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祖李繼遷:事情發展成這樣我也沒想到
夏太祖李繼遷(963年-1004年)
年輕的李繼遷並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西夏政權的老祖宗。
因為歷史就是這麼變幻莫測,這是李繼遷始料未及的,也是所有人都不能抗拒的。
小時候的李繼遷同志“擅騎射,饒智數”,翻譯過來就是“打架可以一打十,回回考試考第一”。
十二歲就當上了北宋朝廷的管內都知蕃落使(少數民族慰問管理大使)。
但北宋的尿性大家都知道,自己本身就沒什麼能耐,還整天排擠少數民族。
李繼遷和一幫親戚不願意受到宋朝管理和奴役,帶領少數民族黨項族起兵叛亂。
當然,勢單力薄的李繼遷當然不敢單槍匹馬的對抗北宋,他找了一位強而有力的老大哥——遼朝。
遼朝樂見其成,少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少,多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多。
有了遼朝鼎力相助,李繼遷有了底氣,攻城略地,不在話下。
這一叛亂不要緊,後世子孫靠著他打下的老底,竟然建立出了一個浩浩蕩蕩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代,也處在了一個特殊的國與國的位置上。
後世少數民族的歷史中,西夏曆史學尤為熱門。
夏太宗李德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發展大夏的嚮往
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
承上啟下的李德明幹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和北宋重歸於好,不再大興兵戈,天天打仗。第二是向外發展,趁著吐蕃、回鶻勢力不注意,奪取了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和涼州(今甘肅武威)這兩座城池。
因為李德明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北宋是個硬茬子,沒必要硬碰硬,咱們可以挑點軟柿子捏。
北宋就像一個超級大市場,既然暫時無法推翻他,就咱們先到市場裡買菜做飯,互利互惠。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有南北兩宋的存在,那個時期的中華少數民族政權才能百花齊發,迅猛發展,這等於是古代的“一帶一路”。
吐蕃和回鶻表示:西夏人不講武德!
李德明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兒,他統領党項民族時期,勢力範圍已經發展到銀、夏、綏、宥、靈、鹽、甘、涼八州之地。
夏景宗李元昊:開國皇帝也要背鍋?
夏景宗李元昊(1004年-1048年)
宋景祐五年,也就是1038年。西夏王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李元昊扛起了前輩們的大旗,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宣佈稱帝,建立西夏國。
他加封群臣,追封先人。種種行為都在告訴宋朝政府:俺獨立了,以後不歸你管了。
這還不算,我們的老實人李元昊還上表當時的大宋皇帝宋仁宗,意思我這都建立國家了,咱們也算認識挺多年了,你是不是應該承認我皇帝的封號啊。
宋仁宗氣得不行,表示:我承認個屁!
宋朝不僅不承認西夏這個國家,也不承認李元昊的皇帝身份,宋夏開戰在所難免。
李元昊堪稱“古代第一沒人緣”,他和北宋交惡,和遼國關係也越混越差,搞得西夏政權腹背受敵。
人緣差也就算了,當了皇帝李元昊,屢施暴政,不得人心。最後居然被自己的親兒子給害死了。
李元昊:沒有你這麼坑爹的吧!?
景宗李元昊作為開國君王,沒有為國家和子民樹立起榜樣,西夏國在根兒上就壞了。
夏毅宗李諒祚: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西夏,被你承包了
夏毅宗李諒祚(1047年-1067年)
李諒祚沒有李元昊那麼硬氣,他是個會圓滑處世的人。
先安撫北宋大老哥的情緒,再安定遼國小兄弟躁動的心。
當然,這是李諒祚長大之後的事情,因為他初登皇位之時,只有一歲。
小時候的李諒祚被外戚干政,他忍辱負重,長大之後把這些親戚剷除的一乾二淨。
由於李諒祚在位時,西夏發展挺好,導致當時同期的漢族文人不太樂意。
於是發生了一場古代的網路水軍黑皇帝的故事。
或許是出於嫉妒的心態,這幫文人把李諒祚記錄成了一個昏庸無道,一無是處的混蛋君王。
歷史給李諒祚正了名。雖然這位皇帝在位時間沒有幾年,但確是歷代君王中對西夏王國發展最大的建設者。
夏惠宗李秉常:沒想到你居然是這樣的媽媽
夏惠宗李秉常(1060年-1086年)
對李秉常來說,讓他最難忘的歲月應該是他的牢獄生涯。
年少即位,根基不穩。小皇帝居然被自己的母親梁太后囚禁在了興州。
都聽說過兒子坑爸爸或者爸爸坑兒子。媽媽坑兒子,還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當然,皇帝被關起來,大臣們是強烈抗議的。梁太后迫於壓力,又把皇帝放了出來。
臨朝親政沒能改變李秉常大權旁落的情況,似乎每一代西夏君王都伴隨著外戚勢力的入侵。
鬱郁不得志的李秉常一度十分自閉,尋思我說啥也不算,也不能當家做主,我活著還有什麼勁啊!不久之後就領了便當,戲份殺青。
夏崇宗李乾順: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
夏崇宗李乾順(1084年-1139年)
李乾順是個非常非常雞賊的皇帝,從他當了皇帝之後的外交政策上就能看得出來。
他和大宋政府也許是有什麼解不開的仇恨,大遼國崛起的時候,他聯合遼國對抗宋朝。金朝崛起時,他聯合金朝對抗宋朝。
說白了就是我跟宋朝死磕上了,誰牛我找誰幫我一起對付宋朝。
結果宋朝沒完蛋,西夏也沒完蛋。遼國和金國這倆老大哥一頓折騰,國力下降,深受其害。
沒想到“實力坑隊友”的李乾順一看遼金兩位老大哥勢頭不妙要完蛋,居然又和大宋重修舊好,重回宋朝爸爸的懷抱。
大遼:西夏不講武德。
金國:西夏不講武德。
但這事還真不怪李乾順,因為西夏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特殊了。國家不大,但是身邊圍了一幫鄰居。
宋朝、金國、遼國、吐蕃、回鶻都虎視眈眈,在這樣的夾縫中求生存,左右搖擺,時時依附強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國策。
夏仁宗李仁孝(1124年-1193年)
李仁孝的出現,把西夏王朝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昏庸無道的君主各有不同,優秀的帝王品質都大同小異。
李仁孝注重法制,依法治國,還頒佈了《天盛年改定新律令》。
這是西夏曆代中最完善的法律文典,共20章、1460條。內容包含了訴訟法、刑法、民事、經濟法、婚姻法、行政法等各種法律制度。
這本法典一度被外國學者稱為“中世紀空前絕後獨一無二的法律寶典”。
法律制度完善了,李仁孝又實施了少數民族漢化過程中的一大壯舉——“施行科舉”。
試想一下,一幫糙臉壯漢彎弓搭箭地坐在一個小房間裡,舞文弄墨,相當壯觀。
這位皇EMGRAND EC7情萬丈,能力也有,實力也夠,咔咔一頓改革,讓西夏成為了少數民族政權中一顆璀璨的星。
而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一個少數民族想要發展,想要從四線小城市轉變為國際化大都市,“漢化制度”的推行,是不可避免的。
夏桓宗李純佑:老實人也有錯啦?
夏桓宗李純佑(1177-1206)
李純佑性格溫順,雖然沒啥本事,但也沒啥太大毛病。
他貫徹了“我沒本事,但我也不亂整事”的原則,在位期間基本上貫徹落實了李仁孝的制度。老老實實地貫徹先皇的治國思想。
所以西夏在他手裡的時候,沒進步,也沒倒退。
歷史可以原諒平庸者的無能,但歷史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此時的蒙古部落已經開始逐漸崛起,並且對西夏發動了第一次攻擊。
蒙古鐵騎的本事,我想大家都瞭解。但李純佑並不瞭解,也不重視。
西夏開始走下坡路。而且還是掛五檔下坡。
夏襄宗李安全:跟著我李安全混,你將十分安全
夏襄宗李安全(1169年-1211年)
雖然李安全的名字叫李安全,但在他統治下的西夏卻不怎麼安全。
李安全喜歡打仗,尤其愛和金國較勁。
這一打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三年五年,而是整整十三年。
十三年裡,兩個國家大大小小打了二十五次仗。
在這場戰爭裡,金國是正義的一方,因為金國就是老老實實在自己家裡那一畝三分地待著,是西夏主動過去撩撥人家的。
但兩個國家都因為長期的交戰導致國力大幅度下降。
蒙古族首領鐵木真樂見其成,你們打仗我發展,你們爭鬥我壯大。
李安全在軍事上錯誤的決定,葬送了西夏最後的命運。
夏神宗李遵頊:今天學習不努力,明天努力來學習
夏神宗李遵頊(1162年-1226年)
李遵頊和大夏皇室沒有任何關係,一丁點也沒有。這位老兄原本是西夏國科舉考試的狀元。
當上狀元沒多久,自己親爹就反叛了。狀元郎在一臉懵的狀態下被父親推上了皇位。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狀元身份登上皇位的人,也是最後一個。
這位皇帝可謂是“科舉考試第一名,治理國家賊不行”。
此時的蒙古帝國吞併天下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但李遵頊不僅不瞭解唇亡齒寒的道理,反而更加破壞和自己鄰居國家金國已經千瘡百孔的關係。
此時的大臣也好,皇親國戚也好,都知道這時候必須得和金國小兄弟手拉手來對抗蒙古勢力了。大臣力諫,皇親勸說,就連太子也加入了遊說夏金合盟的隊伍中。
李遵頊表示:閉嘴!沒有功夫兒聽你們扯淡,再天天廢話,我連皇帝也不幹了。
李遵頊不是說說算了,沒多久就把位子傳給了兒子,自己當起了太上皇。
由此,這位皇帝也達成了人生中的第二個成就:西夏曆史上唯一一位太上皇。
夏獻宗李德旺:為什麼追我?我又沒有急支糖漿!
夏獻宗(1181年-1226年)
西夏的皇帝名字起的一個比一個吉利,什麼李安全啊,李德旺啊。但西夏的國運卻一天不如一天。
李德旺即位的時候,國家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
新皇帝終於想明白了,金國是自己唇齒相依的老大哥,兩個國家打來打去,最終只能是自掘墳墓。
於是他聯絡金國,表示兄弟這麼多年了,咱們打著打著也有感情了,咱倆別打了,聯合起來對付蒙古人吧。
金國何嘗不是這麼想,但是多年的戰爭,已經把金國的大家大業也玩了個底兒掉。
金國表示:兄弟,我現在自身都難保了,你就別找我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自此之後,西夏王國開啟了被蒙古軍隊追著攆的流亡歲月。
李德旺表示:鐵木真兄弟,打人別打臉,打臉傷自尊啊。
夏末帝李睍:沒想到成吉思汗也不講武德!
夏末帝李睍(???-1227年)
李睍當上皇帝的時候,西夏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但亡國的結果不能怪到李睍頭上。
對李睍來說,縱然有再強的決心和能力,也很難將這個積重難返的西夏王朝盤活。
因為他現在只有一支孤軍和一座破爛的城池。
而且他也沒有那份想要力挽狂瀾的心。
蒙古大軍圍城,前有追兵,後無退路。
李睍果斷選擇了投降。因為投降的待遇得挺好的,成吉思汗表示:兄弟,只要你投降,榮華富貴大大的。
年輕單純的李睍信了,他前腳投完降,後腳成吉思汗就去世了。
小成同志的子孫開啟成吉思汗的遺詔,上面寫著一行字:殺了小李子。
李睍:成吉思汗你不講武德!
歷時189年的西夏帝國轟然倒塌,沒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總結
大夏189年的國史中,湧現過治世的名君,也出現過禍國的昏君。
這是一個政權交替豐富而複雜的國度。
對內,他們完成了從氏族制度到漢化制度的轉變。
對外,他們和宋、遼、金、蒙古、回鶻、吐蕃等國斡旋,一直處於一個顛沛跟從的狀態——這也是小國的弊端。
一百多年的歷史不算太長,但西夏王朝的文化、科技、制度等方面在同時期的民族政權中,都尤為突出,他們同樣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
夏太祖李繼遷:事情發展成這樣我也沒想到
夏太祖李繼遷(963年-1004年)
年輕的李繼遷並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西夏政權的老祖宗。
因為歷史就是這麼變幻莫測,這是李繼遷始料未及的,也是所有人都不能抗拒的。
小時候的李繼遷同志“擅騎射,饒智數”,翻譯過來就是“打架可以一打十,回回考試考第一”。
十二歲就當上了北宋朝廷的管內都知蕃落使(少數民族慰問管理大使)。
但北宋的尿性大家都知道,自己本身就沒什麼能耐,還整天排擠少數民族。
李繼遷和一幫親戚不願意受到宋朝管理和奴役,帶領少數民族黨項族起兵叛亂。
當然,勢單力薄的李繼遷當然不敢單槍匹馬的對抗北宋,他找了一位強而有力的老大哥——遼朝。
遼朝樂見其成,少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少,多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多。
有了遼朝鼎力相助,李繼遷有了底氣,攻城略地,不在話下。
這一叛亂不要緊,後世子孫靠著他打下的老底,竟然建立出了一個浩浩蕩蕩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代,也處在了一個特殊的國與國的位置上。
後世少數民族的歷史中,西夏曆史學尤為熱門。
夏太宗李德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發展大夏的嚮往
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
承上啟下的李德明幹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和北宋重歸於好,不再大興兵戈,天天打仗。第二是向外發展,趁著吐蕃、回鶻勢力不注意,奪取了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和涼州(今甘肅武威)這兩座城池。
因為李德明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北宋是個硬茬子,沒必要硬碰硬,咱們可以挑點軟柿子捏。
北宋就像一個超級大市場,既然暫時無法推翻他,就咱們先到市場裡買菜做飯,互利互惠。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有南北兩宋的存在,那個時期的中華少數民族政權才能百花齊發,迅猛發展,這等於是古代的“一帶一路”。
吐蕃和回鶻表示:西夏人不講武德!
李德明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兒,他統領党項民族時期,勢力範圍已經發展到銀、夏、綏、宥、靈、鹽、甘、涼八州之地。
夏景宗李元昊:開國皇帝也要背鍋?
夏景宗李元昊(1004年-1048年)
宋景祐五年,也就是1038年。西夏王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李元昊扛起了前輩們的大旗,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宣佈稱帝,建立西夏國。
他加封群臣,追封先人。種種行為都在告訴宋朝政府:俺獨立了,以後不歸你管了。
這還不算,我們的老實人李元昊還上表當時的大宋皇帝宋仁宗,意思我這都建立國家了,咱們也算認識挺多年了,你是不是應該承認我皇帝的封號啊。
宋仁宗氣得不行,表示:我承認個屁!
宋朝不僅不承認西夏這個國家,也不承認李元昊的皇帝身份,宋夏開戰在所難免。
李元昊堪稱“古代第一沒人緣”,他和北宋交惡,和遼國關係也越混越差,搞得西夏政權腹背受敵。
人緣差也就算了,當了皇帝李元昊,屢施暴政,不得人心。最後居然被自己的親兒子給害死了。
李元昊:沒有你這麼坑爹的吧!?
景宗李元昊作為開國君王,沒有為國家和子民樹立起榜樣,西夏國在根兒上就壞了。
夏毅宗李諒祚: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西夏,被你承包了
夏毅宗李諒祚(1047年-1067年)
李諒祚沒有李元昊那麼硬氣,他是個會圓滑處世的人。
先安撫北宋大老哥的情緒,再安定遼國小兄弟躁動的心。
當然,這是李諒祚長大之後的事情,因為他初登皇位之時,只有一歲。
小時候的李諒祚被外戚干政,他忍辱負重,長大之後把這些親戚剷除的一乾二淨。
由於李諒祚在位時,西夏發展挺好,導致當時同期的漢族文人不太樂意。
於是發生了一場古代的網路水軍黑皇帝的故事。
或許是出於嫉妒的心態,這幫文人把李諒祚記錄成了一個昏庸無道,一無是處的混蛋君王。
歷史給李諒祚正了名。雖然這位皇帝在位時間沒有幾年,但確是歷代君王中對西夏王國發展最大的建設者。
夏惠宗李秉常:沒想到你居然是這樣的媽媽
夏惠宗李秉常(1060年-1086年)
對李秉常來說,讓他最難忘的歲月應該是他的牢獄生涯。
年少即位,根基不穩。小皇帝居然被自己的母親梁太后囚禁在了興州。
都聽說過兒子坑爸爸或者爸爸坑兒子。媽媽坑兒子,還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當然,皇帝被關起來,大臣們是強烈抗議的。梁太后迫於壓力,又把皇帝放了出來。
臨朝親政沒能改變李秉常大權旁落的情況,似乎每一代西夏君王都伴隨著外戚勢力的入侵。
鬱郁不得志的李秉常一度十分自閉,尋思我說啥也不算,也不能當家做主,我活著還有什麼勁啊!不久之後就領了便當,戲份殺青。
夏崇宗李乾順: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
夏崇宗李乾順(1084年-1139年)
李乾順是個非常非常雞賊的皇帝,從他當了皇帝之後的外交政策上就能看得出來。
他和大宋政府也許是有什麼解不開的仇恨,大遼國崛起的時候,他聯合遼國對抗宋朝。金朝崛起時,他聯合金朝對抗宋朝。
說白了就是我跟宋朝死磕上了,誰牛我找誰幫我一起對付宋朝。
結果宋朝沒完蛋,西夏也沒完蛋。遼國和金國這倆老大哥一頓折騰,國力下降,深受其害。
沒想到“實力坑隊友”的李乾順一看遼金兩位老大哥勢頭不妙要完蛋,居然又和大宋重修舊好,重回宋朝爸爸的懷抱。
大遼:西夏不講武德。
金國:西夏不講武德。
但這事還真不怪李乾順,因為西夏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特殊了。國家不大,但是身邊圍了一幫鄰居。
宋朝、金國、遼國、吐蕃、回鶻都虎視眈眈,在這樣的夾縫中求生存,左右搖擺,時時依附強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國策。
夏仁宗李仁孝(1124年-1193年)
李仁孝的出現,把西夏王朝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昏庸無道的君主各有不同,優秀的帝王品質都大同小異。
李仁孝注重法制,依法治國,還頒佈了《天盛年改定新律令》。
這是西夏曆代中最完善的法律文典,共20章、1460條。內容包含了訴訟法、刑法、民事、經濟法、婚姻法、行政法等各種法律制度。
這本法典一度被外國學者稱為“中世紀空前絕後獨一無二的法律寶典”。
法律制度完善了,李仁孝又實施了少數民族漢化過程中的一大壯舉——“施行科舉”。
試想一下,一幫糙臉壯漢彎弓搭箭地坐在一個小房間裡,舞文弄墨,相當壯觀。
這位皇EMGRAND EC7情萬丈,能力也有,實力也夠,咔咔一頓改革,讓西夏成為了少數民族政權中一顆璀璨的星。
而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一個少數民族想要發展,想要從四線小城市轉變為國際化大都市,“漢化制度”的推行,是不可避免的。
夏桓宗李純佑:老實人也有錯啦?
夏桓宗李純佑(1177-1206)
李純佑性格溫順,雖然沒啥本事,但也沒啥太大毛病。
他貫徹了“我沒本事,但我也不亂整事”的原則,在位期間基本上貫徹落實了李仁孝的制度。老老實實地貫徹先皇的治國思想。
所以西夏在他手裡的時候,沒進步,也沒倒退。
歷史可以原諒平庸者的無能,但歷史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此時的蒙古部落已經開始逐漸崛起,並且對西夏發動了第一次攻擊。
蒙古鐵騎的本事,我想大家都瞭解。但李純佑並不瞭解,也不重視。
西夏開始走下坡路。而且還是掛五檔下坡。
夏襄宗李安全:跟著我李安全混,你將十分安全
夏襄宗李安全(1169年-1211年)
雖然李安全的名字叫李安全,但在他統治下的西夏卻不怎麼安全。
李安全喜歡打仗,尤其愛和金國較勁。
這一打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三年五年,而是整整十三年。
十三年裡,兩個國家大大小小打了二十五次仗。
在這場戰爭裡,金國是正義的一方,因為金國就是老老實實在自己家裡那一畝三分地待著,是西夏主動過去撩撥人家的。
但兩個國家都因為長期的交戰導致國力大幅度下降。
蒙古族首領鐵木真樂見其成,你們打仗我發展,你們爭鬥我壯大。
李安全在軍事上錯誤的決定,葬送了西夏最後的命運。
夏神宗李遵頊:今天學習不努力,明天努力來學習
夏神宗李遵頊(1162年-1226年)
李遵頊和大夏皇室沒有任何關係,一丁點也沒有。這位老兄原本是西夏國科舉考試的狀元。
當上狀元沒多久,自己親爹就反叛了。狀元郎在一臉懵的狀態下被父親推上了皇位。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狀元身份登上皇位的人,也是最後一個。
這位皇帝可謂是“科舉考試第一名,治理國家賊不行”。
此時的蒙古帝國吞併天下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但李遵頊不僅不瞭解唇亡齒寒的道理,反而更加破壞和自己鄰居國家金國已經千瘡百孔的關係。
此時的大臣也好,皇親國戚也好,都知道這時候必須得和金國小兄弟手拉手來對抗蒙古勢力了。大臣力諫,皇親勸說,就連太子也加入了遊說夏金合盟的隊伍中。
李遵頊表示:閉嘴!沒有功夫兒聽你們扯淡,再天天廢話,我連皇帝也不幹了。
李遵頊不是說說算了,沒多久就把位子傳給了兒子,自己當起了太上皇。
由此,這位皇帝也達成了人生中的第二個成就:西夏曆史上唯一一位太上皇。
夏獻宗李德旺:為什麼追我?我又沒有急支糖漿!
夏獻宗(1181年-1226年)
西夏的皇帝名字起的一個比一個吉利,什麼李安全啊,李德旺啊。但西夏的國運卻一天不如一天。
李德旺即位的時候,國家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
新皇帝終於想明白了,金國是自己唇齒相依的老大哥,兩個國家打來打去,最終只能是自掘墳墓。
於是他聯絡金國,表示兄弟這麼多年了,咱們打著打著也有感情了,咱倆別打了,聯合起來對付蒙古人吧。
金國何嘗不是這麼想,但是多年的戰爭,已經把金國的大家大業也玩了個底兒掉。
金國表示:兄弟,我現在自身都難保了,你就別找我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自此之後,西夏王國開啟了被蒙古軍隊追著攆的流亡歲月。
李德旺表示:鐵木真兄弟,打人別打臉,打臉傷自尊啊。
夏末帝李睍:沒想到成吉思汗也不講武德!
夏末帝李睍(???-1227年)
李睍當上皇帝的時候,西夏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但亡國的結果不能怪到李睍頭上。
對李睍來說,縱然有再強的決心和能力,也很難將這個積重難返的西夏王朝盤活。
因為他現在只有一支孤軍和一座破爛的城池。
而且他也沒有那份想要力挽狂瀾的心。
蒙古大軍圍城,前有追兵,後無退路。
李睍果斷選擇了投降。因為投降的待遇得挺好的,成吉思汗表示:兄弟,只要你投降,榮華富貴大大的。
年輕單純的李睍信了,他前腳投完降,後腳成吉思汗就去世了。
小成同志的子孫開啟成吉思汗的遺詔,上面寫著一行字:殺了小李子。
李睍:成吉思汗你不講武德!
歷時189年的西夏帝國轟然倒塌,沒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總結
大夏189年的國史中,湧現過治世的名君,也出現過禍國的昏君。
這是一個政權交替豐富而複雜的國度。
對內,他們完成了從氏族制度到漢化制度的轉變。
對外,他們和宋、遼、金、蒙古、回鶻、吐蕃等國斡旋,一直處於一個顛沛跟從的狀態——這也是小國的弊端。
一百多年的歷史不算太長,但西夏王朝的文化、科技、制度等方面在同時期的民族政權中,都尤為突出,他們同樣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