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城市之旅

    最著名的是古巴對峙事件,當初美軍在古巴發現蘇聯軍隊,雙方起衝突,在雙方領導人的思考之下,最終各自讓步!終止了核戰爭的爆發!這個事件若沒有處理好,將會發生世界第三次大戰

  • 2 # 人飲水思源人

    二戰以後,世界重新洗牌。以前的老牌帝國早已日落西山,以美國為首的新興帝國出現在世界上,而在東方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接二連三的出現。美國為了扼殺社會主義國家,對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一系列的經濟封鎖,軍事圍堵。蘇聯和美國是天生的天敵,二戰後的冷戰就此展開。但是,冷戰並不冷,期間發生了幾起震驚世界的大事。

    首先是北約、華約的成立

    北約的成立是為了防止蘇聯的入侵,而華約的成立是為了防止北約。他們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軍事組織,如果他們打起來足夠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兩約的成立也是冷戰開始的標誌,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才結束。

    古巴導彈危機

    當時蘇聯的導彈在其本土還不足以打到美國本土,而若在古巴發射則可以。所以,1962年開始,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然而,美國的U—2偵察機發現了。美國立刻封鎖了古巴,威脅蘇聯撤走導彈。經過艱難的談判,使世界避免了一場毀滅世界的核戰。

    美國入侵越南

    美國為了幫助法國出氣,遂發動了越南戰爭。不過越南挺過來了,而美國卻深陷戰爭泥潭,又受於國內的反戰,不得不從越南撤軍,美國損失慘重。

    蘇聯入侵阿富汗

    和美國不同的是美國為了獲得到印度洋的出海口,不顧國際社會的譴責發動了戰爭。戰爭持續了十年,阿富汗死亡100多萬人,600多萬人無家可歸蘇聯自己也損失慘重。

    ……

    美蘇之間的冷戰可害慘了世界,差點使好不容易得來的和親打破。美蘇爭霸,世界受累。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的霸主,沒有蘇聯的牽制,美國可以肆意的推行他的霸權主義。

  • 3 # Hellossn

    說一說美國總統老布什的驚險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老布什年輕的時候入伍。

    1944年,老布什作為一名海軍航空兵士兵,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老布什駕駛的“復仇者”魚雷機被擊中,但是憑藉技術,他卻駕駛戰機奇蹟般的迫降在海面上,最後,所有人被救回航空母艦。

    1943年9月2日,老布什接到上級命令,駕駛飛機從“聖哈辛托”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去轟炸距離東京900多公里的日軍父島基地。飛機在日軍密集的高射炮火中穿行時,機翼中彈起火向油箱蔓延,緊急時刻,老布什將所有的炸彈向目標投進去,跳傘後,由於飛機失控,腦袋被飛機劃破了一個大血口子,降落傘也被掛破了,不過幸運的是沒有被撞昏迷,掉入海中時,最後被救援人扔下求生包,漂流幾個小時後被浮出的美軍潛艇救走。

  • 4 # 史鑑在路上

    冷戰,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較量,是資本主義陣營(美國為首)、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為首)之間的較量。包含多方面的競爭,例如: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等等。兩個超級大國在競爭,那麼,其他的國家就算是不參與,也是危險的。冷戰開始於杜魯門主義出臺、鐵幕(丘吉爾)演說,直到蘇聯解體才結束。冷戰(1947年—1991年12月),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敵視和遏制政策,美蘇之間除了直接戰爭外,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都處於對抗的狀態。那麼冷戰這個詞是誰提出來的呢?是美國政論家斯沃普在為參議員巴魯克起草演講稿中提出來的。

    在冷戰期間,發生的驚險事情

    在政治、經濟、軍備和科技等多方面競爭的情況下,肯定會發生一些驚險的事,在這裡說以下幾件。

    第一、中蘇關係惡化

    1958年4月和7月,中方要求蘇聯提供承諾給予的核武器及核潛艇,蘇聯則提條件是:在中國領土建設用於軍事的長波電臺、在中國領海和中方組建聯合艦隊。對於這些要求,毛主席認為這是牽涉到主權問題,同時當時中國海軍比較弱,聯合艦隊,這也是無法共享蘇聯的海岸線。

    毛主席回憶這件事時說:“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隨著中蘇關係惡化、後來還發生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第二、北韓戰爭

    1950年,北韓戰爭原是北韓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戰爭,但是,後面美、中、蘇等不同程度捲入,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大規模區域性戰爭。1950年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英、法、加拿大、澳洲......)在仁川登陸。10月25日,華人民志願軍應北韓請求赴朝,開始了抗美援朝,與北韓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多次戰役,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這次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同時捲入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區域性性戰爭。

    但是,引起這場戰爭的背後,正是因為美蘇冷戰,一個在南控制、一個在北控制,避免不了衝突。

    第三、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戰爭發生於1979年,長達10年,蘇聯出兵阿富汗。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支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組織新政府。同年12月,蘇聯人支援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臺。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反對,卡爾邁勒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鎮壓反對派,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蘇軍入侵阿富汗,遭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強烈譴責。1988年5月第一批蘇聯部隊開始撤離阿富汗,為了保證安全,蘇聯與聖戰者達成停火協定。

  • 5 # 宏發超市趙榮青

    所謂冷戰是指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歐洲大部及北美大部)與以蘇聯為首的東方勢力形成的非戰爭狀態下的軍事和政治對峙,簡稱冷戰。自1947年起到1991年蘇聯解體止。期間發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大事,像1951年蘇聯氫彈試驗成功,北韓戰爭爆發,古巴導彈危機,美繼法之後發動的越南戰爭,利比亞革命,伊朗革命,中東戰爭,兩伊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印巴戰爭等都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冷戰思維下角力的結果。直到1991年在美國扇動和陰謀詭計下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如願以償的成為了超級大國,稱霸世界

  • 6 # 史海尋蹤

    冷戰(Cold War)是二戰後,以美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社、資兩大陣營對抗對峙的時期。慣以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為起點,以1991年華約解散、前蘇解體為終點,期間雙方較力,持續對抗。

    二戰後,美國推行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組織這三隻大棒,分別從政治、經濟、軍事上打擊和扼制前蘇陣營,美蘇交惡幾十年的過程,發生了許多大事,但稱的上“驚險”的,列舉一二如下:

    *三次柏林危機。

    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史稱“柏林封鎖”。當時的蘇聯是想獨佔整個柏林的,為達此目的,蘇方全面封鎖西方佔領區到柏林的水陸交通,只留西德方向通往柏林的三條空中走廊。而美國則透過此通道,出動二十多萬架次,空運柏林大批物資。

    西德方面也加緊立憲,確立政府結構。前蘇在這場事件中,蒙受巨大的道義損失,因不能透過封鎖阻撓西德建國,於近一年後,1949年5月,宣佈撤銷封鎖。同年9月,西德建立,定都波昂。

    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於1958年,前蘇要求西方駐軍撤出西柏林,期限是六個月。美英法三國態度強硬的予以拒絕,聲稱如果通往西柏林的通道被封鎖,將不惜動武。經數輪外長會談,此事不了了之。

    柏林問題的高潮發生在第三次,此時美蘇分別由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執政。1961年6月,蘇方要求美英法撤出西柏林,否則西方國家進入西柏林需要經過東德同意,這一提案遭到肯尼迪斷然拒絕。

    前蘇於7月宣佈暫停軍隊復員,軍費增加三分之一。而美方對應增加32.5億美元國防預算,徵召後備役和國民警衛隊入伍,做好了備戰的姿態,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1961年8月,前蘇單方面封鎖東西柏林邊界,並開始建築“柏林牆”,所有進入東柏林的西柏林人,都要進行邊境檢查,辦理入境手續。事件鬧的緊張時,雙方甚至有大量坦克裝甲車相互對峙。此事過後,美蘇紛紛恢復核試驗,進入一輪新的軍備競賽高潮。

    *豬灣事件——古巴導彈危機

    1959年,卡斯特羅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位於加勒比海,離美國只有一百多公里,不折不扣的是美國後院。對於此威脅,美國是零容忍。

    1961年,經過長期準備謀劃,一支由美國訓練支援的古巴流亡人員組成的軍隊,約1500人軍力,由豬灣、科奇諾斯灣登陸,妄圖推翻卡政權,三天後,這支入侵軍隊即被消滅。

    豬灣事件直接導致古巴向前蘇極速靠攏,以期得到幫助,從而引發冷戰中最為驚險的“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七月,前蘇將幾十枚導彈秘密運往古巴。每枚導彈攜帶的核彈頭,當量都是廣島的20~30倍,並派遣3500名軍事顧問,對外宣稱是“送給古巴人民的日用品和食物”。

    很不幸的,同年8月,這一部署被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所發現。肯尼迪得知後,十分惱怒,立即部署團團封鎖古巴,並調動全球常規力量以及核力量,不惜以發動全球性的核戰爭來威脅。

    赫魯曉夫驚訝於美方如此強硬而激烈的態度,不得已最終做出妥協,撤出在古巴的核彈頭,一場籠罩在全世界之上的“核陰雲”方才散去。

  • 7 # 七追風

    有個名叫瓦西里·阿爾希波夫的人,前蘇聯海軍軍官,被稱為拯救了世界的男人。

    瓦西里畢業於蘇聯海軍學院,1947年順利的進入了海軍潛艇部隊服役。經過多年的鍛鍊之後,1961年,瓦西里被任命為彈道導彈核潛艇K19號的副艇長。

    冷戰時期,美蘇雙方劍拔弩張,在各領域都鉚足了勁兒爭第一。K19核潛艇,就是當時最新型的載有核導彈的潛艇。瓦西里上任之後,就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前往大西洋地區進行軍事演習。

    1961年7月4日凌晨,K19號正位於格陵蘭島南部海域,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災難悄然而至。正在航行中的K19號核反應堆冷卻系統管路突然爆裂,冷卻液很快流失殆盡。核反應堆的溫度急劇升高,如果不採取措施,後果是毀滅性的。

    而且,格陵蘭島附近有北約的軍事基地,一旦核反應堆的高溫危及到了K19上的核導彈,麻煩就大了。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所有潛艇成員不惜齊心協力,想辦法化解這次危機。

    艇長扎特耶夫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搶救核反應堆。

    瓦西里和其他成員一起,臨時搭建了一條從淡水艙到核反應堆的管路,試圖用淡水給反應堆降溫。但是問題來了,連線核反應堆的最後一段管路,必須有人進入核反應堆艙進行焊接。當時潛艇上並沒有防護服,所以只要進去了,就會遭受大量的輻射,必死無疑。

    即便是這樣,依然有八名勇敢的艇員接受了這個任務,進行了這一次有去無回的操作。最終,他們成功的給反應堆降溫了。不過,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8名艇員在一個月內都因為輻射而死亡。瓦西里也因為吸入了含有高劑量輻射的水蒸氣,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但是,他們挽救了K19,避免了一次難以預料的衝突。

    如果說上面這一次還是大家集體的力量,那麼第二次的情況,則是瓦西里獨自力挽狂瀾。

    K19事件之後,瓦西里被調到了常規動力潛艇B59上擔任副艇長。古巴導彈危機時,瓦西里又一次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B59要和其他3艘常規動力潛艇一起組成潛艇編隊,為前往古巴運送武器的蘇聯商船護航。瓦西里在潛艇編隊中,擔任參謀長的職務。

    因為當時的局勢非常緊張,雙方的對峙已經到了白熱化,一點點衝突都有可能引發核大戰。所以,這支潛艇編隊也裝載了T5型核魚雷,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1962年10月14日,潛艇編隊來到了古巴海域。此時,美國海軍已經完全控制這一地區,封鎖蘇聯任何艦艇進入。蘇聯當局命令潛艇編隊暫且離開古巴海域,前往附近的馬尾藻海待命。

    美國海軍知道蘇聯潛艇的存在,於是派出反潛力量,搜尋並逼迫蘇聯潛艇浮出水面,離開這一水域。很快,編隊的其他3艘潛艇都被迫浮出水面,只剩下B59了。

    此時的B59,情況也不容樂觀。內部的空調系統罷工,各艙室的溫度達到了65度,悶熱不堪。整個潛艇只有頭尾少數幾個艙室溫度稍低,艇員們輪流進去休息。

    而更為糟糕的是,潛水艇的電池電量不足,必須浮出水面充電。而海面上,到處都是美軍的反潛力量。但是沒有辦法,B59只能悄悄的浮上來,充電換氣。

    很快美軍就發現了它,開始使用聲吶和反潛機逼迫B59離開這一水域。此時的潛艇充電沒有完成,換氣也沒有完成。不過面對美軍,他們只能再次潛入海中。

    美軍艦艇開始使用訓練用的深水炸彈,“攻擊”B59讓它浮出水面。

    深水炸彈在附近爆炸,引起了潛艇內部的劇烈震動,高溫和空氣不足讓很多艇員陷入昏迷。大家並不知道美軍使用的是訓練用深水炸彈,所以一致認定美軍已經主動挑起了戰爭,必須反擊。

    艇長和政委毫不猶豫的決定,發射核魚雷!

    (浮出水面的B59)

    但是,參謀長瓦西里和艇長及政委一樣,擁有決策權,他冷靜的考慮到,如果真的發射核魚雷,那就表示蘇聯向美國發動了核戰爭,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不能發射。

    瓦西里堅決反對,成功的說服了艇長。最後,B59浮出了水面,和莫斯科取得了聯絡,接到命令返回基地。

    如果沒有瓦西里的堅決發對,B59上的核魚雷已經衝向了美軍艦艇。所以,某種意義上說,瓦西里在美蘇冷戰最關鍵的時刻,阻止了核大戰的爆發。

  • 8 # 大秦銳士天下無敵

    1962年8月,美國U-2飛機在對古巴偵察中,發現古巴在建立導彈發射場,並發現了蘇聯中程轟炸機。美國總統肯尼迪警告蘇聯赫魯曉夫:不得把進攻性武器運入古巴,否則將產生嚴重後果。

    赫魯曉夫覆信肯尼迪:蘇方不會挑起事端。

    10月中旬,美國U-2飛機偵察到古巴西部正在修建中程和遠端導彈發射場,分明是針對美國的。16日,肯尼迪下令組成國家密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以處理古巴導彈危機。

    這個執行委員經過研究,提出了幾種處理方案。大家認為較好的有兩種,一種是摧毀古巴導彈基地,另一種是從海上封鎖古巴。

    肯尼迪問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如果對古巴進行襲擊,給對方造成的死傷情況將如何?”麥克納馬拉說:“如果進行襲擊,可以用三百四十公斤凝固汽油彈。襲擊的威力必須足夠強大,不但要徹底摧毀那個基地,而且要使那裡的蘇聯人通通化為灰燼!”肯尼迪聽了,頭向左邊一側,表示要聽聽別人的意見。這時,有人說:“襲擊古巴可能引起蘇聯在世界其他地方作反應。”還有人說:“蘇聯也許會以此為藉口襲擊美國本土。”肯尼迪聽罷,眼珠一停,說:“這樣,首先從海上封鎖古巴。如果封鎖不起作用,就考慮進行空襲。”

    10月22日晚,肯尼迪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他以堅定有力而略帶怒氣的語調說:“現在我向全國同胞講話,請不要以為這是次例行的言談,今天我要向大家通報一項驚人的動態。中國情報機構經過幾個月的認真工作,準確無誤地瞭解到,蘇聯在古巴西部即最接近美國的地區修建中遠端導彈基地。

    毫無疑問,這些基地的修建完全不是出於防禦目的,而是為了襲擊美國。一但那些基地建成,安設了核導彈,美國就在其射程之內。這是對美國安全的嚴重威脅,我們是決不能容忍的。我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磋商,決定近日內對古巴實行武裝封鎖,對運往古巴的進攻性軍事裝置,從海上實行隔離,不允許進入古巴。

    而且,要求蘇聯在聯合國觀察員的監視之下,從古巴撤走已運抵的進攻性武器。否則,我們將採取最嚴厲的手段。全國同胞們,對手已將進攻性武器運到了我們眼皮底下,我們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每一個公民都應作好應戰的心理準備。”

    美國公眾群情激憤,大罵赫魯曉夫是“發了瘋的野豬”。世界許多國家也作出前所未有的反應。

    23日肯尼迪簽發了禁止進攻性武器運往古巴的公告,宣佈為了美華人民的安全,美國將對開進古巴的可疑艦隻予以攔截並強行檢查。

    24日,美國軍方開始行動。此後,美國出動183艘軍艦到加勒比海地區巡邏,出動百分之五十的戰略轟炸機載著核武器到古巴四周盤旋。美國核潛艇進入臨戰狀態。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海陸空軍進入一級戒備。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美洲國家組織的軍隊也進入戒備狀態。這時,蘇聯以及華沙條約國家的軍隊、古巴的軍隊也都劍拔弩張。

    肯尼迪透過各種途徑使赫魯曉夫得知,美華人已做好了核戰爭的準備,寧可冒核大戰的危險,千方百計向赫魯曉夫施加壓力。肯尼迪清楚蘇聯在導彈的數量及效能上都遠不如美國,因此,肯尼迪相信蘇聯不敢貿然打一場核大戰。

    果然,赫魯曉夫有些害怕了,但他硬著頭皮把“戲”演下去。

    25日,赫魯曉夫令蘇聯的“布加勒斯號”運輸船穿過美艦封鎖線駛入古巴。美國軍艦按肯尼迪指示未予攔截。肯尼迪說:“不想把赫魯曉夫逼得走投無路。否則,狗急跳牆,彼此就都沒有迴旋餘地了。”

    而赫魯曉夫卻以為“布加勒斯特號”透過封鎖線是為蘇聯,也就是為自己掙到了體面。他鬆了一口氣,並給肯尼迪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蘇聯與美國同處在諾亞方舟上,還是同舟共濟為好。自然,在聯合國監督下撤走部署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不失為可取的方法。但美國也應撤銷對古巴的封鎖,並保證不入侵古巴”。次日,赫魯曉夫又致函肯尼迪,要求美國也撤除在土耳其的導彈。

    肯尼迪決定給赫魯曉夫下個臺階。同意了赫魯曉夫的要求,但答覆說:“蘇聯應當首先從古巴撤走導彈,以此誠意換取美國的實際行動。”

    經過緊張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11月8日至11日,蘇聯陸續從古巴運走42枚導彈。蘇聯運輸船在公海上開啟艙蓋,由美艦進行船靠船核査。美國軍用直升飛機低空盤旋,用攝像機一一攝下蘇聯船中裝載的導彈。

    11月下旬,美國宣佈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至此,一場幾乎將全世界帶入核戰爭的危機結束了。

  • 9 # 薩沙

    這是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當時蘇軍有4艘裝備核彈的641型潛艇,在古巴附近遊弋。

    這些潛艇,裝備有配備核彈頭的魚雷,具有核攻擊能力。

    當時美軍建立了900海里的封鎖圈,發現4艘潛艇以後,立即進行追蹤和騷擾。

    其中3艘潛艇被騷擾後,被迫高速脫離封鎖海域逃走。

    只剩下B-59艇仍然堅持在水下航行,美軍驅逐艦緊追不捨,不但在潛艇上方海域開槍開炮,阻止它上浮,迫使它逃走。

    當時常規潛艇比較落後,航行一段時間後必須上浮開動柴油機,為前廳的電池充電。

    由於美軍驅逐艦的騷擾,B-59艇無法上浮。古巴海域的海水溫度較高,加上潛艇長期水下航行,艇內溫度高達50多度。水兵們幾乎要虛脫,人人都患上了急性化膿性面板病。

    同時,潛艇因無法充電,電力嚴重不足,只能勉強慢速航行,食物大多腐爛,飲水也幾乎耗盡。

    此時,美國海軍科尼號驅逐艦(DD-508),突然對B-59艇釋放了5枚深水炸彈。

    後來知道,這5枚深水炸彈其實是訓練彈,威力很小,不可能炸燬潛艇,只是單純的威懾。

    然而,B-59艇官兵卻震驚了,以為美軍已經發動對蘇聯的全面攻擊,潛艇必須發射核彈。

    在出發前,莫斯科特別授予4艘潛艇緊急使用核魚雷的權力,不需要按照流程得到總書記和國防部的層層批准。

    即便如此,根據流程需要潛艇的艦長、政委和大副三人全部同意,才可以發射核魚雷作為反擊。

    當時艦長和政委都表示同意,但36歲的大副瓦西里·阿爾希波夫堅決不同意。瓦西里認為發射核魚雷就意味著核戰爆發,美華人必然會報復,甚至引發一連串核攻擊,導致蘇聯和美國同歸於盡。

    現在並不知道美蘇有沒有全面開戰,即便B-59艇被擊沉也不能隨便發射核彈。

    由於瓦西里固執的堅持,最終免除了一場核戰爭。

    因此,瓦西里也被蘇聯海軍高層讚許,最終做到了海軍中將。他自己也活到了72歲善終。

  • 10 # 鄜延路節度使李

    柏林牆建立不久,美蘇坦克在柏林牆下對峙,驚險萬分;

    1961年8月,為了防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東德政府開始修建柏林牆。計劃在8月13日開始行動,因為13這個數字在西方人眼中是不吉利的數字,於是赫魯曉夫特意用了這個日子。並強調這個計劃要保密到最後一分鐘。按照這個計劃要求,東德軍隊乘卡車進入東柏林,到時候將由他們組成第一道封鎖線。

    8月13日凌晨,封鎖行動開始。東德人民軍、東德警察部隊開始在預定的封鎖線上用氣鑽鑿眼樹水泥。鋪設鐵蒺藜,這是一項舉世無雙的工程,一定的封鎖線長達164公里,他蜿蜒於街道、住宅區、花園、樹林。河流之間從零下13過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都要被封鎖住。

    柏林人一覺醒來,就發現一道延綿不絕的鐵蒺藜,已經把東西柏林隔離了。8月13日這天早晨,為避免事態擴大,西柏林的警察在勃蘭登堡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此時,西柏林人發現路已經被障礙給封鎖了,人員聚集越來越多,最終被西德的警察驅散掉了。但是不管無論是西德政府還是住德盟軍,事前都沒有聽到任何風聲。以至於事情發生後,他們都感到很茫然。

    於是,西德總理匆匆跑到西柏林美軍司令部打聽情況。美國駐柏林使團公使驅車前往東柏林,想問這到底什麼情況。結果東柏林的警察要求他出示相關身份證件,公使感到憤怒,這麼快就翻臉了,於是雙方由此引起了衝突。經過討價還價,後來他在美國坦克護送下進入了東柏林。對於此情況,美國總統肯尼迪不得不對美國駐柏林公使團下命令,希望不要擴大糾紛。

    就在這個時候,駐柏林蘇軍司令部得到一個情報,就是美國軍隊打算用坦克掩護推土機去摧毀這個柏林牆。駐東德柏林蘇軍司令是衛國戰爭時期的功臣,前華沙部隊總司令科涅夫。他將這個訊息通報給赫魯曉夫,赫魯曉夫接到科涅夫的報告後,命令科涅夫也調動坦克到邊界檢查站附近的,檢視美華人到底搞什麼名堂,再見機行事。

    於是,美國向西柏林緊急調遣1500名海軍陸戰隊員,駐歐洲的中程導彈部隊也馬上進入了戰備狀態。與此同時,蘇聯的中程導彈部隊也進入戰備狀態,但雙方都是在嚇唬對方虛張聲勢。五角大樓向西柏林美軍司令部發出明確指令,不要做出超出情況的事情來。

    10月27日,蘇共二十二大開幕。美華人決定在這個日子上發起行動。那天清晨,美軍的推土機、坦克以及運載步兵的吉普車隊向蘇聯軍隊的檢查站襲來,按照之前的《波茨坦協定》中的特別條款規定,盟國在柏林的軍用車輛可以從一地駛往另一地,因此蘇軍檢查站沒有攔截他們,而是開啟大門,讓他們進入。不過他們過了檢查站不遠,發現路上佈滿了蘇軍坦克,一輛接著一輛虎視眈眈的。

    原來蘇聯人早就有所準備,美軍吉普車隊馬上掉頭開回西柏林,而美軍坦克卻沒有掉頭回去,而是停在分界線的西側,雙方劍拔弩張,深怕對方精神緊張來這麼一發。就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之中,雙方眼對眼看著不發一言。於是,對峙了整整一個白天。直到晚上,眼看蘇聯軍隊是不懂了,美軍坦克陸續撤離。這一次差點引發世界大戰的事情才告完結。

    我們再看,在修築東西柏林隔離帶的日日夜夜,蘇聯始終處於被動局面。所謂被動,甚至部分東柏林人在東柏林即將被隔離前夕。抓緊最後的時機向西柏林遷徙,尤其是在柏林郊區,當時只有一般的鐵絲網封鎖,而且戒備不嚴,不少人就是這麼跑的。

    而在東西柏林間,有幾幢舊的住宅樓房,他們的位置正好壓在封鎖線上。東柏林人的就透過這幢樓朝西的窗戶逃到西柏林。當時西柏林出動了消防隊,張開網去救人。使用的網在樓下等著,跳下了一個接一個,很快這個訊息被傳開了。有些大膽的東柏林人陸陸續續的進入這幾幢樓,有不少東部的人是透過這種近乎雜技的方式進入西柏林的。最後東柏林政府終於發現這幾幢樓的秘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整座樓朝西的窗戶全部用磚砌築,一點兒縫也不留…直到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慕大三角洲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