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文軒春秋

    苻堅和王猛初次相逢的時候,苻堅很是欣賞王猛。 公元357年在王猛的努力輔佐之下,苻堅順利的登上皇位。之後王猛受到火箭一般的官職提升,並且在一年之內有多達五次的提拔。苻堅十分信任王猛,這種君臣無間信任是一種讓王猛可以放手去幹的那種信任。在皇帝苻堅的信任下,王猛獲得了施展拳腳的大力支援。王猛幫助前秦完成漢化程序。並且十年間,就基本上統一了十分之七的北方。在王猛去世以後 苻堅的很多事物都是需要自己親自去處理,而此時沒有人能夠替代王猛的位置與信任,這讓他更加懷念王猛在世的好。

    狄仁傑和武則天的關係也是君臣關係的典範。以至於武則天通常稱呼狄仁傑為“閣老”,而不直接稱呼狄仁傑的名字。在會見狄仁傑的時候,也不允許狄仁傑進行跪拜行禮。在狄仁傑當宰相的時候,武則天最為信任的大臣就是他,其他的大臣都遠遠比不上 。狄仁傑曾經有多次主動以年邁為由希望告老還鄉,但是武則天都不允許。直到公元700年的時候狄仁傑病故,武則天為之哭泣。

    宋仁宗是個仁慈心胸寬廣的皇帝,他的仁慈就連乾隆皇帝都為之佩服。包拯是一個剛正的臣子,遇上仁德的君王,兩個人簡直是絕配。包拯總跟宋仁宗吵架,但是最讓宋仁宗信任的臣子卻偏偏是包拯。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的那段時間,經常在皇帝跟前唾沫星子橫飛的喋喋不休,你看那宋仁宗臉上和腦袋都飛濺到,皇帝雖然很是不高興,但是也沒有處理包拯。包拯之所以能夠留名在青史上,很大一部分和仁宗是有關係。

  • 2 # 蔡哥談

    我認為三國時蜀國皇帝劉備和丞相諸葛亮是歷史上君臣關係的典範。從下面幾個方面談一談劉備同諸葛亮君關係。

    一,剛開始,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桃園三個人喝雞血酒,結盟為異性兄弟,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立下誓言後三兄弟淮備大幹一場,劉備自稱漢朝中山俊王三十代孫子,劉備他想恢更劉姓天下,於是三人到處闖蕩,招兵買馬,但好象能力不夠,需要找一個聰明有智慧的人來當軍師,來幫助他們創業,建立軍隊奪取天下,恢復漢室。

    於是劉備便四處打聽能人。就有人告訴劉備,當今天下最有謀略就是三個人,諸葛亮,龐統,荀修等,荀修現在曹操處任謀士,龐統在雲遊不知處向,只有諸葛亮在南陽閉門讀書。現在正是冬季,你去請他不知他肯不肯跟你出山。

    於是劉備淮備一個騎馬去請諸葛亮,關羽,張飛要一去,第一次去,門童說主人去出末回,於是三人回去,過了幾天,三人又騎馬來南陽,門童又說,你們來得又不巧,主人出門末歸,這時劉備給門童說,你家主人回來後,說劉備五天再來請諸葛先生,三人回家後,張飛說,下次我一人去,把諸葛亮綁回擊便是,劉備說,這樣不好,於是第三次劉備三人見到諸葛亮,劉備問諸葛亮天下大勢,分析一番後說,將來北方曹操,江東孫權,主公你可佔荊洲等地,三分天下,於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任諸葛亮為軍師,這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請諸葛亮故事,成為劉備和諸葛亮一對君臣開始創造打天下的佳話。

    劉備請來諸葛亮軍師後,對軍師非常信任,要關羽,張飛聽從諸葛亮軍師調動和指揮。劉備一個善識人才,軍師善用謀略打仗,劉備和諸葛亮兩人君臣一條心,招將招兵,招兵買馬,軍隊很快壯大擊敗來了。劉備和諸葛亮雖然是君臣,實為知已,朋友,君臣經常一起長談,商討國家軍機大事,後來,曹操淮備帶幾十萬大軍,水上陸地齊進,先滅劉備集團,再滅孫權集團,各個擊敗策略。諸葛亮軍師看清形式,向劉備建議聯合吳國對曹操魏國大軍,諸葛亮軍師立去東吳,最後說服東吳,蜀國,吳國聯合抗擊曹操魏國大軍。最後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水軍。曹操軍隊大敗,逃回水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蜀國建立後,劉備為皇帝,諸葛亮為丞相。君臣關係一直很好。

    後來,劉備病重,託孤劉禪給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行,你可取而代之。諸葛亮淚流滿面,說不可,我一定輔助劉禪,以報主公你對我的知遇之恩。

    後劉備去逝,劉禪繼承皇位,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匡復江室江山,七次北伐曹魏政權。笫七次北伐時,諸葛亮病逝去軍營中。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為報劉備之恩,鞠躬盡粹,死而後己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來人學習。劉備和諸葛亮這一對君臣是古代君臣的典範,君臣心心相應,而不是像劉邦與韓信等人,朱元璋同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皇帝在末奪取天下時利用臣子謀略,軍事能力幫助他打天下,打下天下後,君皇把功臣殺光,君皇對臣子純碎是一種利用關係。

  • 3 # 磨史作鏡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這首杜工部的七律已經把劉備諸葛亮千古君臣知遇說盡了。去過成都武侯祠的人才知道,原來武侯祠就是劉備廟,即漢昭烈廟,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這種君臣同祀的情況!

    說他們兩個是君臣知遇的典範,有太多史實說明,我覺得主要是三個方面:

    1.一個求賢若渴,三顧茅廬,一個待時而飛,擇主而事。

    劉備起身微末,拼殺半生,由於起點低,也缺乏大才輔佐,始終事業不見起色,他一直期盼著有王佐之才才輔佐自己成就大業。在荊州聽說諸葛亮大名後,不辭勞苦,按出師表的說法“不以臣卑鄙,枉自委屈,親訪臣於草廬之中”,其心至誠。諸葛亮作為一個大戰略家,大政治家,一直在觀察漢末天下大勢,尋找明主,他也被劉備的志向和誠意打動,認準了劉備就是自己要輔佐的英主賢君。

    2.一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一個竭忠盡智,一心事主。

    劉備得到諸葛亮後,情好日密,關張不悅,劉備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對其信任有加,不管是在聯合孫權的赤壁之戰中,還是龐統死後征伐益州,諸葛亮都事事在前,是劉備取勝的關鍵人物。當然他的隆中對更是在戰略上為蜀漢基業打下了基礎。

    3.一個灑淚託孤,寄予厚望,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攻吳國夷陵之戰失敗後,染病在白帝城永安宮,自知將不起,把諸葛亮招至白帝城託孤,說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話,特別是那就“其若不才,君可自取”,另一些人感動,倒也令一些人質疑,認為這是劉備故意試探諸葛亮,是奸雄表現。我認為,他這個“自取”,應該是從劉備幾個兒子當中擇主而立的意思。“自從先主叮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劉備死後,諸葛亮嘔心瀝血輔佐劉禪建設蜀漢,並多次出師北伐,最終累死軍前,以一生報答了劉備的知遇之恩。

  • 4 # 閒看秋風999

    周公輔佐成王。

    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叔——周公與武王可以稱得上是君臣關係的典範。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

    因為周公的采邑(封地)在周,爵位是“上公”,所以後人將他尊為“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

    孔子在《論語》中反覆提起過過的“吾從周”就是這裡來的。

    武王離世,成王年幼,周公又攝政(輔佐)成王七年。期間,周公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

    成王長大了,周公沒有乘機“奪取王位”,而是歸政於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

    從此,中國 開始了延綿數千年的宗法血緣紐帶,將“家”與“國”融合在一起,把“治國之道”與“家庭倫理”倫理融合在了一起。

    雖然周公沒有成為“王”,但是他的名氣比(周)武王、成王要大得多。

  • 5 # 平凡2850

    簡單說一下吧

    堯、舜、禹與皋陶﹑夔﹑后稷和契,後有“皐夔稷契“(gāo kuí jì qì)之說;

    商湯與伊尹;

    周文王、武王與呂望;

    西漢時期的王褒作《聖主得賢臣頌》來稱頌這些君臣關係,後世“相得益彰”一詞即出自於此。

  • 6 # 平沙趣說歷史

    說到君臣關係的典範,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唐太宗和魏徵、劉備和諸葛亮、秦孝公與商鞅、周平王與周公,但我覺得漢昭帝和霍光的君臣關係恐怕是極其怪異的典範,明明臣子已經手握重權,皇帝卻還幫助他再進一步,權傾朝野。

    漢昭帝劉弗陵幼年即位,自然無法親政。不過他實在是幸運,有一個偉大的父親為他鋪好了所有的路。武帝對這個幼子的確費盡了心思,他不僅為劉弗陵消除了太后專權的隱患,還選好了幾位股肱之臣輔政,其中霍光總領朝政大權。

    劉弗陵從父親手中接手的大漢政權其實是個爛攤子。武帝雖然英雄一生,但晚年犯下不少錯誤,窮兵贖武,大興土木,巫蠱之禍,都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雖然他後來下“罪己詔”坦誠失誤,並盡力彌補,可他一年後就死了,很多事情還根本沒來得及做。

    劉弗陵當上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補救時弊,重整大漢江山。這些事情都是由霍光等人完成的。霍光繼續漢朝前四代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重視農業生產,進一步輕罹薄賦,這些措施很有效地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劉弗陵雖然年幼,卻很有才幹,他在治國上很有見識的。霍光施政並不順利,與他一同為輔政大臣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在武帝時策劃了鹽、鐵、酒等收歸國營的大事,也習慣於武帝那種好大喜功的做法,所以就強烈反對霍光改變治國政策。

    劉的皇位能坐穩,也得感謝老父親武帝為他留下的輔政大臣霍光。武帝去世前,曾派人送了一副“周公相成王”的畫給霍光,鄭重託付之意已經蘊含其間。霍光對昭帝忠心耿耿,他位高權重,卻從不專權跋扈。劉弗陵一成年,他就像周公一樣,還政給皇帝。劉弗陵也很睿智,將與霍光的君臣關係處理得很好,成為歷代君臣合作的典範。

    對霍光和劉弗陵不滿的勢力最終勾結在一起,意圖發動政變廢了劉弗陵,再立新帝。

    元風元年(公元前80年) ,霍光出京檢閱御林軍,把一個校尉調到自己府上做事,上官桀等人就以此為藉口,趁著霍光休假,以燕王劉旦的名義上書劉弗陵,誣陷霍光意圖謀反。

    霍光得知被人彈劾,不敢上朝,劉弗陵卻把他召來,親自向他解釋自己知道上書的假的,不會懷疑他。

    上官桀等人見此計不成,就打算刺殺霍光,不過他們的陰謀很快洩露,劉弗陵與霍光相互信任,他們共同平定了政變陰謀,處死了上官桀等人,參與其中的燕王和鄂邑公主也畏罪自殺。

  • 7 # 晉公子

    本期話題

    在外流亡19年後,晉文公終於返國執政。一人踐祚,雞犬升天,跟隨文公流亡多年的功臣集團都在翹首以盼的,等待著文公的封賞。可是曾經在爭取秦國援助的外交談判中為晉文公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趙衰不但沒有獲得在中央任職的高位,卻被晉文公遠遠地發配到了太行山以南的原縣去做縣長。究竟晉文公為什麼要這樣薄待趙衰,他的任命背後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01

    晉文公執政之初,趙衰在晉國的官僚體系中究竟居於何種地位?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寫道:

    “重耳為晉文公,趙衰為原大夫,居原,任國政。文公所以反國及霸,多趙衰計策。”

    ——《史記·趙世家》

    在這裡,司馬遷的敘述又一次出現了荒腔走板的失誤。原邑遠在太行山以南的河內,距離晉都絳邑路程頗遠。假設趙衰此時主持國政,他自當身在國都,怎麼可能被遠遠兒地發配到原邑去呢?

    遠離國都而能遙秉朝政的例項,歷史上有沒有呢?

    也有,比方說曹操。曹操執掌東漢政權的時候就曾長年定居鄴城,遙控遠在許都的漢獻帝。但你能想象趙衰有這麼大的能量,遙控得了晉文公嗎?

    趙衰在什麼時候,又為什麼去了原邑?《史記·晉世家》載:

    “(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於是晉作三軍。趙衰舉郄縠將中軍,郄臻佐之;使狐偃將上軍,狐毛佐之,命趙衰為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為右:往伐。冬十二月,晉兵先下山東,而以原封趙衰。”

    這段短短的文字記載中出現了兩處失誤:

    首先,晉國實行的是軍政一體的政治體制,軍隊的高階將領也同時是政府的領導人。從公元前633年被廬閱兵作三軍六卿起,三軍的正副長官便一直是政府的執政卿(當然,執政卿的數量並不固定為六人,此後晉國一度擴編三軍為五軍,則執政卿由六位增至十位)。

    上文明明已經清晰地羅列了第一屆晉國六卿的名單:

    中軍將:郄谷 中軍佐:郄溱

    上軍將:狐毛 上軍佐:狐偃

    下軍將:欒枝 下軍佐:先軫

    當中沒有趙衰的名字,可司馬遷仍固執地認為趙衰此時就是主持國政的大臣,於是硬生生地在六卿人選中插入一句“命趙衰為卿”。

    不登三軍將帥之位而被任命為卿,在晉國的歷史上我只看到過僅有的一例。《左傳》載:

    (公元前627年)反自箕,襄公(中略)以一命命郄缺為卿,復與之冀,亦未有軍行。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傳》

    公元前627年,下軍大夫郄缺被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任命為卿,這時五軍十卿中的上軍將和新上軍將其實是出缺的,但襄公沒有將這兩個職位中的任何一個實授郄缺,郄缺頂著空名,做了一個指揮不了軍隊的散卿。

    這個特殊的安排背後有深刻的原因:郄缺的父親郄芮曾經是晉惠公夷吾和晉懷公子圉的心腹,在晉文公即位之後發動過對晉文公的刺殺行動,失敗受誅,所以文公父子對郄缺的忠誠有所保留,不敢輕率地授予他兵權。

    但用這個特例來比附被廬之搜時趙衰的處境並不合適,被廬之搜的時候三軍六卿滿編滿員,且趙衰和晉文公又有連襟之親,他顯然不同於後來的郄缺。

    趙衰是否任卿,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及使郄縠將中軍,郄溱佐之。使狐偃將上軍,讓於狐毛,而佐之。命趙衰為卿,讓於欒枝、先軫。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為右。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被廬閱兵時,晉文公確曾有意命趙衰出任下軍主將,但趙衰主動將這個位置讓給了留守大臣欒枝。這一點,《國語》的記載也可作旁證:

    公使趙衰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佐,臣弗若也。”乃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

    ——《國語·晉語四》

    無論趙衰此時讓出卿位的動機是什麼(關於他的動機問題,我們將在下文中進行分析),但事實都一樣,那就是趙衰並未在公元前633年登上執政六卿的位置。

    02

    其次,司馬遷說“以原封趙衰”,意思是原城是趙衰的封邑。可楊伯峻先生為《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傳》作注的時候卻說原邑此時並非趙衰的封邑,而是直屬於國君的縣邑,趙衰不過是擔任了原縣的縣宰而已。究竟他倆誰說的是事實?

    我個人傾向於贊同楊伯峻先生的意見。原邑是公元前635年由周襄王賜予晉國的領土,這座城邑在晉國的歷史上很可能經歷過由縣邑到封邑的歸屬變化。《左傳》記載:

    (公元前632年)二月,晉郄縠卒。原軫將中軍。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傳》

    “原軫”也就是“流亡五大臣”之一的先軫。《左傳》此時稱呼他為“原軫”,意味著原邑被賜予了先氏家族,所以先軫才能以封邑為號。晉文公要封賞先軫,只能拿出公室直接掌握的土地,而不可能將別家大夫的封邑轉賜與先軫。

    因此,公元前635年趙衰出任“原大夫”只能被視作受任原縣縣宰,而不能認為是獲封原邑

    到公元前596年,先軫的曾孫先糓勾結赤狄侵犯晉國,先氏家族遭到族滅,原邑也被晉君收回。收回的原邑後來又被晉君賜予了趙衰之子趙同——故《左傳》稱其為“原同”——輾轉兩次易手後,原邑才終於成為了趙氏的家族產業。

    《國語》徑呼“趙衰”為“原季”,或是因“原同”之稱而致誤,或是趙氏後人對先祖的追尊。

    公元前635年,原邑剛剛被併入晉國的時候,為何任命趙衰為首任原縣縣宰?《左傳》說,這源於勃鞮的建議:

    晉侯問原守於寺人勃鞮,對曰:“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食。”故使處原。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傳》

    這段話的意思是,晉文公向勃鞮徵詢意見,第一任原縣縣宰由誰出任為好。勃鞮提醒文公,趙衰作為流亡大臣的一員,頗有功勞,此時卻還未獲獎掖,不如讓他出任原縣縣宰。勃鞮是不是真的出於酬報功臣的好心才建議讓趙衰出任原縣縣宰的呢?我以為未必。《國語》載:

    胥、籍、狐、箕、欒、郄、柏、先、羊舌、董、韓,實掌近官。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遠官

    ——《國語·晉語四》

    這段記載非常重要,因為它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晉文公初政之時晉國的權力結構特徵:官分三等,中央政府由胥氏、籍氏等11家世襲貴族聯合執政,尚未分宗的公室子弟則留在宮廷中負責國君的親近事務。擠不進這兩個名單的官員才會被任命為地方官吏。《左傳》載:

    (公元前635年)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傳》

    作為留守大臣之一的勃鞮向晉文公舉薦趙衰出任原縣縣宰,等於將他放逐出國都,排擠於11家貴族之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趙衰之所以遭到排擠,與他的姓氏無關。因為據《風俗通》的說法,執政11家貴族中的柏氏(也稱“伯氏”)與趙氏同出嬴姓,也是異姓貴族。趙氏不能享受與柏氏相同的待遇,怪只能怪趙氏家族在晉國政壇的根基太淺。

    原縣鄰於溫縣。與趙衰同時被任命為溫縣縣守的狐溱是流亡功臣、上軍主將狐毛的兒子。趙衰本是追隨晉文公流亡國外的功臣集團中的一員,身份同於狐毛。可此時論功行賞,卻要降格一等,只能享受與狐氏家族的兒子輩相等的待遇,趙衰在晉國朝廷中是個什麼分量,再沒有比這更真實的寫照了。

    03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史記》對公元前635年前後趙衰在晉廷的地位缺乏準確的描述。司馬遷的認識之所以偏差這麼大,原因很可能是受到後世晉國文獻的影響。

    因為趙衰的兒子趙盾曾經擔任晉國的中軍元帥長達20年之久,趙氏在那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晉國首屈一指的政治豪門。後人揚眉吐氣,自然要極力歌頌先祖的功勞。而旁人追憶前史,又不免因趙家的煊赫聲勢而混淆了視聽,拔高了趙衰的歷史地位。

    比如《左傳》記載,趙衰去世的一個世紀後,晉國大臣叔向回憶文公一朝政治時說:

    “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寵於獻;好學而不貳,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餘(趙衰)、子犯(狐偃)以為腹心,有魏犨、賈佗以為股肱。”

    ——《左傳·昭公十三年傳》

    在叔向的“記憶”裡,趙衰不但是晉文公的心腹大臣,而且是排名超越狐偃的天字第一號心腹大臣。從文公初政,狐偃任上軍副將、趙衰任原縣縣宰這尊卑懸殊的任命看,叔向所言顯然並非事實。

    可狐偃之子狐射姑後來因與趙衰之子趙盾爭奪中軍元帥一職失敗,被迫逃亡國外,狐氏家族從此沒落,剩下趙氏一家獨大。

    兒子們的勝負反過來影響到老子們的歷史地位也跟著掉了個個兒。這樣曲解前史的謬誤被司馬遷寫進了《史記》,直到今天仍然對歷史學界的晉國史研究發生著負面的影響。

    比如2015年出版,由李孟存、李尚師二位先生合撰的《晉國史》就還囿於《史記》的見解,認定趙衰是晉文公集團中僅次於狐偃的“二號人物”。

    一人踐祚,雞犬升天。趙衰在文公初政、論功行賞的時候遭遇瞭如此不公平的對待,與他有連襟之誼的晉文公為什麼不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呢?

    我認為這裡頭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追隨晉文公的功臣集團離開晉國的時間太長了,而他們留在國內的家族成員又曾遭到過前任晉君即晉懷公子圉的殘酷清洗。

    雖然這些人忠心耿耿,但他們對晉國政壇的影響力相對有限,比不上國內的留守大臣們。在利益分配時不向留守大臣做出適度傾斜,晉文公難以穩定政局,尤其難以有效地控制軍隊。

    其次,原縣和溫縣雖然遠,但從地緣戰略上看,卻是晉軍南下太行,通向王畿的咽喉要道。晉文公要稱霸天下,就必須接過齊桓公那杆“尊王攘夷”的大旗。而只有牢牢控制住東周王畿,晉國才有資格舉起這面旗幟。

    既然原縣、溫縣如此重要,晉文公當然得委派兩位政治忠誠、精明幹練的大臣坐鎮兩地。所以勃鞮提名趙衰出宰原縣,雖然明曉得他可能有排擠趙衰,為留守大臣騰地方的私心,晉文公還是順水推舟地同意了。

    參考文獻:

    白國紅《春秋晉國趙氏研究》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徐元誥《國語集解》

  • 8 # 楊朱學派

    歷史是上君臣關係的典範有二:一是漢武帝與法家酷吏張湯。二是漢武帝與法家酷吏江充。

    一、漢武帝與張湯。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為廷尉,扼殺思想,扼殺言論,重立秦始皇創立的誹謗之法。重立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這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以腹誹罪處死儒家大師顏異。【腹誹罪,就是肚子裡罵漢武帝之罪】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張湯和漢武帝作惡害人太多,民憤太大。漢武帝欲使張湯背鍋。

    恰逢張湯欲羅織罪名,誣陷朱買臣。朱買臣聽聞風聲,先發制人,誣陷張湯謀反。漢武帝明知真相,假裝糊塗。以謀反罪處死張湯。張湯被殺後,漢武帝又處死朱買臣。

    漢武帝和張湯,完美的詮釋了法家思想的真諦。

    1、法家主張愚民,扼殺思想,扼殺言論。韓非子有曰: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張湯便以腹誹罪,處死儒家大師顏異——殺人、誅心!

    2、韓非子主張,用刑罰和陰謀詭計捍衛君權,奴役臣民。張湯便把刑罰與陰謀詭計相結合。羅織罪名,製造冤獄。大肆屠戮群臣。導致自己也被他人誣陷而死。

    二、漢武帝與江充。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致使陽石公主被滅門,諸邑公主被滅門,太子劉據被滅門,長公主被滅門,皇后衛子夫被滅門。整個皇族被屠戮殆盡。

    漢武帝和江充也把法家思想完美的詮釋。

    1、《韓非子•備內》有曰:君主立太子,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君主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在《韓非子•八奸》中,把同床、在旁、父兄皆為國君的最大威脅。

    漢武帝便指使法家酷吏張湯,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大肆屠戮骨肉至親。

    2、韓非子有曰:事成則君任其功,事敗則臣就其過。

    漢武帝屠戮皇族後,必將被世人唾罵,遺臭萬年。此時需要找一個替罪羊。於是,漢武帝又誅殺江充,滅江充全族。法家酷吏江充雖死無憾。

    張湯、江充完美的踐行了法家思想。韓非子謂之: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以法家思想論之: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周興、來俊臣皆忠臣。實踐證明,法家是法治的死敵。是極端的人治——治人。人整人、人治人、人吃人。

    法家思想不滅,中華民族不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ikert5級評分法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