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薦商12345678
-
2 # 東方評史
任何一場戰役的籌劃就如同一架龐大而複雜的機器,大到主體結構、小到每一個附加的零部件,都是缺一不可,沒有任何一個多餘。
諾曼底登陸戰役一晃就過去了七十多年,就這樣大的一個戰役行動,所涉及的環節實在是太多太多,其中有的環節並不大,但就是一個不大的環節也同樣會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
我在此略談幾個小小的細節,供大家一閱!
橫渡英吉利海峽的霸王行動,最初有人曾提議在加萊海灘進行登陸作戰,因為這裡的海平面最窄,僅有三十多公里。
但它的優勢同時也是它最大的劣勢,此處地勢過於狹窄不宜展開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同時德軍也一定會認為這是盟軍最理想的登陸地點,一定會重兵把守。
後來經過研究一致決定在諾曼底進行登陸作戰行動。
諾曼底海面相對寬大,海況也較為複雜,但它的灘頭陣地適合於大部隊開展登陸活動。
而在德軍內部,關於盟軍是在加萊登陸還是在諾曼底登陸作戰的爭議一直是懸而未決。
以龍德施泰特和古德里安的建議認為,盟軍的登陸地點會在諾曼底,而隆美爾則一直會認為,英美盟軍一定會在加萊地區登陸。
連希特勒也一直舉棋不定,最後決定兩地同時加強防禦。
為了迷惑的軍,造成英美盟軍在加萊地區登陸的可信度,盟軍實施了漫天過海的大量假情報,假行動來迷惑德軍,以使德軍對盟軍部隊登陸加萊地區的深信不疑。
第一是在加萊地區頻繁地搞軍事演習活動,第二是利用死屍攜帶在加萊地區登陸的假情報,漂浮在海面讓德軍得到要在加萊地區登陸的資訊。
第三是造成英國主官不在英國的假象,用以迷惑的軍。
諾曼底登陸行動的日期原定為6月5日。
但六月的英吉利海峽,海面並不平靜變化莫測。
在經過盟軍氣象部門的努力下,得知未來有三天的好天氣。
於是,諾曼底登陸戰役最終確定在六月5日進行。
一九四四年的六月5日,對於盟國軍隊何德軍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大規模的諾曼底登陸正式打響。在經過英美盟軍士兵的英勇作戰之後,盟軍鞏固了諾曼底的灘頭陣地。
經過兩個月的奮戰,諾曼底登陸的霸王行動結束,隨後開始瞭解放歐洲的戰鬥。
-
3 #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諾曼底登陸細節上變化就是盟軍使用的裝備上比如坦克二戰時期兩棲坦克研發美國率前成功研製一種可以在水中行駛的謝爾曼坦克改進型,這一研發讓坦克克服了不能碰水的禁忌,使得盟軍的的坦克能第一時間上岸加入步兵進攻有效縮短的戰鬥準備時間,諾曼底登陸戰被譽為最長的一天意味著每分每一秒都對戰役的突然性關係重大。
不僅是水上行駛的謝爾曼的坦克盟軍在登陸的那一天還出現許多新型的坦克改進型號,比如英國螢火蟲謝爾曼坦克,當時這種坦克的改進型採用的是美國支援給英國謝爾曼坦克,英國在謝爾曼坦克的基礎上該型發動機採用柴油發動機,定型為三號謝爾曼坦克使其動力底盤能承載更大威力更強的坦克炮,同時安全效能也提高許多,採用柴油發動機可以避免坦克一但被擊中就起火爆炸這一細節上的該進讓英國謝爾曼三號坦克戰損率減少了許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螢火蟲謝爾曼坦克裝備一門英國最先先進火力最強的坦克炮77毫米17磅坦克炮倍徑58到60L左右成為當時盟軍在西線戰場唯一能正面擊穿虎式坦克的中型坦克。即使當時美軍最先型號的謝爾曼小飛象坦克裝備的76毫米坦克炮的倍徑也只有50L左右打虎式坦克可以打當時要在800米的距離內看運氣和人品,往往沒有到800米的距離內就被虎式坦克打爆了,1000米外除非打側面。
當時英國軍方在諾曼底登陸前一個月還研發一種黑科技武器,無敵風火輪,在火輪上大量炸藥靠火箭推動,主要用途是炸燬當時德軍在大西洋沿岸的建立的碉堡,但最終的測試以失敗告終因為英國軍方最後發現,不能有效控制其移動方向,如果在諾曼底登陸戰使用可能會把戰場搞得亂成一團,諾曼底戰役是盟軍投入新型武器最多一場戰役,還有許多各種各樣武器,這些武器為人類以後的現代化武器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
4 # 味冷
模糊記得一本書裡說,關於諾曼底登陸的哪怕最慘烈的照片和回憶,也都是關於第二波次的。第一波次的400人,大部分是海軍水下爆破隊和陸軍工兵,幾乎無人生還。
-
5 # 釣魚倌
醉酒溺亡的乞丐被偽裝成攜帶登陸絕密檔案的少校——二戰期間最大、最成功、最無懈可擊的騙局!
盟軍最高統帥部為了研究不讓納粹德軍獲悉登陸的地點可謂是絞盡腦汁,盟軍統帥部為了減少登陸強攻的傷亡,想出來一個“誘騙”計劃,即誘騙德軍獲悉盟軍的假登陸地點,吸引德軍的主力部隊前往假登陸地點進行重兵防守,分散德軍的兵力而減少真正登陸地點盟軍的傷亡。
這一計劃被盟軍統帥部命名為“肉餡計劃”。
為了“肉餡計劃”,盟軍統帥部一直在找一具溺亡的屍體,終於有一天統帥部獲悉一名約30多歲的乞丐因醉酒而跌入河中溺亡,統帥部立馬把這具屍體弄到統帥部進行研究和偽裝,軍銜不能過高但也不能太低,最後定為少校軍銜,名字為威廉·馬丁。
馬丁少校是因前往撒丁島途中的飛機失事而溺亡,在拴在馬丁少校身上的皮包中有一封信,是蒙巴頓寫給地中海艦隊司令、海軍元帥安德魯·卡寧漢的,信中稱馬丁少校是不可多得的艦艇登陸專家,希望此次一行能為偉大的決戰事業作出貢獻,並希望馬丁少校完成任務後能歸還原服役部隊,並且在返回時能帶一些沙丁魚。
事情進行的非常順利,衝到西班牙海岸的馬丁少校屍體很快就被西班牙發現,皮包裡的那封信被西班牙通知了德軍,德軍派專家前往西班牙進行研究,此時英國照會西班牙當局歸還馬丁少校的屍體,最起碼把馬丁少校攜帶的公文包歸還。沙丁魚是撒丁島的特產,而沙丁魚在英國屬於配給物品,非常稀缺。
後來馬丁少校的屍體雖然被歸還,但德軍的高層最後一致認為盟軍的登陸點在撒丁島,所以希特勒也被馬丁少校“矇騙”而把在諾曼底的重兵迅速部署到撒丁島。
1944年6月6日盟軍諾曼底登陸當天,部署在諾曼底東北200多公里加萊地區(撒丁島)的德軍重兵對諾曼底震耳欲聾的炮火置若罔聞,因為他們始終相信諾曼底只是盟軍的佯攻,真正的登陸地點在加萊地區。
-
6 # 戰爭史
諾曼底登陸是改變二戰歐洲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成為人類軍事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軍事行動之一。然而,絕大多數軍事愛好者不知道的是,諾曼底登陸也曾面臨洩密而功敗垂成的危險,全賴盟軍最高當局嚴密封鎖訊息,隱忍不發,才沒有讓德軍察覺這裡面所隱藏的驚天秘密。
但凡重大軍事行動都少不了軍事演習。如此陸海空三軍協作的超級規模的登陸戰更是必須來一場絕對真實的預演,這次軍事演習也被隆重的命名為“猛虎行動”。
【許多歷史書籍選用的諾曼底登陸圖片,其實出自登陸前的一次演習】
演習地點選擇在地理環境近似諾曼底的英國海濱小村斯托肯漢姆附近的斯拉普頓海灘,演習定於1944年4月27日黎明開始。當天晚上,美國海軍8艘“戰車登陸艦”滿載支援部隊、醫護人員和工程師部隊,對預定海灘發動了“進攻”。
演習中還是發生不少問題,美英聯軍由於使用通訊頻率不同,無法及時聯絡,擔任護航任務的英國皇家海軍“彎刀號”護衛艦觸礁,不得不在另一艘軍艦幫助下撤離,演習部隊就失去保護,可憐的演習部隊還矇在鼓裡。
4月28日凌晨,災難降臨,這支美軍登陸艇部隊被9艘德國E型魚雷艇發現,德軍魚雷艇立即發射魚雷,相繼擊中美軍三艘載滿士兵和戰車的登陸艇,兩艘當即沉沒,一艘受傷,大量美軍士兵落入海中,就像諾曼底一樣,負荷過重計程車兵,根本無法游泳逃生,結果竟然造成美軍749人喪生!簡直比一場真打實戰損失還嚴重(那樣起碼還能有敵方傷亡來衝抵)!
演習如此狼狽不堪的結果,讓本來就對登陸戰的前景七上八下充滿疑惑的盟軍更加畏懼,許多人產生打消原計劃的想法。
有幸的是,盟軍最高當局的一群優秀將領們,高瞻遠矚,沒有被一點意外挫折嚇倒。他們決定將演習和事故嚴格保密,不讓失利情緒擴散到軍中(那樣勢必也被德軍知道)。
【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次軍事演習,不亞於一場戰役】
盟軍“什麼也沒發生似的”的隱忍如此徹底,以至於德軍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魚雷艇實際上已經發覺的是一次將要葬送納粹德國的重大軍事行動。
不然,也行歷史會是另一副模樣,最起碼,可能戰爭會打的更久,更艱苦。參考文章:“猛虎行動”
-
7 # LY傳媒or大雜燴
1.諾曼底登陸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和最慘烈的搶灘戰役。雙方軍力對比幾乎1:1。盟軍調集了36個集團軍。總兵力288萬,相當於盟軍把一切該上的部隊全上了,和德國決一死戰。德國方面,雖然只有30多萬,但幾乎都是拼命狀態抵抗盟軍登陸,死傷比很慘烈,畢竟,沒什麼後路可退了。
2.諾曼底登陸是20世紀最慘的戰爭。盟軍陸陸續續登陸了140W軍隊,來對戰死守的德軍30W死士。德國30W最後只剩8W不到被俘虜。而盟軍陣亡近10W,失蹤和受傷50W,雙方戰損及其慘烈!
3.最後,諾曼底登陸戰是二戰的轉折點之一。盟軍由被動防禦切換成了主動進攻。而解放巴黎,光復法國更是加速了第三帝國的滅亡。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劣勢。
-
8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中,轟轟烈烈的諾曼底登陸戰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軍事歷史上,唯一一次大規模的兩棲作戰,雖然飽受業內的一些爭議,但依然是一個偉大的戰例。
如果說,飽受爭議最大的問題,一定是上岸部隊的傷亡慘重,要說比傷亡慘重更飽受批評的事情,一定是死守登陸場,沒有敢於穿插,包圍守軍。以至於40多萬德軍“從容”撤退,成為防守柏林的中堅力量,更是加重了日後進攻中的傷亡。
擁有數倍與敵的軍事力量,各路名將出謀劃策,卻打成了一場熱鬧非凡、沒有章法的“小家子氣”仗。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太不應該了,但如果從整個全域性去分析這場戰役,就會發現導致這個結果的必然因素有許多。
各國戰略思想的不統一,導致選擇保守戰術。首先,蘇德戰爭進入1942年,正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最困難的時期,按照英美蘇三國首腦初定的協議,英國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在德華人的後方開闢戰場,以此減緩蘇軍的壓力。然而,“狡猾的”丘吉爾為了保衛英國“生命補給線”,出爾反爾,改向地中海,在非洲登陸。
隨著蘇德戰場的反轉,蘇軍開始反攻,眼看要進入西歐,此時的英美著急了。眼看著西歐的利益將被蘇聯獲取,既不能又沒有臉讓蘇軍停下,只得在暗暗叫苦的同時,“倉促”選擇儘快渡海作戰,正是因為要爭分奪秒,戰略上就侷限於先打過去再說。
其次,英美同盟之間,看似是一家人,但其實背後的小動作一直不斷。英國嫌美國參戰晚,不具備“老大”的資歷;美國更是看不慣英華人依賴他們的外援,才由守反攻,沒有當“老大”的實力。蒙哥馬利和巴頓的爭搶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他們是各方的“標誌性”人物。
於是,在制定具體戰術上,各有各的看法。為了自己的利益明爭暗鬥,各懷鬼胎。有的說讓自己的部隊首先進攻,有的選擇容易打的方向等等,雖然有統一的盟軍司令部,但司令部裡的人可是來自各個國家。可想而知,會亂到什麼樣子,最後選定的戰術一定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保守的一種。
選擇這樣的渡海戰術,上面兩個原因如果只是“消極”原因的話,那麼積極的因素就是,此時的盟軍比任何時候都強大,足以在海峽對面的各個地方上岸。無論是哪一點,都將是德軍的噩夢,這種“自信”,讓他們不是太在意需要“花哨”的戰術來解決問題。
兩棲作戰的經驗不多,更看重登陸場。說道這個問題,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兩棲作戰在很早就有,雖然失敗的多,但二戰期間,幾次兩棲作戰還是成功的。其實,我要說的是,諾曼底戰役前兩棲作戰勝利或者順利的經驗少,沒有什麼可借鑑的。
一是,同盟國曾成功地發動過三次兩棲進攻,然而,對方的海岸線都沒有設防。在北非,美英聯軍出奇制勝,卻遇到了許多困難;在西西里島,敵方雖然是心灰意懶的意軍,但還是發生了一些無法想象的混亂;在薩萊諾,德軍差一點兒將他們趕回海里,儘管在人員和武器的數量上,都不如英美軍隊。
二是,德最高統帥部為了對付來自海上的威脅,保護大後方,也在調兵遣將。不惜將東線的精銳部隊調往西線,加強防禦;有“戰術家”美稱的隆美爾也被調往西線,建立大西洋壁壘,這將對未來上岸的盟軍構成了巨大威脅。
一旦渡海戰役開始,建立不了堅強的集結地域,被趕下海,再次渡海將延遲到1945年以後。推翻納粹德國的統治還是小事,最大的問題還是西歐的利益將落到蘇聯的手裡。所以,必須保證上岸的同時,不惜一切代價穩固集結地域,保證後續部隊和物資源源不斷的上岸,再考慮擴大戰果的事情。
海陸空新式武器太多,配合不成熟。讓他們最感自信的,除了有強大的陸軍,更有各類作戰的新式武器。但是新武器不協同,配合就發揮不了最大的火力支援。雖然也演練多次,但是沒有經過實戰的錘鍊,效能將大打折扣。
而且,為了達到戰役突然性和儘快建立集結地域,大口徑艦炮只進行了30分鐘的火力襲擊。沒有摧毀守軍的工事,導致人員傷亡慘重,這也是戰後備受指責的地方。殊不知,如果對德海防火力打擊2小時,可能減少上岸部隊的傷亡,但機動能力很強的德裝甲叢集會源源不斷的前來增援。
因此,同盟國把能上岸,以及穩固集結地域的勝利成為諾曼底登陸的首要目標。而將德軍滯留在沿岸,包圍並殲滅在法國本土成為次要目標,因為他們堅信隨著登岸部隊的越來越多,對手敗退是遲早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戰後一線業內人士的批評和指責。雖然,此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在軍事上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戰果,但其政治影響還是很大的。一方面,他把戰爭引向了敵佔區,極大的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計程車氣;另一方面,抄了德軍的後路,有效的配合蘇軍的反攻,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
最為重要的是,由於英美的快速介入西歐戰事,蘇聯試圖解放並獨佔西歐的可能成為泡影。也就是說,意識形態上的較量自始至終存在,戰後的美蘇“冷戰”就是最好的說明。
-
9 # 大小王攬天下
諾曼底登陸戰,規模空前絕後,其它網友宏觀敘事,讀後如胸中有百萬兵,慷慨激昂,指點江山。我只有根據提問,結合戰後近70年“D日"紀念日,現地考察當時激戰的奧哈馬海灘,加上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只談二個細節。1.搶灘上陸時不易,灘頭的特殊地形大大增加了傷亡。我特地到水際灘頭,向陸地方向仰望,不錯,確實是仰望。當時是平潮,海水很安靜,印象中的海灘實際上並不寬闊。離水際二三十米即是一道被海浪漲潮時推出來的高約3米,寬6-7米的沙堤,如果不在沙堤上開闢通道,坦克是越不過去的。我看到現在通道兩邊的草叢中,有人獻上直徑約十幾釐米的花圈和旗杆約三十釐米的美國,可能戰時這一線美軍傷亡頗多。過了沙堤地形又陡然下降,一道深溝有及膝的海水。深溝後面才是真正的海岸,從溝裡往上望去,約45度斜面都是沙坡,約50-60米高,斜面長70-80米,一腳踩下去,沙及腳踝,我想當年美軍傷亡最大的地段應在這裡,想必坡下溝裡堆滿了亡者的屍體。費力地登上坡頂,是一片平地。這種地形,軍事術語叫臺地。臺灣新竹當面,也是類似的臺地。臺地易守難攻,壓制火炮打高了,彈著點落到後面去了,打低了落到斜面上,殺傷自己人,只有落到稜線上才能轟到工事。美軍陣亡烈士墓就在這臺地上面,綠茵茵的草地上,幾千上萬個齊膝高的白色十字架,整齊地排向天際,震撼心靈!因為是"D日",有很多十字架前擺放著小花圈和美國,還有人在十字架前跪撫不起,想必是親人。2.抗登陸堡壘無比堅固,艦炮無法摧毀。離奧馬哈海灘約1公里即是一海岸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在兩邊彎曲的海灘交接處被突出出來約百十米,比兩翼高五六十米,面積有O.5平方公里。德軍在這裡建有一個堅固堡壘群,約有大堡(直經20米以上)十幾個,小堡有的被炸損,約有七八十個?大堡混凝土整體澆築,堡頂和向海一面壁厚不少於2-3米,有命中彈痕,根本無法打穿。飛機炸彈如不直落頂上,也無法摧毀。看到炸空的彈坑,70年過去了有些坍塌,但直徑仍有40-50米,坑深10-20米。我見過1000公斤炸彈的彈坑,還不及其一半。也有炸到一邊,把碉堡整體掀起,至今仍傾斜,碉堡裡的人肯定震死了。我判斷千磅炸彈都沒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堡內已沒有海岸炮,我想戰後經濟困頓,被拉去大鍊鋼鐵了。這裡視野遼闊,左右能瞰制各7-8公里的海灘,海面都在眼下,毫無遮攔,直至天邊。可以看到天際線約7-8公里外鋼鐵構件的殘駭,美軍的人造碼頭和棧橋。和平年代,紙上談兵雖可取,但不如到遺址現地觀摩,更有切身的體會。該文獨創,請多加關注。我的文章都是獨創的,絕不抄襲。對關注者,我一定對您也加關注。有評論和提問者,我一定回覆。
-
10 # 折緣
諾曼底登陸,被當時的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稱之為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由此可見,這場對二戰而言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登陸作戰,是有多麼重要和驚心動魄。
這場世界軍事上最大的登陸作戰,雖然大部分人都知道發生於1944年6月6日的戰爭大概內容,但卻也有一些鮮為人知的。
1、最初諾曼底登陸行動的代號是“霸王行動”,原定於6月5日進行,但是惡劣的天氣推遲了登陸,一名氣象學家告訴艾森豪威爾,稱次日早晨的天氣更適合開戰、然而到了6月6日的天氣依然和前一天一樣糟糕。雖然天氣的糟糕給盟軍登陸作戰帶了不小的影響,但同樣也起到了一點比較積極的作用,那就是德國將軍歐文•隆美爾最初對登陸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就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盟軍會在如此惡劣天氣的情況下登陸。
2、在部署登陸作戰之前,盟軍制造了一個假象:即讓德軍誤以為盟軍將在法國加萊海峽,而不是在法國西北部的科坦登半島登陸。據美國陸軍後來的披露,盟軍用夾板偽裝的基地和充氣坦克來製造了一個大規模軍團的假象。
3、盟軍用來運輸軍隊的船隻全是由一個叫安德魯•傑克遜•希金斯的人創造的。根據新奧爾良國家二戰博物館資料記載,希金斯將他原先設計用於路易斯安那州石油工業的船隻改裝成了滿足軍方需求的船隻。
4、而在6月6日當天,德軍將領“沙漠之狐”卻遠在德國為他的妻子慶祝生日。同時,德軍陸軍元帥卡爾魯道夫命令從加萊海峽調撥兩個德國裝甲師到科坦登半島,但他的上司卻一直等希特勒醒來後採取審批這個請求,因為希特勒有起床氣,討厭被人叫醒。
5、盟軍預計登陸行動會導致許多士兵傷亡,因此他們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建設醫療救護,登陸開始時,盟軍已經準備好了3萬副單價和6萬條毛毯。
7、盟軍決定在諾曼底實施登陸作戰計劃時,一開始對具體行動時間遲遲下不了決心。為了探明德軍實力和兵力部署,來選定作戰日期,美國總統螺螄粉派人日夜手機納粹動向和情報,很快得到了一個情報:希特勒最近每天晚上讓司機以超過100碼的速度載著他飆車.......
希特勒性格多疑,且非常惜命,曾在公開場合嚴格規定他的車速不準超過37KM/H,但是他此時為什麼要午夜飆車?羅斯福找來心理專家分析,最後的結論是,希特勒可能因為精神壓力太大,所以才借飆車發洩。
但羅斯福對這個結論還是不太放心,再次派人去偵察。結果發洩,希特勒飼養的一隻孔雀死了,他悲傷得涕淚橫流,一連幾天吃不下飯,同時他最近還特別愛設計,經常打到手端不動槍才停止,希特勒的情婦愛娃不小心扎破手流血,他看到後竟然被嚇得哇哇大叫.......
種種跡象表明,希特勒此時確實承受著巨大壓力,於是羅斯福決定儘快發起登陸作戰。
他首先命令盟軍在午夜加大對柏林的轟炸力度,讓人家希特勒沒機會飆車發洩,接著高頻率散播傳單,製造各種謠言假象,透過一段時間的行動,希特勒開始驚慌失措,即使服用安眠藥也無法入眠,這才選定了作戰時間。
回覆列表
二次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與英國對海法國海岸最近、港口條件最好的是里加港,盟軍幾百萬軍隊登陸,必然要配送大量的坦克、卡車和海量軍需物質和人員,還有裝甲大軍需要的燃油碼頭、輸送管線,諾曼底這地沒有碼頭、港口,其水深、地質條件不適合建設大型軍用港口,因此,法國德軍司令部隆美爾將軍、德國參謀總部及希特賴本人,雖然也得到一些盟軍準備登陸諾曼底的零腥情報,不以為然;他們始終把防守重點防在加萊港。而在英國由美國艾申豪威爾將軍領導的盟軍總參謀部也深知這個情況,劫反其道爾行之,聲車擊西,製造各種將要在加萊登陸的假象,而在諾曼底方向作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創新構想:由一批英國工程師設計了多種能夠漂浮在大海上的大型水呢構件,德空軍偵察機也拍到這些水泥構件,不知道會做什麼用途,諾曼底登陸的“D”日,這些水泥構件幾百塊被大型拖船在轟炸機編隊、戰列艦巨炮炮轟掩護下拖到了諾曼底海岸,互相連線起來就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上漂浮港口,各種軍需、軍艦碼頭都有,完全滿足了盟軍幾百萬軍隊的碼頭物質、軍車裝卸,把德軍總參謀部的將軍們及元首氣個半死!這一創舉,申報諾貝爾獎完全沒有問題。另外,專門的輸油碼頭、輸油管線、各地加油站隨大軍行動,軍車、坦克隨時在加油站加油,輸油管線最後長達幾百公里,美軍的軍事後勤工程確是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