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瀚海潮83511109
-
2 # 竹間無名氏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詩詞想來就沒有最高峰,在我眼裡,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也是極為不錯。所以說,詩詞可以說是沒有最美,只有更美,就比如說,論豪氣干雲,那麼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鮮有人能出其左右,論悼亡詞,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亦能流傳千古,論山水田園詩,王維的《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朗朗上口,曾有篇文章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峰”下載我想改編下這句話:“不同詩詞也有不同的高峰”,詩詞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科,人們窮其一生也難挖掘其中之毫末,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
3 # 禾麥文化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美在表達出生死也不能隔絕的夫妻情)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美在表達出一個弱女子,不依附別人,獨立自由的人格追求)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美在表達出一種無論遭遇怎樣的磨難蹭蹬,也絕不降低人格追求的精神境界)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美在表達出,少女見到心上人來家拜訪,那種既羞又盼的小女兒態)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美在用戰爭的殘酷,閨夢的悽美,表現出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美在第一次用天荒地老的方式表達堅貞的愛情)
體悟:人和動物的重要區別之一,是人對“第二訊號系統”即語言產生認知。語言產生於生產、生活,逐漸附麗了藝術的內容。
後來,語言藝術,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詩詞作為語言藝術的重要分支,以精煉的表達,韻律(節奏)的形式,滿足了人對景物意向、情感、志趣、審美,以及相互之間通感的需求,詩詞一經產生,在市井、朝堂不脛而走,經久不衰。
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闊大瑰麗,給人的是一種風景畫式的審美體驗,在此型別中屬於上品。
而今天所列舉的例子,卻加入了人的情感體驗和人格追求,這樣的詩詞,更加震撼人心,餘音嫋嫋,讀來令人久久回味……
此外,詩詞之類的精神產品的意義還在於,人生難免陷入庸常生活的汙濁泥淖,這些是走下三路的東西。而詩詞,讓我們確信人生還可以走上三路,有那種超拔淤泥而綻放的超越。
此外,人生最終難免象貓貓狗狗一樣,肉體總要腐朽的。但恰是詩詞之類的精神產品,讓人以某種方式實現永生。
讓更多的人,不甘心此生最終象貓貓狗狗一樣爛掉拉到。總是在有限中追尋無限,在虛無中追尋價值。
這是詩詞之類的,“不當飯吃”的東西對人的重要意義。
-
4 # 野草的沉思
問得好。
就畫面美而言,真的很難有超過王勃的這一句詞的。
但綜合意境美,卻多有佳句,堪可一比。如: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
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劉禹錫的,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林正大,登東皋以吟嘯,臨清流而賦詩。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這些詩句是足堪與王勃之句相媲美的。
-
5 # 時尚3老頭
這一句秋天的描寫非常美麗大氣,可稱千古名句。我覺得與之比美的句子還是不少的,這裡我推薦毛主席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一句!
-
6 # 冷暖之島
山一程,水一程,偏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7 # 蜜蜜蛋
山寺月下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8 # 門前那棵歪槐樹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9 # 俺吃故俺在
更美的好像沒有了,差相彷彿的找了這三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10 # 二若
提問者是很具欣賞眼光的,這樣的詩句單從美一個角度去說,說上它萬語千言都不嫌多。如果再聯絡到此詩的創作背景,更對詩人的才氣佩服得五體投地。
要說起來,這就是我們華人文化自信的底氣啊!讀到這樣美妙的詩句,能使人切實的體會到什麼才是人傑地靈!
具體說到古今中外有哪一句詩詞比它更美,我只能說我本人詩讀得不多,外華人寫的詩讀的就更少了。但當看到提問者的問題時,我腦海中浮現的中國古代詩人還是李白杜甫蘇東坡;今人的詩從美的角度說,我只想到了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的詩句——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至於說到外華人的詩,我只想到了雪萊的“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
但最後我的思緒卻忽然停留在了一個與落霞孤鶩的作者同一朝代的詩人身上,他當年只有七歲,卻吟誦出了讓多少華人過目不忘,牢記心頭,清新自然,流傳千古的詩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別忘了這個叫駱賓王的小朋友,當年寫出這首詩的時候,才僅有七歲!
想想我們七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又幹出了什麼?
-
11 # 諸神的晚餐
這兩句詩詞藻那是沒的說,但要說到情景,我更喜歡另外兩個,一個是辛棄疾的“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還有個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回覆列表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富有哲理)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還含有無盡的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