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納百川0629

    不知道孩子是在哪個年齡段,但估計是在8-15歲,也不知道此家庭的家庭環境如何。在這隻能按照完整家庭環境來做個人的意見回答。

    這種情況只能說明這個家對孩子來說已經沒有吸引力,沒有“溫暖”。這種狀況只能依靠家長來改變現實,學校老師為輔。家長要如何來改變這種現狀呢?

    首先,家長先反省自己,回顧整理平常在處理與孩子意見分歧的時候,家長的點滴行為言詞,然後家長客觀的對自己的行為言詞進行書面的闡述,該向孩子道歉的地方就進行道歉,認為孩子有過錯的,就要點出錯在哪裡。做完這些後,可以選擇用信封的方式給孩子看,也可透過電子書信方式向孩子傳送。

    其次,在孩子看完家長給孩子的書信後,家長多抽出時間,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交流。在一些涉及家庭事項的時候,徵求孩子的意見,並嘗試讓孩子來做決策。這樣的孩子就會感覺到他在家裡是一個得到尊重並是一個很重要的不可缺的角色。

    如此下來孩子不會再有離家的根本原因了。但願可幫到你。

  • 2 # 顧雲孫

    我們這個國家由於改革開放,當然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但是作為這一代的獨生子女,由於父母們對獨生子女的更加關愛,以至於孩子們總是生活在這幸福的家庭裡,從小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護,好象家庭總是要圍著自己,從而產生了自私,為我獨尊。

    現在我們又回到提主所提到,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象這樣問題,好象發生比較多,就盡是什麼原因會讓這部分孩子會離家出走?我也經長在思考這個問題,從我個人的思微來分折,主要還是家庭教育有一定問題,還有我們教育也存在一定問題,更為主要的是孩子本身缺乏自控能力,不能經受磨鍊,不能受到打擊,不能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嚴勵批評,加之個人的性格孤僻,從而當受到外來的批評時,就產生了離家出走。

    至於對這樣問題,我個人還是這樣認為,由於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大家還是感覺到現在孩子不好教育,家長不能多講一句,如果自己不滿意,要不就是不吃飯,生氣把房門一關,自己坐在房裡摸手機,最後還是爺爺,奶奶開門請他出來吃飯,大家可以想一想,這樣怎麼能夠教育好一個孩子嗎?當然我的看法可能不夠具體。但是這樣長此下去,總會有一天,孩子不能接受家庭和老師的教育,一定會離家出走。

    所以說,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從小的教育非常重耍,愛一個孩子不能愛在面子上,要想把孩子教育成有用的人,從小就耍培養他能吃苦,遇到挫折要自己化解,培養自己獨立完成學校所佈置的各項作業,家長的學校耍配合教育,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從而樹立自強,自愛,自尊,自信的精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九月風滿樓

    如果是自己孩子,我的處理可能會過於謹慎,僅供參考:

    ① 先考慮“止損”。

    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奢望孩子回心轉意、乖巧孝順的事了,那個太遙遠,必須先考慮眼前:確保孩子不會有意外。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② 怎麼“止損”?

    允許孩子做傻事,但絕不允許自己做傻事。

    根據孩子正在做或可能做的傻事,推演他可能碰到的危險,做好預案。比如,如果被騙入傳銷團伙,我能否做到第一時間報警,並提供必要資訊?

    自己則不可輕易干預孩子行蹤,如果這有用,也不會發展到這一天。否則就是自己又幹傻事了。

    確保孩子不會有更大意外之後,或者同時,可以慢慢向孩子傳遞兩個資訊:幹什麼我都支援,碰到危險就回家,家裡永遠等你。

    千萬別斷了他回家的這條後路。

    ④ 發現美好,嘗試溝通。

    前面都是避免事情更壞的鋪墊,這一條才是逐步向好的做法——深入觀察瞭解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愛好等,試著從內心接受他,喜歡他。

    比如發現孩子挺講義氣,可以在多個場合誇誇他,說比自己年輕時候強多了。

    比如發現孩子喜歡玩恐怖型別遊戲,就多注意這方面資訊,偶爾告訴他,網易出了一款《第五人格》的遊戲,你聽過嗎?

    慢慢地,雙方就有話可談了,信任也就能慢慢建立了。

    有了信任,其他還會遠嗎?

    ※ ※ ※

    只是這麼假想了一遍,自己的小心臟還在怦怦亂跳中,只希望大家永遠不會碰到這種事情。

  • 4 # 海涵看教育

    【問題分析】

    1.能動不動離家出走的絕大部分孩子是13歲以上的。因為12歲以前孩子對家長還處在“依戀”期,活動範圍還不是很大。

    2.13歲後,隨著年齡大了,活動範圍大了。“頭腦”思維要求獨立性,自我性,判斷能力等都進一步提升。特別是自我的思想觀點,自尊心……都有了自己評判和認知(對錯不穩定,缺少實踐經驗)

    【離家出走學校問題不是主要的。學校裡的問題,孩子一般最多“厭學和逃課”。

    關鍵是家庭父母的思想和行為是如何對待孩子的,“指責,大罵,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思想,夫妻之間關係不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這是孩子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也是孩子出現悲劇的主要原因】

    現在學生離家出走的原因最主要還是集中在孩子的“學習問題”和“家長的認知不理解孩子的思想水平”上。由於家長思想和認知有一定的“侷限性”。才會出現這些問題。【和學歷高低無關】

    離家出走的初期,孩子和家長之間已經出現了“無交流無溝通”的情況。後期家長不改變方法,孩子覺得在家庭中得不到理解和思想上的指導……覺得家庭讓孩子壓抑。就會出現動不動的爭吵和離家出走(長期離家出走)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講大道理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缺少實踐生活經歷,沒有感悟。

    孩子出現了問題,就說明家長的教育引導方法是錯誤的。只有家長真正想改變教育方法,才能幫助到孩子。如果只圖一次兩次方法那是不行的。

    【解決問題方法】

    首先我們要減少孩子慢慢離家出走的次數。因為孩子和家長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才有的。而是長期累積的過程。其實從小學,孩子的思想就已經出現壓抑,只不過年齡小。

    父母要反思孩子離家出走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原因是“學習問題”。那就拿“學習和孩子離家安全”相比較,二者誰最重要。這樣問題就好解決。如果家長這時還擔心孩子學習怕落下。那這樣的父母也不合格。

    舉個我解決過得案例:

    一個男孩當時上初二。學習當時還行吧。孩子也想努力更進一步。可是父親的眼裡只關注孩子“分數”。平時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其他事情的交流。對孩子的方法也是“簡單僵硬”。母親也跟著指責……

    孩子慢慢的就和父母出現“無交流”,常常關在自己的小屋裡。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學習就會下滑。最後孩子出現離家出走。和社會上幾個和他年齡差不多,不愛學習的孩子,整天在社會上“遊蕩,上網咖,後來上酒吧”。有一次他們幾個孩子沒錢花,就想去打劫“小學生”。沒有劫成。被派出所帶走了……

    孩子母親給我打電話時,心好像都死了,家裡的生活也是一團糟。

    我讓她比較“孩子安全健康和學習問題”誰重要。先解決孩子不離家問題。(孩子只要知道父親在家,就不回家)。

    1.父親應當像孩子道歉。因為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人格自尊”等意識。道歉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方法出現的問題。並和孩子制定在教育問題中的原則。有不同觀點可以討論協商。(父母的角色絕對不能是害怕孩子再出走的心理,不敢管,這是錯誤的,“方法和度”最重要。)

    2.和孩子形成平等“朋友”的關係。尊重孩子的天真思想,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現實。

    3.建議有些談話可以換個輕鬆環境,出去吃個孩子喜歡的美食。可以談談各國美食的故事,食材的種植,運輸,銷售,四川菜的美食排行榜,笑話,歷史故事,新聞事件,科技創新,遊戲的改進……談談孩子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想法規劃。再談孩子的學習問題需要家長怎樣幫助……讓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智慧”。

    總之,我寫的這些方法,是經過實踐的一部分指導方法。因為家庭不同,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不同……所以指導方法就不同。【和心理學無關】

    上面這個案例幾年過去了,孩子非常的不錯。青春期只是孩子成長道路中的一段。每個孩子這個時期都多少有些自己的心事。就看家長的方式方法如何執行。【和父母的學歷高低無關】

  • 5 # 生命如歌6306

    謝邀。有些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是時有發生,就是現在條件都好了,家家都一個孩子,吃喝穿戴不愁,要錢就給,啥事都依著孩子,不受苦不受累的,嬌生慣養的,如果在學習上受到一點挫折,或者是因為沒完成作業,或是因為打架,被學校和老師批評了,於是就受不了,心裡承受能力差,於是就想到了尋死覓活的,離家出走的,這一嚇唬家長和老師再不敢說了,孩子輕鬆自由了,不學習了,毀的是你自己。再就是孩子在學校打架,小孩子一起玩耍,難免磕碰的,或是因為一句話,一件事打架了,在所難免,學校和老師會酌情處理好的,可是家長小題大做,到學校,到班級又作又鬧的,給孩子撐腰,有的家長還訛打人家多少多少錢,這下給孩子仗膽了,孩子愈演愈烈,往後保證不帶學好的了,毀了自己家的孩子,以後打架輸了就會想不開,離家出走什麼的,所以要培養和教育孩子承受挫折,失敗,痛苦的能力,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人無完人,哪有沒錯誤的人,有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別動不動就要離家出走,一分錢不給你帶,你離家出走能不能活還都是未知數,所以好言相勸,慢慢教育,會好的。

  • 6 # 松子工作室

    一、離家出走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

    2.受社會不良因素以及網路遊戲,特別是網路暴力等影響,無法無天,老子天下第一。

    3.學習遇到困難,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批評他,讓他覺得無臉去學校了。逃課不覺得丟臉,於是有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4.青春叛逆期的固執和衝動,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頂嘴甚至吵架,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青春期的少年本來就非常敏感,如果又沒有跟父母進行有效的交流,那麼親子關係就更加淡薄了。導致離家出走也就不奇怪了。

    二、處理方法

    1.從小不 要嬌慣,該批評一定要批評,給孩子一定挫折感,讓孩子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2.親情陪伴,有些家長認為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打拼,多掙錢,就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其實不然,成長中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讓孩子感受親情溫暖和家庭的溫馨。

    3.如果是教師遇到這樣的孩子,一定要更加關心他,多與他談心。

    4.在家長與老師幫助下改掉不良習氣,遠離暴力遊戲等。

    總之,要讓孩子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有一個知心的朋友。這樣孩子還會離家出走嗎?

  • 7 # 使用者482154384850

    現在有些家長真的是不在乎老師,老師批評孩子幾句,有的家長就會對老師不滿,現在的老師都不知道孩子有錯該不該說了。

  • 8 # 涵媽心語

    當孩子離家出走時,家長首先要思考孩子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

    1. 賭氣出走

    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可能是因為和與家長的觀點產生分歧,或者自己提出的要求家長不能滿足,因而賭氣離家出走,孩子希望透過離家出走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堅持自己的意見。

    2. 避免懲罰

    有的家長平日裡對於孩子的管教比較嚴厲,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孩子沒有考好時,家長會懲罰孩子,所以孩子可能因為擔心受到懲罰而不敢面對家長,最終選擇會離家出走。

    當孩子離家出走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接納孩子

    2. 滿足孩子合理要求

    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態,滿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孩子能夠做主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做主,充分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不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給孩子更多地選擇權和自主權。

    3.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溫馨和諧的親子關係,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而不是過分注重於學習成績,當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時,再慢慢地和孩子講道理,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此次中東地區衝突中,俄羅斯為何沒有做出強硬姿態進行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