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金空遠889712

    環境影響評價是專案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包括專案建設方案所需要的環境條件研究,影響專案建設環境因素的識別和分析,需要採取的保護對策和措施,以及相關的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經濟分析。

    本講重點介紹環境價值的評價方法。

    一、環境價值評價的主要方法 環境價值就是對環境質量進行貨幣量化的價值,一般採用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和意願調查評估法對環境價值進行量化。

    例如,某種廢棄物的排放會影響到其周圍地區其它廠商的生產,因而就可以用其它廠商因減產而減少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環境價值。

    如果環境質量變動影響到的商品是在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銷售的(比如存在著壟斷或價格補貼,或者企業不自負盈虧,因而可以不顧市場供求狀況和產品銷售狀況亂漲價等等),應採用影子價格來計算環境影響價值。

    2.人力資本法或收入損失法 環境質量變化對人類健康有著多方面的影響。

    人力資本法或收入損失法是專門用於評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環境價值評價方法。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力資本是指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它主要包括勞動者的文化技術水平和健康狀況。

    人力投資是對勞動者健康狀況和文化技術水平所進行的投資。

    人力投資的成本(費用)包括個人和社會用於教育及衛生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人力投資的收益(效益)包括個人受教育和接受衛生保健後所帶來的個人收入增加和社會效益。

    為簡化計算,人力資本法只計算因環境質量的變化而導致的醫療費開支的增加,以及因勞動者過早生病或死亡而導致的個人收入損失。

    前者相當於因環境質量變化而增加的病人人數與每個病人的平均治療費(按不同病症加權計算)的乘積,後者則相當於環境質量變動對勞動者預期壽命和工作年限的影響與勞動者預期收入(扣除來自非人力資本的收入)的現值的乘積。

    3.防護費用法 當某種活動有可能導致環境汙染時,人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或治理環境汙染。

    利用採取這些措施所需費用來評估環境價值的方法就是防護費用法。

    防護費用的負擔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如採取“誰汙染,誰治理”的方式,由汙染者購買和安裝環保裝置自行消除汙染,或採取“誰汙染,誰付費”的方式,建立專門的汙染物處理企業對汙染物進行集中處理,也可以採取受害者自行購買相應裝置(如噪音受害者在家安裝隔音裝置),而由汙染者給予相應補償的方式。

    所需費用就可以作為工程專案環境影響價值測算的一種依據。

    4.恢復費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假如導致環境質量惡化的環境汙染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理,那麼就不得不用其它方式來恢復受到損害的環境,以便使原有的環境質量得以保持。

    將受到損害的環境質量恢復到受損害以前狀況所需要的費用就是恢復費用。

    恢復費用一般採用重置成本進行計算,以準確反映現實價格水平下的恢復成本。

    5.影子專案法 影子專案法是恢復費用法的一種特殊形式。

    當某一專案的建設會使環境質量遭到破壞,而且在技術上無法恢復或恢復費用太高時,人們可以同時設計另一個作為原有環境質量替代晶的補充專案,以便使環境質量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保持不變。

    同一個專案(包括補充專案)通常有若干個方案,這些可供選擇但不可能同時都實施的專案方案就是影子專案。

    在環境汙染造成的損失難以直接評估時,人們常採用這種能夠保持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不受環境汙染影響的影子專案的費用來估算環境質量變動的貨幣價值。

    (二)替代市場法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商品和勞務,它們是可以觀察和度量的,也是可以用貨幣價格加以測算的,但是它們的價格只是部分地、間接地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價值變動的評價。

    用這類商品與勞務的價格來衡量環境價值變動的方法,就是替代市場法,又稱間接市場法。

    替代市場法力圖尋找到那些能間接反映人們對環境質量評價的商品和勞務,並用這些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來衡量環境價值。

    由於這種方法涉及的資訊往往反映了多種因素產生的綜合性後果,而環境因素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而且排除其它方面的因素對資料的干擾往往十分困難,使得這種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可信度較低。

    替代市場法主要包括: 1.後果阻止法 環境質量的惡化會對經濟發展造成損害。

    為了阻止這種後果的發生,可以採用兩類辦法:一是對症下藥,透過改善環境質量來保證經濟發展。

    但在環境質量的惡化已經無法逆轉(至少不是某一當事人甚至一國可以逆轉)時,往往採取另一類辦法,即透過增加其它的投入或支出來減輕或抵消環境質量惡化的後果。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其它投入或支出的變動額就反映了環境價值的變動。

    用這些投入或支出的金額來衡量環境質量變動的貨幣價值的方法就是後果阻止法。

    2.資產價值法 資產價值法有時又被稱為舒適性價格法。

    房屋、土地等與當地環境條件有密切關聯的資產的價值,受當地環境質量的影響非常明顯。

    因此可以採用因周圍環境質量的不同而導致的同類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差異(其它條件相同),來衡量環境質量變動的貨幣價值。

    3.工資差額法 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勞動者工作場所環境條件的差異(例如嗓音的高低和是否接觸汙染物等)會影響到勞動者對職業的選擇。

    為了吸引勞動者從事工作環境比較差的職業並彌補環境汙染給他們造成的損失,廠商就不得不在工資、工時、休假等方面給勞動者以補償。

    這種用工資水平的差異(工時和休假的差異可以摺合成工資)來衡量環境質量的貨幣價值的方法,就是工資差額法。

    4.旅行費用法 這種方法認為,旅遊者前往諸如名山大川、奇峰怪石、珍禽異獸等舒適性環境資源的旅行費用 (包括旅遊者所支付的門票價格,前往這些地方所需要的費用和旅途所用時間的機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反映了旅遊者對其工作和居住地環境質量的不滿,從而反映了旅遊者對環境質量的支付意願。

    因此,在排除了其它因素(如收入)的影響後,就可以用旅行費用來間接衡量環境質量變動的貨幣價值(包括旅遊點的環境質量貨幣價值和旅遊者工作和生活地點的環境質量貨幣價值)。

    (三)意願調查評價法 如果找不到環境質量變動導致的可以觀察和度量的結果(不論這種結果能夠直接定價,還是需要間接定價),或者評估者希望瞭解被評估者對環境質量變動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在這種情況下,可透過對被評估者的直接調查,來評估他們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這就是意願調查評價法,主要包括: 1.直接詢問調查物件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具體做法包括:(1)叫價博弈法。

    透過模仿商品的拍賣過程,對被調查者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進行調查。

    調查者首先向被調查者說明環境質量變動的影響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辦法,然後詢問被調查者,為了改善環境,是否願意付出一定數額的貨幣(或者是否願意在接受一定數額的補償的前提下,接受環境質量的某種程度的惡化),如果被調查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再提高(在涉及補償的情況下是降低)金額,直到被調查者作出否定的回答為止。

    然後調查者再變動金額,以便找出被調查者願意付出的精確金額。

    (2)權衡博弈法。

    透過被調查者對兩組方案的選擇,來調查被調查者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調查者首先要向被調查者說明環境質量變動的影響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辦法,然後提出兩組方案。

    其中,第一組只包括一定的環境質量,第二組除了——定的環境質量之外,還需要被調查者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或者給被調查者一定數量金額的補償),調查者要求被調查者在環境質量與貨幣支出的不同組合中做出選擇。

    如果被調查者選擇了第一組,那就降低要求被調查者支付的金額(或提高給被調查者的補償金額),如果被調查者選擇了第二組,那就提高要求被調查者支付的金額(或降低給被調查者的補償金額),直到被調查者感到無論選擇哪一組方案都一樣時為止。

    此時,調查者將所有的被調查者在第二組方案中願意付出或願意接受的金額彙總,就可以得出上述環境質量差異的貨幣價值。

    2.詢問調查物件對某些商品或勞務的需求量,從中推斷出調查物件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主要包括:(1)無費用選擇法。

    要求被調查者在若干組方案之間進行選擇,但無論哪一組方案都不要求被調查者付款,而只要求被調查者選擇由一定的環境質量和一定數量的其它商品或勞務(也可以包括貨幣)組成的組合。

    這樣,被調查者對環境質量差異的受償意願,就可以透過他們對其它商品或勞務的選擇表現出來。

    (2)優先評價法。

    首先告訴被調查者不同的環境質量(例如不同水質的自來水)的價格,然後給被調查者一個預算額,要求被調查者用這些錢(必須用盡)去購買包括環境質量在內的一組商品。

    這樣,被調查者對環境質量變動的支付意願,就可以透過他們購買的商品組合表現出來。

    (3)德爾菲法。

    透過專家調查來獲取環境質量評價的資訊。

    意願調查評價法直接評價調查物件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從理論上講,所得結果應該最接近.環境質量的貨幣價值。

    但是,必須承認,在確定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的過程中,調查者和被調查者所掌握的資訊是非對稱的,被調查者比調查者更清楚自己的意願。

    加上意願調查評價法所評估的是調查物件本人宣稱的意願,而非調查物件根據自己的意願所採取的實際行動,因而調查結果存在著產生各種偏倚的可能性。

    當調查物件相信他們的回答能影響決策;從而使他們實際支付的私人成本低於正常條件下的預期值時,調查結果可能產生策略性偏倚;當調查者對各種備選方案介紹得不完全或使人誤解時,調查結果可能產生資料偏倚;問卷假設的收款或付款的方式不當,調查結果可能產生手段偏倚;調查物件長期免費享受環境和生態資源而形成的“免費搭車”心理,會導致調查物件將這種享受看作是天賦權利而反對為此付款,從而使調查結果出現假想偏倚。

    由此可見,如果不進行細緻的準備,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很可能出現重大偏差。

    所以在估算環境質量的貨幣價值時,應該儘可能地採用直接市場法;如果採用直接市場法的條件不具備,則採用替代市場法。

    只有在上述兩類方法都無法應用時,才不得不採用意願調查評價法。

    二、環境影響損失的評價 (一)環境汙染治理費用及環境保護成本 環境汙染治理費用,是指工程專案的建設事實造成環境汙染後,為了對環境進行治理和消除汙染而投入的資源的總和。

    環境保護成本包括環境治理費用、為預防環境破壞而投入的費用、給受害者的補償費用、發展環境保護產業投入的費用、資源閒置的損失等可能導致的各種損失之和,環境汙染治理費用只是環境保護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僅指環境保護成本中的環境治理費用。

    (二)洪災、澇災環境影響損失估算 1.洪災環境影響損失估算 洪災環境影響損失的估算,著重於受工程影響發生洪災的工礦企業、鐵路、公路等設施及房屋、農作物、幼林地等財產損失,通常為直接經濟損失。

    除此以外,還有因洪災長期淹水或決堤及垮壩的高速水流襲擊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如人群發病率、死亡率的增加,淹沒區範圍以外影響地區,由於洪災而造成產品積壓、原料短缺、供水不足等原因引起的經濟損失。

    一般透過評價洪水淹沒範圍及程度、估算淹沒地區的農作物、林木、工程設施、居民家產、工礦企業財產、事業單位資產等財產價值,並考慮財產損失率進行計算。

    2.澇災環境影響損失估算 澇災通常是由於工程的興建(如水電、防洪、公路、鐵路等大型工程),改變了天然的地形、地貌,引起地下水位及水流排洩條件的改變,從而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化,導致經濟損失。

    從環境角度看,澇災引起的經濟損失,除了對農作物導致減產、甚至絕收外,還將導致飲用水質汙染、人群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及防疫消毒人員、藥劑的增加。

    財產損失包括農作物經濟損失、土壤鹽鹼化的經濟損失等。

    可通過當地同類型農作物損失率或減產率調查確定。

    (三)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環境影響損失估算 1.水土流失環境影響損失估算 由於工程的興建和執行,工程強化了水土流失的程序(速率),或增大了水土的流失量,這是工程專案對環境造成的直接影響。

    而水土流失量或強度的增大,又引起諸多環境的變化。

    在計算環境影響經濟損失時,應包括工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和水土流失對次生環境的影響兩個方面。

    工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包括人為地對土地造成破壞而失去土地或改變景觀,或由於工程實施引起的對土地破壞而失去土地或改變景觀兩個方面。

    2.人群健康影響經濟損失的估算 估算人群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其前提是工程對人群確實具有誘發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的因素,即透過環境醫學對人群發病率及死亡率的專門預測,分析研究,具體指出工程(或整個區域內的有關工程)影響人群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量。

    而如果環境醫學專業提不出具體資料,則人群健康影響經濟損失就無法估算。

    但這並不妨礙開展該項經濟損失估算方法的研究,因為對人群發病率及死亡率的預測,不屬於環境經濟的範疇,它的任務是如何根據環境醫學提出的具體資料,透過某種方法,將這部分經濟損失估算出來。

    估算人群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則必先確定人的生命價值。

    一旦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人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增量得以確定,透過人的生命價值的估算,就可推求出人群健康影響的環境經濟損失。

    (四)水體、大氣汙染環境損失的估算 1.水體汙染環境損失的估算 水體汙染是指由於工程專案的實施而引起的廢水及汙水的排放,使清潔的天然水體水質超標,導致水體功能減弱或喪失而遭受的損失。

    一般應考慮缺水的經濟損失,包括由於供水水源斷絕而引起的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損失,由於工程專案造成的低溫水對農業灌溉、漁業生產造成的損失,熱汙染、水體汙染對水體中魚類引起的減產經濟損失。

    2.大氣汙染經濟損失的估算 大氣中的SO2、NOx、TsP、CO、CnHm及某些放射性物質,一旦進入人體並超過劑量時,將導致人體死亡。

    大氣中的S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並導致土壤酸性增加,直接影響林木、農作物產量、漁產量,對裝置產生腐蝕,影響裝置壽命,造成經濟損失。

    (五)其它環境影響損失的計算 1.誘發地震的損失估算 誘發地震指因工程的興建而引起的地震,或因工程的存在,而使地震烈度增大。

    以水利水電工程為例,水庫蓄水後,引起地殼應力變化及地下水狀態改變,導致原有的斷層復活。

    水利工程專案誘發地震的成因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在巨大重力梯度帶或地幔隆起的邊緣部位,積累了較大應變能和重力能,構造發育地區的地震;二是水庫蓄水觸發滑坡、崩塌而引起的滑塌地震;三是由於岩溶區蓄水,導致溶洞塌陷而引起的陷落地震。

    影響範圍及財產損失的確定,如為誘發地震,則可根據誘發地震烈度分佈圖,勾畫出各烈度等級影響面積,並進行重點調查分析。

    在條件許可情況下,應調查各建(構)築物的抗震能力,以便確定破壞程度及財產損失率。

    經濟損失包括財產經濟損失和因受地震或地面塌陷引起停產的利稅損失兩個部分,應分別進行估算。

    當有地震監測設施時費用一併計人。

    2.土壤汙染損失估算 引起土壤汙染的途徑,有直接的(如廢氣排放降塵、廢水排放、廢渣等)和間接的(如工程引起鹹水上溯、排水受阻、漬水等)兩種情況。

    前種途徑多屬汙染型工程;後種多屬破壞型工程。

    由於土壤環境改變造成的經濟損失,往往是同農作物(或林木)產量及質量聯絡在一起的。

    單純的土壤環境(實際是土質)改變本身,不可能分析其經濟損失。

    也就是說,土壤汙染,土壤的價值將隨之降低,而土壤價值是透過它的功能來體現的。

    對土壤汙染導致其價值降低的最明顯的例子,是酸、鹼汙染,它的作用可使農作物或林木、草場絕產。

    至於重金屬汙染,由於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富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對植物根系、莖葉、籽粒的質量產生影響,當籽粒或牧草中重金屬含量超過規定的食用標準時,則也應視為絕產,估算相應的損失。

    3.放射性汙染損失估算 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是指核子工程或有放射性物質“三廢”排放的工程,根據其對人體危害程度及其相關關係,估算其對人的生命價值損失。

    因放射性物質的排放,不僅汙染大氣,而且汙染水體,因此放射性汙染所遭受的經濟損失,除了造成人的生命價值損失之外,還將產生陸生生物、水生生物的經濟損失。

    其經濟損失估算,包括大氣汙染和水體汙染所引起的經濟損失之總和。

    4.野生動植物損失估算 從環境經濟角度看,野生動植物可分為普通的和珍稀的兩大類。

    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生命價值(或生態價值)以及科研、物種價值,但在對價值的估算方法上有所不同,前者以其肉食價值(價格)或生態價值的分析為主;後者則以估算其生命價值或科研價值為主。

    由於珍稀動植物屬瀕危物種,應賦予較高的生命價值和科研、物種價值。

    野生動物的生命價值,按其物種分類,可採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並從科學研究及物種價值、觀賞價值和肉食價值、生態價值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但野生動物的生命價值,只能是其中的某一種計算價值。

    例如,一種動物的生命價值已計算了其科研、物種價值,則不能再加上它的觀賞價值或生態價值。

    野生植物也同野生動物一樣,具有生長、消亡的過程,它們的自然存活歷時,一般都比野生動物長許多倍,並具有與野生動物同樣的科研、物種價值、生態價值、觀賞價值及社會價值。

    5.文物古蹟環境損失估算 文物古蹟,包括人文遺蹟、古文物及古代建築等,它們都具有科學研究價值、觀賞旅遊價值及出口創匯價值。

    原則上所有的文物古蹟都應受到保護,是一項重要的國有資源。

    從環境經濟角度看,任一項文物古蹟都具有價值。

    對它們的破壞,都會造成相應的經濟損失。

    在評價中應測算其科學研究價值、旅遊價值和觀賞價值。

    6.工程對礦藏損失的估算 工程對礦藏的影響有兩種情況。

    一種為工程影響周圍正在開採的礦藏,另一種是已查明工程影響地區,地下埋有礦藏,但尚未開採。

    兩種情況的影響結果不同。

    對正在開採的礦藏,不僅有尚未被開採出來的礦石量,還有一整套裝置、坑道、房屋及職工。

    工程一旦上馬,最大可能是使整個採礦設施報廢,餘下未開採的礦產資源遭受損失。

    礦山停產,職工失業;或者工程干擾、破壞採礦作業,被迫改變採礦方式、改道運輸,使部分採礦設施報廢、更換採礦裝置,部分財產蒙受損失。

    對於待開發的礦產資源,如工程一旦上馬,最大可能是使整個礦產資源埋沒,即使在技術上可行,但經濟上不合理,使礦產資源蒙受損失;再一種可能是,工程影響了礦山開採工藝,本來可用省錢的工藝,而不得不採用高成本的工藝,影響利稅收入。

    因此,工程對礦藏經濟損失的估算,應根據礦石儲藏量、礦藏種類、開採年限、開採價值及工程對礦藏的影響方式、影響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計算。

    7.噪聲環境損失估算 噪聲可使人的腦電波發生變化,引起頭暈、失眠、嗜睡、易疲勞、記憶力衰減、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嚴重者可發展為精神錯亂。

    引起的經濟損失可透過醫療費用、影響區覆蓋面積、人口密度、勞動生產率的損失情況及人口增長率等因素進行估算。

    三、環境影響效益評價 (一)工程專案環境影響效益評價 工程專案環境影響效益,是指並未採取任何環境保護措施,由工程本身固有的特性所引發的效益。

    在工程專案的主體工程投資中並沒有考慮這些效益,也不屬主體工程功能的範疇,只是在客觀上對環境產生有利的作用。

    1.水電工程尾水供水環境效益 水利水電工程的興建,使得壩下河道水情發生變化,洪峰流量降低,而枯水期流量增大。

    特別是對於某些中、小型水電工程,對下游河水,工程建設前、後影響較大。

    在天然狀態下的下游河道,枯水期供水量不足,常常引起工、農業用水爭水現象;而在豐水期,則大量水流失,不能利用。

    水電工程建成後,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客觀上減緩了下游供水部門的缺水矛盾,同時提高了供水部門的收益,這種增收,應歸功於上游水電工程的興建。

    包括灌溉供水效益和工業供水效益,又分為增加供水量的效益和水質改善的效益。

    2.漁業經濟效益 水庫工程及其它有利於水產養殖的工程,都可獲得漁業經濟效益。

    水庫工程,是為實現其它目的而建設的,不包括以發展漁業為目的的工程。

    這種經濟效益,是主體工程所賦予的。

    水庫蓄水,擴大了水面積,水深增加,提供了充足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漁產量以水面面積的倍數增加;另一方面,水庫的生物量高於天然河道的生物量,即漁產力也將比天然河道高。

    兩者作用的結果,水庫的漁產量將明顯增加,從而產生相應的效益。

    3.旅遊經濟效益 許多並非以旅遊為目的的建設專案,卻能產生明顯的旅遊經濟效益。

    一般採用旅遊費用法和旅遊日價值法進行測算。

    4.替代工程環境效益 某一項工程建設,或某一種生產工藝的改善,都同時存在另一項或多項替代工程(或專案)。

    如電鍍工藝中的低鉻鍍液、機械零件的電泳漆工藝及其它變為輕汙染或無汙染的技改專案,都是比較先進 (對環境影響而言)的生產工藝。

    而在它們進行技改之前,都存在高濃度含鉻廢液及漆液的老生產工藝,雖然它們所生產的產品沒有改變,但由於兩者的工藝路線不同,引起環境的汙染程度也不同。

    我們把技改前的工藝路線方案,稱為替代方案,或叫替代工程。

    而替代工程的環境影響總經濟損失與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總經濟損失之差,可作為擬建專案環境效益的測算依據。

    5.洪水氾濫土壤增肥的經濟效益 工程專案造成的洪災雖然能給農作物帶來淹沒損失,但同時農田受洪水淹沒以後,還可使其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增產而獲得效益。

    其效益計算,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代表性地區,將洪災後次年(不再有洪災發生的年份)的農作物產量與災前一年的產量比較,當灌溉及其它農業技術措施均相同時,洪災後一年和前一年的產量差值,即為洪災引起土壤增肥所獲得的增產效益。

    (二)環保措施工程的效益評價 環保措施就是為了減少工程對環境的經濟損失而採取的工程措施。

    一般的汙染型工程建設專案,對環境的影響多以損失為主。

    而這種經濟損失,只有用產品的銷售效益或社會效益才能加以補償。

    並且,前述的環境經濟損失,係指受工程汙染物(或破壞性因素)對環境造成汙染(或破壞)而引起的,也是在沒有采取任何防治(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而發生的。

    實際上,對環境有較大影響的工程,按照有關法規,不可能不採取任何措施,而讓其任意排放。

    所以,產生的實際環境影響經濟損失,要比前述的計算結果小得多。

    採取措施後的環境影響效益,應為採取措施前、後損失之差值。

    工程對環境影響的形式,有汙染型和破壞型之分。

    工程專案所採用的環保措施,包含治理、預防和保護等各種措施。

    在具體評價中,應結合排水、排澇、水土保持、水質保護、大氣保護、防止誘發地震、野生動植物環境保護、文物古蹟保護、礦藏保護、噪音防治、人群健康保護等各種環保措施的特點,分別評價其環境效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種植技術有哪些?辣椒種植發展現狀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