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雨君讀史

    並不是,德屬殖民地於德國純屬雞肋,無產出,也沒人願意移民,一直要靠補貼。一戰爆發更不是教科書說的啥經濟發展不平衡,真正原因就一條,先是奧匈對維護自己存在的行動,其次對俄國畏懼導致打預防性戰爭的逐步傾向,這一點在七月危機很明顯。

  • 2 # 記者倪好

    搶殖民地只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矛盾是:誰定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

    一戰前,英國建立海上霸權,它透過佔領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控制原材料的進出口、工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再加上自己科技上的優勢,不斷收割世界其他國家的韭菜。如果想挑戰英國霸權,要麼幹掉它的海上力量,打斷它跟各個殖民地的聯絡,截斷貿易網;要麼直接攻擊它的老巢,佔領英格蘭。

    德國就是想透過控制歐洲大陸,獲得跟英國打一仗的機會,可以說複製了當年拿破崙的打算。拿破崙是法國最後一次衝擊世界霸權的嘗試,他想統一歐洲大陸,然後跟英國掰腕子,可最終失敗了。德國沒有吸取拿破崙的教訓,還想單幹,最終被爆錘。現在德法清醒了,單幹不如抱團。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 3 # 風雨兼程170983658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同盟國和協約國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戰爭,簡單點說就是兩大集團爭奪和重新劃地盤的戰爭。

    在20世紀初,英國法國這些率先完成資本主義革命的國家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領導者。他們瓜分了世界,英國的殖民地遍佈各大洲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德國雖然資本主義起步晚但是發展的快,德國的崛起威脅到了現存世界體系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威脅到英法的市場利益。而德國發展又被英法所桎梏。沒有了市場,資源和殖民地。德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發展成巨人之後,才發現整個世界已被英法等國瓜分殆盡,於是為了贏得自己的利益,德國聯合奧匈帝國、義大利,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成立了同盟國,而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結成協約國陣營。

    在1908年奧匈帝國強行吞併波斯尼亞,引發塞爾維亞的不滿。塞爾維亞一個叫普林西普的青年為了報復奧匈帝國,刺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以他們夫婦之火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到1918年11月11日結束。這次戰爭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獲勝。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失敗告終。但最終的結局卻是歐洲整體衰敗,美國全面崛起而結束。這場戰爭導致兩個帝國崩潰,(奧匈帝國,沙皇俄國)三頂王冠落地(德國帝制完結)

  • 4 # 崎峻戰史

    謝邀!這個問題我來談談!相比二戰,一戰爆發的原因要複雜得多,如果仔細讀讀有關一戰前夕歐洲政治形勢的文章著作,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時歐洲各國似乎都是在一系列偶然因素的作用下不自覺地被捲入了戰爭,而且沒有人意識到這場戰爭將持續數年,吞噬數百萬人的生命,包括各國皇室政要在內的高層人士就都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持續幾周或幾個月的預防性戰爭而已。

    一戰前歐洲的政治版圖,綠色為協約國集團,褐色為同盟國集團(請自動忽視義大利這個牆頭草),淺綠色為俄國在巴爾幹的斯拉夫盟友。

    一戰爆發的原因包含了幾個方面矛盾的急劇激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德矛盾。大家都知道,一戰爆發的導火索是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導致巴爾幹局勢的緊張,這次刺殺事件背後其實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和英法支援的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爭奪。在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後,德、法、俄先後宣戰,但是德國首先進攻的不是俄國,而是法國,而且借道比利時,破壞了中立,結果英國也對德宣戰。那麼,為什麼德國會首先進攻法國呢?因為在德華人眼中法國始終是它在歐洲最大的威脅,兩國自普法戰爭結怨以來,法國一直都力圖復仇,收回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德國自然不肯放棄既得利益,同時也將法國視為勁敵,力圖透過另一場戰爭再次摧毀法國,確保自己的在Continental上的地位,法德矛盾是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中期歐洲最主要的國際矛盾。

    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刺殺斐迪南大公的刺客普林西普被當場抓獲,他肯定意識不到自己射出的子彈不僅結果了大公的性命,也將把數百萬人送入地獄。

    如果按照法德矛盾的發展,最多不過是第二次普法戰爭,但是英國和俄國的加入使得這場歐洲戰爭演化為一場世界大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英德矛盾和德俄矛盾。說起英德矛盾,估計很多人會聯想到題面所說是的殖民地爭奪,其實殖民地對於德國來說真不是太重要,德國在19世紀末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絕對是個後來者,放眼世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大片土地早在百多年前就被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佔據了,德國只能搶得一些殘羹冷炙,對殖民地的依賴遠不如英法,而且俾斯麥等德意志帝國建國者也不熱衷於海外殖民擴張。

    20世紀初德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僅限於東非、西南非洲、西非以及太平洋諸島,約265萬平方公里,是僅次於英法的第三大殖民帝國,但海外殖民地開發程度低,經濟利益非常有限。

    英國與德國的矛盾主要根源於兩個方面:首先是海軍競賽,在威廉二世的支援下,提爾皮茨主導了德國海軍的迅速擴張,在短短十幾年間就建立了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艦隊,這對於以海權立國的英國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挑戰,其實,按照提爾皮茨的想法,強大的艦隊並不是要與英國作戰,而是作為壓迫英國結盟的籌碼,可惜英華人不是這麼想的,為了維護海權地位不惜一戰。其次,就是英國的傳統策略,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任何一個獨霸Continental的強權國家,之前對拿破崙法國就是如此,對於國勢日強的德國同樣也抱有強烈的戒心。

    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戰列艦隊,德國海軍軍旗無疑是最能挑逗約翰牛的紅布。

    相對於英國和法國的矛盾,德國與俄國的矛盾還弱了些,其實德俄兩國在歷史上關係相當親密,德國王室與俄國王室之間的聯姻非常普遍,著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德華人,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Continental爭霸中,普魯士和俄國也常有合作,比如普奧俄瓜分波蘭,拿破崙戰爭等等,在德意志帝國立國後,俾斯麥也將聯俄製法當作一項基本外交策略。然而,在俾斯麥失勢後,威廉二世醉心於爭奪“Sunny下的地盤”,疏遠了俄國,不過,德俄關係的惡化遠沒有發展到交戰的地步,但是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與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矛盾卻相當尖銳,同時德國與俄國的宿敵土耳其交好,力圖在中東地區擴充套件勢力,同樣觸碰了俄國的利益線,加上英法的拉攏,使得俄國也站到了德國的對立面上。

    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訪問奧斯曼土耳其時造訪耶路撒冷,德國與土耳其的親近導致德俄關係的惡化。

    綜上所述,一戰前夕的歐洲交織著各大國的矛盾衝突,當奧匈帝國點燃了戰爭導火索後,在歐洲大陸上產生了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各國都出於自身的利益訴求和預想,紛紛訴諸戰爭,希望以這種方式為所有矛盾做個最終解決,於是一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 5 # 涼州七里

    我來湊個熱鬧吧。

    德國等資本主義國 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軍事、經濟國力大大增強,一舉超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原有“均勢”遭到破壞,於是他們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影響到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終釀成戰爭。-- 來自百度

    這個回答其實已經很好了,所謂世界大戰,就是世界列強根據實力要求重新劃分江湖地位以及地盤的戰爭,說白了就是“狗咬狗”的性質,這在一戰中表現尤為明顯。殖民地的爭奪反在其次,大家都旨在打垮對方主體,典型的孤注一擲,贏者通吃。

    一戰歐洲地圖

    所以說,這個問題其實問得很膚淺,不如我們換一個問題:“怎麼讓世界換一個老大”,一戰二戰打的血流成河,最後原子彈都用上了,無外乎此。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受限了交通、資訊和軍事因素,沒有世界老大,世界範圍唯有區域性霸主而已,比如公元前後的羅馬和兩漢頗具代表性,後來蒙古雄起的時候算是唯一一個同時擺平東西方的民族(不能完全用國家來形容),然後直至鴉片戰爭之前,也沒有誰能夠奈何得了中國。

    日不落帝國的版圖

    第一個真正稱霸世界的國家就是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了,大航海時代的最強者們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都紛紛隕落,不復當年輝煌,除了被美國獨立噁心了一下之外,沒有遭遇過大的挑戰。

    時間的節點撥到1914年,?美國和德國的經濟實力已經反超了英國,當然這沒有算上殖民地。本著不想當老大的老二不是好老三的原則,為重新劃分世界版圖,野心勃勃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果就不囉嗦了,至於所謂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都是大家想而不可求的一個藉口罷了。一戰打完之後Continental千瘡百孔,唯有英倫三島由於飛機工業的不發達而躲過一劫,老大的位置還是很穩當的,美國參戰過晚,雖然在經濟上得了最大的實惠,但在分贓大會上就沒什麼發言權了。

    到了二戰之初,大英帝國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從戰爭的程序來看,歐洲的英法蘇聯單挑均不是德國的對手,德國的科技、兵源和戰鬥力均是一枝獨秀,如果不是戰略失當,或者願意與蘇聯平分東歐的話,英國基本上架不住第三帝國的三板斧,美國到時候想翻過大西洋來挑戰也就麻煩多了。

    當年德國的盟友也實在是上不得檯面(一個戰鬥上的豬隊友,一個戰略上的豬隊友),不然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此時的美國做出了最佳的戰略選擇,在雙發打的最難分難解的時候以珍珠港為代價選擇了貌似被動地介入了戰爭。

    在一個原本平衡的天平上放下最大的一塊砝碼,戰爭的勝負問題直接變成了盟軍勝利的時間問題,連一貫膽小的常凱申公都趕緊選擇對日宣戰,很實在,去晚了湯都沒得喝。

    戰後分贓環節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五常(不用普及了吧),英、美、蘇的位置堅如磐石,但為啥還有法國和中國呢?說起來,法國在二戰給盟軍做的貢獻甚至還不如給法西斯方做的貢獻,但英國必須拉過來壯壯聲勢,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終極盟友,有著血濃於水的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糾葛。而中國呢,一半是打出來的,一半是美國給的。作為二戰亞洲主戰場,中國在二戰中貢獻的力量排名第四毫無水分,但國力確實太不入流,美國作為主要國際贊助商將南京政府當成了未來的頭號小弟來培養,於是拉進聯合國作為自己的傳聲筒。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誰知道三十年不到就給共和國做了嫁衣呢?站在這個角度,我們跟美國說一聲“謝了”並不為過。

    總之五大流氓集團就此誕生,英國卻不能執牛耳了,此時的美國早已經不是吳下阿蒙,江湖第一把交椅還需要兩個環節的流程來確認。第一個是建立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金融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作為史上最大的金融騙局,居然TMD是合法的,老大就是老大,自己印鈔票全世界都要認。第二個就是英國的認慫,由於控制下降而移交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於是世界三大要道(還有一個是巴拿馬運河)全部在美國的軍事控制之下,可以說是卡住了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咽喉,雖然不能隨時派上用場,卻總是讓然覺得如鯁在喉。

    當老大的好處很簡單,除了指揮小弟之外兼顧收保護費和割韭菜。保護費體現在天價的軍火貿易和由受保護國買單的開支中,比如說日韓;韭菜費體現在發動推動金融風暴上,除了共和國以外,美國發起瘋來想割誰就直接下手,連盟友也不例外,最近十年伴隨歐元和英鎊的衰落也越發肆無忌憚。

    總而言之,一戰、二戰的本質都是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區域性(中國)戰場的反侵略性質不足以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猶太人不是無辜的,德華人也並非純粹的劊子手(對比蘇聯),德國兩次挑戰世界格局均已失敗告終,之後建立的雅爾塔體系則作為世界基本規則延續至今。

    再回到我的問題,如何讓世界換一個老大?

    近代以來的世界老大就換過一次,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日不落帝國才極不情願的世界規則制定權交給他的山姆堂弟。對比之前的區域性霸主更換隻需要將對手打一頓即可的方式,可是說越來越複雜了。那麼今天,種花家當如何恢復昔日的榮光呢?

    對比以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源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美國當下的優勢雖然不比五十年前,但還是足以對種花家完成全方位碾壓的。兩邊的距離始終在拉近,預計經濟方面需要十五年,軍事方面需要五十年以上可以抹平,數數字的話感覺我能活到那一天,但客觀來說,用經濟和軍事來算的話,我們是永遠都沒有機會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實際上我們的對手很多,首先是所謂“五眼聯盟”(美英加澳新),這些盎格魯薩克遜人國家同文同根,是天然的盟友,挑一個就是挑五個;然後就是西歐諸國,跟五眼聯盟相當於表親關係,文化同源,可以說唇齒相依,也是北約的骨幹;再次就是日韓,他們從內心試圖追隨西方文明,卻始終更改不了骨子裡的中華文明滲透,在自負和自卑中不斷糾結,當下也是米國的盟友和前沿陣地;再往後就是諸多牆頭草般的小國,他們部分認為“離天堂不近,離中國近”,不時被人拿去當槍使。

    非要用強的話,這幾乎是在與全世界為敵了,哪怕只從經濟層面考量,單單一個“五眼聯盟”就是我們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了,更何況是西歐日韓在內的如此龐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共同體呢?須知,美國從經濟第一到世界霸主,整整用了小半個世紀的時間。

    這個問題並非無解,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拉和拆

    種花家是偽裝成國家的整體文明,在思想上面的沉澱和底蘊遠遠超過以外的世界之和,而對手是一個聯盟,大凡聯盟就會有縫隙。所以,拉的層面從日韓蒙古的中華文明圈和東南亞的次文明圈開始入手,將對手的盟友轉向中立甚至中國懷抱;拆的層面用經濟方式造成聯盟內部的不和諧,對於加拿大這樣的出頭鳥狠狠打擊,逐漸鬆動聯盟的基礎;最好是等美國犯錯,特朗普先生這樣的優秀的內應是不可多得的,只要種花家能夠自己穩住陣腳,陣容不亂,民心不散,貨幣不垮,總會有機會的。說不定美國發起瘋來,拆了自己也有可能,主心骨一抽,聯盟也就不復存在了。

    至於動武,現階段是不可取的,想跟北約集團過招嗎?出了領海就會被打爆,最好的結局不過同歸於盡而已。

    曾在網上看到許多帖子,說種花家對外政策如何如何,現在想來何其幼稚。炫耀武力只會引起周邊國家的緊張和不信任感,而當下的世界絕非吃獨食的時代,唯有合作,方能共贏;作為大國,就要有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更要有的大國的地位和威嚴。“韜光養晦”的國策是鄧小平先生制定的,這就如同“改革開放”一般重要,內功修煉不到位,招數再強也沒用。看似人畜無害的中華家會把恢復往日榮光的宏願埋藏內心,直至贏回我們所有該得的尊重。

    我們不怕的,中華民族的智慧埋藏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中,做生意的話,幾千年來除了朝貢賞賜和鴉片,老外們的真金白銀都是花花的流入,分分鐘被教做人;玩政治的話,給他們看看《戰國縱橫家帛書》,所有手段都不過是咱們老祖宗玩剩下的東西而已。

    如果未來我們看不清,那不妨就讓子彈再飛一會,無謂的謾罵、懷疑和自我否定都是在浪費精力,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帶著所有人一起共創輝煌。

    寫在種花家走向復興之際。

  • 6 # 聯合防務

    是的。別說一戰,二戰都是如此。在當時的歐洲國家,殖民意識根深蒂固,普遍認為要想實現工業化,並走上強大,必須依靠殖民地提供工業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工業製成品傾銷的市場。德國是後起之秀,當德國完成統一,發展工業就面臨資源和市場兩大侷限,因為好的殖民地都被之前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瓜分完了,德國只搶到非洲一些貧瘠的殖民地。德國又不像美國那樣能夠依靠廣袤的本土以及大部分美洲提供資源和市場去擴大工業,更沒有沙俄那麼龐大的地盤所提供的豐富資源。德國曾經找過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商量著讓英國讓渡一些殖民地,德國以工業品進行置換。但是英國拒絕了德國,於是德國就決定以武力爭搶。而要在海外爭搶殖民地,德國沒有能力,因為其海軍力量遠不如英國,與法國比也不佔優勢。雖然德國在提爾皮茨的努力下建設了規模看起來不錯的海軍,但底蘊太差,要想拿到海外與英、法海軍作戰,德國心裡沒底。所以,用自己的陸上軍事優勢,在歐洲大陸擊敗法國,並吸引英國投入不擅長的陸戰,最終逼迫英法割讓殖民地,就成為德國的戰略首選。(S)

  • 7 # 硯田劍影

    二十世紀初的德國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強國,領土有限,資源有限,其結果限制了德國的經濟發展,眼看著英法從殖民地源源不斷掠奪的礦產資源發展成一流的經濟強國,國力的增強,自然軍備就強大,政治上就有話語權,坐上了歐洲老大老二的地位,德國明面上沒說爭奪英法殖民地,實際上確實是強烈不滿英法主宰的世界格局,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分得一勺半羹,最終導致德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往遠點說十九世紀中葉,普魯士王國發動了統一德國的戰爭,戰爭觸動了法國在普魯士殖民地的利益,法國進行干預,並出動軍隊與普魯士決戰,普魯士由國內戰爭轉向侵略戰爭,派出大量的軍隊攻佔法國。起初,法國滿以為能打敗普魯士,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大量的兵員傷亡和軍備的戰損,兩國都耗盡了國力,戰爭就是資源和國力的搏弈,其結果,普魯士戰勝了法國,戰後,普魯士得到了50億法朗的賠款,並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法國領土。普魯士從而一舉統一了德國。

    戰敗後的法國並沒有一厥不振,此時英國伸出援手,投入大量英鎊幫助法國重新建設,法國從殖民地掠來的大量資源逐漸使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很快,法國恢復了元氣,攜手英國一同雄踞歐洲,成了霸主。

    眼瞅著英法壓德國一頭,歐洲和世界的格局任由英法左右,德國何年有出頭之日?改變現狀的唯一方式,就是強迫英法德均等,德國必須撈取利益,英法斷然拒絕了德國的訴求,於是,德國於1914年8月向英法宣戰。

    戰爭並沒有象德國預料能在短時間內能勝利凱旋歸來,痛飲慶功酒,反而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成了拉鋸式的消耗戰,最終戰火殃及了世界上33個國家參戰,參戰的兵力多達7400萬餘人。死傷3000萬餘人,失蹤500萬餘人。

    到了1917年由於美國向德國宣戰,勝利的天平傾向英法,最終德國於1918年11月11日簽署了《貢比涅停戰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美英法勝利而宣告結束。

    德國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不僅沒撈取英法的殖民地,反爾賠償戰爭損失,被瓜分了海外殖民地,並被強制消減軍力,德國政治格局恢復到一戰以前。

    果然,二十年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突擊波蘭,賤踏歐洲,閃擊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法華人一語中地。預料的真準。

  • 8 # 雲石

    在歷史上,19至20世紀算是殘酷的時代——大國林立、弱肉強食。其中,德意志由分裂走向統一,在法國東界建立一個強國,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按一般規律,統一後的德國雖然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班車,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起航,德國完全可以憑藉著自身在陸上地緣區位的優勢和龐大的體量,提升綜合實力,趕上英法等國。但,德國卻選擇了發動戰爭這條極端的道路。

    德國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發動兩次世界大戰,讓各華人民深陷戰火之中。

    首先,對於擴張殖民地的需求。

    在當時,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諸國的海外殖民擴張,歐洲國家增強實力的方式演變為全球化的擴張和建立殖民地來掠奪財富。海外殖民擴張開發了原料和商品傾銷產地,而這帶動了歐洲技術革命和生產關係的變革。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這次全球化擴張中獲利巨大,並重塑世界政治格局。

    德國因長期分裂,國家統一後迎頭追趕英法等國已是大幅落後。工業的原始積累需要資本、原料、市場,而德國本土面積有限,資源和國內市場都不夠,因此德國要想崛起,只能像其他歐洲國家那樣開拓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而在此之前,歐洲列強幾乎將世界上的陸地瓜分殆盡。德國自然眼紅,但遲到的德國想分一杯羹並不容易。對外擴張不僅要面對當地土著的反抗,還要要與歐洲國家競爭。特別是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爆發提高了列強經營、控制殖民地的能力,收穫的利益迅猛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文明與其他文明、歐洲列強內部之間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

    德國作為後發的國家,殖民地不到英國的十分之一。而德國要想擴大自己的殖民地,必然會與老牌列強發生巨大的衝突和矛盾。

    那德國怎麼辦呢?答案,只有搶——全球格局大洗牌、利益再分配。

    德國為了奪取殖民地、拓展生存空間,透過戰爭來打破現有政治格局,挑戰舊的國際秩序。

    其次,改變德國自身的地緣劣勢。

    德國的內部地緣結構分為南面山地和北面平原,東西向一馬平川。從整個歐洲大陸的地緣格局來看,德國是歐洲的“十字路口”,是西歐、東歐、南歐、北歐的交匯處,是歐洲公路、鐵路的交通樞紐。德國這樣地緣中心的區位,極易腹背受敵。

    德國這樣的地緣區位即使自身板塊實力強大,但不容易成為最終的贏家,因為它極易多面受敵——核心區一馬平川,無險可依,周圍有法國、英國、俄國等實力強大的國家環伺。

    德國這樣的地緣格局十分危險。其中法國和俄國就是最大的敵人,因為德國的崛起代表俄法兩國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德國的對外擴張勢必會對資源進行掠奪,這就與俄法兩國發生衝突和矛盾。因此,俄法兩國一直阻礙德國的整合統一。以俄國為列,俄國在經1859年的農奴改革後實力提升,地緣影響力向東歐擴張,這直接影響了德國的核心利益,雙方的衝突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家戰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地緣環境,地緣地緣環境 影響著戰略資源的方向和選擇。對德國來說,發動戰爭能得多兩方面的好處,即,削弱法國和俄國的實力;拓展勢力範圍,爭取更大的地緣安全空間。

    這樣看來,德國與法國、俄國的鬥爭能夠被理解,但德國為什麼要與英國對抗呢?

    其原因是,德國和英國在海外的利益衝突。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德國整合統一後,經濟得到質的飛越,那麼需與之匹配的資源——原料產地、市場等都大幅增加,但德國本土的市場只有這麼大,無發滿足。而歐洲對於德國來說,可拓展的空間非常小,因此德國為了擴大自身的經濟安全利益,將目標鎖定在海外。德國新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一個廣闊的殖民帝國,搶奪經濟落後國的勢力,這一戰略任務對英國的世界霸權而言自然是一種挑戰。

    最後,緩和德國內部矛盾。

    統一後的德國趕上了工業化的第二班車,工業化讓德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工業結合高技術的發展,控制了大部分歐洲的工業力量,經濟實力已發展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德國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內部的勞資矛盾越來越大。工業革命雖然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卻集中在少數的資本家手中,勞工的財富增長得極少,資本家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導致了階級矛盾的擴大。

    工業強國都存在著勞資矛盾,如,英國和法國就遇到過勞資關係緊張這一社會難題。不過,英國和法國這些老牌強國有深厚的家底,再加上龐大的海外殖民地為支撐,財富龐大,能夠弱化本土內部的勞資矛盾。

    德國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德國是後發趕超國家,自身資源較為匱乏,海外殖民地也無法與英國、法國等國相比。德國要想工業持續高速發展,只能竭盡全力剝削國內的剩餘價值,這自然就加深了內部的勞資矛盾,社會動盪。

    德國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發動戰爭,是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是,利用民族主義轉移內部矛盾;二是對外擴張,奪取原料產地和市場,獲得更多的資源和生存空間。

    這場戰爭席捲全球,最終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遭到了戰勝國的嚴懲和剝削,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盡數被瓜分,部分領土被法國和波蘭等國佔領,不僅經濟實力大幅衰退,還揹負了鉅額賠款。

    墜落深淵的德國開始摸索尋求崛起的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納粹黨逐漸興起,成為主導德國的重要政治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朴槿惠需要後人證明她的清白,後人靠什麼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