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卒在江湖
-
2 # 藍色愛情夜
八里橋之戰,清軍為何輸的如此慘?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八里橋戰役,30000多清軍敗於8000英法聯軍,並不算出人意料,只是八里橋一戰,清軍死傷數千人卻只取得了殺傷敵軍數十人的戰果,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為何號稱強悍的清軍騎兵會遭遇如此一邊倒的戰績,看一下整個戰爭過程。
英法聯軍向北京推進,僧格林沁率馬步軍在通州列陣以待,八里橋之戰由此爆發。
如果說八里橋之戰是冷兵器對戰熱兵器,清軍騎兵發動的是決死衝鋒的話,並不是太準確,不如說是武器和戰術的代差導致的意料之中的慘敗。
清軍的武器雖然遠遠落後於聯軍,但並非完全是一支冷兵器軍隊,同樣裝備有火繩槍、火炮等熱兵器,是一支冷熱兵器混用的軍隊。但清軍的槍炮與當時聯軍裝備的單發膛擊發槍,後膛火炮相比,則整整落後了一個時代,不管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戰前部署是僧格林沁將手下一萬多名滿蒙八旗馬隊部署在戰場正面,步兵部署在側翼,另外還有少量騎兵和步兵作為預備隊,他統帥的兵力大概有30000多人,是清軍決戰的主力。
英法聯軍人數雖少,卻擁有大批專業訓練計程車官負責基層指揮,還有多達2000人的強大炮兵隊伍,人數不多的印度錫克騎兵團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還包括一併帶到中國的70個醫療小分隊。
僧格林沁採用的戰術,是由清軍炮兵在後方發炮,打擊英法聯軍的步兵排槍佇列,掩護騎兵衝鋒,騎兵突入敵方砍殺後,再由側翼的步兵包抄。清軍擺出的戰陣,可以說是清軍200年來百戰百勝的一種打法,那就是紅衣大炮掩護馬隊直接發動衝鋒。
對高速運動的騎兵,傳統的弓箭、馬刀反而比清軍落後的火槍更為實用,他們也是寄希望於快馬衝入敵陣展開肉搏,短兵相接時,騎兵對對步兵優勢巨大,這招在以往僧格林沁的軍事生涯中被運用地爐火純青。
由於對距離設定錯誤,清軍炮兵在第一次射擊時設定的距離過遠,炮彈落到了聯軍身後。如果是以往,這個錯誤調整一下就可以了,不過面對英法聯軍的炮兵,這是個致命錯誤,暴露了清軍炮兵的位置,配備了阿姆斯特朗後膛野戰炮的聯軍炮兵迅速發炮摧毀了清軍炮兵陣地後,衝鋒的騎兵就失去了掩護,成為了靶子。
聯軍幾個炮兵群從兩翼和正面連續打垮了蒙古馬隊。蒙古馬隊撤退以後,聯軍的印度錫克騎兵團和步兵在炮兵火力支援下掃蕩了八里橋戰場,一舉打垮了清軍留在戰場上的2萬步兵。
戰後的盤點
戰後的損失,英法聯軍的估計是清軍陣亡在1200多人,清朝自己估計的損失是3000多人,這是極其少有的勝利方自認的戰績少於戰敗方自己統計的戰役,許多認為清軍傷亡過半的說法,並不見資料記載,無法確認。聯軍的損失很精確,記載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八里橋之戰是近代軍隊與封建軍隊的一次經典戰役,此戰對清王朝影響巨大。
-
3 # 大寶劍三次郎
近代史以弱勝強例項不少,三次英阿戰爭,第一次英緬戰爭,祖魯戰爭,第一次衣索比亞和義大利的戰爭,黑旗軍與法國遠征軍1874年的戰鬥,以及1884年的紙橋戰鬥。
八里橋之戰,清軍失敗的關鍵原因是戰術落後,僧格林沁有勇無謀,對陣這種火器化現代戰爭,他那牧民出身的資歷自然不夠,而南方和太平軍經歷過半火器戰爭的湘軍,當時也不願出兵勤王。
僧格林沁帶領的清軍主要是蒙古騎兵和八旗兵,部分綠營,八旗和綠營都爛無可爛,蒙古騎兵也是一些貧苦牧民充當的,缺乏訓練,武器落後,由於滿清對蒙古的恩養喇嘛政策,將蒙古的勇猛善武精神氣全部耗乾淨了,好逸惡勞,貪生怕死之徒都當喇嘛去了,剩下的窮光蛋才會被清朝徵召當兵,他們毫無戰鬥技能,也就打打順風仗,砍殺幾個漢人老百姓腦袋邀功領賞,遇上英法這種自17世紀崛起就不停打仗,已經兩百多年,戰鬥經驗豐富的對手,自然歇菜了。
僧格林沁是個大老粗,雖然也有些小聰明,但是在這種大場面就不夠用了。
有人說,華北平原,地勢開闊,英法聯軍火力強勁,兵種配合程度高,無懈可擊,只能戰敗,如果遇上山區,還可以依託地形進行狙擊,在平原地區徒呼奈何,只能戰敗。
我認為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如果這場仗讓左宗棠或者劉永福一類人物指揮,不但可以不敗,而且可以勝利。
挖土溝,壘土城,破壞道路,遲滯英法聯軍的英軍速度,用陷馬坑,或者在平原上打碗口大小深二尺的馬腿洞,偽裝好,讓英法聯軍的騎兵無法機動,等英法聯軍被迫緩慢行進時,夜晚多搞幾次遠距離夜襲,利用對地形的熟悉程度,在其行軍途中埋設火藥,多設疑兵,使其杯弓蛇影,處處受困。
英法聯軍總共才2萬多人,留守大沽口和天津部分,只能分出一萬多人進攻北京,所以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搞堅壁清野,而此時已經到了秋天,如果英法聯軍不能快速攻下北京,意味著可能被凍死餓死。
從湘軍中抽調幾個會打結寨打硬仗的將領,指導如何構築營寨,只要求能夠抗住三五天,然後在這座營寨後路要道上。再用土木構築一座營寨,慢慢跟英法聯軍消耗,同時截斷英法聯軍退路,派出遊騎兵伏擊其派出搶糧的小股部隊,令其糧草缺乏。
只要耗半個月,英法聯軍前行緩慢,糧食彈藥消耗殆盡,沿原路退兵同樣被層層困擾,最終只能投降。
-
4 # 趣談唐宋元明清
戰爭雖小,影響很大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程序中一場激烈的反對帝國主義的軍事行動,我們稱之為:八里橋戰爭。這場戰爭生動形象的為我們闡述了:飯桶是怎樣練成的。
公元1680年,清帝國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相遇,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我們先介紹一下雙方的參戰人員:
清軍主力2.5萬~3萬人之間,騎兵在6000人左右;英法聯軍總計八千餘人。
戰鬥結果:清軍損失超過1200人,英軍死亡2人,法軍死亡3人。英法聯軍總計受傷人員為:46人。
清史記載如下:參與此次防守的軍隊是僧格林沁指揮,嚴陣以待,向敵軍勇猛衝鋒、衝鋒、再衝鋒,然後打成了這個鳥樣子。
在《諭僧格林沁等應敵機宜》中,清帝國質問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自退扎八里橋之後,日來與該夷是否又經見仗?
這場戰鬥,僅僅持續了一上午,就完全結束。至於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沒錯,這就是事實清帝國是飯桶麼?是的。
八里橋軍隊是飯桶麼?不,不是!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英法聯軍會進攻北京、天津,最終火燒圓明園。
那為什麼會造成這樣嚴重的外交事故?因為清帝國在簽訂不平等條約時要求英法聯軍的使臣向皇帝下跪。果然是封建主義害死人,打不過人家就不要那麼講究了,講究來講究去,把清帝國給整沒了。
好,我們再談最後一個問題:
1200人的死亡比與5人的死亡比是否得出當時的軍士貪生怕死?
不,這場戰爭恰恰體現了華夏子弟的英勇善戰,因為缺乏武器。
當時清帝國的騎兵使用的是刀和馬,步兵使用的武器是槍和弓;英法聯軍使用的武器是火箭、火炮、後膛槍。
在明朝末年的寧遠城池也有過一次戰爭:清帝國死亡近萬人,明帝國只有一位死亡了,因為火炮的操作失誤。所以,傷亡比並不能說明什麼,我們要看一下當時的資料和記錄。
傷亡具體記錄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拿破崙三世和他權力的頂峰》這兩本書裡有詳細的記載,咱們暫且不談。
保爾·瓦蘭在《徵華記》中說:華人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中沒有一個人後退,全部以身殉職!
德里松伯爵的《翻譯官手記》中說:敵人(清軍)已經被打退兩次,可他們依然在死死堅持。他們死傷眾多,卻沒有使這些不靈活但勇敢地士兵退縮!
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法蘭西和中國》中說: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已經死去計程車兵(清軍),他們沒有害怕,沒有怨言。這種犧牲在他們看來,是偉大的,傑出的。
每每看到這裡,心中總會氣憤萬分。我們計程車兵很弱麼?我們的軍人很無能麼?既不是如此,那我們為什麼一直打敗仗?
因為腐朽的清帝國,因為那朝令夕改、沒有主見的皇帝,更因為那個皇帝背後的女人:慈禧太后。最重要的是:我們閉關鎖國太久了,空有報國之志,卻被西方列強打成了篩子。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八里橋之戰失敗是因為士兵的懦弱,可面對長槍大炮,再多的勇氣也是徒然。
-
5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題目應該說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是近代國家軍隊與封建古典軍隊的一次經典戰役。5000餘人的英法聯軍和僧格林沁率領的近三萬蒙古騎兵交鋒。這是中國有著千年傳統的騎兵衝戰、冷兵器近戰與西洋經過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洗禮後以大炮為核心的熱兵器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大決戰,歷史事實也證明了血肉之軀終究擋不住西洋經過工業化的堅船利炮。這場東西方的世紀之戰為近代中國的屈辱定下了基調,直接導致了中國進入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自此之後,中國徹底改變了對西洋是蠻夷的傳統觀念,正式拉開了清朝改革和洋務運動的序幕。八里橋戰役清軍高階將領並不缺乏才幹,基層官兵也不缺乏悍勇。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禮部尚書瑞麟,副都統勝保都是清王朝的強硬主戰派,僧格林沁更是少有的作戰經驗豐富,敢於上陣衝鋒,立過赫赫戰功的軍事將領,在軍隊裡面威望極高,而他率領的蒙古騎兵更是一隻南征北戰,經過戰爭洗禮的常勝之師。僧格林沁曾率領這些蒙古精銳們殲滅過太平天國精銳的北伐軍,俘虜了太平軍名將林鳳祥和李開芳。
僧格林沁
這樣的統帥,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就連英法聯軍的軍官寫的書信中都對這隻軍隊有非常高的評價,稱呼他們為勇士。
但是也正是這樣的軍隊慘敗,才能導致全中國從皇帝到平民百姓的所感受到的強烈震撼。
因為這代表著影響戰爭結局的不是軍隊高層將領才幹和基層官兵素質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差距。這場戰役最主要的差距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清軍的戰術作戰思想還停留在封建古典冷兵器作戰時代,遠落後於西方列強。清軍統帥僧格林沁是一個敢打敢拼驍勇善戰的蒙古勇士,但是他並沒有和西方列強交手的經驗,他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騎兵無敵的古典戰爭思想,而且僧格林沁的大部分戰爭經驗都來源於和另一隻古典軍隊——太平軍作戰,雖然僧格林沁和麾下的蒙古騎兵經歷過大小數百戰,也屢屢建立功勳,但是這些作戰經驗在英法聯軍毫無用處,而且這些勝利還助長了僧格林沁和蒙古騎兵們的驕縱之氣。所以在打八里橋戰役之前,僧格林沁在沒有摸清英法聯軍戰鬥力的情況下,草率集結軍隊在野外和英法聯軍決戰,導致慘敗,使得英法聯軍可以長驅直入,導致北京淪陷。
於此相反的是西方列強,特別是西方強國英國、法國經歷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幾十年血與火的戰爭洗禮,戰術思想遠比第一次鴉片戰爭先進,特別是戰爭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大規模傳播和軍事天才拿破崙開創的大兵團機動作戰,步兵、炮兵和騎兵的攻防結合,炮兵的集中使用等新式戰術在西方列強中全面推廣,英國軍隊和法國軍隊有長足的進步。而且還在其基礎上發展出壕溝搭配炮射霰彈、空心方陣的戰列步兵線等新戰術。
而且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聯軍就曾經打敗過沙俄強悍的哥薩克騎兵,對騎兵衝鋒有著十足的作戰經驗。
英軍將領格蘭特和法軍將領孟邦託都是戰爭經驗豐富的優秀指揮官。
英軍將領格蘭特
法軍將領孟邦託
第二、清軍的武器裝備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遠遜於西方列強。八里橋之戰中,清軍的主要裝備還是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而熱兵器除了一些少量進口的滑膛槍外,還在使用鳥槍,抬槍,抬炮、劈山炮等一些明末清初時代的落後火器,這些火器比西方列強落後了至少三百年。
西方列強持續幾百年的殖民戰爭、擴張戰爭推動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西方列強先後進入工業國家,使得新式作戰裝備能夠快速的裝備軍隊。新式線膛步槍、新式後裝火炮、新式艦艇、新型通訊工具開始逐步裝備部隊,野戰醫院等後勤保障逐漸建立,這些科學發明和技術運用大大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大英帝國黃金年代的象徵——維多利亞女王及其家人
大英帝國的強盛國力
所以在在八里橋戰役中,蒙古騎兵的密集衝鋒根本無法突破英法聯軍新式裝備構成的強大火力網,即使有少部分騎兵依靠悍勇和精湛騎術衝入敵軍陣地也因人數太少難以造成對英法聯軍的真正威脅。
總結不僅僅在中國,西方近代軍隊在世界各個地方的征戰中面對封建古典軍隊,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八里橋戰役的勝利在西方列強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地區規模性戰役的勝利罷了。這也不過是再次印證了西方工業社會國家對於落後的封建農業社會國傢俱有碾壓的絕對優勢。
面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慘敗,清王朝的統治者徹底臣服於西方列強的強大武力,再也沒有反抗的意識了,心甘情願的與西洋侵略者合作,出賣國家利益來維持統治,簽署各種賣國條約沒有了任何心裡負擔。
於此同時的是,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開明紳士和知識分子已經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醒來,開始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思想,尋找能拯救祖國的方法。
-
6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別說20000萬清軍,就算20萬清軍,也無濟於事。
清軍和英法聯軍實力差距太大!清軍用的的戰馬和長矛,聯軍用的是大炮和長槍。這是典型的武器代差!
這種代差在18-19世紀隨處可見,在英、法、俄等西方殖民帝國擴張的歷程中,幾乎所遇到的所有殖民地都是輕而易舉的,幾乎都是“殺敵一萬,毫髮無損”。
所以清王朝遇到這些殖民帝國也沒有什麼特殊,也沒有多大能耐,畢竟兩個時代的軍事體制在那裡。所以當清軍慘敗後,有識之士開始學習西方武器、技術,再到最後意識到只有推翻清王朝,才能不再被動挨打。
-
7 # 黎塞留的野望首先,雙方的戰術與協同問題
先說清軍方面,曾格林沁得知英法聯軍分三路進攻後,他也把軍隊分為東、西、南三路進行截殺。其中有近萬名滿、蒙馬隊部署在了八里橋一帶。而戰鬥中曾格林沁的戰術是以來自蒙古的馬隊作為先鋒衝擊聯軍,在正面衝擊的同時,也在聯軍的兩翼發起攻勢。與此同時,清軍將使用火炮進行轟擊英法聯軍的陣地,以掩護衝鋒的騎兵。
聯軍方面則是充分把己方的優勢發揮,其大致過程就是先用康格里夫火箭犁地,再用火炮轟擊,接著用步槍射擊,就這樣一層一層的對沖鋒的清軍進行殺傷。最後全線進行反擊。
其詳細過程是,當清軍衝鋒到離聯軍大約為兩公里距離的時候,首先就遭到了聯軍裝備的康格里夫火箭的炮轟(康格里夫火箭雖然打步兵的效果一般,但轟擊騎兵的效果卻頗為可觀)。當時,就在大量的蒙古騎兵有如排山倒海一般向聯軍衝擊時,突然看見聯軍的陣地上煙塵四起,數不清的火箭彈帶著紅色的尾焰然後以令人感到驚顫的聲音向正在衝鋒的蒙古馬隊衝來。隨後火箭落地發生爆炸,又在草地上燃起大火,這讓大量的馬匹受到了驚嚇,而驚慌失措的騎兵們的佇列很快發生混亂,戰意與士氣大減。
而當清軍進攻到離聯軍約為一公里的時候,聯軍的阿姆斯特朗炮又對清軍進行了轟擊,導致清軍密集的陣線混亂。而當清軍衝鋒到距離敵軍陣地只有200米時,進攻的清軍只剩下衝鋒前的三成兵力。而聯軍又迅速使用手上的各種線膛槍射擊。
當好不容易衝上來的清軍發現,聯軍又以步兵密集火力和火炮發出的散彈對清軍造成較大傷亡,隨後清軍又朝聯軍的左側衝去,但左側是英軍的騎兵,隨後以逸待勞的英軍騎兵對殘血的蒙古馬隊造成了巨大沖擊,進行最後的補刀。
說到這,很多人都開始疑惑了,不是說清軍方面有炮火支援嗎,難道一發沒打就跑了嗎?其實清軍的確是進行了炮火支援,但由於距離與判斷問題,使清軍的火炮沒有對聯軍造成什麼傷害。而清軍的一輪炮火後,又暴露了自身的位置,使英法聯軍的炮兵迅速瞄準清軍的炮兵陣地,併發起一輪猛轟,摧毀了清軍炮兵陣地。這導致在前線衝鋒的清軍騎兵失去了炮兵的掩護,加之聯軍的裝備與訓練和指揮優勢,使其成為聯軍的靶標。
當曾格林沁的蒙古馬隊對聯軍的衝鋒失敗後,英法聯軍又進行了反攻。其中南路的法軍在科林諾的指揮下集中火力優勢對八里橋上勝保所率領的清軍欲意重大打擊,隨後法軍與清軍展開白刃戰。清軍愈加不利。
而此時的曾格林沁方面先前以為主攻八里橋方向的聯軍是西路的英軍,但後來才發現是南路的法軍。為了挽回劣勢,就在勝保與南路的法軍激戰時,自己指揮馬隊穿插於英法聯軍的南路與西路之間,意圖將敵軍分割開來,以便各個擊破。正當曾格林沁準備用步兵配合勝保圍殲南路主攻八里橋的法軍時,此時的勝保因中彈受傷而率軍撤出戰鬥。曾格林沁的計劃失敗了。
爾後,曾格林沁又與西路的聯軍發生遭遇,但由與曾格林沁遭受到了英軍的包抄,又無力分兵。再進行了激烈的廝殺後,曾格林沁眼見敗局已定只好撤出戰鬥。最後聯軍傷亡僅50多人。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清軍在協同和指揮方面與聯軍有著較大的差異。
緊隨其後,雙方兵員水平的問題這一塊,我想大家都已心中有數,我就簡單一提。不過至今,很多歷史愛好者都“感覺”八里橋之戰,清軍投入的全是騎兵,但實際上八里橋之戰,清軍的步兵依然佔了大頭。雖說清軍中的步兵也不乏一些精銳,但這些所謂的“精銳”早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戰力嚴重下降。而像勝保一部,其步兵在和法軍的白刃戰中居然處於明顯的劣勢,平均一名法軍士兵在戰鬥中至少可以抗衡四名清軍步兵。而清軍的馬隊則是以來自蒙古的馬隊為主要力量。他們在戰鬥中的表現倒還可圈可點。
而聯軍方面,當時的英法聯軍摻雜著大量的殖民地軍隊,比如英軍中有相當多的印度人。但他們在戰鬥中的組織度與訓練水平卻仍要比清軍高出不少。即便是士氣,聯軍也絕不比清軍差。
另外當時的英法兩國也都經歷了新戰爭模式下的克里米亞戰爭,已經開始適應了工業時代的戰爭模式。而對處於舊時代的清軍,其結果就像歷史上所發生的那樣。
不過八里橋之戰的結果,也並非清軍損失過半或幾乎全軍覆沒,而是損失三千多人後撤退了。
接著,雙方裝備問題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西方已經步入到工業時代,參與侵華戰爭的英國與法國武器裝備也都隨著科技的進步而進步。當時英軍手上已經開始裝備現今的恩菲爾德步槍,而法軍手上也有先進的米涅步槍。這兩種槍皆屬於線膛槍。有效射程也都達到了300米。
另外聯軍還裝備了當時先進的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該炮的最大射程也達到了四公里。遠距離射擊的情況下可以做到平均一分鐘一發,而較近距離可以做到平均每分鐘三發。另外阿姆斯特朗炮也可以發射散彈。
而清軍手上的火槍仍以鳥銃為主,其有效射程也只有一百來米。再就是裝備了200多年的紅夷大炮,雖然有過多次改進,但不曾有質的提升。而其有效射程僅為500米,使用的炮彈也是過時的實心彈丸。另外清軍的裝備中依然摻雜著弓箭等冷兵器。
可能有人會疑惑,英法聯軍手上的不也是前膛槍嗎?話雖如此,但恩菲爾德步槍和米涅步槍可說是前膛槍時代的終極版本。其射程、威力、射速、精準度皆明顯的強於清軍手上裝備的鳥銃。二者幾乎是前裝槍時代的巔峰之作。而在普奧戰爭中,裝備米涅步槍的奧軍甚至給已經裝備後膛槍的普軍以沉重打擊。
最後八里橋之戰,可以說是兩個不同時代的軍隊進行的一次激烈碰撞。在戰鬥中,清軍的表現不能說不英勇,特別是蒙古馬隊在戰鬥中表現出的不服輸的勇勁,讓聯軍指揮官大加讚賞。不過八里橋之戰還是反映出古代軍隊與近代軍隊在紀律、組織、訓練和裝備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而雙方打出的戰損比差距也很大,以至於法軍方面孟託班被拿破崙三世各種封賞時,還遭到了法國議員們的多數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發生在八里橋上的戰鬥,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整個戰鬥期間,我們只損失了二十多人,不值得再給他那麼高的獎賞”。最後,八里橋之戰可說是冷兵器時代結束的一系列插曲中的一個悲歌。
回覆列表
失敗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一為器 ,二是氣。
1.“器”上的差距是最直觀的,列強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戰爭中所使用的武器無不大幅領先對手。 鴉片戰爭中的例子就不多舉了,先說說二十世紀初的英軍侵藏戰爭,藏軍與英軍進行會談,英軍代表表示為了顯示雙方誠意,表示將子彈退出槍膛,但也要求藏人熄滅火槍的點火繩。英軍士兵將步槍退出一發子彈,但實際上士兵們隨即推動槍栓將另一發子彈放入槍膛。藏軍當時並不瞭解步槍的構造,誤以為英軍槍膛內已沒有子彈,便按協議將火繩槍的點火繩全部熄滅。英方隨後命令英軍開火,而待命的藏軍卻無法打響火繩槍。無法使用武器的藏人很快就被英軍屠殺殆盡。這不僅僅是武器的落後,更是眼界的落後。 還是要講克里米亞戰爭,俄國現役部隊超過一百萬,預備役更是接近兩百萬,笑傲Continental,但是其部隊所使用的武器基本全部落後於英法聯軍:滑膛燧發槍面對線膛槍;帆船面對蒸汽動力戰艦,有線電報、鐵路、統一校表進攻、戰地醫院……聯軍的“器”的領先並不僅僅表現在一杆槍或者一門大炮上,面對這種整體的科技優勢,俄軍根本無所適從,自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保持了三十多年的Continental霸權喪失、沙皇駕崩、國內革命、農奴危機、被迫割地收縮勢力範圍、賣掉阿拉斯加。這場戰鬥一戰就打垮的沙皇俄國的國運,使其再也無力涉足歐洲。 相比清朝已經算是進步的沙俄尚且如此,那清朝就更不用說了,在鴉片戰爭中往往清軍援軍還未趕到,英軍就已克城而去。黑龍江的馬隊剛剛進關,就得到訊息說戰鬥已經結束。制海權的喪失使得清軍被動挨打,古老的炮臺也幾乎起不到海防的作用,再加上陳舊的作戰思維,讓這個如此龐大的帝國面對一支艦隊卻根本無能為力,只能討饒求和。
2.“氣”主要表現在士氣和訓練方式:歐洲在十九世紀與清朝的戰爭開始之前,幾乎就沒有停下過打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而且這種戰爭不是中國所謂的平叛戰爭、對小邦小國的討伐,或者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而是長年與體量相等的國家之間的戰爭。 在這種戰爭中磨練出來的西歐列強們,當然可以憑藉著這麼一支軍隊縱橫世界了。 “兩個馬穆魯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穆魯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打勝三百個馬穆魯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穆魯克兵。”這是拿破崙在埃及金字塔大戰結束之後的評價。 馬穆魯克騎兵就是埃及的傳統騎兵,可以說是各個驍勇善戰,騎術精湛。可是在金字塔大戰之中大約25000馬穆魯克騎兵面對拿破崙的法軍,被打得一敗塗地,法軍的傷亡不到三百人。 更不要說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細細的紅線”了,面對來勢洶洶數倍於己的哥薩克騎兵,英軍93團甚至放棄了傳統步兵對騎兵的四方陣型,而是用排成兩排的這種在旁人看來近乎自殺的方式來迎擊俄軍的2500名騎兵,並且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新式軍隊的紀律性和組織嚴密所帶來的巨大戰鬥力。這種戰鬥力是很難用人數上的優勢或者單個士兵的戰鬥力來彌補的。 在鴉片戰爭中,清軍在英軍的炮火和槍彈下還是可以堅持,但是一旦英軍上刺刀展開白刃戰衝鋒,清軍就往往不戰而潰。 在八里橋戰鬥中,可謂大清國中流砥柱的蒙古騎兵在僧格林沁的帶領下對英法聯軍展開進攻,蒙古騎兵可謂是東方世界最強的戰士,即使實在清朝末期戰鬥力也不減當年,這些來自察哈爾的蒙古軍隊,被咸豐皇帝稱為“大清的長城”。 僧格林沁要對付的除了英軍本土最強的“女王”近衛龍騎兵團之外,還有來自北非的西帕希騎兵團,以及來自旁遮普的錫克騎兵和來自印度的騎兵。聯軍的騎兵數量將近1500人,而滿蒙騎兵則是萬人規模。 戰爭的過程我就不再贅述了,結果就是聯軍不僅僅在火力上遠勝過清軍,就連聯軍騎兵在白刃戰中對清軍也是碾軋性的,清軍在這場戰鬥中不可以說不英勇,但是近萬人的傷亡只換來聯軍十餘人的損失。 近代戰術體制下的軍隊面對古代式的軍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以蒙古騎兵為代表的傳統騎兵在近代的軍事進步面前已經很難有所作為。 近代歐洲的殖民戰爭中體現的不僅僅是武器上的差距,更是紀律、訓練、戰術思想等全方位的差距。 想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歐洲列強縱橫全世界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