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修禪

    光緒的死主要有病死說,慈禧害死說兩種。筆者比較認同《走向共和》裡面的說法,即袁世凱唆使李蓮英害死說,這裡做一個分析。

    病死說,這種這種結論來源於故宮中整理出的光緒的病例。宮廷處方證明在最後幾年光緒的身體確實已經不行了,死亡應該是很正常的,沒有其他的原因。但其不成立的原因在於考古的發現,2006年,考古專家得知清西陵光緒墓裡還儲存著光緒的頭髮,衣服和骸骨,便前往清西陵將其清理出來並進行化驗研究,證明光緒系砷中毒而死!

    慈禧害死說主要康有為、梁啟超,他們認為慈禧很怕光緒復辟,在自己死之前一定要把光緒幹掉,而且慈禧和光緒相差一天死去的事實確實很微妙,因此這種說法被大多數人接受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當時康有為、梁啟超作為改良派流亡海外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但他們確實“不太老實”,研究已經證明他們當時偽造了很多事情,光緒的死因就是在那時散佈出來的,因此近年來有很多學者對這種“權威”的說法提出質疑。因為光緒於慈禧有血緣關係,也是慈禧下一代中唯一的親人,慈禧害死光緒的動機不大存在。

    電視劇《走向共和》提出了袁世凱害死光緒的推測。以往從來沒有人提出光緒的死與袁世凱有關,但這種推測的確有它的邏輯性和合理性。當時袁世凱確實已經權傾朝野,而且在宮廷內部也有很多內線,他深知如果慈禧先於光緒而死,光緒親政後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他,因此他有害死光緒的動機。但這只是推測,並沒有太多的歷史依據,這種說法到底能不能成立還需要將來的研究證明

  • 2 # 歪果仁熱評show

    光緒皇帝即 愛新覺羅·載湉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zǎi tián)(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

    光緒皇帝,4歲登基,便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直到18歲光緒皇帝親政,可為時已晚,大權仍在太后的掌握之中,即便擁有遠大理想,實行戊戌變法,卻也造到眾人反對,隨後便一蹶不振於38歲逝世,葬於清西陵!

    歷史上對於光緒帝的死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對於他的死因,歷史上卻有4種說法!

    其一:慈禧太后毒死他

    作為少帝,本身對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有所牴觸,而光緒帝又想自己掌權,太后自然是不願意的,後來在光緒帝去世之前的幾天,御醫經過診斷髮現光緒臉色發暗,舌頭又黃又黑,是明顯的中毒症狀,當然嫌疑人最大的便是慈禧太后了!

    其二:袁世凱毒死光緒

    在一次慈禧病倒的時候,袁世凱擔心光緒皇帝重新掌權,因為戊戌變法的失敗,是由於袁世凱的出賣導致的,所以才想毒死光緒,而在後來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也說:光緒帝死的前一天,身體是因為吃了一副藥才變壞的!而這副藥,真是袁世凱送的!

    其三:肺結核

    根據歷史的醫療條件和現在的中醫學理論,光緒帝有嚴重的肺結核病,他的死也可能由於肺結核加上其他併發症而去世的!

    其四:腎虧以及其他身體疾病

    眾所周知,少帝從小體弱多病,並患有嚴重的腎虧,自然的身體機能就下降了,而且平日裡遭受慈禧太后的打壓,又遭受戊戌變法的失敗打擊,病情就逐漸惡化,最後離世!

    面對光緒皇帝帝死亡,我們不禁感嘆紫禁城的陰冷與黑暗!

  • 3 # 淺談古今歷史

    1908年被慈禧太后囚禁於瀛臺十年的光緒帝,僅僅才38歲,他竟然早於慈禧一天而駕崩。

    多數史學家都基本認為,光緒帝乃砒霜中毒而死,那麼到底是誰以砒霜毒死了光緒帝。在各種野史中流傳著三個人,除了慈禧太后之外,還有袁世凱和李蓮英。

    慈禧和光緒帝並不是母子,慈禧是其姨母。兩人因為政見不同,一直不和。慈禧此時衰老病重,怕光緒帝在他死後重掌朝政,所以事先將光緒毒死。

    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他曾偷聽到光緒帝說等慈禧一死就處死李蓮英和袁世凱,李蓮英因怕死才會給光緒帝下毒。

    袁世凱怕光緒帝在慈禧死後重掌政權,所以先下手為強。在溥儀《我的前半生》裡記載,說光緒帝是在用袁世凱送的藥後駕崩的。可見袁世凱的嫌疑最大。

    可是在正史史料中並沒有確切記載,所以按照正史記載的史料,光緒帝在去世前一年就已經是重病纏身,而且非常嚴重,再加上光緒帝精神壓抑,導致身心崩潰,心肺功能急速衰竭,附加感染,長期服藥,毒副作用終於不治而故。結合後來的檢驗結果,光緒帝應該是死於重病加中毒。

  • 4 # 美食小呂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 11月14日)西時(17~ 19時),光緒皇帝死於西苑(今中南海)瀛臺的涵元殿。第二天未時(13~ 15時),慈禧太后在西苑儀鸞殿病死。人們疑問: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死亡時間僅相差20小時,這是人為,還是巧合?光緒皇帝之死,是自然病死,還是被人害死?這是一樁歷史疑案。 一,正常病死說

    主張光緒皇帝正常病死者,主要依據是: ;

    第一,官書記載。

    《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光緒朝東華錄》.《清史稿.德宗本紀》等官書,都記載光緒帝是正常病死:上疾大漸,西刻,崩於瀛臺之涵元殿。(《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五七九)上疾大漸,西刻,崩。(《清光緒朝東華錄》光緒三十四年十月癸西)癸西(二十一日),上疾大漸,崩於瀛臺涵元殿,年三十有八。(《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以上,都說光緒皇帝病重而死,是自然死亡。

    第二,久病難醫。光緒帝長期身體不好,久病難醫,因而病死。在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前,光緒帝身體多病,但尚能維持。此後,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即使雲集天下名醫來京會診,光緒帝的病依然有增無減。因為:其- -,這-.年發生戊戌政變,他開始了從帝王到囚徒的生活。他夜間失眠,氣不舒暢,神煩心悸,健康日差。其二,珍妃被害,孤苦難當。在《宮女訪談錄》中記載:“在逃亡的路上, 我看到了光緒.眼睛像死羊- .樣, 呆呆的!"從此以後,光緒帝的病,日益加重,直至病故。

    第三,私人記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十六

    日,江蘇名醫杜鍾駿為光緒帝診病後,在其所著《德宗請脈記)中,記載了他為光緒帝診病經過以及光緒帝臨終前的病狀。他看過光緒帝的病症說:我此次進京,以為能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來.徒勞無益,不求有功.只求無錯。他在著述中認為光緒帝屬於正常死亡。

    第四,檔案記載。兩份檔案材料提供光緒帝的死因。其一,光緒帝《病案)《脈案》)。光緒帝37歲時的《病案》,記載了他從小身體虛羽和病情發展,資料翔實且私密: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洩較少者,並非較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膝足踝永遠發涼,稍感風涼心頭疼體酸,夜間蓋被須極嚴密。光緒十年(1884年).十二年( 1886年)的脈案還記載,光緒帝經常患感冒及脾胃病,經常服用湯藥、丸藥。可見光緒帝在二三十歲的青壯年時期,身體衰弱,多病纏身。

    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三月初九日,《脈案》記載: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虧損病勢嚴重。在治療上不論是寒涼藥,還是溫燥藥都不能用,處於無藥可用的地步。宮中御醫們束手無策,五月初十日(脈案》記載:調理多時,全無寸效。九月《脈案)記載:病狀更加複雜多變.臟腑功能已經失調。十月十七日,三名御醫會診(脈案》記載:光緒帝的病情,極度處弱,元氣大傷,病情危重,出現心肺衰竭症狀。十月二十日,光緒帝的《脈案》記載:夜裡,光緒帝開始進人彌留狀態,肢體發冷.白眼上翻,牙關緊閉、神志昏迷。二十-日《脈案》記載:光緒帝的脈搏似有似無,眼睛直視,張口倒氣。傍晚.光緒帝死。

    其二,光緒帝醫藥檔案。中國第-歷史檔案館公開了珍藏的歷代清官醫案,有關光緒帝的脈案t分齊全,特別是他臨終前半年病情加重的時段,診斷記錄和服藥經過尤為完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緒帝進人彌留狀態,御醫張仲元等人診得:“皇上脈如絲欲絕。肢冷,氣險,二目上翻,神識已迷,牙齒緊閉.勢已將脫。謹擬生脈飲,以盡血忱:人參-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水煎液服。”隨後,又經御醫多方努力,卻無力迴天。

    第五,學者觀點。有學者根據清宮醫案記載認為:光緒帝從開始病重,一直到臨終,病狀逐漸加劇.既沒有中毒的跡象,也沒有暴死的症象.病死之因.屬於正常。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光緒帝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關節炎和骨結核等疾病。這是導致光緒帝壯年死亡的直接病因。光緒帝的御醫六人,每日一人輪診,各抒已見,治法不一,也耽誤了醫治。“光緒帝自病重至臨終之時,其症狀變化,屬進行性加劇,面無特殊或異常症狀出現。其臨終時的症候表現,乃是病情惡化之結果。因之.光緒帝是死於疾病"(從清官醫案論光緒載活之死》)。

    與以上光緒帝“正常病死說”相反,有人提出光緒帝“被人害死說”。

    二,被人害死說

    光緒帝自被慈禧皇太后“廢黜”之後,整整過了10年的幽禁生活,長期憂悶,無處發洩, .佛鬱擷傷,奄致殂落”。從據清宮太醫院檔案選編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書,可以看出光緒帝體弱多病。該書所選有關光緒帝182個醫方中,神經衰弱方64個,骨骼關節方22個,種(zhong)子長壽方17個等。但是,光緒帝醫藥條件極好,猝死的可能性不大。他在慈禧太后死去的前一天突然崩駕 ,事情過於巧合,因而需耗傳出,朝野震驚。於是,光緒帝被人謀害致死的說法,隨之流傳開來。

    第一,袁世凱毒死光緒說。博儀在《我的前半生》- -書中,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事負了光緒帝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又說:袁世凱擔心-旦慈禧太后死去,光緒帝決不會輕饒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了毒,將光緒帝毒死。他回憶道:“我還聽見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說起光緒帝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帝在死之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劑藥就壞了,後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叫人送來的。”

    上述說法雖符合情理,但也有可商權處。光緒帝痛恨袁世凱,並“8書項城(袁世凱)名以志其債"(枝巢子《舊京瑣記)),這是朝中人共知的事實,所以說袁世凱想謀害光緒帝以除後患在情理之中;但袁世凱要想害死光緒帝而又不被追究,就必須得到慈禧太后主使或默許,否則由此獲弒君之罪.袁世凱不會做這樣的蠢事。況且,向皇帝進藥必須經過多道御檢,如果藥性有劇毒.很難不被檢出來。因此,袁世凱進藥毒死光緒帝的說法值得商榷。

    其二,李連英毒死光緒說。英華人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臺位血記〉等書,認為清官大太監李連英等人,平日裡仗著主子慈格太后的權勢,經常中傷和愚弄光緒帝,他們怕慈禧太后死後光緒帝重新掌權,對自己不利,就先下毒手,在慈禧太后將死之前先把光緒帝害死。

    其三,其他人毒死光緒說。曾做過清宮御醫的屈貴庭,在民國年間雜誌《逸經》上著文說:在光緒帝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皇上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帝便死了。這位御醫認為,雖不能斷定是誰害死了光緒帝,但光緒帝肯定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第四,慈禧毒死光緒說。(清室外紀》.《崇陵傳信錄》和《清稗類鈔》等書認為:慈檀太后病危期間,惟太后處心積慮的謀害。因此,真正要害死光緒帝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慈禧太后。

    據說慈禧太后在病重期間(時太后洩瀉數日矣),“有譖(zen)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日:‘我不能先爾死!""。所以指使親信太監李連英下毒手,把光緒帝害死。啟功先生在《啟功口述歷史》-書中說: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件事:他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先後“駕崩”。作為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員,在西太后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其他在京的.夠級別的大臣也不例外。就連光緒的皇后隆裕(她是慈禧那條線上的人)也得在這邊整天伺候著,連梳洗打扮都顧不E,進進出出時,大臣們也來不及向她請安,都惶惶不可終日,就等著屋裡一哭,外邊好舉哀發喪。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從病危到彌留的時間拉得比較長。候的時間一長,大臣們都有些體力不支,便紛紛坐在臺階上,哪兒都是,情景非常狼狽。就在宣佈西太后臨死前我曾祖父看見-個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出於職責,就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道:"“是老佛谷賞給萬歲爺的塌拉。”“塌拉”在滿語中是酸奶的意思。當時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之前也從沒聽說過他有什麼急症大病,降裕皇后也始終在慈禧這邊忙活。但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接著這邊屋裡才哭了起來,表明太后已死,整個樂壽堂跟著哭成一片, 在我曾祖父參與主持下舉行哀禮。其實,誰也說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麼時候死的,也許她真的挺到光緒死後,也許早就死了,只是密不發喪.只有等到宜布光緒死後才發喪。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醫院的任何檔案也不會有真實的記載。中南海儀鳶殿(今懷仁堂),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親賜他-碗“塌拉" ,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這顯然是一碗毒藥。

    上引啟功先生口述歷史中的“樂壽堂”在頤和園,不在中南海,可能是先生口述疏忽或記錄疏誤。據中南海研究專家吳空先生講:中南海儀寫殿被八國聯軍焚燬,後移址新建的儀鸞殿.為慈禧太后晏駕之所,今殿名為懷仁堂;原址新建的儀鸞殿.改名為海晏堂,袁世凱時改名為居仁堂,今已拆毀。

    以上四種說法,都有道理,也都不能證實。那麼,光緒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這裡面有疑案值得探討。

    三,死因之疑案。

    光緒皇帝是怎麼死的?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人害死?怎麼看待這樁歷史懸案?

    上文已經說過,清代官方文獻和宮廷檔案

    都表明,光緒帝是病死的。但是,從光緒帝病死的那天開始,人們就懷疑他不是正常死亡。人們總覺得他死在慈禧太后前面,而且只比慈禧太后早死了不到- 整天,僅20個小時.這件事太奇怪了!肯定是有人最後幾天在藥裡下了什麼東西。但所有這些猜疑.到今天為止,也只是猜疑,因為至今沒有確鑿史料證明光緒帝是被害死的。

    下面排比正史文獻資料,可以看出光緒帝病情變化。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初一日,光緒帝詣儀鸞殿,問慈禧皇太后安。《清德宗實錄》卷五九七記載,自癸西至戊辰"皆如之”,就是從初一日至十六日,每天都是如此。

    初二日,奉皇太后御勤政殿,日本使臣伊集院彥吉覲見。又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

    初三日,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初四日,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初五日,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

    初六日,上御紫光閣,賜達賴喇嘛宴。又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

    初七日,到僅鸞殿.向皇太后問安。初八日.到儀鸞殿,向皇太后問安。

    初九日,奉慈禧皇太后“幸頤年殿,侍晚膳,至癸亥(十一日)皆如之”。

    初十日.慈禧皇太后生日,光緒帝率百官至儀鸞股行慶賀禮。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日,到儀鸞殿問皇太后安。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

    十二日,到儀鴦殿問皇太后安。幸顧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三日,到僅鸞殿問皇太后安。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四日,到儀鸞殿問皇太后安。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五日,到儀鸞殿問皇太后安。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膳。十六日,到儀鸞殿問皇太后安。幸頤年殿,侍皇太后晚

    十七日至十九日,御醫屈貴庭說:他在光緒帝臨死前三天給光緒帝看病.病情突然惡化.在御榻上亂滾,大叫肚子疼。

    二十日.《清德宗實錄)記載:"上不豫”.光緒帝病。懿旨:"醉親王載洋之子溥儀,薯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又懿旨:“醇親王載灃,授為攝政王。”

    二十一-日,“上疾增劇”, 光緒帝病重。接著,“上疾大漸”,病危。酉刻,光緒帝崩於西苑瀛臺之涵元殿。

    二十二日,慈禧皇太后葉赫那拉氏疾大漸,未刻,崩於儀鸞殿。

    綜合以上:資料,提出幾點疑問:

    第一,實錄記載,值得重視。《清德宗實錄)記載,光緒皇帝雖然有病、多病,但都是慢性病。臨死三天前,仍能進行政事、家事活動。且發病突然,來勢急猛,不排除中毒而死的可能。

    第二,檔案資料,值得懷疑。前引: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十月二十- -日子刻,御醫張仲元等人診得:“皇上脈如絲欲絕。肢冷,氣險,二目上翻,神識已迷。牙齒緊閉。勢已將脫。謹擬生脈飲,以盡血忱;人參-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 水煎灌服。”隨後,又經御醫多方努力,卻無力迴天。依此證明光緒帝是病死的,但要思考一個問題:何為因?何為果?顯然,據上述檔案判斷光緒帝是病死的,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一御 醫張仲元等看到的如果是在光緒帝喝了慈禧太后親賜他的一碗含毒藥的“塌拉”後而出現的症狀,怎麼能說是病死的呢?

    第三,口述歷史,值得重視。“但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親賜他一碗‘塌拉’,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這顯然是-碗毒藥"。這是啟功先生曾祖父親見親問的。啟功先生的曾祖父,既是禮部尚書,又是當時親歷者,他的口述歷史資料,尤當引起重視。第四,御醫著文,值得研究。御醫屈貴庭民國年間在《逸經》雜誌上說:在光緒帝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 -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皇上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但其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 ,沒過幾天,光緒帝便死了。因此,御醫根據親歷所寫的文章,很值得研究。

    根據以上四點,我個人認為:不排除光緒帝被毒死的可能性。

    如果光緒帝確被害死.最大的嫌疑人顯然就是慈禧太后。

    然而,歷史是複雜的。像慈禧太后這樣的人物,臺上表演的與臺下操作的,可能- -致。 也可能相悖。為給光緒帝治病,慈禧太后曾採取了一些措施:其一,遍求天下名醫。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天開始,軍機處又不斷下發廷寄,徵召天下名醫急速來京為皇上診治。於是,先後有陳秉鉤、曹元恆,呂用賓、周景濤、杜鍾駿、施煥、張鵬年等名醫來京。其二,遍尋天下名藥。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八月,軍機處電告各地迅速貢獻上等名藥,其中有廣陳皮.甘枸杞蘇芡實、北洪參、苡米、桑寄生、杭白芍、茯苓等先後送至京城。人們很難判斷慈禧太后這些舉措背後的真實目的。慈禧太后是一個權術高明的大政客,即使要毒死光緒皇帝,她不會、也不可能在眾人面前,赤裸裸地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

    由光緒帝之死,人們聯想到“三個女人和- -個男人”共四條人命同慈禧太后有關係.這就是:慈安皇太后鈕祜祿氏,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光緒帝珍妃他他拉氏和光緒皇帝。這些歷史疑案和難題,供大家思考,望學者研究。

    光緒帝無子,他死後,皇嗣只能在宗室中選擇。慈禧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人承大統,為嗣皇帝。”這就是宣統皇帝。

  • 5 # 使用者侃侃歷史

    和同治帝一樣,光緒帝在盛年時突然死亡 。而且和慈禧太后相差只有一天,他的死因也引起了世人的種種猜測。第一種說法認為雖然光緒帝在戊戌變法中失敗了,被幽禁起來,失去了大權,雖然還是皇帝。但精神受到極度打擊,鬱鬱寡歡,很大程度影響了他的健康。另外光緒帝自幼孱弱,脾胃也不好。根據宮中太監寇連材日記說,當時宮中有各種限制,別人不能親近光緒。只有慈禧可以親近他,但慈禧驕奢淫逸,根本不管光緒 ,雖然光緒天天有十來種菜,但皆不能入口。光緒帝想加菜,還得太監告知太后。慈禧責備他不懂節儉,鋪張浪費 ,光緒帝從小就捱餓,導致營養不良,很容易患上重病。據《清德宗實錄》、《清稿史》等都說光緒帝久病體虛,至光緒三十四年病入膏肓,不治而亡。但這些說法都是官方檔案,不一定可信。第二種說法認為是慈禧害死了光緒帝,雖然光緒帝長期被囚禁,保皇派還極立依靠他。慈禧覺得自己已經力不從心,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便想害死光緒,以絕後患。當時能按近光緒的惲毓鼎寫了一部《崇陵存信錄》,記錄了光緒帝死前的狀況:光緒三十四年秋,怱然傳出病重訊息,召宮外名醫入宮診視,診脈時,光緒帝靜靜地把手置案上,寫出自己的病情,入診者都說皇帝身體尚健。十月十日,逢慈禧生日,光緒帝出瀛臺,替太后祝壽,有人看見他為準備跪拜而活動筋骨。十九日宮中大亂,增加侍衛 ,嚴查出入,傳言光緒帝駕崩。次日宮中懷復平靜,午後,傳載灃監國、溥儀入宮教養之命。二十一日皇后入瀛臺探視光緒,早己氣絕身亡。在這則記錄裡,實際暗示慈禧害死了光緒帝。而曾今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德齡女士,則在《清宮二年記》中明確指出是李連英害死了光緒帝。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清官瑣談》中記載光緒帝本無大病,諸醫開方都以平和之劑為藥,然而,左監們在光緒帝死前,己經得到光緒帝駕崩的訊息。當時,在瀛臺待疾者六人,己有二人餓死,剩下幾人食不果腹 ,“因餓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緒帝死前,在床上召喚醫官,他兩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醫官知道皇帝餓急,實在是沒有吃的,連他本人都三天沒有進食了。後來光緒帝便再無聲息了。不久醇親王入見 ,醫官報皇帝己歸天了,醇親王用鏡子試皇上氣息,確信其己死亡,於是匆匆而去。一會,皇后來探視,隨後把皇帝駕崩的訊息公之於眾。在2008年,經國家多個權威機構聯合對光緒帝的遺物及頭髮檢驗 ,發現光緒帝頭髮中的砷含量超過正常人的2000倍。從而用現代科學證明了光緒帝是服用砒霜中毒而亡的。

  • 6 # HISTORY歷史

    “光緒皇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1908年11月14日)清帝國第十一位皇帝。

    在位34年,主張維新除舊、興辦洋學、強軍建國等一系列強國富民的舉措,可以說光緒帝是位非常開明的皇帝。但就是這樣一位明君卻在38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更為蹊蹺的是在相隔不到一天的時間,清朝的另一位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也駕崩了。一時間震驚朝野,轟動全國,驚歎世界。

    清朝兩位最高統治者的紛紛離世,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特別是光緒皇帝之死,有說光緒是病死的,更有甚者說是被人害死的,反正眾說紛紜,誰也管不住誰的嘴。

    一 ·說病死當時可是人證物證俱在——御醫曹元恆當年4月9日的診斷:脾虛氣弱,轉輸窒滯;御醫陳炳軍六月份的診斷:調理多時,全無寸效。記錄光緒病情的三份《脈案》也有明確記載:9月21日的診斷:脈息無力、左弦而至、右關不調、腰胯彈痛、行動稍松;以及10月21號二份診斷分別說到:脈息如絲、欲絕、肢冷、氣險、二目上翻、神志己迷、牙關緊閉勢己將脫,10月21的第二份:左寸散、右關齒險屬右三不浮如毛若有若無、目直視、唇反鼻扇、陽散陰涸,都說明了皇帝久病難治,病情在加重,已是無藥可救了。到死前十六小時御醫忠勳的診斷記錄——脈息如絲,欲絕。說明光緒皇帝的確是病死的,這在當時醫療科技條件下,也無可厚非,至於是否可信此乃百家之言。

    二.說光緒是被害死的都只是推測,但有根可尋,也合乎常理。其嫌疑主要集中在袁世凱、李蓮英、慈禧說袁世凱謀害是因為戊戌政變他出賣了光緒,怕光緒日後找他算賬,固將其害死。

    說是李蓮英,是因為他看到了光緒的日記指明要殺死他。另外他是慈禧的寵臣,替主子除掉眼中釘也是順理成章事。光緒在被囚禁瀛臺的十年,一直都由他陪著,所以謀害光緒易如反掌。

    慈禧就更不用說了,囚禁了光緒十年,光緒的仇恨也積壓了十年,光緒豈能善罷甘休。光緒的侍讀學士兼起居注官惲毓鼎在《崇陵傳言錄》中也提到慈禧說要光緒死在他前面。

    直至2008年11月2曰,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正式宣佈:其死於急性砒霜中毒。一段糾纏百年的光緒死因之謎就此破解。

    我們回望光緒的一生,空有一腔熱血,躊躇滿志,卻無以施展。被囚禁十年終日鬱鬱寡歡,含恨而死,悽慘無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