2~10 000粒/m2;孵化網箱中卵的密度為10 000粒/m2~20 000粒/m2。

    4.4.5 孵化管理

    孵化池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加註新水時不得衝動卵粒,並防止魚、蛙、水生昆蟲等的進入;Sunny直曬強烈或大雨時應遮蓋孵化池或網箱。

    5 蝌蚪培育

    5.1 池塘(網箱)消毒

    按4.3.1 執行。

    5.2 施肥、注水

    蝌蚪入池前4 d~5 d,每667 m2施糞肥300 kg,或綠肥400 kg。有機肥須經發酵腐熟並有1%~2%生石灰消毒,使用原則應符合NY/T 394的規定。培育前期,保持水深約50 cm。

    5.3 蝌蚪質量要求

    規格整齊;無傷,無疾病;體質健壯;能逆不遊動;離水後跳動有力。

    蝌蚪的體長與體重見附錄B。

    5.4 蝌蚪消毒

    蝌蚪放養前用3%~4%食鹽水溶液浸浴20 min~15 min,或5 mg/L~7 mg/L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浸浴10 min~5 min。

    5.5 放養密度

    孵化出膜10d~15d後的蝌蚪,轉入蝌蚪池或網箱,蝌蚪池放養密度為300尾/m2~500尾/m2,1月齡後,密度為50尾/m2~100尾/m2;網箱放養蝌蚪的密度為蝌蚪池的2倍~3倍。

    5.6 飼養管理

    孵化出膜3 d後,首天每萬尾蝌蚪投餵一個熟蛋黃,第二天再稍增加些,7日齡後日投餵量為每萬尾蝌蚪100g黃豆漿;15日齡後,逐步投餵豆渣、麩皮、魚粉、魚糜、配合飼料等,日投餵量每萬隻蝌蚪為400g~700g;30日齡後,日投餵量每萬隻蝌蚪為4 000g~8000g。

    5.7 變態控制

    變態適宜水溫23℃~32℃;在蝌蚪變態早期適量增加動物性餌料,促進變態;尾部吸收時,需減少投餌,加設餌料臺;7月中下旬以後孵出的蝌蚪應採用提高放養密度,減少投餌或加註井水降溫等措施,延遲變態時間。

    6 幼蛙與食用蛙飼養

    6.1 幼蛙飼養

    6.1.1 池塘(網箱)消毒

    見4.3.1。

    6.1.2 幼蛙選擇

    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傷痕,富有光澤,無畸形。

    6.1.3 幼蛙消毒

    見4.3.4。

    6.1.4 放養密度

    池塘放養剛變態的幼蛙150只/m2~100只/m2,體重25g~50g放養40只/m2~30只/m2;網箱幼蛙放養密度為池塘的2倍~3倍。按蛙體大小適時分級飼養。

    6.1.5 飼養管理

    6.1.5.1 投飼

    剛變態的幼蛙以蠅蛆、黃粉蟲幼蟲、蚯蚓、小魚苗、小蝦類等小型動物活體作餌料為宜。動物性餌料,日投餵量為牛蛙體重的5%~8%;配合飼料,日投餵量為牛蛙體重的2%~3%。

    6.1.5.2 馴飼

    馴食使用池不設陸地,池中應設餌料臺;變態後的幼蛙應及時馴食;將餌料臺底浸入水中大約2 cm;適當密集飼養;投飼量見6.1.5.1,並逐漸減少小型活體動物投餵量,增加動物肉、內臟和膨化配合飼料投餵比例,一般一週後幼蛙主動食用配合飼料和非活體餌料,完成馴飼。

    6.1.5.3 日常管理

    加強巡塘,及時分級飼養;做好防病、防逃、防敵害。

    6.2 食用蛙飼養

    6.2.1 池塘(網箱)消毒

    按4.3.1 執行。

    6.2.2 放養蛙的消毒

    按4.3.4執行。

    6.2.3 放養密度

    放養量為1.8 kg/m2~2 kg/m2。網箱幼蛙放養密度為池塘的2倍~3倍。

    6.2.4 飼養管理

    見4.3.6

    7 越冬

    7.1 越冬方式

    越冬方式有越冬池越冬、洞穴越冬、網箱越冬、塑膠薄膜大棚越冬等。冬季可用溫泉及電廠餘熱加溫飼養。

    7.2 越冬環境

    越冬場地避風向陽,靜避,溼潤;越冬池水深50 cm~100 cm;幼蛙、食用蛙越冬池池底應有10 cm~20 cm厚的淤泥;網箱的水深約50 cm。

    7.3 越冬管理

    秋季室外水溫降至10℃前將蛙移入越冬場地,春季室外水溫回升並穩定在10℃以上後,方可解除越冬環境。防治敵害生物和防治水面結冰。

    8 飼料要求

    飼料安全衛生指標應符合NY 5072的規定;不宜長期投餵單一飼料。

    9 病害的防治

    9.1 疾病的預防

    疾病防治以預防為主,一般措施為:

    嚴格進行清塘;

    蝌蚪、幼蛙入塘前,嚴格進行消毒;

    蝌蚪、幼蛙入塘後,每半月按1 g/m3漂白粉(28%有效氯)或20 g/m3生石灰潑灑一次;

    高溫季節,飼料中按每千克魚體重每日拌入50 g大蒜頭或0.2g大蒜素粉,連續4 d~6 d;

    提倡疾病免疫預防;

    患病個體應及時隔離治療,病死個體應及時撈出,深埋處理;

    應定時間、定地點、定數量、定質量投餵飼料;

    使用的工具要浸洗消毒,消毒方法按本標準4.3.4的規定執行。

    病蛙池水未經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9.2 敵害生物及其預防

    敵害生物及其預防見表2。

    9.3 常見病的防治

    9.3.1 蝌蚪病及其防治

    蝌蚪病及其防治見表3。

    表2 敵害生物及其預防

    有害生物 危害物件 預防措施

    肉食性魚類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清塘

    拉網 注水口加濾網

    龜鱉類、蝦類、蛙類 卵、蝌蚪、幼蛙 拉網、注水口加濾網、圍欄

    橈足類、水生昆蟲類 卵、蝌蚪 清塘、注水口加濾網

    鼠類、蛇類、鳥類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保持陸地清潔,誘捕、加蓋防護網

    絲狀水生藻類 蝌蚪、幼蛙 撈出,0.7mg/L~1.4mg/L硫酸酮全池潑灑

    表3 常見蝌蚪病及其防治

    病名 發病季節 主要症狀 防治方法

    出血病 5月~8月易發生 體表有出血點,腹部腫大;嚴重時仰浮於水面 0.5 mg/L三氯異氰尿酸全池潑灑

    車輪蟲病 5月~8月,水溫20℃~28℃時易發生 面板和鰓表面呈青灰色斑;尾鰭發白,嚴重時被腐蝕 2%~4%食鹽浸浴20 min~30 min,或0.5 mg/L~0.7 mg/L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

    舌杯蟲病 7月~8月易發生 遊動遲緩,呼吸困難;尾部呈毛狀物,嚴重時感染全身 0.5 mg/L~0.7 mg/L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或1 g/m3漂白粉(28%有效氯)潑灑

    錨頭鰠病 6月~11月易發生 肉眼可見蟲體;感染處發炎紅腫,嚴重時潰爛 10 mg/L~20 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浴10 min~20 min

    水黴病 2月~5月易發生 體表菌絲大量繁殖如絮狀 5 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浴30 min,連續3 d

    氣泡病 7月~9月,水溫35℃以上易發生 腹部膨大,身體失去平衡,漂浮於水面 及時換水;4%~5%食鹽或20%硫酸鎂全池潑灑

    注:浸浴後藥物殘液不得倒入養殖水體。

    9.3.2 蛙病及其防治

    蛙病及其防治見表4。

    表4 常見蛙病及其防治

    病名 發病季節 主要症狀 防治方法

    紅腿病 常年可見 後肢、腹部紅腫,出現紅斑,肌肉充血,舌、口腔有出血性斑塊 1 g/m3漂白粉(28%有效氯)潑灑,或0.3g/m3三氯異氰尿酸全池潑灑

    腐皮病 4月~10月易發生 頭部表皮腐爛發白,四肢關節處腐爛;嚴重時蹼部骨外露,四肢紅腫 20 mg/L高錳酸鉀浸浴30 min;0.3 mg/L~0.5 mg/L 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飼料中補加適量維生素A、維生素B或魚肝油

    腸胃炎病 4月~5月和9月~10月易發生 體色變淺,蛙體癱軟不活動,不吃食 2 mg/L漂白粉(28%有效氯)浸泡餌料臺;每天每千克蛙體重0.2g~0.3g酵母片或0.2g大蒜素或0.1g土黴素拌入飼料中填喂

    注:浸浴後藥物殘液不得倒入養殖水體。

    A.1 網箱製作

    網箱通常採用紗窗網布縫製,也可採用聚乙烯網片,網目以不逃逸飼養物件為宜。網箱規格一般為3 m×4 m,4 m×4 m,3 m×5 m等,網箱面積一般不超過20 m2,網箱高1.5m。

    A.2 網箱架設

    養蛙網箱多采用楠竹或杉木架設和固定,網箱一般單排串聯或雙排並列,網箱間距10cm~20 cm,排間距100 cm~150 cm;網箱水深按表1執行,網箱底離水體底部不少於20 cm;網箱周邊上沿內折10 cm,內折後的四角處用線縫合,網箱上方搭蓋遮陽網。

    A.3 水體要求

    架設網箱的水體水位變化不大;網箱架設處底部淤泥不超過30cm;水體放養魚種時,不宜搭配鯉魚和肉食性魚類。

    43 瀏覽9032 2016-07-11

    自己家養的牛蛙應該怎麼餵養

    1、養殖蚯蚓。 在牛蛙池內的陸地,投入牛糞、爛水果、洗米水等,與土拌和,放進種蚯蚓,讓其繁殖。經一段時間養殖後,晚間蚯蚓出土活動,便可被牛蛙捕食。也可利用零星荒地,施足牛糞等以培養蚯蚓,每平方米可產成蚓5~7公斤。 2、燈光誘蟲。 在蛙池食臺上方,離水面23釐米處,吊掛30瓦的黑光燈或紫光燈,可誘落昆蟲、飛蝨等,晚上牛蛙會聚集燈下捕食。此法在5~9月份效果最好,開燈應在太陽下山後至上半夜,下半夜多露水,昆蟲少,應關燈節省用電。 3、養殖福壽螺。 利用零星溝塘或建小池,也可在蛙池水中繁殖、養殖,在高溫季節每5~10天產一桃紅色卵塊,每一卵塊有卵1000粒左右,卵破膜孵出小螺便作牛蛙飼料。 4、養蠶。 利用房前屋後種桑養蠶,蠶生長快,一生只需20天左右,幼蠶可用來喂幼蛙,長到4.5~5齡,可用來喂成蛙。 5、飼養黃粉蟲。 黃粉蟲是牛蛙的最好飼料,易飼養,只需麥麩和青菜葉即可飼餵。但蟲子生長慢,必須擴大飼養量,方能保證飼料供應。 6、誘蠅育蛆。 在牛蛙養殖池上方30釐米處吊掛大口盆、托盤等,內放誘餌如廢畜肉、魚內臟等誘蠅育蛆,當蠅蛆爬離盆口掉入水中,便成了蛙的佳餚。也可建一小池,在池內放入豆腐渣,再投入洗米水等,在池面上加蓋,過若干天蛆蟲育成,就可投餵牛蛙。 7、培養水蚤。 水蚤俗稱“紅蟲”、“魚蟲”,是小蝌蚪的理想飼料。先將培養池中的水排幹,清池消毒後,每平方米池內撒幹雞糞、豆腐渣等各1千克(或其它畜禽肥料),最好經日光曝曬一週後,灌水40釐米,並放入水蚤種源,幾天後池水變綠,兩週後池水中即可繁殖出大量水蚤。 8、利用下腳料。 將肉聯廠、飯店屠宰下腳料消毒乾淨、搗細,拌入混合飼料投餵。有繅絲廠的地方,可用蠶蛹作飼料,還可購買豬肺、牛肺,切碎投餵。 9、捕捉小魚蝦。 地處河道、湖泊或魚池附近的養殖點,可經常捕捉野雜魚、小蝦作飼料。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點選下面的“好評”,謝謝,您的採納是對我莫大的支援。

    如何在家中飼養牛蛙!!!

    那可能是牛蛙從它的銷售地帶來得及一種面板病,你可以給它多換水,把它放在太陽下殺殺菌,並別放太多的水,淹到它的大腿部為佳。再不可以可以放少量的石灰水過個12小時就把水倒了再放乾淨的水,這樣1到3天就可以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堡壘之夜》是怎樣一飛沖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