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子寫實
-
2 # 大飛熊騎士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讓帝王活著把權力交出去,無疑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除非是萬不得已。帝王讓位,相當於當了太上皇。皇帝之中,在康熙前的當太上皇的,都是前車之鑑,有幾個是心甘情願?
(第一個太上皇劉太公)
第一個太上皇是開國皇帝劉邦的老爹,屬於撿來的。接下來的白痴皇帝司馬衷,唐高祖,唐明皇,宋徽宗等等都是迫於形勢成了“太上皇”。當然,也有唐順宗這種病重不能理事,也成了“太上皇”。還有一種是為了應對天象的,比如北魏高湛,不過是讓位不讓權。
(受禪位的宋孝宗,後又禪讓宋給光宗)
比較頻繁的皇帝讓位例子,其實在南宋,連續三位“太上皇”。首先就是宋高宗趙構,這個“懦弱”的皇帝活得還算長壽,在他五十六歲時,讓位給養子趙眘(宋孝宗),又活了二十五年才病死。這一對還算是正常,趙構當了“太上皇帝”,雖然也干預了一些朝政,但是,和宋孝宗的關係還比較穩定。宋孝宗算是政績不錯的皇帝,在位二十七年,禪讓給太子趙惇,是為宋光宗。這對父子的關係就出問題了光宗多年不看望孝宗,這未免給後世之人有“人走茶涼”之感,孝宗也在悶悶不樂中去世。到了宋光宗趙惇,也禪讓了一次,不過是被逼的。趙惇是個長期有病,又“懼內”李後的皇帝,群臣看不過去,於是強制內禪於太子趙擴,光宗矇在鼓裡一段時間才知道。好笑的是,反倒治好了一起失勢李氏的“悍婦”性格。
(嘉慶帝雖然即位,但直到乾隆帝去世,才敢動和珅)
回過頭說康熙,康熙經過“九子奪嫡”這些事,本來就敏感多疑,這還是“太子之爭”,如果康熙一讓位,那還得了,也許“同室操戈”,“人走茶涼”立馬就上演,老皇帝更不願意看到。這也是雍正能成功之處,在康熙面前孝順,顧家,為廢太子說好話等等。至於到了乾隆,禪位於嘉慶,也是因為嘉慶本身謹慎和自制的品質,再說,朝政還把持在“太上皇”乾隆手中。
-
3 # 有得觀史
康熙臨死傳位,我認為他是不願意看到兒子們兄弟相殘的局面。
古代大多數帝王都臨死傳位,分析原因我覺得有三條:
權力慾使之慾罷不能。當皇帝,吃得好、住得好、有人伺候,後宮佳麗三千,年老體弱的皇帝有色心沒色力,不過看著也舒服。時間久了,新鮮感沒了,吸引力降低。但是皇帝老了,眾星捧月的感覺,行使權力的快感都不會降低。當上皇帝不容易,哪能輕易放棄。當然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要幹很多大事,離開皇位就幹不了了。
權力巔峰高處不勝寒。皇帝是一個特殊職位,一個國家只有一個,而且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樣一個崗位是稀缺資源。朝廷外不說,單說朝廷內部就有外戚、宦官、士大夫集團可能覬覦皇權,不可不防。一些皇帝的後代不聽話,不該爭的也爭。每個人都惦記著他的皇位。讓外人惦記去了,自己就慘了。自己後代惦記去也難保有多好結果,魏文侯、隋文帝都是例證。失去了皇位,自己的安全很難保正。
皇權在手才心安。得到天下不容易,要看好了,老皇帝相信自己比新皇帝更能看好他們家的天下,所以不願意輕易放手。
康熙早年應該屬於第一種,生命苦短,要乾的事情太多。雖然早早立了太子,但也不能讓位,讓位他雄心壯志就無法實現。後來太子被廢,他要選一個最合適的接班人,這需要時間考察皇子們誰是最合適人選。
繼承人選好了,比如說選定了老四胤禛,奪嫡大戰使他認識到,新皇帝胤禛上位必然要排除異己,兄弟相殘在所難免,不然皇位坐不穩。康熙實在不願看到這種現象,那就只能臨死傳位,眼不見心不煩了。
-
4 # 尼瑪取個名字真TM難
對於一個最高權力擁有者來說,在他眼裡所有覬覦他位置的人都是敵人,就算是父子關係也不會放鬆警惕,想坐老子的位置等老子死了的那一天才會輪到你,畢竟這權力誘惑性太大了,不提防不行啊。
-
5 # 起起落落快樂
對於任何人來說自己擁有的都不願意捨棄,何況是皇位,康熙這個 玩權的高手,他會輕易的把權利交出去呀?一個人的能力越強,他的心越大越野,能承受那種沒有權位的日子。在說康熙就算在生前把權讓個後繼之軍,那在他的愛撫下當時是沒事,可是他死了後來的君主肯定很危險,要知道在康熙後期九子奪嫡是多莫厲害,康熙在時他們後收斂一些,在他在時可能對後繼之君很尊重,但是他們的力量也在康熙在時積蓄。可是後繼之君呀,處處做事不方便,因為他上面有個千古聖君之稱的太上皇,做起來就會縮手縮腳,更本不能放開手腳。這對後的君主不是好事,一但康熙死去後,那時康熙其他皇子積蓄的力量這時爆發,可是很強大的,你說後繼之君處境不是更艱難
-
6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康熙如果活著還能主事的時候,就禪讓帝位給自己選中的接班人,可以說他和這個接班人都不能善終,這一方案將成為所有繼承方案中最愚蠢的一個,而最終不能為康熙所採納。
我想題主有這樣的考慮,是因為題主想透過某一方式來避免九王奪嫡的慘劇,在康熙還能主事的時候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達成雍正順利接位而其他皇子都相安無事的結局。
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只是一種理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首先說明的一點,造成九王奪嫡的並不是康熙,也不是廢太子胤礽,更不是雍正和那些有野心的皇子,而是康熙生的兒子多,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賢能造成的,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一般來講,皇帝兒子多無可厚非,但是兒子們大多都有本事,有才能的就很少了。歷史上,我只記得鮮卑慕容氏建立的燕國有過這種情況,結果是賢能太多,國家四分五裂,誰都能當皇帝,是沒一個有善終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至今思慕容,留恨參合坡。
好了,言歸正傳。咱們就來說說康熙在活著時候就禪讓皇位會有什麼後果。就算康熙真心實意不想幹了,把權力和位置都讓給選定的接班人,這個權力也無法完成交接。如果你認為能交接,你就根本不懂什麼是皇權!
舉個例子來說,江寧織造的曹家是康熙的包衣,也是康熙深深信任的地方大臣,掌握著帝國的經濟命脈之一。現在康熙傳位了,假設接手的是雍正,雍正也有實權,他要執行改革,就要辦了曹家,曹家惹不起雍正,就去康熙那裡哭訴,康熙怎麼辦?這不僅僅是曹家的問題,還有康熙這張老臉在裡面,康熙必然把雍正叫來,訓斥一頓了事。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皇權是天下所有權力的轉換器,皇權變更,意味著所有權力都要變,這可不是父子間交接棒這麼簡單,這涉及到全天下所有人的利益得失,否則一次廢舊太子,選新太子的事就不會搞得滿朝文武驚心動魄,雞飛狗跳了!
這樣來說,即便康熙活著時候當了太上皇,讓給兒子當皇帝,和他當皇帝,兒子當太子實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而且還容易激化他和接班人之間的矛盾。
並且!這樣做無益於九王奪嫡事件的解決,反倒把儲君放到明面上成為諸皇子攻擊的物件,那個坐在皇位上的無權皇帝反倒成了眾矢之的,會讓九王奪嫡發展到一個無以復加的新高度。
太子胤礽兩次被廢,這當然有胤礽政治能力太差的原因,但是與眾皇子們積毀銷骨式的陷害栽贓也是分不開的,要是假設康熙活著把皇位給了雍正,雍正肯定要受到兄弟們更加無情的打擊,到時候無權的雍正怎麼招架?看在康熙還活著裝仁慈演戲?到時候就會出現太上皇廢皇帝的事了,那就開了古今未有之局了,這大清算是名揚千古了,遺笑萬年了。
所以秘密立儲是當時規避九王奪嫡,讓選定之君順利登位,接續皇統的最佳辦法。繼承本來就是研究後康熙時代的事,你不能把他放到康熙時代去做,那跟沒繼承有什麼區別?
-
7 # 羽菱君
歷史上,在位了六十一年的康熙病逝於暢春園,但臨駕崩前究竟有否傳位,雍正的繼位是否名正,史學界中尚是眾說紛紜,各家說法也是各自猜測。既然是猜測,咱們倒不如來說說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康熙為什麼不一早就公開新太子的人選,要到大限之前才傳位給老四胤禛的,畢竟多少有跡可循。(以下觀點,只針對電視劇而言,不屬史實。)
縱觀前半部《雍正王朝》裡,表現出來的康熙形象,都是一位睿智、深諳帝王權術的一代聖明君王。正值暮年時期他飽受諸皇子奪嫡之爭的摧殘,對朝政的改革整頓之心變得有心無力,唯有把希望寄託給新君。於是在他看到太子的無能之後,就把注意力放在培養新儲君人選上,並不斷為新儲君排除阻礙,奠定基礎。從電視劇的設定來看,康熙所選中的新儲君人選就是一心替君父分憂,為國為民的孤臣老四胤禛。那他為什麼要到臨死之前才傳位給胤禛呢?主要的考慮有幾點。
一.
保護新儲君自從康熙四十七年舊太子第一次被廢事件中表現出來的奪嫡之爭,讓康熙深感震驚,奪嫡的勢力、參與的範圍和影響都遠遠的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沒想到諸皇子為了奪嫡早就已經暗流湧動,角逐互鬥,甚至為了皇位,兄弟相殘,罔顧恩義,就更不要說是國事了。因此他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後不得不復立太子,以穩局勢,也是從這時候起,他開始決定要保護他心中新太子的人選。因為他知道一旦把新君公佈,新儲君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會成為奪嫡勢力新的攻擊和摧毀的目標,倒不如用舊太子來做擋箭牌。一來引開朝中奪嫡勢力對新儲君的注意力,保護了新儲君;二來也向朝中群臣隱藏自己的心思,暫時穩定朝局。
二.
考察新君新君人選是確定了,但並不意味著不能更改,因此康熙不過早公佈新儲君人選有另一層的用意是為了考察新太子的這個人選,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的託付。既然能夠成為他心中人選,能力方面肯定是有的,康熙最主要想考察的是新儲君的心胸氣量,對君父兄弟的恩義、對百姓的愛戴、還有就是對改革的決心。在康熙的試探之中,胤禛都出色的完成了康熙對他的考察。特別是在保舉廢太子和推薦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這兩件事上,大合康熙心意。表現出了他時刻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兄友弟恭的良好形象,因此康熙也在心裡確立了他的儲君之位。
三.
消除障礙,分化剷除威脅新儲君的奪嫡勢力為了新儲君的順利繼位,一方面在考察新君的時候,康熙另一方面也在分化和剷除朝中依附的奪嫡勢力,消除障礙。不公佈儲君,不提前傳位,是為了幫新君除掉絆腳石。在他復立太子的時候,就順便把八爺黨給分化了,佟國維成了他殺雞儆猴的第一人,也是這個時候,老八胤禩被完全踢出了他新儲君的人選範圍。後來老八為了奪得兵權,擅自扣押糧草,致使西北兵敗,康熙更是把他視為禍害。為了使胤禛能順利繼位,康熙一步步的在瓦解八爺黨的勢力。讓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把他派往西北,除了是好鋼用在刀刃上,最大的原因就是讓他遠離權力中心,讓他跟老八因為兵權產生矛盾,分化他們的勢力。雖然把十萬兵馬給老十四,但卻又允許把陝甘總督的位置給了老四的門人年羹堯,成功扼制了他的咽喉。包括圈禁老十三,怕他一旦闖禍會牽連胤禛,這些都是康熙為胤禛的順利繼位剷除障礙。在臨終前他又下了兩道聖旨給隆科多,成功把他歸化為新君的勢力,把調兵所用的金牌令箭交給張五哥保管,保證新君順利登基。這些都體現出了康熙的良苦用心,這些基礎也只有康熙自己才能去打造。
四
對權力的眷戀和預防新君逼宮公佈新儲君,一早傳位,就意味著權力的過渡。康熙當了幾十年的皇帝,對權力的熱忱始終如一,況且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向來就是不容覬覦的,把權力交出去,自己如何自處,始終是個尷尬的位置,他的孫子乾隆帝雖然把位子禪讓給嘉慶,自己當太上皇,一樣握著權力不放。況且歷史上心甘情願把權力交出的皇帝是很少的,宋徽宗讓位給欽宗,那是因為大難臨頭了。更重要的是萬一新儲君重蹈舊太子的老路那怎麼辦,一旦新君勢力坐大,誰敢保證如果等不及不會再來個逼宮弒君,畢竟他圈定的人選胤禛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在那個年紀誰不會擔心自己熬不出頭來。
綜合以上這一切因素,康熙遲遲沒有另立新太子,新儲君的人選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等到他發現自己大限將至,才召見胤禛,把這一番良苦用心全盤托出。這時候讓胤禛瞭解自己的用心,更能增加自己的震懾力,也才能讓胤禛感恩戴德,堅定地去繼承他的遺志,整頓弊政,重新整理吏治,善待他的臣民和兄弟,延續的大清江山的盛世。不得不佩服,劇中的康熙把帝王權術運用得淋漓盡致,高深莫測。(圖片來源於網路)
-
8 # 斌比冰水冰
中國的太子從來都不好當,幹著全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卻也承受著最大的壓力。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一個難於把握的度。至於說康熙為什麼活著能管事的時候不傳位,一定要死了才傳。話說誰願意甘心就死,何況是大權在握的皇帝。不說秦始皇各處尋找長生之法,就說嘉靖身居宮中,潛心修道這都是為了追求更長久的生命的典型範例,康熙爺英明神武,就算不去追求這個,怎麼也不會想著這快不行,就傳位吧,起碼覺得還能再搶救一下,要不怎麼會有歌唱的真想再活五百年。
清朝的傳位制度,清初由八旗旗主推舉,採取八王共治的方式,平衡朝中力量,確保皇權的穩固,康熙可是因此而成為皇帝,但是因此四大輔政大臣權力超然,特別鰲拜幾乎快要凌駕於皇權之上,經歷過勇鬥鰲拜,奮勇平三王的康熙,豈會願意輕易把權力分給他人,即便是自己的太子。康熙的嫡次子(嫡長子早夭)早期也是極力培養,處事和政治能力十分出眾,絕不僅僅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廢材形象,但是因為處事被視為不孝,甚至有窺視上皇的行為,在康熙心裡產生裂痕,而後一步步走錯,最後至於一再廢黜。從這個事情中我們可以想見,康熙對自己權力絕不容他人窺探,所以活著能管事的時候傳位是不可能的。在此情況之下,康熙在餘下的皇子中挑選繼承人,肯定是更加謹慎,暗中挑選合格的繼承人慢慢培養,但是又不給與名分讓他有和自己分一杯羹的實力。
康熙一改清初的傳位制度,改為符合儒家標準,中國封建王朝傳承下來的嫡長子繼位制度,可見康熙對歷代王朝興衰是有深刻的認知的,豈能對太上皇的境遇沒有了解。歷史上的太上皇一般都過的悽惶,不說劉邦封給老父的太上皇,唐高祖好歹馬上得的江山,但是經過唐太宗玄武門事變後,身居宮中九年,最後寂寞老死。唐玄宗四十年太平天子,經安史之亂逃往四川,肅宗派人前往四川迎接的時候,玄宗可是考慮再三,最後在肅宗的一再表示姿態的情況下,回宮當了太上皇,但是後來由於不被皇后所喜,見讒於肅宗,終至無人理會,在老年悽悽慘慘切切,懷念楊玉環,最後竟至於只有殘羹冷飯可食。一代天驕的康熙豈會讓自己居於如此境地,讓命運懸於他人之手。其後,乾隆雖然以崇拜康熙為由,當了太上皇,但是一應權力均由自己透過和珅之手,嘉慶帝完全成了傀儡,但是這份心力不是風燭殘年的康熙有餘力去設計和找到執行人的。
康熙皇帝到晚年肯定是為大清江山思考一個完備的傳位制度,跟漢家王朝學習的嫡長子制度破產後,如何為清朝找一個完備的傳位制度傳之萬世就成了心頭最大的一塊心病。所以有雍正王朝中後期著力培養老四做孤臣,但是不再立皇太子。最後雍正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既規避了明確設立皇太子之後的皇帝和太子的矛盾,也能讓皇帝有餘裕的培養皇子,避免大臣暗地裡的勾連。康熙對繼承製度的思考和作為可以說為雍正提供了指路方針。康熙沒必要在活著的時候傳位,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必須有能力處理繼承的問題,還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昇華處理。
雖然雍正王朝中對雍正後期得到康熙皇位繼承權進行了各式演繹,那是為了故事更好看,以康熙的英明,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和八王的鬥爭都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既是他鍛鍊繼承人能力的展示臺,也是他帝王之道平衡之術的演練場。
-
9 # 達摩說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叫做“禪位”,也就是說統治者在自己生前就選定接班人並將權力徹底交接完成,然後自己退居二線。據說歷史上只有堯舜是真心禪位的,但那不過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童話而已,不能當真。
而在極為漫長的封建專制時代,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在自己生前就將權力交接給下一代,一般都是等上一代統治者去世,權力才會自動轉交給下一代統治者。除非有人篡位,才會拿“禪讓”為藉口,不由分說地把權力爭搶過來。比如東漢末年,曹丕便是用“禪讓”的方式,逼迫漢獻帝劉協放棄皇位。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透過發動玄武門之變,迫使李淵禪讓皇位。
但是皇帝卻可以透過設定儲君的形式,向天下宣告皇位的最終歸屬,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子”。名義上,儲君的設定沿襲自西周以來形成的“嫡長子繼承製”來選拔,即以正妻所生的長子為太子。但往往由於各種原因,統治者卻幾乎很少以嫡長子作為儲君。
清朝的康熙是一位聖君,就連繁殖力都是極其旺盛的。他生了30多個兒子,但卻早早立了皇后赫舍裡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愛新覺羅•胤礽為太子,所以康熙是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原則去設定儲君的。包括《雍正王朝》在內的很多文藝、影視作品都說太子胤礽頑劣不堪,康熙在經過極大的心理鬥爭後終於決定廢太子,但史書記載,胤礽能力卓著,應該不存在頑劣不堪的情況,康熙廢太子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二者在權力上產生了爭執。畢竟胤礽一出生就成了太子,然後做了三十多年儲君,父皇康熙卻總是不死,換了誰誰都著急。
自廢太子後,康熙便不再立太子,大家都覺得有機會,這導致了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奪嫡,以及康熙去世後撲朔迷離的權力交接。所以,繼位成功的雍正皇帝不僅清算了奪嫡時的政敵胤禩、胤禟等人,為後世計,還建立了有異於“嫡長子繼承製”的“秘密立儲制”。
“秘密立儲制”的基本特點形式是:皇帝在生前可以有心儀的繼承人,也可以立太子,但絕不能昭告天下,應將立儲詔書密封於匣內,並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後,待皇帝駕崩後,由大臣取出,將太子人選昭告天下,之後太子繼位為新君,權力交接得以完成。
雍正對“秘密立儲制”十分得意,認為它彰顯了古賢君“立賢不立長”的遺風。皇帝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考察所有的繼承人,而諸皇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否被選為太子,一方面這可以激發皇子為皇帝效力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抑制其爭奪權利的野心。
但縱觀雍正之後的整個清朝,“秘密立儲制”並不是在每一代都能得到有效執行。比如對權力很自信的乾隆皇帝便是坐了60年的江山,然後將皇位傳給嘉慶,自己又當了三年的太上皇才徹底撒手。
說到底,這權力就跟毒品一樣,既誘人又讓人上癮,除非生命終結,否則誰都不會主動將權力拱手相讓。在權力面前,親情、友情、愛情都會變得不值一提。嘴裡說著做皇帝苦,做皇帝就成了孤家寡人,但哪一個還不是天天覬覦著那把至高無上的寶座呢?
-
10 # 瑞峰294
*
-
11 # jk接化發
因為皇帝老婆多,孩子多,與老婆孩子見面少,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以他對待孩子沒有那麼濃烈的愛,在權利年前又有那個老婆孩子是對他真心的?的不到父愛和夫愛的孩子和老婆他敢保證誰不會恨他?他如果提前傳位避免不了看孩子執政做法這不對那不好,產生矛盾很容易發生宮鬥,所以他只能臨死前傳位,否則他可能會被謀害。
-
12 # 照大地2
我認為,康熙的大皇子爭奪皇位是最有實力,四皇子最有競爭力。可是康熙最想把皇位傳給十四皇子,至此康熙皇帝怕他們相互殘殺,導致康熙皇帝臨死前才立下遺書。最後還是讓四皇子改變了遺書性質,傳位十四阿哥的十改為於也就是傳位於四阿哥。
回覆列表
有好多原因。
1,康熙繼位時,有四大輔政大臣之臣,索尼、鰲拜、蘇克沙哈、遏必隆。當時順治已經不在了,孝莊為了拉攏大臣就讓康熙與索尼家的孫女聯姻封為皇后。但這個皇后的命運不好,生孩子時難產,生下太子就死了。康熙一生都很憐惜這個孩子,把他帶在在自己身邊撫養。一直支援都是把太子胤礽作為儲君撫養。
2,康熙一生對太子傾注了太多心血,後來兩廢太子,讓他傷心不已,不願再立太子。他也是一個父親,太子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他也從太子事件看出,諸位皇子為了皇權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的血腥。他知道立誰為太子就等於把誰放到火上烤。
3,但凡父皇太優秀了,對儲君們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很多人常常把他和自己的父皇比,就給儲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稍微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會帶來很多指責。比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是如此。
4,皇帝和儲君看似是正常的繼承和被繼承的關係,實則是君臣,也是政治對手。每個人都依戀權利,歷史上有太多太子殺父篡權的,也有好多太子被廢的。太子其實是最危險的一個身份。
5,活的長的君王對太子就是最大的威脅,太子從被確立那天開始就接受了來自諸多方面的壓力,更有皇帝本身的。太優秀了,有篡位的嫌疑。太低調了,又有人說你不堪重任。還有各個皇子更是虎視眈眈的都盯著你的漏洞。特別是父皇活的長的,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更要如履薄冰的過上幾十年,實在是一種煎熬。很多皇帝到了晚年還變得多疑,善變。絕大多數的老太子都禁不住這樣的折磨,要麼早死,要麼被廢。
諸多原因康熙晚年決定不立太子,也成為清朝一個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