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鐘

    現在,美伊兩國之間的鬥法,似乎更多的是在輿情戰和心理戰層面展開,雙方你來我往地嘴炮打個不斷,貌似非常熱鬧,吸引了全球媒體和關注國際熱點的讀者目光。

    儘管美軍在海灣地區部署了兩支航母戰鬥群,以及一支用於支援作戰的兩棲攻擊作戰群,包括B-52戰略轟炸機、F-35A隱形戰機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等,但對伊朗始卻終未採取軍事打擊行動。

    5月26日,伊朗軍方對美國發出強硬警告,如果美國軍艦進入波斯灣做出愚蠢的“舉動”,伊朗將使用導彈和“秘密武器”,將其沉入“萬丈海底”。

    實話實說,美海軍不可能傻到讓其航母作戰群或兩棲攻擊作戰群進入狹窄的波斯灣,進入伊朗軍方各種各樣的反艦導彈的有效射程內,即便護航的宙斯盾巡洋艦和驅逐艦上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和海麻雀防空導彈包括近防炮系統等都不是吃素的,能攔截伊朗軍方射來的大部分反艦導彈。

    但畢竟被動防禦的話,最先進的宙斯盾防禦系統都會手忙腳亂,被漏網的反艦導彈擊中,對薄皮餡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都會吃不了兜著走,對航母的毀傷力也非常大,美海軍不願也冒不起這個巨大的風險。

    至於伊朗軍方發言人所說的“秘密武器”,其實,伊朗軍方沒什麼秘密的大殺器,也就是仿俄羅斯的超空泡魚雷,早在2017年5月份時,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證實,伊朗軍方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發射了“HOOT”的高速魚雷,這種被稱為“超空泡魚雷”的新武器,其實就相當於水中發射的火箭彈,不會轉彎也沒有引導能力,但是卻具備強大的殺傷力,美海軍早已引起注意,並能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此外,伊朗軍方所謂的“秘密武器”,就是前幾天伊朗軍方對外公佈影片中在波斯灣海域擊中靶艦的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但此型反艦彈道導彈射程只有300公里,只要美海軍航母編隊或兩棲攻擊艦編隊不進入波斯灣,伊朗海軍就沒有機會擊沉美航母。

    綜上,伊朗軍方關於用“秘密武器”擊沉美海軍航母,既有忽悠的成分,同時又具備擊沉美航母的可能性,但前提就是如同伊朗軍方所言美海軍航母編隊進入波斯灣,但也只能是有擊沉的可能性,並不一定就能擊沉美航母。

    美航母都是滿載排水量10萬噸級的海上龐然大物,美海軍確實驗證過魚雷、導彈打擊航母的抗沉性試驗,靶艦沒有任何防禦手段,要擊沉航母都非常困難,更何況是有艦載機、護航艦艇保護,且自身也有近防炮和防空導彈包括電子殺傷、誘餌彈干擾等軟殺傷手段,所以伊朗軍方並沒有十足把握能擊沉美海軍航母,因此,其對外高調發聲,更多打的是心理戰,當然,不免有些許忽悠的成份在裡面。

  • 2 # 軍務督辦

    就在美國退出協議,恢復對伊制裁後不久。2018年8月10號,部分美國新聞媒體就指出,伊朗上週在霍爾木茲海峽進行的軍事演習中,試射了彈道導彈。隨後,伊朗媒體也在影片報道中確認,此次試射實驗中的目標靶是位於海面上的一艘模擬靶船。根據媒體報道,試射的彈道導彈是“法塔赫”110型短程彈道導彈。實際上伊朗有兩款類似的導彈系統:“法塔赫”110型地對地彈道導彈和“波斯灣”III型反艦彈道導彈系統,二者在外觀上十分相似。很有可能“波斯灣”III型反艦彈道導彈就是在原有的“法塔赫”110型地對地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法塔赫”110型短程彈道導彈彈體頭部整流罩形狀同“波斯灣”III型反艦彈道導彈有明顯區別。這款地地導彈的頭部明顯更為尖銳,而“波斯灣”III型反艦彈道導彈的頭部明顯更為平緩。根據伊朗公開的資料,“法塔赫”110短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250Km,最小射程150Km,戰鬥部質量450Kg,圓機率誤差不大於750m(也就是說本來想打最中間,可能最後彈著點離中心750m都是屬於可接受的,也就是大致就是一個半足球場那麼大的一個範圍都是有可能的)。導彈頭是鈍的還是尖的,這和制導方式不同有關。“波斯灣”III型反艦彈道導彈頭部明顯圓,這是因為在末端採用了電視制導的制導方式。根據伊朗電視媒體公佈的影片資料,導彈在下降段確實有拍攝到目標靶船的影片資料(上圖),採取電視制導可以使其命中精度更高,可以說指哪打哪。而且電視制導是可以打擊時敏目標的,就是像美國航母這樣的移動目標。

    美國現役航母甲板的面積大致有3.2個足球場那麼大,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導彈基本上可以說,打美國航母是一打一個準。但是問題在於這些導彈能不能突破美國航母的層層防空圈,最後擊中美國航母?美軍航母編隊的防禦縱深大概為1400公里範圍內的區域。這防禦範圍還是不以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而定的。目前美軍航母編隊的防禦體系非常複雜,從水下到水面,再到空中,都是三維立體多層次的防禦模式。美軍航母編隊的組成是一艘航母,數艘導彈驅逐艦,兩艘補給艦,三艘核攻擊潛艇。如果航母編隊執行高風險的海戰,導彈驅逐艦會增加四五艘,補給艦會增加兩艘。在美軍航母艦隊中,E-2鷹眼艦載預警機擔任最外沿防守預警。E-2鷹眼艦載預警機探測距離可達650公里,可以跟蹤分析超過2000個目標,具備很強的空中指揮能力,屬於航母編隊最強的預警力量。宙斯盾驅逐艦的雷達系統能實施全方位搜尋,搜尋距離400千米,可同時跟蹤監視400批來襲目標,並能自動跟蹤其中100批最具危險的目標,能同時引導防空導彈攔截12枚導彈系統;可在1秒鐘內測出目標的方位併為火控系統提供目標的距離、高度及速度等引數;可在50微秒內進行搜尋與跟蹤方式的轉換。這還不包括艦載機和近程的密集陣彈炮系統的防空能力,所以美國航母艦隊的防空體系至少八九層攔截網,可以應對大多數情況下的飽和性攻擊

    這還是屬於比較樂觀的,伊朗導彈能順利發射出去,但是美國估計不會這麼容易讓伊朗把導彈發射出去。1992年5月,美國前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約最高盟軍司令官的海軍上將詹姆斯就提出了聯合海空作戰的構想。2009年7月,美前國防部長蓋茨要求海軍部和空軍部發展新型聯合作戰理論,即“空海一體戰”作戰概念。2009年9月,美國空軍總參謀長諾頓·施瓦茨將軍和海軍作戰部長加里·拉夫黑德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其核心內容就是透過整合海空軍戰力,聯合亞太地區盟友,共同遏制或擊敗潛在的區域性對手。2010年5月,美國防部長蓋茨在發表講話時,正式提出了“空海一體戰”的概念。其作戰方案依次為:1、利用美國高度發達的情報監視系統,徹底地掌握敵國高價值軍事目標的具體座標,陸續地將其快速摧毀,重點是切斷敵國的遠端進攻能力(中短程彈道導彈)、防空能力。2、在大威脅目標被摧毀後,以盟國作為快速補給平臺,與盟國共同進行大規模的精確轟炸任務,直到敵國宣佈投降為止。

    雖然這個作戰方案當時是為中國量身打造的,但是美國依據這個方案,一直在發展打擊敵方地地和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F-35就是這把尖刀,在紅旗軍演中,四架F-35A組成的對地攻擊波主要尋找地空導彈發射陣地並進行摧毀。F-35A的實際戰果是,這四架F-35A在15分鐘內摧毀了四個發射陣地,此次對地攻擊的重點是面對裝備有介於S-300和S-400之間級別的地對空導彈的假想敵時(伊朗很符合),在演習過程中,F-35戰鬥機沒有被鎖定更沒有被擊落。實際上,不管是F-22還是F-35,都有可能被先進長波雷達在一定距離探測到,但卻很難將其鎖定(制導雷達波長短),這使得F-35可以刺穿敵方防空系統,在近距離投擲制導炸彈,將包括防空陣地和地地導彈陣地在內的多型別地面時敏目標摧毀。(上圖為在中東開啟野獸模式的F-35戰機)

    當中東的局勢發展到今天,已經能很難說是誰對誰錯,畢竟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確實也是譭譽參半。西方勢力以武力脅迫,妄圖控制中東是真;伊朗圈地自重,妄圖研製核武也是真。值得一提的是,伊朗還在日前公佈了一段影片,裡面展現了伊朗的殺手鐧。伊朗在這個時間點上高調宣傳自身的地地彈道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實際上政治恐嚇意味十足。

  • 3 # 成為想成為的人tt

    美國近來不斷加大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力度,在5月初向中東部署“林肯”號航母戰鬥群、B-52戰略轟炸機和“阿靈頓”號船塢運輸艦後,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再度宣佈向中東增兵1500人。伊朗這邊也不示弱,據路透社25日訊息,伊朗軍事指揮部顧問莫爾塔扎稱,伊朗也正在部署“新型秘密武器”以應對美國戰艦。雖然他並未具體說明是何種“秘密武器”,但如無意外應該就是近期頻頻試射的伊朗中國產“波斯灣”、“霍爾木茲”等反艦彈道導彈。那麼伊朗反艦導彈的戰力到底如何,他們又是否真有其他的“航母殺手”

    由於戰略地位顯著和自然資源豐富,伊朗一直非常重視海軍力量的發展,但在上世紀70年代向美國購買基德級導彈驅逐艦失敗導致海軍發展受挫之後,考慮到無法再從西方國家獲得大型戰艦,伊朗海軍便轉而開始大力發展反艦導彈,試圖藉此增強對敵海軍大型艦艇的防禦作戰能力。伊朗反艦彈道導彈發展,走的是一條從引進反艦巡航導彈到自研反艦彈道導彈的路子,而在其中曾扮演過關鍵角色的便有C-802反艦導彈和東北亞某國的固體燃料技術。

    一款彈道導彈能被認定為是反艦彈道導彈,最主要是其要具備能夠打擊海上移動艦船的能力。與中國東風-21D中程反艦彈道導彈不同的是,伊朗的這兩款反艦彈道導彈,其主要飛行彈道都是在大氣層內,而且射程較近且全程飛行時間較短。此前在有關伊朗反艦彈道導彈的戰力評析中,曾有觀點錯誤地將射程短誤認為成反航母優勢,他們認為這一方面留給航母編隊的攔截視窗將較狹窄,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需要衛星等遠端監視手段來發現或鎖定航母的問題,僅以岸基雷達就可以達成指示目標的功能。

    首先來看“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波斯灣”反艦導彈發展自“征服者”110型短程地地導彈,於2011年2月首次曝光,射程300公里,可以至少3馬赫的速度攻擊海上目標。據悉該導彈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末段則改為紅外成像制導,可發現和鎖定目標艦船的紅外特徵。雖然“波斯灣”名義上初步解決了伊朗海軍遠端打擊美軍艦艇的需要,但由於使用光電導引且速度較慢,非常容易受到敵方干擾和攔截,所以伊朗海軍在其問世後不久便開始研製新的反艦彈道導彈。

    這款新的反艦彈道導彈便是2014年首次現身的“霍爾木茲1”。“霍爾木茲1”在外觀上與“波斯灣”差別並不大,僅將彈頭由卵圓形改為了圓錐形,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將導引頭紅外導引改為了更容易穿透遮障並避免干擾鎖定目標的無線電導引。

    之後伊朗海軍又在“霍爾木茲1”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動力和彈道,發展出了“霍爾木茲2”導彈,並在2017年3月進行首次試射。據伊朗媒體指出,當時共有兩枚“霍爾木茲2”反艦彈道導彈被髮射出去,其中第二枚曾成功命中了150公里外的浮動平臺。

    “波斯灣”和“霍爾木茲”系列都屬於單級固體彈道導彈,從伊朗方面公佈過的畫面來看,它們除了在尾部都設定有4個垂直分佈的截尖直角三角形尾翼外,還在尾翼前端縱向佈置了4副三角形空氣舵,此外在彈頸處也都有4副小型直角三角形彈翼。這些設計使得“波斯灣”和“霍爾木茲”導彈具備了一定的對地目標精確打擊能力,但無奈受限於“征服者”系列固有的單級彈體,其最多隻能在飛行中適當調整導彈姿態以保證一定的打擊精度,而無法實施更為複雜的機動變軌,也就是並不具備精確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

    這裡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移動”這一概念,雖然伊朗在此前的試射中曾多次擊中海上目標,但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靜止”的海上目標。儘管海上目標的移動速度的確相較陸地較慢,但短程彈道導彈在飛行5至7分鐘後到目標上空時,艦船還是會移動一定距離(30節航母至少就可以機動4-5公里),而這還是沒有把偵察得到目標初始位置資訊傳遞至火力單元時間算在內的理想情況了。

    如果要在這個距離上硬靠末制導訊號去鎖定目標,按現有反輻射導引頭的發展水平來看,反艦彈道導彈是絕不可能擊中目標的。因此可以說,短程彈道導彈的“標配”——“射程短”,不僅沒有縮短航母戰鬥群的攔截視窗,反而使導彈失去了在彈道中段進行機動變軌的能力,間接給航母戰鬥群增加了逃逸視窗,加之彈體尺寸偏小所導致的末段對目標成像制導能力受限,短程反艦彈道導彈又進一步失去了再次尋的的能力。鑑於此,基本可以認為“波斯灣”和“霍爾木茲”系列實際上是並不能被稱作是標準的反艦彈道導彈的。

    那麼“僅以岸基雷達就能指示目標”的說法又錯在哪呢?根據伊朗方面的說法,“波斯灣”和“霍爾木茲”系列的反艦彈道導彈射程約為300公里,這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美軍僅以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配合其射程超過200公里的標準-6防空導彈,就可以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最容易被攔截的上升段,將其打下來。而對於近在咫尺的岸基雷達,美軍甚至只需要出動艦載機就可以輕易端掉雷達基地。因此所謂的“射程短是優勢”的說法其實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鑑於“名聲在外”的反艦彈道導彈並不能扛起反擊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重任,伊朗海軍其實不妨還是老老實實地迴歸到用反艦巡航導彈實施“狼群戰術”這一古典方案上來,畢竟後者打中艦艇的機率還是要比前者要高上不少的,比如2016年胡塞武裝就曾使用伊朗制的“努爾”反艦導彈擊沉過阿聯酋的美製HSV-2迅捷號快速運輸船。

    可能伊朗方面的確也有實施“狼群”戰術的想法,甚至因此還為“努爾”反艦導彈打造了不少變種出來。比如前段時間伊朗於霍爾木茲海峽舉行的守衛-97大規模海空聯合演習中,伊朗海軍就曾公開“展示”過一款“納斯爾”潛射反艦導彈,併成功命中了預定目標。“納斯爾”潛射反艦導彈便是在“努爾”艦載反艦導彈基礎上研製而來,據說射程可達數十公里,能夠裝備在各種排水量僅有上百噸的小型水面艦艇和潛艇上,恐怕就是準備對美軍艦艇“一擁而上”的。

    不過我們這裡其實還是要給伊朗海軍潑上一番冷水的,畢竟技術水平落後的“努爾”反艦導彈也並非是每次都對美製艦艇奏效的。比如胡塞武裝在嚐到阿聯酋海軍的甜頭後,就曾想再用“努爾”反艦導彈來擊沉美軍艦艇,但結果不是墜海就是被宙斯盾艦成功攔截。其原因便是“努爾”反艦導彈的戰力其實還是太弱。

    首先在電子對抗方面,“努爾”末制導依賴雷達末制導導引頭,而該導引頭技術較為單一,同時技術相對落後,缺乏一定的電子對抗手段,結果就很容易被敵方電子干擾。比如宙斯盾艦無論是釋放電子箔條,還是或進行主動電子干擾壓制,都能起到效果,使“努爾”導彈失去目標最終墜海。

    其次反艦導彈要打擊目標,還是需要岸基搜尋雷達提供大概的目標區域引數的。一般反艦導彈在發射後,會依靠自身中段導航系統飛至引數所指定的目標區域上空,然後末制導雷達開機搜尋目標併發起攻擊。但如果沒有岸基雷達為導彈提供初始方位,那麼導彈就會成為瞎子,在末制導雷達開機時,很可能周圍根本就搜尋不到目標,最後也只能墜海自毀。這時伊朗海軍其實就會再度面臨前面所提到的岸基雷達的問題了。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伊朗海軍的最大問題是與美軍的“空間距離”問題,換句話說,伊朗海軍需要一款能夠近距離對美艦發起攻擊的武器。目前伊朗海軍共擁有3艘從俄羅斯購買的3000噸級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一艘剛剛服役500噸級的征服者級常規動力潛艇、近20艘300噸級的加迪爾級常規動力潛艇和多艘薩巴赫-15型袖珍潛艇。相對於大中型潛艇,小型潛艇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種近海淺水環境中,由於目標小、噪音低,往往更加遊刃有餘。其實伊朗海軍不妨可以利用小型艦艇靜以待地,適當時機利用魚雷和水雷對美艦艇實施封鎖打擊。

    另外小型潛艇非常適合在近海、狹窄海峽執行特殊任務的優勢,其實還為伊朗海軍拓展了另一條新路,比如他們可以放棄打擊美軍艦艇,轉為封鎖海峽,或是輸送特種部隊或偵察士兵滲透到美軍在海灣的基地進行偷襲。以伊朗裝備數量較多的加迪爾級潛艇為例,雖然這種潛艇的排水量只有300噸左右,但改裝成特種部隊輸送艇,其實是要比裝備潛射反艦導彈要更有威力的。

    總的來說,伊朗海軍現有的反艦實力是並不足以威脅到美軍艦艇的,幸運的是,目前來看美伊爆發戰爭風險並不大,但這卻並不代表伊朗海軍不需要在將來繼續壯大反艦力量了。而以上面我們的分析來看,伊朗海軍除了繼續加強反艦彈道導彈的研製外,其實更正確的路是改為研發或引進一款射程在400公里以上,並具備超聲速突防能力的重型反艦巡航導彈,畢竟與速度更高的反艦彈道導彈相比,反艦巡航導彈的部署和使用更為靈活,對作戰體系的依賴也更小。

  • 4 # 孔乙己亂彈

    美國與伊朗的武力對抗已經是……箭在弦、刀出鞘。

    美華人在伊朗的家門口擺放了兩個航母戰鬥群、伊朗人的反制能力如何??(美軍航母戰鬥群規模)伊朗人高調宣稱擁有6000枚各型別反艦導彈武器系統……(美華人的情報分析伊朗差不多有2000枚)!(伊朗的反艦導彈武器)

    先把伊朗的反艦導彈武器系統數量放一邊、看看伊朗人的反艦導彈武器系統的構成!

    伊朗人的反艦導彈分三大類:“考斯爾”、“勝利”、以及最新型的“佐勒菲卡爾”含概近、中、遠端以及陸基、艦艇、飛機發射模式、反艦導彈種類齊全“門類”繁多。(“佐勒菲卡爾”是打擊距離超過700公里的伊朗新型反艦彈/原形彈是C802型)伊朗的反艦導彈大多數都是進口貨和少量的伊朗“自主研發”的“高仿”品。進口/反艦導彈有法國貨、俄羅斯產品以及中國的產品型號。伊朗的地理位置以及身處的環境(伊朗人只要能控制/成功封鎖……“霍爾木滋海峽”就是勝利。)

    伊朗拿啥去控制封鎖“霍爾木滋海峽”和打擊來勢洶洶的美軍航母戰鬥群?只有一個方式……反艦導彈武器!

    (伊朗的導彈快艇“約尚”/屬於法國的“女勇士II”級導彈快艇配備“漁叉”反艦導彈)(伊朗特色的導彈快艇)伊朗的“勝利”系列反艦導彈“光明”型號由HQ2Surface-to-Air-MissiIe升級改造而來……(“加迪爾”級/GhacdIv潛艇發射Nasrs-1反艦導彈)(伊朗最新型中國產“波斯灣”反艦導彈是由C701改造而來)(伊朗艦艇裝備的HHQ-II反艦導彈)(伊朗的岸基型C601反艦導彈)(伊朗陸基型號NasI-1反艦導彈)(伊朗中國產的最新型反艦導彈)

    伊朗的海軍實力以及反艦導彈武器系統、能不能在真槍實彈中發揮實質性作用??有待實戰檢驗……

  • 5 # 銳度何老師

    說心裡話,我現在寫東西不想有太明確的指向性,誰好,誰不好,誰對,誰不對。但就這個問題而言,說能的同學,恐怕是不知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為何物了。

    上次看閱兵,伴著雄壯的音樂,一排排的導彈開過去,這種場面也有心理預期,也就沒怎麼興奮。東風26出場的時候,畫外音說這導彈如何如何,我當時有點處於迷糊狀態,像被催眠了似的,後來東風26的方陣都過去了,然後激靈一下,趕緊回放一段,聽到解說:可以打擊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當時一下子就從椅子上竄起來,太震撼了。

    第一次看殲20、055、中國產航母的時候根本沒這麼激動。

    東風21、26反艦彈道導彈的意義絕對不低於原子彈爆炸。跟殲20、中國產航母、055大驅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有了這兩款武器,基本上可以保證在家門口,3000公里以內,能有效擊沉美軍航母。

    反艦彈道導彈號稱是改變海戰規則的武器,也是中國獨一份的殺手鐧。俄羅斯沒有、美國沒有、英法都沒有......這種武器非常管用,想擁有,難度大於登月。中國研製出這麼個東西,那也是被巨大壓力逼的,也是傾國力研製的。

    反艦彈道導彈不是伊朗這樣的國家可以有的。

    因為表面上是一枚彈道導彈,背地裡是有一套龐大的體系在支撐著這枚導彈。反艦彈道導彈是一套體系,是一套系統性武器,在這個體系中,最核心的東西並不是導彈本身,而是:衛星!

    沒有米級、分米級定位的衛星系統,就沒有反艦彈道導彈。

    這就是伊朗不可能有反艦彈道導彈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其他國家很難擁有反艦彈道導彈的原因。

    東風21、東風26的精髓不是導彈本身,而是北斗衛星。現在北斗衛星已經全球組網,在我們家門口精度更高。北斗系統是完全掌握在中國自己手裡,可靠,精度足夠高。這是反艦彈道導彈的基礎。

    反艦彈道導彈跟常規反艦導彈比,最大的優勢是射程。普通導彈的射程也就是100多公里,300公里,老蘇聯的反艦導彈能打到550公里。但反艦彈道導彈可以打2000公里、3000公里、4000公里,有著本質的差距。

    想擊中幾千公里之外的航母,是有前提的。就是得先:定位。最起碼你得知道它在哪,你才能擊中它,對不對?而這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航母在近處看是個巨無霸,但在幾千裡之外的大海上,那就是個小黑點,想透過衛星發現它,並精準定位,為導彈提供座標,非常難實現。用衛星發現幾千公里之外的航母,並定位到米級以內,這是反艦彈道導彈的入門門檻,而這個門檻由於太高,幾乎是把所有國家直接就擋在了門外。

    導彈導彈,你得先有“導”才能再有“彈”。什麼是導?就是引導。得先有眼睛、耳朵,也就是衛星、雷達、偵察機,能先發現目標,然後才能把彈引導過去,從而擊中目標。而不論是反艦彈道導彈還是常規反艦導彈,都需要這些眼睛事先為它們指引。

    伊朗沒有衛星,他就不可能有反艦彈道導彈。

    當然,如果美國把航母開到伊朗的近海,離岸只有10公里,並停在那裡不動,伊朗人用簡易雷達,望遠鏡也能定位,然後引導它們的彈道導彈打過來......但這就屬於搞笑版了,不可能發生的事。

    伊朗也有一些常規的反艦導彈,但這些導彈都是兩伊戰爭期間從中國和蘇聯買來的。存了30年的導彈,究竟還能不能用,這本身就是個大大的問號。而且這些導彈也面臨著“導”的困境。

    沒有衛星,就不能為反艦彈道導彈進行制導。而沒有偵察機、雷達站,連常規的導彈也都失去了眼睛。伊朗的偵察機,雷達都是1979年以前買美國的,兩伊戰爭買蘇聯的,本身制導能力就接近於零。如果跟美國開戰,再算上美軍的電子戰機、反輻射導彈壓制,根本不可能起到作用。

    談伊朗的反艦彈道導彈明顯是想的太多了。他的常規反艦導彈想發揮出一些戰鬥力都得靠奇蹟。伊朗的反艦導彈射程只有幾十公里。第一,不會有誰傻到把大型軍艦開到離伊朗海岸只有幾十公里的位置上。第二,伊朗的艦船也不可能突擊到離美軍艦船隻有幾十公里的距離上。

    而且即便是幾十公里,也是視距之外。沒有偵察機、雷達的制導,發射反艦導彈也只能靠猜。我猜50公里之外可能有一艘軍艦,然後就向那裡射了一枚導彈,這枚導彈就剛好擊中了軍艦,這個機率要遠遠低於中2000萬大獎。

    在沒有偵察機和雷達的指引下,伊朗的岸基反艦導彈和艦載反艦導彈的作戰距離是在30公里之內,用眼睛觀測到敵艦,人肉制導,然後再向目標發射導彈,這才有可能擊中目標。

    而在開戰初期,就把軍艦開到伊朗近海幾十公里,艦長估計也該槍斃了。

    沒有衛星、偵察機和大型岸基雷達,沒有這些探測裝置,沒有這些眼睛,沒有這些制導工具,所謂的導彈也只是火箭彈。伊朗的對海打擊距離應該是在50公里甚至是30公里以內,跟射程30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比,還差了2個數量級。要是伊朗在幾十年的嚴密封鎖下都能搞出反艦彈道導彈,你讓俄羅斯、英法德、以色列、印巴日韓的臉往哪放?

    伊朗有一些中短程彈道導彈,但這些導彈只能打擊對方城市這種大型目標,而且還得是不能動的。彈道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只有兩個字的區別,但這也是我的名字和馬雲的名字,只差了2個字的距離。

    反艦彈道導彈想發揮出可靠的威力,不光要有衛星,大型遠端雷達、電子偵察船、大型偵察機、預警機、無人機、水下監聽、潛艇......這些東西都得有,而且還得再加個前提:2019年最新款。這些東西缺一樣,導彈成為擺設的可能就增加一分。全沒有,導彈那就是個擺設。

    一個人開著價值1000萬的車,背後就得是2個億的家產在支撐著。一個步兵不起眼,背後都得是10個後勤人員,100個軍工人員在支撐。得是成千上萬人的服務,才能保證1架飛機在天上。哪能光看表面這點兒東西。

    也有朋友說把北斗給伊朗用。如果伊朗的導彈用北斗制導並攻擊美軍,那就是等於直接宣戰了......不可能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與伊拉克建交嗎?蘇萊曼尼為什麼會在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