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哥Gary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如果保證質量,一年體檢一次其實很有用
如果保質保量,一年一次的體檢還是很關鍵、很有用的。常規體檢仍能發現一些慢性、進展性疾病,起到提前預防的作用,比如可以發現前列腺肥大、甲狀腺瘤、乳腺瘤等。雖然腫瘤指標目前的準確率大約為50%-70%,但這仍然可以幫助醫生結合臨床症狀,篩查出一些腫瘤。
一年一次不是定律,體檢間隔時間因人而異
體檢間隔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你要根據自身的性別、年齡、健康狀況、職業和家族病史等方面情況綜合考慮來作出選擇,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以下不同的情況。
兒童
出生6個月到1歲的孩子每2個月做一次身體健康發育體檢。
1歲到3歲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
3歲以上的孩子一年查一次。
青壯年人
一般指20~30歲的人群,可每隔2年做一次檢查,重點檢查專案為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內臟器官和血壓、血脂等。
如果本身體質較弱或者有遺傳病史的人至少每年要檢查一次,其中包括有冠心病、高血壓、精神病、糖尿病和腫瘤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
中老年人
一旦人上了年紀,疾病就會因為身體新陳代謝的減慢隨之增加,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提高,所以步入老年的朋友至少要每隔半年體檢一次。
特別是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者,應該間隔3~4個月檢查一次心電圖、血壓、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等。
定期檢查才能系統、全面的掌握您的健康狀況,並對您的健康情況進行分析,指導您健康的生活。
已婚婦女
已婚婦女除進行一些基礎檢查外,還要每年做一次子宮和乳腺的檢查,這樣能及時發現如今婦女多發的乳腺癌和宮頸癌。透過健康體檢,可以瞭解自身健康狀況,及時發現身體的潛在危險因素,以便及時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3 # 王桂真營養師
體檢如今對於大眾來說並不陌生,單位入職的時候要體檢,徵兵入伍的時候也要體檢。而如今大多數人也會選擇自己每天到體檢機構做常規檢查。有時候會發現雖然經常做體檢,但是有些疾病並沒有提前發現,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做體檢有用嗎?
體檢是否有用?年齡不同,體檢的專案也並不相同。就好像您在體檢中心看到的體檢套餐一樣,年齡越大體檢的專案越多。體檢雖然專案多,但並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在體檢中發現。常規的體檢內容往往包含血的大生化、肝膽胰脾腎的彩超和心電圖等等,這些體檢內容可以發現您是否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脂肪肝、高血壓等等。這些疾病如果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會得到很好地控制。
體檢專案需要合理調整有時候您會發現自己看不懂體檢的專案,這需要諮詢專業人士,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情況合理安排體檢專案。比如已婚女性每年要做婦科和乳腺檢查,老年人可能需要增加骨密度檢查,而吸菸十年以上的人則要增加低劑量肺部CT檢查等等。體檢專案並非越多越好,有些體檢專案本身就沒有多大的意義,比如微量元素檢查等等。
定期體檢切莫大意體檢總的來說是好的,定期體檢才能瞭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條件可以,對於某些專案可以一年多做幾次檢查,比如糖尿病人需要做的糖化血紅蛋白,貧血患者需要做的血常規檢查等等。
體檢並非萬能的,但是卻是必需的。尤其是進入中年之後,您更要注意做檢查,做到有病治病,無病更放心,自己活著也心理更踏實。
-
4 # 道拓體檢網小白
很多老年人對於定期體檢是非常不贊同的,認為就是浪費錢,但其實定期體檢能夠讓我們及時瞭解身體的健康情況,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等身體出現不適再到醫院檢查,所以定期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定期體檢的好處有哪些呢?
1、定期檢查是一種能夠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對於白領人群、老年人以及亞健康人群、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而言,更應該定期進行體檢。
2、透過對自己的健康能夠有一個完整的瞭解,在不足的地方可以及時改善,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3、很多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疾病得到緩解,但是也並不是能夠一勞永逸的。
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可以進行比較,確定病情有無發展、加重、減輕或痊癒,有利於指導以後的治療。如果有體檢需求,可以到道拓體檢網進行諮詢。
-
5 # 趙先生日常
體檢常識:
人的身體其實就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而身體的各個器官就像機器零件,一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存在的隱患會逐漸增多,如果長年不檢査,就會出現嚴重的故障。
人的身體其實就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而身體的各個器官就像機器零件,一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存在的隱患會逐漸增多,如果長年不檢査,就會出現嚴重的故障。
疾病早期沒有症狀,輕微症狀又往往會被忽略,而科學、定期、有效的“健檢”能做到早期發現疾病徵兆,及早防治,及早消除隱患,使健康狀態最大限度得以保持。
每年一次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健康“參考值”,作為自身健康狀況的指標。若沒有這個參考值,只能採用普通標準,其針對性較差。
1947年美國醫藥協會在提出“健康體檢”概念的同時建議:
35歲以上的健康人,應每年做一次全面的體格檢查,這就是定期健康體檢。
1.健康是自己的:定期全面健康體檢,“定期審計”、“年檢”,實現預防為主的目標。
2.健康是動態的:定期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從生活方式和致病原因上發現影響健康的因素。
3.健康是社會的:定期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瞭解環境、家庭、社會有關因素的影響。
4.健康是主動的:定期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態,採取最佳方式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早期發現健康危險因素
定期健康體檢給您帶來的益處
定期健康體檢是一種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不少人只在覺得有病時才去醫院,甚至認為正常體檢沒有必要,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個人體內可能潛伏著病理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而在表面上仍然表現不出病態來。有些疾病一旦出現症狀時,往往已進入晚期。事實上,有許多疾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甚至無感覺。譬如,高血壓患者有一半是在體檢時才被確診;隱性冠心病平時毫無異常,待到自我感覺有問題時常常已到晚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倡要定期地進行健康檢查的原因。定期健康體檢的意義:
1. 幫您走出亞健康人群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的人群中,15%屬健康人群,10%屬患病人群,而75%的人群處於疾病的前緣,即亞健康人群。其實健康體檢主要針對的就是這一龐大的亞健康人群。有人認為健康體檢是老年人、身體不好的人的事,而近幾年的跡象表明,許多既往認為是老年病的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等的患病年齡都在年輕化。據統計,在龐大的亞健康人群中,有70%以上都是年齡在28-45歲的青壯年,所以年輕不是保險櫃,只有體檢才是早期發現多種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2. 發現小毛病後面的大隱患
主觀感覺沒有疾病並不可靠,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不等於健康,沒有病,許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或自覺症狀輕微,正因如此,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主觀感覺。感覺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透過體檢及早發現疾病。據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及專家說,好多前來體檢的年輕人都自認為身體很健康,但經檢查,已經有某些疾病的徵兆了。
3. 制定您的專屬體檢方案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家族病史都各不相同,甚至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身體狀況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體檢方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由專業醫師為您制定個性化體檢方案,由體檢醫師根據既往史、家族病史、年齡、體質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為個人量身製作個性化的體檢方案。
4. 花小錢,省大錢
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不停地發生著細微的變化,可能體檢時體內確實尚無潛在疾病,但也可能已有疾病,因變化還很輕微以致檢測不出來,一次體檢的結果並不具有長期的意義,況且人體的健康會隨著時間、年齡、生活習慣及工作壓力而改變,堅持定期體檢,目的就在於及時發現、治疔疾病。
5. 為您的健康全面把關
不少人對CT、超聲波、X線檢査等很信任,而對醫生的手診,問診表示懷疑,甚至覺得可有可無,似乎在現代化的今天,只要有先進的儀器就夠了,其實不然。體檢時醫生的檢查和儀器檢查、化驗等有機結合,互為補充。雖然CT、超聲等可檢測器官及組織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但仍有它的侷限性和盲點,它永遠是輔助的,只能協助醫生根據所查結果作出判斷,最終的診斷要靠醫生來做出。
6. 發現異常進行針對性專項檢查
體檢是一個初步的篩查過程,其敏感度並非百分之百,無法查出所有的疾病。常見病可透過體檢被發現,比如說,尿常規能夠發現腎臟方面的嚴重疾病,而高血壓、乙肝以及明顯的肺部疾病可以透過測量血壓、驗血和胸透發現。較複雜的疾病常規體檢就無能為力,比如癌症晩期普遍症狀之一是貧血,常規體檢中透過檢查血色素是能夠查出貧血的,而有一些癌症並沒有貧血的症狀,常規檢查是查不出來的。所以,體檢的最大好處是一旦發現異常,就可以及時諮詢醫生,看是否要做有針對性的專項檢查
7. 在專業醫生的督促下仔細檢查
體檢是初檢,正確的方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體檢,不要任意捨棄體檢專案,體檢單所列專案,有反映身體健康情況的基本專案,還有針對某種疾病的特殊檢査專案等。
8. 幫您建立健康檔案
很多人體檢完畢之後,將體檢報告隨手亂丟,覺得沒有查出問題,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但醫生透過對兩年或幾年體檢報告的比較分析,能夠發現一年來身體狀況的變化,確定有無某種疾病傾向。
-
6 # 然呃
應該吧!不過這種單位組織的,一般都檢查的身體部分太常規。最好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加點錢,增加點專案,或者用更好的裝置,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經常聽到有在體檢中檢查出大病的情況~
-
7 # 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醫師
非常有必要的,每年一次定期體檢,應該常態化,透過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臨床上有許多腫瘤患者,都是在體檢中意外發現的,特別是早期腫瘤,得到了及時就治。還有許多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的患者,雖然沒有臨床症狀,但透過體檢也得到了及時發現,早期治療,早期預防,!體檢基礎專案主要包括:肝功,腎功,血糖,血脂,血常規,尿常規,腸鏡,胃鏡,肺部CT,肝膽脾腎彩超,甲狀腺彩超,頸動脈彩超,女性另外檢查乳腺彩超,附件彩超,這些專案屬於最基礎體檢專案,還可以不同的疾病檢測相應疾病的特殊檢查專案,如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所以,體檢是非常必要的,健康體檢一年一次。疾病複查體檢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檢查!
-
8 # 墨染年華wwd
理論上是必須的!目的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但也不要草木皆兵!不過,現在許多企業單位的每年職工體檢都變味了。一是必須到指定的醫療機構(甚至在本單位的衛生院),二是走過程,體檢費不經職工手,變相給某些醫療單位送錢(水平低,裝置簡陋。。。),三是職工想查專案沒有(常規沒問題,想做專項檢查)。理想狀態是體檢費發放到個人,根據每個人的自身狀況做相應體檢。。。
-
9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每年一次的體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卻認為是沒有必要的,而檢查的時候又擔心會檢查出來問題,其實這也是“諱疾忌醫”的一種狀態,即擔心又覺得浪費錢,其實體檢是對於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檢視,並且體檢並不是經常需要,而是一年一次就可以了,尤其是現在很多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不是很健康,這也是各種慢性疾病逐漸年輕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體檢恰恰是能夠幫助儘早發現苗頭,及時能夠干預治療,避免嚴重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體檢其實並不能檢查出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體檢報告的指標上我們卻能看出來,身體究竟已經有了哪些疾病的苗頭,因為現在很多疾病,在初期是幾乎沒有症狀的,這包括,高血壓、高尿酸、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尤其是癌症一般也是沒有任何的症狀的,如果措施體檢去發現這些疾病的苗頭,一旦確診,那才是真正痛苦的開始,因為這些疾病即便控制良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衍生出非常多的併發症,尤其是這些併發症才是真正威脅生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PS:有人可能要問了,糖尿病的症狀不是三多一少嗎?事實上,三多一少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狀,而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幾乎是沒有症狀的。
另外要說的體檢報告上比較重要的指標是有關與血脂的,主要指標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些指標如果前三個升高,最後一個降低,說明血脂異常了,也預示著如果不控制血管就有可能會被堵塞,那麼就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梗,腦梗等等疾病,這些疾病可不是小問題,是會伴隨一生伸直危及生命的大問題。
而對於高血壓和糖尿病來說,在達到確診指標之前,即便是比正常值高,也只是前期,如果幹預及時是可以逆轉為正常的,可以不用藥物干預,未來也不用藥物治療,與正常人一樣,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那麼確診以後,就是個徹底的病人了,需要用藥進行控制和治療的,那麼財力,物力,健康,情緒都會有極大的損耗,得不償失,所以體檢每年還是很有必要的。
-
10 # 牛肉餅香
有,我有一個家人(不細說是誰了),大概是出於諱疾忌醫的心理,每年單位體檢都找各種理由不參加!最後自己接收到身體預警的時候,已經是直腸癌晚期
回覆列表
必須要明確一點的是,體檢並不是心理安慰,還要完全明確一點就是:【體檢≠絕對健康】。體檢大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一些頑固疾病扼殺在搖籃當中,降低疾病的治癒難度。也是給自己身體的一次“考試”。
每年一次的體檢真的有必要嗎?1、人的身體其實就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而身體的各器官就是機器零件,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存在的隱患自然會逐漸增多。世界上沒有永動機,沒有一個完美機器能夠永久執行,人體更是這個道理。如果常年不檢查,出現了微小的問題也會因為擱置而嚴重化;
2、每年一次定期體檢,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健康“參考值”,可以作為自身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近期哪些生活習慣是不健康的,是需要改善的,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3、疾病早期沒有症狀,輕微症狀又會被我們忽略,而定期、有效的“健康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疾病,及早防治、及時消除隱患,使身心健康保持最好的良好狀態。
每年的定期體檢就是對自己身體的投資。在調侃自己沒有閒錢,沒時間去體檢的時候:你不知道重病會拖垮一個家庭的經濟,去醫院排隊看病會用上更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