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觀粉碎機
-
2 # 澹奕
二戰以後,德意志分裂成東德與西德,而兩個德國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看東德,二戰以後到1950年,東德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恢復到了戰前,1950到1970年平均增速超過7.8%,成為當時全球十大工業強國之一,也是東歐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1982年東德經濟總量大約1500億美元,人均400美元,位居世界第89位,是同陣營國家最高的。
再看西德,1950到1965年因為美國等大規模投資,創造了著名的“萊茵奇蹟”。60年代,西德已經發展成全球僅次於美國與蘇聯的第三大經濟強國,1971年外匯超過180億美元,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
因為東德的面積、人口規模都與西德差很多,所以剛開始如果按照人均來說,東德的發展水平的並不遜色於西德。然而發展到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東德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有西德的33%左右,生活水平與西德相差巨大。
東德幾乎照搬照抄蘇聯模式,經濟發展模式非常僵化,所以到了後期東德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大量東德民眾逃往西德,最終兩德統一。
-
3 # 看球人
相差巨大,而且至今為止依然有明顯的差距。
1989年,東德依然是社會主義陣營中最發達的國家,東德1989年人均GDP為11873美元,位居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榜首。然而就算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優等生東德,按東西德馬克的官方匯率計算,其人均GDP也只有西德的一半,並且這其中還有水分。實際上,1989年西德人均GDP是東德的三倍。這就是最直觀的差距。
1991年兩德統一,德國東部5州的人均gdp是9600美元、德國西部人均gdp是2.5萬美元。直到現在,原東德的大部分地區人均GDP也只有3萬美元左右,而德國整體的人均GDP超過了45000美元。在漢堡和不來梅,人均GDP超過73000美元。
在八十年代,東德的生活水平大概在世界上能排到三四十位,而且因為是社會主義,所以人人都有工作住房,貧富差距也不大。這是東西兩德能夠統一的基礎,因為他們的差距並沒有大到不可逆轉的地步。兩德統一後人人平等,默克爾以前是東德的大學教授,現在不照樣當總理。
-
4 # 毛維準
開啟看圖說話模式。
與此同時,東德與西德之間的差距在合併之前已經塑造形成了,即使現在兩德統一快三十年了,東西德的差距還是存在,並且在某些方面被進一步擴大了。2014年,德國統一25週年的時候,德國依然被媒體稱為一個“分裂的國家”。若干指標都顯示,二戰結束之前的這種分治或者說大國抑或體系的作用,塑造了當前德國內部的裂痕。
根據199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詳情書,
在人口方面,東德人口為1630萬,西德人口為6217萬;
在經濟方面,以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為指標,東德為1595億美元,西德為9457億美元,西德經濟總量為東德的六倍,以人均指標來看,東德人均為9679美元,西德人均為15300,比東德人均高出58%;
從政府預算收入和開支上來看,東德各大約為1230億美元,西德為5390億和5363億美元,西德是東德的四倍。
從時間角度來看,按照2009年美元價格來計算,東西德在194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經濟水平差不多,但是到了1990年時東德已經被西德拉開。
從經濟中的貿易份額來看,1990年東德貿易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佔為15%,西德佔比則超過40%。
儘管如此,按照購買力評價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東德(黑線)依然是東歐原蘇東陣營各國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可見東西之差距,制度之不平衡。如下圖。
-
5 # 小司馬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戰爭結束之後,當時的同盟國為了均衡各自的利益,將原來的德國一分為二,即聯邦德國(西德),歸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管制;和民主德國(東德),歸前蘇聯管制。
聯邦德國加入了美英法資本主義陣營,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民主德國則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受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東歐鉅變、蘇聯解體等影響,1990年柏林牆拆除,兩德重新統一。(東德和西德)
東德東德建國後,與蘇聯結盟,實行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初建國後即實行生產資料國有化,著手進行土地改革,恢復經濟。1950年農業生產基本達到戰前水平,1951年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5年時與蘇聯結盟時,東德迅速成長為華沙公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1970 年國民經濟翻了兩翻,年均增長7.2%。發展速度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高於蘇聯和東歐其他國家。1980年,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180美元,是東歐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成長為比較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但進入80年代中期以後,受制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東德發展越來越緩慢,人民生活水平開始逐步下降。
西德西德遵循自由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實行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法國結盟。西德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藉助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美國的援助,逐步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其經濟實現了長期增長,成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成員國之一。人稱西德當時是「政治侏儒,經濟巨人」。可見其經濟實力規模。
(1990年柏林牆被推倒,德國重新統一)
綜上,東德的發展相較於東歐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來說還算可以。但相比西德則有不小差距,西德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上越發後勁十足,經濟規模也越來越大,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西德已成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實力在世界舞臺上開始嶄露頭角;而東德則抱守落後的計劃經濟模式,經濟與西德相比差距日漸拉大。隨著經濟的日漸拉大,到最後東德不少人偷逃到西德。
時至今日,德國東部西部差距仍在。
-
6 # 臥家人
先是蘇聯搬空東德工業,但東德發展很快就恢復到戰前並一度比西德高,但之後就迅速落後並被吞併。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產業分工和市場侷限。
東德和西德的發展模式其實是一樣的,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透過產業轉移和技術轉移扶持了西德,蘇聯的經互會扶持了東德。但問題在於北約的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本來就遠比華約強的多的多,而且北約繼承了英法殖民體系解體形成的自由市場,透過美國用金融霸氣和世界分工直接獲取利潤。
而華約內部處於一個封閉小市場,技術有缺陷,資本不夠雄厚,本來就比不過北約。只能透過集中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行成與北約的不對稱均衡。
而且美國八十年代推行gdp計算經濟的指標,這有利於以金融資本為主的國家。可華約國家仍然沒有貨幣化,經互會玩的還是以物換物,gdp計算上就極度吃虧,不能完全體現經濟水平。所以從實際體量上,以及被陰上,就會覺得東德經濟不好。
結果就是蘇聯自己經濟撐不住了,以蘇聯為核心的經濟格局就不行了,整個東歐集團也就不行了。可東德人民不懂這些,以為是制度不行,特別是西柏林看似繁華的生活欺騙了他們。
接著就是兩德統一,說的直白點就是西德吞併東德。這個時候才發現西柏林的繁華只是一場騙局,而東德經濟一直好不了更是西德有意為之。
東德政府倒臺,意味著東德貨幣瞬間價值為0,東德人民的財產和國企價值也瞬間變0。東德人民迅速破產,到了現在都緩不過來。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個是西德資本迅速進入吞併東德企業並把他們消滅,這個中國開放外資初期應該深有體會。然後是徹底清洗整個東德精英階層,政治,教育,科技,醫學,從上到下所有方面全部清除出局。許多東德精英一夜之間破產成普通百姓,最搞笑的是支援統一的東德民主黨派也被清除出去。
這就導致如今東德只剩下無產階級,只能像波蘭一樣搞勞動力輸出到西德換取資本,這才是美麗外衣下最殘酷的真相。不過這已經是失敗者最好的結局了,比起他的同伴國家,已經好的多了,我們看到的已經是勝利者打扮過的了。
-
7 # 布萊克懷特
差距非常大。
第一,人均GDP/GNP差距大。1990年兩德統一之時,東德的人均GNP(估算)為9200美元,而西德人均GDP為1.87萬美元(東德在海外收入較少,境內外國投資也少,GNP可近似為GDP),東德為西德的48%。如果按照西德商業銀行的掛牌匯率(6-7東德馬克兌1個西德馬克,3.1-3.7東德馬克兌1美元)計算,1988年東德的GNP為2700億東德馬克,相當於900億美元,人均GNP為5400美元,只相當於西德的29%。
第二,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差距大。西德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世界出口強國,機械和家用電器行銷全世界。但是東德的產品主要在社會主義陣營銷售,而在資本主義世界則缺乏競爭力。出口競爭力不強,導致東德必須依靠借入外債支撐必要的進口。這導致東德積累了大量外債,1988年達到206億美元。
第三,民眾生活質量差距大。例如,1980年代末期,東德的基礎設施已經嚴重落後於西德。東德的高速公路在西德只能算普通城市公路。即使如此,由於西德汽車工業發達,公路上已經車滿為患;而東德的公路上奔跑的汽車還非常稀少。日常生活方面,東德的商品種類單調,只能保證基本的物質消費。而西德商店的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品種更新極快。商品的豐富程度決定了消費者能夠享受的生活品質。
東德經濟狀況嚴重落後於西德,既有先天不足因素,也有後天失調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兩個德國的資源稟賦、人口規模、經濟基礎均差異巨大。後天因素主要是不同的經濟管理制度導致的經濟效率差異。
先天因素。東德的領土面積只有西德的40%(1660萬:6300萬),人口只有西德的26%,儲量最大的自然資源為褐煤,也只有西德的80%,而其他自然資源均嚴重依賴進口。而西德魯爾區的煤礦則是世界著名的易開採優質煤,佔全國儲量的80%以上。東德的工業基礎較差,歷史上就是德國的落後地區。兩德分裂後,西德擁有德國最大的魯爾工業區,號稱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心臟。此外,西德還擁有法蘭克福工業區、斯圖加特工業區、慕尼黑工業區。而東德只有柏林一個重要的工業區,但是規模嚴重遜色於西德。東德的其他地區傳統上還是農牧業為主的經濟區。
主觀因素。東德仿照蘇聯,採用投資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這對經濟貧窮落後的國家或者剛從戰爭廢墟上站起來的國家,成效顯著,但時隨著經濟水平提高,要素投入型的增長很快潛力耗盡。東德還仿照蘇聯建立了中央計劃的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模式,雖然後來進行了增加企業自主權等改革,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產權激勵問題。
總之,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東德和西德的經濟差距不僅未能縮小,反而持續擴大。據統計,1950-1989年,東德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3.1%,而西德為4.3%。這還只是數字上可度量的差距,而民眾幸福感、生活質量等無法度量的差距就更大了。
-
8 # 嫻妹談兵
東德的工業水平也不差,只是西德發展太好,以及蘇聯衰落導致與之配套的東德經濟出現問題。還有一個要點是東德始終沒有貨幣化,在gdp計算上就極為吃虧,搞的好像蘇東集團經濟整體不好一樣。而導致東德經濟徹底崩潰恰恰是因為東德被西德吞併,東德貨幣一夜不值錢,所有產業也不值錢,被西德直接投入資本吞併並消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東德人民手中的錢不再值錢,可以說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沒有西德假惺惺的扶持,結果看看蘇東集團其他國家就知道了。而且整個東德的教育系統和政府系統被西德全部清洗了一遍,所有官員科學家等等精英分子被全部清除出局。最搞笑的是主持兩德統一的東德民主政黨也被清洗,導致東德技術人才被直接搞成無產階級,不能翻身。
-
9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降後奧得河-西尼斯河一線以東的10萬平方公里領土被入波蘭和蘇聯,剩下的領土被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分割槽佔領:東部劃歸蘇聯、西北劃歸英國、西南劃歸美國、西部劃歸法國。作為德國首都的柏林儘管位於東部的蘇聯佔領區內,但鑑於其作為德國首都的特殊性仍由四國分割槽佔領。隨著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冷戰對峙的格局逐漸形成,雙方都加緊在自己的佔領區內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繞開蘇聯發行了僅限自己佔領區流通的"D"版馬克,蘇聯見狀以在蘇佔區發行"F"版馬克作為迴應。隨即美、英、法三國將自己的佔領區合併舉行選舉產生了新政府,而蘇聯方面也在自己的佔領區扶植了一個服從於蘇聯的德國政府,至此東、西兩個德國分裂的狀態形成。由美、英、法三國扶植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德國的正式國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因為位於西部,所以一般簡稱西德;而由蘇聯扶植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德國的正式國名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因為位於東部,所以一般簡稱東德。
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的柏林牆作為東西方冷戰對峙的標誌將兩個德國分隔開來。因為這堵牆不知有多少親人、戀人彼此隔絕,因為這堵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承受了數十年的分裂,因為這堵牆曾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上演逃亡,還是因為這堵牆從此使兩個德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儘管二戰的戰火摧毀了德國的工廠、銀行,卻毀不掉德國作為世上第一個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所積累的人民智力優勢。戰後德國進一步加大了對科研的投入力度,從而使自己這一優勢得到更大的釋放:60年代西德的科研經費平均每年增長15%,在西方國家中名列第一,這為其戰後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西德作為同社會主義陣營對峙的物理前沿獲得了來自美國的大力支援——在50年代的馬歇爾計劃中西德獲得的經濟援助達36.5億美元。在這樣的形勢下西德透過判定法律和頒佈政策,引導市場使其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並在稅收、投資、收入等方面透過政策參與到企業活動中。透過勞動立法調節勞資糾紛,緩和社會階級矛盾,使西德30年沒出現重大的勞工騷動,為戰後經濟的恢復創造了安定的國內局面。1950年西德就已把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在整個50年代聯邦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7.5%,工業生產平均增長9.2%,這一數字高於英、法、美、意,在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日本。在60年代西德的經濟不僅已完全恢復並已在經濟總量上反超英、法,在全世界僅次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直到70年代才被日本超越,這時西德的國民生產總值已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三的位置。那麼同一時期的東德發展如何呢?
1950年東德的農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水平。1951年東德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東德全民經濟成分就佔了工業總產值(不包括建築業)的78.9%。19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公作化。1963年東德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東德的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東德因此被稱為"社會主義櫥窗"。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德以佔全世界0.4%的人口創造了佔世界總產值的2.5%的工業產值,這使東德得以躋身當時的世界十大工業強國行列。1970年東德的外貿總額為396億外匯馬克,1982年攀升到1451億外匯馬克。1984年東德的人均國民收入位居世界第8位,人均國民產值超過蘇聯一半以上,居東歐各國之首。1987年東德每百戶家庭擁有小汽車50輛、電冰箱99臺、洗衣機97臺、電視機93臺,也就是說在那個年代東德就已有一半家庭擁有汽車,而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家電幾乎已全面普及開來。儘管如此,相比同一時期的西德而言:東德的發展仍然是滯後的。從20世紀50年代起大約有270萬東德居民由於政治或經濟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然而東德政府並未反思並對國內政治經濟體制進行改革,而是試圖透過修建從物理上隔離東、西德的柏林牆來解決人口外流的問題。不過柏林牆的修建並未能阻止東德人湧向西德的浪潮——在柏林牆修建後又三百萬人試圖冒著生命危險翻越柏林牆,其中數百人被東德邊防軍打死打傷,數萬人因翻越此牆而被判刑。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整個東歐社會主義陣營普遍遭遇經濟窘境也是東德的處境更為困難,和西德的差距也越拉越大:當時的西德人均gdp是東德的四倍,西德的科技水平更是高於東德20多年,西德人的工資收入也是東德人所不敢企及的——當時東德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有西德的33%左右。東德與西德的差距不只反映在經濟層面,即使單純從國家規模體量上看:西德也是佔盡優勢的——東德的領土面積只有西德的40%,人口只有西德的26%,褐煤作為東德儲量最大的自然資源只有西德的80%。東德完全照搬了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產業結構上片面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同時東德產品的對外銷售渠道幾乎完全依賴於蘇東陣營的國家,無法像西德一樣融入國際市場。1951年4月18日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成立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所以西德的經濟發展可以利用歐盟這一平臺得到支援;相比之下東德在1950年9月加入的由蘇聯主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不僅不能使東德經濟得到支援,反而需要東德援助蘇東陣營的兄弟國家。在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東德與西德的差距被越拉越大,而東德的人口外流現象也日益嚴重起來。1989年9月下旬與東德同屬蘇東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發生政局劇變,東德於是停止了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互免簽證交通,同時再次強化了對東西德之間人口流動的控制力度。然而這反而刺激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在1989年10月7日的東德40週年國慶日萊比錫、德累斯頓、波茨坦、馬格德堡、耶拿等地均爆發了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在首都柏林的國慶慶典會場7000餘名示威抗議群眾與警察發生了衝突。就在東德的示威抗議活動日漸升級之時蘇東陣營的波蘭和匈牙利兩國發生劇變,這兩國隨即開發了邊境,這使大量東德公民得以透過波蘭和匈牙利輾轉進入西德。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迫於各方壓力宣佈開放“柏林牆”。以柏林牆的開發為標誌,東德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代: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議會選舉,組成了以德梅齊埃為總理的由基民盟、自由民主聯盟和社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聯合政府上臺後實行市場經濟,由此開始了東德經濟私有化的程序。
與此同時一個更為宏大的命題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就是兩德統一問題。1990年5月18日東德聯合政府同西德方面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隨即東德引入了西德馬克,從而形成了雙方的經濟及貨幣大聯盟。當時兩德統一面臨兩種不同方式的選擇:一種是其中一方加入另一方——當然這又可以細分為東德加入西德或是西德加入東德;另一種則是東、西兩個德國作為平等主體統一成為一個新德國。如果選擇東、西兩個德國作為平等主體統一成為一個新德國,那就勢必牽扯到需要重新制定新國家的新憲法的問題,鑑於二戰後美、蘇、英、法等國在兩個德國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重新制定憲法勢必會對這些國家的利益造成一定影響,從而使德國統一的問題複雜化。當時兩個德國各自的政府從全體德國國民的利益出發將民族統一作為最高目標,在這一目標之下儘可能減少分歧,所以他們將可能導致問題複雜化的東、西兩個德國作為平等主體統一成為一個新德國的方案擯棄,選擇了由其中一方加入另一方的方案,剩下的問題就是究竟是東德加入西德呢?還是西德加入東德呢?鑑於當時東西德之間的差距,事實上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能是東德加入西德。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併入聯邦德國並於8月31日同西德方面正式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來東德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而改為5個州。統一後的德國沿用了西德的國名、國歌、國旗、憲法、貨幣並留在了北約和歐盟框架體系之內,如今統一後的德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十六人口大國、經濟總量第四大國、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全球最大資本輸出國、世界汽車產量第四大國。
-
10 # 熊貓愛飛行
在德國呆過一段時間,去過挺多地方,感覺西德和東德的差別是挺大。先上兩張圖。
第一張圖可以看到,西德地區的中小城市群較為繁榮(橙色),而東德地區的中小城市則成片萎縮(藍色)。
西德人口超過80萬的大城市只有3個:漢堡180萬,慕尼黑147萬,科隆108萬。
人口在50-100萬之間的中等城市有:法蘭克福75萬、斯圖亞特63萬、杜塞爾多夫62萬、多特蒙德59萬、埃森58萬、不萊梅市57萬、漢諾威54萬、紐倫堡52萬。
人口20-50萬的小城市有:伍珀塔爾、比勒費爾德、波昂、杜伊斯堡、波鴻、呂貝克、奧伯豪森、明斯特、美因茨、卡爾斯魯厄、曼海姆、門興格拉德巴赫、布倫瑞克、基爾亞琛、威斯巴登、蓋爾森基興、弗萊堡、克雷菲爾德等。
西德這些密集而發達的中小城市共同構成了綿延的都市區:
北部是漢堡+不萊梅+漢諾威都市綿延區,西部是科隆-波昂+魯爾都市綿延區,中部是法蘭克福-美因茨-威斯巴登+曼海姆都市綿延區,並與南部的慕尼黑-斯圖加特都市區連成一片。
東德則是一城獨大的特點明顯。第一大城市柏林人口375萬,遙遙領先。
萊比錫、德累斯頓跟在後面,人口分別為59萬和55萬。再次是開姆尼茨、馬格德堡、羅斯托克、薩勒河畔哈雷、艾爾福特,人口20-50萬之間。
德國最富裕的城市,都是西德的製造業名城。
排名第一的是奧迪總部所在的英格爾斯塔特(Ingolstadt),13.7萬人,員工月收入中位數是4897歐元。
第二是大眾汽車總部所在的沃爾夫斯堡(Wolfsburg),12.4萬人,月收入中位數4893歐元。
第三是是西門子總部所在的埃爾蘭根,11萬人,月收入中位數4787歐元。
而全德收入最低的60個地區都位於東德。
反映在德華人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上(第二張圖):綠色的是滿意的西德,黃色的是不太滿意的東德。
法國工程師、作家紀堯姆·杜瓦爾(Guillaume Duval)說過,德國是“一個密集而平衡的國家”,德國沒有“巴黎”,但德國的中小城市的數量遠超法國。但德國這種城鎮級配,源於其特殊的歷史,幾乎無法模仿。據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這片土地上有314個邦國。
德國統一的實在太晚(1871年),即使東西德合併,也是把東部領土併入已存在的聯邦國家。這是與英國法國等有著千百年大首都的中央集權國家完全不同的。
回覆列表
這個差距無疑是非常巨大的。我們知道西德全名“聯邦德國”,是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後控制的德國地區所建立的政權,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東德叫做德意志民主德國,是蘇聯控制的德國區域建立的國家,是個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對比資本主義國家,也就是說東德對比西德的差距,類似如今社會主義北北韓對比資本主義南北韓的差距吧,很多人應該明白了的。
那具體差多大呢?
根據當時的統計計算,東德有10.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600萬的人口,人均GDP為11873美元;作為對比,西德擁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近8000萬,更為恐怖的是人均GDP居然達到了39710美元,所以當時的東德人費勁一切心思都想跑到西德去。要知道直到去年,中國的人均GDP不過是8280.9美元,德國則是41267美元。
當然了,究其原因為什麼東西德差距會這麼大,除了實際上由於西德面積大,擁有更豐富發自然資源以外。是當時蘇聯對統治區東德和英美法對統治區西德完全不一樣的政策所造成的。蘇聯在當時不僅以戰勝國姿態幾乎搬空了東德的工業產業,還要求他們賠償鉅額的戰爭損失費,這種打擊對於東德來說無疑“釜底抽薪”(據說蘇聯搬運東德的工業裝置搬了整整三年)。
而英美法則是太善良了,他們不僅免除了德國大半的賠償,還傾力的資助他們,就跟後來資助日本和南韓一樣,這使得西德的工業有了充足的發展,自然就越發強大富有了。
果然是戰爭一時爽,受苦是後人,想想當年東德人在蘇聯人的逼迫下拆自己工廠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