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風去空留

    阿彌陀佛!國學是指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術。比如《弟子規》就是教人修身而達到國治世安。《增廣賢文》是人生千硾百鍊的佐佑銘。《圍爐夜談》教人處世為人等等……。古代文學主要指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辭明清小學。近代詩歌散文戲劇等都稱為古代文學。文學的主要目的和出現是人們暗喻,借物傳情達意,透過表演傳達作者深意等手法。阿彌陀佛

  • 2 # 如是史社

    一、國學是指諸子百家的學問。他是不包括文學的,內容分為經史子集。結構圖如下:

    關於諸子百家,看圖就很清楚了,不再做文字說明。此圖主要是指哲學部分內容,就是經的內容,史部,子部,集部不在圖中。

    二、古代文學是指唐詩宋詞元散曲、戲曲,先秦文學,明清小說等散文詩詞歌賦,小說雜記。著名的古代文學叫古典文學。題主所問,一個是指中國古代文學。

    按照大學古典文學的教科書內容編排,古代文學詳情如下:只列大致目錄,詳情自行查閱。

    1、先秦兩漢文學

    《詩經》——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先秦散文——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大體情況而言,歷史散文主要是敘事的,諸子散文主要是說理的。歷史散文有《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等。

    楚辭——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華人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為楚辭代表作,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這個,總是兮很多出現,著名離騷體。

    屈原除了《離騷》外,還有許多優秀作品,如《九章》《九歌》《天問》等。

    漢賦——漢賦其主要特點是鋪陳寫物,不歌而誦,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文學體裁,排比句式很多,鄙人不是很喜歡,這種文體有華而不實之嫌。

    2、魏晉南北朝文學

    3、唐宋文學:唐詩宋詞。

    唐朝:詩歌的鼎盛時期:唐詩。

    宋朝:宋詞。

    4、元明清文學

    元曲——元雜劇與散曲的統稱。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大名著,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桃花扇,長生殿,劇本,也非常有名的哦。

    清末文學——中國步入近代後,西方文化思潮湧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末的主要文學成就是詩和小說。語言形式受西學影響,已經有了比明以前的語言更具有白話性。

    總結,國學更注重哲學和理論經驗總結。文學嘛,反映的內容主要是內心啊,故事啊,之類的文字作品。詩以言志,文以載道,講的即是此意。

    有一點要說明的:書畫不屬於國學的主流載體,只是國學的零星藝術表現形式,竊以為可歸於文藝類去。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 3 # 佔禮雜談

    它的定義比較廣泛,中國國學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醫學,中國玄學,中國戲劇,陰陽學諸子百家各個學術,甚至魔術之類的表演之類民間藝術都包括在內。一句話,只要不是外國傳播進來的所有文化,藝術,手藝都是國學範疇。

    中國近代文學,中國佛學雖然有許多中國元素,但因為舶來之跡明顯,應當不屬於國學範疇。

    古代文學則定義比較狹窄,如果是中國古代文學的話,則就是指文言文,五律,七律,長篇行等詩歌,和一些詩詞等。中國古代白話文小說,定義比較難,但從某個方面說,也應該屬於中國古代文學範疇。

    中國古代文學只是國學的一部分,不是國學的全部。

  • 4 # 梅月竹風

    (一)什麼叫國學,一些人云裡霧裡

    這些年,從一些媒體上和一些人口頭中,國學是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名詞。

    從上世紀初葉,社會精英人士提倡國學,辦起了國學院。後來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運動風起雲湧,國學一時沉潛了。

    魯迅先生的《熱風》裡說:

    外國的新事理,卻愈來愈多,愈優勝,“子曰詩云”也愈擠愈苦,愈看愈無用。

    先生對當時的描述是很真實的。

    最近一些年,國學就像一隻葫蘆,從水下浮出了水面。

    真是白雲蒼狗,滄海桑田!

    某個熟人平時滿嘴時髦名詞,這次也嚷嚷著小孩要學國學呀!

    問他,國學是什麼?

    他支支吾吾,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憋的臉都成了豬肝色,才說出孔孟唄。

    再問他,就這?

    他把手一揮:去去去!別來煩我,我忙著呢!說完這話,就進了棋牌室。

    (二)談談國學

    國學,簡而言之,就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這其中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更簡要地說就是經史子集。

    說到經,那可就複雜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訓解和闡述儒家經典之學,就成為正統。

    漢武帝時代,稱《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家五部經典,簡稱五經。

    由於漢代提倡“孝治”,又在五經之外新增《孝經》,加上《論語》,成為七經。

    北宋和清代康熙朝的七經略有不同。

    後來又有九經、十經、十二經、十三經等名目。

    為篇幅起見,細說從略。

    經史子集的史,包括古代史書以及古代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

    子,就是諸子百家,從先秦到漢代的各種學派的總稱。

    諸子就是指各學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

    百家就是各學派。諸如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十家。

    大致舉出這些。不然,就成了糯米餳糖,越扯越長。

    (三)國學包括古代文學

    集,就是集部。古代把詩文詞賦列為集部。有總集、別集和選集等名目。如果列舉出來就異常繁雜。

    古時的經部和子部是相當於哲學學科,史部相當於歷史學科,集部與文學學科近似。

    從上面的敘述來看,國學是包括古代文學在內的。經史子集的集部就包括古代文學。這樣說,大家覺得清楚了嗎?

  • 5 # 資料完善度低

    古代文學是"國學"的組成部分,"國學"不僅指"經史子集"它包含除了"經史子集"外的所創生於本土、本民族的一切知識和文化,包括"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以及宗教(如"道教")、圖騰崇拜、鬼神文化和玄學;也包括各民族民俗、人文、"吃喝拉撒睡"等等一切創生於本土的一切文化方式。

    同時,國學也包含所學習借鑑的外來知識和文化。如:"胡服騎射、佛教之大乘佛法(佛教中國化)等等。

    同時,還包括今人所創造的"現代科技和現代生活方式,並非專指"古代祖宗"所創的舊文化、舊傳統。因為咋天的"創造"就是今天的傳統,今天的創新又是明天的傳統。學問,從來都是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由多到強、由粗到精的這麼一個過程。由如莊子所說:吾身有崖、知也無崖、以有崖而投無崖、貽也"。有句對聯是說"學海無崖苦作舟"就是說知識的"無限性"。可見,莊子已認識到了,認識的有限性,而知識的無限性。因而,一定時間和時代,人們的認知是有侷限性的,這也是現代人說的"代差"。

    有些人,一說"國學"就是"讀經"、就是"儒家"這是不對的,不全面的、遍面的。也是迂腐而愚蠢的。好的傳統和文化方式當然要繼承,否則我們連"路"都不會走,但垃圾的東西也必須清除,否則臭氣沖天,垃圾遍地,我們還如何健康地呼吸和成長?不怎麼創新去開拓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實現中國復興夢?還怎麼邁開前進的步閥與時代同步,與其他先進民族競優?

    各位看客,可仔細想想,忽被那些"不死疆屍"吸乾了血,把自已也變成疆屍而不自知。

    如有得罪,說聲抱歉!

  • 6 # 抱庸詩書

    這個問題很專業,內涵也大,抱庸守拙,姑妄淺談一二。

    (一)什麼是國學

    ①概念:“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中華傳統文化與 學術。歷史上狹義上的國學,特指以“國子監”、“大學”為主的官學。從歷史橫向看, “ 西學東漸”之後,相對國外(西方國家)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如今我們常說的“國學”,準確來說是張之洞、 魏源等人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裡的“中學”。簡言之,就是東方中國的一切傳統的歷史文化。

    ②內容體系: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 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③涵蓋範疇。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 哲學、 史學、宗教學、 文學、 禮俗學、考據學、 倫理學以及 中醫學、 農學、 術數、 地理、 政治、 經濟及 書畫、 音樂、 建築等諸多方面。 ③國學流派: 國學大體系由各個學派流派之學為支撐,主要學派有儒家、法家、道家、 墨家、兵家、醫學、農家、名家等。

    (二)何為中國古代文學

    按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歷史軌跡,中國古代文學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宋代文學、遼金元文學、明代文學、清代文學等七個歷史階段。

    中國古代文學以漢民族文學內容體系為主,也包括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學體系。 按文學樣式又分為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散文小說等。

    中國古代文學包含於國學,是國學體系中涉及文學的那部分,與國學構成從屬關係。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7 # 詩詞學院

    國學與中國古代文學之間的關係,

    是總分關係,相當於集團總部與分公司的關係。

    因此,國學包括古代文學;古代文學是國學的一個分支,是國學的組成部分。

    國學這一概念,是西學東漸的產物,是為了與西學相區別而命名的。

    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術為根基並涵蓋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文學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

    因此,古代文學是國學的組成部分,一個分支。

  • 8 # 師範小王子

    謝謝文小姐邀請。國學和古代文學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先說國學。狹義的解釋是以代表儒家思想的四書五經為主題的國家教育學子用的教材。當然其中代表中國詩詞之源的《詩經》就是典型的古代文學作品。從廣義的角度解釋,凡是流傳下來的有一定影響的古代文化都應看作是國學。當然也就包括古代文學了。

  • 9 # 李志勇LZY

    個人知少,試意給出:

    華夏國學;政統傳承;

    古代文學;民間寫興,

    至今華夏,永深源泉,

    國文兩派,多種分流。

    國學為政,視為公認;

    文學生活,寫出私識,

    中經脈絡,國家共著,

    續正棄誤,互益同新。

  • 10 # 興興眸中閃星星

    學的概念起來很晚,民國大師有國粹之言才有了國學。國學全稱應該是中國學術,主要指中國傳統學術,漢語語言文學中關於古漢語古代文學的部分包含在內,它全面來說包括有經學(附屬的有個小學包括文字聲韻訓詁之類)史學子學文學詩學詞學書畫等現在分類全是社會科學 還包括農工理醫兵等算是自然科學 不過自然科學在中國傳統學術中並不受重視是在社科之外的業餘興趣都是文人業餘時間在研究 漢語語言文學包括現代漢語和古漢語 古漢語部分可以包括在國學之內 不過漢語語言文學是現代派的提法 故而其研究方法多用西方或者說現代方法 比如聲韻現在多用西方語音學知識而不是中國傳統的聲韻學比如標示字音現在是拼音古代是音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構性存款是理財嗎?購買時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