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妹兒在農村
-
2 # 農學博士教種植
我的博士專業就是植物病理學,所以對於病害有一定的瞭解。因為圖片不是很清楚,但根據我的經驗看,很可能是草莓灰黴病。這是草莓常見的一種病害,發病較為普遍。
草莓灰黴病的主要症狀
草莓灰黴病一般是在開花以後發生的,我們可以在葉片葉柄上,發現褐色不定形的病斑,,而且花蕾及花柄變成暗褐色,植株會枯死。如果已經結果,果實上會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之後稍凹陷成不規劃病斑,病部較軟,,在生長後期,會長出灰白色毛狀物或灰褐色黴層,最終軟腐或變成暗褐色僵果,影響產量。
草莓灰黴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1、控制氮肥使用量和溼度:草莓種植田,需要增施有機肥,適當補充氮、磷、鉀。尤其要控制氮肥用量,防止草莓植株的徒長。如果是大棚種植的話,需要及時通風排溼,溫度較高時,白天將薄膜卷至保溫。
2、保持田園衛生:在選擇土地時,要避免連作,最好是一年一地。需要及時清除老葉、病葉、病果、病花等,把它們全部帶出田間,集中深埋或燒燬。
3、藥劑防治:如果病害爆發嚴重,就要採用農藥防治了。推薦用60%防黴寶超微粉600倍液、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或50%撲海因2000倍液加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大約在7-10天噴一次,最好連防一個月。如果是溫室大棚種植,可在大棚內施用特克多、速克靈或百菌清煙劑,每次燻蒸一夜,隔一週燻一次為宜。
-
3 # 三農開拓者
草莓葉背和葉杆上的黑斑是炭疽病,要抓緊防治。草莓炭疽病症狀草莓炭疽病主要分佈在的溫暖地區,葉片、葉柄、托葉、匍匐莖、花瓣、尊片和漿果都可受害。造成區域性病斑或全株萎蔫枯死。莖葉上病斑一般長3~7毫米,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瘍狀,稍凹陷。病斑包圍葉柄或匍匐莖1周時,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溼潤條件下病斑上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有時葉和葉柄上產生汙斑狀病斑。植株凋萎症狀,除在假植苗上發生外,還發生在母株上,開始1~2片嫩葉失去活力下垂, 傍晚恢復正常,進一步發展植株很快枯死。有時心葉葉柄受害,心葉死亡,但不出現心葉矮化和黃化症狀。切開枯死病株莖基部或根部觀察,從外側向內部變褐,而維管束並不變色。漿果受害,產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褪色,軟腐狀並凹陷,後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團。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棚室或露地發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施保功)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60%福?福鋅(炭疽靈)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40%多福溴菌(炭克)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1%多氧清水劑3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25%溴菌腈(炭特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抗黴菌素(農抗120水劑)或2%武夷菌素(BO-10)水劑2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
4 # 小王聊葡萄
草莓是高經濟價值作物,如果管理得當,一畝可收益5-6萬,但是種植成本也很高,如果碰到病蟲害爆發,輕則減產,重則絕收,所以病蟲害防治一定要注意,下面總結常見的草莓病蟲害高畫質圖譜,以及發生時期和防治藥劑,希望對更多的種植草莓有幫助!
病害
1
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發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結果期很少發生。
一般發病率在50%以上,尤其是育苗季,一旦發生炭疽病,整塊苗田的苗子很可能全部染病。主要危害匍匐莖、葉柄、葉片、托葉、花瓣、花萼和果實,造成區域性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匍匐莖、葉柄、花莖發病症狀都表現為近黑色的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稍凹陷,潰瘍狀,溼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充套件成為環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
短縮莖發病時先嫩葉失去生機下垂,逐漸枯死,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
無病新葉不出現矮化、黃化、畸變症狀,但是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
漿果受害,產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並凹陷,後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發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預防藥劑:代森聯、咪鮮胺、辛菌胺、代森錳鋅、二氰蒽醌;
治療藥劑: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吡唑.代森聯、嘧菌酯、溴菌腈、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藥配方:斑立健+咪鮮胺或者斑立健+苯醚甲環唑,對炭疽病效果獨特,在草莓育苗時使用效果較為明顯。
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後打老葉,再結合噴藥防治。
2
青枯病
草莓青枯病是細菌性維管束組織病害,多見於夏秋季高溫時的育苗圃及初栽期。
發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葉1~2片凋萎脫落,葉柄變為紫紅色,植株發育不良,隨著病情加重,部分葉片突然失水,綠色未變而萎蔫,葉片下垂似燙傷狀。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並逐漸枯萎死亡。
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溼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色腐敗。
發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藥劑:中生菌素、春雷黴素、絡氨銅、噻唑鋅、葉枯唑、氫氧化銅、壬菌銅、可殺得三千、康普森枯克、細菌立健
特效藥配方:細菌立健+枯克+康爾根,對青枯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移栽之前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多使用微生物菌劑,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3
細菌性葉斑病
草莓細菌性葉斑病是育苗期和栽植緩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初侵染時在葉片下表面出現水浸狀紅褐色不規則形病斑,病斑擴大時受細小葉脈所限呈角形葉斑,故亦稱角斑病或角狀葉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狀,但以反射光看時呈深綠色。
病斑逐漸擴大後融合成一體,漸變淡紅褐色而乾枯;溼度大時葉背可見溢有菌膿,乾燥條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葉尖或葉緣處,葉片發病後常幹縮破碎。嚴重時使植株生長點變黑枯死。
發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藥劑:中生菌素、春雷黴素、乙蒜素、絡氨銅、噻唑鋅、葉枯唑、氫氧化銅、壬菌銅、可殺得三千、康普森細菌立健
特效藥配方:細菌立健+噻唑鋅,對細菌性葉斑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多使用微生物菌劑和菌肥,增加通透性。
4
黃萎病
草莓黃萎病是真菌性維管束組織病害。是移栽期前後發生較重的病害之一。
初期葉片邊緣水浸狀,葉片、葉柄產生黑褐色長條形病斑,然後葉片萎蔫、缺素,無新葉生長,病株下部葉片變黃褐色時,根便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最終整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根部腐爛。有時植株的一側發病,而另一側健康,呈“半身凋萎”症狀。
中心柱維管束不變紅褐色。
發生時期:9月下旬至10月份開始發病
防治藥劑:敵克松,惡黴靈或甲霜.惡黴靈,申嗪黴素,乙蒜素
無特效配方,整地時最好進行土壤消毒或者高溫悶棚,避免重茬,增施有機肥,特別注意補充有益微生物,移栽時使用土之星微生物菌劑,防止田間積水,避免重茬,移栽時用惡黴靈沾根。
5
芽枯病(立枯病)
芽枯病又稱草莓立枯病,是土壤真菌病害,在整個草莓生育期均可發病,常與草莓灰黴病混合發生。
主要危害花蕾、新芽、托葉和葉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莖葉腐敗、根腐和爛果。
植株基部發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無光澤褐斑,逐漸凹陷,並長出米黃色至淡褐色蜘蛛巢狀菌絲體,有時能把幾個葉片連在一起。
侵害葉柄基部和托葉時,病部幹縮直立,葉片青枯倒垂。
開花前受害,使花序逐漸青枯萎蔫,急性發病時呈猝倒狀。
花蕾和新芽染病後逐漸萎蔫,呈青枯狀或猝倒,後變黑褐色枯死。莖基部和根受害,皮層腐爛,地上部乾枯容易拔起。
從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現暗褐色不規則斑塊,僵硬,最終導致全果乾腐。
發生時期:整個草莓生育期均可發病。
氣溫低及遇有多陰雨天氣易發病,寒流侵襲或高溫等氣候條件發病重。
多溼多肥的栽培條件容易導致病害的發生蔓延。
密閉時間長,通風不及時,密度過大,灌水過多,高溫高溼,發病早而重。
防治藥劑:多抗黴素,百菌清,異菌脲,肟菌酯等
常與灰黴病混發,注意綜合防治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適當稀植,合理灌水,保證通風,降低環境溼度。
6
根腐病(紅中柱)
草莓根腐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一經傳播會導致種植的草莓全軍覆沒,分為急性型(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和慢性型(草莓黑根腐病)。
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有立枯絲核菌、鐮刀菌、腐黴菌、擬盤多毛孢菌等
引起紅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是疫黴
急性根腐病症狀為雨後葉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型發病後,下部老葉葉緣變紫紅色或紫褐色,逐漸向上擴充套件,全株萎蔫或枯死。
地上部分外葉葉緣發黃、變褐、壞死至捲縮,逐漸向心發展至全株枯黃死亡。根系變褐腐爛,易拔起,縱剖主根,中心變為赤褐色。
發生時期:9月下旬-12月中旬,紅中柱根腐多發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
防治藥劑:甲霜.惡黴靈,霜脲.錳鋅,烯醯.福美雙,四黴素,康爾根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種病原物和環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病害,注重提前預防,選擇抗病品種,避免重茬,移栽之前最好土壤消毒,發病初期和中期使用康爾根效果顯著。
7
蛇眼病(葉斑病)、褐斑病
草莓蛇眼病又稱草莓白斑病、草莓葉斑病、草莓斑點病,在中國草莓栽培區廣泛發生。
主要危害老葉,葉柄、果梗、漿果也可受害。
葉片染病初期出現深紫紅色的小圓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病斑中心為灰色,周圍紫褐色,呈蛇眼狀。病斑發生多時,常融合成大型斑,葉片枯死,並影響植株生長和芽的形成。
果實染病,漿果上的種子被侵害,被害種子連同周圍果肉變成黑色,喪失商品價值。
草莓褐斑病同樣歸屬於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近圓形,直徑2~4毫米,邊緣紫褐色,中部黃褐色至灰白色,後期斑面現小黑粒。
發生時期: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中下旬
防治藥劑:嘧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環唑、氟啶胺、吡唑醚菌酯、溴菌腈、腈苯唑、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藥配方:斑立健+苯醚甲環唑,對葉斑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連作,合理灌水,當控制栽培密度,科學進行施肥避免氮肥過量,在田間進行操作時避免對草莓植株造成傷口。
8
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葉、果實,在果梗、葉柄和葡匐莖上很少發生。屬於中溫、中溼性病害,是草莓採摘期的主要病害。
葉片染病,發病初期在葉片背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層,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向上捲曲呈湯匙狀,併產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汙斑,以後病斑逐步擴大並葉片背面產生一層薄霜似的白色粉狀物。
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連線成片,可佈滿整張葉片;後期呈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焦枯。
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
果實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乾枯,若後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層白粉,隨著病情加重,果實失去光澤並硬化,著色變差,嚴重影響漿果質量,並失去商品價值。
發生時期:11月-12月;3月上旬-4月下旬
防治藥劑:醚菌酯,四氟醚唑,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露娜森,綠妃,康普森白立健
特效藥配方:白立健+乙醚酚或者白立健+醚菌酯,對白粉病效果顯著。
田間管理:控制溫溼度、及時打老葉,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9
灰黴病
草莓灰黴病主要危害花、葉和果實。也侵害葉片和葉柄。屬於低溫、高溼性病害,傳播速度快。
發病多從花期開始,病菌最初從將開敗的花或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淺褐色壞死腐爛,產生灰色黴層。
葉部染病從基部老黃葉邊緣侵入,形成“V”字形黃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圓形壞死斑,其上有不甚明顯的輪紋,上生較稀疏灰黴。
果實染病多從殘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觸地面的部位開始,也可從早期與病殘組織接觸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漬狀灰褐色壞死,隨後顏色變深,果實腐爛,表面產生濃密的灰色黴層。
葉柄發病,呈淺褐色壞死、幹縮,其上產生稀疏灰黴。
發生時期:11月下旬-翌年4月均可發生
防治藥劑:異菌脲、腐黴利、嘧黴胺、嘧菌酯、咯菌腈、嘧菌環胺、啶醯菌胺、腐黴利、康普森灰立健
特效藥配方:灰立健+啶醯菌胺或灰立健+嘧黴胺,對灰黴病、葉黴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適當乾燥、及時打老葉、去病果。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十
其他
病毒病:株高降低,長勢衰弱、退化,新葉展開不充分,葉片無光澤、失綠變黃、皺縮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果實產量低,果實變小,產量下降,果實質量差。做母株苗時,母本苗繁殖係數降低。
枯萎病:主要在開花至收穫期發生,心葉變黃綠或黃色捲曲,3個小葉中有1-2片變狹或呈船型,多數變硬。葉片變黃,隨後葉緣變褐色,向內萎蔫至枯死。地下根系變黑褐色,葉柄和果柄的維管束變褐色或黑褐色。
果腐病:該病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葉上均可發生,花、果期連續多日低溫多雨時,病菌侵襲花、果穗而使田間花、果穗成批急劇變黑枯死,或漿果乾腐。青果被害,出現生淡褐色水燙狀斑,並迅速擴大蔓及全果,果實變為黑褐色,後乾枯、硬化,似皮革,故亦稱為革腐病。熟果則病部稍褪色失去光澤,白腐軟化,呈水浸狀,似開水燙過,有臭味。
-
5 # Seven666
草莓蛇眼病
現在進入雨季,最讓人發愁的就是炭疽病了,但是除了炭疽病,大範圍發生的葉斑病,比如說蛇眼、褐斑、葉枯、黑斑病等病害,也是非常讓人著急,嚴重起來,大面積的草莓苗枯萎,並有很大可能引起炭疽病的爆發!
草莓蛇眼病
識別診斷
草莓蛇眼病主要危害葉片,大多發生在老葉上,葉柄、果梗、漿果也可受害。葉片染病初期,出現深紫紅色的小圓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為直徑2-5毫米大小的圓形或者長圓形斑點,病斑中心為灰色,周邊為紫褐色,呈蛇眼狀。危害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成大病斑,葉片枯死,並影響植株生長和芽的形成。果實染病,漿果上的種子,單粒或連片侵害,被害種子連同周圍果肉變成黑色,喪失商品價值。
發病規律
病菌喜潮溼的環境,病菌的最適溫度為18~22℃,低於7℃或高於23℃不利於發病。重茬田、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多溼地塊或植株生長衰弱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案:
1.除老葉、枯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採收後及時清潔田園,將殘、病葉集中銷燬。
2.定植時清理草莓植株,淘汰病株。
3.實行水稻、草莓輪作制度。
4.藥劑防治:京博好草莓炭疽、蛇眼、疫病預防方案,京博好草莓炭疽蛇眼治療方案,可以輪換使用!
草莓褐斑病
識別診斷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果梗。受害初期葉片出現紅褐色小點,以後擴充套件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一般中央為褐色,邊緣為紫紅色,後期病斑內密集分佈著黑褐色小顆粒(分生孢子堆)。當病斑連在一起時,便會使葉片大面積枯死。常表現為“V”形枯死狀,因此,又稱為“V”形褐斑病。侵害花和果實時,可引起花梗、果柄變褐色,漿果染病後變褐乾硬。
發病規律
病原菌在病殘體上越冬和越夏,秋冬季節形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風雨為傳播媒介。此病為偏低溫高溼病害,春季多陰溼天氣,利於病害發生和傳播。發病高峰期為花前期前後和花芽形成期。一般苗弱、偏施氮肥、光照差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保證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田間的老葉、病葉,並集中燒燬;科學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長。
藥劑防治:
使用京博好草莓炭疽治療方案,5-7天用藥一次,病情嚴重時可加強用藥。
草莓葉枯病
1、發病症狀
草莓葉枯病主要為害葉、葉柄、果梗和花萼。葉片受害後產生紫褐色無光澤小斑,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中央與周緣顏色變化不大,病斑有沿葉脈分佈的傾向,嚴重發病時葉面佈滿病斑,後期全葉黃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
2、發生規律
病菌以子囊殼或分生孢子生器在植株病部組織或落地病殘物上越冬,春季釋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氣擴散傳播、侵染髮病,並由帶病種苗進行中遠距離傳播。草莓葉枯病為低溫、高溼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較多的天氣有利侵染髮病。肥足苗壯發病輕,缺肥苗弱發病重。
3、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保持果園清潔,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減少病源。
④加強肥水管理,促進秧苗健壯,提高抗病能力,但不能偏施氮肥,可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適量灌水,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
草莓黑斑病
1、發病症狀
草莓黑斑病主要危害葉、葉柄、莖和漿果。葉片染病,在葉片上產生直徑5-8毫米的黑色不規則病斑,略呈輪紋狀,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網狀黴層,病斑外常有黃色暈圈。葉柄或匍匐莖染病,常產生褐色小凹斑,當病斑圍繞葉柄或莖部一週後,因病部縊縮乾枯易折斷。果實染病,果實上產生黑色病斑,上有黑色灰狀黴層,病斑僅在皮層一般不深入果肉。
2、發生規律
高溫高溼天氣有利於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間小氣候潮溼有利於發病;重茬田發病加重;品種間抗性不同,抗性差的品種易發病。
3、防治方法
選用抗黑斑病的草莓品種;發現病葉及時摘除集中燒燬;用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噴霧。間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最後,附上三種病害的比較方法,針對性治療,才更有效:
回覆列表
草莓葉背和葉杆上出現黑斑是感染了我們通常說的黑斑病,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鏈格孢屬Alternaria alternate (Fries) Keissler侵染所致。當病斑圍繞葉柄或莖部一週後,病部縊縮乾枯易折斷。果實染病,果實上產生黑色病斑,上有黑色灰狀黴層,病斑僅在皮層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黴層汙染而使漿果喪失商品價值。一般貼地果實發病較多。
黑斑病的發生: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上或落地病殘體上越冬。借種苗等傳播,環境中的病菌孢子也可引起侵染髮病。病菌在高溫高溼天氣和田間潮溼條件下易發生和蔓延,重茬地發病較嚴重。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草莓黑斑病以侵染苗地秧苗為主,發病期為6~8月。
防治要點:
①選擇抗病品種。品種間抗性差異較大,如盛崗16最為抗病,新明星較抗病。②草莓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老殘葉和病果,並銷燬;一季結束後要徹底清潔園地,燒燬腐爛枝葉。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福·異菌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50%百·硫懸浮劑600倍液,隔10天1次,防治2-3次。
黑斑病是草莓種植常見病,應預防為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