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菸酒閣小學士
-
2 # 文利wenli
1219年,在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被疾病折磨得垂垂老矣,他的近臣劉仲祿向其舉薦丘處機,說丘處機有長生之術。成吉思汗大喜,便想詔請丘處機為己所用,曾兩次遣使召請丘處機,可是丘處機隱居山林,深入簡出,避而不見。成吉思汗求“仙”若渴,不肯放棄。在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 年),他第三次派遣近臣劉仲祿備輕騎素車、攜帶手詔再次詔請丘處機出山,演繹了自三國以來又一個帝王虔誠躬迎,禮賢下士的故事。
成吉思汗詔請丘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一是為了求取長生之術,二是為了安民撫眾,三是看中了他作為道教領袖的聲望和地位,以及撫眾安民的道家學說。成吉思汗信中寫道:“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遊於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几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氣又恭維,他說,您的仙駕既然已經從蓬萊駛出,還是可以到達西域天竺的。
蒙古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 年)正月十八日,丘處機率領趙道堅、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 18 位弟子從山東啟程北行,再西行。經過一路輾轉,年已古稀的丘處機歷時4年,終於抵達西域大雪山之巔 (今阿富汗境內興都庫什山) 成吉思汗初見丘處機時,在行宮起身相迎,丘處機則對成吉思汗施以躬身拱手之禮。成吉思汗非常高興,立即設宴招待丘處機等人,並直接向丘處機討要長生之術和長生不老藥。丘處機則坦誠直言道:“但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成吉思汗見丘處機如此坦誠,竟毫無怪罪之意,隨後又問起統一天下之策,丘處機回曰:“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建議成吉思汗“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論調不但不以為忤,反而更“嘉其誠實”。因此,後人評說丘處機當時建立了“一言止殺”的奇功。二人大談養生之道及治國方略,進言“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慾為要”,被尊稱“神仙”。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第一次見面之前,一直稱他為“真人”。從第二次見面開始,稱丘處機為“神仙”,此後,再也沒有改變,頗得成吉思汗賞識。
丘處機從北京到成吉思汗的駐地,歷時14個月,行程萬餘里。《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了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12次談話。
第一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四月初五。“上悅,賜坐,食次,問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師曰: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成吉思汗很高興,賜坐之後又命人端上吃的。成吉思汗直截了當地問:“真人遠道而來,給我帶來了什麼長生藥啊?”丘處機坦誠地回答:“有強身健體之法,沒有長生之藥。”又載:“上嘉其誠實,設二帳於御幄之東以居焉。”成吉思汗讚許丘處機的坦誠,命人在他住的宮帳東側搭起兩頂帳篷,供丘處機居住。期間,花剌子模王子札闌丁反攻,蒙古軍失利,丘處機返回撒麻耳幹。
第二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八月二十二。成吉思汗把丘處機請到營中,端上忽迷思(馬奶酒),丘處機沒喝。這次兩個人談的具體內容沒有詳細記載。“翌日,又遣近侍官合住傳旨曰:真人每日來就食,可乎?師曰:山野修道之人,惟好靜處。上令從便。”第二天,成吉思汗派近侍官合住到丘處機帳中,傳達成吉思汗的話:“真人每天到成吉思汗御帳和大汗一起用餐行不?”丘處機自稱“山野”,他說:“我是修道之人,喜歡安靜,不過,既然皇上說了,那就按皇上的意思辦吧。”這次見面前後6天。
第三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九月十五。“師有所說,即令太師以蒙古語譯奏,頗愜聖懷。”丘處機說的是中原話,太師阿海翻譯成蒙古語,成吉思汗聽了深受啟發。
第四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十月初九。“清夜,再召師論道,上大悅。”這天晚上,成吉思汗又召見丘處機論道,成吉思汗聽了非常高興。
第五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十月二十三。“又宣師入幄,禮如初。上溫顏以聽,令左右錄之,仍敕志以漢字。”成吉思汗又請丘處機來到他的宮帳,還像當初見面那樣尊重丘處機。成吉思汗靜靜地聽丘處機講道,仍然讓左右侍從用漢字記錄。此後的八天中,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一路向東同行,住所不固定。十一月初一,丘處機和成吉思汗分手。
第六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十一月初六。這次見面是太師阿海受成吉思汗之命,來到丘處機的住所相邀。阿海轉達成吉思汗的話說:“左右不去,如何?師曰:不訪。”成吉思汗不讓丘處機的弟子跟隨,丘處機說可以。同時,丘處機也請阿海轉達他的想法。丘處機喜歡安靜,他不想住在成吉思汗軍中,一是成吉思汗軍中人馬眾多,二是成吉思汗總是賞賜給他財物。成吉思汗答應了丘處機。
第七次談話是1222年陰曆十二月二十八。“帝問以震雷事,對曰:山野聞華人夏不浴於河,不浣衣、不造氈,野有繭則禁其採,畏天威也,此非奉天之道也。嘗聞二千之罪,莫大於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聞國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眾。上悅,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成吉思汗問打雷的事,丘處機說:“我聽說蒙古人夏天不在河中洗澡,不洗衣服,不洗氈子,野地裡有蘑菇也不準採食,怕觸怒天威,這不是敬天之道。天下間的罪行有千種萬種,但最大的罪是不孝,上天打雷就是在警示不孝啊。我還聽說蒙古國的風俗中,很多人不孝敬父母,皇帝可憑藉您的影響力禁止這些不合天道的行為。”成吉思汗高興地說:“神仙這番話正合朕意。”這次見面,成吉思汗把他的兒子、諸王和大臣也叫來了,讓他們牢記丘處機的話。
第八次談話是1223年陰曆二月初七。“師入見,奏曰:山野離海上,約三年回,今茲三年,復得歸山,固所願也。”丘處機見到成吉思汗說:“我離開我的道觀時說三年返回,現在已經三年了,請讓我回去,滿足我的心願吧。”“上曰:朕已東矣,同途可乎?”成吉思汗說:“朕正在東行,我們一起走行不?”丘處機喜靜、不張揚、低調的個性又表現出來,他婉言回絕了成吉思汗。
第九次談話是1223年陰曆二月初八。成吉思汗打獵時摔下馬,丘處機勸他“宜少出獵”,成吉思汗的回答是:“但神仙勸我語,以後都依也。”你勸我的話,我以後都聽。
第十次談話是1223年陰曆二月二十四。“再辭朝”,丘處機再次向成吉思汗請求離去。
第十一次談話是1223年三月初七。“又辭,上賜牛馬等物,師皆不受。”丘處機第三次都向成吉思汗請辭,成吉思汗只得答應。成吉思汗賞賜給丘處機牛馬,丘處機什麼也不要。成吉思汗給了丘處機一道聖旨,免除丘處機師徒的所有稅賦和差役,丘處機欣然接受。
第十二次談話是1223年三月初十。“辭朝行”,丘處機離開成吉思汗返鄉。
丘處機對成吉思汗說了很多很多,但歸納起來只有三個方面:一是治國之理——止殺,二是強身之要——清心,三是教民之法——行孝。這三個方面的核心是“止殺”。《元史·丘處機傳》載:“拳拳以止殺為勸”以赤誠之心勸成吉思汗不要殺人。又載:“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成吉思汗西征,每天都為前線戰事而勞神,丘處機每每勸諫成吉思汗:凡是要統一天下的人,一定不會把殺人當成嗜好。當成吉思汗問起治國方略時,丘處機的回答是:敬天愛民是第一要務。
分別後成吉思汗仍念丘處機
丘處機與成吉思汗分別後,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十分關心,他多次寫信給丘處機,表達其深深的思念之情。《長春真人西遊記》又載:“元帥賈昌至自行在,傳旨:神仙自春及夏,道途匪易,所得食物、驛騎好否?到宣德(今河北宣化)等處,有司在意館榖否?招諭在下人戶得來否?朕常念神仙,神仙無忘朕。”元帥賈昌從成吉思汗的駐地趕來,傳達成吉思汗的問候:“神仙春天時離開我,現在已經是夏天了,沿途艱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車駕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滿意不?那些歸降我的人迎接你沒有?朕經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見,成吉思汗對丘處機想得多麼周到。
丘處機離開成吉思汗,又走了大約一年。1224年春,丘處機西行歸來,到達北京。在他餘生的三年多時間裡,再也沒去山東。
1227年,成吉思汗全力進攻西夏,戰事很緊張,但他仍不能忘記丘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載:“五月二十有五日,道人王志明至自秦州,傳旨改北宮仙島為萬安宮(北京北海太液池南部),長春觀為長春宮(今白雲觀),詔天下出家善人皆隸焉,且賜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處置。”陰曆五月二十五,道人王志明從秦州而來,他帶來了成吉思汗的聖旨,聖旨中說,將北宮仙島改為萬安宮,長春觀改為長春宮,令天下出家修煉之人都要聽從丘處機的管理,並賜金虎牌,強調道家的一切事務全部由丘處機決斷。
一般來說,佛家修煉的地方叫寺,道人修煉的地方叫觀,帝王的住所才叫宮。成吉思汗改“觀”為“宮”,這說明成吉思汗把丘處機視為帝王。禮遇之高,由此可見。
1227年陰曆七月初九(公曆8月22日),丘處機在北京白雲觀仙逝,享年80歲。陰曆七月十二(公曆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逝於甘肅省清水縣,享年66歲。
從成吉思汗和丘處機相見到各自離開人世,前後5年多,他們相處的時間不算長,但丘處機的“止殺”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成吉思汗,此後蒙古鐵騎征戰,大大減輕了對平民的傷害。今天,北京白雲觀中的邱祖殿(後人因避孔子名諱,將“丘”改為“邱”),有一副乾隆皇帝寫的對聯:“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既表達了對丘處機的敬仰,也表達了對成吉思汗從善如流的讚譽,同時,也概括了成吉思汗和丘處機之間至誠至深的交情
從丘處機西行論道來看,一方面勸告了蒙古統治者“止戈為武”,給中原百姓帶來了和平安定的環境;另一方面他也將中原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到荒涼的草原,特別是北京當時濃郁的文化氛圍以及先進的技術。丘處機的西行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元朝對中國的統一。
1223年,丘處機東歸後,成吉思汗命丘處機掌管天下所有道門,並多次傳旨問候,表達“朕常念神仙,神仙勿忘朕”之意。丘處機和成吉思汗之間的交流,對雙方來說是互利互惠的:一方面成吉思汗透過丘處機的來往,有助於蒙古人對中原地區漢族百姓的統治;另一方面丘處機受到成吉思汗重視,使全真道在北方的發展盛極一時,極大地促進了全真道的發展。
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跟隨師父西行蒙古歸來後,特意寫成了《長春真人西遊記》,其中記載了丘處機與成吉思汗會面的過程。1127年8月22日,80歲高齡的丘處機在北京白雲觀病逝,就在丘處機去世後的第三天,即25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在甘肅清水縣病逝,享年只有66歲。丘處機和成吉思汗兩個迥異的人,竟因為一次會面結下奇緣,這與丘處機心念天下蒼生的修道理念是分不開的。丘處機雖身為道士卻能洞察時局,利用傳道濟世的實際行動,觸動成吉思汗等蒙古高層改變統治思想,並使中國道教得到大發展,可算是一代有為的“利國、利民、利教”奇人!
-
3 # 盛世國學
丘處機:“神仙”這個修飾詞對於丘處機這個級別的道士來說似乎是不會太在意的。這是成吉思汗在會晤了這位道界高人之後,對其發出的由衷讚歎。就是成仙了道的境界和談笑風生的人生感悟,這就是自古中國內心深處的渴望得到,成仙,天地同壽。
對於信奉喇嘛教和薩滿教的成吉思汗為何接受了這樣一位道教人士的指點迷津並且有了“迷途知返”的跡象。史書曾將蒙古軍隊的招安和丘處機“刀下救人”概括為“一言止殺”。“一言止殺”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統治者在人性化統治方面有了一些進步的認識,有助於恢復中原地區的經濟,緩和了一些民族矛盾。客觀上為元朝統一中國做出了貢獻。
這些內在的,即所謂的“軟作用”是再多的千軍萬馬也無法達到的。丘處機19歲入山學道,拜師王重陽,是著名的全真七子當中的一位。他曾在北京的白雲觀傳道,在鎮平縣建立太極觀,到內鄉縣石堂山普濟宮修行(丘處機修真洞依然存在)。他光大了全真教,為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不僅僅是一位高道,更是一位情操高雅、滿腹經綸、通曉古今的有志之士。而在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當中,丘處機被描寫為一個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宗教往往是人們精神的一種寄託,也是在人們尋找精神依靠時所產生的。當時,北方的大片土地淪入金人之手,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社會動盪不安,人們生活也十分困苦。這種社會環境,促使人們開始尋求精神避難所,全真教正是在這種特定歷史環境下而產生的。丘處機則繼承了他師傅王重陽所創全真教的宗旨,成為了一代宗師。作為全真教領袖的丘處機在當時的聲望極高,人們也將全真道視為自己的救星。甚至山東楊安兒、耿格的起義,政府官員也要請他出面止亂。
成吉思汗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各方的實力模式,他自己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實施著他的公元1221年末至1222年初,成吉思汗的行宮來了一位鶴髮童顏、碧眼方瞳的道人,這便是全真教的丘處機。成吉思汗見到丘處機果真是仙風道骨,分外高興,特賜美食,設廬帳,優厚犒勞。丘處機多次在成吉思汗的大帳內與他單獨長談,耶律楚材做記錄。耶律楚材的記錄,後被整理為《玄風慶會錄》一書。
在談話的過程中,丘處機明知道成吉思汗急於瞭解長生之道,他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想到自己沿途所見蒙古軍西征造成的殘破景象,深感這與全真道的道旨極不相稱,丘處機答覆說:“修仙須修陰德,必須去暴止殺。您起兵滅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務須禁止殘暴殺戮,才能使事業最後成功。”
成吉思汗又問治國之方,丘處機回答說:“要以敬天愛民為本。”丘處機還巧妙地借用雷震
等自然現象,勸告成吉思汗應在蒙古汗國提倡孝道。丘處機特別向成吉思汗論述說:“只有統一中原地區並將之治理好,才能稱為大國。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須愛民,讓人民休養生息。”
丘處機在赴大雪山途中,蒙古軍西征所過之地,屍橫遍野。所以,他曾作詩兩首,贈予成吉思汗。其一詩云:“夾道橫屍人掩鼻,溺溪長耳我傷情。十年萬里干戈動,早晚回軍望太平。”他的詩意和情緒,為成吉思汗所察知,這對成吉思汗早日停止西征,決定班師,是否起了催促作用,未為可知。
但丘處機坦率誠懇,循循善誘,對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觸動是可以肯定的。丘處機的高深魅力,深深吸引著成吉思汗,使他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高興地宣佈:“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貴族,要他們按丘處機的話去做,又派人將仁愛孝道的主張遍諭各地。特別是在後期,成吉思汗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對中原各地的一些武裝反抗,成吉思汗改鎮壓為招安。這些變化與成吉思汗接受丘處機的勸告應當有一定關係。
不久,成吉思汗允准丘處機辭行回國,指示文武百官,備齊美酒佳餚、珍奇鮮果,在城外數十里,夾道為之送行。誰知,兩人卻從此永別。但長春真人丘處機的逆耳忠言,卻時時迴盪在成吉思汗的耳邊。丘處機回到燕京,駐太極宮尊為“大宗師”,被人們稱之為“帝者之尊師,亦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門。
同年,丘處機曾持旨釋放淪為奴隸的漢人和女真人3萬餘,並解救了大批漢族學者。針對宗教間的相互排斥爭鬥,丘處機主張三教平等相通互融,自此,全真教盛極一時。成吉思汗又有旨改賜宮名為長春宮,且遣使慰問,詔書中道:“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這段淵源被後世的人們很是推崇,特別是對丘處機的評價,讚許極高。中央民族大學牟鍾鑑教授評價他說,“以宗教的社會安定功能而言,丘處機不僅是中國道教史上第一人,也是中國宗教史上第一人”,體現了“仁愛無私、尊道貴德、包容通和、堅毅忠勇”的高尚品質。而在史學界是這樣對丘處機進行評價的:丘處機以超常的見識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動成吉思汗,止殺救民,積無量功德。
-
4 # 朱八戒CC
成吉思汗為何由衷歎服道教真人丘處機,有著很長的過程,有著很多的內容,我還是從主要的一面回答這個提問。
丘處機,出身貧寒,嚐遍人間疾苦。為磨鍊意志,他隱居深山,不問世事,風餐露宿,渴泉水,吃松子。19歲入觀修道,繼承全真教,後又建立龍門派。他並不是一位普通的道人,而是滿腹經論,通曉古今的有志之士。當元兵武力征服大漢民族,他心繫天下蒼生百姓的苦不堪言,所以當時的民眾信仰全真教,寄希望全真道人救濟百姓。他在民間有著很高的威望。
成吉思汗為實現自已的大統一,招賢納士。出於丘處機在當時社會上的名望,成吉思汗曾兩次派人上山尋找,可是丘處機避而不見,使者只好空手而歸。但是成吉思汗並不放棄,派遣大臣帶著手詔和使者再度上山。丘處機考慮再三,最終還是被來者的誠意打動,答應前往進見成吉思汗。當時他己年近七十,怎奈何得了萬里之遙的勞累,但為了試圖說服成吉思汗的停止干戈,還百姓的太平盛世,他還是勇往前行。
西行途中,丘處機與他的十八名弟子,一路傳道施善,救濟萬民,每到一處,官府與百姓夾道歡迎,深為丘處機的德行所感動。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相見以及十二次對話,對這位蒙古大汗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和影響,令他由衷佩服,不可思議。丘處機的仙風道骨,鶴髮童顏,風彩絕倫,婉若神仙一般,令一代帝王好生敬仰。
丘處機遠見卓識,氣宇不凡,他把一路上所見到的百姓之苦,向成吉思汗一一娓娓道來。在談到治國之道,他是坦率誠懇,循循善誘:要實現國家的大統一,必須敬畏天地,愛民如子,以民為本。讓百姓休生養息,安居樂業,才能國泰民安,太平盛世。作為一代賢明的君主,必須是以德施政,仁愛奉獻,堅毅忠勇,包容通和。
成吉思汗的與君一席話,他也深深地認識到人性化統治的重要性。他一改往日的武力統治,也停止了鐵血的刀光劍影。面對武裝反抗,轉鎮壓為招安。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對話成為後世“一言止殺”的成語故事,能以一席之言拯救萬民於危難之中,這並不是丘處機“神仙”的作用,而是丘處機“道”的神威。
丘處機歷盡千辛萬苦,所經歷的一切,讓他的弟子寫下了一本《長春真人西遊記》。成吉思汗與丘處機十二次的暢所欲言,滔滔不絕,他的大臣耶律楚才有所記錄,後整理為《玄風慶會錄》。
丘處機為了民族的利益,以道家的思想和智慧,化解了民族的武力爭鬥,造福百姓,有著無量的功德,至今仍被後人敬仰和朝拜。
-
5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一個人的三觀在成年後基本上就已經定型,對於強者來說更不可能被輕易改變,成吉思汗只是把丘處機看成是有法力、有學問的長者,並沒有在內心深處衷心歎服丘處機。
成吉思汗和丘處機的會面並不意外,因為全真教並不排斥和異族統治者建立良好關係。王重陽抗金只是金庸小說中的杜撰,王重陽參加過金朝舉行的武舉考試,在金國政府內當過酒類專賣的小官。王重陽建立全真教後,發展的重點也是北方。1187年,王處一奉詔覲見金世宗,同年世宗又兩次召見了丘處機,丘處機為他講解教理,備受禮遇。金章宗繼位後雖一度禁止全真教,但很快解禁,先後召見王處一、劉處玄,出資修築眾多道庵、贈送大批度牒,全真教逐漸成為中原大教派。在金國被蒙古打得半死的前提下,丘處機拒絕了金宋的邀請,而選擇了投靠蒙古,和成吉思汗見面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兩人見面時成吉思汗向丘處機詢問長生之道,丘處機回答說“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從道生”長生必須學道而非寄希望於長生藥,要清心寡慾、固精守神,以戒色節慾、止殺保民、以孝治國、寬免賦稅來順應天道才能修道正真。成吉思汗至少面子上很重視,當著丘處機的面釋放了數萬戰俘。但在隨後的戰爭中,成吉思汗還是該殺就殺,並沒有因為丘處機的一席話減少屠殺。會面後成吉思汗賜丘處機虎頭金牌與璽書,令他掌管天下道教,免除道教的賦稅徭役,這就是全真教最大的收穫。
回覆列表
原創文章:全真教掌門長春子丘處機。金庸寫《射鵰英雄傳》時,加入了當時天下第一大教全真教全真七子,其中重點著墨長春子丘處機。書中的丘處機武功高強、嫉惡如仇,是個行俠仗義的大俠。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1148--1227年),字通密,號長春子,贈號長春真人,登州棲霞人,全真教的掌門人。傳說丘處機碧眼方瞳,仙風道骨、風采絕倫,並且武功高強。
丘處機自幼父母雙亡,因此嚐盡人間艱辛、意志堅定。傳說為了磨練意志,少年丘處機經常在石崖上將銅錢扔到草叢裡,然後去尋找,直到找回為止。
丘處機19歲出家寧海崑崙山(今牟平),第2年開始學道,後拜王重陽(輔極帝君)為師。與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合稱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以全老莊之真,苦己利人為教旨。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
丘處機潛心修煉,研究道教,結交當地文人,逐漸聲名遠播。1188年3月,丘處機奉金世宗詔至中都(北京)傳教,並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像,對皇帝作了持盈守成的告誡,名聲大振。
1191年,丘處機還鄉棲霞山,修建了一處道觀,金章宗賜匾太虛貫,後人尊為太虛宮。1203年全真教主劉處玄逝世,丘處機接任第5任全真教主。
與金庸筆下丘處機不同的是,丘處機及全真教與金國、宋國保持良好合作關係。遼金皆以華夏正統自居,漢化程度很高。在中華文化方面,遼金推崇道教文化,而全真教與皇室關係良好,並藉此推送全真教派(這可與金庸寫的不一樣)。
1203年至1219年,丘處機在山東蓬萊一帶傳教。1214年,山東爆發楊安兒起事,金駙馬都尉僕散朝恩出於丘處機名望,請其出山安撫亂民,很快平息登州、萊州。
但亂世之中,丘處機並非獻媚權貴,而是交往中不忘身份。1216年,金宣宗下詔於汴梁宣見丘處機。丘處機認為金帝有“不仁之惡”,並未前往。
1219年,宋寧宗派遣李全等將持詔書請丘處機南赴臨安,丘處機認為宋寧宗有失政之罪,也推辭未往。
丘處機獨與蒙古鐵木真有緣,為與鐵木真相會,丘處機率眾弟子一路西行。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聽隨行的中原人介紹丘處機仙風道骨、碧眼方瞳,年300餘歲,擅長治國及長生之術,遣近使劉仲祿三次前往山東相召。丘處機說:“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欣然同意西行。
1220年秋,73歲的丘處機率弟子趙道安、尹志平等從山東萊州動身,經宜化,越野狐嶺,東北行至呼倫貝爾,再沿怯綠連河西行,沿途各州縣熱情相迎,丘處機藉機宣傳全真,並以鐵木真所贈糧食發放與百姓。
幾個月後,丘處機率弟子等到達燕京,才知鐵木真正率大軍進攻花剌子模。於是丘處機上表請鐵木真與燕京相會,劉仲祿則遣使送往鐵木真軍中。鐵木真則回詔因軍務不能脫身。
1221年3月,丘處機率弟子繼續西行,4月出居庸關,途經鎮海城時留下宋道安等九名弟子建棲霞觀,廣傳教義。再途經回紇城、阿里馬城,於冬天抵達達撒馬兒幹。
丘處機與鐵木真龍馬相會,勸喻鐵木真敬天愛民,便是世人傳說的一言止殺。1222年4月,丘處機經鐵門關抵達大雪山,於八魯灣行宮覲見鐵木真,因鐵木真屬龍、丘處機屬龍,時人亦稱此次帝仙相會為龍馬相會。
鐵木真見丘處機仙風道骨,如同神仙,龍顏大悅。即問丘處機長生之術與長生不老藥,丘處機則坦然說:世上只有衛生之術,而無長生之藥。短命之人皆不懂衛生之道,衛生之道一要清除雜念,二要減少私慾,三要保持心裡寧靜。
丘處機多次勸鐵木真減少打獵、教化民眾孝順父母: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慾。對鐵木真減少對民眾屠殺有一定作用,康熙曾稱讚丘處機: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丞相耶律楚材將雙方几次對話編成《玄風慶會錄》。1223年春,丘處機向鐵木真辭行。鐵木真下詔免除全真教所有歲賦、徭役,並派軍隊護送丘處機東歸,並於當年冬抵達宣德府。而丘處機弟子李志常,根據西遊見聞,寫下了大名鼎鼎的《長春真人西遊記》。
最後說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丘處機是否如金庸筆下所寫精通武功?答案是丘處機會武功,而且是大家高手。道教很多派別弟子很多是習武的,如武當、華山、青城、崆峒等。習武一來是強身健體,二來防山中虎狼,三是亂世行走江湖,以備不測。
丘處機自幼強身,修煉之時上下山嶺,皆手託磨性石,日久天長石塊被他磨成圓球。《丘處機略傳》說他內功深湛,武功高強。而他以73歲高齡西遊大漠,沒有強健體魄是做不到的。
而道教宗師,有很多武藝高強之人,如鍾離、張三丰等,全真教宗師王重陽出家之前便是武舉人,武功高強。而邱祖武功,民間說他能克五金八石、炊金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