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世嘉文

    一、城市農民

    戰國出現了城市,而且人口眾多。但是城外就是農田,大量的農民早上下地幹活,晚上回家吃飯,沒有節假日!

    剩下的就是貴族、士兵、工匠、商人。

    如果不想當農民,最發達的魏國大梁,人口達到40萬。想穿越的盆友可以首選!做個生意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有如此規模的城市,經濟自然不錯,加上民風淳樸,奴隸剛剛取得一定的自由,只要不打仗,日子還是有的過!

    建議不要去秦國,秦國後期發展的確很好,國力強盛。奴隸們好不容易打開了有形的枷鎖,商鞅及時補刀,給老百姓搞了個無形枷鎖。還搞連坐,孟子的母親要是在秦國,估計連一遷也搞不成!

    二、百家爭鳴

    老百姓只要有興趣,選專業不是問題,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白馬不是馬這樣的辯論都不稱奇,連蝴蝶和人做夢都有人在研究!齊國的稷下學宮更是人才如雲。什麼法家、道家、陰陽家……

    只有你想不到的門派!

    老百姓文化娛樂還是豐富的,琴棋書畫無所不有!(看看張藝謀拍的《英雄》裡面就有書法“劍”!)

    草根靠讀書翻身的也有,比如:毛遂自薦、蘇秦能弄來六國相印。練武功也可以一戰成名,比如:四大刺客。實在不行搞個“雞鳴狗盜”的“手藝”!也能混個生活!

    戰國職業熱門

    說客說排第二,誰敢排第一?

    蘇秦、張儀、公孫衍、惠施、陳軫……一言之辯勝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談笑觥籌間,血流千里外!

    兵家排第二,孫臏、吳起、龐涓、白起……戰國,以打仗過日子的時代。會打仗絕對不愁前程,但也不愁命長!

    到了白熱化的時候,老百姓就是兵,你不打仗可不行,除非隱居山林!

    ……

    越寫越多,等抽個時間乾脆寫篇圖文

  • 2 # 倔犟的蝸牛

    戰國時期,根據人們最為通行的說法,以司馬遷的《史記》為準,即公元前475~221年。

    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期,它上接春秋,下啟大秦,是中國從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用破立重組來形容,不管是生產力的發展,還是文化的傳播以及社會階層的革新都有了質的變化。

    根據問題,我從社會組織架構,經濟生產,還有文化民俗等方面對戰國時期作簡單論述。

    社會組織架構的轉變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專制統治逐漸形成

    戰國時期,各國不斷的透過變法,改革制度來加強國力,從而導致原來血緣貴族執政權利不斷削弱,王權不斷增長,朝臣和將帥的任免權都直接掌握在了國君手中。

    選賢舉能的任免制度,代替了血緣貴族宗法制度。諸國為了強大,只要有能力之人,不論出身和國籍,都會加以重用,如李悝、翟璜之於魏國;商鞅、張儀之於秦國;申不害之於南韓;鄒忌之於齊國等。軍功爵定尊卑的獎勵刺激,提拔出了很多基層將領成為統治階級,將貴族公卿貴族的私屬武裝力量進一步壓縮,軍隊的調動和將帥的任免都集中在了國君手中。如吳起出於魏卒,白起出於秦兵等。郡縣制的建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同時也將封邑制也慢慢變為俸祿制,進一步剝奪了貴族倚仗發展的封邑根基。使得國君和文武百官成為了僱傭關係,國家漸漸變為國君獨掌大權的局面。

    2. 社會階層的轉變

    春秋戰國以前,社會階層主要有貴族階級、平民階級和奴隸階級。

    貴族階級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平民階級包括:農民、自由民、庶人等。奴隸階級包括:公奴、私奴等。

    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為,貴族階級統治平民階級和奴隸階級。即平民和奴隸從事生產勞動,創造財富,貴族只等剝削。

    《國語》對此描述為:“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

    戰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生產力的極速發展,土地開墾的增多,出現了隸農、小農等新的社會階層,以及靠軍功或治國之功成為新的統治階級的人,在獲封土地後變為了新的官僚地主階級。

    再隨著國家不再對土地進行定期分配,來徵收徭役,土地漸漸變為地主和小農的私有土地。而地主階級透過不斷的兼併,造成小農破產,不得不依附於地主成為佃農、僱農,接受剝削與壓迫。

    由此,社會矛盾就從貴族階級與平民階級、奴隸階級的矛盾變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此矛盾成為了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地主階級主要包括貴族地主、官僚地主、普通地主。

    貴族地主:由血緣貴族分化而來,主要代表就是戰國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官僚地主:即擔任官職或靠軍功獲得封地之人,如商鞅、李悝、申不害,吳起、樂毅、白起等。普通地主:即部分平民開墾荒地或兼併他人土地而獲得大量土地,上升為地主。這部分人數佔多,但政治勢力弱小。

    農民階級主要包括依附於國家的耕農和依附於地主的庶子、佃農、僱農。

    依附於國家的耕農:即從國家手裡領取一份土地,從事耕種,然後向國家繳納賦稅。依附於地主的庶子、佃農、僱農:即從地主手裡租種田地,然後向地主交納田租。

    此外,還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人、手工業者;另外還有部分官奴和家奴。

    3. 士的興起

    血緣貴族的沒落,必然導致新的統治階級的崛起,在戰國時期,由於私學的盛行,位於貴族階級末端計程車階層活躍在了舞臺中央,漸漸變為士大夫階層,成為國君身邊的文臣武將,以及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士主要包括名將、名相、諸子百家等。

    名將,如白起、廉頗、樂毅、王翦等。名相,如李悝、商鞅、申不害等。學士,如孟子、莊子、韓非子等。俠士,如荊軻、聶政、田光等。遊士,如蘇秦、張儀、範睢、公孫衍等。

    還有孟嘗君、呂不韋等所養食客等有情有義之人也屬士的範圍。

    戰國時期,士的地位很受尊崇,《戰國策·齊四》描述為“士貴耳,王者不貴”

    生產力的高速發展首先是人口的迅速增長

    春秋以前,各華人口比較稀少,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口也漸漸增多起來。尤其是中原地區諸國,人口增長十分迅速。

    據《戰國策·魏一》記載魏國“廬田廡舍,著無所芻牧牛馬之地。人民之眾,車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無以異於三軍之眾。”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齊國臨淄“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以上都反映出戰國時期諸華人口增多之狀,進一步為社會變革和發展提供了足夠多的人力資源。

    2. 鐵器時代的到來

    戰國時期,由於冶鐵技術的提高,鐵器被廣泛使用開來,從而使得社會生產力有了質的飛躍,中國也從青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

    當時的冶鐵重地有南韓冥山、新鄭、陽城,趙國邯鄲,齊國臨淄,楚國宛等。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有“鐵冶成業”、“用鐵冶富”等,都是說明戰國時期冶鐵不僅成為一種行業,而且還可以發財致富。

    其中,七國之中,南韓最善冶鐵製兵,兵甲可謂獨步天下。

    公元前292~291年,秦國佔領了南韓冶鐵重地宛、鄧,秦國軍事實力大增,從此南韓卻一蹶不振,可見南韓對冶鐵業的倚重。

    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範圍主要包括生產工具、武器裝備和生活用具等。

    生產工具中的鐵器主要包括農具和手工具,其中農具主要有:犁、鋤、廉、耙、鍤等;手工具主要有:斧、鋸、錘、鑽、針、錐等。兵器主要有:劍、戟、矛、甲冑等。生活用具有:鼎、盆、杯、杖等。

    鐵器的廣泛使用,不僅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對農業、手工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社會階層的變革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3. 生產方式的進步

    生產工具的極大發展也極大改變了生產方式,使得原來的“耦耕”變為“深耕易耨”,對農業產量具有重大意義

    如鐵用農具犁、鏵的出現,極大的促進牛耕的發展,使得生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有部分地區馬耕也有出現。這一時期,人們學還會了施肥以及除草滅蟲,極大的提高了糧食單位產量。同時,諸侯各國為了農業發展,都很注意興修水利,抗旱防澇。

    如秦國太守李冰修築都江堰,使得蜀中成為天府之國;鄭國修築的鄭國渠使得關中平原沃野千里;魏國縣令西門豹引漳水入鄴田,使得鄴地千里良田。

    同時,生產方式的改變也使得手工業的生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農業生產的飛速發展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參與手工業的生產,有了更多的手工品產出,交換買賣的頻繁,反過來更大的促進手工製品的需求。

    手工業主要包括:紡織、漆器、皮革、釀酒、冶鐵、採礦、煮鹽、鍛造、竹木器等。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採礦和冶鐵技術。

    採礦方面,人們已經學會豎井、斜井、平巷和斜巷相配合的採礦方式,並利用船型木鬥進行重力選礦,以確定礦石品位。冶鐵方面,據史書記載,人們已經掌握了“高溫液體還原法”和“柔化處理法”等先進的鑄鐵、鍛鐵技術。

    這些先進生產技術的出現,極大的提高了手工品的數量與質量,為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品經濟貿易的蓬勃貨幣的流通

    手工業的發展使得手工品大量增多,各國統治者需要更多的手工品滿足自己的各種用途,普通民眾也需要很多手工品從事生產和供給日常生活所需,從而就有了手工品的大量交換。同時,人們會將過多的糧食等也會拿出來交換,這就導致商品交換的頻繁,很快的帶動了貨幣的流通。

    戰國時期貨幣主要是銅幣,但由於地域上的差異,銅幣又分為四種:

    一是“刀”幣,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主要流通在趙、燕、齊三國。二是“布”幣,其形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成,形似鏟,又稱鏟布。主要流通在周王室和三晉地區。三是“圓錢”,即環行幣,有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之分,主要流通在秦國和周王室。四是“銅貝”,也叫“蟻鼻錢”或“鬼臉錢”,其形仿照海貝,面部鑄有陰文。主要流通在楚國地區。

    秦國統一六國後,將錢幣統一鑄造為外圓內方的銅錢,俗稱秦半兩。

    同時,這一時期也出現了金幣,多用於楚國,一種是金餅狀,一種是金塊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貨幣已經被使用到了方方面面,如糧食價格用貨幣計算,國家賦稅也可以用貨幣來抵,官員俸祿也用貨幣支付等等。

    2. 商業的繁榮

    商品種類的繁多

    商品一般分為農林牧副漁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兩大類。

    農林牧副漁產品主要包括:糧食、水果、木材、牲畜、動物皮毛、野獸、魚以及絲帛葛麻等產品。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竹木器、漆器、鹽鐵以及生產工具(鋤、犁、耙等)和運輸工具(車、轎等)。

    更高階一些的是手工藝品,如珠寶玉器之類,最有名的當屬和氏璧。

    一般來說,當時中國南方主產礦石、木材、水產、鳥獸等;北方主產牲畜、水果等;東方主產紡織品、水產等;西方主產皮革、池鹽、礦產等。

    商人隊伍的壯大

    戰國時期,隨著人們對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大,使得社會上形成了一支專門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隊伍。

    商人按經營方式分為兩類:即“坐賈”和“行商”。

    坐賈,即擁有一定數額資本,具有一定的字號,在固定地點營業的商人。行商,即外出流動經營的商人,有小商販類和大宗商品批發類。

    商人按經營規模可分為大、中、小三類

    大商人主要經營糧食、鹽鐵、礦產、木材等大宗商品,可以投機倒把牟取暴利,還可以壟斷市場,發財致富,同時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代表人物為呂不韋,以商人之身行謀國之舉。

    中小商人則多經營生產工具以及生活用具。

    商業貿易的發展,在諸國都形成了不同的經濟城市,空前繁榮。尤其以宋國在商業發展方面最為突出,成為當時經商貿易中心。

    宋國只有十萬平方公里之地,但形成了商丘、陶邑、彭城等極為繁華的商業都市。

    以商丘為例,其內居住約有十萬人,聚集著本地眾多手工業者和外地商人,還設有專門的貿易市場,店鋪林立,除糧坊、油坊、車市外,還有絲麻紡織品、木器、漆器、玉器、陶器、鞋、帽等各種貨物。宋國還設有“褚市”一職,專門管理市場秩序,可謂一派繁榮。

    3. 經營方式的多樣化

    在奴隸制社會,手工產品是不進行商品交換的,全部控制在國家手中,到了戰國時期,出現了官府手工業、家庭手工業、個體手工業和私營大手工業四種手工產品經營方式,使得手工產品進入了商品交換領域,極大的豐富了商品的種類以及手工產品的流通。

    官營手工業:主要生產統治者享用的器物和兵器。家庭手工業:主要滿足家庭自身需求,多餘產品拿到市場上販賣。個人手工業:主要提供一般人使用的生產和生活用具。如木工、車工、陶器等。規模小範圍廣。私營大手工業:主要經營冶鐵、煮鹽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大宗產品。

    經營方式的多樣化,不但為商品交換提供了更多的途徑,更是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化民俗的發展百家爭鳴

    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私學的盛行,社會各階級的分化與重組,以及各國的禮賢下士,為不同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最為契宜的時機。諸子百家紛紛登上思想的舞臺,為我們呈現出中國古代最為燦爛輝煌的文化。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等。

    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代表人物為孟子、荀子。道家:其核心思想是“無為”,代表人物為莊子。法家:其核心思想是“法制”,代表人物為李悝、商鞅、申不害、韓非子等。墨家:其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代表人物為墨翟。兵家:其核心思想是“以戰合一”,代表人物為孫臏、吳起、白起等。縱橫家:其核心思想是“合縱連橫”,代表人物為蘇秦、張儀、公孫衍等。陰陽家:其核心思想是“陰陽五行”,代表人物為鄒衍。雜家: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代表人物呂不韋。名家:其核心思想是“名與實”,代表人物為惠施、公孫龍。

    諸子百家根據自身理論服務於不同階級,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四方遊說,推行自己的治國安邦之道,從而使得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各種理論橫空出世,相互之間互相詰辯又互相影響,導致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空前盛況,成為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2. 飲食

    戰國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飲食資源和飲食器具也進一步得到擴充套件,烹飪技術也隨之水漲船高

    統治階級經常會舉行各種宴會,來享用各種美食;普通民眾則受糧食定量的制約只能清苦度日。

    那時一般實行一日兩餐制,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式。

    地主階級富裕人家有的會是一日三餐,會額外增加一頓夜宵。

    人們的食物主要有糧食、肉類、水產、野味、水果蔬菜等。

    糧食主要包括:粟、麥、稻、菽(大豆)等。肉類主要包括:雞、鴨、豬、牛、羊肉等。水產主要包括:魚類、蚌、龜、鱉等。野味主要包括:兔、鹿、熊、麋、鳧等。水果主要包括:桃、李、棗、梨、梅、慄等。蔬菜主要包括:蓮、藕、蔥、芡、筍、芹等。

    食物結構一般以素食為主,肉食為輔,其餘次之。

    3. 服飾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服飾變革的第一個浪潮,奴隸制的瓦解,思想文化的空前暴漲,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對衣服著裝都有了新的認識;再加上紡織品的發展,更是促進了服裝工藝的長足進步。

    絲織品慢慢替代了以前的麻布。

    戰國時期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深衣的流行,二是胡服的引進

    深衣,也稱繞襟袍,是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曲裾袍,即左衣襟加長,向右掩,繞一圈後用腰帶系扎。其特點是身體深藏不露,顯得雍容典雅。

    深衣和漢服差不多,現代連衣裙也是受到深衣的啟發。

    深衣在當時是貴族階級中最流行的服飾,也是普通民眾的禮服。

    胡服,是古代中原地區對西域或北方外族所穿服飾的總稱。其特點是短衣、長褲、裹腿、革靴,衣身緊窄,活動便利。

    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為了提高軍隊戰力,就學習胡人的著裝,摒棄漢人結紮繁瑣的長袍,用胡服練習騎射,果然使得趙國軍隊戰力猛增。

    4. 建築

    戰國時期,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聚集,導致了城市的興起。

    春秋以前,城市規模不大,而且各城之間孤立自守,城市之間都是大片荒地。

    戰國時期,城市不斷增加,星羅棋佈,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城市之間的大片荒地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得到開墾,城市之間就有了比較密切的政治、經濟關係,形成政治、經濟中心城市群。

    據《鹽鐵論·通有篇》記載,當時比較有名的城市有:“燕之涿、薊,趙之邯鄲,魏之溫、軹,韓之滎陽,齊之臨淄,楚之宛、陳,鄭之陽翟,三川之二週。

    經濟中心城市如:宋之陶邑,衛之濮陽,秦之咸陽,魏之大梁,楚之壽春等。

    這些經濟大城中,宋之陶邑為天下之最,戰國七雄無不眼紅,尤其是齊湣王和秦相魏冉最是覬覦。

    齊湣王更是為了奪取宋地,不惜以齊國舉國之力伐宋,最終奪得宋地,可也得罪了其餘六國,導致五國伐齊,齊國差點覆滅,而齊湣王自己也落得和身死異鄉的悽慘下場。

    可見戰國時期,城市的發展已經相當繁華。

    《戰國策·趙三》有形容城池之大為:“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

    戰國城池的建設一般分為城郭式建設,即內“城”外“郭”。

    城郭式城池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全包圍結構,即“郭”在“城”外,“郭”與“城”沒有連線處,城郭猶如一個“回”字,這種城池一般建築於平原地帶。另一種是“郭”僅僅在一部分“城”外面,與“城”相連,城郭猶如一個“日”字,這種城池一般建築於丘陵或山區地帶。

    “郭”與“城”的城牆一般用夯土築成,“城”內為貴族地主階級居住區,房屋建築在以夯土築成的地基之上,頂上由青瓦覆蓋,多為臺榭式建築。戰國末期,“城”內還出現了陶製的欄杆和排水管。

    “郭”與“城”之間為居民區,其內為封閉的閭里和集中的市,其中官方或富裕家庭的住宅為青瓦頂,普通民眾大多為茅草頂。

    據考古發掘古齊國臨淄城:南北長約五公里,東西寬為四公里,“郭”內街道縱橫,散佈著冶鐵、鑄鐵、制骨等作坊,“郭”內西南角有小“城”,其夯土臺高達十四米,周圍分佈有很多作坊。

    總結,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戰國時期是一個質變的時期,八百年的周朝國祚為中國人民奠定了堅實物質文化以及疆域基礎,只等一個時機的到來,就可以破繭重生。戰國時期就是這個契機的承擔者,它肩負承上啟下的偉大使命,在這個時期要使我中華民族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以及完成一次偉大的涅槃,誕生出一個更輝煌的時代。它做到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對北伐是怎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