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代的科技
-
2 # 偉大的範巴斯滕說體育
阿富汗問題30年1979-2009! 三十年來(1979~2009),阿富汗一直處於戰爭與動亂之中阿富汗人民也飽受戰亂之苦。阿富汗的戰亂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地緣政治、民族與宗教無疑是影響阿富汗局勢的三大主要因素!
從地緣政治、民族與宗教三重視角解析阿富汗長期戰亂的原因,以探究事件的根本! 三十年來,阿富汗戰火不斷,阿富汗歷屆政府都未能實現對全國領土的完全控制。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先後扶植起來的卡爾邁勒、納吉布拉傀儡政權,不僅得到蘇聯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蘇聯軍隊也不斷對抵抗力量進行圍剿,但始終未能剿滅各地的抵抗力量。蘇聯撤軍後,阿富汗各抵抗力量在打倒納吉布拉政權之後並沒有將民族和解、國家新生放在第一位,反而陷入對地盤和權力的爭奪之中,阿富汗再次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火之中!
在阿富汗內戰中,塔利班打著“剷除軍閥、恢復和平”,“建立真正的伊斯蘭政權”的旗號異軍突起,不斷壯大,最終進軍喀布林,一度控制了阿富汗約95%的國土,但直至其垮臺,也未能消滅北方聯盟、進而完全統一阿富汗。“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打著反恐旗號,拉攏北方聯盟,扶持卡爾扎伊上臺,但卡爾扎伊政府的實際控制範圍僅限於喀布林及其周圍地區,阿富汗廣大的邊遠地區大多還控制在地方軍閥或部落武裝手中。2006年以來,塔利班捲土重來,與美國聯軍、阿富汗政府軍隊展開游擊戰,多次發動“春季攻勢”。塔利班拒絕卡爾扎伊政府的談判請求,阿富汗再次陷入戰火之中,美國國防部2008年的報告稱阿富汗已處於“持久叛亂狀態”!阿富汗雖然國弱民窮、資源匱乏,但由於其地處中亞、南亞和西亞的交匯之處,北接中亞諸國,西鄰伊朗,東與東南毗鄰巴基斯坦,東北部透過瓦罕走廊與中國接壤,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和東西文明的交匯點,也是周邊民族遷徙、征戰的必經之地,是中南亞地區乃至歐亞大陸地緣政治的樞紐,自古以來就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入侵阿富汗以來,阿富汗彪悍的民風、多山的地形埋葬了一個又一個入侵者。大英帝國三徵阿富汗卻損兵折將、無功而返,一度爭雄於世界的蘇聯也未能擺脫失敗的命運,如今美國的“反恐”戰爭也拖延了八年之久,損失慘重,前景暗淡。美國能否成功走出阿富汗這一“入侵者的墳墓”實在是一個未知數。千百年來,阿富汗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賦予其地緣戰略重要性的同時,也使阿富汗多次遭到外部勢力的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
近代以來,阿富汗成為世界大國爭霸世界戰略的碰撞點,大國在阿富汗的得失關係到其世界戰略的成敗。俄國是近代以來傳統的陸上強國,其對外戰略的目標是控制歐亞大陸進而控制全世界。在控制中亞草原之後,俄國進入印度的最後一道門檻就是阿富汗。而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權國家英國則將阿富汗視為保護英屬印度安全的最後防線。英國外交官寇松曾談到:“阿富汗、裡海以南地區、波斯灣……對我說來是一局正在下的棋盤上的方格,這棋盤的賭注是世界。”英國zai19世紀控制印度後,曾兩次(1839年和1878
年)出兵阿富汗,佔領坎大哈,進逼喀布林,迫使阿富汗接受英國的“保護”,並慫恿阿富汗國王佔領瓦罕走廊以阻止俄國南下。阿富汗成為俄國與英國“兩塊磨石之間的一粒小麥”。1885年俄國對阿富汗班吉的佔領幾乎引發英俄之間的戰爭,後來在德國、奧匈帝國、法國等列強的斡旋下才得以化解。
20世紀,美蘇爭霸世界的戰略行動再次在阿富汗狹路相逢。二戰後,美國與蘇聯成為世界的兩極,雙方再次重複大國百年爭霸的舊“棋譜”,“從西歐的柏林危機開始,到遠東的北韓戰爭,再到中南半島的越南戰爭和中東地區的蘇伊士運河危機,最終為爭奪印度洋雙方在阿富汗一決勝負。”1979年蘇聯對阿富汗的佔領使蘇聯的戰略優勢更為突出,“如果莫斯科在該地區佔據支配地位,它就可以割斷美國在歐亞大陸遠西和遠東兩端盟國之間的直接聯絡,控制波斯灣的石油通道,並且取得一個直接通向世界的暖洋出口。”而美國在歐亞大陸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確保沒有任何國家或國家的聯合具有把美國趕出歐亞大陸,或大大地削弱美國關鍵性仲裁作用的能力。”蘇聯對阿富汗的佔領遭到了美國的強力反擊。美國透過扶植阿富汗抵抗力量、對蘇禁運、加強軍備等各種手段反擊蘇聯的戰略攻勢,使阿富汗成為蘇聯“流血不止的傷口”,最終迫使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冷戰結束後,“一種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但是,無論這一新的國際秩序將如何演變,石油將仍是戰略商品,對國家戰略和國際政治具有關鍵作用。”中亞國家獨立後,其獨特的戰略位置和豐富的油氣資源引起了大國的關注。阿富汗是連線中亞和印度洋的最佳通道,其地緣戰略意義更為突出。對俄羅斯而言,阿富汗仍然是保障其南部邊境及中亞地區安全的緩衝帶,是俄羅斯隔離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向原蘇聯地區滲透的主要防範物件,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作為冷戰後唯一的超級大國,在中東歐和中東地區分別透過北約東擴和海灣戰爭將軍隊直接插入“世界島”的核心地帶和世界上能源最富集的地區,建立了從波羅的海到巴爾幹繼而到中東的防範俄羅斯的“鐵幕”;在亞太地區,美國拉起了從日本、南韓經臺灣地區、菲律賓到馬六甲海峽、澳洲的封鎖中國的戰略鏈條!
-
3 # 大灰狼就是我ok
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阿富汗正好處在亞洲的正中央,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不是全球大國就是地區大國,可以說是亞洲的十字路口,理論上佔領了阿富汗就可以威脅周邊幾個大國,再加上民族宗教等複雜的原因,阿富汗想和平都難
-
4 # 凱恩1997
興都庫什山下做統治者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自古這裡便是各民族,宗教衝突雜處的交匯前沿。加上它那扼挽東西南北的戰略地理位置自然引來大國博弈爭奪不休,處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註定了不幸的人生命運。
-
5 # ruixuezhaofeng
1979—1989,蘇聯入侵;1986—2001年,塔利班掌權;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10月美國發動反恐戰爭,2014年底美國結束在阿軍事行動,迄今仍有1.4萬美軍駐紮阿富汗。
1973年,阿富汗國王被推翻,阿富汗國家與各民族統一象徵的王室不再,國家進入黨派爭鬥、族群分裂、地區割據的混亂模式,相同的信仰——伊斯蘭教根本不能凝聚國家共識,槍桿子裡出政權——阿各路軍閥勢力將其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度的多種文化交匯地、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一方居民“風俗剛獷”(唐玄奘語),一直以來埋葬帝國遠大目標的土地;一個曾經自給自足,如今“乞討者心理”已成全民思維的國度……
阿富汗的歷史悠久而紛繁,豪邁又悲情。
出土文物證實該地經歷過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來自現今波斯和古印度的雅利安人部落依靠武力大規模進入阿富汗……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該地區一直是周圍幾個強大民族/國家爭奪的物件,“阿富汗”一詞來源就與他們有關,一說它來自梵文,古希臘史學家稱之為“騎士”,作為地名有強悍善戰之意。另一說是古代閃族酋長名字,當地人自認是其後裔,波斯語稱為“阿富汗人的土地”,而現代阿富汗語同波斯語關係要比與印地語密切得多。
公元前6世紀,阿富汗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古希臘的希羅多德作為第一個詳盡記載阿富汗歷史的史學家,生動地描述尚武的帕克蒂亞部落(有人認為就是普什圖人)。公元前330—前327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以非凡的才能、並藉助當地部落領袖完成艱難的對阿征服,“惡劣的氣候、複雜的地理環境以及驍勇善戰的當地人”使其大軍疲憊不堪,4年的阿富汗之旅也讓這位傳奇國王在當地家喻戶曉,留下建城和娶妻的佳話。隨後的近10個世紀裡,希臘—巴克特里亞、孔雀帝國、貴霜帝國、薩珊王朝、白匈奴等先後統治該地,公元699年,阿拉伯大軍控制了整個阿富汗,此時伊斯蘭教已在此傳播了約半個世紀。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該年代更具歷史意義——伊斯蘭教首次在該地區確立,並且深刻影響著阿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因為共同的信仰是國家認同的最強有力因素。
從公元8世紀到18世紀中期,阿富汗依然不是統一的國家,只是伊斯蘭教社會環境下穆斯林王朝、突厥人王朝、蒙古人王朝、莫臥兒王朝、波斯薩菲王朝的一部分。它是史學界公認的東西方文明十字路口,希臘、印度、波斯、中國的文化在這裡交匯碰觸,在學者眼中,阿富汗文化是多元的,既可感受希臘古風,又可聆聽佛國天語(以佛教聖地巴米揚為中心),“絲綢之路”千百年為當地中間商提供了利潤源泉,又將印度、西域文化傳至東方,它既有青銅時代分佈在歐亞大陸的草原文化,又可看到阿拉伯穆斯林文化的影子。
1747年,杜蘭尼普什圖人艾哈邁德掙脫波斯統治,統一所有普什圖部落,並在坎大哈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他把現今阿富汗所有地區統一起來,歷史教科書稱之為杜蘭尼王朝,並作為阿富汗歷史的開端。1775年他兒子把都城遷到喀布林——長期以來人口構成最為多樣化的城市,坐落於普什圖、塔吉克和哈扎拉三大族群分佈區的交界地帶。此後,阿富汗的近代歷史因為英、俄的介入波瀾起伏。
19世紀起,英、俄間“大博弈”衝突長達一個多世紀,阿富汗是主戰場之一。沙俄吞併裡海、鹹海沿岸地區後急於南下,已經控制印度的英國全力阻擊,1838—1919年,駐印英軍三次入侵阿富汗,戰術上沒得到任何便宜,戰略上奠定了阿富汗在英俄之間“緩衝器”的地位。
1919年8月,第三次英阿戰爭後英國正式承認“阿在內政和外交的自由和獨立”, 8月19日定為阿獨立日。在全球帝國、區域強國和周邊鄰國“攪合中”的阿富汗保持著應有的清醒,它在兩次世界大戰持中立立場,20世紀中後期實行不偏不倚的不結盟政策,周旋於蘇聯和美國之間。
20世紀50年代起,蘇美爭相援助阿富汗,蘇聯有軍事援助、基礎設施等專案,美國在教育和交通等方面也不甘示弱,時任首相達烏德曾稱之“用蘇聯火柴,點燃美國香菸”。大國之火非小國可玩,1973年,查希爾的王國被堂弟達烏德推翻,阿富汗建立共和。1978年4月至次年12月,喀布林先後發生三次政變,達烏德、塔拉基、阿明三位總統相繼喪命。1979年12月27日,蘇軍坦克開進阿富汗首都。
結論:大國對它歐亞大陸地緣中心的地位既有興趣,更有行動,且以對立雙方針鋒相對形式呈現;周邊國家情願或被迫介入使局勢更復雜;以王室+伊斯蘭教構成價值核心的統一國家因內鬥與外擾而破裂,族群矛盾、地區差異被放大的背景下部落大會地位式微,長期的戰亂使得國家日益貧苦,毒品和難民成為兩大“出口產品”。
沒有國家強力領導下的全民共識,阿富汗難逃外患內憂的命運。
-
6 # 希望的地方1
從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來看,他為歐亞大陸的心臟。也可以說,阿富汗是四戰之地。阿富汗。向東可以控制中國向中亞地區滲透。向西可以。作為打擊伊朗的撬板,和美國海軍對伊朗形成夾擊之勢。向北可以制衡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擋住俄羅斯南下印度洋的重要戰略通道。向南可以制衡印巴。向中亞地區滲透!所以如此重要的。戰略寶地。美國和西方是不會放棄的!
進入20世紀80年代,當時紅色對我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出於冷戰對抗蘇聯的需要。扶植了塔利班。經過幾年的鬥爭,蘇聯的侵阿行動終究以失敗告終。但是,正是蘇聯打破了阿富汗人民寧靜的生活。因為正是蘇聯的對阿富汗的侵略。拉開了阿富汗動盪不安,戰亂不斷的序幕。
蘇聯撤軍以後,塔利班取得了阿富汗的統治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因為當時本拉登的伊斯蘭聖戰組織在反抗蘇聯侵略阿富汗的戰鬥中。是和塔利班並肩作戰的。塔利班的領導人和本拉登是一起扛過槍的戰友。
時間到了21世紀初,美國911事件的發生。指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到反恐戰爭上面來。在小布什總統的帶領下,美軍迅速出兵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建立了卡爾扎伊政府。
但是美國扶植的傀儡對阿富汗人民來說。就是美帝國主義的幫兇。所以,阿富汗人民並不認可卡爾扎伊政府。在阿富汗人民的支援下。在意塔利班為首的阿富汗人民抵抗運動中,經過17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美國政府終於低下了那顆高傲的頭。開始尋求和塔利班進行面對面的談判。
阿富汗問題是複雜的。從蘇聯時期。近40年了,阿富汗人民一直處於戰亂當中。然後國內:各民族矛盾中生,部落與部落之間矛盾尖銳。都互相擁有武裝力量。彼此爭鬥不休!也大大降低了阿富汗中央政府的調控能力和威信!人民生活困苦,天災人禍。加上於阿富汗的戰略位置。美國和西方也一直不允許阿富汗平靜下來。因為平靜下來的阿富汗,是不需要美軍,件的阿富汗也是。各種勢力角逐的地方。
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涉,我想阿富汗人民生活會慢慢歸於平靜。
但是,阿富汗他的罪過就在於,他的位置太重要了。所以不論是美國。還是西方。都不會輕易從阿富汗撤軍。所以也就不會允許阿富汗局勢平靜下來!
-
7 # 水下財富
阿富汗戰亂不斷的主要原因是:西方霸權的貪婪,和阿富汗國家地理位置的戰略優勢、和阿富汗人民群眾的民族戰鬥精神!保家為國的堅強意志和民族情結!!!
-
8 # 廣雅君觀世界
阿富汗從地理位置上看大致處於亞洲大陸中心,戰略意義重大。在歷史上不管是阿富汗西部的世界還是阿富汗東部的世界,都曾經出現過實力強大的帝國(例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大漢帝國、大唐帝國等),這些帝國在力量發展到很強的水平後往往仍然不停止擴張的步伐,繼續向東或者向西擴大勢力範圍。而不管是從西向東擴張的帝國,還是從東向西擴張的帝國,都必須佔據阿富汗作為前進基地以便繼續推進。而當這些帝國勢力收縮時,也必須透過堅守阿富汗來遏制敵對帝國的擴張。這樣一來阿富汗便成為了東西方強大政治勢力爭奪的焦點。
18世紀以來,來自海上的大英帝國從南面印度洋方向殺過來,在基本控制了印度次大陸後,英國仍然不停止擴張步伐,企圖將魔爪伸入中亞和中國新疆,而阿富汗便成為了英國前進道路上必須邁過的一道坎。英國的侵略引發了阿富汗人民的百年抗爭。同時,俄國企圖南下印度洋建立真正的世界霸權,也必須南下進擊阿富汗。20世紀後期,蘇聯為了在同美國的全球爭霸中取得優勢,再次透過進攻阿富汗企圖實現南下印度洋之戰略,結果阿富汗人民進行了長達9年的抵抗戰爭使蘇聯元氣大傷,甚至促成了後來蘇聯的瓦解。
蘇聯瓦解後,阿富汗一度成為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大集結的地方,一些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以阿富汗為基地策劃反美行動給美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美國“忍無可忍”於2001年10月發動入侵阿富汗的所謂反恐戰爭。但美國入侵阿富汗不僅是要“反恐”,而是還企圖以阿富汗為跳板向中亞滲透,並從南面對俄羅斯進行遏制。
從阿富汗國內情況來看,阿富汗國內民族比較多,但沒有任何一個民族人口占到整個國家人口的絕大多數,不同的民族往往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阿富汗不少地方形成了各據一方的軍閥勢力;加上阿富汗中央政府不甚給力,無力有效管制這些軍閥勢力,這樣很容易產生各民族武裝之間的相互混戰,於是便造成了阿富汗的戰火連綿。
回覆列表
阿富汗是南亞西北端的一個內陸國家,東南接南亞次大陸,可下印度洋;西北鄰中亞和西亞,能抵地中海。全國五分之四的面積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橫陳境內,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為建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範圍帶,把矛頭指向了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沙俄為南下印度洋,奪取暖洋出海口,也對阿富汗垂涎三尺。南北兩大勢力不斷在阿富汗發生碰撞。英殖民者為與沙俄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從1839年至1919年連續對阿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頑強抗擊下,入侵者碰得頭破血流,遭到慘敗的可恥下場。興都庫什山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礙。 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9世紀30年代,阿富汗經曠日持久的封建割據和內戰,終於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統一了全國。這時,已控制了大半個印度的英殖民者為把阿拉入其軍事同盟,不斷對阿進行間諜活動。沙俄也加緊對阿滲透,並騙取了阿統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隨即以“俄國威脅”為幌子,加緊進行戰爭準備,決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先後到達奎達,而後越過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佔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林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林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游擊戰爭。各地游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英軍在阿游擊隊沉重打擊下,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林爆發起義,各地游擊隊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林市民手執各種原始武器衝向預定目標。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佔領了喀布林全城。第二天起義軍向城外的英軍據點進攻,英殖民軍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戰至9日,起義軍攻佔了喀布林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後又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被迫同意從喀布林撤軍。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向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只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訊息。此後,抗英武裝又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復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臺。 英殖民者不甘心失敗,增調援軍,首先解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圍,爾後從東、南兩個方向大舉進攻喀布林。1842年9月,阿軍經浴血奮戰,終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離了喀布林。英軍重佔喀布林後燒殺搶掠,瘋狂報復。但阿人民並沒有屈服,抗英鬥爭更加高漲。英軍唯恐再遭慘敗,在救出人質後,慌忙於10月12日撤回印度。歷時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使英殖民者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結果以阿富汗人民大獲全勝而告終。以後30多年英國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發動侵略戰爭。 1879-1881年英殖民者又進行了第二次侵阿戰爭。19世紀70年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直接與阿領土接壤,對阿構成新的直接威脅。 阿為尋求庇護,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條款的條約草案,拒絕了英國使團來訪。英殖民當局不能容忍阿與俄結盟,便以使團遭拒為藉口出兵侵阿。1878年11月,英殖民軍3.5萬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統治者一心指望俄國援助,採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將5萬人的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企圖讓英軍深入國境,迫使沙俄實現出兵援助的諾言。由於阿實行這一指導思想,使得阿軍防守十分薄弱。南路殖民軍向坎大哈推進,一路未遇抵抗,於1879年1月8日輕取該城; 中路殖民軍在派瓦爾山口受阻,後迂迴阿軍側後迫其後撤;北路殖民軍在開伯爾山口遭阿軍炮火猛烈轟擊前進受阻,但當夜阿軍奉命撤退,殖民軍順利佔領了賈拉拉巴德。阿大片國土淪喪,請求俄國出兵。但沙俄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不願在阿與英國攤牌,因而拒絕出兵。阿富汗迫不得已於5月26日同英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甘達馬克條約》,阿成為英國的附屬國。 《甘達馬克條約》的簽訂激起阿國內一片義憤。9月8日,喀布林爆發人民起義,憤怒計程車兵和群眾包圍殖民者官邸,殺死了英國總督。喀布林的人民起義點燃了全國抗英烈火,許多部族紛紛組織抗英游擊隊。在喀布林市郊,不少農村婦女拿著鐵鍁、斧頭、馬刀參加抗英軍作戰,使侵略者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代價。10月12日,殖民軍再度佔領喀布林,對愛國者和廣大市民進行瘋狂的報復。各地抗英武裝以加茲尼為基地,對喀布林形成包圍,積極主動地打擊敵人,並挫敗了殖民軍對加茲尼的進攻,給敵以重創。1880年7月27日,抗英軍2.5萬人在坎大哈附近與殖民軍一個旅遭遇,打響了著名的邁萬德會戰。抗英軍在兵力火力上均佔優勢,戰鬥開始後,抗英軍首先以炮火壓制敵兩翼的炮兵和騎兵,掩護步兵前進。爾後步、騎兵緊密配合,乘勢發起猛攻,打得殖民軍潰不成軍,只是援軍趕到才免遭全殲。抗英軍乘勝向坎大哈進軍,喀布林殖民軍也被10萬起義軍包圍,英殖民當局調來大量增援部隊才把抗英軍鎮壓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擊下,英殖民軍到處捱打,四處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統治者簽訂妥協性協定,同意阿內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殖民軍放棄了侵佔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 1919年爆發了第三次英阿戰爭。19世紀末,阿富汗國內安定,經濟復甦,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牽制了英國很大力量;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國際國內形勢對阿擺脫英國外交控制,爭取徹底獨立十分有利。1919年2月,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權後,宣佈阿富汗獨立,不承認任何外國特權,並採取聯蘇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棄它在阿享有的特權,在阿邊境集結兵力,準備發動新的侵略戰爭。 5月3日,英軍襲擊開伯爾山口阿邊防軍,接著,英國侵略軍3.4萬人分為三路入侵阿富汗,主力在北線經開伯爾山口向賈拉拉巴德方向進攻,一部在南線向防守薄弱的坎大哈出擊,另一部在科哈特地區取守勢。阿軍4萬人分三路在開伯爾、加茲尼和坎大哈迎擊敵人。英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還擁有少量裝甲車和作戰飛機;而阿軍訓練很差,裝備落後,刀、劍是主要兵器,為數不多的槍炮不但陳舊,而且彈藥不足,英軍在兵力兵器上佔有絕對優勢。儘管如此,阿富汗人民為獨立自由而戰,士氣高昂,作戰英勇,並得到了印阿邊境少數民族起義軍的大力支援,扭轉了被動局面。5月6日,開伯爾方向阿軍以3個步兵營攻佔了敵巴格要塞,搶佔了朗迪科塔爾要塞周圍有利地形,但未乘敵兵力空虛之機攻下要塞,坐失戰機。英軍增援部隊迅即趕到,在皇家空軍的支援下,奪回了巴格要塞,阿軍且戰且退。英軍又集中轟炸了賈拉拉巴德和喀布林,引起阿軍和市民恐慌。英軍正準備向賈拉拉巴德進攻時,得知阿軍在中路主動出擊,被迫分兵增援。 加茲尼方向阿軍行動迅速,5月19日進至邊境重鎮馬敦,居高臨下,迫敵後撤。隨即抄小路直插塔爾城下,直接威脅敵設在科哈特的大本營,打亂了英軍部署。阿軍以炮火猛轟塔爾城,但由於步炮協同不利,未能攻下該城。英援軍趕到後,阿軍為儲存實力,主動撤出戰鬥。南線阿軍取守勢,在優勢之敵進攻面前,頑強堅守,給敵以重大殺傷,迫其停止進攻。 阿軍的英勇抗擊和印度解放運動的高漲,使英侵略軍處境困難,被迫放棄了繼續作戰的計劃。6月3日,雙方停火,進行談判。1921年11月22日,英阿簽訂和約,英國承認阿富汗獨立。至此,阿富汗人民抗英戰爭取得了徹底勝利。 1839-1919年間,阿富汗進行的3次抗英戰爭是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義戰爭。在這次戰爭中,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被一個弱小落後的國家所擊敗,在世界歷史上實屬罕見。它雄辯地證明,任何強國要想以武力征服一個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識強烈,反抗精神頑強的民族,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它也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樹立了榜樣。當然,英國在阿富汗進行的是殖民擴張的非正義戰爭,是必定要失敗的,但反思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到處得手,而在阿富汗卻碰得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人以歷史的啟迪。 從英國殖民者方面看,其不惜三番五次出兵一個貧窮的山地國家,企圖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是出於與沙俄爭奪對中亞控制權的戰略需要。雖然英侵略軍在兵力裝備上佔有絕對優勢,但其弱點也十分明顯。首先,英軍勞師遠征,後勤供應不濟,交通補給線長,易受攻擊,又無法就地籌措作戰物資,難於支援長期戰爭;其次,英軍對阿地形氣候不適應,不熟悉山地作戰,對阿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各種困難估計不足,在實行外線作戰時,對活躍於深山密林的阿抗英游擊隊束手無策,處處被動挨打;第三,英軍士兵主要是僱傭兵,士氣低落,一有機會就逃跑甚至倒戈,戰鬥力不強。這些都是造成英軍不敢長期作戰和對阿實行軍事佔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