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市更新研究社

     1、不同的土壤條件,辣椒的種植密度不同。一般而言,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抗旱條件較好的土壤,其密度可小一點,反之,種植在山坡上的辣椒,因土質差,土層薄,保肥保水能力不強,植株繁茂性弱,應種密一點。  2、不同的管理水平,辣椒的種植密度不同。在有豐富栽培管理經驗的地區,肥水條件好,各項管理措施跟得上,可適當稀植,反之應密植。  3、不同的辣椒品種,其栽培密度不同。以收穫幹辣椒為主的朝天辣、線辣椒,因植株繁茂性較差,種植密度可大一點。以收穫鮮椒為主的,植株生長勢強,植株高大,佔地面積寬,如上海茄門椒、甜椒等品種,栽植應稀一點。

  • 2 # 瑤都小子

    在栽培品種、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等不變的情況下,辣椒的產量還受到密度、總結果數、平均單果質量等影響。假設單株結果數和單果質量等不受密度的影響,則當密度越大(株距越小),辣椒的產量越大。但事實上,當辣椒的密度(株距)達到一定程度後,辣椒群體的通風。透光性減弱,會造成落花落果,授粉不良,果實不能正常發育等,致使果實“飢餓”而生長緩慢,最終導致產量下降。

    實驗透過對4個不同株距處理下辣椒總結果數、平均單果質量、前期產量和總產量的分析發現,隨著株距減小,辣椒總結果數逐漸增加,而平均單果質量逐漸下降,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呈單峰曲線,前期產量最高的適宜株距為30cm,其次為40cm,但兩者間的差異不顯著;總產量最高的適宜定值株距為40cm,其次為30尺碼,二者間差異顯著。綜上所述,早春大棚溫室高壟栽培辣椒,最適宜的株距為40cm。為使秧苗粗壯,根系發達,當秧苗出現兩片真葉時,需假植一次,株距6-10cm,行距12-15cm,邊排邊澆水,防止秧苗萎焉,排苗床的準備、要求和管理均與播種床相似。

    辣椒栽培技術:

    一、栽培條件

    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於蓍茄和茄子之間。種子發芽適溫為23-30℃,低於15℃則不能發芽。辣椒幼苗要求較高的溫度,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結果初期白天適溫為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溫過高,尤其是強光直射地面,對根系生長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燒病。

    二、整地基肥

    辣椒忌連作,也不能與茄子、蕃茄、馬鈴薯、菸草等同科作物連作。栽培辣椒地塊,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並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閒凍土,以改良土壤,消滅越冬害蟲和病菌孢子。定植前再整地,表土仍保持較大土它,以便透氣爽水,對防止落花、落營和落葉有良好的作用。長沙菜農對種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溝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暢流”。畦寬一般是1.3-1.7米(連溝),栽植2-3行。也有寬畦2.3-2.7米,在畦上橫向栽植的。作畦的同時,每畝施腐熟廄肥50-80擔,過磷酸鈣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

    三、播種育苗

    將塑膠小拱棚育苗的方法介紹如下:

    1、苗床選擇:苗床要選擇背北向南,高燥爽水,又水源方便,而且未栽過茄科作物的地塊。

    2、苗床準備:苗床最好在伏天就深挖烤土,上面潑一層人畜糞,曬乾後,蓋上薄膜,防止下雨時肥份流失。

    3、播種:播種前床土充分澆溼,整細整平。苗床寬一般1.5-1.7米為宜。一般不浸種催芽。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栽植一畝需播種75-120克。

    播種後,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細土蓋種,厚度約2釐米左右,以蓋沒種子為度。然後澆水,待收水後,蓋上地膜,最後用細竹竿或竹片圍成小塊拱架,架高0.5米左右,上面覆蓋薄膜,將薄膜北邊用泥土壓實,以利防風。兩邊用磚壓為好,以便隨時揭膜,通風換氣。

    4、苗床管理:播種後到出苗前,一般不需管理,發現開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否則形成高腳苗。出苗後,晴天上午9點揭開薄膜,下午4點仍舊蓋上薄膜。陰雨天也要儘量通風換氣。發現床土現白,秧苗萎焉,則需澆水,澆水時間一定要在上午9點1-2點。澆水後兩小時,再檢查一次,如發現區域性仍呈乾象,就進行補水,使秧苗生長一致。陰雨天、冰凍天都不應澆水,否則,因溼度過大,床溫降低,容易發生病害。下雪天氣,可加蓋草窗,草窗上面再蓋一層薄膜,還可以在床內安裝電燈,以利防寒保苗。

    5、排苗:為使秧苗粗壯,根系發達,當秧苗出現兩片真葉時,需假植一次,株距6-10cm,行距12-15cm,邊排邊澆水,防止秧苗萎焉,排苗床的準備、要求和管理均與播種床相似。

    四、定植

    辣椒的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過早定植,因土溫低,生長緩慢,而且落花,達不到早熟目的。定植距離,早熟品種行距40一50釐米,株距26—33釐米,每穴l一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釐米,株距50—60釐米,每穴1株。選擇晴天的下午定植,當天上午苗床需澆水,以利扯苗。

    五、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後,及時淺中耕一次。植株開始生長,著重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結合除草和培土。

    ②肥水管理:定植後要搶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過多或過濃,否則易引起徒長,推遲開花結果。當等一、二層著果後,要追施較多肥料,促進果實長大。果實開始採摘後,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如果在澆水后土壤未乾爽以前就接著下大雨,落葉和死株現象就會相當普遍,特別是在起伏至立秋這段時間內最為突出。因此,在灌溉時,一定要根據天氣預報決定灌溉時間。灌水深度以不超過畦溝的四分之三為宜,並要在晚上或清晨進行,而且急灌急排。

    留種採收株選結合果選的方法,即在田間根據品種特徵選擇標準株貼上標誌,作為留種株。將其第一層果早日採收上市,留2—4層果作為種果,種果紅熟後採收時,進一步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的果實,採摘的種果攤放在陰涼處,後熟5—7天,剖開取出種子,晾乾後貯藏。

    六、種植培育

    1、育苗過程

    (1)種子處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將種子在Sunny暴曬2天,促進後熟,提高發芽率,殺死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鈉,或300-400倍的高錳酸鉀。或1%硫脲浸泡20-30分鐘,以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反覆沖洗種子上的藥液後,再用25-30度的溫水浸泡8-12小時。

    (2)育苗播種:苗床做好後要灌足底水,再噴用綠亨一號3000倍進行消毒。然後撒薄薄一層細土,將種子均勻灑到苗床上,再蓋一層0.5-1釐米厚的細土覆蓋,最後覆蓋小棚保溼增溫。

    (3)苗床管理:播種後白天氣溫25-34.7度,地溫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後,要趁葉面沒有水時向苗床撒細土0.5釐米厚。以彌縫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應,但又不能使土壤過溼。辣椒高度到5釐米時就要給苗床通風煉苗,通風口要根據幼苗長勢以及天氣溫度靈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煉苗。煉苗要逐步進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長,可以噴灑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壯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縮節胺。秧苗弱黃可噴天達2116定植前用病毒靈或植病靈等灌根帶葉面噴灑,對預防病毒又較好作用。

    2、整地過程

    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不斷開花結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畝施廄肥5000kg,可摻施過磷酸鈣15kg-20kg,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溝相通,使雨後田間不積水。

    3、定植過程

    適期定植,促早髮根。早發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又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淺覆土,以後逐漸培土封壟,定植後只依靠乾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4、定植密度

    辣椒株型緊湊,適於密植。試驗證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大,尤其一直生長到秋季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由於地表覆蓋遮蔭,土溫及上壤溼度變化小,暴雨後根系不至於被暴曬,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5、管理過程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後採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採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1)開始採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緩苗水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水,澆後及時中耕,增溫保墒,促進發根,蹲苗不宜過長,約10天左右,可小澆小蹲,調節根秧關係。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早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並配合施些磷鉀肥,促秧棵健壯,防止落花,及時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這一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陸續發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採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溼度,促秧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應培土保根,並結合培土進行追肥。

    (3)高溫季節及其以後的管理

    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乾旱年份必須灌在旱期頭,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終保持土壤溼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與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秧,還要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乾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噴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的管理

    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涼,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促進第二次結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補充土壤營養之不足。

    七、病蟲害防治

    1、青枯病

    發病特徵:植株發病時,病株頂部葉片白天枯萎,陰天或早晚恢復,2-3天后葉片保持綠色但全株枯萎。切開病莖,導管呈褐色,將切口浸在水中,從切口處流出白色混濁的菌液。

    發病規律:辣椒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在土溫達到20℃-25℃時,氣溫達到30℃-37℃時,土壤含水量達25%以上時發病嚴重。當大雨驟晴,氣溫迅速升高,溼度大,蒸騰量大時,病菌活動旺盛,病株增加,為害嚴重。病菌在土壤酸鹼度為6.6時適宜發育。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調整土壤酸鹼度,畝施石灰50-100公斤;

    (3)實行輪作,防止重茬或連茬;

    (4)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燬;在穴內撒施石灰粉;發病初期可用100-200PPM農用鏈黴素或春雷黴素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溼土壤,連續防治3次,灌根每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2、疫病

    發病特徵:在整個生育週期皆可發病,苗期染病,多發生於莖基部,苗期發病,莖基部呈暗綠色水浸狀軟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有的莖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3釐米,邊緣黃綠色,中央暗褐色;果實染病始於蒂部,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迅速變褐軟腐,溼度大時表面長出白色黴層,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乾燥後形成暗褐色條斑,病部以上枝葉迅速凋萎。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組織中越冬,卵孢子藉助雨水、灌溉水濺射傳播,病菌發育最適溫為23℃-31℃,高溫高溼有利於病菌發生。

    防治方法:

    (1)若辣椒疫病是土壤傳染,防治時必須用農藥灌根。

    (2)防治關鍵時間為6月中、下旬?辣椒開花盛期掛果期,一般為澆完頭水後1-2天內進行灌根。

    (3)有效農藥用25%早霜靈或58%早霜靈錳鋅,濃度為500倍液灌根,每穴灌0.3-0.4斤效果最好。

    3、白粉病

    發病特徵:辣椒白粉病由子囊菌亞門真菌鞭靼內絲白菌引起,葉片,老葉、嫩葉均可染病。在田間主要靠氣流傳播蔓延。稍乾燥條件下該病容易流行。病葉正面初生褪綠小黃點,後擴充套件為邊緣不明顯的褪綠黃色斑駁。病部背面產出白粉狀物,嚴重時病斑密佈,致使全葉變黃,大量脫落形成光稈,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防治方法:

    (1)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2)種植前深翻土壤,噴灑新高脂膜800倍液殺菌消毒、保溫保墒。

    (3)在辣椒的各個生長期要適時噴灑辣椒壯蒂靈,增強體內營養輸送,提高辣椒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

    (4)發病初期噴灑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並加施新高脂膜,效果尤好。

  • 3 # 花謝花開花滿天

    為使秧苗粗壯,根系發達,當秧苗出現兩片真葉時,需假植一次,株距6-10cm,行距12-15cm,邊排邊澆水,防止秧苗萎焉,排苗床的準備、要求和管理均與播種床相似。

    辣椒栽培技術:

    一、栽培條件

    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於蓍茄和茄子之間。種子發芽適溫為23-30℃,低於15℃則不能發芽。辣椒幼苗要求較高的溫度,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結果初期白天適溫為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溫過高,尤其是強光直射地面,對根系生長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燒病。

    二、整地基肥

    辣椒忌連作,也不能與茄子、蕃茄、馬鈴薯、菸草等同科作物連作。栽培辣椒地塊,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並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閒凍土,以改良土壤,消滅越冬害蟲和病菌孢子。定植前再整地,表土仍保持較大土它,以便透氣爽水,對防止落花、落營和落葉有良好的作用。長沙菜農對種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溝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暢流”。畦寬一般是1.3-1.7米(連溝),栽植2-3行。也有寬畦2.3-2.7米,在畦上橫向栽植的。作畦的同時,每畝施腐熟廄肥50-80擔,過磷酸鈣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

    三、播種育苗

    將塑膠小拱棚育苗的方法介紹如下:

    1、苗床選擇:苗床要選擇背北向南,高燥爽水,又水源方便,而且未栽過茄科作物的地塊。

    2、苗床準備:苗床最好在伏天就深挖烤土,上面潑一層人畜糞,曬乾後,蓋上薄膜,防止下雨時肥份流失。

    3、播種:播種前床土充分澆溼,整細整平。苗床寬一般1.5-1.7米為宜。一般不浸種催芽。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栽植一畝需播種75-120克。

    播種後,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細土蓋種,厚度約2釐米左右,以蓋沒種子為度。然後澆水,待收水後,蓋上地膜,最後用細竹竿或竹片圍成小塊拱架,架高0.5米左右,上面覆蓋薄膜,將薄膜北邊用泥土壓實,以利防風。兩邊用磚壓為好,以便隨時揭膜,通風換氣。

    4、苗床管理:播種後到出苗前,一般不需管理,發現開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否則形成高腳苗。出苗後,晴天上午9點揭開薄膜,下午4點仍舊蓋上薄膜。陰雨天也要儘量通風換氣。發現床土現白,秧苗萎焉,則需澆水,澆水時間一定要在上午9點1-2點。澆水後兩小時,再檢查一次,如發現區域性仍呈乾象,就進行補水,使秧苗生長一致。陰雨天、冰凍天都不應澆水,否則,因溼度過大,床溫降低,容易發生病害。下雪天氣,可加蓋草窗,草窗上面再蓋一層薄膜,還可以在床內安裝電燈,以利防寒保苗。

    5、排苗:為使秧苗粗壯,根系發達,當秧苗出現兩片真葉時,需假植一次,株距6-10cm,行距12-15cm,邊排邊澆水,防止秧苗萎焉,排苗床的準備、要求和管理均與播種床相似。

    四、定植

    辣椒的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過早定植,因土溫低,生長緩慢,而且落花,達不到早熟目的。定植距離,早熟品種行距40一50釐米,株距26—33釐米,每穴l一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釐米,株距50—60釐米,每穴1株。選擇晴天的下午定植,當天上午苗床需澆水,以利扯苗。

    五、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後,及時淺中耕一次。植株開始生長,著重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結合除草和培土。

    ②肥水管理:定植後要搶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過多或過濃,否則易引起徒長,推遲開花結果。當等一、二層著果後,要追施較多肥料,促進果實長大。果實開始採摘後,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如果在澆水后土壤未乾爽以前就接著下大雨,落葉和死株現象就會相當普遍,特別是在起伏至立秋這段時間內最為突出。因此,在灌溉時,一定要根據天氣預報決定灌溉時間。灌水深度以不超過畦溝的四分之三為宜,並要在晚上或清晨進行,而且急灌急排。

    留種採收株選結合果選的方法,即在田間根據品種特徵選擇標準株貼上標誌,作為留種株。將其第一層果早日採收上市,留2—4層果作為種果,種果紅熟後採收時,進一步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的果實,採摘的種果攤放在陰涼處,後熟5—7天,剖開取出種子,晾乾後貯藏。

    六、種植培育

    1、育苗過程

    (1)種子處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將種子在Sunny暴曬2天,促進後熟,提高發芽率,殺死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鈉,或300-400倍的高錳酸鉀。或1%硫脲浸泡20-30分鐘,以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反覆沖洗種子上的藥液後,再用25-30度的溫水浸泡8-12小時。

    (2)育苗播種:苗床做好後要灌足底水,再噴用綠亨一號3000倍進行消毒。然後撒薄薄一層細土,將種子均勻灑到苗床上,再蓋一層0.5-1釐米厚的細土覆蓋,最後覆蓋小棚保溼增溫。

    (3)苗床管理:播種後白天氣溫25-34.7度,地溫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後,要趁葉面沒有水時向苗床撒細土0.5釐米厚。以彌縫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應,但又不能使土壤過溼。辣椒高度到5釐米時就要給苗床通風煉苗,通風口要根據幼苗長勢以及天氣溫度靈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煉苗。煉苗要逐步進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長,可以噴灑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壯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縮節胺。秧苗弱黃可噴天達2116定植前用病毒靈或植病靈等灌根帶葉面噴灑,對預防病毒又較好作用。

    2、整地過程

    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不斷開花結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畝施廄肥5000kg,可摻施過磷酸鈣15kg-20kg,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溝相通,使雨後田間不積水。

    3、定植過程

    適期定植,促早髮根。早發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又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淺覆土,以後逐漸培土封壟,定植後只依靠乾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4、定植密度

    辣椒株型緊湊,適於密植。試驗證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大,尤其一直生長到秋季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由於地表覆蓋遮蔭,土溫及上壤溼度變化小,暴雨後根系不至於被暴曬,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5、管理過程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後採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採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1)開始採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緩苗水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水,澆後及時中耕,增溫保墒,促進發根,蹲苗不宜過長,約10天左右,可小澆小蹲,調節根秧關係。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早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並配合施些磷鉀肥,促秧棵健壯,防止落花,及時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這一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陸續發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採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溼度,促秧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應培土保根,並結合培土進行追肥。

    (3)高溫季節及其以後的管理

    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乾旱年份必須灌在旱期頭,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終保持土壤溼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與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秧,還要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乾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噴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的管理

    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涼,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促進第二次結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補充土壤營養之不足。

    七、病蟲害防治

    1、青枯病

    發病特徵:植株發病時,病株頂部葉片白天枯萎,陰天或早晚恢復,2-3天后葉片保持綠色但全株枯萎。切開病莖,導管呈褐色,將切口浸在水中,從切口處流出白色混濁的菌液。

    發病規律:辣椒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在土溫達到20℃-25℃時,氣溫達到30℃-37℃時,土壤含水量達25%以上時發病嚴重。當大雨驟晴,氣溫迅速升高,溼度大,蒸騰量大時,病菌活動旺盛,病株增加,為害嚴重。病菌在土壤酸鹼度為6.6時適宜發育。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調整土壤酸鹼度,畝施石灰50-100公斤;

    (3)實行輪作,防止重茬或連茬;

    (4)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燬;在穴內撒施石灰粉;發病初期可用100-200PPM農用鏈黴素或春雷黴素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溼土壤,連續防治3次,灌根每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2、疫病

    發病特徵:在整個生育週期皆可發病,苗期染病,多發生於莖基部,苗期發病,莖基部呈暗綠色水浸狀軟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有的莖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3釐米,邊緣黃綠色,中央暗褐色;果實染病始於蒂部,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迅速變褐軟腐,溼度大時表面長出白色黴層,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乾燥後形成暗褐色條斑,病部以上枝葉迅速凋萎。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組織中越冬,卵孢子藉助雨水、灌溉水濺射傳播,病菌發育最適溫為23℃-31℃,高溫高溼有利於病菌發生。

    防治方法:

    (1)若辣椒疫病是土壤傳染,防治時必須用農藥灌根。

    (2)防治關鍵時間為6月中、下旬?辣椒開花盛期掛果期,一般為澆完頭水後1-2天內進行灌根。

    (3)有效農藥用25%早霜靈或58%早霜靈錳鋅,濃度為500倍液灌根,每穴灌0.3-0.4斤效果最好。

    3、白粉病

    發病特徵:辣椒白粉病由子囊菌亞門真菌鞭靼內絲白菌引起,葉片,老葉、嫩葉均可染病。在田間主要靠氣流傳播蔓延。稍乾燥條件下該病容易流行。病葉正面初生褪綠小黃點,後擴充套件為邊緣不明顯的褪綠黃色斑駁。病部背面產出白粉狀物,嚴重時病斑密佈,致使全葉變黃,大量脫落形成光稈,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防治方法:

    (1)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2)種植前深翻土壤,噴灑新高脂膜800倍液殺菌消毒、保溫保墒。

    (3)在辣椒的各個生長期要適時噴灑辣椒壯蒂靈,增強體內營養輸送,提高辣椒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

    (4)發病初期噴灑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並加施新高脂膜,效果尤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真的是因為一隻鵝而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