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人仟面
-
2 # 曹老師xixi
大皇子 胤褆 (yìn tí)
因建議康熙處死太子胤礽,野心暴露,遭康熙終生圈禁,1735年去世,享年63歲。
二皇子-胤礽(yìn rénɡ)
被康熙兩次廢黜,第二次遭廢黜後被終生圈禁,1725年去世,享年51歲。
三皇子-胤祉(yìn zhǐ)
因先前屬於太子黨,被雍正派去守康熙景陵,後因怨言被關押在石景山,當年就被折磨至死 ,1732年去世,享年55歲。
四皇子-胤禛(yìn zhēn)
既雍正皇帝,執政一生都在改革,1735年去世,享年58歲。
八皇子-胤禩(yìn sì)
康熙繼位後,因與雍正矛盾漸深,1726年被開除宗籍,改名阿其那,禁閉於宗人府,1726年去世,享年45歲。
九皇子-胤禟(yìn tánɡ)
雍正繼位後,被派往西北接管軍務,1725年被捕,次年被開除宗籍,次年1726年死於獄中,享年43歲。
十皇子-胤䄉(yìn é )
雍正繼位後,獲罪被關進大牢,直到乾隆繼位才被釋放,1741年去世,享年59歲。
十三皇子-胤祥(yìn xiánɡ)
康熙時期被康熙軟禁,雍正繼位當年被釋放,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備受雍正器重,被雍正評價為“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1730年去世,死後受封鐵帽子王,清王朝唯一一位不避皇帝名諱的王爺。享年44歲。
十四皇子-胤禵(yìn zhēn)
康熙駕崩後,從西寧撫遠大將軍任上趕回奔喪,雍正不許其進城,後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1725年被軟禁,乾隆朝獲釋,1755年去世,享年67歲。
這九個人就是“九子奪嫡”的主角。
-
3 # 小姚的記錄
清朝“九子奪嫡”發生在康熙年間,是康熙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最終四爺雍正帝成功上位,四爺黨也就雞犬升天,而雍正帝的對立黨派的幾位皇子結局就不是那麼好了,幽禁的幽禁,賜死的賜死。
想要了解“九子奪嫡”幾位皇子的結局,首先就要了解參與奪嫡的九位皇子都是誰,他們又都分為哪些黨派。他們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太子)、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一、大爺黨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為康熙惠妃所生,因前面四位皇子早逝,故為皇長子。大阿哥雖為皇長子,但不是嫡出,當時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之後,大阿哥一直心存不滿,伺機而動。康熙四十七年,在木蘭圍場的布林哈蘇行宮,因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而在此時,大阿哥看到了時機,企圖以“魘勝”巫術咒死皇太子胤礽。在廢太子圈禁時期,並向康熙建議殺死太子,受到了康熙的反感。而僅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禔用魘術詛咒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胤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對其奪郡王爵,嚴加看守,在府第高牆內幽禁起來。
大阿哥胤禔於康熙四十七奪嫡失敗,削爵幽禁,卒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整整被幽禁在高牆之內二十多年之久,作為皇長子不得不令人唏噓。
二、三爺黨
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為榮妃馬佳氏所生,他其實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想要奪嫡的想法,三阿哥一直與太子交好,在太子第一次被廢時,康熙還傳召詢問三阿哥,後來說“胤祉與胤礽往日雖然關係好,然而卻未慫恿胤礽為惡,所以不加罪於他!”並且三阿哥還是向康熙揭發大阿哥詛咒太子一事,對於太子復立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雍正登基後,作為曾經的政敵,三阿哥很快就遭到了清算,雍正二年,其兒子弘晟獲罪,被削去世子之位;雍正六年六月,有人在雍正帝面前彈劾胤祉索要賄賂,雍正帝責罰胤祉無人臣之禮,被奪爵位幽禁在自己的府邸。雍正二月八年,被複立為親王,但在五月份因在怡親王胤祥的喪禮上遲遲未到且毫無悲傷,又被彈劾議罪,雍正下令重奪爵位,全家幽禁。僅在兩年後,雍正十年,胤祉逝世於幽禁之所。
三、太子黨
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孝誠仁皇后生,因康熙對赫舍裡皇后及嫡長子的早逝的遺憾,加倍寵愛二阿哥,在週歲就被冊立為太子,本來他既是嫡出,又是皇太子,應該穩穩地成為下一任皇帝,但由於其自身原因,被兩立兩廢,可以這麼說,太子的廢立是“九子奪嫡”的導火索。
皇太子在康熙五十一年被第二次廢黜後,此後再無復立。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礽病逝於紫禁城鹹安宮。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四、四爺黨
四爺黨大家就很熟悉了,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在九子奪嫡的爭奪中,四阿哥最終勝利登基為帝,而他在康熙後期基本是以進為退,表面上已經不參與奪嫡,但背後一直在積攢實力,籠絡了隆科多、年羹堯等可用之人,在其稱帝的路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三阿哥胤祥,生母敏妃,在其早年時期也很受康熙喜愛,但在太子第一次被廢時,不知為何失寵,此後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在雍正為皇帝時,因為與雍正關係非同一般,其待遇也直線上升。
胤禛剛剛繼位,胤祥就被封為和碩怡親王,任議政大臣,雍正元年,總理戶部。雍正三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可見其受寵程度。因為胤祥對雍正朝的攻擊,被封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去世,時年44歲,賜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不得不嘆一句,跟對人最重要啊!
五、八爺黨
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出身辛者庫,由惠妃撫養。本人能力出眾,任人唯賢,素有“八賢王”美名。八爺黨在他的帶領下是最大的一個黨派。但可能因為他在奪嫡之事表現太明顯,而康熙又最討厭結黨營私,因此在康熙五十四年“斃鷹事件”後,徹底失去爭奪儲位的資格。從雍正登基開始,便尋找理由一直在削弱胤禩的勢力。雍正四年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日,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命胤禩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生母為宜妃,因為八爺一黨,於雍正三年七月被革爵。雍正四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外家顯赫。因為八爺黨,雍正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但沒有像八爺、九爺一樣被削除宗籍。反而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歲。死後以“貝子”之禮下葬。
十四阿哥胤禵,德妃生,即孝恭仁皇后,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因雍正小時候為皇貴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撫養,德妃偏愛小兒子,所以弟兄關係一般。胤禵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為圈禁。乾隆登基後,允禵被釋放。乾隆十二年封多羅貝勒,乾隆十三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卒。
小結
可見,生在帝王家,兄弟之間的情誼是大不過皇位的,勝者為王,敗者寇。《步步驚心》這部劇把“九子奪嫡”的故事拍的還是不錯的,演員也是亮眼的,想了解“九子奪嫡”故事的可以出看看哦。
-
4 # 小小主
每個朝代的老皇帝在選立繼承人的問題上都會出現許多問題,每個皇子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而老皇帝不確定唯一的繼承人,一是考驗,二是看看誰更有能力來處理他留下的攤子,三也是一種權術鬥爭
-
5 # 一鍋煮了
這個問題很有吸引力啊!眾所周知,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總共有24個兒子,其中9個都參與到皇位的爭奪之中,所以,這場爭鬥也就被冠以“九子奪嫡”,並被後人津津樂道。最終,轟轟烈烈的“九子奪嫡”以老四胤禛的勝出而告終。
那麼,雍正即位登基以後,是如何對待他的那些參與奪嫡而失敗的兄弟們呢?
參與奪嫡的九個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廢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參與奪嫡的皇子們在雍正即位後的結局如何。
大阿哥胤禵,也是九子奪嫡中最先出局的。康熙三十七年,封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因魘咒太子胤礽被揭發,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雍正登基以後也並未開釋,一直囚禁在高牆之內。雍正十二年卒,享年六十三歲,以貝子禮下葬。
二阿哥胤礽(廢太子),兩度被廢立太子之位,最終無緣皇位。剛滿週歲時即被康熙確立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而後,因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被揭發,康熙將大阿哥囚禁,並於康熙四十八年恢復胤礽太子之位。康熙五十一年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胤礽一直被圈禁。雍正登基以後也並未開釋,雍正二年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
三阿哥胤祉,太子二次被廢以後,主動退出競爭。文學和書法造詣頗高,康熙三十七年,封誠郡王。翌年降為貝勒。康熙四十七年,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晉封為和碩誠親王。雍正即位後,以各種理由被打壓,先是說他與廢太子來往過密,將他發配為康熙守陵。而後又因私下發牢騷,且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將他奪爵,並幽禁於景山。雍正十年,病逝於幽所,以郡王禮安葬。
八阿哥胤禩,八爺黨黨首,因爭儲表現太積極,又因“斃鷹事件”被康熙所厭惡,後又轉而支援十四阿哥,最終仍然失敗。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七年,因廢儲風波被革爵,而後又復封。雍正即位以後,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並改名為“阿其那”,同年,病死,結局相當悲慘。
九阿哥胤禟,他本人並不貪戀皇位,是八爺黨重要組成部分,因胤禩集團奪嫡失敗,從此開始連遭厄運。康熙四十八年,受封固山貝子。雍正元年,奉命赴西寧駐紮。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隨胤禩一同受處分,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改名塞思黑,後在獄中受折磨而死,結局也異常悲慘。
十阿哥胤䄉,同九阿哥一樣,他本人無奪嫡之心,因黨附胤禩,深受牽連。康熙四十八年封為敦郡王,雍正二年,被雍正帝革爵,逮京師拘禁,終雍正一朝未得釋放。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
十三阿哥胤祥,本人無奪嫡之心,是四爺黨重要成員,雍正的堅定支持者,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老十三終康熙之世,既無重用,也沒有受封。雍正即位後,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深受重用且恩寵備至,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成為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病故,配享太廟,並且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清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一例,可以說是雍正眾兄弟中結局最好的一個。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同母兄弟,但是卻是八爺黨的重要成員,而且本人也覬覦皇位,奪嫡失敗後慘遭拘禁。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將軍王,並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雍正即位後,因孝恭仁皇后去世,授郡王虛爵,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革去允禵固山貝子,並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直至乾隆即位後才被釋放,並最終被授予多羅恂郡王,乾隆二十年薨。
由此可見,雍正即位後,除了始終支援自己的老十三胤祥結局最好之外,雍正對其他參與爭儲的眾兄弟打擊可謂毫不手軟,尤其是以八爺黨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以及老十四胤禵,結局最為悲慘,連最先向他臣服的老三胤祉都被他幽禁致死。
-
6 # 汪小金和汪小多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
奪嫡大戰最終由四阿哥胤禛勝出,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作為雍正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十三阿哥胤祥在雍正登基後,立即授予總理王大臣一職,獲封和碩親王,位極人臣,總攬朝政,死後進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可謂極盡榮寵。
而雍正的其他幾個兄弟,下場都比較淒涼了。按順序一一說明:
大阿哥胤禔,因在一廢太子的時候向康熙進言殺掉胤礽而被康熙所厭棄,後被查出胤禔曾經魘鎮太子允礽,因此被削爵囚禁至死,死於雍正十二年,在囚禁中度過了二十餘年。
太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一年前後兩度被廢,第二次被廢后,雖始朝野終有復立的聲音,但康熙終究還是放棄了這個元后赫舍裡所生的太子,將其禁錮在紫禁城鹹安宮內至死,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值得一提的是,胤礽的兒子弘皙是康熙的長孫,雍正即位後未受父親牽連獲封郡王,但弘皙在乾隆初年結黨謀逆,被乾隆革去王爵囚禁至死,可以說算是九子奪嫡的最後餘波。
三阿哥胤祉,其實在康熙一廢太子時曾試探爭儲,胤禔的魘鎮就是由他向康熙揭發的,但後來自覺爭儲無望,就逐漸退出了,安心閉門修書。但作為雍正唯一還有政治生命的親王哥哥,在雍正即位後受到打壓是必不可免的,雍正繼位後就安排胤祉去給康熙守景陵,他的世子弘晟也因獲罪被貶為閒散宗室,雍正六年胤祉獲罪被貶為郡王,囚禁在自己府中,雍正八年雖然短暫恢復親王爵位,但因為在怡親王胤祥的葬禮上遲到、沒有哀容,再次遭到彈劾被削爵囚禁至死,死於雍正十年。
八阿哥胤禩,作為雍正奪嫡路上最大的對手,剛開始自己爭位,後來見儲位無望又極力支援十四阿哥胤禵,因此其下場完全在意料之中。雍正即位後,由於“八爺黨”勢力遍佈朝野,為了政局的穩定,對於胤禩先是加封總理王大臣,讓其協助理政,但暗中逐步清理其親信黨羽,同時不斷地斥責敲打胤禩。直到雍正四年,皇帝已經徹底大權在握,胤禩黨羽也清理得差不多了,雍正這才發難,以各種藉口削奪胤禩王爵,將其圈禁,改惡名為“阿其那”(舊碩為滿語中“狗”的意思,其實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總之是難聽點話就對了),當年胤禩因嘔病故於監所,民間不少人認為他是被毒死。
九阿哥胤禟,雖然自己無心爭嫡,但始終是八阿哥的鐵桿支持者,後來又同八阿哥一道轉而支援十四阿哥胤禵,因此他的下場雖然比胤禩也沒好到哪去。雍正元年就被安排駐紮到西寧軍中,實際上就是變相的軟禁了。雍正四年同胤禩一起被削爵除宗,授予惡名“塞思黑”(舊說為中“豬”的意思,參考上段胤禩文中),由西寧押解至保定囚禁三個多月後去世。在最後囚禁的日子中,胤禟可謂備受煎熬,“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雍正帝陵歷史之謎》)。最後在絕望中悽慘死去。
十阿哥胤䄉,同九阿哥胤禟差不多,也是胤禩的鐵桿。他在雍正元年因為拒絕護送蒙古活佛的靈龕到喀爾喀蒙古,最早被清算了,但由於他的母族在清朝勢力很大,其母親為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的女兒,因此雍正對於這個弟弟並沒有趕盡殺絕,只是囚禁在京城。乾隆二年被放出來,又活了四年,才去世,算是下場稍好的了。
十四阿哥胤禵,作為康熙後期儲君位子呼聲最高的人,甚至民間始終有“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的謠言,因此雍正即位後肯定不會放過他,即使二人是一母所生,政治鬥爭從來就不會顧及親情。康熙末期,胤禵領兵作戰在外,雍正剛一即位,就嚴令其回京奔喪,怕他在軍中作亂,到京之後胤禵即被軟禁在景陵讀書,後因二人生母皇太后去世,胤禵被雍正授於郡王虛銜,但並沒有實際上增加俸祿,甚至官方註冊都沒有更改。雍正三年十二月,雍正開始對當年參與儲位爭奪的兄弟的徹底打擊,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直至乾隆即位,才被放出來,並在乾隆二年、三年、十三年幾次晉爵,最終被封為多羅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可以說是奪嫡失敗者中下場最好的一個了(畢竟是乾隆唯一的嫡親叔叔)。
回覆列表
在這先強調,康熙諸子開頭名都為胤,雍正即位後,命大家要避其名諱,改胤為允
大阿哥胤堤,年輕時頗受康熙重視,但因與叔父福全出徵噶爾丹時,仗勢與叔父福全作對,引起康熙不滿,後來封為直郡王,太子胤礽被廢之時,他在康熙面前說八阿哥胤禩會大貴,其實康熙最不喜歡聽到這個,順利引致康熙對八阿哥不滿,又叫康熙殺了廢太子胤礽,反而引起康熙震怒,把胤堤嚴禁於府,派重軍看守,這樣終其一生,於雍正十二年死。
二阿哥允礽 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諡號密。
三阿哥胤祉,也是頗受康熙重用,於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誠郡王,三十八年,康熙妃子敏妃亡,胤祉剃髮(人死後不滿百日就剃髮算對死人不尊敬),被康熙降為貝勒,但還是頗受重用,太子第一次被廢時,胤祉因跟太子為一夥的,所以沒說太子壞話,而沒被降罪,太子復立時,胤祉跟著被進封為誠親王,太子二次被廢後,後來命胤祉去修定書籍,仍受重用,雍正即位後,雍正以其子罪,削其子爵,雍正六年,以允祉賄賂的罪名,削他降為郡王,雖於雍正八年復立親王,但因怡親王允祥死時,他面無悲傷之意,就降其罪,雍正把它囚禁餘景山的永安亭,於雍正十年死。
四阿哥胤禛,行事極為低調,康熙四十七年,封為雍親王,儘管康熙也有重用他,但他於太子二次被廢,阿哥們爭奪皇位時,他都處身事外,終於在康熙晚年頗受康熙信賴,一直侍奉在康熙身邊,康熙死後,傳位給胤禛,也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後,兄弟們都要改名中的胤為允,有謠言說他謀奪皇位,重用老十三胤祥,對於其他兄弟們手段兇殘,治當初幫助他即位的年羹堯與隆科多的罪,甚至連自己的三皇子弘時都殺,親政其間使清朝國力頂盛,設立軍機處,於雍正十三年亡,傳位給弘曆。
五阿哥胤祺,為人太過低調,不好表現,所以九子奪嫡中,胤祺並沒參與,於康熙四十五年進封為恆親王,雍正在位期間也沒治過他的罪,但他的兒子還是逃不過被治罪一劫,於雍正十年死。
六阿哥胤祚,與雍正同母,但六歲即亡。
七阿哥胤祐,與五阿哥一樣,滿低調的,可能沒五阿哥低調,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四十八年封為淳郡王,雍正即位後,進封親王,命他與胤祉書亭碑額,雍正稱讚他謹慎小心,安分守己,雍正八年死。
八阿哥胤禩,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七年,署內務府總管事(要職),然而,太子被廢,胤堤在他康熙面前說他去算命,命相大貴,而且他又結黨營私,於是康熙要治其罪,並說了一番狠毒的話,十四阿哥胤禎替胤禩說話,康熙要殺胤禛,五阿哥胤祺阻止,最終八阿哥胤禩才無罪。允禩被奪貝勒,阿哥中,除太子之外,以胤禩的勢力最大,太子被廢時,有人推薦胤禩為太子,康熙以其出身卑微,而不立他為太子,康熙死後,雍正即位,封其為廉親王,總理朝中事務,但雍正不久後看出胤禩作事不用心,就開始論其一連串罪行,雍正甚至還爆料出胤禩在雍正位即位前胤禩的罪行,這些事還是胤禩跟雍正講的,可能當時沒想到雍正回即位,朝中大臣紛紛落井下石,直到雍正四年,雍正給他取名為阿其那,同年胤禩重病而亡。
九阿哥胤禟,太子被廢時,胤禩被遷怒,胤禟替她說好話,引起康熙不滿,儘管如此,隔年還是被封為貝子,康熙年間沒做過幾件事,雍正即位後,命他做事,他都要做不做的,還被人告發其罪行,雍正都寬容了,雍正三年,胤禟的下人惹事,雍正派人去約束胤禟,胤禟反而說出雍正處處針對他,雍正不滿胤禟爾後的怪異行徑,懷疑有密謀造反的嫌疑,與很多人對胤禟不滿的怨言,給他取名為賽思黑,命胡什禮與李紱把胤禟帶回京,回京途中,胡什禮想看胤禟,李紱說不用了,之後允禟竟死了,李紱不承認胡什禮說的話,並說允禟是得胃病而死,雍正聽說是因為胡什禮與楚宗對允禟拷打所致,於是治了他們的罪,之後李紱也得罪,原因是他把整件事搞得跟雍正殺了允禟一樣。
十阿哥胤䄉,康熙四十八年,封為敦郡王,由於他與胤禟、胤禛都是屬於八阿哥黨,為雍正所討厭,召他回京,他稱病不回,並寫了雍正新君四字,引起雍正震怒,制其罪,抓回京城囚禁起來,乾隆二年被乾隆放了出來,乾隆六年卒。
十一阿哥胤禌,十一歲亡。
十二阿哥胤祹,康熙四十七年封貝子,康熙年間,也是很受重用,雍正即位後被封履郡王,但說他做事不夠仔細,允祹請雍正奪自己爵位,雍正命他暫時去學習如何當貝子,雍正二年,因康熙妃子祭祀的儀器有遺漏,就被降了爵位,從郡王降為公,雍正八年在被封為郡王,乾隆即位後,被封為履親王,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死。
十三阿哥胤祥,康熙年間,僅僅在康熙三十七年陪過康熙出巡,之後康熙從來沒封過他爵、囑咐過他政事,直到雍正即位後,命他總理戶部,進封怡親王,大力讚揚允祥的為人,替雍正負責分擔國事,非常勤勞,受雍正大力讚揚與重用,可能是因為操勞過度,於雍正十一年死,怡親王死後,雍正非常傷心,三日不上朝,飯吃不下、睡也睡不著,復其名允祥為胤祥。
十四阿哥胤禎,與雍正同母,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貝子,康熙五十七年被封為撫遠大將軍,討策妄阿喇布坦,統領軍中大事,康熙六十一年,才收軍,雍正即位後,要他把名中的胤改為允,並說名字與雍正太像,要他改叫允禵,命他迅速回京,同年,雍正雖罵他的個性不好,但還是封他為郡王,雍正三年與四年,紛紛有大臣奏他的不是,雍正說明他只是胡塗狂妄,不像八阿哥這等陰險狡詐的人那麼壞,不治罪,但把他幽禁起來要他反省,乾隆即位後,就叫人放了他了,乾隆十二年封他為輔國公,同年又封他為貝勒,乾隆十三年,封他為恂郡王,直到乾隆二十年才死。
十五阿哥胤潖,與十三阿哥一樣,僅僅在康熙三十九年陪過康熙出巡,之後康熙從來沒封過他爵、囑咐過他政事,雍正四年,封他為貝勒,雍正八年封他為愉郡王,雍正九年死。
十六阿哥胤祿,康熙末年,執掌內務府,但於雍正元年,就被過繼給博果鐸,受封莊親王,雍正末年受雍正喜愛,乾隆繼位後,命他總理朝中事務(原因是胤祿曾教過乾隆火器,又可能是遺詔託付),俸祿是別人的雙倍,直到乾隆四年,因與弘皙(廢太子胤礽之次子)過往甚密,就被停止重用了,薪水也停了,乾隆三十二年死。
十七阿哥胤禮,康熙年間,因為年紀尚小,沒處理過什麼政事,雍正即位後,封他為果郡王,管理籓院事,雍正三年,雍正公開讚賞允禮,雍正六年,進封果親王,與允祿受雍正重用,雍正死後,受遺詔託付,輔佐乾隆,俸祿雙倍,因做錯事,停止雙倍俸薪,於乾隆三年死,乾隆特為傷心。
十八阿哥胤祄,康熙四十七年就得腮腺炎病死,年僅八歲,死時康熙特別傷心,見太子胤礽不傷心,以致第一次廢太子事件被觸發。
十九阿哥胤禝,康熙四十一年出生,年僅三歲。
二十阿哥胤禕,於康熙五十五跟隨康熙出巡,雍正四年,封他為貝子,雍正八年進升貝勒,雍正十二年叫他去祭祀,他稱病說不能去,就被降爵,乾隆即位後才復封貝勒的,乾隆二十年死。
二十一阿哥胤禧,於康熙五十九跟隨康熙出巡,雍正八年封貝子,因為允禧很有上進心,同年再進封貝勒,乾隆即位後,封他為慎郡王,他幾乎沒在從政,因為他喜於書畫,是個典型的詩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封為質郡王,乾隆五十四年,進封為親王,隔年死。
二十二阿哥胤祜,於康熙五十九跟隨康熙出巡,雍正八年進封貝子,雍正十二年,進封貝勒,乾隆八年死。
二十三阿哥胤祁,於雍正八年封鎮國公,乾隆即位後,進封貝勒,常做錯事,降回鎮國公,乾隆四十五年再度被進封貝子,乾隆四十七年進封貝勒,乾隆四十九年,加封郡王,乾隆五十年死。
二十四阿哥胤秘,康熙帝最小的兒子,雍正十一年,雍正表揚此弟,讚揚他愛讀書,直接封他為諴親王,乾隆三十八年卒,雖說爵位跳很大,但是沒處理過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