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系旅法師
-
2 # 共享投票
開皇八年(588年)楊光伐南朝陳,大戰成功,也為他的太子之位奠定了基礎。後來又平定江南叛亂。600年,趁楊勇於皇帝矛盾,伺機躲得儲君。不愧心機深重啊。可是後來當皇帝就讓小編很費解。按道理來說,楊廣參加過戰爭,宮廷鬥爭也不算太差,為啥就成了有名的暴君了?疑惑了小編好長時間。
大業八年,楊廣親征吐谷渾。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剛當皇帝選擇了擴疆土來點燃他這把火。想法是挺不錯。可搞不懂的是同時打高麗。這火是不是燒的有點大了?想一下,一個國家就那麼點兵力,還是剛當皇帝,根基還不穩就四處樹敵,勞民又傷財。哎!亡國的節奏啊。吐谷渾還算弄的不錯,最起碼親征。高麗可就慘了,高麗人有一個特點,誓死不屈。打了一次後,打累了坐下來和談,不成,又打,打累了,又和談,又不成。這樣的節奏三次打高麗,硬是打不下來。楊廣好是苦惱。打仗少不了糧草,這年年打,糧草也不足啊,於是開始他的運河工程,順便滿足他好色的慾望。開始第四次打高麗。可結果呢,還是沒打下來。這剛當皇帝燒三把火也燒不起。楊廣感覺自己好無用,開始停戰,大興土木,遊江南,再加上蕭妃慫恿。更是荒淫無道。哎!操之過急也不是件好事啊。
大興土木,連年征戰,再加上時不時來一場江南考察。勞動人民哪能受得了。不起兵造反才是假。內憂外患又咋能不亡國呢?
-
3 # 飄羽89393901
楊廣能力是有的 隋朝能算得上詩人的 只有他。問題是他太有能力了 就好比天才覺得其他人都是傻子 所以其他人都趕不上他的節奏。
其實他做的每件事 都是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的。只是他著急 然後把應該一步一步做的事 全都同一時間做 京杭大運河 新都洛陽 西征少數民族 東征北韓 同時進行 搞的民不聊生 最終國破身死
-
4 # 奇妙的萬物世界
對於這個問題,經過很多史書及電視劇相信我們已經被洗腦了,首先不管楊廣的宮與過,我相信作為能順利當上國家領導人就一定有智慧的,同時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陷,不可否定楊廣應該也出現過我們認為的暴君行為,對於是不是樓主提問的暴君,我相信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答案,看這個人所做的行為是不是對多數人有益的去評估吧,但是我們後人都是經過史書及電視劇去評論不夠客觀,畢竟誰也沒有經歷過當時的社會,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一半一半吧。
-
5 # 中孚鑑
楊廣是暴君,但他也是一個有作為的暴君,也做出了很有作為的舉措。所以楊廣雖然是暴君,但卻不完全是個昏君。
首先楊廣的皇位一直流傳是透過不正當的手段來取得的,並且荒淫無度。
楊廣為了套圖享樂,幾次出巡,動用大量的國力,同時楊廣修大運河,濫用民力,餓死累死不計其數,勞民傷財,導致大隋國力消耗過重。
同時楊廣好大喜功,數次對外發動戰爭,常年的戰爭,也讓大隋疲憊不堪。
楊廣為了彌補國庫的不足,就剝削百姓,加重徭役,最終導致天下起義不斷,狼煙四起。大隋最終也走向滅亡。
雖然楊廣如此,但是他也做出一些有作為的措施,他雖然為修大運河,濫用民力,但是大運河建成之後,卻是功在千秋,利在千秋的事業。
同時楊廣改善和發展科舉制度,改變以前的為官制度,這一制度也一直沿用到大清朝。
而楊廣雖然好大喜功,但是他對外發動戰爭,也彰顯出那時大隋的國力。
所以楊過雖然是暴君,得也不完全是一個昏君。
-
6 # 霹靂龍捲風
楊廣為什要修京杭大運河,恐怕不是遊玩那麼簡單,當時楊廣三徵高麗,軍糧供需困難。修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南方和洛陽的運到東北供應軍需。但楊廣太急功近利,濫用民力,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內部混亂,地方勢力趁機倒戈相向,大隋滅亡。
-
7 # 阿火小課堂
不一定是真的。
在隋朝後面唐朝史書上,楊廣大概是集中了史上人性所有的缺點,他弒父殺兄,貪財好色,荒淫無道。只顧自己享樂,哪管百姓死活。總之,古代帝王該有的缺點他全有,不該有的他也有。在唐朝史官筆下,楊廣簡直是帝王中的敗類。
但我們仔細想想,楊廣的“光輝事蹟”會不會有被“競爭對手”杜撰的成分啊。上市公司唐朝董事會李淵父子能把楊廣塑造的跟終結者施瓦辛格一樣高大威猛嗎?跟泰坦裡克號的小李子一樣浪漫紳士嗎?明顯不可能,出於商業目的,義務的編點黑材料,搜點八卦新聞,僱點水軍弄個XX門上個熱搜也是情理之中稀鬆平常的事。何況唐朝上市那會,大隋早就破產,根本就不用擔心有人告他們誹謗或者侵犯名譽權!
所以面對史書萬不可全信。
但又仔細想想,隋王朝為什麼葬送在楊廣手上?為什麼隋末英雄那麼多,只有李淵父子笑到最後?
其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敗者之所以失敗,他們都有一定的原因。對於史書的觀點全盤否定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雖然無法排除史書對楊廣誇張的記載成分甚至虛構的部分,但我們可以關注勝利者李淵為什麼獲得書寫的權利。畢竟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
8 # 史無止境
為了大玩特玩,楊廣在繼位的第三年,徵集過去的北齊、北周、陳朝各個宮廷裡的樂家子弟(從事歌、舞、演戲、雜技等行業的從業人員)編為樂民(從事娛樂業的特種戶口);而且徵召六品以下官員和老百姓中在這一方面具有特長的人員都來京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會演,由皇帝親自檢閱,賞賜,參加者達三萬餘人。為了給他們做演出服裝,東、西兩京的彩彩羅一空。為了從京城洛陽乘船巡遊,直到揚州,楊廣下令造龍舟與大船數千艘、雜船數萬艘,隨行人員超過二十萬人。這些船都用人拉,拉船的民工稱為腳,船隻首尾相接長達二百餘里。船上輕歌曼舞,絲竹之聲不絕,兩岸騎兵護送,刀槍旗幟如林船隊所到之處,地方官爭獻美食、珍品,獻得多的有功,獻得少的有罪。由於地方官的盡力蒐括,船隊經過的地方,民間十室九空。江南玩膩了,他又異想天開,到西北去巡幸。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左右的佞臣又以重賞引誘西域各小國的國君和使者在路旁跪接。這樣走走停停,誤了行期,隊伍受到大風雪的襲擊,隨行士卒凍死大半,所役使的馬驢凍死十之八九。所過之處,屍骸遍地過去老百姓只怕大水災、大旱災、大蝗災,在楊廣做皇帝的期間,他們更怕的是大遊災。楊廣年年出遊,龐大的遊玩隊伍動輒數十萬人,這個隊伍所經過的地方,地方官以供應為名乘機蒐括,千方百計把許多用費轉嫁給下級,下級又隨即轉嫁給老百姓。隊伍經過之後,地方財富為之一,百姓生機完全斷絕。當時的千百萬人不死於無情的天災,卻死於由楊廣一人所製造的人禍一大遊災,這真算得上是古今少有的奇聞。
-
9 # 有魔氣歷史
公元589年,隋朝南下滅陳,結束了西晉八王之亂後長達近三百年的分裂格局。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休養生息,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然而他的兒子楊廣繼位之後,沒過多久,隋朝就滅亡了。
那麼問題來了,隋文帝楊堅留下了如此完美的局面,為何僅僅15年就被楊廣徹底玩崩了呢?其實這隻能說隋煬帝楊廣雄心壯志太過遠大了。
後世歷代歷朝史書,因隋煬帝的末代皇帝身份,對其層層汙名,早已將歷史上那個真實的楊廣塗抹的面目全非。其實楊廣是一個抱負很高的皇帝,雖然在一些人眼中叫做好大喜功,但其努力的方向卻並沒有錯。
隋朝的起家源自於北周時期關中地區形成的關隴門閥集團。楊家本就是這群胡漢混雜、文武雙全的世家中的一員,但成為隋朝皇族之後,楊家自然也開始了針對士族力量的打壓,而實力最強的關隴門閥首當其衝。不過改革的序幕並不是由楊廣拉開的,早在隋文帝上位之後,為了削弱關隴貴族對朝局的掣肘,隋朝就已經開始實施了全方位的改革政策了。
在政治上,隋朝改變了三國時期由曹魏官員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變革為三生六部制。九品中正制對士族利益進行了非常完善的保護,其發起人陳群本就是潁川陳家的代表,輔助其修正校訂的司馬懿則同樣是河內司馬家的子弟。陳家和司馬家在當時都是世家大族。改變後的三生六部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而輔助設立的科舉制亦取代察舉制度成為寒門和平民進入權力體制內的重要渠道。
在軍事上,隋朝採取了府兵制度,解除了貴族世家的私兵。當年貴族私兵的存在曾造成漢末諸侯爭霸、北魏六鎮之亂、東晉士族輪番把持朝政等一系列影響中央皇權的事件。如今隋朝採取的府兵制度其實是借鑑西魏、北周一路傳承下來的,府兵制度是標準的全民皆兵制度,建立在低多人少的背景之下,同曹操的屯兵制度類似卻又有所不同。雖然府兵制度到了唐朝被募兵制度替代,但這兩種制度均對士族私兵現象構成遏制,削弱了門閥的力量。
為了配合軍事上的改革,經濟上隋朝設立均田制度,讓國家根本的土地開始脫離貴族掌握在了國家的手中。只是均田制必然是建立在土地眾多的基礎之上,因此在土地兼併嚴重的時期就會瓦解,但卻非常時候在隋初被用來打壓貴族門閥的莊園制度。
隋文帝除了以上制度外,還學習周朝和漢朝初年大封姬姓諸侯和劉姓藩王的做法,開始廣泛分封楊姓宗親,意圖藉助宗親的力量抵抗關隴門閥對皇權的威脅。
那麼楊堅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到了楊廣手裡繼續推行就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後果呢?急功近利是主要原因!
但凡政治改革必定不能激進,這是因為改革變法一定會觸碰到一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如若過於迅猛的操作,會造成這些拼命反撲。周厲王的厲始革典、新朝王莽改制、北宋王安石變法、清末百日維新皆是如此。
隋煬帝繼位之後,繼續推行父親削弱關隴門閥的政策。在加大落實均田制、科舉制和府兵制的基礎上,還妄自遷都洛陽,以求避開關中大本營所在地長安。楊廣重用科舉文臣和山東士族,期望他們在朝廷上抵消關隴的影響力。到了後來為了擺脫關中本位,甚至直接舉起屠刀對關隴門閥大肆殺戮。如此強硬的手段,即便處於合理的原因,亦引發了關隴門閥的警覺,繼而同隋朝皇室站在了對立面上。
開皇之治十多年,隋文帝確實給楊廣留下了較為富足的局面,但是相比於文景之治和明章之治,區區十年顯然難以補足全國近三百年分割戰亂的元氣。碰巧隋煬帝楊廣又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皇帝,當政之處的他就對正在崛起中的高句麗頗為擔憂。
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規模侵擾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北方的婁煩、白狄和西北的犬戎、義渠等部族不斷侵擾秦趙兩國的邊疆,同處北方的燕國亦曾在春秋時因戎狄南犯而獲得霸主齊桓公的支援。此後的威脅中原王朝的匈奴、鮮卑等皆出自北方草原遊牧部族。可是高句麗的崛起是第一次出現同為農耕文明的國家崛起於平坦的中原身側。隋煬帝處於對戰略的極度敏感,先後發兵三次遠征高句麗。
在遏制東北農耕文明政權方面,與隋煬帝有相同看法的還有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上位之後繼續延續了隋煬帝的政策繼續討伐高句麗。而明朝末年因為對東北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遼東漢民同建州女真等東北部族日益融匯,形成一個新的概念——滿洲。滿洲同樣是農耕文明,遼東的丟失和滿洲的崛起給明朝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隋朝的國力並不像楊廣認為的那樣堅挺,漫長的糧草運輸線路耗損極大,也導致了隋軍最終的戰敗。於是隋煬帝轉而開發京杭大運河。大運河的連線不僅促進了南北水路交通,更將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兩大集團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關隴門閥出現被孤立的狀態。
隋朝時,南方的經濟已經大幅起色,早已不是春秋時期的蠻荒狀態了,江南地區更經歷孫吳、東晉和南朝歷代的經營出現繁榮景象。雖然不似長安、洛陽那般宏偉,經濟卻也大幅提升。隋煬帝多次下江南,進一步抬高了江南地區在全國的地位,無異於對關中本位的又一次打擊。
然而激進的政治改革將關隴門閥推到對立面,繁重的勞役兵役亦導致百姓的不滿。隋朝的國力無法承載楊廣的夢想,流失的權力亦引發關隴的反擊。這位罪在當下,利在千秋的隋煬帝終於在農民起義和門閥兵變的浪濤中走向滅亡。
隋朝滅亡後,取而代之的大唐依舊是關隴門閥勢力之一。而李淵、李世民父子可謂是對待開國功臣最好的皇帝了,不過這對父子繼續沿用了楊堅、楊廣的政策,到了唐朝中葉徹底壓制了關隴門閥對朝局的干涉。而大唐帝國也在關隴門閥緩慢衰落的同時一次次創下輝煌的偉業。
-
10 # 林深時見鹿V
楊廣是暴君這點毫無疑問!
但我想說的是,楊廣絕不是昏君,楊廣的過於天才讓他與隋王朝走向了滅亡,興科舉乃是對當時如日中天的關隴貴族的巨大的挑戰!楊廣想利用寒門學子這股勢利力為自己所用,對抗關隴貴族,以此建立屬於自己的皇朝,擺脫貴族門閥對朝堂的左右,可惜他低估了關隴集團的實力,加上他極力打壓豪門望族,對外連年征戰,讓突厥都感到了這個皇帝所帶來的巨大威脅,興修大運河,開馳道,築長城,營建東都,使國內人民怨聲四起,就這樣,關隴集團作為主要的推動者,突厥作為外部的推力,最終李淵父子在關隴集團的助力下,勾結外族突厥,使隋王朝走向了覆滅。
隋之所以滅亡,不是楊廣做的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了,過於的天才讓他看不起底下的人,跟不上他的步伐就要殺頭,忽視了自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致命缺點,最終將隋王朝帶向了深淵。
其實他的施政方向無一例外,都是利國利民,都是十分必須的策略,事實證明唐朝歷代皇帝都是沿著他的腳步前進,但幾年想做完幾十年上百年的事,國家與人民承受不起,最要命的是失去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援,楊廣的過於天才反而將王朝帶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不得不令人驚歎與惋惜。隋朝在中國歷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它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不低於甚至超過了後來的盛唐,許多政策影響至今,根據美國權威學者邁克爾影響人類歷史程序100名人排行,隋文帝與秦始皇位列其中,且是中國古代入圍的唯一兩位帝王,同時,隋朝是古代唯一一個讓日本俯首稱臣的強大皇朝,如流星般短暫而輝煌,同時,隋文帝與獨孤皇后的帝后情深也是被後來史學界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
回覆列表
是真的啊。
軟弱無能那是庸君,禍亂朝綱那是昏君,楊廣可不是這號人,他是暴君,而且是暴君中能力靠前的一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秦隋兩朝很相似,都像是流星一樣,一統天下何其豪邁,最後短短兩代而亡。
秦朝隋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民間起義,民間為何起義?因為民不聊生,為何民不聊生?因為上位者過度使用民力。
秦朝修長城有錯嗎?派五十萬大軍開拓嶺南有錯嘛?北擊匈奴有錯嘛?隋朝徵高句麗有錯嘛?修大運河有錯嗎?
都沒有,錯的是君主太心急了,百年事想一朝成,想把不世之功業放在自己身上,不惜民力,戍卒起而國亡矣,國君能力出眾也只能成為暴君。
始皇帝的秦國一統天下,是因為其先祖奮六世之餘烈,是因為秦朝的軍功制度讓無數農民甚至奴隸都能馬上封侯,而天下一統,土地財帛是有極限的,始皇帝只能向四方不停開拓土地,不停修大工程確保秦朝穩定,每一項都要數十萬民力供應。如果能徐徐圖之,不說能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百年江山還是有的。
隋煬帝楊廣早年也曾意氣風發,坐上皇位後也想有一番作為,但是關隴貴族家大勢大甚至左右朝堂,楊廣只能一次次用戰爭來消耗貴族們的勢力,而且徵高句麗不對嗎?高句麗並不是高麗,而是生長在東北佔領了舊漢四郡割據一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人口眾多而且是中央集權體制的獨立王國了,隋唐時他們甚至都開始修長城了!後面唐太宗三徵高句麗,唐高宗再徵在總算把事平了。
但是皇帝動用國力,要飲水思源,想要做大事也不能竭澤而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從自己表叔楊廣那裡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