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在明清易代的過程中,洪承疇無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位備受崇禎帝器重的督師和侍奉清太宗、順治帝、康熙帝三朝皇帝的大人物,在明清兩朝的歷史上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在清朝官至宰相,端的是顯赫無比。然而就在洪承疇志得意滿之際,卻遭到母親的痛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洪承疇為進士出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議,因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有力屢獲高升,歷官延綏巡撫、三邊總督、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進位太子太保,被崇禎帝倚為柱石。1639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防守關寧錦防線,為對抗後金,主張步步立營、且戰且守。但在朝廷速戰速決的要求下,洪承疇只得倉促出兵,主動發動進攻,最終在松錦之戰中兵敗被俘。

    洪承疇被俘後起初絕食求死,但終架不住皇太極的溫情攻勢,最終還是變節降敵。清軍入關後,洪承疇因獻策攻取北京有功,升任大學士,極受清廷的重視。清朝攻佔江南後,因當地百姓反抗活動激烈,便任命洪承疇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江南總督,命其經略江南各省。

    洪承疇降清後,遭到天下士人的唾棄,甚至於連他的家人都將他視作恥辱。且說在順治四年(1647年),時任江南總督的洪承疇因為父親去世,按照禮法需要回鄉守制,由此得以重返老家南安。次年,清廷因為軍務緊急,下令洪承疇即刻返京,再次以大學士的身份進入內院佐理機務,並受到攝政王多爾袞的慰勞寵信。

    洪承疇返京升官後,便派人迎接老母北上,說是要讓她進京享福,好好地盡一番孝道。在鄉親們看來,洪母為人剛烈,早在洪承疇在家守制期間便每每將他罵得狗血淋頭,誓死不肯做清朝的順民,如今接到兒子的入京邀請,斷不會同意。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奉派迎接的人抵達南安沒多久,洪母居然束裝就道,非常順從地跟隨來人北上進京。

    聽聞母親同意北上的訊息後,洪承疇心中簡直樂開了花,日盼夜盼,終於等到老孃進了北京城,便忙不迭地前往迎接,並將她隆重地接入府邸。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洪母剛剛下車,看到跪拜迎接的兒子後,便掄起手杖劈頭蓋臉地就打,邊打邊怒罵道:“你這個不忠不孝的畜生,為娘都七十多歲了,難道還要到旗下去當老媽子嗎?我今天就打死你,為天下人除害!”

    原來按照清朝制度,凡是在旗籍的命婦,不管年齡大小,都要輪流入宮服侍太后,而洪承疇隸屬於漢軍八旗,其母自然也應如此。當然,洪母之所以千里迢迢地趕來北京,更多的是為了替中原百姓發洩惡氣,狠狠地教訓一頓兒子。

    經此一事,洪承疇很清楚母親不可能在府中安生的居住下去,所以沒多久便派人將她送回老家。洪母怒打兒子的訊息傳到南安後,鄉親們都對她的剛烈氣節肅然起敬。多年後,這段往事被編成閩劇《六離門》傳唱於世間,後來又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直到今天依然屬於經典曲目。

    除了洪母外,洪承疇之弟洪承畯對兄長的變節行為也是深惡痛絕,曾在泉州平水廟西的蓮心庵內,用龍蛇體大書“大乘蓮心”四個字,看似“大無良心”,用來暗諷兄長的為人之道。不僅如此,洪承畯秉持“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理念,在老家造了一隻船,侍奉著母親在船上過著隱居生活,發誓再不肯跟洪承疇相見。洪家對洪承疇的憎恨,由此可見一斑。

    順治十年(1653年),洪承疇再次出京,以大學士的身份經略湖廣、兩廣、雲貴等地,在消滅南明有生力量的同時,殘酷鎮壓各地反清起義軍,所過之處殺戮極多。六年後(1659年),清軍攻陷昆明,雲南平定,洪承疇因年老體衰,上書請求回京,並得到清廷的同意。翌年,洪承疇正式返京,並繼續擔任宰輔。

    順治帝駕崩後,洪承疇雖然留任大學士,但由於顧命大臣鰲拜的排擠,最終只好自請致仕,時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4年後,洪承疇病死於家中,享年73歲。洪承疇為滿清效力20載,但生前只獲得輕車都尉的低階爵位,且遭受家人的嫌棄和天下士人的唾棄,死後更是被官方史書列入《貳臣傳》,留下無盡的罵名,怎麼看都是失敗至極。

  • 2 # 覃仕勇說史

    答:洪承疇之母毒打洪承疇之事,純屬小說家、戲曲家的編排,子虛烏有,並非歷史事實。

    故事最先見於清人劉獻庭的《廣陽雜記》,說洪承疇隨清兵入關,在北京為官,專程回福建接其老母上京享福。其母罵他忘恩負義,是個不忠不孝之徒,揮杖痛打。

    後來戲曲家林舒謙借題發揮,敷衍成閩劇小戲《洪母》,說洪承疇回鄉省親時,其母拒洪承疇於門外,罵他不忠不孝、無情無義、無國無家、無父無母、無妻無子、無眾無親、賣國求榮、利慾薰心、認賊作父,之後舉火自焚,誓與逆子決絕。

    閩劇小戲《洪母》非常精彩,後來又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

    受《洪母罵疇》的影響,洪承疇的戲份越來越多,又被演化出《莊妃勸降》、《承畯貶兄》、《素月孤舟》、《六離門》等等小說、戲劇、說唱,盛行一時。

    同樣,這些故事都假得不能再假。

    戲曲家之所以這樣編排,本意是埋汰洪承疇背君叛國,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不但人民百姓對之唾罵不已,就連其直系親屬也與之反目,最終眾叛親離,大快人心!

    但是,這樣的編排,卻歪曲了歷史,是非常有問題的。

    可不是嗎?

    洪母惱兒、恨兒、打兒、不認兒的虛假事件經過一代又一代戲曲家反覆演繹,則洪承疇母親的形象已經和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相媲美了。

    那麼,洪承疇既然有這樣深明大義母親,他為何會成為遺臭千古的漢奸?

    一個可怕的悖論因此產生:奸人都是天生的,誰也教育不了。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洪承疇之所以會成為遺臭千古的漢奸,不但是缺少了孟母、岳母那樣的母親教導,也沒有如戚繼光和夏完淳那樣的父親來示範。

    按照《清史稿》裡面的記載,洪承疇的父親洪啟熙是病逝於順治三年九月福建南安家裡的。當時,洪承疇在南京當官,青雲得志,作威作福。而到了順治四年二月二十日,洪承疇的胞弟洪承峻攜帶洪承疇的兒子洪士銘從福安南安到南京洪承疇的任所報喪。洪承疇於是派差官前往福建接母到南京居住。洪母即於同年四月歡天喜地地乘轎起程,七月初,洪氏闔家老少歡聚於南京。順治五年四月,洪承疇回北京述職,又攜母及胞弟、兒子等人,一起回北京居住,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甜蜜生活。

    並且,因為洪承疇的緣故,他已經死去了的農民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沾了他的光,雞犬升天,紛紛追贈上了“中憲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師”、“武央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官職。

    洪承疇的兒子洪士銘後來也授禮部主事,大理寺丞,太常寺正卿,官運亨通,福祿無邊。

    洪承疇的孫子洪奕沔是清廷和碩親王的女婿,身份威赫的額附爺。

    ……

    唉,怎麼說呢,有一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3 # 阿塏侃史

    這是個正能量十足的故事,然而很扎心,它卻不是史實。

    一次,洪承疇在“穀雨”日與客人對弈。客人飲茶,只覺清香撲鼻,便隨口道:“我道茶香這樣濃——原來是‘雨前茶’!”

    洪承疇張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幾乎忘穀雨。”客人續下聯:“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一句“他年何以別清明”,道盡了洪承疇自身的迷惑和後人對他行徑的迷惑。

    言歸正傳。

    劉獻廷的《廣陽雜記》: 洪經略入都後,其太夫人猶在也。自閩迎入京。太夫人見經略大怒罵,以杖擊之,數其不死之罪。曰: “汝迎我來,將使我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為天下除害。”經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買舟南歸。

    以上,是《洪母罵疇》的出處。

    在《清史稿》洪承疇列傳中,有關於洪母的記載,特引用如下:

    ……煊疏劾吏部尚書陳名夏,因及承疇嘗與名夏及尚書陳之遴集火神廟,屏左右密議逃叛; 承疇又嘗私送其母歸裡。……承疇言:“火神廟集議,即議甄別諸御史定等差,非有他也。”並以送母未請旨引 罪。……上諭:“承疇火 神廟集議,事雖可疑,難以懸擬;送母歸原籍未奏聞,為親甘罪,情尚可原。留任 責後效。”九年五月,承疇聞母喪,命入直如故,私居持服,賜其母祭葬……

    這是一樁公案。

    順治八年,洪承疇任職左都御史,在考核御史的時 候,給張煊打的分數很低,結果張煊被調外任。

    張煊很生氣,就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陳名夏和左都御史洪承疇。彈劾的理由有兩點:三人(外加尚書陳之遴)火神廟密議叛逃和洪承疇未請旨送母回原籍。

    張煊的彈劾邏輯是:三個人在火神廟摒退下屬,然後私下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事後洪承疇送母離京,那麼一定是在商量叛逃的事情。

    洪承疇給出的解釋是:火神廟集議是關於御史的甄別問題,未請旨送母歸原籍這個罪名他認。

    順治對此事的結論是:火神廟集議這個事情雖然很可疑,但查無實據;私送母離京是因為替母盡孝、甘心獲罪,也算情有可原。

    從上文可以看出,歷史上的洪母在京城生活了三年。順治五年,洪承疇治完父喪,隨後攜其母入京。順治八年,承疇私送其母回原籍。

    考據洪母罵子的由來,一方面是因為洪承疇私送其母回閩一事鬧到了御前,後經好事者渲染得滿城風雨;另一方面,也是時人鄙視他的變節投敵,故意編排用以噁心其人。

    除了《洪母罵子》,關於洪承疇還有一折戲叫《莊妃勸降》。下面,談談我對莊妃勸降的看法。

    (大玉兒要出馬勸降)

    洪承疇是個文人將首,其幼年家貧,後中進士。他的傳奇,從鎮壓農民起義軍開始。他對付起義軍有兩個絕招:其一,只剿不撫愛殺降;其二,專克李自成。高迎祥死後,李闖繼承了他的遺志,曾經在四川紅火了一陣。然而,當他在陝西地面碰上洪承疇時,就不靈了。洪承疇先敗其於洮河,再敗其於潼關。最後,李闖只剩十八騎鑽了山溝,才算躲過洪承疇的捕殺。北京城破後,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多爾袞舉傾國之兵馳援吳三桂。當他走到錦州時,很顧慮吳三桂和李闖合夥坑他,於是問計於洪承疇。那時,洪承疇已經當了實錘的漢奸,他排解了多爾袞的疑慮,也間接導致了李闖的完敗。

    在松錦之戰中,洪承疇走了麥城。松山城破,陪同洪承疇身邊的只有遼東巡撫邱民仰、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以及三千殘兵。後來,邱民仰被殺害,曹變蛟被殺害,王廷臣也被殺害。只有洪承疇,因為皇太極想收歸他,就命令把他送到了盛京。

    關於洪承疇降清,《清史稿》記載得很沒有說服力。

    據記載:皇太極派范文程去勸降洪承疇,他已絕食多日,見范文程上門,他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破口大罵範是漢奸(承疇方科跣謾罵)。後來,房屋中梁飄下了一片揚塵落在他的身上,洪承疇隨手打掉了揚塵。透過這個細節觀察,范文程報告皇太極說:“洪承疇必定不肯死,因為他愛惜自己的衣服。”

    文程遽歸,告上曰:“承疇必不死,惜其衣, 況其身乎?”

    《清史稿》又記載:皇太極把自己穿的貂讓給了洪承疇,這一舉動把他感動了。於是,洪承疇真心降清。

    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 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范文程依據洪承疇拂塵的動作而判斷他“惜其衣”,進而得出他“無死志”的結果。作為原生始的漢奸,范文程投奔後金一事在客觀上來講還是挺有眼光的。然而,他推斷洪承疇“無死志”卻很缺乏邏輯性的。

    我們先不評判“惜其衣”和“無死志”兩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只談洪承疇的“拂塵”行為真的是因為珍惜衣服嗎?

    首先,洪承疇官居一品,在生活上錦衣玉食,不管是他真想死還是假想死,絕對都不缺一件衣服穿,自然就談不上珍惜一說。

    另外,洪承疇當時穿的衣服是明朝官服,如果他決意降清,此衣服應列為拋棄一類,更不應該珍惜。

    所以說,洪承疇的拂塵行為並不是“惜其衣”,而是一種下意識撣灰的行為。依此推斷他“無死志”,是毫無道理的。

    否定了這個記載,那麼另一個記載“一件貂換一個一品大員的真心投降”就顯得很突然,其中明顯缺乏鋪墊啦!

    在松山城破之時,洪承疇的三個戰友: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紛紛殉國,他也絕食以明其志。范文程來勸降,清史稿明確說明沒有勸降成功。那麼,洪承疇改變初心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一件貂嗎?

    所謂的“一件貂收買一顆心”只是一個段子,其中的真相時人不敢書寫,但洪亨九降清的確有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發生在莊妃勸降的那個晚上!

    (大玉兒和洪承疇)

    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你滿臉淚水,

    那一夜,你為我喝醉,

    那一夜,我與你分手,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我舉起酒杯,

    ……

    道不盡的那一夜,道不盡的大玉兒……

    大玉兒就是莊妃,也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孝莊太皇太后,一個為了政治可以犧牲一切的女強人。這一點,多爾袞同志可以作證!

    (大玉兒和多爾袞)

    因為那一夜,洪承疇變節了,印證了一句老話:吃人的嘴軟。

    據《清史稿》記載:承疇既降,隸鑲黃旗漢軍,太宗遇之厚。然終太宗世,未嘗命以官。

    看看吧!貴為皇帝的皇太極也會吃醋。洪承疇投降以後,直到皇太極駕崩,都沒有給過他官做。

  • 4 # 歷來現實

    歷史上哪一位打天下的統治者都喜歡投降己方陣營的人,招降納叛可以使他們事半功倍,還能瓦解敵人的軍心,所以他們就號召敵人將領棄暗投明,反覆勸說他們識時務者為俊傑。

    可是這些統治者內心對這些投降的人一概是瞧不起的,鄙視他們的人格。

    但千古艱難惟一死,被俘之後,就像大姑娘進了土匪窩,意志再堅定都難保名節。換句話說,功臣好做,忠臣難當。

    大明重臣洪承疇的經歷就告訴世人,笑話洪承疇沒有當烈士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先別說洪承疇從一個進士一路走來,從陝西布政使榮升為兵部尚書,封為太子太保,被皇上接見、封賞器重,深受皇恩。那是事出有因,皇上怎麼不對叫花子那麼器重和嘉獎呢?

    那是人家洪承疇給崇禎打工盡職盡責,鎮壓李自成有功,老闆朱由檢應給的報酬,天經地義,誰也不欠誰的。

    至於1639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防守關寧錦州防線,在松錦之戰中兵敗被俘,大家說人家是叛徒,實在是有點冤枉洪承疇。

    史料記載洪承疇是個鐵骨錚錚、寧死不屈的漢子。所以崇禎才相信洪承疇是戰死了,為國盡忠了,大力宣傳洪承疇的英雄事蹟,還為他開追悼會,進行隆重表彰,號召全國軍民向他學習。

    洪承疇被俘之後皇太極多次前去勸降,洪承疇大罵皇太極,每一次都是罵個狗血噴頭。

    洪承疇義正辭嚴告訴皇太極,頭可斷、血可流,忠臣之心不可丟。

    不僅如此,洪承疇被俘後不僅一點妥協的意思都沒有,而且幾天粒米不進,但求一死。對於前來送飯的人,洪承疇也是一頓臭罵,洪承疇萬念俱灰,只求當一個忠臣,青史留名。

    這時候皇太極也徹底失去了耐心,決定成全這個朱由檢的打工仔。當時皇太極身邊的人都知道抓了寧死不屈的明朝大將,宮裡面都在傳說他如何硬骨頭,視死如歸。此事被皇太極的一個妃子知道了,她告訴皇太極說想去看看這個寧死不屈的倔驢長得什麼樣,皇太極就滿足了她的好奇心。

    那個妃子獨自一人來到關押洪承疇的地方,叫獄卒把門開啟後走了進去,在牢房待了不到一袋煙的工夫,什麼也沒有說轉身回去了。

    回去之後她告訴皇太極推遲行刑,她說對皇太極說"據奴家觀察,洪承疇投降的門還沒有堵死,這廝還有可能投降。因為洪承疇看到獄卒先進牢房的時候無動於衷,可是當看到我走進去的時候,他下意識地整了一下衣冠。"

    "這還能有什麼說道?"皇太極不以為然地說。

    妃子說:"依奴家之見,洪承疇還有貪生的念頭,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憐香惜玉。"

    後面發生的事也許大家都猜出來了,在這位妃子勸說下洪承疇竟然開始進食,進而他又在這位妃子的"感召"下棄暗投明,背叛了自己的老闆朱由檢,決心跳槽到皇太極那裡打工。

    洪承疇換了地方上班後,能量被開發出來,業績非常好,所以受到提拔還漲了工資,榮升為大學士。

    洪承疇帶領軍隊一路過關斬將打到江南,這時候洪承疇已經連升三級,成為江南總督。

    洪承疇跳槽後,漢人都瞧不起他,有些是妒忌,大多數是鄙視。

    1647年,洪承疇老父親不在人世,洪承疇回家服喪,因為朝中有事沒有待多久就回京了。

    回京後洪承疇怕老母在家孤獨,派人把母親接到北京,可是母親到了府門卻拒絕下車,當著眾人的面對洪承疇破口大罵,並掄起柺棍對洪承疇劈頭蓋臉一陣猛打,洪承疇跪在地上也不躲閃。洪母一邊打一邊罵,越說越氣,越氣越大,把兒子打得頭破血流。

    這樣一鬧,洪承疇明白母親待在北京也不開心,就私自把老母親送回老家,洪母回去後又羞又氣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做母親的誰不想兒子有出息,按說兒子做官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個高興事情,洪母為什麼很生氣呢,兒子到底做錯了什麼,給誰打工不是工作啊。

    你這話可就錯了,洪承疇家是書香門第,講究忠孝節義,把名節看得比命都重。

    洪承疇之母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曉得忠君愛國是做人起碼的準則、是道德底線,可是洪承疇賣主求榮讓天下人嗤笑,洪家出了這個敗類,洪母能不生氣嗎?

    再說了滿清不是漢人,他們在前期對漢家抵抗者也野蠻殘酷,每到一地先逼迫漢人剃髮,然後就無差別殺戮。他們不是仁義之師,而是一群暴徒,一窩恐怖分子,為這樣的主子效勞豬狗都不如,洪母罵自己的兒子很正常,要不然就是同流合汙了。

  • 5 # 路之意

    在明清易代的過程中,洪承疇無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位備受崇禎帝器重的督師和侍奉清太宗、順治帝、康熙帝三朝皇帝的大人物,在明清兩朝的歷史上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在清朝官至宰相,端的是顯赫無比。

    所以對於洪承疇這位人物,他的官職是非常大的。但是洪承疇在拜相後接自己的母親享福的時候,卻遭到了母親的毒打。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下面就來解答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下洪承疇

    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幼時,他家境貧寒,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儘管生於逆境,洪承疇仍然在23歲就高中進士,並很快成為了明朝刑部一名官員。不得不說,他從小就有一顆不甘於平庸的心。

      

    崇禎二年,陝北農民起義愈演愈烈,王左掛率部進攻韓城。時任陝西三邊總督的楊鶴手中無將可用,只得把作為參政的洪承疇推上前線。不曾想,洪承疇竟然輕而易舉就解了韓城之危,這一戰,也讓他很快聲名鵲起。

      

    崇禎三年,洪承疇與降而復返的王左掛再戰,又一次取得了勝利。這一次,洪承疇直接將王左掛斬首,並且對於投降的義軍,洪承疇也盡數誅殺。他這一措施,儘管違反了上司楊鶴的招撫政策,但卻從根源上解決了農民軍再起的問題。

      

    此後幾年,洪承疇多次鎮壓農民軍的起義,為明廷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隨著明朝的日漸衰敗,各地豪傑紛紛揭竿而起。儘管洪承疇多次鎮壓,先後擊敗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部隊。但在清軍南下後,縱然洪承疇戰無不勝,也無力迴天了。

    崇禎十五年,洪承疇統領八路總兵,率領十三萬精銳與清軍在寧遠展開交戰。第二年,洪承疇戰敗於松山,遭到了清軍的俘虜。

    被俘的洪承疇開始絕食,堅決不降。皇太極屢屢派人勸其歸降,但均被大罵而回。皇太極不願放棄,他特派先一步投降的范文程前去勸降,讓他再試探一番洪承疇。

     

    范文程回去後向皇太極稟報說:

    “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這一番試探,讓皇太極有了收復洪承疇的信心。

      

    此後,皇太極對洪承疇關愛有加。比如當他看到天氣嚴寒,而洪承疇衣裳單薄時,便當即脫下貂裘給他披上。此事之後,洪承疇便正式投降了清朝。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順治都對洪承疇非常器重。在清軍定都北京後,順治讓洪承疇保留仕明時的原職,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之後,更是讓他成為了清朝第一位漢人宰相。

    洪承疇拜相後接母親享福,其母為何剛下車便毒打兒子?

    洪承疇降清後,遭到天下士人的唾棄,甚至於連他的家人都將他視作恥辱

    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奉派迎接的人抵達南安沒多久,洪母居然束裝就道,非常順從地跟隨來人北上進京。聽聞母親同意北上的訊息後,洪承疇便忙不迭地前往迎接,並將她隆重地接入府邸。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

    洪母剛剛下車,看到跪拜迎接的兒子後,便掄起手杖劈頭蓋臉地就打,邊打邊怒罵道:“你這個不忠不孝的畜生,為娘都七十多歲了,難道還要到旗下去當老媽子嗎?我今天就打死你,為天下人除害!”

    洪母打兒子更多的是:為了替中原百姓發洩惡氣,狠狠地教訓一頓兒子。

    經此一事,洪承疇很清楚母親不可能在府中安生的居住下去,所以沒多久便派人將她送回老家。洪母怒打兒子的訊息傳到南安後,鄉親們都對她的剛烈氣節肅然起敬。

    總結:洪承疇為滿清效力20載,但生前只獲得輕車都尉的低階爵位,且遭受家人的嫌棄和天下士人的唾棄,死後更是被官方史書列入《貳臣傳》,留下無盡的罵名,怎麼看都是失敗至極。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洪承疇背叛大明、投降滿清後,向滿清統治階層展示了指點江山的姿態。他的建議不斷地被皇太極採納後,很快就榮升為大學士。在新主子的隊伍中,他還成了進軍中原的急先鋒。 當他帶領軍隊打到江南時,已經連升三級,成為江南總督了。洪承疇不顧民族大義,引狼入室後,大多數漢人都瞧不起他。入關後的第三年,洪承疇回家為老父親奔喪,左鄰右舍知道他變節的事實,避之唯恐不及,他覺得呆在家鄉沒有什麼意思了,就以朝中有事很快回京了。 回京後洪承疇自忖老母親在家孤獨,於是就派人把母親接到北京,讓她老人家在自己身邊頤養天年。

    母親自是欣然上車了,在經過長時間的舟車勞頓、終於到了府門後,竟然勃然大怒,當著眾人的面對前來迎接自己的洪承疇破口大罵,還掄起柺棍對洪承疇一陣劈頭蓋臉地猛打。洪承疇內心有愧,跪在地上不敢躲閃,承受著年邁母親的打罵。直到母親罵累了,打夠了,自己頭破血流了,還一副畢恭畢敬的姿態。洪母呆在北京並不開心,她茶不思飯不香,不苟言笑,對洪承疇不理不睬。洪承疇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會憋出病來,只好又私自派人把老母親送回了老家,深明大義的洪母回家後,又羞又氣沒過幾年就撒手人寰了。

    其實,任何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這樣,自己晚年也有個好的依靠,似乎,洪承疇做到了,那麼,洪母為什麼還很生氣呢?原來,洪承疇家庭是書香門第,他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講究忠孝節義,懂得名節的重要性。 洪承疇的母親從小也接受過愛國忠君思想的薰陶,深知維護民族大義是做人的起碼準則。然而自己的兒子洪承疇卻罔顧廉恥,賣主求榮,丟了祖宗的臉,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的笑柄,所以,洪母才一下車便毒打兒子。

    滿清軍隊入關後,給洪母留下了沉重痛苦的記憶,揚州十日無差別殺戳,讓人心餘悸;還殘酷地役使與奴化漢民,並且大興文字獄、傷害無辜等等。他們並非仁義之師,類似如漢族的暴徒。為這樣的主子效勞,真是禽獸不如!於是洪母把兒子罵了個狗血淋頭!

  • 7 # 雪落缸沿成玉帶

    洪承疇母親剛烈,對洪承疇降清深惡痛絕,這是人所盡知的事。說一段坊間傳聞,據說,洪承疇辭官回鄉後,常與自己的小孫子下棋。一日,正下棋時,時辰官報“小滿”到。原來,中國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小滿”到了,洪承疇後半生為滿人服務,他不由自主地說了句“一局殘棋至小滿”,洪承疇知道對他降清一事鄉親們都不待見他,他認為自己走到這一步也有許多無奈,所以說這是他人生的殘棋。誰知他的孫子給他接了句“兩朝宰相不清明”。洪承疇羞愧難當,知道自己的孫子都不原諒他,不久就病死了。洪承疇入《貳臣傳》,這是國人給他的蓋棺定論。

  • 8 # 明天會更好2954269910006

    洪承疇是一位歷史人物,我在電視連續劇(孝莊秘史)裡。有這個人物的出現,在電視劇裡描述,是明朝的將軍。後被孝莊大後降服,做那孝莊兒子富寧的恩師。也幫孝莊,多爾袞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劇裡說,洪承疇在打仗的時候。明朝的皇帝多疑,以為洪承疇判變,不派兵增緩,導致洪承疇被圍困。兵敗,被清朝多爾袞活捉。

    到清朝皇宮裡,皇帝用很多方法,勸降洪承疇。都沒有成功,洪承疇絕食抗議。後來用孝莊的才智,美色勸降成功。這裡面很多細節,不一一描述。

    那個年代的人,忠誠節操,看得很重。他的母親,肯定不能接受。古代一君不能侍二主,他母親會鞭打洪承疇,就不難理解那!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就傳承民族的氣節。忠孝節義,中華民族的美德。放到現代,遇到困難就放棄,難成大事。只要是一條正能量的大道,堅持,努力前行,這世界就是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 Find X的哪些方面讓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