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蝦35651891

    最噁心的就是大宋一朝,自己是黃袍加身,奪得天下,總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總是擔心被別人奪了去,防武將跟防賊似的,處處坑害武將,自己做了賊,看天下人都是賊,不玩完都沒天理了,噁心死人。

  • 2 # 少林派編外弟子

    這個老太太不簡單。

    首先皇帝不是人乾的活。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死於政變的不計其數。能善終的是極幸運的事。尤其是開國時期。

    前事不遠,五代時期有多少皇帝死於政變啊。造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成功了化家為國,失敗了,真正的是種族其家了。

  • 3 # 九一居士

    這個問題比較寬泛,杜太后的哪番話?所以只能一一分析,來看看杜太后都說過哪些話嚇出趙匡胤一身冷汗。我覺得都是圍繞“金匱之盟”而產生的。

    我們先看看圍繞“金匱之盟”的幾個人:

    一、主角:杜太后

    杜太后是個賢妻良母,同時也是個出色的政治家。生了兩個皇帝,也培養了兩個皇帝,這個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她是“金匱之盟的”主角。

    二、助手:趙普

    趙普是大宋開國功臣,北宋第一能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出自於他。此人在北宋三上三下,趙匡胤兄弟二人對他是又愛又恨,又敬又畏。他是“金匱之盟”的見證人。

    三、受害人:趙匡胤

    趙匡胤是大宋的第一任皇帝,他原是北周的周世宗手下的都檢點,由於坊間傳聞“點檢作天子”而使迷信的周世宗失策,致使周世宗死後政權被趙匡胤“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之後的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而達到了鞏固政權的目的,卻不料一場“斧聲燭影”斷送了他的性命,江山最後也被自己母親透過“金匱之盟”而“兄終弟及”。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個“受害者”。

    四、受益者:趙光義

    趙光義,原名趙匡義,為了避諱,改為趙光義。這個名字是他哥哥賜的。趙光義一生都在極力“去趙匡胤化”,想擺脫他哥哥的光環,甚至想超越他哥哥,連他哥哥賜的名字最後也自己改了,改作“趙炅”。包括後來的幾次北伐。但直到死,也沒有超越他哥哥。此人“弒兄”以得帝位,又透過“殺弟”穩固帝位。最終使得帝位傳承於自己的這一脈。所以說,他是“受益者”。

    那我們現在再來看杜太后都說過哪些話嚇出趙匡胤一身冷汗。

    首先,杜太后以趙匡胤的子嗣年齡尚小(其實不小,趙德昭二十多,趙德芳快二十了),不適合當皇帝為由,勸其傳位於趙光義。又舉例周世宗之所以丟失政權,就是因為繼承者年幼的緣故,否則你趙匡胤何德何能做這個皇帝!這是第一驚!驚的是他的母親竟然這樣“想”!

    其次,杜太后為了讓趙光義有繼承皇位的理由,製造了所有皇帝都會有的一個噱頭(只是噱頭各不相同):稱趙光義降生時“赤光上騰如火,街巷聞有異香”。這是第二驚!驚的是他的母親竟然這樣“說”!

    最後,在趙普的見證下杜太后做出臨終前最荒唐的事情,竟然以白紙黑字以盟約的形式定下“金匱之盟”(指杜太后病重,趙匡胤侍疾於旁,臨終召趙普進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事宜,讓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趙光義。此遺書藏於金匱之中,故此名為“金匱之盟”),明目張膽地要求趙匡胤按自己的意願傳位於趙光義!這是第三驚!驚的是他的母親竟然這樣“做”!

    所以,基於這三驚,趙匡胤被杜太后一番話嚇出了一身冷汗!

  • 4 # 朗照千江月

    這是因為涉及到了皇權的繼承問題,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既得利益者來說,是非常嚴峻的,我們不妨來看看杜太后和趙匡胤之間的談話,從這些談話來看,就知道其中有多少玄機。

    趙匡胤當上皇帝后,給父親的封號是宋宣祖,母親杜氏也就成為了皇太后,這也就是宋朝歷史上非常出名的杜太后。

    有一次,趙匡胤跪拜自己的母親杜太后,旁邊的人都在慶賀,可是杜太后呢,她老人家不高興,旁邊的人都問杜太后,都說古代母以子為貴,今天你的兒子成為了皇帝,你又成為了皇太后,為什麼就不高興呢?

    杜太后對身邊的大臣說到,自己深知當皇帝的難處,當皇帝要管理全天下的人,如果能夠為百姓著想,就是一個好的皇帝,如果不為百姓著想,就是一個壞的皇帝,這是我作為太后所擔憂的一件事情,大臣聽了都非常受教育。從這個故事來看,作為一個母親,杜太后是偉大的。

    還有就是發生在961年時的一件事情,當時杜太后已經病重了,趙匡胤非常孝順,一直侍奉在身旁,但是杜太后的病情並沒有好轉,這時候杜太后有一個舉動,她要宣佈讓趙普進宮,還要擬定懿旨,在擬定懿旨的時候,杜太后問兒子趙匡胤,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成為皇帝嗎,趙匡胤無法應對,後來趙匡胤說,自己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父母的幫助。

    杜太后說,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後周的恭帝太年幼了,如果後周有年長的君王,皇帝說不定就不是你當的。這句話對趙匡胤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母親杜太后是在提醒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可不好當,如果不善待自己的大臣,很有可能就被大臣取代了。

    之後的杜太后對自己的兒子趙匡胤說,你死後要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有年長的君王來治理天下,這才是國家的福分,趙匡胤回答“不敢不從”。當時杜太后讓趙普將這些話都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一份誓言,藏在了金匱之中,這也就是歷史上金匱之盟的典故,這也是對宋朝影響非常大的一個盟約,不過這個盟約後世是有很大爭議的。但是它實質上反應的還是權力的過度,這從側面也說明了杜太后的偉大和賢明。

  • 5 # 穿越再現彼岸

    959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去世了,年僅7歲的柴宗訓即位。同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這也應了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時期的讖語,“點檢做皇帝”

    趙匡胤做了大宋的皇帝,自然是高興了,而趙匡胤的母親也被尊為皇太后,大臣參拜,杜太后卻沒有喜色,這是為什麼呢?(杜太后像)

    杜太后其人。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在後唐李存勖時期掌管禁軍,後漢、後周時期也統領禁軍和軍隊,他娶了杜氏為妻。杜氏對自己的孩子麼管教非常嚴。

    當有人報告趙匡胤做了皇帝后,坦然自若:

    及太祖自陳橋還京師,人走報太后曰:“點檢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杜氏看慣了朝代的潮起潮落,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那是應該的。

    杜太后的憂慮

    當群臣參拜杜太后時,杜太后卻悶悶不樂。大臣們說道,你的兒子做了皇帝,為什麼不高興吶。

    杜太后說了三個字:“為君難”,皇帝作為萬民之主,做得好皇位就保持的久,如果駕馭不了臣子,恐怕想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不行啊。趙匡胤表明要聽從母親的教導。(趙匡胤劇照)

    從這件事情來看,杜太后直接推動了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金匱之盟”和“杯酒釋兵權”。

    961年六月,杜太后病重,杜太后找來了自己的兒子,說道,你知道自己如何獲得天下的嗎?趙匡胤說是自己祖上積德才有了天下,他母親說,你之所以的天下是因為周世宗讓小孩主宰天下的緣故,才有了你今天的帝位。她希望在趙匡胤死後能立年長的君主,就是傳位給弟弟,保障大宋天下,並命令趙普記載下來,放到金匣子裡面儲存起來。(

    金匱之盟圖

    趙匡胤也明白五代輪替較快,主要是藩鎮割據的緣故。961年七月初九,趙匡胤請大宋主要帶兵的將領吃飯,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大臣們也擔憂自己的身家性命,趙匡胤為他們指出了出路。

    第二天,石守信等大將紛紛辭去軍職,趙匡胤同時也把自己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把張令鐸的女兒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這下大家相安無事,國泰民安,軍權集中到皇帝手中,宋王朝也得以久遠。

  • 6 # 明離子

    其實杜太后把趙匡胤說的一身冷汗,用了三個字:為君難。

    杜太后不是別人,正是趙匡胤的母親,這位母親,也因為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成了太后。

    其實趙匡胤做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事情,還未等趙匡胤回朝,杜太后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但她卻並不吃驚,反而淡定的說了一句: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趙匡胤正式登基坐殿,按照規矩,健在的杜太后,也應該接受百官的叩拜,但杜太后在見百官是卻悶悶不樂,趙匡胤在一旁十分不解,明明是件喜事,您為何不樂呢?

    大臣們也看出了杜太后的焦慮,趁機拍馬屁道:太后若有什麼煩惱,臣下會替其分憂。

    太后搖搖頭,說了三個字:為君難。

    趙匡胤和大臣們若有所思,杜太后則慢慢解釋道:

    做天子,在萬民之上,若天下治理的好,則皇位源遠流長;如果哪天做的連自己的臣子都駕馭不了,那恐怕連個普通百姓都做不得了。

    趙匡胤和群臣紛紛跪倒在地,不僅僅是趙匡胤一身冷汗,群臣更是,尤其是那些參與陳橋兵變的大臣們。

    他們聽出來,太后除了告誡皇帝,要勤於政事,治理好天下,更要警惕有臣子也學著你的樣子給自己黃袍加身。

    趙匡胤深刻聽取了母親的告誡,所以才有了接下來的“杯酒釋兵權”。

  • 7 # 今古大觀

    趙匡胤能被杜太后的話,嚇出一身冷汗,就是因為他是個孝子。杜太無非是為了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其弟,找理由。如果所謂的金匱之盟是真的,那隻能說杜太后太荒唐,也是發生斧聲燭影的導火索。趙匡胤和其二弟,根本相差沒幾歲,趙匡胤又是個練家子,按正常情況,誰先死還不一定。就是趙匡胤百年之後,他的兒子估計也到了中年之後,怎麼說其弟光義也做不了皇帝。

    杜太后定下金匱之盟,是不成熟的想法,趙匡胤有婦人之仁,事實證明皇權面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的仁慈不但害死了自己,還間接害死了兒子,和三弟。

    杜太后有意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其弟,趙匡胤知道杜太后的想法後,嚇出一身冷汗。因為趙匡胤知道杜太后的想法,有駁長理,這個問題挺嚴重!自己又不好意思違背母親的意願。所以趙匡胤,久久不立太子,給光義的奪位留下了機會。

  • 8 # 尋根拜祖

    趙匡胤說:這段話嚇我一身冷汗!所謂金匱之盟,就是一段偽歷史!是趙普用以投靠趙光義的投名狀,是趙光義用來證明皇位合法性的無恥編造!

    一、金匱之盟的內容

    按史書說法,杜太后問趙匡胤,你這皇位是怎麼來的?趙匡胤說了句套話,什麼全賴祖上福德之類。杜太后說,屁話!要我說只有一個原因——你就是乘人家子幼母弱,奪來的!

    接著杜太后語重心長地說:國賴長君,咱老趙家不能重蹈覆轍,你的兒子太小,你要立你弟弟為儲君!

    趙匡胤覺得母親說的有理,於是,娘倆定下一個盟約,立趙光義為儲君。並由趙普寫成文字,藏於金匱,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史學家早已分析斷定,金匱之盟是偽造的,不存在。

    二、金匱之盟是偽歷史的理由1.原文何在?

    一直說金匱之盟,但從來沒見到過盟約原稿,也就是說,從頭到尾都是趙普一個人的說辭,沒有任何證據!

    2.年齡問題

    按趙普說法,金匱之盟訂立於961年,那一年趙匡胤46歲,趙徳昭13歲。趙徳昭年齡確實不大,但少年天子歷史上有的是,只要趙匡胤不馬上死,十年八年後就是二十多歲,還小嗎。

    關鍵是,這時候趙匡胤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當媽媽的說出這樣的話,分明是詛咒兒子吶!這句話很不合邏輯,如果趙匡胤身體不好,或者歲數太大,也許可以理解,但事實並非如此。

    3.出現的時間節點有問題

    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的最重要證據。他登基沒有遺詔,也不是皇子,不合法,金匱之盟是他唯一的證據。但弔詭的是,這個證據並沒有在趙光義登基的第一時間丟擲來,而是幾年後才流傳出來。

    分明是失寵的趙普,為了獲得趙光義的信任,編造出來謊言!趙光義對這麼大的禮物當然是欣喜若狂!此後趙普果真再度顯貴!

    關於金匱之盟,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我個人認為,趙光義是謀位,金匱之盟就是他和趙普編造的謊言!

  • 9 # 行者蔥蔥

    你說的這個應該是典故金匱之盟:

    綜合史料來看這恐怕是一場徹徹底底的陰謀,首先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趙匡胤相當年輕(34歲),其次從事件公佈的時間點上來說也不合理,如果真的有金匱之盟,在趙匡義登基的第一時間就應該公佈了,何必等到5年之後。再次如此重要的盟約居然只有四個人知道其中兩個已經死了,剩下兩個是即得利益者,這件事非常詭異。這件事還得和另外一件聯絡到一起,那就是斧聲燭影,也就是趙匡義是如何上位的。趙匡胤死的時候並不算老,之前身體健康,突然暴斃,不排除聯合太醫下毒做假的可能性。聯絡到趙光義一貫的作風,這個所謂的盟約很有可能是隻是一場騙局

  • 10 # 左稻故事匯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昭憲太后說的是哪番話了。

    第一番話:“為君難…”

    宋朝昭憲太后,杜氏,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之母,史載其治家嚴毅,頗通禮法。公元960年(即後周顯德七年、北宋建隆元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趁周世宗柴榮新逝、主少國疑之際發動陳橋兵變,輕取後周天下,始建“北宋”,是為宋太祖。杜太后知道兒子登基為帝訊息後說:“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我兒子一向胸懷大志,今天果然如此。)▽昭憲太后,姓杜、名撰,全稱杜撰老太太

    二月初五,趙匡胤尊母為皇太后,跪見杜太后於朝堂之上,左右皆向杜太后恭賀,杜太后卻滿臉悶悶不樂的樣子(太祖拜太后於堂上,眾皆賀,太后愀然不樂),旁人問:“臣聽說母以子貴,今天太后之子已為天子,太后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杜太后說出了自己內心的顧慮——那就是”為君難“。

    老太太隨即給出瞭解釋——天子置身於萬民之上,若天下治理得好,那皇位還能夠長遠;倘若駕馭不了自己的臣下,恐怕到最後連個普通老百姓也很難做成。(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為匹夫不可得)。▽一等人忠臣孝子(忠臣、跪在後面的那群,孝子麼,立在前面的那個)

    身為母親,杜太后很自然的為兒子多考慮了一些問題。

    杜太后此話,有兩層涵義:“一,告誡趙匡胤要治理好天下,駕馭臣屬,以防大臣中再出現”黃袍加身“的現象;二,警告軍功或軍權的臣下,不要仰仗著軍功和軍權作威作福,任何時候皇帝都是君主。”

    這段話在身處五代十國軍頭林立,武夫當道,皇帝輪流做的亂世來說,應該還是頗有見識和意義的。在如此莊重的時刻,杜太后有此一舉,對趙匡胤的警示,也可謂深刻。史載,太祖聽了後跪著恭敬的說:“謹受教。”(恭謹的接受教誨。)

    如果是這番話,嚇出一番冷汗,也情有可原,此後,趙匡胤做出”杯酒釋兵權“的舉動,和杜太后的這次警示,或有密切關聯。

    第二番話:“金匱之盟…”

    第二年(即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老太太就患病了,宋太祖親自服侍太后用藥進食不離她的左右。(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因為不忠,所以要格外的盡孝。)▽在徽宗朝畫師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背景襯托下的宋太祖顯得是那麼的愜意…

    據《宋史.后妃列傳卷一上》記載:“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段話什麼意思?杜太后病情加重時,召宰相趙普前來聽取遺命。老太太強撐病體問趙匡胤說:“你知道得到天下的原因嗎?”太祖哭到不能回答。太后又再次問他,趙匡胤說:“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積德的原因!”杜氏說:“不對,是由於後周世宗柴榮讓小孩子主宰天下的原因!如果周氏有年長德高的皇帝,天下難道還會是你的嗎?所以你去世後應該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天下太大,頭緒太多。如能立長者為君,真是國家的福氣!”趙匡胤叩頭哭著說:"不敢不聽從你的教導。”太后又對宰相趙普說:“你也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命趙普在床榻前寫下誓書,趙普在紙尾寫上"臣普書"。把它藏在金匣裡,命令宮人謹慎小心掌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懸案“金匱之盟”了。如果為真,趙匡胤怕就不是隻出一身冷汗這麼簡單了。▽挑燈夜讀,刻苦研習治國方略的趙光義

    金匱之盟與陳橋兵變、燭影斧聲並稱宋初三大疑案,歷代對此爭議很多,眾說紛紜。明朝刑部侍郎何喬新曾說:“昭憲太后顧命誓書,其有無不可知也。”清人惲敬認為,此盟約乃虛飾之說。近代許多學者也都認為“金匱之盟”可能有詐,是編造歷史的結果。 1941年,歷史學家張蔭麟撰文《宋太宗繼統考實》,在文中對《宋史》中的“金匱之盟”一節提出質疑。後來,宋史研究學者鄧廣銘和吳天擇也各自撰文表示,“金匱之盟”是偽造的。因誓約原文未見諸史記錄,而轉述的記載卻頗有出入。大體上分為“獨傳約”和“三傳約”的區別。獨傳約:即太祖傳位給太宗。三傳約:太祖傳給太宗,再由太宗傳給廷美,廷美再傳太祖兒子德昭。

    其作為歷史之謎主要癥結有三點:

    一、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二、為什麼在這時候說?

    三、誓約內容是啥樣的?

    先看一,到底有沒有這回事。金匱之盟立足點是立長。認為這是偽造的理由是:“杜太后死時,趙匡胤35歲,長子德昭11歲,她怎麼能預料太祖死時,德昭還是個幼主呢?如果經過趙光義、趙廷美三傳至德昭,一般要30~40年左右,那個時候德昭已經50多歲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長君又從何談起呢?關於這點有學者從五代諸帝在位時間最長不過10年,平均在位不到4年,認為杜太后有此擔心不無道理,太后臨死要求立長君的遺言,完全可能發生。但就算是這樣,也未必會寫成誓約。讓我們從兩個方面去驗證。▽半部論語治天下忠心梗梗的大能耐人趙普

    一,趙匡胤的作為。因為只是口頭遺言,不是書面誓約,太祖始終沒有確定儲君之位。但在杜太后去世後的一個月,趙光義就以泰寧將軍節度使、大內都部署的身份被任命為開封尹、同平章事。對趙光義的這個任命看似平常的加官進爵,但其中隱藏著玄機。在五代時期,凡是皇位繼承人都要照例被封為開封尹,所以,趙光義此番受封,無形中透露出趙匡胤欲傳位於他的資訊。另外到了開寶六年,德昭已二十三歲,到了完全可以繼位的年齡,秉承母意的趙匡胤卻拒絕了趙普的建議,按前朝慣例將光義晉封為晉王,確定了其作為準皇儲的地位。由於不是正式立儲,皇位傳承仍舊可能會有變數。趙匡胤的舉動說明他在皇位繼承上是受到某種約束的,但又不像是在履行書面誓約那樣正式規矩。評心而論趙匡胤也不想立趙光義,只是迫於形式,一是杜太后遺言,再就是趙光義已尾大不掉。 在趙德昭二十六歲時的開寶九年,趙匡胤曾做過兩件事,一、是要遷都洛陽,結果群臣反對,晉王趙光義更加反對,倘若遷都洛陽,代表前面趙光義的苦心經營將化為泡影。第二就是培養自己的兒子趙德昭,開寶六年,在策封晉王的同時,德昭封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寶九年,接待吳越國使臣的事情也交給了趙德昭,很多人覺得沒什麼,要知道在這之前接待吳越使臣這類事都是該趙光義做的。 不過所有的一切都在開寶九年戛然而止,就在開寶九年的冬天,趙匡胤駕崩。趙光義即位,在開寶九年還有九天的時候改元太平興國元年。

    二,從趙普的行為。趙普作為誓約的監督署名者,如果說太祖時期不敢洩漏機密,還可以理解,那麼於太宗即位六年後趙普早已失勢,為什麼不上書直言邀寵自固呢?這反映在當時並未有成文的誓約。

    再看二,為什麼在這時候說。“金匱之盟”的說法是太平興國六年才出現的,誓約最早見諸史載是公元999年神宗鹹平二年重修《太祖實錄》(新錄)時。新錄中還說在盟誓時趙光義也在,真是連謊都扯不圓。如果真是這樣,那太宗對趙普的忌恨和致歉又何從談起?如果趙光義當時在場,那麼於自己即位之初為什麼不昭告天下公之於眾?太平興國五年九月修成的《太祖實錄》(舊錄)未載此事,表明(新錄)中關於趙光義在場一說根本就是在睜眼說瞎話,另外一方面也證明了“金匱之盟”說法出現的時間在公元980年太平興國五年《太祖實錄》(舊錄)修成之後。▽為傳位頭疼不已,最終用斧頭敲破了自己核桃的趙匡胤。終於找到解決辦法了,舒坦

    金匱之盟作為密約,藏在深宮,無人知曉,所謂的三個當事人中就剩下趙普還活著,是他把這事密奏給趙光義的。因此,也可以說,就趙普與太宗二人知曉這事,他們斷然咬住此事,一個是當朝皇帝另一個位居臺輔,都掌握著話語權,外人很難加以否證。對太宗來說,迫害趙廷美,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需要趙普這樣的重臣給予支援與策劃;對趙普的來說,這是改變“日夕憂不測”處境的大好時機。於是,偽造金匱之盟,為趙光義反常繼位找到合法依據,藉此東山再起。怎麼算都是筆合適的事,值得孤注一擲。

    最後來看三,誓約內容是啥樣的。如果太后真有口頭遺囑,那麼只可能是“三傳約”。太平興國六年,金匱之盟經趙光義、趙普篡改公佈時,就不可能是“三傳約”,只能是“獨傳約”了。因為如果是“三傳約”,那麼廷美就應當是皇位繼承人,依太宗的秉性為人斷無可能會如此大方或愚蠢。“獨傳約”就不一樣了,既突出趙光義自身,為奪位、逼弟、害侄兒的太宗確立了合法的地位;又照顧到趙普作為“顧命大臣”的偉岸身形。舍此更作何求呢?▽時刻準備著,被黃V評為完全有可能接叔父班的德昭

    事實上,當趙普以杜太后“金匱之盟”再次登上相位的第二天,趙廷美就感受到壓力,要求列班於趙普之下。第二年三月,即遭人告發於水心殿落成時準備作亂,被調到洛陽任西京留守。與秦王交往的一幫官員皆以“交通秦王”被貶官流放。其後不久,又以盧多遜與秦王廷美勾結事。罷盧多遜相下獄,流貶海南崖州,相關涉案人等斬首。秦王被勒令歸私第,其朝中勢力徹底剷除。 五月,又遭繼任開封府尹李符揣摩上意,奏稱:“廷美銜恨怨望,乞徙遠郡,以防他變”。廷美旋降涪陵縣公,房州安置。與後周退位小皇帝作伴去了。兩年後38歲的趙廷美死於當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FI總是自動斷開連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