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漫漫史話

    昨天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慈禧的功過其實大家都比較清楚。

    很多人都提到,“慈禧是一名政客,而不是一名政治家”。

    慈禧實際掌權近50年,常常被拉出來與女主的另一典型代表——武則天作對比。實際上,歷史環境不同,兩個看似相似的歷史人物很難加以對比。

    從能力來看,慈禧絕不遜於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數男性君主。可是,她生在了一個註定悲劇的年代。

    慈禧精於權術,深諳官場之道,年僅25歲時,就能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除掉了掌握實際最高權力的顧命八大臣。

    她絕不是投降派,她也不是保守派,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她都是積極提倡的。

    但關鍵在於,慈禧遇著了一個坑爹的丈夫(咸豐),遇著了坑爹的兒子(同治,光緒也算是),遇著了坑爹的時代(嚴重積貧積弱、遠遠落後於世界的晚清),而偏偏她又是一個女人。

    的確,慈禧同樣有著與大多數封建王朝統治者相同的缺點:鋪張浪費, 注重個人享樂;戀權棧位;缺少長遠眼光(更準確來說,未接受西方現代教育,世界觀落後),居然相信義和團的“神功”,盲目地向八國宣戰,打破了中國與西方列強的“蜜月期”,將搖搖欲墜的清王朝進一步推向深淵。

    總的來說,慈禧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人物,可是處在積貧積弱過於嚴重的晚清,實在是“欲扶大廈之將傾”而不得。如果處在其他時期,她可能能夠像武則天那樣,留下盛名,但這個時代的必然以及種種的偶然因素決定了她的遺憾命運。

  • 2 # 不入八分輔國公

    如果要客觀的看待一個人,那麼必然是要功過分開來看。慈禧個人貪戀權力,奢靡浪費,在個人品格上毫無可以誇獎之處;主政前期,創造了“同治中興”,應該給與肯定;主政後期,打壓主戰派,喪權辱國,簽訂了數個不平等條約,讓中國承受從來沒有過的屈辱,稱慈禧為中華民族之萬古罪人並不為過,慈禧絕對是中華歷史上的第二賣國賊,第一賣國賊是他的老公咸豐。

    慈禧的一生,貫穿了三次奪權政變,分別代表了慈禧執政的三個重要階段。

    一、辛酉政變,慈禧的輝煌

    1861年,咸豐去世,慈安、慈禧聯合奕發動了“辛酉政變”,除掉了咸豐安排的“顧命八大臣”,任命奕為議政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兩宮太后在奕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軍,穩固了清朝的統治。同時,啟用洋務派,發展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加強政權實力,清朝的綜合國力得以提高,迎來了“同治中興”。

    這是慈禧的功績,但主要是依賴奕的得力輔佐,當奕被罷黜之後,清朝開始快速衰落。

    二、甲申易樞,慈禧的衰落

    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了以奕為首的所有軍機大臣,開始獨裁。

    此後,慈禧開始廣收貢獻,甚至挪用海軍軍費,大肆修繕頤和園。

    清軍陸軍和海軍由於軍費不足,主要裝備陳舊,導致了中日甲午戰爭的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引發了西方列強瓜分的中國的狂潮。

    三、戊戌政變,慈禧的滅亡

    甲午戰敗之後,中國新生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為了挽救危難中的中國,發起了“戊戌變法”。

    1898年,慈禧悍然發動“戊戌政變”,處死了“戊戌六君子”,清朝從此失去了自我圖強的最好機會,走向了徹底的覆滅。

    此後中國遭受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慈禧西逃。慈禧最終在1908年,在屈辱中去世。慈禧臨終遺言,“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可見慈禧對她自己的作為是心知肚明的,她很清楚她已經葬送了清朝。

    慈禧葬送了清朝,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算是對中國發展的貢獻吧,最終促成了新中國的涅槃重生。

    慈禧乃中華五千年第二賣國賊

    慈禧對中國犯下的罪惡,看看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就知道了。

    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

    割地:割讓塔城東北、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給俄國。

    賠款:賠償900萬銀盧布,約合509萬兩白銀給俄國。

    1885年,中法簽訂《中法新約》

    清朝喪失了對越南的管轄權,被迫降低對法進出口的關稅。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割地: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賠償2億兩白銀給日本。

    1901年,中國與入侵中國的11個侵略過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白銀

    條約規定,清政府要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慈禧執政期間,總共送出去了7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和11.95億兩白銀。11.95億兩白銀加上她修繕園林、搞慶典浪費掉的財物,在當時足以建立起一支稱霸全球的海陸軍了,結果卻白白資助了敵人。

    慈禧相對咸豐還好點,咸豐透過《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將近17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列強,其中大部分被俄國佔有。

  • 3 # 蘭臺記史

    慈禧此人在歷史上可謂是臭名昭著,許多人把她當做清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尤其是在影視作品中,對慈禧的刻畫也是如此。

    對慈禧如此評價,既不客觀也不公正,歷史不能找替罪羊。諸如慈禧,亦不能以偏概全

    過1.手段殘忍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那拉氏,聯合恭親王奕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處死。

    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當高壓嚴峻。

    2.喪權辱國

    慈禧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

    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併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

    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1.慈禧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2.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如官制改定、準備立憲、廢科舉制度、禁止婦女纏足、興辦女學、新學、建設教育事業等;

    3.“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慈禧最早說這句話,是在慶王奕框正在辛丑條約談判的過程中,而不是簽訂後釋出的罪己詔。

    “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屈難言之苦衷,”

    意思是要求慶王奕框在在細節上爭取與之討價還價,看好自家的產業來討好外國,一定要根據自己中國財力物力的實際情況量入為出,不要為了討列強歡心而毫無底線。

    但由於文言文的微妙關係,這句話後來被康有為等人斷章取義用來汙衊慈禧。

  • 4 # 細談砸評

    西太后慈禧,一提到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女人專政,擾亂朝綱,嚴重製約發展,連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都要算在她頭上了。但大家想過沒有,她執掌朝政期間,滿清已經到了內憂外患時代,如換個掌權者會比她做得更好嗎?她的執政的確加速了清朝的滅亡,如果她能當好千古一帝,我們是否現在還在喊“萬歲 萬歲萬萬歲”!

    慈禧執政期間最大的過錯就是為了封建帝制,簽定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她手段毒辣,為了維護自己的專權統治,不惜將國家命運玩弄於自己的鼓掌之間。使中國在清末就一直處於權利的糾纏中,錯過了追趕世界的最佳時機。

    【權利獲取】

    咸豐帝的死,讓慈禧的權利之路漫漫走上了檯面。咸豐病逝滿清政權就分成了兩派,八大輔臣和慈禧。咸豐的本意是勢力之間的相互制約,但權利慾強的慈禧聯合恭親王斬殺了八輔臣,權利最終到了自己手裡,開始了長達48年的專制統治。

    【手段毒辣】

    慈禧在位期間,凡是和她意見不合對她權利有所威脅的人,她都會殘忍的除掉,包括皇帝。戊戌六君子提出來改革之道,對中國有著不可估量的改變。但它會威脅到慈禧的統治,她立即囚禁光緒帝,血腥鎮壓了維新派。中國最好的一次機會 ,就這樣斷送在了她手裡。

    【奢靡成性】

    慈禧一生奢靡,首先是吃飯,不管吃多少幾乎都要有一百盤菜,北洋海軍要添置一些新裝備的時候,她就是不批准,實際原因是國庫沒多少錢了,但是慈禧一天的花銷要幾萬兩的白銀。60大壽,正是甲午海戰之時,慈禧竟然挪用了北洋水師幾百萬兩的軍費,最終結果大家都清楚。這場戰爭的後果就是列強的瓜分中國,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其初衷就是為了慈禧的面子。

    慈禧統治將近半個世紀,如果她真是無作為的人,還能集權這樣長的時間嗎?統治期間她絕對是清醒的,她想要西方的東西,但又怕影響自己的封建皇權,所以她在自己所掌控的權利內吸取西方的現代化程序。

    【知人善用】

    慈禧除掉八大臣後,重用漢臣李鴻章 曾國藩 左宗棠 駱秉章 張之洞等人。雖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但在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土地並未丟失而是大部分以租借的形式轉讓,並在左宗棠的力主下收復了新疆,在任人宰割的時代,尚且保住了領土完整。

    【改革之路】

    慈禧其實看得清楚明白,百日維新改革速度太快,而且根本目的就是架空皇權,對於代表皇室利益的慈禧她是肯定不會願意,在怎麼改革還是得由朝廷說了算。清朝末期,她就禁鴉片,力推“洋務運動”,並進行現代化教育改革送學生留洋,並解放女子幾百年的纏足,允許女子學堂的開辦,並且準備立憲。這都對以後中國未來的現代化程序有了積極的作用。

    慈禧一身是清醒但糾結的,權利所帶來的快感一般人是體驗不到的。但在殘忍鞏固皇權中想發展,外部勢力又想透過改革來打壓她所代表的皇權,她不得不在改革與權力之間周旋。

    停滯中國的發展說是她戀權的結果,還不如說她不想老祖宗的基業葬送在她手裡,至少她活著的時候還是清朝的天下。

  • 5 # 和19760419

    慈禧

    慈禧太后(1835-1908)身歷晚清道、鹹、同、光、宣五朝,幾乎與一部晚清歷史相始終。可以說,要談晚清歷史,從根本上就繞不開這個人物。

    一、輝煌背後的悲劇人生

    從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政變上臺,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去世,慈禧太后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

    她三次垂簾聽政,把太后專權體制發揮到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箇中原委,既是個性權欲膨脹,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慈禧太后畢竟不像武則天自己稱帝,因而其名分在皇權結構中的位置始終頗為尷尬。正是為了保持能夠專權的位置,她走過了一條爭權、貪權與攬權而通向權力巔峰的道路。

    咸豐十一年,因避難而疲於奔命的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逝,年僅31歲。這是清王朝真正走向衰亡的不祥之兆。

    透過辛酉政變,慈禧與慈安兩宮太后正式開始垂簾聽政。這第一次垂簾聽政雖然從血腥的政變而來,但當時之所以採取這種政治體制,亦確屬不得已之舉。其時同治帝年甫6歲,根本沒有行政能力,必需有人輔佐代行皇權。

    在清代歷史上,順治時期多爾袞攝政,康熙時期鰲拜等人輔政,均曾一度嚴重侵犯皇權;而肅順等顧命八大臣的專權跋扈,更是觸目驚心。這些歷史與現實的教訓,使慈禧太后毫不猶豫地擯棄了攝政與輔政體制,而僅給才高功偉的恭親王奕以議政王資格參政的權力,最終選擇了親自臨朝的垂簾聽政體制。

    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兩宮太后正式宣佈歸政,同治帝開始親政。然而,不幸的是,次年十二月,親政不到兩年的同治皇帝去世,年僅19歲。同治之死使慈禧太后所寄託的希望與幻想徹底破滅。更可悲的是,同治帝死後沒有子嗣,這對慈禧太后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就個人生活經歷來說,慈禧太后一生是很不幸的:少年喪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這人生三大悲劇的苦澀,磨礪了她超人的權力意志。慈禧太后再次爆發,堅毅地走向歷史的前臺。她的心態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她的心裡只有皇權,只有絲毫不可動搖的絕對的皇權。為了能夠繼續控制皇權,慈禧太后可謂是不擇手段,因為她除了清王朝的統治權力之外,幾乎是什麼都沒有了。就此意義而言,同治之死從根本上改變了晚清歷史的航向。

    此後慈禧太后煞費苦心選擇年幼的光緒帝繼位而繼續垂簾聽政,並在光緒帝親政十年之後又透過戊戌政變實現其第三次垂簾聽政。這既表明光緒皇帝的軟弱無能,也是慈禧太后進一步攬權的結果。

    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雖然也以兩宮的名義臨朝理政,但明眼人一目瞭然,實際上只有慈禧太后。為了堵住天下臣民悠悠眾口,慈禧太后曾經謀劃廢黜光緒帝和策立溥儁為大阿哥,以便名正言順地繼續垂簾聽政,但均以失敗而告終。庚子事變後,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關係漸漸有所和緩,內外臣工對於兩宮臨朝的政治格局也習以為常。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年僅38歲的光緒帝悄然走完了短暫而暗淡的一生。遺憾的是,光緒帝也沒有子嗣。74歲高齡的慈禧太后不得不再次為這不幸的兒皇帝料理後事。這一次,她又如法炮製,選擇了光緒帝的弟弟醇親王載灃四歲的兒子溥儀為皇位繼承人,即宣統帝。

    此時,也許慈禧太后已有預感自己來日無多,因此她在選擇溥儀為皇位繼承人的同時,還特授乃父載灃為攝政王。但是,一生要強的慈禧太后似乎又不甘心就這樣退出政治舞臺,故她在命載灃以攝政王監國之時,又禁不住坦露仍將訓政的心聲。然而,天命難違,就在這一切似乎都安排妥當之後,慈禧太后的生命歷程也很快到了終點,她在光緒帝去世後的第二天便撒手西歸。

    二、延續了清王朝的統治

    從清史的角度,對於慈禧太后的統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一種是說她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清王朝的統治壽命;另一種則說她應該對清王朝的滅亡負主要責任。關於後者,其實很難證明。這主要是一些遺老在追念故朝時對慈禧太后統治不滿的批評,其情感宣洩遠勝於理性分析。

    那麼,何以說慈禧太后延續了清王朝的統治?

    值得注意的是,慈禧太后所接下的咸豐帝的政治遺產,其實是一副爛攤子。

    有人把咸豐皇帝稱作“苦命天子”,的確如此。他在位十一年(1850-1861),都是在內憂外患中度過的,無一日得以安寧。當他即位之初,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爆發,迅速席捲長江中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捻軍興起於北方,回民、苗民等少數民族起義亦在西北、西南地區風起雲湧。而英、法聯軍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兩次從廣州北上天津,最終直搗京城,迫使咸豐帝客死熱河行宮。

    他留下的遺產除了一個年甫6歲的兒皇帝以外,便是一群專權跋扈的顧命大臣和一座千瘡百孔的大清江山。如何收拾這副爛攤子,從亂局中挽救即將崩潰的清王朝,就是擺在虛年二十七歲的慈禧太后面前最迫切的政治使命。

    不可否認的是,慈禧太后創造了“同治中興”的奇蹟。

    她在恭親王奕的支援下發動政變,迅速清除了肅順集團勢力,開始垂簾聽政。其時,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農民起義依然聲勢浩大。

    如何鎮壓農民起義?慈禧太后採取重用漢人的政策,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湘淮軍武裝力量,作為清軍的主力,把以曾國藩為首的湘淮軍悍將都重用提拔,並直接安置在與太平天國作戰的最重要的前線。諸軍奮勇當先,速奏奇效。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起義遂被以湘淮軍為主的清軍所鎮壓。正是利用這些湘淮軍的武裝力量,清王朝取得了所謂“同治中興”的局面。

    在清史上,慈禧太后對於“同治中興”的功績,雖然無法與“康乾盛世”相比,但至少可謂清王朝統治末世的迴光返照。

    還有一個反證:後慈禧時代,宣統朝三年而清亡。

    慈禧太后去世後,載灃以監國攝政王的身份總攬朝政。為了對付權勢顯赫的奕劻、袁世凱集團,在他周圍聚集了大批皇族親貴,形成載灃集團。載灃一方面罷黜袁世凱,閒置張之洞,打擊漢族大臣;另一方面自代宣統帝為全國海陸軍大元帥,任其胞弟載洵為海軍大臣,載濤為軍諮府大臣,緊緊抓住軍權,同時調整各部院大臣,多以皇族親貴充任。這種揚滿抑漢集權皇族的政策使滿漢矛盾更趨激化。

    正是由於載灃個人庸碌無能,並不能像慈禧太后那樣的鐵腕人物一樣成為權力中心,因而無法控制迅速走向分崩離析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在邊疆治理方面亦有可圈可點之處。

    光緒十年(1884),在左宗棠消滅阿古柏勢力及曾紀澤改訂《中俄伊犁條約》的基礎上,清政府在新疆建省,鞏固了西北邊疆。光緒十一年,劉銘傳擊敗法國對臺灣的侵略,清政府又在臺灣建省,加強了東南海疆建設。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在東北改建行省,使東三省與內地制度並軌,強化了東北邊疆民族的向心力。

    這些舉措,均有利於維繫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穩定。

    三、錯失了近代化的機遇

    在慈禧太后時代,中國近代化走過了洋務、維新與新政的歷程。這個歷程是艱難曲折的。無論如何估價,都無法迴避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太后;但是,她在這個過程中究竟起了什麼作用,應該負什麼責任呢?

    中國近代化運動的真正啟動始於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運動。鹹同之交,太平天國運動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清王朝遭遇到空前嚴重的內憂外患的政治危機。為了應對危機,以奕、文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發出了“自強”的呼聲,此後30餘年的洋務運動經歷了從創辦軍事企業以“求強”到創辦民用企業以“求富”的兩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每一項事業的舉辦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傳統保守勢力的非議與阻擾,但各項事業最終都能夠艱難地起步,與慈禧太后的支援是分不開的。不過,綜觀洋務運動的各項舉措,這只是一個限於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技術進行器物層面變革的低層次的近代化運動,並沒有使中國社會從根本上走上近代化道路。

    戰爭尤其是國際戰爭,無疑是檢驗綜合國力的一個客觀實在的標準。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戊戌維新運動是制度變革的嘗試,遭到慈禧太后的鎮壓。甲午戰爭失敗後,維新派從血的教訓中認識到,洋務運動的侷限在於僅有器物層面的變革,從學習西方的角度來看,則是隻知皮毛,而不知本原。在他們看來,西方富強的本原不在於機器生產與軍事裝備,而在於經濟與政治制度。

    維新派的變法思想主張已經明顯地超越洋務思想的技術改造層面,而進到制度創新的層面,而技術與制度有著內在的關聯,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中國要想變法圖強,不能點滴、枝節地變革,而必須實行全面的、根本的改革。正如康有為所說:“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應詔統籌全域性折》)從“小變”到“全變”,是維新運動對洋務運動的超越之處。本來,慈禧太后並不反對變法,她起初對變法是持冷眼旁觀的態度。

    但是,康、梁維新派全變、速變的激進思想,尤其是以圍園劫後的計謀將矛頭直指慈禧太后的過激策略,使她轉而堅定地支援守舊勢力,發動戊戌政變,變法運動迅即煙消雲散,只留下一紙維新藍圖。

    庚子事變後,慈禧太后被迫實行新政,但憲政改革進展遲緩。起初,清末新政主要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與社會生活等領域展開,基本上都是在體制內進行。光緒三十二年(1906)七月,慈禧太后釋出懿旨,宣佈仿行憲政,開始預備立憲,進行政治體制本身的變革。對於立憲的“預備”,清廷並沒有確定一個期限,立憲派感覺遙遙無期,於是請願要求確定召開國會的年限。清廷被迫頒佈《九年籌備立憲清單》,規定在九年內逐步實行預備立憲的各項事宜,但這個九年的期限,與立憲派要求的二到三年內實行立憲期望頗有差距。就在《九年籌備立憲清單》頒佈之後不久,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政局大變,預備立憲仍在艱難地進行,但前途渺茫。

    縱觀慈禧太后時代中國近代化歷程,從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到清末新政,是一個近代化的依次遞進的過程。洋務運動只侷限於技術層面的變革,經甲午戰爭檢驗,是失敗的。戊戌維新指向制度層面,但被慈禧太后發動的戊戌政變所扼殺。清末新政由體制內變革發展到政治體制變革,開始預備立憲,但最終並沒有使清王朝穩步地走上憲政的道路。與東鄰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而實現近代化不同,慈禧太后時代的中國,無論是洋務、維新,還是新政,均沒有使中國順利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是一再錯失了近代化的機遇。

    四、政治模式的侷限

    在中國歷史上,慈禧太后是與西漢的呂后和唐朝的武則天鼎足而三的政治女強人。她們是太后臨朝稱制的標誌性人物,均為男權世界中女主政治的異數。所不同的是,呂后曾經企圖變劉漢政權為呂氏王朝,武則天竟公然改李唐為武周並自稱皇帝,慈禧太后則始終維護愛新覺羅氏的皇統不變。呂后與武則天的篡權均不可避免地難逃敗亡的命運;也許是吸取了前輩的教訓,慈禧太后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太后臨朝稱制這種獨特的政治模式發揮到了極致。

    如何評價慈禧太后的統治?

    一方面,慈禧太后統治靠的是政治經驗與手腕,她有傳統政客老辣的政治經驗與高超的政治手腕。就政治經驗來說,慈禧太后並不是天生的權謀者。

    辛酉政變的成功,激發了她無限的權欲。在同治朝第一次垂簾聽政,使她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比如她在處理與恭親王奕的關係,以及重用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方面,均能得心應手。唯一的兒子同治帝去世,對她的打擊是致命的。本來她已歸政,但唯一的希望破滅,不可能再頤養天年。

    此後,她的全部精力均傾注於清王朝的統治權力,一再臨朝理政,欲罷不能。名義上在位30多年的光緒帝,實際上只不過一個傀儡而已。朝廷內外大臣如榮祿、奕劻、袁世凱、張之洞等,無不俯首帖耳,甘心臣服。當然,這些都離不開她高超的政治手腕。慈禧太后慣用的統治術,就是善於利用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凌駕於各派衝突之上,操縱其間,保持自己權勢,以此維持政局的穩定。她煞費苦心,基本維持了清王朝統治的穩定。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識,她關注清王朝的皇位統治更勝於關注近代中國的前途與命運。

    當洋務運動在清政府向西方列強“借師助剿”的過程中興起時,她也感性地意識到洋槍洋炮的厲害,而對於洋務運動在技術層面的變革給予了支援。當戊戌維新指向制度變革時,她立即予以鎮壓。

    當清末新政發展到預備立憲階段而走向政治體制變革時,慈禧太后遊移持重,企圖採取拖延戰術,終於功敗垂成。制度變革尤其是政治體制變革,是慈禧太后時代中國近代化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在她的時代,清王朝的專制皇權與近代中國的政治民主化趨向之間有一個內在的緊張關係。慈禧太后始終無法真正地邁出政治體制改革最關鍵的一步。預備立憲終於未能完成政治體制的結構性轉型,清王朝很快在革命中覆亡。

    誠如第二次出洋考察憲政大臣于式枚的預言:“行之而善,則為日本之維新;行之不善,則為法國之革命。”(《考察憲政大臣于式枚奏立憲必先正名不須求之外國折》)不幸而言中,這真成了清末預備立憲結局的讖語。

    可見,慈禧太后的統治,主要靠的是政治經驗與政治手腕,靠個人的威望與影響力控制權力,在幕後操縱國家政權。這種政治模式,明顯地表現出保守而缺乏遠見的特徵,可以維穩而難以開新。其實質是一種隱性專制政治,必然成為民主政治的絆腳石,從而與政治近代化潮流背道而馳。清末預備立憲舉步維艱可為明證。清政府也因此付出了遭受滅頂之災的慘痛代價。

  • 6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慈禧能夠在太平天國之後還能勉強維持住滿清的局面,對於滿清來說是功勞妥妥的,對中國來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個角度來說慈禧才是滿清的紙糊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美在中短程導彈上面的鬥爭,會緩解伊朗目前面臨的壓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