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7
回覆列表
  • 1 # 文學名句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中國古代有不少男性詩人愛為思婦“代筆”,其中不乏有感情、有韻味的佳作。但由男子去揣度和描述女子懷念丈夫的心意與心境,總有點隔靴搔癢,本詞由“思婦”自己剖白胸臆,而且是一位很會寫詞的“思婦”在將情感轉化為文字媒介,所以,它的優勢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上片沒有多少特別。荷花殘了,竹蓆涼了,秋風起了,雁兒飛了,正是觸景生情懷念良人的時候。這當中,自然少不了等待丈夫的來信——即所謂“錦書”,李清照等到了“錦書”沒有?沒有,唯見月滿西樓,“獨上”蘭舟的她只好“獨處”斯樓,孤燈挑盡,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了。以上這些,在同類詩詞中每每見到,不足以為“李清照”。

    妙的是下片。從一般心理上講,“相思”者往往偏執於傾訴自己感受,李清照以其特有的細緻和深沉的眷戀,將“相思”之苦由自己推及對方,一心二任地體察和品味著雙方的愁思和痛苦、這樣,她就在更高的檔次上抓住了相思的心理風貌和神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不是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麼,真正有份量的相思實在也應當是“愁吾愁以及戀人之愁”啊,這才是博大的、溫馨的、甜蜜的、如詩似畫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相思”。

    下片的第二個妙處是,女詞人以樸素、簡潔、傳神的文字展示了相思之情的特有的執拗:“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人在憂愁中會情不自禁地皺起眉頭,或者感到心口陣陣痠痛。這是生理常識。至於孰先孰後,恐怕誰也不會在意,因為這種變化太靈敏、太微妙、太難鑑定了。李清照卻能過細地加以體察,並且說得那麼肯定。果真如此嗎?竊以為這是一種細部特寫,一種顯微感情的藝術手段。她愈是把感情徵象的瞬間變化區分得那麼細,便愈能說明她始終沉浸在這種感情的旋渦之中,簡直到了揮之不去、無法排解的地步。

    李後主寫愁,有“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太白寫愁,有“抽刀斷水水更流”;張若虛寫愁,有“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他們均以物象喻心象,而李清照卻著眼於感情主體自身,以高頻顫動的感情弦索來鳴奏心底的嗚咽和沉吟,所以,她的“此情無計可消除”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因為它直接纏繞、回薄在女主人公的“眉頭”和“心頭”之間,並不需要用落花、流水、月光之類的物象來象徵,來暗示。

  • 2 # 使用者6280630923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主要是描述李清照思念丈夫時的一種情感,上半部以:“紅藕香殘玉簟秋”開頭,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蓆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用現代通俗的語言來說,為了排解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換掉了居家的衣服,獨自登上小船意思去遊玩,重點在“輕”、“獨”二個字。“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更是將思夫心切的這種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訶的下半部:“花自飄零水自流”開頭,感嘆時間的流逝,而紅顏易老的心情,“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更是將她與丈夫互相信任,互相思念的滋味表達的十分與眾不同,後面主要是講這些思念之情是無法排解的,大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韻味……體現在“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3 # 楓葉173

    巾幗大咖之作不敢逐字逐句的亂評,也不具備那水平和資格。

    只能說這詞中的字裡行間都是寂寞都是相思。

    是時間如水東流去的不可挽留,紅顏易老情難忘的惆悵。

    是從年初就開始等,一直等到秋日,是在望斷了遠飛的雁,望到了月上柳梢頭也不見丈夫的音信丈夫的身影后,佳人一聲長嘆迴轉身來怏怏不樂的走回臥房。

    那一句輕解羅衫獨上蘭舟,就是詩中的眼。

    蘭舟在這詞裡可不是小船喲,想想哪個人在上船的時候會輕解羅裳呢?李清照不至於落魄的到漂泊於江湖吧?即使這詞人再浪漫那也不會在船上過夜吧?凡是沾上蘭字的都以文人用的東西有關的。

    一個獨字就讓讀者聯想到李清照和丈夫曾在房子裡寫詩作畫談笑風生的溫馨情景,而如今丈夫因公幹而遠去他鄉,自己在家獨守空房。那冷清,那寂寞,那思念之苦躍然紙上。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4 # 蓉兒尋找靖哥哥

    說起李清照,我真是如數家珍,欣喜若狂,萬分敬仰。我的女神,內心深處真正的女神。李清照的五言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維項羽,不肯過江東。整整應響了我大半輩子,是我人生的一座燈塔,很受用。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更是我的最愛,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爛熟於心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解析全文吧。上闕: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解析如下:荷花殘了,香慢慢的化成了灰,冰冷的竹蓆透著秋涼。)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子回時,月滿西樓。(遙遠的思念啊,沒有人寄來書信,好無奈啊,等的大雁都回來了,還不見人影,月從虧月已經轉為滿月了。多麼深的思念啊!)下闕: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沒辦法呀,只能隨它去了。深深的思念,勾起了無盡的思緒和憂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上眉頭,卻上心頭。(這樣的心情和愁緒沒有任何辦法化解,剛剛有一點點輕鬆,卻又不知不覺的跑到心裡去了。)這是多大的無奈和思念啊!圖中的聲聲慢,也是同一種心情,都是寫思念和愁緒的。一代才女,命運多舛,無不讓人唏噓愛憐啊!

  • 5 # 刷鍋老

    不過今天這個詞,我還有點熟悉,並且會唱上兩句,也就說說吧。

    這首詞要是讓我來寫,兩句話就完成了:天涼睡不著,

    想找一個人暖腳。

    可是被我們的易安女同學講得那麼婉轉纏綿,不容易啊,看來她不易安噢。

    女人纖弱敏感,一點點小事都能觸動心絃,引發情感決堤,坐臥不安。這在我們的李大詞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也正因為這樣,才誕生了一位舉世無雙的婉約派天才大詞人易安先生。讀她的詩詞會讓你更瞭解女人。

    天涼睡不著,

    想找一個人暖腳。

  • 6 # 等事長

    李清照的《一剪梅》這首詞上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學回時,月滿西樓。”這六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詩的環境氣氛和完的感情色彩。從室外的景色寫到室內。從四周的景色來描寫詞人的情懷。借自然的花開花落寫人的悲歡離合,說出自己淒涼的內心感受。

    詞的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愁。” 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與此同時由自己想到對方,這相思是雙方的。足以證明是兩心相印。儘管天長水遠,人隔兩方,心是相通的。最後“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都上心頭。”這三句則訴說此情正因為人己分兩地,這種心情己籠罩在心裡的愁,也就表現在面部表情上了。全首詞描寫借景物寫心情。不是在描寫惜別的心情,而是遠離之後抒發自己的情懷,說出心中思念。

  • 7 # 蓮葉清新何田田

    斷腸青春兩處愁

    在詞壇,有這樣一位女子,她集“豪情,才情,紅顏薄命”於一身。說她豪情——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才情——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紅顏薄命——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她就是李清照。

    葉嘉瑩說,“學習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使你的心靈不死”。古典詩詞讓我們面對心靈,從生命走向生命。《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讓我們直面的是一個怎樣的心靈?

    李清照的詞,分為兩個不同時期,早年多是表現少女、少婦時代的愛情、離愁別緒,風格明快;南渡後更多地表現流寓的孤苦,風格哀婉動人。這首詞應是早年詞人的夫君負笈遠遊,詞人抒發思念成疾,閒愁難遣的代表作品。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詞,使用者外之景和室內之物 點染蕭瑟的清秋時節。寫盡了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 ,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於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人生、年華、愛情、離別是多麼的淒涼無奈。 轉入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此情無計可消除”,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

    美好的青春年華,遠遊未歸的青年才俊,少婦人妻的無盡閒愁構成了甜蜜的憂愁、善感的多情、斷腸的青春記憶。

  • 8 # 雲端賞籟438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紅藕:荷花。2,玉簟:精美如玉的竹蓆(玉簟秋,指天氣轉涼)。3,錦書:書信。

    這首詞是傾訴相思、別愁的詞作。上闋寫荷花凋謝、竹蓆浸涼的秋天,為全詞奠定了淒涼蕭索的基調,花開花落,青春易逝,人去席涼,只好“獨上蘭舟”排遣離愁,而悵望遠天,盼望書信早日送達。下闋以景開始抒情,“花自飄零水自流”暗含年華似水、人生易別,無可奈何。想想自己的相思閒愁,應該丈夫也同樣如此。相思“才下眉頭”,又“卻上心頭”,時刻縈繞,揮之不去。

    對於這首詞,歷來人們稱讚不絕。明代李廷機在《草堂詩餘評林》說:“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清代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易安《一剪梅》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裡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 9 # 鄭老師回頭客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賞析

    原文: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作者簡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寫作背景: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一首詞作。

    註釋:

    一剪梅:詞牌名。

    紅藕:紅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

    裳:古人穿的下衣。

    現代文翻譯:

    荷殘香消冷滑如玉的竹蓆涼,

    秋天到了。

    脫去了羅綢外衣,

    獨自一個人登上小船。

    天上的大雁是給誰送來家書嗎,

    大大的人字是說人要回來了嗎,

    只有月照西樓。

    花飄水流。

    一樣的相思,

    卻是兩個人的愁苦。

    這是沒法消除的,

    才展開眉頭,

    思念又上了心頭。

    賞析:

    秋天是最容易產生思念之情的時節。看著殘敗的荷花,聞不到一絲花香,再摸一摸竹蓆已經涼涼的了,秋天真的到了,已經到了脫去夏裝的時候。百無聊賴中自己一個人登上小船,望著天空,看見大雁排著人字飛過,想著是不是丈夫託它們捎來家書,說自己要回來了,這一切有什麼用呢,還得自己獨守空房。透過景物描寫,和作者對飛雁排成人字形猜想丈夫要回來了,這又不是真的。形象的刻畫出一位少婦思夫的內心獨白,讀之使讀者有很奇妙的藝術享受。

    然後作者自己一個人的思念,描述自己和丈夫相互思念,而這思念是揮之不去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短短的八個字,極其形象的描繪出思婦那種想放下卻又放不下的複雜心態。

  • 10 # 一念原創

    謝邀請!這首詞,是李清照寫給新婚不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以溫婉清麗細膩又簡約的筆觸,訴說離愁別緒及孤單寂寞中,對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詞以秋為背景,以愁為基調,借紅藕,玉簟,羅裳,蘭舟,雲,錦書,雁,月,西樓等景物,烘托渲染,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完美地表達了自己綿綿不盡的相思與愁緒。整首詞,美而不膩,愁而不傷,雖一樣是風花雪月,卻意境用詞都獨到別緻,耐人尋味,令人念念不忘。

    詞意大致是:荷已凋殘,香已煙消,竹蓆滑涼,秋意深濃。一個本就多愁善感之人,正獨自面對這片最易傷愁的秋。悄悄解下羅衫外衣,著便裝獨自登舟而上。仰望遠天,煙雲顧自舒捲,我卻只想問:這樣的雲空裡誰會寄錦書來?朝思暮想的你嗎?然而沒有你的錦書,只看見,蕭蕭雁群排一字回南而去!滿懷相思無處訴,四顧,唯有月華如水,姣姣滿西樓!

    落花無心,一味飄零;流水無情,一味東流。一種相思啊,卻兩處生愁,兩地消魂!這相思這離愁,又魂牽夢縈,驅不走打不散,剛剛下來眉頭,卻又生生縈上心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面塌陷出現的大洞一般都是圓形的?