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近高樓1
-
2 # 有事沒事看點動漫
古代的軍糧在不同朝代是不同的,這也和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就是小米,小米在中國軍隊佔據最高的地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糧草在戰爭中的地位,畢竟吃不飽飯計程車兵是沒有戰鬥力的。但是在古代保溫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怎麼才能讓士兵吃上健康的食物呢,小米易儲存,也就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同時在唐宋之前,中國的主要糧食產區在北方,北方適合小米,所以在唐宋之前軍糧以小米為主,煮粥來作為軍糧,裡面加上一些蔬菜或者稀少的肉食,非常的粘稠。麵食在當時不如小米好加工,自然麵食就少了很多。在唐宋之後,社會發展以及技術相較於之前的朝代有了很大的進步,軍糧中也就逐漸有了麵食,麵食中是很少有饅頭之類的,大多是以幹餅一類的為主。同時因為有了京杭大運河,以及南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軍糧中就出現了大米,最經典的就是水泡飯,但是依舊是以小米佔據大頭,煮粥的蔬菜也多以醬或者醃菜為主。在明清時期,一些軍隊就攜帶穿孔的圓餅,方便攜帶,保質期長,可以隨時食用。在部隊出發之前,會有送行宴,期間會有酒肉來激勵將士的勇氣。
-
3 # 貓有九命
說起咱中國曆朝歷代最有名的軍糧最有名的一個是“光餅”一個就是“兩腳羊”。前者是帶有濃濃的愛國抗倭的光榮稱謂,而後者就是咱漢家男兒的恥辱史。
先說說“光餅”:光餅的歷史,還得從戚繼光抗倭說起。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軍中不能開伙,戚繼光便下令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激戚繼光,便把這種小餅叫作“繼光餅”。這種叫法如今福安等地依然保持著。“兩腳羊”的叫法是在五胡亂華時期:五胡中的羯(jié)族是歷史上有名的“食人惡魔”,史書記載羯族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叫做“兩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被驅趕的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中原漢人由西晉時大概2000萬大概只剩下400萬,冉閔(殺胡令的頒佈者)解放鄴都後一次解救被掠奪漢族少女就達20萬。這些漢族女子是被羯族人當作“兩腳羊”來飼養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姦淫,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注殺胡令: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後趙大將冉閔釋出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儲存。“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
第一道“殺胡令”: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第三道“殺胡令”: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
-
4 # 風雲焦點說
以前軍糧運輸,距離遠的話,往往有十車糧食到達營地也未必有五車,距離遠了行軍速度慢,而且那麼多輜重糧草,加上牛馬草料,補充兵器,紮營物資等等,數量眾多,不可能走的快,而正因為如此,才導致押送人員對物資的消耗也多。
第一,便於儲存。
一般情況下,軍糧都是比較好儲存的穀物,比如水稻,小麥,大豆,穀子等,粟(沒有脫皮的大米)存九年米存五年(隋朝滅亡二十年後,留在長安的糧食還能吃),打仗一個是路上廢時間,而且打仗也不知道要多久,在口感和飽腹之間,只能選擇飽腹,後來逐漸被麥子代替。
普通計程車兵能填飽肚子是第一位,而那些酒肉蔬菜,平時基本很少,比如秦朝,在陝西一帶,小米為主食,屯糧積粟如山,就是喝粥,平時也就是鹹菜大醬配著吃,不過蒙古士兵據說是有肉鬆和肉乾的。如果有犒賞三軍的賞賜,還能吃點好的,或者為了鼓舞士氣,在開戰前吃點好的。
第二,烹調方式。
宋朝以前烹調方式很簡單,基本不是炒菜,就是煮羹湯,只不過有點像勾芡那樣粘稠,在粥里加入野菜野果和糧食之類的,還有肉,非常之濃稠。
很多時候士兵是要去搶糧食的,特別是先鋒部隊,簡裝前行,“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能搶敵人的最好,逼得不行就只能搶普通百姓的,一切動物都不放過,甚至出現了食人的殘劇。
糧食在古代是件很難解決的大事,就連雷劇編劇都知道燒了人家糧草後果多嚴重,諸葛亮曾經在五丈原種糧食,不過地少人多,不夠吃,被司馬懿知道後就硬拖,可見糧食對於軍隊戰鬥力影響多大。
-
5 # 環球快資訊
闕興明
古人常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裡的“草”就是軍馬所要吃的草料,相當於近現代軍隊中武器裝備所用的燃油;而“糧”自然就是指軍糧了。 中國古代軍隊的行軍作戰主要靠人力,那時是冷兵器時期,將士們征討四方或守衛邊疆都是要大量消耗體力的,自然就得填飽肚子。因此,軍糧的供應在後勤補給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至於軍糧的種類,就不像現在的那些壓縮餅乾、軍用罐頭那麼考究了,也就是根據地域的不同,有什麼就吃什麼。就以漢末及三國時期為例,像北方的袁紹及曹操政權,他們的勢力範圍與士兵主要來源都在北方,就自然以黍(小米)、麥這些為主了。比如曹操在攻打袁術時軍糧吃緊,就借糧官王垕之頭穩定軍心。而這位悲摧的王垕所揹負的罪名就是用小斛給伙房裡分發了黍米(當然是曹操故意為之);而南方的孫權軍團因地處魚米之鄉,他們的軍糧就是稻米為主了;當然蜀漢的劉備軍團也是以稻米為主
另外,古代大軍征戰四方,除了從後方帶來的補給,也常常在用兵之地搶糧。比如諸葛亮五出岐山,在壠上跟魏將張郃對峙時,就指使姜維、魏延他們妝神弄鬼,將張郃大軍預作軍糧的幾千畝麥地割了個精光。再如北方少數民族,他們的官兵吃慣了肉,就以馬肉牛肉做成的肉乾為主要軍糧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就是如此。當然,蒙古大軍在攻略中原時,也是搶到什麼吃什麼。這些在金庸《射鵰英雄傳》裡面就有所描寫,雖然是小說,但有史學功底的作者也是寫得比較合符情理的。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後勤補給斷絕,連搶也搶不到了之時,那麼就只有殺軍馬為食了。不過另有恐怖的史學記載,在官兵餓極了的情況下也有拿人肉為食的。據史學家考證,明末起義軍張獻忠的軍隊就是這樣一支殘暴之師。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軍隊吃什麼軍糧都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並無一定之規。 -
6 # 走路帶風13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孫武聖在所著《孫子兵法》的開篇也提出,“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將這兩層意思合併,足以看出軍糧在古代軍事後勤乃至戰爭成敗、國家興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麼,古人是如何處理這一“存亡大計”的?當時的軍糧包括哪些型別?又是怎樣製作的?且讓我們從浩繁歷史畫卷中一探究竟吧。小米當家今人往往用“小米加步槍”形容戰時條件之艱苦,殊不知,這種不起眼的,甚至有些寒酸的“粗糧”,卻穩居古代軍糧“頭把交椅”達千年之久。為什麼偏偏是小米呢?這與古人的活動範圍密切相關。隋唐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而當地恰是粟米的傳統主產區。約6000 年前,粟開始在中原一帶大面積推廣,到了商朝,粟已成為北方農耕民族的主食,關於這一點,出土的甲骨文中曾有明確記載。眾所周知,只有一種作物在民間廣泛種植且達到盈餘狀態時,這種糧食才可能成為軍糧。而從先秦至隋唐年間,粟米是最符合這一條件的糧食品種。而大米由於受當時生產條件限制,尚未實現大量種植。據記載,秦漢時期,1 鬥米的價錢可以買2.5 鬥粟,吃大米在那年頭絕對是“很奢侈的事情”。古代粟米產量究競多少呢?史載,戰國魏李悝變法時,在什一稅(編者注:繳納畝產量的十分之一作為賦稅)條件下,5 口之家耕耘百畝農田,每年可產粟95石,餘有45 石,摺合成現代計量單位,畝產約79.41 斤,已達到建國時的60%,這在2000多年前實屬不易。正是有了充足的餘糧,戰國和秦漢時期,動輒數十萬人馬雲集的大兵團作戰才可能成為現實。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秦國將所存粟米分黃、白、青3 項分類收藏,櫟陽倉儲糧以2 萬石為1 積堆放,咸陽倉則擴至1O 萬石1 積堆放。這些堆積如山的粟米,無意是秦削平宇內、一統華夏的重要資本。到了漢代,粟米更是得到了大規模推廣種植。景帝時期的政治家晁錯所著《論貴粟疏》一文中,對粟米的戰略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如“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雖然這裡的“粟”已成為糧食的統稱,但也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漢代粟米生產的重要性。漢朝曾長期與匈奴爭鋒北疆,而為了做好戰爭準備,西漢歷代經治者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籌糧和養馬。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就曾採納晁錯“以爵位換糧草”之言,為邊防部隊籌到了“足支五歲”的軍糧。官兵口糧還好辦,真正要命的其實是戰馬的飼養問題。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常能看到軍馬在廄中吃草的鏡頭。實際上,漢匈戰爭初期,漢軍戰馬吃的精飼料可都是粟米,因為這樣才能保證馬匹體力充沛。那麼,戰馬的肚皮有多大呢?《漢書•趙充國傳》說得明白:“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鹽鐵論》也提到“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1 匹戰馬就要吃掉至少6 人的口糧,而漢武帝初期,國家已擁有官馬40 萬匹以上,其粟米消耗量之巨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汗血寶馬的優良牧草——苜蓿後才有所緩解。此外,粟米在軍中長盛不衰還得益於其良好的儲存性。考古人員在發掘隋代含嘉倉遺址時發現,其中1 處糧窖中竟儲存有已經炭化的穀子(粟)50 萬斤,這應當是尚未來得及消耗的餘糧。而據唐代文獻記載,積粟可藏9 年,稻米只能藏5 年。粟米的保質期幾乎是稻米的2 倍,實際上粟米貯藏時間可能更長。據《舊唐書•馬周列傳》記載,直到隋滅亡20 年後的唐貞觀11 年,前者留下的長安府庫仍未用盡。粟米的這一優點在軍事上意義重大,畢竟古代運輸條件落後,邊遠地區駐軍難免遭遇長期無法補給的情況。
融360
2018-05-12 12:41廣告重要通知,您的5萬已到賬,立即查收融360檢視詳情
87年的猛虎 10 2014-4-11操作
麥稻反超儘管從秦漢至隋唐,小米一直是軍隊的“當家飯”,但其並非全國性的糧食作物,只是受當時中華文明的政治中心、軍事重心、生產力水平、政府引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粟米才牢牢佔據了軍中主食的地位。隨著唐朝中後期經濟重心南移,小麥和水稻產區不斷擴大,大米白麵逐漸取代粟米而成為軍糧首選。唐初以前,北方地區的小麥和粟相比,仍處於次要地位,徵收賦稅時甚至被歸入“雜糧”之列。但自唐中期以後,小麥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拓展,到明末,北方百姓的飯桌上已是“小麥居半”。而在南方,經過歷朝歷代的開發,至隋唐時,江南的生產力水平已有長足進步。南方雙季稻在唐代就已普遍種植,還出現了稻麥輪作複種的1 年2 熟制。此後,大量稻穀北運,和小麥一起成為後世軍糧的主體。有意思的是,麥稻製品的普及速度,除受耕作技術、自然條件制約外,還與南北方獨特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而習慣有時是很“頑固”的。據學者曾雄生介紹,古人加工主食多采取蒸煮之法,即將粟米或大米制成米飯或粥食用,但用這招做出的“麥飯”無論對於吃慣小米的北方人,還是吃慣大米的南方人而言,都是難以下嚥的。古籍中就曾有過南北朝齊梁交戰時,南方人組成的梁軍因吃“麥飯”導致士氣不振、戰鬥力下降的記載,而梁軍後來轉敗為勝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米飯外加燉鴨肉。或許有人會問,為啥不把小麥磨成麵粉呢?這還真怪不得古人。據考證,直到南宋時期,許多地區出產的小麥仍“軟泥少味”“黏齒不可食”,顯然不適合加工成麵食。但隨著品種的改良和麵粉加工技術的進步,火頭軍們“開發”出了越來越多可口、美味的麥類軍糧,並留下不少有趣的典故。像今天人們廣為食用的饅頭,當初就是在軍中誕生的。據說,當年諸葛亮平定南疆叛亂回師途中,經過瀘水時,為平復水中的怨氣,又不願取人頭獻祭,就讓廚師用麵粉做成人頭的形狀丟進河裡,從此便有了饅頭這一食品。再如鍋盔,據河南《武陟縣誌》記載,三國時關羽領兵鎮守博望,正值秋旱缺水,難以為炊,軍心浮動,關羽飛馬派人向諸葛亮請命,欲棄城不守。哪知諸葛亮的回信卻是一種節水食品的做法——“多用乾麵,摻水少許,合成硬塊,大鍋炕之,得食為盔,以灼將士”。關羽如法炮製,烙餅狀如頭盔,乾脆香酥,因水分極少,久貯不變味,特別宜於軍旅食用。三國爭雄,逐鹿中原,鍋盔做法隨之傳播開來。還有因戚繼光而得名的“光餅”,由於倭寇流竄劫掠,明軍跟蹤追擊,來不及埋鍋做飯。戚繼光遂令火夫用而粉做成小圓餅,以炭火烤炙,餅色金黃,酥脆鹹香,中戳小孔,以繩串之,以便士兵攜行食用。 -
7 # 霹靂火觀察
民以食為天,行軍打戰都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足以見得作戰的軍糧是何等的重要了,可以說再厲害的軍隊,如果離開了充足的軍糧也就等同於丟了半條命了。
那麼,以前軍隊行軍的軍糧都有什麼呢?軍糧一般需求量大,而且要便於執行,還能長期儲存。最早的時期,軍糧一般是小米,然後加一些蔬菜、豆類熬成粥吃,有時只能吃吃野菜野果,有時也能吃點肉。到了漢朝,百姓開始吃麵,軍糧也就漸漸變成了湯餅和麵疙瘩之類的面制食物。而到了唐宋時期,國家繁榮富強,經濟空前發展,燒餅漸漸的成為了標配軍糧。比如宋朝出征前,會下令城中製作乾糧,如麻餅等,按量給茶、水等給士兵。明朝軍隊甚至還發明瞭穿孔燒餅,行軍作戰時背上一串。
當然,除了這些行軍攜帶的軍糧以外,還有一些野味,在一些影視文獻中,也常常記載軍隊出去打獵以野味作為軍糧。如一些野兔、山雞等。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前有強敵,後無補給的時候,草根樹皮甚至是人也都會是一種軍糧。
-
8 # 區域拒止
(粟米)
春秋戰國時期,古代的軍糧可供選擇的很少,想做為軍糧的作物必須在民間廣泛種植且國家有充足的庫存才能做為軍糧。其中粟米是當時廣泛種植的農作物,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現在人們把比較細的糧食統稱為粟。雖然當時已經有了大米可供食用,但是大米屬於比較昂貴的食物,只有當時的大夫、諸侯可以消費的起,軍隊的主要糧草仍然是粟米,並且粟米的保質期更長,是大米的2倍,非常適合當作邊疆駐軍的儲備。
(軍馬所吃的精糧消耗是士兵的6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做為古代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馬,很多人透過看電視劇都以為軍馬只要在有草的地方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消耗軍糧。其實軍馬如果想要保證作戰時體力的充沛、有爆發力,吃野草是遠遠無法滿足的。在古代軍馬吃的是跟人一樣的精糧,比如漢代的軍馬吃的就是粟米,一匹軍馬一天的口糧是6個士兵的總量,所以說在古代沒有天然牧馬場的情況下,想養一支騎兵是非常消耗國力的。
(饅頭)
到了東漢末年,軍糧的種類就已經很豐富了。比如北方的曹操、袁紹就多以黍米、小麥做為軍糧;江東的孫權則以稻米做為軍糧。在諸葛亮北伐時,曾出現過司馬懿統領魏國大軍堅守不出,蜀軍糧草難以為繼,於是就有了諸葛亮用記搶割魏國幾千畝麥地的事例。而在諸葛亮平定南方孟獲造反時,小麥粉製成的饅頭被傳為諸葛亮首創。
(燒餅)
除了這些主食,古代軍隊中也出現了一些別的雜食,但是普及率並不高,比如漢朝時出現的燒餅,一般時士兵私人購買攜帶。而到了唐宋年間,燒餅來說大規模普及軍隊,到了明朝時軍用燒餅的發現更近一步,做成圓餅,炭火烤制,酥脆鹹香,並且經過脫水壓榨,具備了現代壓縮餅乾的特徵。
-
9 # 大國布衣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皇帝不差餓兵、軍無糧則散等,中國歷史上有著諸多對於軍糧的警句,無論在何時何地,士兵只有吃好睡好了,才有力氣戰鬥。但在古代作戰,軍糧是極為普通難以下嚥的,甚至在歷史上還有野蠻民族把人肉當做軍糧充飢,漢人女子“兩腳羊”的說法,就是被殺死當做軍糧充飢的。
中國雖然是美食大國,但美味佳餚只有那些貴族富裕家庭才有這樣的條件,普通士兵是無法享受到的,作戰期間的伙食更是“單調”二字。
夏商周的軍糧。漢族遠祖是半遊牧半漁獵的民族,但在進入中原內地後,人口的增多,讓他們開始了農業的發展。商朝的軍糧主要是來自田獵,那時候的田獵規模龐大,一次出動上千人捕獲獵物,在甲骨文的記載中就有一次捕獲鹿451只。
周朝時期田獵的規模就更大了,周武王曾一次獵殺了上萬只的獵物。也正因如此,商周王朝才能不停的把疆域擴張到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的地方
經過夏商周的半農半牧生活後,到戰國以後的漢族正式成為了農耕民族,出現了五穀雜糧和一些品質不高的蔬菜,成為了軍隊的主食。
宋朝以前吃稠菜粥華夏古代的軍隊伙食可以說是簡陋且粗糙,只能達到果腹效果。粟,通常稱為谷,谷去殼後為小米,在中國古代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小米加刀劍的水平。
秦朝富有,富天下十倍,粟堆積如山,秦國典籍記載,在其國境內到處都有萬石一積的糧倉,甚至在咸陽的糧倉存有十萬石的糧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強大後勤補給,秦軍才能南征北戰,一統天下。
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宋朝以前極少鐵鍋,都是用陶器煮粥,煮粥時在粥裡面加入各種的野菜、野果、豆類和肉等。軍隊一到飯點就架起鍋煮粥喝,只是那時候的粥很稠。
小米作為軍糧一直從上古時代持續到了唐朝,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其次,小米比較容易儲存,在唐朝文獻記載中說,小米可以儲存九年,而大米只能存五年。
唐朝以前軍糧的分配對於軍糧來說保質期是最關鍵的,在行軍作戰期間有的吃就不錯了,口感什麼的都不會在意。保質期長的軍糧,就非常符合古代運輸條件落後的情況
軍糧的保質期長久了,那如果分配口糧呢?
秦軍規定,高強度工作的,早飯半鬥小米,晚飯三分之一斗小米。
唐軍規定,一名士兵每天發兩升糧食為口糧。
宋朝禁軍士兵每月口糧為2.5石,廂軍2石,到後期禁軍才8、9都月糧。
南宋末期出現了拖欠軍糧,因為口糧的減少,宋軍的戰鬥力不斷下降。肉、蛋、蔬菜更不用說了,飯都吃不飽怎麼能是北方遊牧騎兵的對手?
明朝時發明了穿孔燒餅,每人可背一串餅,大餅泡飯成為了當時明軍的主食。一般來說大餅饅頭這樣的食品是比較晚才成為軍糧的,因為麵粉加工苦難,且那時的人還不懂發酵技術,所做的乾糧全都是死麵。
歷代軍糧其實從漢朝開始,漢人就已經開始吃麵,當時叫湯餅,漢魏以後,煮麵糊糊。但不管是湯餅還是麵糊糊都不方便攜帶,只有乾糧才是最方面的食物。後世的軍隊最愛的軍糧大餅比較晚才出現,漢朝時才有的燒餅。
唐軍對抗突厥、回紇等遊牧民族時,攜帶的乾糧主食為小米,在輔以漁獵畜奶等。
宋軍出戰,被俘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等行軍。
明軍時,燒餅得到發展,將圓餅用炭火炙烤,中間戳小孔,用繩串上,方便士兵攜帶,這是明朝的壓縮餅乾了。
遊牧民族的軍糧北方的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就是風乾肉。殺一頭牛,然後把上百公斤的牛肉風乾加工,弄成十幾二十斤的肉乾,隨身攜帶。一個士兵帶著牛肉行軍,可以吃上幾個月。
具體做法就是把鮮牛肉風乾一年,然後把所有牛肉都塞進牛膀胱,這是牛膀胱就成了軍糧包,士兵帶著一包或幾包就可以出發。
把人肉做成軍糧在古代中把人肉作為軍糧是最為殘忍的。東漢末年,袁紹圍困東武陽,城內斷糧,從老鼠到馬鞍都被吃光,最後將自己的愛妾殺死,讓士兵分食。
到了秦苻堅時期,長安的戰鬥中,守軍殺了1800名衝入城內的敵軍,然後就把這些敵軍的屍體做成軍糧,士兵們還把這些人肉帶回去給家人食用。
張巡守衛睢陽之戰,他以數千唐軍阻擋安祿山大軍的圍攻,持續數月的圍城之戰中,城內沒有一粒糧食。糧食吃完後,士兵開始吃馬,接著吃人,城內三萬多名女人、老人和孩子全被吃光,到城破時,六萬軍民,僅剩四百人。當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知道無外援無糧草,自己必死,但卻沒有一個叛變者。
五胡亂華時期,胡人行軍從不帶軍糧,他們抓獲漢人女子當做食物,把漢人女子姦淫後,再殺死做成肉乾食用,而這些女子被稱為“兩腳羊”。那時漢人歷史上,最為黑暗最為悲慘的時代。
其實,對於士兵的戰鬥力除了裝備外就是飲食質量最為關鍵,從歷朝歷代的軍隊的戰鬥力可以看出,伙食好的部隊戰鬥力就一定強。在那些腐敗的王朝,剋扣軍餉伙食,軍隊伙食極差,士兵面有菜色,食不果腹。打不動弓、走不動路、提不起刀,只要一發生戰鬥,士氣就立刻瓦解,兵敗如山倒,王朝覆滅可想而知。
-
10 # 趣觀歷史
▲秦朝戰爭場景復原
古代五穀包括“稻、黍、稷、麥、菽”,不過由於早期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而水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北方種稻有限,因而早期軍隊主食都是以小米和麥子為主。主食雖然還過得去,但副食卻是慘不忍睹。在軍營中,鮮肉和新鮮蔬菜都是相當稀缺的,普通士兵基本上沒有機會吃到,普通士兵的副食一年到頭只有兩樣——大醬和醃菜,而且還常常吃出問題來。
▲秦陵兵馬俑
首先說說主食。漢朝時人們所吃的米飯跟現在也有所不同,是用小麥、小米和稻米混合蒸成的米飯,裡面還會加入食鹽、蔬菜和肉蛋等。不同階層的人每日吃飯次數也是不同的,普通人一天兩頓,貴族三頓,而皇帝則可以吃四頓。士兵們雖然體力消耗巨大,但標準還是和普通老百姓相同,一天只吃兩頓。
▲炒米
而在乾糧方面,漢軍所帶的乾糧有兩種——粕和糗,其中“糗”指的是炒米粉。一般做法是將五穀炒熟後搗碎,以便攜帶,相當於現在的炒米和炒麵,吃的時候抓一把乾糧,然後就著熱水往下送。一些伙食比較好的軍隊,還會提供鹹菜乾等佐食。漢朝時還出現了豆腐,可以曬乾製成豆腐乾,而在三國時期,四川出現了饅頭。
▲漢軍戍邊場景蠟像
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說調料。醬在中國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周朝時就有了醬的記載,當時周天子的食譜中一年到頭光是醬就要消耗“百有二十甕之多”。到漢朝時,駐守邊塞的漢軍的糧食標準是糧食2石搭配醬2鬥,與之相比,秦朝士兵就要差上很多了,只有1鬥米配半升醬。
▲古代製鹽場景
此外,古代軍糧還有一類,即為人肉。東漢末年袁紹被圍困於東武陽,城內糧食被斷絕,於是眾人開始殺馬食肉。吃完戰馬之後,守將臧洪無奈之下殺死自己的愛妾,把肉做熟了分給將士們吃。而在前秦苻堅時期,長安守軍處死了1800餘名突圍進城的敵軍,把他們的肉割下來曬乾充作軍糧。可怕的是,這些軍官還把這些肉乾帶回家給自己的妻兒食用。
▲古代城防模型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由於技術條件有限,註定了軍糧往往不會太好吃。何況眾人處於戰亂之中,每天提著腦袋上戰場廝殺,能吃一頓就是一頓,也很難有心思去在意軍餉味道好不好。相比較明天吃什麼的問題來說,明天還能不能有機會吃東西,無意顯得更加嚴肅和殘酷。人都成了螻蟻,再變成食物又有什麼奇怪呢?
參考文獻:
《漢書》《中國曆代戰爭史》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論哪個朝代軍隊的軍糧都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不管打仗還是不打仗,軍糧問題都是馬虎不得的。尤其是行軍打仗,有些軍隊會把米麵炒熟讓士兵隨身攜帶。曾看到過相應的記載,曾國藩的軍隊效仿戚繼光當年把軍糧製成了小餅用繩子穿起來掛在脖子上,這樣不僅口味適合這些士兵而且攜帶方便。再有甚者,在古代正式或非正式的記載中,看到過很多有關於軍隊人吃人的文字記載。
我想喜歡歷史和古代軍事的朋友對這個問題一定都有自己的瞭解和看法,那麼就請發表出來和大夥一起分享吧。
回覆列表
其實一直到近代,糧草一直是困擾軍隊戰鬥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說長平之戰,趙國之敗,並非敗在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手,而是由於糧草供應不上,造成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才成就了人屠白起坑殺40萬趙卒慘劇。
在歷史上,幾個大一統的朝代,大多都是透過軍墾,來滿足部隊對糧草的需要。
偶爾有幾個特殊的,首先是食人魔符登,他的軍隊出征從來不帶糧食補給,而是把敵人的屍體當作士兵的口糧。戰場上血流成河,橫屍遍野,但屍體只剩下頭顱,他們的身體,都被前秦士兵當做了食物!苻登給出的解釋:“吃人肉,健壯能鬥!”
第二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是蒙古人,他們最擅長的是屠城,而屠城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咱草除根,永絕後患,另一個就是可以獲取足夠的糧草補給。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宋朝軍隊戰鬥力不強,飽受詬病,主要是因為沒有馬匹,明朝建國後,吸取了這個教訓,但他們同樣沒有草原放牧,於是從農民手中掠奪的大批土地種植苜蓿,糧草問題解決了,但是造成了大批的農民流離失所。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